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6100000001

第1章 序

当今的人们创造了比以往时代更多的物质财富,也享用了更多的消费产品,这样的生活似乎非常幸福。但是,人们也感到社会竞争更加激烈,生存环境更加恶劣,生活变得越来越令人焦躁不安,人们依 然没有充分的幸福感。人们在追求并获得某些东西的同时,也丧失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如何评价人类生活的得与失呢?一百多年前的叔本华已经开始思考这一问题了。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德国著名悲观主义哲学家,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在他生活的70多年中,他有得有失,对各种人生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对人生持有悲观主义态度,但这并非由于贫 困而悲观,而是身在富贵却嫌恶庸俗市侩生活的态度。无论他的个人生活,还是学术生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叔本华于1788年2月22日出生于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他的父亲是一位能干的富商,一心希望儿子长大后从商,以继承家业,他的母亲是名噪一时的小说家,全家于1793年迁往汉堡居住。叔本华早年 跟随父母周游欧洲,学习经商,到过荷兰、英国、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等国。他在游历生活中对人文知识产生了广泛的兴趣,逐渐志在学术。但是父亲无视儿子的志向,再三要求他从商,在 1805年将他安置到汉堡一家贸易行见习。叔本华在贸易行接受了三个月商业训练,期间父亲突然去世,他在母亲的应允下结束了商业学习。

父亲死后,叔本华暂时滞留汉堡一段时间,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攻读希腊古典著作;母亲则带着他妹妹前往魏玛居住,从事小说创作、举办文艺沙龙。叔本华后来也来到魏玛,还在文艺沙龙中结识了 大文豪歌德。叔本华对待父母两人的态度完全相反:虽然父亲强迫他学习经商,但他非常怀念父亲的人格,感激父亲对自己的培养、教育;虽然母亲让他弃商从文,但是他与母亲感情不合,甚至将父亲 之死迁怒于母亲。叔本华终于在继承大笔遗产后,开始了独立生活。

1809年,叔本华入读哥廷根(Goeffingen)大学,除研习医学外,还兼习哲学、物理学、植物学、天文学、数学、历史、音乐等诸多知识。1812年,叔本华决定改学哲学,转往新成立的柏林大学,但对 该校深感失望。1813年,他将博士论文《论充足根据律的四重根》提交给耶拿大学,获受哲学博士学位。

1813年11月,叔本华回到魏玛居住,但他与母亲的感情已然淡漠,他不堪忍受母亲的社交生活,母亲也无法忍受他的抑郁性情,两人隔阂加深,最后关系决裂。此次魏玛生活使叔本华得以结识东方学者 弗·迈耶尔(F.Mayer),在其介绍下,叔本华读到拉丁文版的《奥义书》,开始了解古印度哲学。

1814年,叔本华离开母亲,迁往德累斯顿居住,继续研究古印度哲学,他从此再未见过母亲。四年后,叔本华完成了他最重要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时年仅30岁。叔本华对此书寄以厚望, 还自豪地向出版商推荐该书;但这部书出版后,并没有引起轰动,一年半时间内只卖出了大约一百册,大部分都成为废纸。著书失败使他非常伤心,但他坚信自己必将成功。此后,叔本华到意大利游历 ,结识了一位贵妇人,与她有过热烈的恋爱生活,但叔本华终其一生并未结婚。

1820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使叔本华在柏林大学谋得一个讲师席位。叔本华在试讲时就与同在该校的黑格尔展开争论,之后他在教学中继续与黑格尔较量。他故意把上课时间安排得跟黑格尔相 同,但是最多时只有两三个学生选习他的课程,而黑格尔的课堂却人数爆满。叔本华只好撤消课程、辞去教职,他到外地游历两年后又回到柏林居住,过得郁郁寡欢。

1831年8月柏林爆发鼠疫,叔本华逃离柏林,搬至法兰克福。在此后隐居的20多年中,叔本华致力于研究佛教思想和古印度哲学,为其悲观主义作论证。他在1836年发表《论自然界中的意志》,利用自然 科学的新发现来维护自己的学说;又在1841年发表《作为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论述道德的意志基础。1844年,他完成《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第二版,仍然没有引起注意,尽管他不要稿费, 定价极低,但购者甚少。

1851年,他完成了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作补充与说明的论文集《附录与补遗》,只有一家小出版社愿意出版,报酬为十本样书,但这本书却引起轰动,使他获得了声誉。人们发现叔本华早已说 出了压抑在他们内心的欲念和想法,终于承认了叔本华的哲学智慧。

