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3200000002

第2章 城市 一种隐喻(1)

◆在拥挤的城市,停一下匆忙的脚步,望一望飘扬的旗帜;在人群汹涌的地铁车站,让一辆列车开过,找一张空出的椅子坐下,静候下一辆列车的来临;在彻夜难眠的夜晚,推窗,接受月光的朗照。

地铁情人

地铁这种东西,使城市的内涵骤然得到了扩大。想想,她是地下的,有些不为人知;她是疾速运行的,充满了漂泊、离散和相思;她又是现代的、都市的,很适合在城市文明的熏陶下长大而又想逃离的孩子。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我那一年在上海徐家汇地铁站碰到她的时候,她还是一个孩子。说她是个孩子,因为她长得小模小样。其实她已经19岁了,高中毕业后,在南方流浪一年,年关回家时,她突然疯狂地爱上了地铁。地铁像她崇拜的图腾般,让她在这座城市安定下来。她坐着地铁,在从上海火车站到莘庄的各个站台游荡,逗留,发呆。一般来说,她更愿意在上海火车站、徐家汇、人民广场这几个站台下车。因为人潮汹涌,行色匆匆,地下商场众多,音乐轰鸣。

那时候,在徐家汇地铁站的神户咖啡馆,我们“城市诗人社”在举行周末沙龙活动。在这种地方,听着音乐,喝着咖啡,谈论诗歌是一种温暖的旅程。她来了,有人带她来。她一下子喜欢上我们。其实她只是喜欢一个人:小怒,我们中的一个诗作中充满了漂泊感的人。

她第一次朗诵威廉·布莱克的诗句:

一颗沙中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花里看出一个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把永恒在一刹那间收藏

虽然她发疯般的爱上了小怒的诗歌——每次来神户咖啡馆时她都能背一两首小怒的诗,并且由诗及人,她一并爱上了小怒,但文字虚幻的美丽并不能维持太久。

她喜爱的漂泊方式与小怒内心的孤寂感是迥异的。她选择的是一种行为方式,但小怒喜爱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她爱地点的游移与小怒爱“卧地神游”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

她无法再在小怒的家里待下去。小怒几乎足不出户。她又来到了地铁站,地下更加热闹了,但依然不改漂泊的初衷。迷惘的灯光,聚散的人群,地铁呼啸着,呼啸着,不知已有多久,不知还有多久。

在地铁车站这种闹哄哄的地方,我不知道已是第几回碰到她了。显得另类的打扮,孤高、冷傲,旁若无人,但双眼中有一种扑出来的空虚感。有一回,我们在地铁人民广场站入口处迎面相遇,同类相遇不言而喻的敏感使彼此捕捉到对方。她的双眸闪闪发亮,我记起,当初她对小怒就是这副模样。可是,我热衷于在地铁游荡并不是为了寻找什么,正因为这样,地铁才有不竭的魅力。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两个人走到一起晃晃荡荡——我会觉得索然寡味。就这样,我们擦肩而过。地铁这东西就是这样好,疾速而过,飞快带离,令我欢喜。

法国作家米歇尔·图尼埃在他的小说《兰铃空地》里说,一个人要是坐上了高速公路,就再也别想下来了。我从未预料地铁也有这般功能,但她确确实实不能下来了。6年过去了,地铁再也不会停下她的脚步,她的情感也如山花一般烂漫。她不断地更换着情人,亲热地挽着他的手,出没于各个新开张的地铁商城。她时而珠光宝气,时而简陋不堪——这取决于她的情人类别,或者她适时的心态。但无一例外的是,我们从未看到过她挽着情人的手浮出地面。

真的,无需再去寻找什么细致的缘由,她只是地铁的情人。每次在深夜下班时,看到地铁过道里蜷缩着睡觉的男女,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她,想起庞德的诗句:

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

Q君的失踪

我的大学同学、在本城某所中专担任语文老师的Q君突然失踪了。一个月后,我才从大学辅导员处得知这一惊人消息。Q君的老父亲难以经受失去爱女的打击,身体险些垮掉,而Q君的同事陈老师则赶往Q君可能会去的黄山、西递一带,翻阅了数百家旅舍、派出所的记录,结果仍是失望而归。

