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100000002

第2章 大都建成以前的北京(1)

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在元大都建立以前,已经经历了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叙述元大都之前,有必要对过去的历史先作一番介绍。

一、辽代以前的北京

北京城市的起源,离现在有三千多年。早在殷商时期,北京地区已经出现了居民聚落。周代,这里是诸侯国燕国的都城蓟的所在地。①(蓟的得名,据说是由于这里到处生长着开紫红花的蓟草的缘故,参见沈括:《梦溪笔谈》卷二五,《杂志二》。隋代改幽州为涿郡。唐代又称幽州。唐玄宗时一度改称渔阳,但不久又改回。)在春秋战国时期,蓟城有众多的居民、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被称为当时的“天下名都”之一。秦灭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郡县制,其中广阳郡的治所,就在蓟城。汉代起,设置幽州,以蓟城为幽州刺史治所。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都是如此。因而,在习惯上,也常把蓟城叫做幽州城。唐代的幽州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开十门,是当时的一座名城。②(②参见《太平寰宇记》卷六九,《幽州》引《元和郡国志》。)城内的悯忠寺,是唐太宗李世民所建,规模壮丽,一直存在了好几百年。③(③悯忠寺,明正统中改称崇福寺,清雍正时改为法源寺,至今仍存。)

唐代前期,东北的奚族、契丹族等相继崛起,不断向南扩展势力。唐朝政府为了抵御它们的进攻,在幽州(渔阳)一带屯驻重兵。唐玄宗时,出身少数民族的安禄山一身兼三镇节度使,管辖相当于今天山西、河北和辽宁大部地区在内的广大地面。他利用掌握的权力,不断积聚力量,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发动了叛乱,一直打到唐朝的首都长安。“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①(白居易:《长恨歌》)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后来,在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安禄山父子相继死去,史思明父子继起。唐朝政府借助于北方回纥族的骑兵,才把叛乱平定了下去。但是,河北地区仍为安、史的余党盘踞,唐朝政府无力进讨,只好承认他们封建割据的既成事实,这便是历史上所说的河朔三镇(卢龙、魏博、成德)。三镇之一卢龙节度使控制了幽州地区。这些藩镇的统治是很不稳固的,兵变不断,头目经常更迭。从广德元年(763年)李怀仙作卢龙节度使起,到后梁乾化三年(913年)李存勖攻占幽州止,在一个半世纪左右的时间内,幽州地区先后更换了二十几个头目。这些藩镇的头目,毫无例外都是残暴专横的土皇帝,他们任意生杀予夺,横征暴敛,对人民无所不用其极。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他们还千方百计阻碍幽州地区和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些倒行逆施,对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给当地的各族人民带来了无穷的苦难。

李存勖攻占幽州后不久,消灭后梁王朝,建立后唐王朝。后唐的统治很不稳固。10世纪30年代,后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了借助契丹的力量夺取政权,不惜向契丹统治者称儿称臣。公元936年,石敬瑭在契丹军队帮助下,攻占汴梁(今河南开封),灭后唐,建立后晋政权。他为了表示忠诚,把今山西、河北沿长城一带的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幽州也在数内。自此,幽州归于契丹政权统治之下。

二、辽代的燕京

辽朝是契丹族建立的。契丹原来统治的地区主要在东北,居民大都研究多从事游牧生活。以汉族为主、人口稠密的农业区燕云十六州并入以后,契丹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太宗会同元年(938年),紧接着合并燕云十六州以后,契丹统治者对统治机构作了调整,进一步健全了南北两院制度,北院管理契丹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南院管理今河北、山西一带汉族居住地区,并设置了三个都城,即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南京幽都府(后改析津府,今北京)和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用来适应统治这个多民族国家政权内不同经济类型地区的需要。后来,又添设了中京和西京,成为五京。辽圣宗开泰元年(1012年),南京改称燕京。①(《辽史》没有记载改称燕京的具体时间,此处据《金史》卷二四,《地理志四》。)在五京之中,上京是首都,其他四个是陪都。但从规模来说,燕京最大,人口也最多。正是在辽代,燕京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大大提高,开始由地区性的行政首府向全国性的政治中心过渡。

