登陆注册
11494600000005

第5章 我的乡邻拉季洛夫

秋天,山鹬常常栖息在老椴树园里。这样的老椴树园在我们奥廖尔省相当多。我们的祖先在选择居住地点的时候,一定要划出两三俄亩好地做果园,果园里一定有椴树林荫道。过上五十年,多至七十年,这些宅园,这些“贵族窝儿”,渐渐从地面上消失;房屋坍塌了,或者拆卖了,砖石棚舍变成一堆堆瓦砾,苹果树枯死,变成木柴,栅栏和篱笆荡然无存。只有椴树依然枝繁叶茂,欣欣向荣,正是现在已被耕地包围的那些老椴树向我们这些不肖子孙传述“早已长眠的父辈”当年的盛事。这样的老椴树是很美的树……连俄罗斯庄稼人那无情的斧头也常常舍不得砍。椴树叶子小小的,那苍劲的枝条向四面八方伸展开去,树下总是浓荫一片。

有一次,我同叶尔莫莱在田野上打山鹑,我看见旁边有一座荒废了的园子,就朝那里走去。我刚刚走进林子,就有一只山鹬“啪”的一声从树棵子中飞起,我开了一枪,就在同一刹那间,在离我几步远处有人叫了一声:——一个年轻姑娘的惊慌的脸从树木后面朝外露了露,随即就不见了。叶尔莫莱跑到我跟前,“您怎么在这儿开枪呀,这儿住着一位地主呢。”

我还没有来得及回答,我的狗还没有来得及神气活现地叼着打死的鸟儿送给我,就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高个子、留小胡子的人就从密林中走出来,带着不满意的神气在我面前站下来。我一再表示歉意,自报了姓名,并且表示愿意把在他的地盘上打死的鸟儿送给他。

“好吧,”他笑着对我说,“我收下您的野味,不过有一个条件:您要在我这儿用饭。”

说实话,我不怎么喜欢在他这儿吃饭,但无法拒绝他的好意。

“我是这儿的地主,是您的近邻,姓拉季洛夫,也许您听说过。”我的新相识又说道,“今天是礼拜天,我家的饭菜也许还像样,要不然我也不敢邀请您了。”

我说了几句在此种场合应该说的话,就跟着他走了。顺着刚刚打扫过的小路往前走,很快就走出椴树林;我们走进菜园。在一株株老椴树和茂密的醋栗丛之间,生长着一棵棵圆圆的、灰绿色的大白菜,蛇醉草螺旋形地盘绕在高高的桩子上,菜畦里竖立着密密麻麻的褐色树条子,上面缠着干枯的豌豆藤。一个个老大的扁圆形南瓜仿佛搁在地上,那一片片带灰尘的、有角有棱的叶子下面露出黄黄的黄瓜,篱笆边上高高的荨麻随风摇曳着,有两三处地方生长着一丛丛花草,有金银花、接骨木、野蔷薇,那是昔日“花坛”的遗物。那小小的鱼池里灌满红红的、黏糊糊的水,鱼池旁边有一口水井,水井周围是一个个的小水洼。几只鸭子在这些水洼里忙忙碌碌地溅着水,一歪一歪地行走着;一条狗浑身打着哆嗦,眯着眼睛,在草地上啃骨头;一头花斑母牛也在那里懒洋洋地吃草,不时地用尾巴甩打瘦瘦的脊背。小路拐了个弯,粗大的柳树和白桦树后面露出一座木板盖顶的灰色旧房子和歪斜的台阶。拉季洛夫站了下来。

“不过,”他和善地对着我的脸看了看,说道,“我刚才仔细想了想,也许您不愿意到我家来,要是那样的话……”

我不等他说完,就一再地对他说,恰恰相反,我很高兴到他家里去吃饭。

“那好,请吧。”

我们走进房子。一个身穿蓝色厚呢长衣的年轻小伙子在台阶上迎住我们。拉季洛夫立刻吩咐他拿酒给叶尔莫莱喝,我的猎手恭恭敬敬地朝这位慷慨的施主背后鞠了一躬。进门的一间屋里贴着五颜六色的图画,挂着几个鸟笼。我们从外间走进一个小小的房间——这是拉季洛夫的书房。我卸了猎装,把枪放到角落里;穿长衣的小伙子就忙着替我掸灰尘。

“好啦,现在咱们到客厅里去,”拉季洛夫亲切地说,“我让您见见我母亲。”

我跟着他走去。在客厅中央长沙发上坐着一位个头儿不高的老太太,身穿棕色连衫裙,头戴白色便帽,一张慈祥而瘦小的脸,流露着畏怯而忧伤的眼神。

“哦,妈妈,我来介绍,这位是咱们的乡邻×××。”

老太太欠起身来,向我行了个礼,没有放下那枯瘦的手里的像口袋一样老大的粗绒线手提包。

“您光临我们这地方已经很久了吗?”她眨巴着眼睛,用有气无力的细小声音问道。

“不,没有多久。”

“您打算在这儿长住吗?”