Q君在失踪前,在日历上开学的日期上画了一个圈。也就是在这个日子的前三天,Q君身背双挎包,说要外出旅行。她的同事在宿舍楼下碰到她时,看到她身穿一件T恤和白色的裤子。

令我震惊的不只是Q君的失踪,还有这个失踪的消息在一个月后才获知。大学毕业之后,我们同班同学之间素少联系,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有同学在Q君失踪一周之后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但却保持着平静和沉默。在印象中,Q君是属于那种内向的女孩,话语甚少,见面时便是微笑,算是打招呼。平素也有一两个常在一起的同学,可以见到她们形影不离地走在一起,即便吃饭、上课。没想到Q君突然失踪了,竟无人知道她的下落。

同学中有做媒体的,获悉后迅即发动起来,在电视上做了“新闻追击”,在网站上做了“独家报道”,还有一家都市报在一、二版做了两整版的新闻。然而还是音讯杳无,令人生出种种不祥的猜测来。

突然有一日听说,在Q君失踪之后三日,她的两个学生在同一条路上看到了她。一个学生在公交车上,看到了她的正面;另一个学生在路中,看到了她的侧面。如此巧合,又言之凿凿,令人不胜惊讶。难道她压根儿就没有离开本城,她只是离开了学校的住所,寻找一个地方休憩一下?又想起她走时竟未关窗户,连收进的衣物也未叠好,手机也不曾带,更是疑窦丛生了。

我想起作家霍桑的一篇小说《韦克菲尔德》,里面讲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夫妇住在伦敦,丈夫借口出去旅行,在靠近自家的邻街上租了房子,从此他的妻子和朋友再也没有听到关于他的任何消息。他的这种自我流放并没有丝毫理由,就在那里住了二十多年。在那么长的岁月里,他每天看到自己的家,也常常看见被他遗弃的孤独的韦克菲尔德太太。在他的婚姻生活中断了如此之久以后——当别人都肯定地认为他已经去世,他的遗产已经安排停当,他的名字已被人遗忘,他的妻子也早已死心塌地中年孀居的时候——他却在一天晚上悄悄走进家门,仿佛他才出门了一天。从此他就成为一个温柔多情的丈夫,直到离开人世。

我是一个浮想联翩的人,Q君的失踪及其后的种种传闻使我不免将之与《韦克菲尔德》联系起来,觉得并不排除Q君只是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休息一阵子,有一天她突然想回来了,她就会回来——就像刚刚离开了一两天。

这样一想,倒让我想到我们所做的,包括刊登和张贴寻人启事,在电视、报纸和网站上登出照片,做成新闻,恰恰破坏了Q君的初愿。现在,当Q君在媒体上看到寻找自己的消息,当知道自己已被当成失踪,被到处寻找时,她再也不好回到原来的生活中去了。就像一个人的灵魂暂时离开了自己的躯体,当想到归来时,却再也找不到自己的躯体。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的行为,不是在帮她,恰恰是在破坏她。

Q君是真的失踪了,还是只暂时离开一段时间?我不敢再想下去。

咖啡馆

我这个乡下孩子,生性木讷,故而远离时尚。唯一的一点酷,据说是爱上咖啡馆,然而据我观察下来,咖啡馆跟时尚并无关系。

这么说吧,上海这座城市,满街满巷的咖啡馆,但适合在里面呆着的年轻人,实在太少。他们动若狡兔,适合色彩斑斓的夜晚,适合令人迷醉的酒吧。咖啡馆远离尘嚣,适合静若处子的人们,无论是甜蜜或酸涩的消息,在此都须隔离成一种品茗的而非宣泄的方式。

徐家汇地铁商城那个叫神户咖啡馆的,是个好去处。我年轻时爱好诗歌,常像国外的某某文学大师,呆在神户咖啡馆,喝着十元一杯的咖啡,听着免费音乐,写着难以发表的诗歌。地铁咔哒咔哒从下面经过,轰隆轰隆的声音却从上头传来。我写着写着,希望自己成为海明威。但我还没有成为现在的我时,神户咖啡馆就关门了。周围商店林立,小吃、服装、音响,生意红红火火,但咖啡馆消失于地铁深处,让我这样的孩子想念她。

