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6100000004

第4章 如何对待他人的评价

人都注重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虽然这种看法并不能造成多大影响,无论别人的看法怎样,它自身与幸福并无本质的联系。难以理解的是:多数人都会因得到别人的好评或恭维而感到高兴。同样,假使你 称赞别人,他也会笑容可掬,脸上露出甜蜜的微笑。如果受到赞美的事情,正是他引以为豪的,那么,就算这种赞美是露骨的谎言,也会受到欢迎。就算有天大的不幸,他从以上所说的两种幸福的源泉 中获取很少,只要有人称道,就可以得到安慰。如果人们妄自尊大的心理受到打击,或被人等闲视之,遭人轻蔑鄙弃,无论这种伤害的性质、程度及情形如何,他都会顿生烦恼,有时甚至陷入深深的痛 苦中。

倘使期望受人尊重源于人性的这种特性,它就会取代德行,对普通人的康乐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人们的幸福,特别是对和幸福水乳交融的心灵、宁静及独立,与其说有益,倒不如说扰乱了人们内心的平 静,损害了幸福。所以,要尽可能制止这一弱点,并对其中优点、性情及他人的意见等,作出相应的考虑和正确的评价,这是大有禆益的。无论这种意见是阿谀奉承,还是引起痛苦,都会使人成为他人 意志的奴隶——可见要想扰乱或抚慰一颗渴求赞美的心是多么容易啊!

假如对一个人自身的本质与目的,和别人对他的评价在价值上作一比较,我们的幸福就会源远流长、长久不竭。前者包括了我们活着时的一切,包括使生活获得其本质的东西和我们囊括在人格与财产中 的其他优点,在这个范围内所发生的一切,都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内。但在别人眼里发生的事物,都存在于他们的意识之中,而不在我们的意识之中;这包括我们在他们眼中的形象,和由此而激起的种 种思想。这些对于我们的生存并不是直接的,也不是接近的,它们只能间接地影响我们,只有当他人的评价对我们的行为举止发生作用时,才由它们直接引起。只有当它们使我们削弱本质和目的时,才 算对我们产生了影响。

在别人意识中的一切对于我们都是无关紧要的。大多数人思想都很浅薄,观念极其狭隘偏执,情绪平庸粗俗,意见恶毒堕落;大多数人常常错误百出,荒谬绝伦。有人说到他的伙伴时口气很傲慢,而别 人并不害怕他。要是我们有机会看到,伟人如何若无其事轻描淡写地对待一群傻瓜的话,我们就会明白,对他人所说的话给予过高的估价,就显得太尊敬他们了。

有的人却无法从前面两类福祉中得到任何幸福,他只得在第三类幸福中去寻找,换句话说,他不是从他自身的本质中去寻找,而是从别人的眼里“他是什么”中去寻找。但整个幸福的本质基础,却是体 格,幸福最本质的要素是健康。其次才是维持我们独立自在、无忧无虑地自由生活的能力。一方面,在这两者之间既不存在优先的问题,也不存在相互替代。另一方面,我们又给后者,以比荣华富贵高 得多的评价。人们会毫不犹豫地为前者而牺牲后者。其实我们生活的现实条件——健康、气质、能力、进款、妻子、孩子、朋友、住宅,比别人的看法重要得多。认识到这点,我们就会感到幸福,否则 ,就会痛苦不堪。有人认为,受人尊敬地生活显得很可贵。意思是说,生存与美好的生活和别人的看法比较起来一钱不值。

这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借以表明一个真理:如果我们要在这个世界上迈步前进,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是不可缺少的;但如果我们回到现实问题上来,当人们不遗余力、历尽千辛万苦、遭遇无数陷阱与危 险、终生以求的近乎所有的东西,在别人看来,终究不如提高自己来得深远;当我们看到,仅仅为了更多地得到同伴们的尊敬,不仅把官职、头衔、荣誉,而且把财产、知识和艺术,作为全部努力的最 高目标来追求,这就是人类愚蠢的一个令人可悲的论据。

