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6000000016

第16章 石头剪子布

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无论相貌还是身材,兄弟俩都长得一模一样。哥哥比弟弟早出生十几分钟,所以他成了哥哥。

小时候家里穷,常常两个人才能分到一块糖,一个酥饼,一根铅笔,一个作业本。分享是一种办法,石头剪子布是另一种办法。一,二,三!胜负马上见分晓。当然大多时候,只要有可能,获胜一方仍然会与落败一方一起分享胜利果实,不过这样一来,落败一方就有了接受馈赠的感觉。这感觉别别扭扭,不那么令人舒服。

落败的一方,永远是哥哥。——他总是固执地出石头,从来不肯改变。有时弟弟问他,你故意的吧?哥哥回答说,只我一个人故意有用吗?——不过我相信你不会永远出布,所以下一次,我肯定赢你。真到了下次,他仍然出石头,弟弟仍然出布。漫长的童年记忆里,弟弟是永远的赢家。赢他的方式也永远固定不变——布,赢下了石头。

到了上学的年龄,兄弟俩一起就读村里的小学。所有仅此一件不能够分享的东西,都被他们用石头剪子布的简单方法顺利解决。弟弟总是出布,哥哥总是出石头。有时哥哥也急了,他说你就不能让我赢一次?弟弟说这个简单,下次我还出布,你看着办。到下次,弟弟果真出布,哥哥的手却仍然攥紧成拳头。

兄弟俩一起初中毕业,却不能够一起升到高中。那天父亲把两个人叫到一起,跟他们谈了很久。父亲说不是我不想让你们继续读书,而是我实在没有能力同时供你们两个人读到高中毕业。说完父亲就哭了。那是无声的哭泣。他尴尬地笑着,泪水却从眼角奔涌而出。兄弟俩向父亲点点头,一同起了身,走出屋子,来到院子,面对面站好。哥哥说我学习成绩一向比你好。弟弟说可是我是弟弟。说完两个人都轻轻地笑了。哥哥问弟弟,这次你出什么?弟弟说,布。一二三,弟弟果然出布,哥哥出得仍然是石头。哥哥站在原地,一种心愿訇然坍塌。弟弟走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发现他早已经泪水滂沱。

退学后的哥哥在村子里呆了三年。白天他和父母一起下地干活,晚上就抱着弟弟的高中课本看。他最喜欢的是语文,因为那上面有许多他以前不知道的故事。有时弟弟会带回来他的试卷,哥哥看了,连连嘲笑弟弟的愚笨。怎么连这个题目都会答错?哥哥不满地说,这样子还怎么考大学?

弟弟的成绩的确不理想。并非他不努力,他的资质本就如此。临近毕业的时候,父亲在村子里盖起三间新瓦房,那是父亲一生中最庞大最艰辛的工程,不仅倾尽所有,并且债台高筑。他仍然把两个儿子叫到身边,然后尴尬地笑。他说暂时只能先盖三间了。三间,只能保证你们其中一个人娶媳妇。以后有了钱,我保证,再盖三间……哥哥看看弟弟,弟弟看看哥哥,都不说话。谁都知道三间瓦房在贫穷的乡下意味着什么,谁都怀疑父亲或者自己在今后十年之内还有没有盖起这样三间瓦房的能力。他们再一次来到院子,再一次玩起那个游戏。哥哥问这次还是布?弟弟说当然。哥哥说这一次你可千万不要后悔。一,二,三,弟弟再一次赢下了哥哥。哥哥转身往屋子里走,弟弟追上前去,与他并肩。弟弟说你完全可以换一下的……你为什么不出剪子?哥哥表情僵硬地笑笑说,你为什么总出布呢?一连好几天,两个人再也没有说一句话。

哥哥在几天以后踏上去城里的打工路,弟弟在半个以月后迎来了高考。哥哥在城市里流浪很久才找到一份工作,弟弟在考场上使出浑身解数仍然名落孙山。那时考上大学并不容易,那时高考落榜回村务农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回到村子的弟弟一直没有搬进父亲为他准备的三间新房,他突然产生出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他想假如自己搬进去,那么,或许他这一辈子,都会被困在这个山村,被困在这片贫脊且毫无生机的土地。并且,似乎,那并不是他的房子。那房子本属于他的哥哥。