其实在去神户咖啡馆之前,我也去过酒吧。我胆小如鼠,小心翼翼地打听握在手中的一杯啤酒需要多少钱,毫不犹豫地把每一口分成十口慢慢品尝。这时候,咖啡馆一个醉鬼举杯来到我的跟前,虽然我们素昧平生,但他像个老朋友一样拍着我的肩膀说,兄弟,你如果不嫌我没文化,咱就干了这一杯。在这以后,我更加坚定地选择了通向咖啡馆之路,我知道在那里可以旁若无人一口一口咂着咖啡。事实也是如此,从来没有人邀我举杯一饮而尽。

酒和咖啡,是这样截然不同地代表两种不同的生活,这样鲜明地表征相异的心态,这样有趣地体现一个人迥然的需求。酒是动态的,咖啡是静态的;酒是外功,咖啡是内功;酒是夜晚的太阳,咖啡是白天的月亮。

在有了自己安心写作的地方之后,咖啡馆成了我发呆的地方。我认识到,上海的咖啡馆终究不是适合写作的去处,这里恐怕也难以走出文学大师来。然而,偶尔的安静她是能够给予的。在一些可以静心的咖啡馆,我混迹于上了年纪的人们中间,感受落日时分飞翔的白鸽给内心深处带来的安宁。在华灯初上或夜已很深的晚上,感受被不知疲倦的都市夜晚忽略的角落里幽暗、明灭的理想光芒。

感伤是不是一种奢侈

昨夜下班,天还下着雨。进了新村的门,就看见地上有一长条一长条不规则的白色物,疑是哪户人家装修,民工运货时漏下的沙。一踏上去觉得脚下无物,才知不是。其实经雨淋湿的沙,何曾会有这般的白!到有路灯的地方看时,发现都是一些细小的白花,这才发觉空气中原来弥散着一层暗香,虽然细若游丝,却也浸润了人的五脏六腑,在黏着的黄梅天中,使人清爽起来。

原来新村里有不少香樟,这时候正热热闹闹地开着花,黄梅天一来,雨就不歇脚了,把树上开着的花都冲到了地上。雨时一长,雨量一大,这些细小的白花都汇集到小路的两旁,顺着雨水流成一条细小的花溪了。

第二天,因为要赶到浦东办事,我一早就出了门。

同类推荐
  •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是朱增泉将军的军旅诗,共分五个部分,是作者在自己漫长军旅生涯中的感悟和思考。因为将军特殊的身份,他的军旅诗也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直面战争、呼唤和平、赞美生命、书写英雄。从古至今,战争都是人类逃避不了的话题,和平更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目标。而作为将军的作者,对战争与和平更是有着不同常人的思考。几十年的军人生活给作者留下了沉重而深邃的人生思考,看着自己身边的生命一次次穿越死亡,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渴望显得尤为真诚与强烈。其中《猫耳洞奇想》是一组很独特的军旅诗,更是一个军人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的思考与感悟,充满着血的浓烈与烫热。
  • 妖蛾子

    妖蛾子

    王小柔在这本书中写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比如公鸡、母猪、猫猫狗狗,所以她自序的题目叫作《灵长类的伙伴》。她说:“这本书里写到的小家伙,只是我生活里接触到的很少一部分,它们平常而普通,是大家所熟悉的。如果说有些人家像动物园,我们家就是寄宿家庭,动物们病了痊愈后就会被接走,或者它们在这只是短期寄宿几日,等小主人旅游归来。我不是宠物医院的大夫,但是我相信爱和尊重对动物们更重要。我愿意做一个守护者,和动物对话,看见生命里最纯净的坦然,不需要宠溺依赖。”
  • 基层农村档案发见记

    基层农村档案发见记

    2012年岁末,受台湾中央研究院谢国兴先生之邀,我第三次来中研院进行学术访问。此次访问除参加由明清研究推动委员会举办的“十字路口的明清研究”座谈会为“规定动作”外,其余时间均属“自选动作”了。“朝读易一卦,时钞史数行”,如此闲适的学术之旅不仅使人感到摆脱喧嚣日常后的放松,而且似乎体味到了那种信马由缰思绪飞扬的内中自由。随谢先生一起去台南考察民俗、到位于台北市中心的诚品书店购书、再去台湾大学及台大周围数不清的小书店看看,再就是在中研院傅斯年图书馆、近代史所图书馆和档案馆查资料看书了。
  • 春回天府(成人卷)