燕京城大体上就是原来的幽州城,当然也有一些变动。城周长二十七里②,(参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二〇,许亢宗《乙巳奉使行程录》。按,许亢宗是宋徽宗宣和七年(即金天会三年,1125年)出使金朝路过燕京的,这时辽刚灭亡不久,北宋军据守燕京,城市尚保持辽时面貌。在此以前,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出使辽朝的宋使路振,也曾记燕京城“幅员二十五里”(路振:《乘轺录》。此书有不同版本,文字出入颇大,以《皇朝类苑》本较佳),和许亢宗所记相近。《辽史》卷四〇《地理志四》说燕京“城方三十六里”,疑有误。扩展后的金中都亦不过三十五里左右。过去有人认为许亢宗所记二十七里“系三十七里之笔误”,恐不可信。又陈乐素先生考证,《乙巳奉使行程录》作者应为钟邦直。)城墙“崇三丈,衡广一丈五尺。敌楼、战橹具”③。(《辽史》卷四〇,《地理志四》。)东、西、南、北各有两门。城墙外有“地堑三重”④,(《三朝北盟会编》卷二〇,许亢宗《乙巳奉使行程录》。)城门上有吊桥⑤。(参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一。)城址在今北京西南广安门一带,其东城墙应在今法源寺与琉璃厂之间。⑥(清乾隆时,在今琉璃厂发现辽代官僚李内贞的墓志铭,称其地为燕京东门外之海王村。(参见钱大昕:《潜揅堂文集》卷一八,《记琉璃厂李公墓志》)又,辽末,北宋军攻打燕京,“夺迎春门……阵于悯忠寺前,辽军与之巷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〇),宋军大败可知东门应在海王村与悯忠寺(后改法源寺)之间。参见光绪《顺天府志》卷一,《城池·辽故城考》。)

上面已经说过,安史之乱后,幽州长期为藩镇割据。这些独霸一方的土皇帝,不把唐朝的天子放在眼里,自己就在幽州城里造起了宫殿。辽太宗会同三年(940年),太宗耶律德光第一次来到南京,在元和殿举行典礼,在昭庆殿举行宴会,这些显然都是前代藩镇留下来的建筑。①(参见《辽史》卷四,《太宗纪下》)辽代前期,没有在南京另行修建宫殿。直到取得南京一个世纪以后,辽兴宗重熙五年(1036年),才正式决定“修南京宫阙府署”②。(《辽史》卷一八,《兴宗纪一》)宫阙大概是在原有宫殿基础之上扩展的。扩展以后的皇城宫阙,在城市的西南隅,“皇城内有景宗、圣宗御容殿二,东曰宣和,南曰大内。内门曰宣教,改元和:外三门曰南端、左掖、右掖。……门有楼阁,球场在其南,东为永平馆。皇城西门曰显西,设而不开:北曰子北。西城巅有凉殿,东北隅有燕角楼”③。(《辽史》卷四〇,《地理志四》)整个皇城“幅员五里”④。(路振:《乘轺录》)辽亡后,北宋朝使臣经过这里,看到皇城,为其壮丽而惊叹。⑤(参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二〇,许亢宗《乙巳奉使行程录》)

燕京的子城即皇城,“就罗郭西、南为之”⑥,(王曾:《行程录》)罗城即外城。也就是说,皇城的南墙和西墙,就是燕京城南墙和西墙的一部分。因此,在皇城之南的球场,定在燕京城外。球场是打马球的地方。这种始自唐朝的体育活动,在辽代仍然非常流行,连宫廷中也专门设有球场。后来,金人第二次攻陷燕京,金军将领就在球场与北宋官员相会。⑦(参见《辽史》卷四〇,《地理志四》)永平馆在球场之东,亦在南城门外,这是接待北宋使臣和官僚贵族宴会的场所,“旧名碣石馆”⑧。(参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皇城东、西、南、北都有门,东门叫宣和门,南门叫南端门(左掖、右掖应是南端门两旁的小门),西门叫显西门,北门叫子北门。平时“三门不开,止从宣和门出入”⑨。(王曾:《行程录》)辽朝末年,北宋军自东门突入燕京城内,占据了燕京城八门。辽军固守皇城,城外的辽军则“自南暗门入内,诸门皆启,铁骑突出”.,北宋军不及提防,结果大败溃退。南暗门应即皇城南门,平时不用,故称暗门。“诸门皆启”之“诸门”,应指皇城各门。城外辽军自皇城南门入内,由皇城东、北诸门突入市内,使北宋军措手不及。皇城与外城的关系,由此事可见一斑。