一年以后他也坐上了通往城市的长途汽车。城市里有他的梦想,城市里还有他的哥哥。

城市与乡村最大的区别,就是看不到日出和日落。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让人分不清什么时间是白天什么时间是黑夜。可是对他来说,那时的城市根本没有白天。他已经流浪了一个多月,他疲惫不堪,垂头丧气。

他只好找到哥哥,并住进哥哥的宿舍。第二天哥哥带他去找厂长,请求厂长给他弟弟一份工作。厂长思忖片刻说,那就先试用三个月吧!如果干得好,就留下。哥哥对厂长百般感谢,腼腆的弟弟却只知站在一边傻笑。

三个月很快过去,弟弟留在了城市。虽然工作并不理想,可那毕竟是一处暂时的安身之所。不久以后他从临时工转为合同工,正式成为工厂的一员。

他和哥哥经常坐在一起聊天。他们从不谈以前的事,从不谈他小时候赢到的铅笔、硬糖、酥饼、苹果、铅笔盒、就读高中的机会、一栋三间大瓦房……他知道哥哥仍然记得这些事,他不知道哥哥是否恨他。他常常想,假如把读高中的机会让给哥哥,那么,哥哥会不会考上大学?或者,当时还在读着高中的他,是否真的需要那三间瓦房?如果不需要,为什么还要赢下那时已经是标准农民并且急需一栋房子的哥哥?假如将那些结果对调,那么现在,他们无疑会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只是似乎,哥哥的前景会很乐观,而他充其量会在乡下务农或者在城里的某个工厂打工。他认为自己愧对了哥哥,因为他赢得了一个机会,却没有利用这个机会跳出农门。可是假如有一天,假如他们再一次面对一个机会,他真会让哥哥赢下自己吗?或者,即使自己想输,就能够输掉吗?

他和哥哥都没有想到,这一天竟会来得如此之快。

是一天晚上,两个人正睡着觉,外面突然传来嘈杂的叫喊声。忙爬起来,发现车间里已经火光冲天。失火的车间有一个大锅炉,那锅炉一旦爆炸,等于同时燃放了几百吨烈性炸药。所有人都在慌乱地奔跑,却是和车间完全相反的方向。哥哥对弟弟大喊一声,冲!两个人就同时冲向车间,冲向大火。火光中他们看到了厂长,他向他们疯狂地喊叫。

由于他和哥哥为消防队员争取了时间,大火被扑灭时,锅炉仍然安然无恙。可是两个人都受了伤,需要住院休息。他们住在同一间病房,两张病床挤在一起,排成一排。弟弟的病床,有阳光。

为表示感谢,厂长决定奖给他们一套商品房。那是寸土寸金的市区,那套房子值很大一笔钱。厂长拿着鲜花去看他们,他对他们说,现在工厂的资金有些紧张,加上大火造成了不少损失,所以暂时只能先奖你们其中一个人一套,等以后工厂好过些,再想办法奖另一个人一套……这是一套可以带户口的房子,住进去,就等于变成了城里人……

哥哥和弟弟,相视而笑。——有些事,像是命中注定,想避都避不开。

厂长接着说,当然你们可以将房子卖掉然后把钱分了……不过这样就失去了那个城市户口。说到这里厂长不好意思地笑了,他说我的话好像有些多余了……我忘了你们是兄弟……

厂长离开后,他们再也没有谈起过这件事。似乎两个人突然失去了石头剪子布的勇气。石头剪子布,一种最为简单的游戏,一种最为残忍的赌博。胜负刹那分明,其中一人彻底失去机会。

几天后厂长再一次来到他们的病房。他告诉他们,由于一些手续上的问题,那套房子现在必须明确一个户主。兄弟俩互相看看,然后一起问厂长能否帮他们去医院门口的超市买一袋水果。