    春回天府(成人卷)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力量、新家园、援建工地上的旗帜、告亲人书、当新家从手中一寸一寸升起、目光中的光、小城阳光、奠基、重建、悬空、你的名字在援建的路上疾行、还是那片土地、种在废墟上的太阳、记得、援建工人印象、重建,重建、家在彭州等等。
  • 金正日运筹北南朝鲜高峰会谈始末

    金正日运筹北南朝鲜高峰会谈始末

    半个世纪以前的八月个五日,对于北南朝鲜来说都是个难忘的日子!一九四五年的“8·15”正是日本的战败日,同时在这一天朝鲜半岛正式分裂成北南两个国家。 半个世纪后的这一天——二〇〇〇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时,北朝鲜首都平壤的顺安机场上有一架大型波音客机,一跃飞上,莳蓝色的晴空。这架飞机将把一百名年事已高、与南朝鲜离散多年的北方家属送往汉城的金浦机场,他们是作为首批与南朝鲜亲人团聚的幸运者前往封闭了五十多年的韩国。不久,这架客机还要运接另外一百名韩国离散者家属由汉城金浦机场飞回平壤。
热门推荐
  • 糊涂学(下)

    糊涂学(下)

    难得糊涂不是真的糊涂,学会糊涂是一种真聪明,运用糊涂是工作之大气,取舍糊涂是生活之必须。糊涂学,大智慧。这个智慧就是给你一颗自由的心,用这颗自由的心去重新审视世界和人生,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以出世的态度去过人世的生活,以无为的心态去持有为的事业。糊涂学不是一种处世的技巧,也不是基督的那种泛爱与宽容,它是中国特有大智慧。具备了它,你就会感到“天在内,人在外”,天人合一,心灵自由,获得一种从未有的解放。凭借之颗自由的心,你再不会为物所累,为名所诱,为色所惑。你才会有机会顿悟,参透人生,超越生命。
  • 金融街郊路

    金融街郊路

    京漂一族中的小人物故事,有谋生的艰辛,有善与恶、美与丑和冷与暖的较量及对城里人隐私的另类窥探。小说带我们进入这个特殊群体的特殊世界……一说完了吗?哭够了吗?小桂问大桂。大桂皱着眉头,不满地看了小桂一眼。她在说的时候哭的时候,小桂一直在洗衣服。小桂洗衣服用的是一只红色大塑料桶。桶里的水已经变得非常浑浊,各种不同颜色的衣服混淆在一起,几乎分不清了。小桂的老公两年前收废品时,花15元钱收了一台洗衣机,只用了两次又成了废品,现在放在门口的楼道上。小桂说这是给左邻右舍看的,装装样子,免得人家嫌咱穷。
  • 时光之翼:百年泪

    时光之翼:百年泪

    几个十六岁的少年,来到了明朝末年被误认为是刺客!却又正巧赶上新皇登基,大赦天下他们又被莫名其妙的放了出来原来,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巫师设计的这个美丽的巫师和这几个少年打了一个赌:七年之后,如果还能有一个人活着,那你们就可以全部回去,但如果你们都死了,就永远呆在明朝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盛世宠婚:总裁蜜制甜甜妻

    盛世宠婚:总裁蜜制甜甜妻

    林惊语深爱着林言琛许多年,却总是压抑着自己的感情!直到有一天,她和林言琛终于打破了这层禁忌,满心幻想着自己和林言琛的未来!却发现,一切都只是自己想想而已。当真相被一层层揭开的时候,林惊语慌乱选择逃避。林言琛:“林惊语,撩拨了我的心,想要逃跑,你经过我同意了吗?”林惊语:“可是……小叔,我爱不起!”林言琛皱眉:“爱不爱得起我说了算。”林惊语……她该如何坚定的走下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贵族高中学生会

