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300000029

第29章 中国佛教“佛”的涵义的转换与拓展(4)

天台宗人智顗的“三身相即”等新说,颇具宗教哲学色彩。智顗说:“一身即是三身,不一不异。”[注释:《妙法莲华经文句》卷9下,《大正藏》第34卷,129页上。]认为法身不仅指遍于一切处的如来,而且也就是报身、应身,报身、应身是法身。这是天台宗三身相即的佛身观。这种佛身观强调三身都是本来自然,不假任何造作的原来佛,也称“无作三身”。智顗说,这种三身相即说是“秘密藏”,对一般修行者是秘而不传的,“秘密者,一身即三身名为秘,三身即一身名为密。又昔所不说名为秘,唯佛自知名为密”[注释:同上书,129页下。]。这是天台圆教的说法,即不只是从纵横两个方面解说佛身,而且还从不纵不横的相即关系来说明佛身:“若但性德三如来者是横,但修德三如来者是纵,先法次报后应亦是纵,今经圆说不纵不横三如来也。”[注释:《妙法莲华经文句》卷9下,《大正藏》第34卷,128页中。]意思是说,只从真如法性的角度,以究尽实相、所得智慧和名称普闻来分别说法身、报身和应身,是横的说法;只从修持功德的角度,依于法身得有报身,再依于报身得有应身,是纵的说法。圆教是不纵不横,不分先后,也非并列,不偏一方,圆融相即。天台宗认为这是最圆满的说法。

天台宗人把佛教经典从教法内容的角度,由低到高分为藏、通、别、圆四类,称“化法四教”。由此又根据四教的差别而立三藏佛、通佛、别佛、圆佛四种佛。此宗宣称,信奉四教的众生由于根机的不同,所见的佛身、佛的形相也是不同的。藏教人见的是佛的“劣应身”,佛现丈六卑小之身,住于凡圣同居的国土。通教人见的是佛的“胜应身”,又称“带劣胜应身”,此身虽也丈六,但具有种种神通,变现自在。在这里,天台宗人把应身分为两种。胜应身又称“尊特身”,意为尊崇奇特之身。天台宗人又视胜应身为报身中的“他受用身”。此宗就报身的受用情况分为“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两种。前者是指如来修习无量福慧,而受用广大法乐之身,后者指的是如来以平等智慧示现清净功德身和弘扬佛法之身。别教的人,观他受用报身之佛,至于天台宗圆教的人则是观清净法身之佛,这是法、报、应三身相即的佛,其相状最为庄严美好。天台宗人知礼(960-1028)和其门下仁岳还就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以及毗卢遮那佛形相优劣等问题展开辩论,构成了佛身说丰富而生动的一页。[注释:详见《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大正藏》第37卷,221~223页。]

(二)华严宗的解境十佛说和行境十佛说

华严宗人十分重视从整体思维上观想宇宙,观想佛的功德、佛境、佛身。智俨(602-668)提出了解境和行境二种十佛说:“此之三位(按指法身、报身和化身),若一乘义,所有功德,皆不离二种十佛:一行境十佛,谓无著佛等,如《离世间品》说。二解境十佛,谓第八地三世间中佛身、众生身等。”[注释:《向生成佛德差别义章》,《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卷3,《大正藏》第45卷,559页下~560页上。]认为按照一乘佛教的究极教理,佛的全部功德可以分为二种十佛来说明。这又称二种十身说。其后,法藏、澄观又相继加以发挥,从而形成了富有哲学内涵的佛身说。