“我想住到冬天。”

老太太不说话了。

“还有这位,”拉季洛夫接着说,一面给我指了指另一个人,这人是我进客厅时没有注意到的,“这位是菲多尔·米海奇……来吧,菲多尔,让客人看看你的本事吧。你怎么躲到角落里去了?”菲多尔·米海奇立刻从椅子上站起来,从窗台上拿过很不像样子的小提琴,拿起弓子,不是照规矩握住弓子的一头,而是握住弓子的中间,把小提琴抵在胸前,闭起眼睛,就一面哼着歌儿,吱吱轧轧地拉着提琴,跳起舞来。看样子他有七十岁上下,长长的粗布外套在他那骨瘦如柴的肢体上伤心地悠荡着。他不停地跳着,那小小的秃头有时雄赳赳地抖动一阵子,有时像要停住似的,轻轻晃动,伸着青筋嶙嶙的脖子,原地踏步,有时显然很吃力地弯着两膝。他那没有牙的嘴巴发出衰老的声音。想必拉季洛夫从我脸上的表情猜到菲多尔的“本事”没有给我带来多么大的乐趣。

“哦,好,老人家,行了,”他说,“你可以去犒劳犒劳自己了。”

菲多尔·米海奇立刻把提琴放到窗台上,先向我这个客人鞠了一个躬,然后又向老太太,向拉季洛夫鞠过躬,便走了出去。

“他本来也是一个地主,”我的新朋友又说道,“而且本来很有钱,可是破产了,所以现在就住在我这儿……当年在省里可是头号风流男子,夺了两个有夫之妇,家里养着歌手,自己也能歌善舞……哦,您是不是来两杯伏特加?饭菜已经准备好了。”

一位年轻姑娘,就是我在园子里看了一眼的那一个,这时走进房里来。

“这不是,奥丽雅也来了!”拉季洛夫微微转过头去,说道,“请多关照……好,咱们去吃饭吧。”

我们走进餐室,坐了下来。在我们从客厅走到这里来就座的时候,因为得到“犒劳”而眼睛发亮、鼻子也有些发红的菲多尔·米海奇一直在唱着歌儿——《胜利的雷响起来吧!》。这时已经在角落里一张没有桌布的小桌上为他单独摆好一份餐具。可怜的老头儿不爱清洁,所以经常让他跟大家保持一定的距离。他画了个十字,叹了一口气,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饭菜确实不错,因为是礼拜天,当然少不了颤动的果冻和西班牙风(一种点心)。

拉季洛夫在步兵团干过十来年,又到过土耳其,一坐到饭桌上,就海阔天空地聊起来。我一面用心听他说话,一面偷偷地打量奥丽雅。她不是很美,但是她脸上那刚毅而娴静的表情,那宽阔的白额头,浓密的头发,尤其是那双不很大,然而聪明、清秀而灵活的棕色眼睛,任何别的人处在我的位子上,见了都会倾倒。她仿佛在倾听拉季洛夫的每一句话,她脸上流露着的不是兴致,而是热情的关注。拉季洛夫论年龄可以做她的父亲;他对她称呼“你”,但是我立刻猜到她不是他的女儿。他在谈话中提到他的已经去世的妻子——“就是她姐姐,”他指着奥丽雅,补充一句。她的脸立刻红了,眼睛也垂了下来。拉季洛夫沉默了一会儿,就换了话题。老太太在吃饭的时候一句话也没有说,几乎什么也没有吃,也不向我敬酒菜。她脸上流露着又害怕又灰心的等待神气,那是一种老年人的伤感,令人看了感到揪心难受的。快散席的时候,菲多尔·米海尔本待为主人一家和客人唱颂歌,可是拉季洛夫看了我一眼,就叫他不要唱了。老头儿用手抹了抹嘴唇,眨巴了几下眼睛,鞠了一个躬,就又坐下,不过已经坐到椅子边上了。吃过了饭,我就和拉季洛夫朝他的书房走去。