    贵族高中学生会

    传说月溪学生会七大执委各个帅得令人惊艳,能力非凡;传说月溪学生会七大执委各个家世可怕,高贵优秀;传说月溪学生会七大执委不近人情,没有一个是有了固定女友的;传说月溪学生会七大执委神秘极了,除了主席颜天易偶尔在公众场合亮相,其余六位都是神龙不见首尾。这是真的么?!
  • 清水出山

    清水出山

    青泉村的先民都是逃荒过来的,经过几代人的垦殖与生息,渐渐就显现出高低错落来。李家成了富甲一方的大户,可突然之间,李家的男人们好像感应到了什么,发了邪疯似的,比赛着吃喝嫖赌抽,很快就把田产败光了。唐家始终以李家为追随的榜样,勤勉躬耕,省吃俭用,还做了几单山货生意,手上有了几个积蓄,就把这些田产买了下来,取而代之,成了青泉村的头排。哪想到世事犹如击鼓传花,这边花刚刚传到手上,那边鼓就停了,土改时老唐头就成了地主,而邻居老李头就成了贫协主席。这真是一出让人啼笑皆非的大幽默,很有意思很有意思。
  • 同班同学

    同班同学

    酒井三津枝那平静而有些无聊的生活,从那天起就开始被打破了。4月底,天空吹拂着干燥的风。这天下午,三津枝照例一边看着邻居家的小孩郁夫啃着学校里午饭剩下的橄榄形面包,一边问他春游去什么地方,漫无边际地唠着话捱过时间。郁夫脖子上挂着房门钥匙,是社会上所谓的“钥匙儿童”。郁夫读小学五年纪,住在三津枝正对面两层楼水泥建筑的住宅中。他没有父亲,母亲在保险公司工作,所以郁夫总是将钥匙吊在毛衣或衬衫里面,放学以后就常常背起书包径直去三津枝的家里玩。
  • 国民男神是女生:影帝的宠溺

    国民男神是女生:影帝的宠溺

    被枪杀后的林初萧,发誓一定要查清真相找到枪杀她的人.没想到一朝的重生让她找到昔日失散的亲人和一个宠她无度的那个他.“老大,有人造谣大嫂侵犯她的身体.”司昔年:“把她晚上去导演房间的视频发到网上去.”“老大,有人说大嫂半夜招小姐.”司昔年:“去抓100只鸡扔他房里.”“老大...大嫂要去拍吻戏了.”司昔年脸色阴沉,起身拿起电话:“把那个女人丢出去,立刻,马上.”“司昔年!你有病啊!”林初萧瞪着双眸看着眼前的女装大佬,顿时只觉得脑神经在疯狂的跳动..“你不是只和女的拍吻戏吗?我现在就是女的.”一身长裙,带着假发的司昔年对着有些崩溃的林初萧妩媚道...
  • 傲焰

    傲焰

    艳,一个冷若冰霜却又艳绝天下的女子,冷艳这个词似乎就是为了形容她的存在。从江湖顶尖的杀手到护卫一国的将军,她不是多变的女子,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同的印象,有人畏她如蛇蝎,有人敬她若神明,也有人为她痛彻心。她不是一个迷,而是一个神话,带着现实的酸甜苦辣,却终究达到了凡人无法企及的高度,站在深情的帝王身旁,她是被天下尊称的“焰将”,长剑所指,血红一片。美貌,身姿,气质,这都不是她最吸引人的地方,她的冰冷与炙热带着一种奇异的吸引力,让人不可自拔的陷入,然后愈陷愈深,最终迷失了自己。武功,才情,谋略,这都不是她自傲的地方,她最让人惊叹的是那种洞悉一切的观察力,冷冷的看着世事,用一颗明悟的心,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堕落也好,辉煌也罢,她终究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 朱奎经典童话:勇敢号历险记

    朱奎经典童话:勇敢号历险记

    大明、小明兄弟俩折了一艘纸船,纸船里放上了小橡皮人、小瓷人、纸姑娘三位乘员。他们三个将完成大明小明的心愿——随流而下,到江的下游去看看。同时,兄弟俩还写了一封信放在小船上。一路上,三个小伙伴各司其职,互相帮助,面对危险一起努力努力,最后,他们能完成使命吗?兄弟俩又写了一封什么样的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