行境十佛说。“行境”,指修行的境界。华严宗人从十个方面来说明菩萨修行所达到的佛果和所成就的佛身。这佛身指毗卢遮那佛,也称周遍法界身,具足了十德或十身,澄观称之为“佛上自有十身”[注释:详见《华严经疏钞玄谈》卷3,《续藏经》第1辑第8套第3册,208、211页。]。根据旧译《华严经》卷42《离世间品》载,十佛(十身)是:(1)无著佛,谓已完成真实的觉悟,不执著于生死(迷)、涅盘(悟),而安住于世间,也称正觉佛。(2)愿佛,生有宏大的誓愿力。(3)业报佛,由庄严修行而得果报。(4)持佛,以精神主体“净识”维持善根,以成就正觉。(5)涅盘佛,常住于涅盘。(6)法界佛,佛身遍满一切法界。(7)心佛,一切唯心现,心是佛,心即佛。(8)三昧佛,常住于深沉的禅定状态之中。(9)性佛,以不变的真理为本性。(10)如意佛,具有如意自在的神通力,能对众生如愿施以教化。[注释:详见《大正藏》第9卷,663页中。]十佛的名称,旧译《华严经》卷37所载略有不同,与新译《华严经》卷53、57所载也略有小异。十佛中的无著佛表示如来的总德,其他九佛表示如来的别德。行境十佛是表示佛的功德、特性和功能,强调一佛具有十身,十身集中于一佛上。

解境十佛说。“解境”,指解悟照了的境界。华严宗人认为,菩萨以真实的智慧解悟照了法界时所见的万事万物,无不是佛,都是佛身。大略加以区分,可分为十类,称解境十佛,或解境十身。据旧译《华严经》卷26的《十地品》载,十身是:(1)众生身,一切众生身即是佛身。(2)国土身,指一切山河大地草木国土,即是佛身。(3)业报身,众生前世业报即是佛身。(4)声闻身,声闻的果位即是佛身。(5)辟支佛身,缘觉的果位即是佛身。(6)菩萨身,菩萨之身即是佛身。(7)如来身,完成佛果的佛自身。(8)智身,具足完全智慧的佛身。(9)法身,佛自身的精神主体。(10)虚空身,虚空是无形、无相、无名、无碍而无所不在,此即是毗卢遮那佛的身相。[注释:详见上书,565页中。]华严宗人还认为,菩萨了知众生心的喜怒哀乐,而以众生等十身为自身。澄观认为,这十身是融通三世间的,故又称“融三世间十身”[注释:《华严经疏钞玄谈》卷3,《续藏经》第1辑第8套第3册,208~213页。]。三世间指众生世间(有情世间)、国土世间(器世间)和智正觉世间。十身中的众生身、业报身为众生世间,国土身为国土世间,此后从声闻起乃至法身和虚空身为智正觉世间。十身与三世间相互对应,融通无碍。十身融摄三世间而为毗卢遮那佛的觉体,又以十身为解悟毗卢遮那佛的觉体所知的境,称解境十身。解境十佛说体现了华严宗人的染净相融性和佛身多重性,以及对世间和出世间的融摄性等思想特征,颇富有哲学思维的理论意义。

(三)净土宗的阿弥陀佛“是报非化(应)”论

阿弥陀佛即无量寿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中国净土宗尊奉的主要对象。阿弥陀佛是什么身?是报身还是化身?这是关乎阿弥陀佛佛格的大问题。隋代时一度流行的阿弥陀佛化身论的说法,曾引起净土宗人的深切关注和强烈反驳,他们强调阿弥陀佛是报身而不是化身。

隋代佛学大师慧远、智顗、吉藏等人都重视净土经典的研究,都把阿弥陀佛解释为应身(化身)。如净影寺慧远就说:

此佛从其寿命彰名,寿有应真,真即常住,性同虚空,应寿不定,或长或短。今此所论,是应非真。于应寿中,此佛寿长,凡夫、二乘不能测度知其限算,故曰无量,命限称寿。云何得知是应非真?如《观世音及大势至授记经》说,无量寿佛虽长远,亦有终尽,彼佛灭后,观音、大势至次第作佛,故知是应。[注释:《无量寿经义疏》卷上,《大正藏》第37卷,92页上。又,慧远在《观无量寿经义疏》卷末云:“佛具三身,一者真身,谓法与报。二者应身,八相现成。三者化身,随机现起。”(《大正藏》第37卷,183页下)。]

“应”,应身,此指为化导众生而示现的佛身。“真”,真身,此指法身与报身。慧远认为,无量寿佛(阿弥陀佛)是以寿命来标佛名的。寿命有两种,真身的寿命是永恒无量的,应身的寿命则长短不定。无量寿佛是应身而不是真身,他在应身中寿命很长,但也有极限。在他入涅盘以后,就由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依次接替作佛了。