过高地估计别人的看法,是人类共有的毛病。这也许根源于人类的本性自身,或由于文明及一般而论的社会安排所带来的后果。无论根源是什么,它都对我们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有害于我们的幸福。 我们可以从以下加以考察,即对别人所说的意见感到胆怯畏惧,而且抱着盲从的态度。直到引起这样一种情感,正是这种情感诱使无数的人为了死后的荣耀而抛弃平静、财富、健康乃至生命。这种情感 是人们手头上用来控制和支配其同伴的便利工具。我们可以看到,在所有营造人性的计划中,维持并加强渴求荣耀的情感占有重要地位。它对幸福所产生的影响,又是另一码事。这里讨论的是人的幸福 ,我们对奉劝人们不要过多地考虑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感兴趣。

经验告诉我们,人们就是在这一点上常常出错。绝大多数人对他人的所思所想给予主动高度的重视,他们更关注他人的意见,而忽视了在自己意识中的思想,忽视了对他们最为直截了当的东西。他们颠 倒了自然的秩序,把别人的看法当做真实的存在,而把自己的意识当做某种模糊晦涩的东西。他们舍本求末,本末倒置,把别人给他们做的画像看得比他们本人还重要。他们试图从那并不存在的东西里 得到直接的结果,这样就会使他们陷入所谓“虚荣心”的愚蠢状况中。“虚荣心”这个词恰到好处地表达了那种追求没有实在价值的东西的心理。这种人就像守财奴,满怀着热望去追求手段,而忘记了 应当追求的是目的。

我们对他人意见的重视和不懈努力,及我们在理智上所希望的结果都很不相称。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关注看做是人天生遗传的迷狂症。在我们的行为中,我们最先考虑的事情总是别人将会说什么。生 活中近半数的困扰烦恼,都是由于在这方面太费心思而引起的。说到底,这种担忧是一种妄自尊大的情感。由于它敏感到了完全变态的地步,这种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对他人的看法操心焦虑,构成 了虚荣心、矫揉造作、自我炫耀及狂妄自大的基础。如果没有这种焦虑,存在的穷奢极欲就会荡然无存,任何形式的骄横,无论怎样改变其种类或范围,只不过是对他人会说什么感到忧虑而已。我们甚 至在儿童的身上也能看到这一点,尽管它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存在,但只有成年时代最为严重。

如果人们不追求犬马之乐,浮华虚荣与骄傲蛮横就会分享它们的地盘。在这方面,法国人是很好的例子,在法国,骄狂虚荣流行于市,有时甚至表现出荒谬绝伦的劲头,整个民族的虚荣达到了滑稽可笑 的地步。

为了说明过度重视他人意见,我们可以看看1846年3月31日《泰晤士报》的一则消息:托马斯·韦克斯出于报复,谋杀了他的师傅。他们具有非常不寻常的环境和特别的个性,尽管这些都适合于我们的意 见,给人们展现了一幅愚蠢行径所导致的显著画面,它根植于人类的本性之中,使人们在它将要展开的范围里形成清晰的概念。报道说:执行死刑那天上午,忏悔牧师早就来到他跟前,但韦克斯对这一 宗教仪式毫无兴趣,他的举止有些焦灼不安,只是因为要在围观他不光彩结局的观众面前表现勇敢而故作镇静……韦克斯十分轻松地来到了他在队列中的位置,他讲了这么一句话,声音很大,靠近他的 几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就像多德博士所说,现在,我马上就会知道这个秘密了。”在上绞刑架时,这个可怜的家伙没用任何帮助就蹬上了绞刑架下的活动踏板,当他到了中心位置时,他向观众们鞠 了两次躬,这时,台下围观的人群发出了一阵可怕的欢呼声。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他眼里,形式上是恐怖的死亡。是超脱死亡而获得永恒的方式。死到临头,他关心的还是他给那些目瞪口呆的围观者的印象,以及他死后留在观众心中的看法。这类事情并不仅 仅是现代才有,马特奥·阿莱曼在他著名的骑士故事《古斯曼·德·阿尔法拉切传》的序言中说,有许多头昏脑热的罪犯,不是用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来享受灵魂的安乐。我们的所有忧虑、焦躁、担心 、烦忧、苦闷,乃至愁肠百结,竭尽心力,在很多场合,都是由于考虑别人会说什么而导致的。在这点上,我们也不比那些可怜的罪犯聪明。妒忌和仇恨常常也是因为这样。

幸福主要是心灵的平静和满足。要获得幸福,不能靠别的,而要把这种人的本性冲动限制在理性的范围。这样,才会消除不断引起痛苦的肉中刺、眼中钉。但这很困难,因为这种冲动是人自然的、天生 堕落的本性。塔西佗说:“对名声的欲望是智者很难摆脱的。”结束这一愚蠢行为的惟一方法,是要清醒地意识到它是愚蠢的。

