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2000000019

第19章 无妄之灾

东汉熹平五年五月份,陈林进洛阳近半年时日,拜光禄大夫杨赐为师,缘结杨家。自杨赐六十大寿陈林一首《满江红》名动洛阳,却越发开罪太尉段颖。那日寿宴中个人的表现陈林记得一清二楚,从那以后,陈林便每月令黄燕给何进送去礼物。陈林却是有一番计较,灵帝宠幸何氏、王氏等寥寥几人,何氏极有可能统领后宫,那时何进水涨船高,陈林又多一个靠山。何进本是一屠夫,向来为士人不喜,陈林虽不是甚大世家,但何进也喜得结交。

月前益州郡诸夷反汉,灵帝派遣御史中丞朱龟进讨,却不到一个月就传来被诸夷打得打败的消息。汉灵帝正烦得不知所措,这时又有永昌太守曹鸾上疏为党人诉冤,言辞激烈,弄得灵帝大怒,下令将曹鸾处死,并重申党人之禁,凡党人门生故吏亲戚皆不可为官。

这一切本都与陈林无关,但是却因先前开罪的段太尉,很快就与陈林有关了。

却说这段颖曾也是东汉王朝的名将名士,在西凉立下赫赫战功,但回归洛阳之后竟然亲近宦官,多与屑小之徒为伍,只因其名声在外,世人少有谤言,但却从此疏远了段颖,段颖越发恼怒。今年来竟然两次在陈林身上讨不得好,极是不甘。

却说与段颖多亲近的宦官以曹节王甫两人为主,这两人因辅助灵帝上位,深得灵帝信任。虽说宦官都是灵帝的近臣,要日夜伺候灵帝,但这两人却在宫外有自己的府邸,收了许多干儿子。想来这宦官都这德性。

这日在曹节府上,段颖王甫与曹节三人又挤在一起,也不知说些甚坏事。说道益州郡诸夷反汉的事情,曹节王甫二人皆是怒骂:“许些蛮夷不安分守己的好好呆着,却要造反,可恶那朱龟朱子华竟然打败了,搞得皇上心神不宁的,爷几个也无端挨了骂,这该杀头的蛮夷,该杀的朱子华。”

这些宦官虽然在外面细风作雨,但是对于皇上却是忠心无比,失去皇上的信任他们屁都不是。段颖一听这么说,心想,这益州郡诸夷闹得这么凶啊,又想起陈林,恨意上头,说:“太尉掾属李颙李泽德随某征战多年,颇知兵事,可平此乱,不若明日与公公同举此人为益州郡太守,待平定此乱,圣上龙颜一喜,日子岂不是好过。”

曹节王甫一听段颖这么说,忙问:“李泽德可真有本事,莫又如朱子华那般?”段颖忙道:“公公宽心。”曹节王甫见段颖如此十拿九稳,也同意今晚回去就给灵帝吹吹风,明日由段颖提出,事便成了。

段颖又说:“前番益州郡内率高县为诸夷围攻,县长战死。最近洛阳人人称道光禄大夫仆射陈林陈伯至忠心为国,又有才艺,不若让他去做这率高县县令?”

曹节王甫一听,心想这率高县正是诸夷益州郡最为严重的地方,这时候段颖要举这甚陈伯至任县长,分明是要害此人,两人都颇有味道的看了一眼段颖:“太尉大人要闹便闹,却不可坏了益州郡战事才好啊。”

段颖离开曹节府邸的时候回头厌恶的看了一眼,心中想:“唉,士族又不喜我杀戮,我又非外戚,若不寻一处支持,如何立身朝廷啊,莫非要我如那张奂丈然明一般辞官回家,唉。”

陈林对于朝堂之上发生的却是一无所知,原来那日段颖真举荐李颙为益州郡太守,获准。又举陈林为率高县县长,本来一县长任命哪须朝廷之上说,只是这益州郡现在事出特殊。杨赐极力反对,却耐不过宦官早给灵帝吹风,杨赐也是对段颖怒目而视,这次杨家一派算是真正对段颖记上了。

这日杨赐回到官署,陈林正在忙碌,杨赐心中一阵不忍,却只能将事情告诉陈林。陈林听完,心中暗道不好,这段颖竟然如此,陈林看到老师难过,不忍让老师过于担心,说道:“老师,伯至此去率高县,也不见得定是祸事,伯至年轻位微,正需功劳,况伯至一心报国,此不正是其时。”

