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5600000003

第3章 跟对人就是成功(2)

艾柯卡刚到福特公司时,所做的第一份工作是见习工程师。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他改做销售工作。由于他的销售能力极为突出,所以在1953年他被公司提拔做了费城地区的销售副经理。与此同时,艾柯卡提出了一项大胆的销售计划,即“付56美元就可开56年的新车”。其具体意思就是,客户购买1956年生产的汽车,只需先交付80%的费用,其余可每月交付56美元,只要在3年之内将款项付清即可。这种销售方式极大地刺激了市场,所以费城地区的销售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就从后位跃居到了首位。在这一销售计划的影响下,艾柯卡也被提升做了华盛顿地区的销售经理。后又于1960年和1970年分别被提升为福特汽车公司轿车部经理和福特公司的总裁。在这期间,艾柯卡为福特公司创下了最辉煌的利润业绩——36亿美元。

虽然艾柯卡为福特创造了辉煌,可是他还是在1978年被莫名其妙地摘去了“总裁”的头衔。不仅如此,福特公司还将艾柯卡的年薪由36万美元变成了100万美元的退休金,而且还是在艾柯卡不再去别的公司就职的前提条件下。而艾柯卡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是因为其上司福特二世无法忍受艾柯卡比自己还风光的事实。显然,艾柯卡跌进人生的谷底并非自己没有能力,而是因为自己跟错了人。

由此来看,你选择了怎样的老板或者是上司,就决定了你选择的是成功还是失败。如果说,你所选择的上司是像钟彬娴的上司一样的人,那么,你就会避开很多的挫折,少走很多的弯路;如果你所选择的上司是同艾柯卡的上司一样的人,那么你的人生就充满变数了。

所以说,跟对了人,你会少走许多的弯路,快速地走向成功。

4.跟什么人干什么事

俗语有言,跟什么人干什么事——与积极上进的人为伍,你自不会意志消沉;与勤奋的人为伍,你自不会懒惰;与拥有大智慧的人为伍,你的人生也自会不同凡响;与道德败坏之人为伍,你自不会高尚。

这也就是说,在职场中遇到一个好的上司,对一个人的人生来说是极为幸运的事情。好上司就如同一位良师、一位益友,不仅能让你在潜移默化中将很多本来要靠自己艰苦摸索才能领悟的东西轻松学习到手,同时也可让你学习到不少为人处世的技巧,还能引领你走上人生的正途。如若不然,孟母也就不会为了给孟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不惜搬家三次了。

这其中就折射出了一个道理:跟什么人学什么事,其起点就是选择。第一选择就是给自己的人生定位;第二选择就是为自己前进的方向定位;第三选择就是为自己把握好命运定位。总之,只有选对方向,人生中的崎岖坎坷才会被踏平,人生之树才会开出耀人眼目的花朵,最终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比如,具有“百家宗师”之称的姜子牙是很多人都知晓的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说他传奇,是因为他既是周文王和武王的谋士、军事统帅以及西周的开国功臣,同时他还是一位不仅在古代而且在现代也颇具影响力的著名政治、军事、韬略家。因而,中国的历代典籍都对其予以了肯定。可以说,他是齐文化的创始人,齐国的缔造者。

可是,在他辅佐周文王之前,姜子牙却极为不顺——生活窘迫,仕途没落。由于商朝战争频频,在其32岁时为避战争之祸,隐居在山林潜心修道。隐居了近40年——他72岁时才出山。出山后不久,姜子牙就给纣王做了大夫。不料,这个纣王却暴虐无德、荒淫成性、嗜酒嗜色如命,还建造了鹿台。对此,姜子牙当然不能视而不见,于是他就直言进谏。谁料,他的这一举动却将纣王惹怒了,纣王要将他斩首。无奈,姜子牙只得弃官,含愤而逃。

好在姜子牙做人有自己的原则。如若不然,如果他成天睁着眼睛说瞎话,昧着良心去恭维纣王,随波逐流,即便他可获得一时的荣华富贵,那么自此他的人生也就陷进了不可救赎的深渊。其最终的下场,无疑会比纣王还惨。

