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96800000062

第62章 阎立本的诱惑

“我不要。”潘阳将折扇往贺兰安石手里一推。

“妹夫,这把折扇可是稀罕物,其扇骨所用的象牙来自天竺,其扇面所用的丝绢为扬州所进贡,虽然谈不上特别贵重,但在市面上是买不到的。”贺兰安石还以为潘阳看不中这把折扇。

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一带在唐朝的时候统称为天竺,这一带生活的大象,体型没有非洲象那么大,且只有雄象才有象牙。这种象牙的牙型较小,加工较柔软,其中又以淡玫瑰白色的象牙最为珍贵,是精品中精品。

潘阳看了一眼手中的折扇扇骨,正是淡玫瑰白色。

“这丝绢上的画和字是谁的手迹?”潘阳注意到这把折扇的扇面上一面画有人物,一面写有诗词。

古代的真丝织物分两大类:绫和绢,“花者为绫,素者为绢”。

绫,属于斜纹组织的织物,具备摇曳的光泽;绢,属于平纹组织的织物,质地细腻、平整挺括、色白质轻。

绢主要用于代替宣纸作画写字,绫则主要用于装裱书画。潘阳手中这把折扇丝绢扇面上的诗词和画像明显不是用针线描上去的。

“此画名《历代帝王图》、此诗名《巫山高》,均为我表兄,刑部侍郎阎立本亲笔所书。”贺兰安石不无得意地说道。

“什么?阎立本?”潘阳失声惊呼。

听贺兰安石说这把折扇上的画像和诗词全是阎立本的手迹,潘阳激动地差点把小心脏给跳了出来。

阎立本,初唐最著名的人物画家,出身贵族世家,艺术天赋极高,以历史题材画及肖像画著称于世。其画中人物神态细腻,栩栩如生,被誉为丹青神化。

阎立本生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其母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女儿清都公主,其父石保县公阎毗,是隋朝废太子杨勇的亲信。

因受杨勇牵连,仪貌矜严、颇好经史的阎毗政治上没有什么大作为,甚至一度罢官入狱。但阎毗和他的两个儿子阎立德、阎立本能篆书,工草隶,尤善画,父子三人并以工艺、绘画闻名于世。

《历代帝王图》又名《列帝图》、《十三帝图》、《古列帝图卷》、《古帝王图》,此图为绢本,设色,长51.3厘米,宽531厘米。全卷共画有自汉至隋十三位帝王的画像,相传为阎立本画作,但画作上没有阎立本的印章和落款。现仅存后人摹本,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潘阳对《历代帝王图》所有耳闻,也在网络上看过《历代帝王图》的照片,该画自北宋以来被书画界确定为阎立本之作,画卷后有北宋时期众家题跋,为绢质;其后为南宋以来诸家题跋,为纸本以及绢质拖尾。

原来阎立本确实画过《历代帝王图》,而且还画了两个版本。潘阳抵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赶紧展开折扇的扇面,仔细观摩。

潘阳看到,这把折扇的扇面从右至左画有十三位帝王形象:前汉昭帝、汉光武帝、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宣帝陈顼、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各帝王图前均楷书榜题文字,且均有随侍,人数不等,形成全画卷相对独立的十三组人物,共计四十六人。

“贺兰公子,你跟阎侍郎是什么表兄关系?”潘阳随口问道。

“我的祖母和他的祖母是表姐妹。”贺兰安石脸颊有些发烧,他和阎立本的这层表兄弟关系其实扯得有点远。

“阎侍郎是不是还画了一幅大尺寸的绢质距形《历代帝王图》?”潘阳又问道。潘阳觉得这把折扇上的《历代帝王图》跟自己在网络上看到的《历代帝王图》相比,尽管内容相似,但如果仔细观察,还是有所区别。

潘阳总觉得折扇上《历代帝王图》的人物表情没有网络上的《历代帝王图》传神。

“妹夫料事如神,我真是服了你。我表兄确实还画过一幅纵约1尺半、横约16尺的《历代帝王图》。”贺兰安石此时对潘阳佩服得简直要五体投地了。

潘阳心里默默地估算了一下,3尺为1米,贺兰安石所说的纵约1尺半、横约16尺与长51.3厘米、宽531厘米这个尺寸是相吻合的。

“贺兰公子,阎侍郎这一大一小两幅《历代帝王图》分别作于何年?”潘阳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后世的专家学者翻遍各种资料都没有查出《历代帝王图》的准确成画时间。

“妹夫,大幅《历代帝王图》作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这把折扇上的《历代帝王图》作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贺兰安石回答道。

“贺兰公子,大幅的《历代帝王图》现藏于何处?”潘阳好奇地问。

“大幅的《历代帝王图》就悬挂在我表兄府中的书房里,表兄珍爱异常,从未示于外人。我去年上元节去他家里拜访,偶然得见此画,便为之茶饭不思,必欲得之而后快。可是不论我如何央求,表兄心如铁石,不愿割舍于我。无可奈何之下,我就请他花了三天时间在这把折扇上重新画了一幅内容相同的《历代帝王图》以慰心中所憾。”贺兰安石一口气将这把折扇上《历代帝王图》的来龙去脉也一并说了出来。