陈林说得大义凛然,杨赐更是惭愧,忙说:“伯至此去定要保全性命,三五月吾定能将伯至召回洛阳。”

就这样,陈林莫名奇妙地就要被送到前线去了,陈林回到陈府一说,周仓就急了:“不若回安阳,不坐这甚县令了。”周仓说得轻巧,这一走,恐怕今后就算与仕途无缘了。陈林想了想对众人说:“此去益州郡,路途遥远,且战事连连,只周仓黄燕与我同去,其余人留在洛阳,想来无人为难汝等下人,留在此间不可生事,有事可去杨府寻恩师。”

小小一个郎官到地方任县长,也无几人知晓,陈林告别杨赐,就带着周仓黄燕两人就往长安汉中益州而去,至于杨赐说的那李颙去益州任太守,陈林才不管呢,并不跟李颙一道上路。陈林三人进了益州地界,又深深的领略一番蜀地的风情。

黄燕对陈林说:“大少爷此次分明是遭人陷害,那李泽德却是太尉大人原先的属下,恐怕要害大少爷,大少爷当有些对策啊。”陈林一直就在想这个问题,说:“黄燕可有计策渡过此劫,率高凶险,倒是连累你二人了。”旁边二人急忙说些誓死相随的话,黄燕又说:“这李泽德也是如我等一般,刚来益州,怕不见得比我们多了解这益州局势,又是受朝廷所托,我料此人必要急切间结束诸夷之乱。来日必要问计与大少爷,大少爷若是思得一计助其平乱,日后必不愿多刁难。”

陈林见黄燕这样说直到黄燕定是有好计策在心:“好你个黄燕,还不将心中妙计说出来。”黄燕急忙说:“李大人此次来益州无非也是自长安调来官军2000,益州本地守军怕是早让诸夷打散打怕了,不可大用,如此李大人必然面临军力不足之现象。又观诸夷之中亦非是心齐,不若分而化之,许之以利,使其为我所用。”黄燕说道这,陈林哪有不明,呵呵呵大笑的夸着黄燕。

陈林等人比李颙快,陈林就不用去益州郡所滇池县报道了,直接就往南奔马,径直去率高县。陈林在率高县城前看着这破城墙,摇了摇头,心想,这城墙怕是经过了不少战斗,四处烧得乌黑、破损。陈林心想,当务之急就是修城墙,想起这次只带了三百两黄金,陈林后悔怎的不多带一些,像陈林这样想着用自己的钱修城墙恐怕只有陈林自己了。

陈林听说上任县长是战死,想来这率高县军民也非是贪生怕死之徒。果然,在陈林要进城门之时被军士拦下了,陈林拿出文书后,守门军士见陈林年幼,心中悲戚,以为朝廷放弃率高县了,让一少年来当县长,因此对陈林三人也不怎待见。

陈林来到县府,众人知是新任的县长大人,急忙来拜见。却只有三人,陈林忙问是何人。原来这率高县地处偏远,只隔着一个云南郡,便出了大汉地界,现有是诸夷事起,率高县人口不过3920人,大多官员都跑光了,又每人愿意接任,要不是陈林来,县长都空着。只剩下县尉赵笑赵天华,副手刘凯刘恒秋,都是武人,文职只剩下一个记室,叫赵儒赵淑成,却与赵笑无甚关系,赵儒是益州郡本地人。

这三人都像守城门的官军一样,对陈林这个县长有点失望,陈林也不在意,只是不停地询问一些率高县的情况,三人见陈林问得有条有理,毫无幼稚之举,心中又不由对陈林升起意思期待。三人却不知陈林此时听完率高县的情况,心中冰凉。

率高县多山林少田地,往南过益州郡的味县就是云南郡,率高县民不足四千,兵现更只有532,这还是诸夷反汉后多招了一些,前几次蛮夷攻城死了不少,剩下的这532也算是精兵,比中原许多郡兵都要强些。

县内百姓不少惧怕蛮夷,躲进城了,已经三月有余了,县内百姓粮食无多,眼见就要靠县府支持了。陈林立马下了一条令,要记室马上将全县粮草集中,今后统一每日由县内发粮,要记室统计出全县粮草几何,有钱几何。

陈林心想要激励一下士气,让众军士有些信心,于是陈林从自己身上拿出五两黄金给赵笑:“赵县尉可去向县内大户买些肉食,分与众军士?”赵笑楞了一些,见陈林从自己身上拿的钱,要给军士买肉吃,甚是感动。