但值得庆幸的是,姜子牙是个明白人,他选择了一时的落魄——逃亡,这期间为了生计他几乎什么营生都做过——卖过猪马牛羊,亲手编织过竹篓、磨制过面粉拿到集市上换取点生活费。不仅如此,他还开过饭馆,为人算过命。不过,在这些方面他都未取得成功。因而,他一直过着贫困流离的生活。在他步入80岁时,他依旧未遇到赏识他的伯乐。不过,这时候他的人生却有了一个转折点。他听说周文王是个很重视人才的人。于是,为了得到周文王的赏识他就天天在渭水之滨垂钓。在垂钓的时候,姜子牙为了验证周文王是否真的识才,不仅不用鱼饵,而且所选用的垂钓之物还是直钩。皇天不负有心人,姜子牙有一日终于遇到了周文王,而且还得到了周文王的赏识,并得到了重用。

虽然姜子牙的能力和才华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可这并不是他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他这一生没遇到周文王,没得到周文王的重用,那么他的人生就极有可能会在穷困中结束;如果他未离开纣王,终日受其熏陶,那么他就极有可能会变得像纣王一样道德败坏。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周文王这一明主为姜子牙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那么就不会有姜子牙后来的成功人生。

再比如,具有“红顶商人”之称的一代徽商胡雪岩,如果在商场上没有王有龄这个官场朋友对他的鼎力相助,那么就不会有他后来的辉煌商业成就。

由此看来,“跟什么人干什么事”是绝对的至理名言。

5.有才华也不一定成功

哥伦布说,不论一个人多么有才华,假如其人生的方向没有选对,那么对他而言,成功就会与他发展的方向背道而驰。

其实,这也正是历史一路发展下来,虽才子很多,可这些才子中真正到最后取得成功的人少、大呼怀才不遇的人多的一个原因。从现代社会的观点来看,这些有才华的人是没有跟对“老板”(也包括上司,比如主任、主管、经理、总裁,总之包括各行各业的上司)。跟错了老板,他们当然不会得志。如果说那些历史上未被重用的文才武将能够自己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的老板,而他们又有幸选择了乾隆皇帝,那么他们的人生定会辉煌无比。这其中折射出了一个观点,即一个人想要取得成功,春风得意,只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有时其结果往往是不遂人愿的。而想要成就自己的辉煌人生,跟对人至关重要。可以说,他是一个人通往成功的捷径。

虽然有才华的人与一般人相比,抵达成功的步伐要快很多,可如果有才华的人将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选错了——跟错了人,试问,这样的人能取得成功吗?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他不可能成功”。

众所周知,方仲永是中国古代一个在很小的时候就在诗歌方面展露才华的少年。正因为其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了这方面的潜力,所以他被人们称为“神童”。

当时,很多有钱人家为一睹神童的风采,就邀请方仲永到家中做客。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可以显示一下自己很爱惜人才。每次方仲永被邀请到人家做客的时候,他们都会多多少少地给些钱,以表示自己的栽培之意。

可是,方仲永的父亲却偏偏是个嗜钱如命的人。他将方仲永当成了赚钱的工具——只要有人邀请方仲永,他就来者不拒,全部答应赴约,从不把儿子的教育当回事。不仅如此,在无人邀请方仲永时,为了获得一些小钱,他就带着方仲永主动登门拜访人家。

就这样,方仲永天天跟着父亲这家进那家出,从而将自己的学业给荒废掉了。很显然,由于方仲永没有选择一位好老师来培养自己,所以他在诗歌方面的天赋也日渐消逝。而方仲永长大之后,他身上的神童的影子也消逝了,最终成为一个庸碌无为的人,而且还不如一些常人。无疑,这是极其可悲的事情。

如果方仲永的父亲不那么爱钱,给方仲永选择一位好老师,那么方仲永的前途或许是无量的,而他的人生也或许是无比成功、无比辉煌的。

由此故事来看,一个人不论多么有潜力、有才华,只要是没有跟对人,那么你的潜力和才华就得不到培养和扶植。如此一来,你不仅无法获得成功,而且你自身原本所具备的潜力和才华还极有可能如树叶一般干枯掉。

6.人脉是成功的基础

一提起“人脉”,就会有人说出这样的话:“人脉,不就是互相帮忙吗?我在社会上一无地位,二无大把的金钱。我不能帮别人的忙,人家又怎么会帮我的忙呢?”话虽是这个理,但也并非完全正确。

同类推荐
  • 自尊自爱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自尊自爱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业绩决定工资

    业绩决定工资

    风行世界500强企业的职业理念和价值观,锻造卓越员工必不可少的思维与行动准则。勋章只授予战功赫赫的将士,高薪仅属于业绩卓越的员工。工资多少,不是取决于你做了多少工作,而是取决于你创造了多少业绩。
  • 行动的哲学:助你成功与幸福的智慧