病房里终于只剩下兄弟二人。哥哥看看弟弟,再看看弟弟的手。他说,我们开始吧。

弟弟的表情飞快地变了一下。他苦笑一下说,这次,你肯定可以赢我。

哥哥笑了笑。他说这么多年过去,也该我赢你一次了。

一,二,三!哥哥和弟弟同时伸出手。哥哥仍然出石头。这一次,他仍然输给了弟弟。

弟弟的手僵在那里,表情长久凝固。突然他紧紧地拥抱了自己的哥哥,高喊一声哥,然后号嚎大哭。

那一天,其实,他特别想输给自己的哥哥。可是他不能不赢。——他的手上打着石膏,不能够弯曲。他和哥哥都知道,那一天,他只能够出布。

男人情怀

题注:父亲的德行是儿子最好的遗产。——塞万提斯

临行前他去医院看望四岁的女儿。女儿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他说很快,比赛结束后,我就会坐飞机回来。女儿问爸爸能得第一名吗?妻子说他能,他肯定能。女儿说要爸爸亲口答应我才算数。他想了想,说,当然能。我肯定会得第一名。女儿问到时候我能在电视里看到爸爸撞上那根红线吗?他说当然会。不撞上红线,算什么第一名?说不定我还会在电视里冲你做一个鬼脸呢。女儿高兴地笑了。她和爸爸一本正经地拉勾。

可是他根本没有拿到第一名的实力。是省里的一个综合运动会,是四乘四百米的接力赛,他和另外三位队友代表着他们的城市。他看了报名成绩,他们的成绩仅排在所有报告成绩的中下游。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女儿,以及自己的承诺。

医生说女儿已经活不到两个月。女儿却并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己的爸爸肯定会在这次运动会上拿到第一名,她只知道女儿会把他的第一名当成爸爸送她的礼物。女儿的目光明亮清澈,充满期待。他不忍让那双眼睛失望。

他想了很多办法。甚至,他找到本市电视台的记者,要求他们为自己拍摄一个虚假的撞线镜头。面对记者们疑惑的目光,他告诉他们,他是为了自己即将死去的女儿。那些记者们很感动也很伤心,可是他们没有办法帮他。决赛会是现场直播,即使他们真的帮他拍摄出几个虚假的镜头,也不能够播出去。

现在他没有任何办法。他只希望他和他的队友们超常发挥,最终拿到那个冠军。他知道,这需要奇迹。

奇迹真的出现了。他们不可置信地跑进了决赛,以最后一名的成绩。

他希望奇迹可以延续。

决赛终于开始了。那是整个运动会的最后一项赛事。他们吸引了几乎所有的摄像机和目光。他还知道,在一千公里以外,他的女儿正坐在电视台前,等待他第一个撞上那根象征冠军的红线。女儿会为他加油,为他叫好,为他鼓掌,为他骄傲。女儿在等待她的礼物。

他有些紧张,甚至恐惧。他知道,他和他的队友,根本不可能得到那个第一名。

比赛沿着正常的秩序向前发展。预赛成绩第一名的代表队选手现在跑在最前面,第二名的跑在第二位,而他们的第一棒,只能被别人甩到最后。可是第二棒的队友发挥得很好,他追赶上一名对手;第三棒的队友照样超常发挥,同样追赶上一名对手。可是没有用,对他来说,除了第一名,别的都没有丝毫的价值。现在终于轮到了他。队友将接力棒递到他的手里,他接过来,闭紧了眼睛向终点冲去。他从来没有用过这么大的力气。观众席上山呼海啸,可是他什么都听不见。他的脑子里只想着他的女儿。他的女儿即将死去。他的女儿说,爸爸一定要拿第一名。

他一连追上了三名对手。可是他的前面还有一个人。他知道那个人要撞线了。只要那个人的身体撞上那根红线,那么,他想,女儿的目光将刹那黯淡。

终点向他奔来。那根红线向他奔来。可是他和第一名,仍然有小半步的距离。他已经没有力气追上前面的人。可是他必须最先碰触那根红线。第二名对他来说,注定是一场灾难。对手即将撞线。他即将崩溃。奇迹没有延续。一切似乎即将结束。

最后一刻,他扑向终点!他向那根红线,伸出了双手!他犯规了!