凡是一心想着心思或者一直怀着一个强烈欲望的人,在其言谈举止中都可以看出有一种共同点,在表面上有一点相似之处,不论他们的品性、才能、社会地位和教养如何不同。我越是留心观察拉季洛夫,越是觉得他属于这一类人。他谈农事,谈收成、割草,谈战争,谈县里的流言蜚语和即将开始的选举,谈得并不勉强,甚至还带着关切之情,可是常常突然叹一口气,——一下子倒在安乐椅里,像干重活儿累坏了的人似的,并且用手在脸上抚摩着。他的心似乎是非常善良和热诚的,充满火热的感情。使人惊讶的是,不论怎样我都看不出他有什么热乎劲儿,不论对吃喝,对打猎,对库尔斯克夜莺,对害癫痫病的鸽子,对俄罗斯文学,对溜蹄马,对匈牙利舞,对纸牌和台球,对舞蹈晚会,对省城和京城,对造纸厂和糖厂,对漂亮的亭阁,对茶,对惯坏了的拉套的马,对肥得把腰带系到腋下的马车夫,对那些穿戴十分讲究,天知道为什么脖子一动眼睛就歪斜和往外翻的马车夫……

我心想:“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主呀!”

然而他丝毫不显得是一个郁郁不乐、不满意自己命运的人。相反,他一直显得盛情殷殷,几乎令人受不了的热心,一心想和随便什么人亲近。不错,您同时可以感觉出,他不会和任何人交朋友,真正地亲近,这不是因为他根本不需要别人,而是因为他把一切暂时埋在心中。我望着拉季洛夫,怎么也不能想象他现在或者过去什么时候是幸福的人。他也不是什么美男子,但是在他的目光中,微笑中,在他的整个身上,隐藏着一种特别动人的魅力,就是隐藏着。这么一来,似乎就更想进一步了解他,爱他。当然,他有时也露出地主和乡野人的本相,但他毕竟是一个极好的人。

我们刚刚谈起新任的县长,门外突然响起奥丽雅的声音:“茶准备好了。”我们就朝客厅走去。菲多尔·米海奇依然谦恭地蜷着腿坐在窗子和门之间原来的角落里。拉季洛夫的母亲在编织袜子。通过开着的窗子,从园子里飘来一阵阵秋天的凉气和苹果的香味儿。奥丽雅忙着倒荼。我这时比吃饭时更仔细地打量了她一番。她同一般县城姑娘一样,很少说话,至少我看不出她在百无聊赖觉得难受的同时想说说好听的话儿。她不是像有太多难言的感触似的叹息,不翻白眼睛,也不做带有幻想意味的、令人难以捉摸的微笑。她显得安详而平静,好像是一个经历过很大的幸福或者很大的惊慌之后在休息的人。她的步态、她的动作又利落又大方。我很喜欢她。

我和拉季洛夫又聊起来。我已经不记得,我们怎样得出一个众所周知的论点,那就是:最微不足道的小事给人的印象,往往比最重要的事给人的印象更深。

“是的,”拉季洛夫说,“这是我亲身体会到的。您知道,我是结过婚的。没有多久……三年,我的妻子难产死了。我想,我活不下去了;我非常伤心,悲痛极了,可是又哭不出来,就像痴了一样。给她穿好衣服,放到灵床上——就是在这间屋子里。牧师来了,又来了几个教堂执事,唱起赞美诗,祈祷,焚香;我磕头行礼,可是一滴眼泪也没有。我的心好像变成了石头,头也是这样,而且全身都沉甸甸的。第一天就这样过去。您相信吗?到夜里我还睡着了。第二天早晨,我走到妻子那儿,那正是夏天,太阳从她的脚照到头,而且非常明亮。忽然我看见……(拉季洛夫说到这里,不由得哆嗦一下。)您猜怎样?她有一只眼睛没完全闭上,有一只苍蝇正在这只眼睛上爬……我一下子倒在地上,等我苏醒过来,就哭了起来,哭呀哭呀,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

拉季洛夫不说话了。我看看他,又看看奥丽雅……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她脸上的表情。老太太把袜子放在膝盖上,从手提包里掏出手帕,偷偷地擦了擦眼泪。菲多尔·米海奇突然站了起来,抓起自己的小提琴,用沙哑而生硬的嗓门儿唱起歌来。他大概是想让我们快活快活,可是我们一听到他唱,都打起哆嗦,拉季洛夫就请他别唱了。

“不过,”他继续说下去,“过去的事过去了,过去的事是无法挽回的,而且毕竟……人世上的事总会好起来的,这话好像是伏尔泰说的。”他急忙补充说。

“是的,”我回答说,“当然是这样。而且任何不幸都是可以承受的,天下没有走不出的困境。”