“看来这首《巫山高》既是阎侍郎的诗词作品,也是他的书法作品啰?”潘阳指着《历代帝王图》背面的诗词问道。

“千真万确,决无诳言。”贺兰安石信誓旦旦地说道。

唐朝的文字书写以繁体楷书为主,繁体行书和繁体草书为辅。潘阳对折扇上《巫山高》上的字基本认识,只见上面用繁体楷书写着如下内容:

巫山高

君不见巫山高高半天起,绝壁千寻尽相似。

君不见巫山磕匝翠屏开,湘江碧水绕山来。

绿树春娇明月峡,红花朝覆白云台。

台上朝云无定所,此中窕窈神仙女。

仙女盈盈仙骨飞,清容出没有光辉。

欲暮高唐行雨送,今宵定入荆王梦。

荆王梦里爱秾华,枕席初开红帐遮。

可怜欲晓啼猿处,说道巫山是妾家。

潘阳觉得,阎立本这首《巫山高》与唐玄宗时期李白写的《将进酒》风格颇为相似。

李白《将进酒》的开头两句也是“君不见”三个字起首: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很明显,李白的《将进酒》虽然写在阎立本的《巫山高》之后,有模仿借鉴的嫌疑,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无论是意境还是气势,《将进酒》的艺术成就远超过《巫山高》。

阎立本写诗不如李白,但其在书法上的造诣却高于李白一大截。

请注意,这句话的意思主要不是批评李白的字写得丑,而是赞扬阎立本的字写得超好。

唐代随便拎出来一个小有成就的读书人,其书法功底绝对可以进入华夏书法家协会前十大书法家之列。

李白的书法当然也是挺厉害的。

据说李白喜欢张旭草书,一直将之作为学习典范。

李白唯一传世真迹《上阳台》贴,内容如下: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上阳台》贴共25个字,得到了宋徽宗赵佶、乾隆皇帝弘历、一代天骄***等书法大家的高度评价。

但阎立本的书法苍劲雄浑,气势飘逸,纵放自如,雄健流畅,兼有东晋南朝书法的疏放妍妙和北朝书法的方整遒劲。

阎立本与李白,一个靠书画冠绝古今,一个以诗歌名垂青史,如果单论书法造诣,孰高孰低,不言自明。

“贺兰公子,你这把这折扇我收下了。说吧,需要我做什么?只要你开口,赴汤蹈火我也在所不辞。”潘阳直接了当地对贺兰安石说道。

阎立本书画真迹的诱惑,有谁能抗拒啊?送上门的宝贝,不收白不收。如果把这把折扇带回到现代社会去拍卖,自己岂不是又要赚发了?已经掉进钱窟窿的潘阳决定收下这把折扇。

同类推荐
  • 清代:帝国余晖

    清代:帝国余晖

    清朝是由女真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统治中国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全国的大王朝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人口数也是历代封建王朝最高,清末时达到四亿以上。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18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乾蛊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清代:帝国余晖》适合大众阅读。
  • 天下第一王

    天下第一王

    朝代更迭,谁能笑傲?王侯将相,有谁屹立不倒?得千年记忆,笑傲大正。
  •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杨生民所著的《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是系统研究战国秦汉治国思想的专著,对战国、秦、两汉用学派的思想文化治国的成败得失进行了考察。从历史上看,西周用礼制治国。春秋末年,学派思想、学派文化产生,见于记载的有道家、儒家、兵家三家。战国时,有的国家开始用学派思想指导治国,如魏国、秦国的“以法治国”。西汉初年,统治阶级以道家黄老无为思想治国,但其中是包括了法家思想的。其后,汉朝杂用法、道、儒思想指导治国。除法、道、儒三家外,阴阳家思想、董仲舒天人感应说和谶纬思想也对战国秦汉的社会历史起过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对这方面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并对董仲舒的评价提出新的见解。
  • 权力的智慧:冰与火的中国历史定律

    权力的智慧:冰与火的中国历史定律

    本书用亦雅亦俗、亦庄亦谐的写作方式,以丰富多样、真实鲜活的取材,深入浅出地为读者梳理了影响中国历史的终极法则,揭示了众多的历史性规律;论述了这些规律的由来、内容及作用方式,进而指出其产生的原因在于现实的趋利避害。同时探讨了不同朝代权力博弈的利害逻辑、各阶层的角力手段、官家权力结构的制衡策略等主题,连贯起来就拼接为中国历史以及社会的生存智慧。作者文字犀利,鞭辟入里,体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睿智与敏感;力求让读者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洞穿历史的内核,看清历史的本质与真相!揭开层层迷雾,剖解人性的幽暗与光辉!
  • 庶子权臣