净土宗人道绰、善导反对上述的解说。道绰(562-645)在《安乐集》云:

问曰:“今现在阿弥陀佛是何身?极乐之国是何土?”答曰:“现在弥陀是报佛,极乐宝庄严国是报土。然古旧相传皆云,阿弥陀佛是化身,土亦是化土,此为大失也。若尔者,秽土亦化身所居,净土亦化身所居,未审如来报身更依何土也。今依《大乘同性经》辨定报化净秽者,经云:净土中成佛者悉是报身,秽土中成佛者悉是化身。彼经云:阿弥陀佛如来、莲花开敷星王如来、龙主王如来、宝德如来等诸如来,清净佛刹,现得道者,当得道者,如是一切,皆是报知佛也。”[注释:《安乐集》卷上,《大正藏》第47卷,5页下。]

这段话强调了在净土或秽土中所成就的佛是不同的,并以此为论据,批评以往那种阿弥陀佛及其净土是化身化土的说法,强调阿弥陀佛不是在秽土中成佛的化身佛,而是在清净佛刹中成佛的报身佛。

善导(613-681)在《观无量寿佛经疏》卷1中也说:“问曰:‘弥陀净国为当是报是化也?答曰:‘是报非化。’”[注释:《大正藏》第37卷,250页中。]这里所说的“是报非化”,就是对慧远等人的“是应非真”说法的否定。善导还说:

又《观经》中上辈古代临命终时,皆言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然报身兼化,共来授手,故名为与。以此文证,故知是报。然报应二身者,眼目之异名,前翻报作应,后翻应作报。凡言报者,因行不虚,定招来果,以果应因,故名为报。又三大僧祇所修万行,必定应得菩提。今即道成,即是应身。斯乃过现诸佛辨立三身,除斯已外,更无别体,纵使无穷八相名号尘沙,剋体而论,众归化摄,今彼弥陀,现是报也。[注释:《大正藏》第37卷,250页中。]

这是根据《观无量寿经》的说法,进一步明确“报身兼化”,认为报身阿弥陀佛兼有化身。又说报身和化身是同实而异名,只因翻译不同而有别。从修行的结果来看,报身和化身是统一的,但从根本上说,今在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是报身佛。善导还回应了阿弥陀佛的入涅盘问题,说:“入不入义者,唯是诸佛境界”[注释:同上书,250页下。],强调阿弥陀佛的佛境界是永恒的。

(四)禅宗的一体三身自性佛说

禅宗慧能(638-713)从人的自性上立论,也是自性来解释佛三身。他提出了一体三身自性佛的思想,说:

令善知识兼自三身佛: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当来圆满报身佛。色身者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在自法性,世人尽有,为迷不见,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色身三身佛。……此三身佛从性上生。何名清净法身佛?善知识,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便修于善行,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何名千百亿化身?不思量性即空寂,思量即是自化。思量恶法化为地狱,思量善法化为天堂,毒害化为畜生,慈悲化为菩萨,知惠(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自不知见。一念善知惠即生,次名自性化身。何名圆满报身?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惠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常思于后,常后念善,名为报身。一念恶报却千年善亡,一念善报却千年恶灭,无常已来后念善,名为报身。从法身思量,即是化身。念念善即是报身。[注释:《坛经》[20]。]

意思说,众生自身即是三身佛,三身佛是众生自性派生的。众生自性本来清净,能生出一切诸法,这是法身佛。众生自性变化多端,不断思量,善心即向上化,恶心即向下化,此是化身佛。众生念念都善,就能荡尽欲望,灭除愚痴,即是报身佛。慧能把三身统一于众生自身,这是自性即佛和众生即佛思想的必然逻辑,也是对印度佛教三身说的重大发展。