1858年,叔本华拒绝担任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在70岁生日时收到来自各地的贺电。1859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版发行,受到前所未有的欢迎。1860年9月21日,叔本华因肺炎去世,葬于法 兰克福市公墓。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具有强烈的悲观主义色彩,简言之就是:人生即意志之表现,意志是不可遏止的盲目冲动、是无法满足的欲望渴求,而人生永远在追求这无法满足的欲望冲动,所以人生即痛苦。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是这样推导而出的:第一,将世界还原成自我意识的表象。他认为,我们生活其间的世界其实是一个表象世界。世界的存在是作为自我的感觉而形成的表象,世界以作为主体的自我为 条件而存在;离开主体的自我意识,世界是不存在的。第二,自我意识的本质是意志。自我意识能够超越表象而达至自在之物,自在之物即意志。意志是非理性的盲目的欲望冲动,它所欲求的就是生命 ,因此可称其为“生存意志”,人的肉体及行为、动物求食、植物生长、无机物的化学反应都是生存意志的活动表现,这种生存意志就是“自我”的本。第三,世界的本质是生存意志。世界是自我的表 象,自我的本质是意志,世界由此也就成为我的意志。

唯意志论必然导致悲观主义的人生观——人生就是痛苦。生存意志是盲目的、不可遏止的欲望冲动,一切欲求都是由于欲求难以满足或现实匮乏而产生的,欲求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所以生存意志的本 质就是痛苦。没有一次满足能够持久,每一次满足都是短暂的、都是新的欲求的起点,欲求永无止境,痛苦也就无边无际,幸福永是短暂。痛苦来源于生存意志,一个人所感受的痛苦就与他的欲求程度 成正比,生存意志越强烈、智力越发达,痛苦也就越深重。如果意志得到一时满足而减少欲求,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迎面袭来,人生就更加不幸。并且,一个人所感受的痛苦就与他的欲求程度成正比 ,生存意志越强烈,智力越发达,痛苦也就越深重。

叔本华还指出了解脱痛苦的方法。其一,他认为可以通过艺术的创造与欣赏来达到暂时的解脱,艺术的审美观照能使主体在瞬间摆脱欲望的奴役,在直觉中体验意志,从而清除痛苦,但这只有少数天才 才能做到。其二,要永久解脱痛苦,则要放弃一切欲求,摆脱意志的控制,彻底否定生存意志,走彻底的禁欲之路,达到佛教的“涅槃”境界。但是采取极端的方式来否定意志是不可取的,例如自杀本 身就是不满足的一种行为,它只会给人带来更大的痛苦。彻底的禁欲之路是自愿放弃欲求,在直觉中达到死亡寂灭,泯灭一切欲望后就不会有所追求,也不会有所缺乏,也就无所谓痛苦了。

叔本华是西方哲学史上承上启下的哲学家。他广泛吸收各种思想资源,将东西方哲学融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体系,奠定了唯意志论的基础。他既批判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传统,又开启了近代哲学的“ 非理性”方向。他一改德国古典哲学晦涩烦琐的表述方式,而采用西方流行的述语来清晰地言说,文笔简练优美、清新活泼,容易理解。后来,尼采直接继承并改造了叔本华的思想,将消极悲观的“生 存意志”改造为积极的“权力意志”。克尔凯郭尔、陀斯妥耶夫斯基、托马斯·曼、博尔赫斯都成为叔本华的信徒。我国近代学者王国维也曾利用叔本华的思想将《红楼梦》解释为人生理想不可实现之 悲剧。叔本华思想对马赫主义、实用主义、生命哲学甚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叔本华在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叔本华将人生视为痛苦的悲剧,对人生持悲观态度,但其一生却保持奋斗进取的精神。他虽然生活孤独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年青时虽然学术遇挫但坚持到晚年终获成功。他一直在探寻人生得失的奥 秘,他对诸如幸福、人格、地位、荣誉、财富、教育、妇女、政治、伦理、爱情、不幸等一系列困扰人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独到见解,启迪后人。但是,叔本华哲学也存在很多缺陷。他 对直观、非理性等问题并未讲明讲透,有时论述前后矛盾;他对于有些问题,如教育、妇女、爱情、死亡的看法,也显得牵强附会;他还有时行文过于情绪化,语句粗俗。因此,我们在阅读时不要盲从 ,应该独立思考、明辨是非。