    庶子权臣

    一朝穿越,华夏杀手之王司徒旭成为大齐王朝镇远侯府的庶子,生母柔弱无心机,父亲糊涂耳根软,主母为子不归家,姨娘心肠歹毒又狠辣,好吧,为了生存,咱装次纨绔。
热门推荐
  • 末世之生死离别

    末世之生死离别

    当末世来临,秩序崩塌,人类该如何选择前进的道路。
  • 染血的戒指

    染血的戒指

    远山市经济开发区,锣鼓喧天,彩旗飘扬。专门为成功人士鼎力打造的黄金楼盘——大富豪假日花园奠基仪式,马上就耍开始。市、区领导,各路嘉宾面带笑容地走上主席台,在红地毯前站成一排。接着,主持人开始讲话,照例是一番场面话。就在这时,某银行远山经济开发区分行副行长鹿子民的手机响了,原来是一条短信。此刻,台下的摄像机、照相机正聚焦在台上。鹿子民只是随意地扫了一眼,可就是这一眼,立刻把他吓得魂飞魄散!短信内容是:“马上离开,到锦盛花园十号楼去看看。”锦盛花园!
  • 案发现场:找出谁是凶手的162个推理破案谜题

    案发现场:找出谁是凶手的162个推理破案谜题

    本书所收集的162个探案故事,时间上囊括古今,地域上横跨中外,内容上精彩绝伦。充满悬疑的探案推理故事,能让全世界所有侦探迷和推理爱好者疯狂,它不仅能给你带来紧张和快乐的感觉,还是一个向自己挑战的智力过程。
  • 公子藏娇

    公子藏娇

    看过一个男人,因为看上了自家小媳妇的脸蛋,开始了漫漫追妻的故事吗?“啥?少爷拉楚小姐的手?不可能!少爷从来不近女色!可能是你瞎了”顾祁泽这辈子最大的败笔,莫过于看上了楚筱辞那美的不可方物的小脸蛋,小媳妇啥都好,就是有点耗脸皮万千江山不及一人风华无祭,白衣神明[小说名改错字了,是卿世颜鸾,未满60天没法改名]
  •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林语堂先生的过人之处,就是他一直对人文精神的高度关切,并且由此总结出了许多动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他的“半半哲学”秉承的是这样的信仰:工作,并且快乐;劳动,并且幸福着。人生也有缺憾,如果能从中超脱,做个平常而又受人欢迎和尊重的人,也是人的一大成就。倡导中庸的生存,肯定刚柔并济的处世,奉行豁达随性的生活,活得天真、简朴、自然、中道、幽默,这在纷乱繁杂、生活快节奏的今天,无疑是往寂寂的水潭中投进了一粒粒圆润美丽的鹅卵石,激荡起迷人的涟漪,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 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梦想,那就一往无前。宁愿笑着流泪,也不哭着说后悔。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永远年轻,永远热血沸腾!
  • 成为英灵的我要去拯救世界

    成为英灵的我要去拯救世界

    人死了,听说是会下地狱的。但是,为什么我死了就成了英灵?源,那是啥?幼女吗?难道不是两只萝莉?啥?还有任务?拯救世界?我能不去吗?可以啊,那就好……等等!那是……动漫啊啊啊啊啊!!!这是一个在无数的动漫世界里面拯救世界的英灵的故事(大概?)。(全文重写,放心,会写的咕咕咕)(顺手建了个群,不知道干啥,就……反正有人来陪陪孤寡作者呢,瑟瑟发抖。群号:853143827)
  • 飞贼燕子尾

    飞贼燕子尾

    长眉白须的钓鳌和尚,在绝壁高峻、可望而不可登的避俗山顶已等候两个时辰。子时已过。“风鹤镖局”总镖头,被侠道上称赞为有胆有识,武功卓绝的风鹤刀向魁仍然没有来。向魁已经按照约定的日期到了避俗山麓。等待他的,不仅是山上的钓鳌和尚。仇家已布下阴谋。神俊豪壮的向魁,江湖上人称魁侠,正顶着从山谷中卷过来的漫天风雪匆忙赶路。他身旁并行着的,只有他的爱徒白眉,一个俊逸、聪颖的年轻人。“师伯该不会下山来迎接我们吧?假若走岔了道……”
  • 米灵世界

    米灵世界

    一块只属于米灵的大陆,每个孩子在十岁都有极小几率获得或威猛、或可爱的米灵,成为一名光荣的米灵师。一个魔法世界的女孩,来到了这米灵的世界,是偶然还是他人的预谋?一场旷世的人魔族战,千年后是否会再次延续,两族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 中国历代八景文化故事

    中国历代八景文化故事

    所谓“八景”,是我国古代约定俗成的一种说法,是一种人文文化的历史体现。它是指一种风物景观,后来各地也称自己的风景名胜为八景,例如青岛八景、燕京八景等。对于八景之说,滥竽充数者也不在少数,有人便视这种现象为社会危机实存下的附庸风雅和粉饰升平,但始终可以称得上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