陈林初来率高县,定要好好了解一番这率高的状况,所以给赵儒赵笑二人安排任务后,就让刘凯带着自己在县内四处查看,一番过后,陈林对着率高县也是有一些了解,又问刘凯得知,之前几次蛮夷攻城敌军都不是很多,只有一千或几百这样,陈林心中有了计策。

不知陈林在率高县能有何作为,请看下集。

同类推荐
  • 历史的个性:江湖

    历史的个性:江湖

    读历史知人性,学为人处世的智慧。《史记》是我国首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巨著,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以其传神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风采各异,也具有不同的个性。正是这些个性融合在一起,经过岁月的积淀形成了我们现在共同的心理结构。在《历史的个性:兵家》和《历史的个性:江湖》两本书中,作者分别对《史记》中的一些军事家及江湖人物,如孙武、孙膑、廉颇、赵奢、白起、李广等,以及四大公子、三大游侠、五大刺客等,进行了现代化的解读。带读者回到两千多年前,从个性的心理层面去分析那些人、那些事,无限地接近他们,让读者直达历史人物的心理深处。
  • 官居超品

    官居超品

    新书《我的手环能修仙》求支持,求围观。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现代中医,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一家少年身体后读书,赚钱,把妹,悄然改变着天下,我的大明朝再无遗憾!书友群:130388231,欢迎加入
  • 盛隋风云

    盛隋风云

    历史进程悠悠,千古多少离愁。不知黑白颠倒,只是一味荒谬……是谁,解危势于倒悬?是谁,拯万民于水火?是谁,舍身家于济世?往事如烟,虽随清风荡尽,但却总有丹青妙笔,将往昔峥嵘岁月.
  • 活在汉朝不容易

    活在汉朝不容易

    作者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烘焙出了一个个鲜活饱满的人物:高祖既宽又疑、文帝既俭又奢、萧何既端又阴,张良既慧又警,陈平既奸又醒,晁错既智且愚,卫青既厚且惕,霍光既忠且妄……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件和现象,包括刘邦的真实父亲、吕后被狗咬死、汉文帝为男宠求情、八十年前就被预言的皇后、抵得上十万兵马的公主、史书上失踪的皇帝、十五岁的皇太后、西汉每个皇帝的男宠……每一个人物身上,都存在着截然反向和矛盾的性格特征,你无法简单地丈量他的黑白对错。
  • 大唐官

    大唐官

    安史之乱对煌煌大唐而言,并不是耻辱的终点,而是蜕变的起始。中晚唐,既开此后五百年华夏之新格局,也是个被理解得最为僵化的词汇。朝政衰败?藩镇割据?外敌欺辱?党争酷烈?单单是这些?不。肃宗回马杨妃死,云雨虽亡日月新!现代不得志的编剧高子阳,因个微不足道的偏差,穿越到了唐代宗大历十二年,获得了太学生高岳的身份,并准备要通过考试,当大唐的公务员。在他眼前,是个盛世不再但又历久弥新的大唐,至此一副荣华迁转的八隽图卷徐徐展开。我高子阳也不是谦虚,进士是要及第的,五姓女是要娶的,政事堂是要入的,各镇节度使也都是要做一做的,东南西北那票找不快活的也都是要殴打的......
热门推荐
  • 戊戌喋血记(下)

    戊戌喋血记(下)

    1898年,满清皇朝已风雨飘摇,在内忧外患的逼迫下,年轻的光绪皇帝大胆颁布“定国是诏”,锐意变法维新,谭嗣同作为国家栋梁应诏进京了……这是迄今为止,篇幅最宏富,史料最翔实、叙写最详尽的描写戊戌变法的长篇历史小说,它再现了1898短短一年中,发生在腐朽皇朝的所有大事件:中日海战、公车上书、强学会、百日维新、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侵、权贵亡命、自立军起义,塑造了大批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为中文学的艺术画廊增添了无穷的光彩!谭嗣同等人喋血在菜市口,维新变法最终失败了,但谭嗣同那振聋发聩的“今我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的吼声,一直激荡着百年中的所有志士仁人。
  • 璀璨星途:全球通缉少奶奶

    璀璨星途:全球通缉少奶奶

    冬天的黑夜总是降临的格外的早,苏落背着书包走出校门的时候外面已经漆黑一片,校门口停满了各式的……
  • 介为舟禅师语录

    介为舟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论玄义

    三论玄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雄才伟略的政治家(3)》本书分为康拉德·阿登纳、约瑟夫·斯大林、富兰克林·罗斯福等部分。
  • 朗情曼意