“您这样想吗?”拉季洛夫说,“也许,您说得不错。记得,我在土耳其躺在军医院里,半死不活的:我害的是创伤热。当然,我们住的地方实在不能说好,战时嘛,有块地方住就谢天谢地了!忽然又送来许多病人,往哪儿放呀?医生跑来跑去,就是找不到地方。后来他走到我跟前,问医士:‘这人还活着吗?’医士回答:‘早晨还活着的。’医生弯下身子,听了听我还在喘气。这位老兄不耐烦了,他说:‘这家伙真混账,就要死了,肯定要死了,还在这儿苟延残喘,拖时间,不过是占据位子,妨碍别人。’‘完了,’我心想,‘米海洛·米海雷奇呀,你要倒霉了……’可是我还是好起来,这不是,一直活到现在。可见,您说得不错。”

“不论从哪方面说,我的话都是对的,”我回答说,“您就是死了,那也是走出了困境。”

“可不是,可不是,”他用手使劲拍了一下桌子,又补充说,“只要下决心就行……徘徊在困境中有什么好处呢?……何必迟疑,拖延……”

奥丽雅很快地站起来,到园子里去了。

“来吧,菲多尔,来一支舞曲!”拉季洛夫叫道。

菲多尔腾地站起来,在房间里跳起舞来,跳的是尽人皆知的“山羊”在驯熟的熊身旁表演时那种雄赳赳的、特别的舞步,并且唱起了“在我家大门口……”。

这时大门外响起赛跑用的二轮马车的轧轧声,过了一小会儿,走进来一个身材高大的老头子,肩膀宽宽的,十分结实,这是独院地主奥夫谢尼科夫……不过奥夫谢尼科夫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独特的人物,所以请读者允许,在另一篇里再谈谈他。现在我要补充的只是,第二天天一亮我和叶尔莫莱就去打猎,打过猎就回家了。过了一个星期,我又到拉季洛夫家里去,可是他和奥丽雅都不在家。又过了两个星期,我听说他突然失踪了,扔下母亲,带着姨妹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全省哗然,都议论起这件事,这时我才彻底理解了拉季洛夫说起妻子时奥丽雅脸上的表情。当时她脸上流露的不光是怜惜之情,还有嫉妒的意味儿。

我在离开乡下之前,去拜访过拉季洛夫的老母亲。我在客厅里见到她,她正在和菲多尔·米海奇玩纸牌“捉傻瓜”。

“您的儿子有消息吗?”最后我还是问道。

老人家哭起来。

后来我再也不打听拉季洛夫的事了。

同类推荐
  • 爱无过(微阅读1+1工程·第五辑)

    爱无过(微阅读1+1工程·第五辑)

    何百源创作的《爱无过》是“微阅读1+1工程”这套书中的一册,收录了《寻找仇家》、《不为人知的家事》、《不吵架获罪》、《姜花之谜》、《金箔名片》、《代写情书》、《水鬼之河》、《第一次跟“官”》、《专写悼词的人》、《尴尬的一顿饭》、《出门遇贵人》、《寄往高墙里的生日贺卡》等故事。
  • 光与暗的生灵

    光与暗的生灵

    为了保护自己的王国,死亡之家的主人阿努比斯派出了仆人。与此同时,为了同样的目的,生命之家的主人奥西里斯则派出自己的儿子荷鲁斯。他们必须立刻而且永久地毁灭宿敌——曾经一千王子。然而他俩谁也不知道,在黑暗中,夜哭之物早已潜伏,准备着毁灭生与死的世界,以及全部人类。罗杰·泽拉兹尼是美国科幻与奇幻界最富盛名的双料大师。在他的长篇小说《光明王》与《光与暗的生灵》中,他开创性地将神话传说与心理学及社会学的概念引入科幻的领域,以瑰丽的文字、宏大的设定和磅礴的故事情节,为科幻文学打开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 黑夜给了我明亮的眼睛

    黑夜给了我明亮的眼睛

    本书是女真的中短篇小说集,包含了《儿子上树》《黑夜给了我明亮的眼睛》等11篇小说。所选小说思想性和现实性俱佳,富有艺术感染力。作品贴近生活,行文流畅,故事娓娓道来,读后耐人寻味。
  • 换届中篇小说

    换届中篇小说

    换届方案提交党委会讨论的前一天晚上,东海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季平章彻夜未眠。方案还不够周密、不够完善哇!按照这个方案来实施的话,一些本来胜任原岗位的中层干部因为任期已满只能予以调整了,而他们对现在的岗位偏偏又非常在乎,就像白云习惯了自己依托的山岫,要它出岫飘荡,哪怕面对的是更加辽阔的天空,它也会觉得无所适从,宁愿留在山岫里自在卷舒。因此,调整的难度肯定是不小的。这是其一。
  • 善终