我们可以通过认识这个道理来达到这一目的:大多数人的意见是错误百出、违背常理、张冠李戴的,它们根本不值得引起重视。在多数情况下,相对于各种生活事务,他人的看法很少对我们产生积极的 影响。这种看法是不利于人们的,以至于人们一听到谈论有关地的任何事情或言论,就会焦虑而死。

对于其他事情,我们也应清楚这一事实,他人的尊重没有直接的价值,只有相对的价值。如果人们能超脱这种愚蠢的行径,就会促进心灵的平静和欢乐。在现在看来这个结果是很难想像的。幽静的生活 方式对我们内心的宁静大有禆益。主要原因就是我们不受别人眼色的左右,不再对他人漫不经心的意见纠缠不清;一言以蔽之,我们能返璞归真,回到我们自己。我们可以避免大量的不幸,而如果沉溺 在一些有害的愚蠢行为中,我们就会陷入这种不幸。所以,我们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那些坚实可靠、而且实在的事物上,不断地享受它们。

同类推荐
  • 趣味真相预测(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真相预测(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 吴雯 王含光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 吴雯 王含光

    明末清初,在山西诗坛上有几位诗人,很值得我们关注。其中,程康庄、吴雯、王含光三人便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山西籍诗人。
  • 只是路过你

    只是路过你

    世间所有的男女,皆是路过,也皆会彼此走失,可是爱情却始终在时光里,以它淡定安静的面容,注视着汪洋之中,沉浮向前的你我,即使是相伴一程,也终将铭心刻骨。
  • 故乡的回忆

    故乡的回忆

    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忆江南》中有这样的句子:“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说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给他留下了最深刻的记忆;但我最忆的是童年时那贫瘠而略带苦涩却很温馨的故乡。那时,我的故乡是一个只有二十多户人家的小山村,村后是连绵起伏的大山,村前的荒滩里有一块块农田,二十多户人家很不规整地分布在簸箕形的山湾里。向阳的山坡下排列着六七户人家,可能那是最早来这里拓荒的先驱,选择了穷山村里最好的居住位置,因而成了村上最早的“坐地户”,人们称他们是“阳坡人”;后来者住在山湾阴坡的山脚下,因人们把山脚俗称为“山嘴嘴”,所以称他们是“嘴嘴上”。
  • 大轰炸 昆明血海记忆

    大轰炸 昆明血海记忆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发生了一件令我终生难忘的事情。一个偶然又偶合的际遇,不可思议地触碰到尘封岁月中那神秘的暗道机关,历史沉重的幕布,唰一下在我眼前猛地拉开,貌似沉睡但仍悄悄流淌着的苦难长河,顿如火山爆发,狂浪汹涌。惨烈,严酷,血腥……飕飕扑面而来。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955年初春的一天,当时,我正读小学五年级。和所有同龄的男孩子一样,春风一起,我们最疯魔、最快乐、最魂牵梦萦的游戏,便是放风筝。我所居住的青云街老宅毗邻翠湖,一到放学时间,大伙便涌向翠湖边各显神通。
热门推荐
  • 少年侠(守卫者系列1)

    少年侠(守卫者系列1)

    本书讲述刘秀、张布、朱甫和班骠四个结义兄弟,合力推翻了暴君的统治,但在朝廷奸臣的奸计挑拨下反目为仇,只有皇帝刘秀活到了最后。五年后,刘秀的次子刘阳私自出宫,途中遇上土匪,幸而被同龄少女张小龙出手相救……
  • 为君轮回三千年

    为君轮回三千年

    重生前,她千辛万苦,就算赔了一切也要嫁的男人。却在他们的新婚夜,联合她的亲妹妹,将她沉尸海底。那一刻她悔恨得无以复加,就算这海水,也洗不净她为了罗风墨做的事。她恨那两个忘恩负义的东西,更恨自己曾经那么残忍冷血。当生命重回十八岁那年,也就是她刚认识罗风墨的那年,她一路虐渣渣。没想到她坏事做尽,宋四哥却说,“没事,我帮你擦。”擦什么?她又不是他的女儿。……某日,宋四哥一拍桌子怒斥简同学与女生勾三搭四,强烈要求她换回女装,做一个安静的美女子。简同学很无辜,她什么都没做啊!突然灵机一动,“四哥,除非你答应做我男朋友,否则,我打扮得美美的给别的男人看吗?”宋四哥漆黑的眼睛很深邃,很火。
  • 三国之绝世谋臣