他抓住了那根代表胜利的红线。他把它抓得很紧。抓紧红线的霎间,他重重摔倒在地。他飞快地爬起来,一瘸一拐跑向摄像机。他兴奋得满脸通红。他向摄像机不停地做着鬼脸。他挥舞着那根红线,冲摄像机不停地喊,看到了吗?红线!我是第一名,我是冠军!他的膝盖上流着血,一小块白骨清晰可见。

所有人都惊呆了。人们忘记了阻止他。人们认为他变成了一个疯子。整个体育场鸦雀无声,人们只听到他一个人近似于疯狂的呐喊,我是第一名!我是冠军!

理所当然,他被取消了成绩。他的队友们被取消了成绩。他的城市被取消了成绩。

他向队友们道歉。他给他们讲他女儿的故事,队友们都哭了。没有人责怪他,他们每人送给他一个最结实的拥抱。他们说,今天我们是真正的冠军。这会是你女儿收到的最开心的礼物。

同类推荐
  • 南侨回忆录

    南侨回忆录

    《南侨回忆录》是陈嘉庚先生于1943年至1945年躲避日寇、在印尼避难时所写的回忆录,他在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的情况下,凭着惊人的记忆力,以真诚质朴的笔调,详尽地描述了自己四十多年的人生经历,记录了南洋华侨为襄助祖国抗战而做出的贡献,并陈述了他为发展教育和社会进步所进行的种种艰苦卓绝的奋斗。书中所记叙的事实,都是他亲身经历的历史。身处南洋,心向中国,特别是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日子,他领导南洋侨界筹款,抵制日货,并动员南洋侨界参与抗日运动。
  • 古董

    古董

    那天下午,大嫂从老家打来电话,气急败坏愣头就跟我一句:“兄弟,我问你,你跟你大哥是不是爸妈亲生的?”大嫂在电话中很激动,一激动,说话就颠三倒四,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没说清楚,就只顾自己在那里婆婆妈妈的一阵抱怨,发牢骚,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我说:“大嫂,你慢点说,究竟是啥情况?”“啥子情况,你还不晓得?”听大嫂那语气,就是说我居然对如此天大的事情一无所知,好像我反应迟钝的样子。事实确实如此,我根本就没有听出究竟是个什么事情,到目前为止,我听到的都是大嫂的满腹牢骚,根本就没跟我讲究竟是啥情况。
  • 高晓声的鱼水情

    高晓声的鱼水情

    这里所谓的“鱼水情”,是指高晓声对鱼和水的感情。高晓声的家乡是江苏常州武进。这里是典型的水乡。河浜纵横交错。高晓声从小迷恋水和鱼。对家乡的水和水中的鱼有超乎寻常的感情。在新文学作家中,沈从文对水的描写早为人称道。也生长于水乡的汪曾祺,在作品中对水也有独特而精妙的表现。而高晓声对水的表现,绝对不在任何人之下。至于写鱼,在中国作家中,我没有见过可与高晓声媲美者。可以说,高晓声是把水写得最好的中国作家之一,而是把鱼写得最好的中国作家,没有“之一”。高晓声的散文《我最熟悉的地方》,对家乡有过介绍。
  • 警路留痕

    警路留痕

    本书的作者是派出所的所长,多年的警察工作让他经历了各种类型的案件。本书即是作者从警经历的真实记录,书中不仅包含了对现实生活中真实案件的介绍,情节惊奇,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触目惊心,也有作者的文学创作,如小品剧、漫画、诗歌等,以及作者对生活、工作和人生的一些感悟。
  •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梳理和总结了2013年我国思想随笔创作的实绩,编者在全年度大量的思想随笔创作中推荐编选了数十篇随笔佳作,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判断,从而把现实中受到普遍好平、具有广泛影响,富有一定的艺术性质的好作品选编出来,《2013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反映年度随笔创作全貌。
热门推荐
  • 权益维护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权益维护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本书着眼于为农民朋友解决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政策和法律难题,内容涵盖三个方面:一是解答关于农业生产产前、 产中、 产后的一些政策与法律问题;二是解答关涉农民民主权利的政策与法律问题;三是解答农民民生方面的政策与法律问题。
  • 快穿之我对你一见钟情