    善终

    天灰蒙蒙的像是有一场大雪要下。感觉不到风,却有寒气阵阵往脸上扑,又透过衣服直往骨头里钻。外公家大院门外的路,还是那条东西走向的土路,八九米宽,路面的颜色是黄得泛白的那种颜色,几道长长的车辙通到路头就拐了弯。车辙是凹下去的,车辙两边就起了棱,像拖开的一条条被冻僵了的井绳逶逶迤迤,很是僵硬。在这样的冬日里,在这样的路上,外公的三十几个孝子贤孙披麻戴孝地朝外公的棺木跪了下来。棺木后面是几辆三轮车,车上分别坐了我妈我姨我妗子等一些女眷。外公的棺木已放在了排列好的十八根抬杠上,并扣上了装饰古典、华丽、讲究的棺罩。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校园王者荣耀

    重生之校园王者荣耀

    三生三世,我又获得了重生,为了当初的诺言,儿时的梦想,不甘于平凡的我再一次重新踏上征程。美女云集,羡煞众人。兄弟万千,踏破长城。酒煮天下,孰谁豪杰。我主沉浮,谁与争锋。
  • 遇见路

    遇见路

    沈怡从没想过自己的生活会因他的闯入而改变从此她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 你似人间四月天

    你似人间四月天

    我很遗憾,你不是我十八岁时爱上的男孩,我遗憾错过了你整个青春。但你却是我用一颗十八岁时那般炙热的心爱上的男孩。寻找初恋的感觉并不需要重回校园,而只需要遇见一个最美好的人,并在他眼中遇见最美好的自己。类型简介:高冷三观正二线小明星vs草根欢脱三流小言作家
  • 自由的真谛:杰斐逊自传

    自由的真谛:杰斐逊自传

    该书是杰斐逊在77岁高龄时撰写的,主要是供自己和家人参考。从杰斐逊自己的角度叙述了他的经历以及他生活的那个史诗般的年代;时间上,从他出生直到1790年3月他担任华盛顿的国务卿为止。该书详细介绍了杰斐逊思想的精髓,《独立宣言》的起草背景和过程。
  • 老公别再惩罚我

    老公别再惩罚我

    龚渺二十八岁之前相信她会穿越,也不会相信她会嫁一个比她小六岁的男人!鸡腿!好肥好大的鸡腿!“啪!”的一声梦醒了,她迷迷糊糊的睁开眼。“渺渺,你爸爸在枕头下面放了把刀,他想半夜杀死我!”六岁的渺渺,并不明白,妈妈眼里的紧张害怕是什么,死对于一个还纯洁的生命来说是陌生的!她看了一下那个让妈妈害怕的东西,是一个工地上专用的弹簧刀,锈……
  • 天命管家

    天命管家

    天命,何为天命?是虚无缥缈的天道决定了你的命运,还是人在一次次选择中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 双世宠妃之城城要火了

    双世宠妃之城城要火了

    墨连城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发现这里的人都穿着一些奇怪的服装,手里拿着一个盒子,这个盒子是什么东西?怎么还会发光?这里的建筑也太奇怪了吧!他们怎么用这么奇怪的眼光看着本王……
  • 完美的背后

    完美的背后

    通过富有鲜明个性的文字,充分地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悟凸显出来。特别是关注身边小人物,他们的苦痛作者感同身受。以古人古事为题材,诠释那一个个高贵的或者是丑恶的灵魂,智慧地注入她自己独特而新鲜的感悟与见解,不时闪现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
  • 二十几岁女人的理财圣经

    二十几岁女人的理财圣经

    本书是新时代、新时期专门为年轻女性打造的理财经典书目。致力于教女人如何省钱、挣钱、投资、制定理财规划等多方面内容,涉及范围从单身女性到做妈妈的女性。目的在于让二十几岁的女性读者掌握理财的方法,从此告别“月光”的狼狈,早日走上“财女”路。
  • 一剪芳华

    一剪芳华

    这是关于一个灰姑娘与一个大叔热恋的爱情故事。摘录:“兰若,如果真到无法挽回的地步,请考虑一下我。方俊给不了你的,我可以给你,只要你愿意,我的怀抱随时随地都为你张开。”——刘哲源本人文案无能,直接看正文吧。本文保证每天至少一更,更新约在晚上八点左右,亲们记得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