也正是在这一次战斗中,北宋军与入援的辽军先“战于三市”,北宋军少却,“遂至双门楼”,且战且行,“至悯忠寺前”①,(《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一)最后退到东门。别的记载也提到“城北有三市”②。(《三朝北盟会编》卷二〇,许亢宗《乙巳奉使行程录》)“三市”,也就是燕京的商业区,在城市的北部。

燕京城内共分二十六坊,每坊都有门楼,上书坊名,“有罽宾、肃慎、卢龙等坊,并唐时旧坊名也”③。(路振:《乘轺录》)可见坊的制度,沿袭前代,没有什么变化。城内大小街道整齐端直,“大康广陌,皆有条理”④。(《三朝北盟会编》卷二〇,许亢宗《乙巳奉使行程录》)唐代后期起,幽州城设两县分治,东为蓟县,西为幽都县。辽代也沿袭这一制度,东西两县,东为析津,西为宛平。析津民户两万,宛平民户两万二千。⑤(参见《辽史》卷四〇,《地理志四》)有的记载说,燕京人口三十万,可能有些夸大。⑥(参见《契丹国志》卷二二,《州县载记·南京》)城中居民主要是汉人,“中有胡服者,盖杂契丹、渤海妇女耳”⑦。(路振:《乘轺录》)契丹统治者有意识地把契丹、奚等族人民移到燕京一带居住,与汉人杂处,其目的显然是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⑧(参见晁补之:《鸡肋集》卷二四,《上皇帝论北事书》)

辽朝的历代统治者,崇尚佛教,“侯王贵宗,倾赀竭产,范金镂玉,以寓朝夕之敬,惟恐其后”。燕京城内及近郊,佛教寺院特别兴盛,“其魁杰伟丽之观,为天下甲”。其中有前代建造的悯忠寺、驻跸寺(唐代建,原名宝刹寺,辽代曾为统治者巡游驻跸之所,故改名驻跸寺)等,又有其时修建的昊天寺、开泰寺等。昊天寺是以“雕华弘冠,甲于都会”的贵族府第改建的。元代杂剧《昊天塔孟良盗骨》,以北宋将杨景、孟良到辽幽州昊天寺盗杨业骨殖为题材,可见昊天寺是很有名的。开泰寺原来也是贵族的宅第,“殿宇楼观雄壮,冠于全燕”。这两所寺院都在城内。在燕京郊区,还修葺了著名的潭柘寺。①(《三朝北盟会编》卷二〇,许亢宗《乙巳奉使行程录》。)

(参见《元一统志》卷一,《中书省·大都路·古迹》。潭柘寺一直保存到现在。)燕京归入辽朝统治以后,实际上成了辽朝的经济中心。这是因为它有几个有利条件。首先,燕京是辽统治下的农业地区中最大的城市,它的周围地区有比较发达的农业,“膏腴蔬窳、果实、稻粱之类,靡不毕出,而桑、柘、麻、麦、羊、豕、雉、兔,不问可知”。燕京很自然地成为农产品最大的集散地。同时,这里的手工业也有相当的规模,“锦绣组绮,精绝天下”②,(《契丹国志》卷二二《州县载记·南京》同。)因而又是手工业品的一个很大的市场。其次,燕京地处南北交通的枢纽,来自北宋统治区的各种货物先运到这里,而北方草原牧区的各种产品,也都往这里集中,进行交换。由于以上原因,燕京城市北部的三市,成了辽朝统治地区内最大的商品市场。