    朗情曼意

    他是京城有名的程家二少,青年才俊,铂金钻石单身男。她尚未毕业,踏上征程,只为了梦中的一抹橄榄绿。为了那个自私的梦,徒留竹马原地等待。功未成,名未就。却丢了心魂,失了竹马。她伤心欲绝,退回原地。却发现,竹马身边早已是新人笑。他归来,携着未婚妻。却转身笑靥相看,巧舌如簧:“曼曼,好久不见。”那滴眼泪始终挂在眼角,不知是该心动还是心碎。她想,她不会再爱上他了。只因为那错综复杂的几人关系,终是让她筋疲力尽。她以为一切已经归于平静,却不料身世被揭。再次置于风头浪尖之上。他却又一次出现。“跟我订婚,然后结婚。一切都会平静的。”此时他眼神温柔似水,包含着化不开的浓情蜜意。让她以为,这是真的。她却在订婚前夕,不仅见了前男友。还见了新郎的大哥,却被记者扑捉到。彼时,满城都是她的风言风语。可是,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流年的时光里,谁错失了谁的良缘。谁又成全了谁的曼意?【四海阁,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 晚安恋爱故事

    晚安恋爱故事

    一个倔强、冷若冰山的女孩。执拗敏感的她,对自己的感情却近乎木讷和不自知。废柴女孩陶小江和有为青年于靖曦是同行也是邻居。他们若即若离又互相伤害,他们的相遇注定不平静。陶小江人称陶冷冷、冷面陶。于靖曦:习惯了这张冷脸,也只有我了。陶冷冷:哼!谁要你习惯的,你这笑面虎。于靖曦:我只是一只卧猫。于靖曦从窘迫潦倒到摸爬滚打一步步实现财务自由,品尝了生活的艰辛,也经历了柳暗花明。在迈向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之后,他有自己的选择和坚持。陶小江从蜜罐子里掉到现实中,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她没有虚度时光。他们互相见证了彼此的改变与一路的执着。俩个人都曾感到迷茫和失意,却都在人生的风雨和波澜中给了对方阳光一样的温暖。不管他们的境遇怎么改变,不变的是俩个人的彼此守护。纯爱系~(本故事纯属虚构)
  • 总裁的落跑娇妻

    总裁的落跑娇妻

    在秦萱萱小的时候父母离婚后,她和母亲与后爸生活在了一起。童年不幸的遭遇让她有着和同龄人不一样的经历,她非常喜欢小孩,但不是却不想结婚,不想重蹈当年母亲的覆辙。在某次聚会上,她邂逅了顾家少爷顾邵林。因为从小对男人的不感冒,在不小心冲撞了顾邵林之后,秦萱萱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对不起。身为一个顾家的少爷,对于秦萱萱这种蛮不讲理的女孩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的。于是,顾邵林决定想要追求秦萱萱。
  • 问君何思,桃花灼灼

    问君何思,桃花灼灼

    遥想当年,天庭新皇登基,根基不稳,内忧外患。果真于数月后,爆发有史以来天庭规模最为宏大的圣战。此战持续之日良久,最终几乎无一人幸免。皇族子女血流成河,全部倒在那血泊当中。唯独留下了当年的皇子。时隔多年,得知自己身份的他,重振旗鼓,杀出重围。辅佐在其后的女子,终究有何着落,无人知晓。世人皆问其事关者,却只得一声轻叹。七国之上,王位至尊。独有一人,空守尊荣。再次归来,又将卷起一场怎样的风波?
  • 明末小舵手

    明末小舵手

    孙世平因索贿,误遭雷劈,被泰山王误送明末,本着出名要趁早的理念,伴随他的成长,频频金手指,点亮科技树。跟随伯父孙传庭的落寞、升迁、建军、斩杀高迎祥直至兵部尚书的过程,孙世平利用资金、技术一路帮扶孙传庭走向一条于前世不同的道路。同时自己以所有的积累,创造了近代化强军打败所有对手,又从经济文化建设入手,塑造了一个崭新的明朝。主角:孙世平安逸沉静的性格本不适合争斗,但是末世的灾难,一次次冲击下,慢慢的成就了一个雄伟的身影。小舵手是我第一次写小说,文笔可能差强人意,逻辑和故事性上有欠缺,我会努力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