慧能以后,禅宗学人又吸取法相唯识学的思想,运用八识说来阐述佛三身观念:“……转灭三心得三身:一根本心,即第八识转得法身;二依本心,即第七识转得报身;三起事心,即前六识转得化身。”[注释:《宗镜录》卷89,《大正藏》第48卷,900页中。]这是把八识分为三类心,心与三身相应,进而强调三身是三心所转得的。禅宗学人还从佛果位的视角来说明三身观念。《佛性论》卷2刘佛果位具有三种德相:断德、智德、恩德,禅宗也以三德配于三身,说:“一断德,断一切烦恼,即法身;二智德,总四智为报身;三恩德,恩怜悲育一切有情为化身。”[注释:《宗镜录》卷89,《大正藏》第48卷,900页中。]“四智”,此指法相唯识宗所立的佛果四智,指由八种识转变成的四种智慧,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认为灭一切烦恼惑业即是法身;具有大圆镜智等四种智慧是报身;由于救度众生的愿力,而予众生以恩惠之德的是化身。禅宗以众生的八识三心和佛果的四智三德来配合说明三身,体现了唯识所变和转识成智的思想,反映了法相唯识学对后来禅宗的影响。

同类推荐
  •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以一种全新、简洁、有效的创新思维技巧,帮你迅速突破事业的瓶颈,提升竞争力。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改变思考的方式,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让自己的生活精彩起来。你仍被“标准答案”束缚吗?你知道什么是“多元化思维”吗?你能快速、高效地解决学习或工作中的问题了吗?你准备好“灵感笔记本”了吗?停下无目的的忙碌吧!你需要的是丢掉不必要的东西,为大脑腾出空间整理思绪,保留真正重要的想法。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科学社会主义研究I(第19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科学社会主义研究I(第19卷)

    本卷是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第I卷,从经典作家和学者们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收录文章。本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的研究文章,第二部分是对一些学者在学术研究和探讨中提出的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人类未来的观点的介绍性或者研究性文章。
  • 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

    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学贯古今的国学大师,他潜心研究《论语》几十年,具有很深的造诣,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南怀瑾先生对《论语》的解读因迥异于其他人而独树一帜,其语言通俗易懂,所言之事都是人一生中必须面对的事情,在深入浅出的文字之间将人生道理阐释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对做人与做事有着精辟的见解。每一位读者都可以从南怀瑾先生的精彩讲述中,领悟《论语》的思想内涵,从而将《论语》蕴藏的人生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开阔自己的人生视野,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成就成功的人生。
  • 孟子

    孟子

    《孟子》以对话体散文的体裁,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活动和言论,讲述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他的哲学体系和伦理教育思想。全书行文大气磅礴,极具感染力,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是历代儒家学子必读必考的经典著作。
  • 技术与时间1:爱比米修斯的过失

    技术与时间1:爱比米修斯的过失

    本书是法国当今著名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的重要论著《技术与时间》的第一卷。作者在书中,综合以西蒙栋、吉尔和勒鲁瓦-古兰等学者的技术进化理论和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生存现象学理论,从人类固有的“缺陷存在”和“代具性”这两个品质出发,通过阐释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和爱比米修斯兄弟的故事,对技术与时间在人类本性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重新讨论,从而建立技术与时间二者和人的本性之间新的关系。
热门推荐
  • 我有一个阿拉丁系统

    我有一个阿拉丁系统

    本是孤儿的她,正对着未来迷茫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得到了一个系统。系统:我是阿拉丁神灯,有什么愿望,我都能成真!她:我想体验不同的人生。系统:如你所愿这是一个孤儿得到系统后,改变人生的故事
  • 万界外挂供应商

    万界外挂供应商

    有这么一家神奇的小店,不卖灵丹妙药,却能吸引无数修士,不卖阵图法器,却让无数大能挤破脑袋,在诸天万界卖外挂,在玄幻异界开小店,掠夺主角机缘,镇压上古天帝!‘’路明非,你想要力量吗?血统增强外挂了解一下?‘’“张楚岚,想知道真正的阳五雷有多强吗,这个威力翻倍外挂正好适合你。”‘“东方月初,只要你把虚空之眼交给我,涂山,我罩了!” “什么,你们说我小店的外挂太牛逼,违反天道法则?不好意思,天道在我眼里,算个啥?我秦明,就是要逆天而行!”本书读者群群聊号码636301200
  • “奔奔族”心理减压书