    快穿之我对你一见钟情

    “这么多美男,我却只能独独选一个。”白月微一脸可惜。系统:“……”反正都是大佬,有区别吗?白月微只是在她的世界待的无聊了,才和系统交易的,只是没想到自家系统还是个奸细...
  • 黄泉大帝

    黄泉大帝

    何为正邪?在千君殇眼里,那些虚伪而自高自称为正派的人更为邪恶。反而那些率直的妖魔更为正直。他要复仇,那些欺负他还高高在上的邪恶之人,不惜入魔!“魔又如何?魔,亦有情!”
  • 一代丑妃

    一代丑妃

    他是当今东秦国最阴佞的王爷,他拥有至高无尚的权位,却不能自主自己的婚姻。是他的妃,在他眼里,她却是一个连奴隶都不如的“贱人”为了她,他不能给予自己最心爱的女人名份,却因她,差点失去他最爱的女人。她该死,她一直都该死。可是当他真正可以下手了结她时,望着那双含泪却露着讽刺与畅然的美目时,为何他竟有刹那的迟疑与颤抖?是,他没杀她,却毁了她。他害她成了世上最丑陋的女人,却练就了她一颗无比坚韧的心!她,一代丑妃,受人唾弃鄙夷,唯有那个至高无尚的天子理解她。从此,她与他,惺惺相惜,哪怕差错十年的代沟。当一切成空,她成为实归名至的弃妇后,她笑着落崖.多谢一直支持淫淫的亲们,在你们的支持下,淫淫不负使命将老书完结,此次要告诉亲们,淫儿开了新书,书名《残王弃妃》《夫君为年度贺岁轻喜剧小说》¥¥¥¥¥¥¥¥收藏···票票……全部打劫!有时间,亲们还可以留言支持!!!其实,我并不傻,拿现代的话来说,我只是大智若愚罢了。因为我的个性平和,不喜争斗,所以总是以退为进,以和为贵。而你,堂堂东昭国的丞相之子却以为我傻得掉渣,而且极度认为娶我为妻就如娶了一个笑话。其实你错了,你错得离谱。以一个有着现代思想的我,又岂会真是一个傻子?只是很多时候,我不想强迫你罢了,事事由着你的后果,竟然换来的是助纣为虐。好吧,你来得猖獗,好我也“傻”得坚决。正文段落*1;新婚半月,我独守空房,你怕遭人耻笑,放下屋中娇娘不管,而倚在风尘女子的怀中畅饮独醉。我得知,只是笑,并不责怪,因为我能理解一个娶了自己不爱之人的心。2;初次见你,你竟带着一位美得挪不开眼的女人在房中大演春宫,我诧异的同时,只能故做平静的说;你继续。其实我虾米也没看到”然后上前取了一块薄弱不堪的丝绸垫子自觉去书房入睡。而你,却认为我是一个彻底的傻子,看见自己的夫君与别的女人相好,却无动于衷,也只有傻女人才会如此。3;回家数日,你一声不吭,你又领着那美绝人寰的女子离家三月,再次回来,你们不干正事,又躲在屋里娇喘连连。我真的真的并非有意推门,我只是单纯的以为有人被绑架了,因为我清楚的听见一名女子在屋内痛苦的娇喊;“爷,你别…别,奴家快不行了,快…放开…”后来,映如眼帘的是不堪回首的一幕,我没说什么,而你却因此事说我意图偷窥你们。唉,我只能仰面长叹,好人难当啊!
  • 爱的教育(给少年的世界名著·名家名译导读版)

    爱的教育(给少年的世界名著·名家名译导读版)