    三国之绝世谋臣

    诸侯并起,各地英才杰出。卧龙之声诸葛亮,羽扇纶巾周公瑾,雏凤之名庞统,毒士之谋贾诩,王佐之才荀彧,鬼才之见郭嘉,鹰视狼顾司马懿,江东才俊陆逊……谋士可上阵领兵,可下阵安邦治国。一计便可血流成河,这是属于谋士的战场。江问因为一封募兵令,加入了只属于这次谋士之间的战场,与孙策,周瑜,吕蒙等人……共谋大业。新书已发《我在武道界有家店》
  • 金江儿女

    金江儿女

    《金江儿女》是一本约50万字的长篇小说。它以原西康省(今属四川省)宁属地区会理县地下党和地下党如何让发展、领导“宁属地区金江游击队”为主线,讲述了中共地下党员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由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组织游击队,领导人民群众,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的故事。
  • 琪花玉树

    琪花玉树

    意外窥得命运一角,林琪觉得不能坐以待毙,首先要把柔弱爱哭的阿娘安置妥当,至于欺骗感情的渣男,林琪认为是自己识人不清,以后眼睛擦亮也就是了。
  • 非凡修真

    非凡修真

    现代社会,修真已没落。一个修真少年正迷茫于修真的前景与方向,但是一个意外把他送到了异世界。修真是光明大道还是无尽坦途,尽在掌控之中……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88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88短篇小说卷

    本书选取1988年优秀的短篇小说近十篇,包括迟子建、张楚、陈希我、王方晨等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得主在内的多位名家新作,代表了年度短篇小说创作的高水平。
  • 靠不住的历史:杂书过眼录二集

    靠不住的历史:杂书过眼录二集

    杂书过眼,出入历史,故纸堆里有新问题。作者以一贯的平实,透着温和的笔触,细读晚近中国的第一手辑佚材料,其中思想的疑点一个个浮现出来。关于陈宝箴奉行新政的一段回忆,介绍美籍北大教授的一则胡适佚文,陈师曾自谓短篇小册的《中国绘画史》,储安平较少为人注意的《给弟弟们的信》,殷海光早年的逻辑实证主义译作,“李约瑟难题”的初期解释文献,毛泽东与厦门大学关系的传言,孙越生研究官僚政治的遗作,钱锺书回避周氏兄弟的掌故,陈寅恪诗在中大教授间的传抄本,范文澜的一封辩诬信,影响费孝通后半生的几个批示……
  • 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

    讲到英国文学,不能不提到狄更斯;讲到狄更斯,不能不提到《大卫·科波菲尔》。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把本书和《圣经》并列,誉为:“一切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的确称得上是文学史上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主人公大卫,是一个善良博爱、正直勤奋、务实进取的知识分子典型。他虽然也有过错误的念头,荒唐的举止,但妻婆的“无论在什么时候,决不可卑鄙自私,决不可弄虚作假,决不可残酷无情”成了他的座右铭,手向上指着的爱格妮斯就是他的“指路明灯”。
  • 仙家师傅哪里跑

    仙家师傅哪里跑

    楚云兮不知道自己穿越了多少年,但是可以肯定,不是自己生活的那个世界了。而是书中所写的,拥有修仙者的修仙界。在这个世界,她无疑是幸运的,可以拜白出尘为师,那个整个修仙界神一样得存在的仙者。“师父,你笑起来真好看。”楚云兮痴迷得看着美男师父,一脸的痴迷。白出尘一愣,连忙收起笑容,问道:“什么问题?”楚云兮噘嘴:“师父真小气。”“你说什么?”“师父,你能再笑一下吗?”白出尘皱眉:“不要胡闹了!”“师父,我饿了。”“为师不需要吃饭。”“可是我饿了!”“好吧,吃饭去。”有一种情,叫日久生情,而她和师父的朝夕相处,产生了感情。她爱她家的师父,有什么错,又阻碍了谁,为什么这些老家伙就是不放过她。师父,你到底要选择什么?芸芸众生的修仙界,还是我,楚云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