鉴于人生面临诸多选择与诱惑,无法回避命运问题,面临诸多得失,因此很有必要思考人生得失的奥秘,编者特意编选了这本《得与失的智慧》献给读者,希望读者从中能够有所收获。本书的选编得到 长江文艺出版社的精心策划和大力支持,得以顺利完稿。虽然选编工作参考了大量文献,力图彰显“人生得失”的主题,但是由于编者本人学术素养欠缺,书中不免存在疏漏和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

【刘科军】

2008年10月于武汉大学枫园

同类推荐
  • 度假岛探奇

    度假岛探奇

    2012年—2013年,长岛县委宣传部为征集“长岛精神表述语”,以电视屏幕为平台,向全县人民广泛征求意见。其间,并访问专家,请教贤能。我作为一个普通的海岛文化人,理应积极参与,献计谋策。经过半年多的广泛考证,综合提炼,精确筛选,提出“岛美为荣,民生为重,优化生态,科学牧渔”的16字表述语,旨在推进生态旅游度假岛建设。
  • 抱恨莫干山

    抱恨莫干山

    黄郛那年去北方,目的地是北京,却在天津停留了下来,这是因为,新婚妻子沈亦云十三岁入读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在此地有许多旧日同学,老夫少妻,这点小愿望岂有不满足之理。这是一九一二年冬天的事。那时他刚解散沪军廿三师,做了一名有名无实的陆军中将,帮盟兄陈其美打前站,前来联络出洋考察事宜。与他们一同北上的,是另一对恩爱夫妻,刚刚在上海基督教怀恩堂行过新式婚礼的张群、马育英夫妇。新婚妻子沈亦云是嘉兴人,时年十九岁。嘉兴沈氏虽非簪缨世家,却也因出了沈氏三姐妹在民初政坛广受瞩目。
  • 如何阅读欣赏套装(全集)

    如何阅读欣赏套装(全集)

    美国备受欢迎的文学公开课教授托马斯·福斯特的作品,《如何阅读欣赏套装》共3册:《如何欣赏一部电影》《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二十堂课梳理电影的各种元素,带我们踏上欣赏电影之旅;读懂小说的22个法则:读懂一本小说,就是多活一次人生;迈向文学探索之路,找到“蘑菇”,是多么容易且富有乐趣,旅行的目的绝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单纯,吃一顿饭也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雨雪天也不是天气预报的问题。这些文学中隐而不说的含义,借助作者阅读文学的3件法宝、20多个小诀窍、300部作品的赏析,丰富你的阅读体验!
  • 断章

    断章

    《断章》是“新月派”诗人的代表作品,写于1935年10月。该作品语言凝练含蓄,据作者自云,该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该诗是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上传诵最广的佳作之一。
  • 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乃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几百年来,一直以自己丰富的情思意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本书精选宋词中的经典之作,进行详尽的注释和精辟的评述,将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宋词的迷人风采,使读者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朋友,如果你想深刻了解宋代辉煌的文化艺术,如果你想领略词有别于诗的迷人风采,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就请到宋词佳境中遨游一番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热门推荐
  • 阿尔法星人

    阿尔法星人

    当张皓醒来时,他却身处外太空,在得知自己被无意卷入时空虫洞进入平行世界,这个世界也有地球,在这生存的种族依旧是人类。而张浩却在距这颗地球光年之外的某颗荒废的星球上,顺带还有了一座奇怪的基地……
  • 镜瞳之异界救世主

    镜瞳之异界救世主

    这世界并非只有阴阳两界,同时还存在着天界和不可到达的镜界。那里是由人类的梦境组成,怪石嶙峋,怪物丛生,英雄辈出。
  • 爱丁堡笔记

    爱丁堡笔记

    《爱丁堡笔记》成书于1879年,是史蒂文森最生动有趣也是最具私人意义的作品之一。本书由一系列散文组成,从爱丁堡老城、议会广场到新城、卡尔顿山与彭特兰丘陵,铺开了一幅独具韵味的风景画。作品既有游记性质,又穿插了社会评论,满溢着作者娓娓道来的家乡情愫。书中的爱丁堡是一个立体的,并极具戏剧对比性的城市——在新与旧之间,富庶与饥馑之间,广厦与乡野间铺展开来的城市。在一些章节中,作者怀抱一种怀旧之情讴歌城市之美与其独特的精神气质,而在如“传奇故事”等章节中,他则着重渲染了爱丁堡黑暗、阴森的一面,如嗜酒的下层阶级、社会丑闻、城市边缘之罪恶等。
  • 核战废土