辽朝政府对燕京地区的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与压迫,“服田之家,十夫并耨,而老者之食,不得精凿。力蚕之妇,十手并织,而老者之衣,不得缯絮。征敛调发,急于剽掠”③(路振:《乘轺录》。)。燕京地区的汉族地主,是辽政权在这一地区统治的社会基础。这一地区的韩、赵、刘、马等家族,占有大量土地和财富,在辽政权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例如,赵延寿,曾任燕京首任留守,封拜王爵:韩延徽,则被认为是辽的开国佐命功臣。北宋的使臣苏辙,查访燕京地区的情况,得出结论说:“北朝之政,宽契丹,虐燕人,盖已旧矣。然……止是小民争斗杀伤之狱,则有此弊:至于燕人强家富族,似不至如此。”④(苏辙《栾城集》卷四二,《北使还论北边事札子》。)另一个北宋使臣说,燕京地区,“耶律、萧、韩三姓恣横”⑤(路振:《乘轺录》。)。耶律、萧是契丹贵族,韩则是汉族豪强。可见,燕京地区的阶级关系,从根本上说,就是契丹、汉等族的地主阶级联合起来,剥削和压迫各族劳动人民。

12世纪初,东北的女真族崛起,反抗辽朝的统治,后建立金朝。辽国屡战屡败。北宋政权以为有机可乘,便与女真联络,订立盟约,从南北两面共同攻辽,约定女真攻中京(今辽宁宁城县境),北宋攻燕京,灭辽后北宋将献给辽的岁币,转献与女真。1122年,金军攻占中京,辽天祚帝西奔。北宋以宦官童贯为统帅,以新招降的辽军将领郭药师为先锋,发军十万,攻打燕京。北宋军前锋一度突入燕京城内,但增援的辽军迅速赶到,双方展开激烈的巷战,北宋军失利,被迫退出城外。其余北宋军自行烧营逃跑。童贯为了逃避罪责,暗中请求金人发兵。这一年冬天,金军攻下燕京。北宋要求交还燕京及其邻近地区,金人责备北宋军没有配合。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金人答应将燕京等地交给北宋,但要北宋在“岁币”之外,另交“燕京代租钱”一百万贯。北宋完全接受了这个屈辱的条件。金军于第二年四月撤出燕京及邻近地区,临走时将燕京的财富、人口抢劫一空。北宋得到的几乎是一座空城。腐朽透顶的北宋王朝,居然自吹是“不世之功”,大肆庆贺,加官晋爵,立《复燕云碑》,并把燕京改名为燕山府。

北宋接收燕京及其邻近地区后,横征暴敛,比起辽的统治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以盐税而论,辽代一贯四百文买盐一百二十斤,约十二文钱一斤。北宋接管后,每斤涨到二百五十文至二百八十文,增加了二十余倍。经手的官吏“致此丰富,有至巨万者”。北宋还派降将郭药师驻守燕京,郭药师的军队称为“常胜军”,横行霸道,“所至豪横,四邻不能安居”。北宋朝廷却对之纵容包庇,无所不至,“内则屋业,外则土田,悉给常胜军,而燕山土著洎平州遁还之人,悉无居止无生业”①(《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宣和七年(1125年),“燕山大饥,父母食其子,至有病死尸插纸标于市,人售之以为食”。对于这样严重的灾荒,北宋朝廷却上下相蒙,置之不理,镇守燕山府的官员“方献羡余四十万缗为自安计”②(《三朝北盟会编》卷二〇,许亢宗《乙巳奉使行程录》。)。这样一个完全不顾人民死活的政府,自然也就得不到人民的任何支持。

正是在“燕山大饥”的同一年,金朝俘虏了辽天祚帝,消灭了辽朝的残余力量。紧接着,便把矛头指向北宋。十月间,发兵两路南下,东路迅速攻取了燕山府。郭药师又一次投降,成为金灭北宋的前锋。从此,燕京归于金朝统治之下。