    “奔奔族”心理减压书

    医疗费用高的“三高时代”,在都市生活中苦苦挣扎、努力拼搏的当代青年。他们是中国社会压力最大的一群人,常常在激烈的竞争中,过着东奔西走的生活。“奔奔族”为事业更上一层楼奔波,为高不可攀的房价奔波,为挤出充电培训时间奔波……在现实的一顿顿棒喝中,“烦恼化生存”已经成了奔奔族的生活常态。
  • 名门郡主升王妃

    名门郡主升王妃

    镇远王:娘子真聪明。镇远王:娘子最聪明!镇远王:娘子说得都对!穿越异世,便宜捡了个将军王当相公。这条命挺值钱,爹妈疼爱就不说了,皇上皇后也疼爱。原以为是命好,你现在说是补偿?活不过二十岁,一生无子女。我命由我不由天。坐以待毙,不如与天一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全能经理人

    全能经理人

    2004-05赛季,洛杉矶F4轰然解体,奥尼尔东游迈阿密;连续加冕两年得分王却无法突破首轮,麦迪远走休斯敦;纳什去太阳,卡特赴篮网,这一年的NBA格局大变,硝烟四起。看被神(zuo)秘(zhe)力量附身的柯艾梦回2004开启属于自己的神奇之旅。
  • 令也小词

    令也小词

    情溶词墨,续写真心,惊破梦零丁;悲欢蹉跎,岁月悠悠,泪水在颠簸。
  • 月老养成系统

    月老养成系统

    月老,牵红线的,养成,说明主角是个素人,系统,不用我解释了。这是一个普通人仰视神仙,在命运之神的眷顾下,意外成为月老候选人,最后成为月老,顺便拖家带口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有一天,在修仙世界底层的小厨娘死了。她瞪着纯白空间发呆。一个声音说:“身为月老,我们怎么能对be的结局坐视不理呢?”“……所以?”“宿主,加油,你可以的!”“……”她只是一个可怜弱小又无助的小厨娘,命运为何要这么对待她?许姻缘以为,自己死了就算可怜的了,但是想不到,更惨的是,她还要改写虐文的结局?不过好在,她能当神仙了。可是这个……“这位大人,您已经跟了我一路了,意欲何为?”“你看这条路,它像不像通向你心里的那条路?”“我觉得不像。”“也是,毕竟这条路,只有我走过。”望着男人笃定而蜜汁自信的脸,她默默吞下到嘴的“您也没进去过”。
  • 校园之绝爱倾城

    校园之绝爱倾城

    一具身体,两个灵魂,俏皮可爱,单纯善良是她,冷心冷情,满怀仇恨是她,从她踏入宁大的那一刻起,所有人的世界都天翻地覆。令人惊叹的异能,扑朔迷离的身世,变幻莫测的性情,缠绵纠葛的爱恨,牵扯一段跨界的秘密,且看一个女子如何混迹校园,谱写倾世恋歌。
  • 倔人

    倔人

    倔人李正在我们这个县城是出了名的倔。提起他的名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奸商害怕他是因为他不但倔强,还特爱较真,更爱较劲儿,简直比消费者协会还难缠。有些领导怵他,是因为他两眼一闭,不管你是背景深厚的皇亲国戚,还是他三杆子扒拉不着的二大爷三大姨,一律认理不认人,简直比纪检委还不开面。而老百姓却特喜欢他,说他的倔是敢于捍卫真理,是在为老百姓维权、出气,是当代的侠客。我也说不清他这个人究竟如何,就把他最近做的三件在我们那里传得沸沸扬扬的事记述下来,是好是坏,读者自有评判。
  • 人生若没有初见

    人生若没有初见

    从未想过,那一次初见,会成为我们刻骨铭心伤痛的开始;若不是多年前的那一面初见,我的人生不会如此的跌宕;若那时,你不是你,而我不是我,我们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多的悔恨,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其实,我们不过都是命运的一刻棋子,何去何从早有定数,由不得自己。我冷冷的看着他,此刻的他在我的眼中,如此的落魄,如此的不堪,可我心中却没有一丝愉悦。他淡淡的说:“你如何才能放过我?”我听后,忽然大笑起来,笑的心中尽是凄凉,最后,竟狠狠地说:“除非你死了。”他轻松的一笑,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