    核战废土

    {纯末世,无异能,无进化,军迷文}当昔日的蓝天布满了导弹尾烟的那一刻,我们拥有的一切,所珍惜的一切都毁了......从那一天开始,所有人都被迫放弃了自己的所拥有的生活,拿起了枪为明天可以看到阳光而战斗。总人有问,这场浩劫里有谁是救世主吗?很抱歉!没有!谁都不是!周围这一切都是无数平凡的人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是这个世界的英雄!都是这个世界的救世主.....
  • 重生之这个青梅有点拽

    重生之这个青梅有点拽

    重生前,奶奶不疼,哥哥不喜,二叔二婶对她恨之入骨。钟离:呵呵,没关系。这一世,奶奶依旧不疼,哥哥照旧不喜,二叔二婶对她依旧如此!钟离:呵呵,也没关系。大白,去!咬死他们!大白:……二白(星星眼):离离姐,你看,大白不动,不乖!钟离:额,那二白,你上!二白(看了看大白):不敢……钟离:好吧,那小白,你上?小白:离离姐,小白上得厨房入得闺房,要不我们入个洞房先……大白:钟离!钟离:咋?大白(天真笑):我们一起去打小怪兽吧!
  • 将门之惊华嫡妃

    将门之惊华嫡妃

    她是月府将门嫡女,草包花痴、胸大无脑的蓝月帝国第一美人,因为错看心爱之人,婚嫁当日新郎府前、众人目光之下被拒婚而含恨终了。她曾是百年将门君府的绝世嫡女,却因错信自以为的良人而惨遭满门被灭,遍地曼珠沙华之间,她发誓若有来生必定会手刃仇人、不惜染满鲜血。然而再睁眼,她成了她,眉眼之间冷艳风华,谈吐之间字字珠玑。草包废物?胸大无脑?有谁知道这蓝月第一美人月妖兰实际上是个懂得隐忍、敛其锋芒的绝世才女!既然上天注定她成为她,那么,便绽放重生!惊才艳艳、冠满惊华,原来她才是那珍珠!一身红衣,飒爽英姿,智斗周围一切企图之人,毁那企图杀她辱她之人。家门中,她是那谈笑间素手颠覆云雨的月府嫡女,一身红衣死守月府一方净土。战场上,她是摆兵布阵、运筹帷幄的护国将门之女,一身红衣下破敌军十万大军。花丛中,她是那逍遥于世却爱她至极的妖孽男的结发妻,一身红衣伴他周游列国踏遍每寸土地。本文一对一,一生一世一双人!。。。。。。【精彩不能错过】月妖兰手中捧着天山雪莲,嘴角翘起不意外的那个倒霉被追杀的人的手冲着花而来,给他真是白瞎了。那人全身的重量压在她的身上这让月妖兰皱了皱眉头,刚换上的衣服就这么白瞎了。左手的食指戳了戳那人的肩膀,“要死就死一边去,衣服都弄脏了。”“我说月大小姐,救人救到底,总不能见死不救吧?”本是好听的男声却让月妖兰全身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颤栗了一圈。苏夏似乎也没想到会有如此效果,愣了一下看着月妖兰一眼,然后放声大笑,似乎自己不是被追杀的那个人。。。。。。。喜欢的亲们收藏+留言,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鼓励。希望亲们驻留,能够喜欢文文。群么么! 
  • They and I

    They and 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愿时光清浅,许你安然:李清照的词与情

    愿时光清浅,许你安然:李清照的词与情

    本书为诗词鉴赏类图书,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情感解读为重点,中间穿插李清照的词,以散文化笔法点评、赏析,并结合李清照的经历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解读。
  • 美女别逃

    美女别逃

    看着林涵雨如此的紧张着秦然,这让应皓的心里在瞬间,那种不舒服的感觉骤然的增加。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到底是什么呢?难道真的会是爱吗?
  • 凉粉就馍

    凉粉就馍

    李天德的凉粉摊,在这个山区小县的大街上真成了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人们来到这里,不由自主地都用目光搜寻着它。走近了,吃不吃凉粉是另回事,但都要站在一旁,驻足观望一番。看一看那抹洗得光洁闪亮的凉粉担子和洁白闪亮的坨子,闻一闻油泼辣子的清香和那股沁人心脾的芥末味儿,对着头戴白帽、身穿白大褂的李天德寒暄几句,或是淡淡一笑,打个招呼,才慢慢地走开了。有的人走出老远了,还要扭回头来望一眼。他二十多岁上挑起这副凉粉担子,一挑就是三十多个年头。他的凉粉摊子也就在这条大街上摆了三十多年。因为,他的家就紧挨着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