同类推荐
  • 爸王三国

    爸王三国

    梦回大汉,小人物张翦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放出了搅动风云的魔星,一时间天下大乱风云变色。霸王项羽,无敌吕布,打虎李存孝,盖世李元霸。水浒四大寇,隋唐十八路反王,冉天王,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金主辽皇,无数英雄豪杰、奸相弄臣以各种身份进入了这个混乱的世界,且看张子良如何在这乱世中为家人拼杀出一片桃源圣地!
  • 大唐信仰

    大唐信仰

    晴天一声雷响,白无忌闪亮登场……这么俗气的穿越,看来老子穿越的打开方式不对啊……没有绝世武功?没有无敌系统?靠,那还怎么玩,劳资要从来,我不要学李白。
  • 隔墙有耳:中国历史中的告密往事

    隔墙有耳:中国历史中的告密往事

    多年以来,支撑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教化体系,在道德价值上是不主张非正义告发的,但只要有专制政治存在,统治者就鼓励告密。整个封建王朝,从秦到清,告密始终贯穿其中,成为帝制历史的一个带有污垢的眉批,而告密者就是那块污垢。这块污垢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实超乎我们想象。它不仅介入你的私生活,而且还要控制你的灵魂。中国古代的告密史就是一部统治者控制他人灵魂的历史。而各个时代的告密者们,各显其能,通过告密这种见不得人的伎俩,改变历史者有之,遗臭万年者有之,飞黄腾达者有之,他们或成功或失败,或可气或可悲,无非都是专制统治下的一枚棋子。
  • 魏晋原来是这样

    魏晋原来是这样

    《历史中国》是有史以来最全的中国断代史,每卷从50个角度观照该段历史,用50篇专题文章,深度阐述历史知识、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并融合了当前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研究的成果,以夹叙夹议的方式,讲述远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每卷末附录该时间段的详细年谱,是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书式的通俗历史读物。《历史中国》是一部中国历史精品之作、“中国人都能看懂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
  • 无可奈何桃花落

    无可奈何桃花落

    等若三生桃花源,自现桃花缘第一世:张白宇x许容第二世:张白宇x陈阿娇第三世:张白宇x许容一位冰心如玉壶,长像不凡纯情少年。一位坚韧不拔,逆境成长清秀姑娘。一位千古一帝,助攻皇帝……(现已更第一世)
热门推荐
  • 穿凿附会

    穿凿附会

    爷爷是一个老木匠。自打我有记忆起(对不起,可能我比较晚开智,六七岁吧才开始有记忆),爷爷已经老了。刚刚老的那种。还没有老态龙钟。但我见过村里其他老态龙钟的老太太。我们村里真奇怪,长寿的大多是女人,也就是老太太。她们脸上的肌肉一条条挂着,一张小脸有那么多的沟沟坎坎,也真奇了,比绷得紧紧的水灵灵的小姑娘的脸有意味。但,有意味的东西,不一定招人喜欢。她们倒喜欢边摸着小孩的头,边连声说:“乖,乖,真乖啊哈,呵呵……”可小孩们不吃这一套,远远看见了就绕开。
  • 重生八十年代,陆少的小媳妇

    重生八十年代,陆少的小媳妇

    她,21世纪,普通的一员,为了不被父母嫁给鳏夫,给姐姐的儿子换取医药费,在逃跑的途中遇到塌方。在睁眼却穿越到八十年代,一个跟她同名同姓的人身上。虽然重生到她身上不知道是意外,还是天意,她都要在哪里好好的生活下去……
  • 简单省时一碗汤

    简单省时一碗汤

    《美食天下(第2辑):简单省时一碗汤》教你做出简单美味汤。无论您是上班族,还是宅家族,只要按着书中讲解下手操作,无需昂贵食材,无需费时费力,即使是新手的您,也可以得心应手地做好属于自己的爱心靓汤啦!
  • 竹林中