    《爱的教育》是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小说,世界公认的富有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通过四年级小学生恩利科所经历的众多感人故事,展现学习与生活中的所思所想,铺开人与人之间于品性上的淳厚、质朴。本书以“爱”贯穿起整个故事,以“爱”为本,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将“爱”的各种面貌展现得淋漓尽致。本书采用日记体形式书写,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呈现孩子的生活与思想,因此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这是一本爱的教育的经典,从做人之根本处启蒙孩子。对于父母、师长等也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作品。《爱的教育》问世以后,一直畅销不衰,读者遍及世界各地。
  • 看 我有多爱你

    看 我有多爱你

    逸航不能再忍受斯斯和别的男生那么亲密地在一起,便立刻冲到他们身边。“陶小姐,我们一起跳支舞吧。”他装得很客气,但是斯斯丝毫没领情。“对不起,我已经跳够了,所以不想再跳了。”斯斯显得很嚣张,摆起了女王的姿态。“这可由不得你,这是命令!”说着就拉起了她的手。斯斯被扯到了舞厅中,因为有众多眼睛在看着,她也不敢胡来。“方逸航,你一定要我出糗是不是?”逸航邪魅的笑了笑,“我可没让你出糗,要是你想要的话,我也不反对。”“你......”斯斯被气得说不出话了。“你也不看看,今晚你有多风光。站在我身边,你就像是万千宠爱在一身的公主,你难道不高兴吗?”“做公主当然高兴,但是站在你身边,我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谁愿和一个‘毒人’站在一起啊?”斯斯一点也不示弱,虽然打不过他,但是在斗嘴上她可不能输。“跟了我这么多天,你的骂人功夫好像有进步啊。”逸航讽刺的说道。
  • 风吹卧牛镇

    风吹卧牛镇

    冬月天,是裁缝铺子最忙的时节。哪天晚上要是深夜两点睡,徒弟们的嘴都笑歪了。快过年了,谁家不换一身新衣裳呐。娶媳妇嫁姑娘的人家,一身两身能打住嘛。再说忙了一年了,庄稼也收了,豆子青稞都粜了,猪也宰了,羊也卖了,手里才有余钱穿穿戴戴。卧牛镇的雪,从秋天就开始下了。到了冬天,雪厚得能埋掉牛。镇子上的人走雪路,叫插雪。人走在雪地里,像芨芨草棍儿似的,插出一溜儿脚踪来。衣裳也不叫衣裳,叫身明。新来的学徒唐女子,就是插了四十里山路的雪,在厚雪里戳了大半天时光,才到达三尺布裁缝铺里的。
  • 施仲衡自传

    施仲衡自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施仲衡自传:六十年工作回顾》作者施仲衡院士是中国地铁的开拓者之一,是历史的见证人,阅读此书,如同阅读中国地铁的发展简史,对从事和关注中国地铁发展的人员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安禄山娶妻

    安禄山娶妻

    史书记载,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活了六十二岁,娶了四个妻子,生了十一个儿子。这里描写的是他没投靠唐军更没滋长叛乱之念前,青年安禄山与一位契丹牧羊女发生的爱情故事。安禄山撒开两腿提着一口气猛追,还是让虎子远远的落在了后面。远处,白茫茫的雪野和碧森森的古松林交界,虎子那矫健的身影变成了一个跳动的墨点。看来,大清早就出来觅食的那只雪兔,是绝逃不脱虎子那两排利齿的。在一块让大雪覆盖的巨石旁,安禄山站住了。他觉得脑袋上和后脊背都出了汗,两条腿也又酸又软了。
  • 清风晚晚来

    清风晚晚来

    “在做什么?”深沉的嗓音乘着电磁波,幻化成电流,继而蔓延到四肢百骸,让恋爱中的女孩心花怒放。“在想你。”她肉麻兮兮地说。彼端传来轻笑的喘息声,宋清晚听得小鹿乱撞,可心里的那个声音又在敲打她说:“他将来是不会娶你的。”宋清晚默默地在心里回了句:“那正好,我也没打算嫁给他。”“我的口红白涂了,你看到没有?这是前几天我们一起逛街时你给我挑的那支,说我涂着好看。”“好吃就行,好不好看不重要。”“你怎么样都好看。”她不自觉捂住泛红的面颊,靠进男人温热的胸膛里,接着很不要脸地说了一句:“你还挺有眼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