    竹林中

    久木寺位于逗子市郊的达摩山上,背山面海。已经有了六百年的历史。游客穿过正红色的寺门,登上台阶,就能看到里面古朴的大观明石塔。塔身最下端的圆敦上有历代书法大师的题字摹刻,塔身上则留有刚健有力的“观明自在,虚华静空”八个大字。背后则又是一偈:“念念照常理,心心摄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在石塔周围,素白的石灯于蜿蜒坡道中一字排开,透着肃穆。清脆竹节和树段制成的栅栏将卵石小道装点得幽静宜人。
  • 魔凰无泪:冷血圣尊,凌天下

    魔凰无泪:冷血圣尊,凌天下

    漫漫长生,有始无终弹指一笑间,众生殁九天宫上仙人叹,堕入地府鬼门关有朝一日,御火而归,笑靥如花猖狂不改!“本尊曾为九天之傲,亦坠入地狱作鬼煞。可笑,不论人仙皆可笑!”本尊曾擒过星辰千坠,斩过万道生灵;亦曾陪你看过日出日落,捉过在水鲤鱼。“我,来接你了……要跟我走吗?”————“这三杯酒敬殿下!”“第一杯,恭喜殿下寻得所爱……”“第二杯,祝殿下与良人白头偕老,厮守终生……”“这第三杯……愿殿下永世无恙,万寿无疆!”“殿下。臣,退了。”
  • 灭秦(1)

    灭秦(1)

    大秦末年,神州大地群雄并起。在这烽火狼烟的乱世中,随着一个混混少年纪空手的崛起,他的风云传奇,拉开了秦末汉初恢宏壮阔的历史长卷。大秦帝国因他而灭,楚汉争霸因他而起。因为他——霸王项羽死在小小的蚂蚁面前。因为他——汉王刘邦用最心爱的女人来换取生命。因为他——才有了浪漫爱情红颜知己的典故。军事史上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他的谋略。四面楚歌、动摇军心是他的筹划。十面埋伏这流传千古的经典战役是他最得意的杰作。
  • 极道龙神

    极道龙神

    位列九大至尊之首的绝世龙尊,遭兄弟背叛,惨死古墓。他的灵魂却穿越万年,附身到一名十六岁少年龙小白身上。整整万年,沧海桑田。神龙界已非九大至尊的天下。仙国、妖国、鬼国、魔国四国林立,神龙界被四大主宰瓜分。当年的好兄弟,更是成为仙国主宰,号称绝世仙国九重天无上大主宰。九尊一去不复返,四大主宰断青天!龙小白发誓,他要报仇雪恨!手刃仇敌!!拿回属于他的东西!!!!!从背叛中崛起,自陨落中重生,这是一条绝世龙尊的颠覆众生之路。(本书已签约,可以放心收藏!)
  • 武林高手异界行

    武林高手异界行

    当代武林硕果仅存的四大世家之一的百家唯一传人百晓寒,意外穿越异界。凭借自己的家门绝学和昌盛的中华武术,他能否在异界的混乱世界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 经济学经典名言的智慧(超值金版)

    经济学经典名言的智慧(超值金版)

    让我们生活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掌握每件事情背后隐藏的经济学知识,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俗话说,人人都是经济学家。经济学名言是经济学家智慧的浓缩,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是饱含着深刻的哲理。由牧之和赵凡禹编著的《经济学经典名言的智慧》汇集最经典的经济学名言,《经济学经典名言的智慧》涵盖经济学的各个领域,能让你快速领略经济学的智慧。
  • 生死炼狱

    生死炼狱

    这是发生在“5·12”特大地震中的一个真实故事。这原本是极好的纪实文学素材,遗憾的是,文中的主人公要求隐去其真实姓名和所在地。如此一来,只好以小说的体裁呈献给读者,虽然缺少了纪实文学的震撼力,然而却也彰显了某些人面临生死之际的心路历程。——题记。远志绝没想到,在那地动山摇的一刻,雨玲会冲进屋来。几天前,他和雨玲已经办了离婚手续。远志和雨玲是协议离婚的。远志坚持净身出户,他唯一的条件是在购买新居前,暂住在雨玲父母留下的这栋二层小楼中。对此,雨玲并无异议,她只是无法摆脱每天面对远志产生的内心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