    行动的哲学:助你成功与幸福的智慧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取得成功,每个人都企盼自己获得幸福。无论是成功还是幸福的获取,都不是上天的眷顾,而是行动智慧的结果。俗话说得好:“天上不会掉下馅饼”,一切成功与幸福,都要靠我们自己去争取。行动,是到达成功与幸福彼岸的航船。然而,行动要顺利,行动要成功,就不能鲁莽,就不能乱来;就要遵循规律,就要有智慧。行动的智慧,包含四大环节:决策的诀窍、价值的选择、时机的把握、方法的得当。而行动的智慧突出地反映在行动的方法上。主要的方法有:矛盾方法、统筹方法、重点方法、试点方法、协作方法、精神方法、中庸方法、扬弃方法、创新方法等。
  • 二十几岁要懂的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要懂的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尴尬的年纪,一方面我们有着年轻的体魄、蓬勃的朝气、充沛的精力和远大的理想,我们梦想着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到达成功的彼岸;另一方面我们却不得不受制于经验的缺乏、人脉圈子的狭小、资金的短缺以及家庭的负担,从而拼搏在满是荆棘的道路上。在泥泞中摸爬滚打的我们总是免不了受伤,免不了碰壁,免不了暂时的失意。年轻的我们总要经历一些困难和磨砺才会成熟起来,才会总结出那么一点道理,才能恍然大悟,才能……但是,这时的我们,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失去了太多太多。
  • 敬业胜于能力

    敬业胜于能力

    这是一本体现完美职业精神的培训经典,是一本造就优秀企业和员工的职场箴言!敬业胜于能力——世界500强企业成员信奉的第一标准。敬业是职场人士的第一美德,也是聪明的生存之道,敬业能焕发你内心的力量,从优秀走向卓越,忠诚于自己的职责,最终的受益者是自己。
热门推荐
  • 服气精义论

    服气精义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黄金埋在河对岸

    黄金埋在河对岸

    故事中的小镇在民国初年叫曹六营子,中清铁路修建的时候,那里只剩一些坍塌的土坯房子,修铁道的“老伯代”(指苦力)曾在那里住过。铁路通车后,那个地方有了一个站点,一个丁宇型的俄式房子,黄色的墙,墨绿色的铁皮房顶。站长是地中海来的黑毛子,叫尤拉。与他同住的还有一个人高马大的白俄太太,棕麻似的头发,脸上还有不少雀斑。那个小站也叫八站。起初冷冷清清,只有一个货场和一些季节性的搬运工。到张宗昌镇守绥芬河那阵子,为筹军饷开了大烟禁,并且开展起边境贸易,曹六营子也跟着繁荣起来。一些种大烟的、淘金的,做各种各样买卖的人多了起来。
  • 谷雨诗选(第三卷)

    谷雨诗选(第三卷)

    《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包括:《谷雨诗选(第1卷)》、《谷雨诗选(第2卷)》和《谷雨诗选(第3卷)》。《谷雨诗选(套装全5册)》主要包括:武丁、森林、大地、高山、湖海、余昭安、夜渡(外一首)、蒋天佐、献给八十年代第一个“谷雨诗会”、熊述隆、关于一只古老的谜、刘华、我拾到一双眼睛、李一痕、幸存者之歌(外一首)、王一民中年恋情(组诗)、陈小平、春天,一切都在萌动、肖麦青、端午,在故乡、刘晓宇、劳动者的歌(二首)、谢亦森、修路、陈良运和生命的密码等等。
  • Alcibiades I

    Alcibiades I

    It seems impossible to separate by any exact line the genuine writings of Plato from the spurious. The only external evidence to them which is of much value is that of Aristotle; for the Alexandrian catalogues of a century later include manifest forgeries.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木匠的手机

    木匠的手机

    手机又响了,是《站台》的音乐。老木匠站在卡凳上瞪了小木匠一眼狠狠地开了一枪。小木匠把一根破好的木方扔到地上,看了一眼老木匠,掏出手机,按下键,扫了一眼,又放进兜里。老木匠叹了一口气,咳!这手机买坏了!小木匠的手机是老木匠几天前才给他买的。他是没办法了,为拢住儿子才买的。儿子压根儿就不愿当木匠,是老木匠连哄带逼才给他套上了这副夹板儿。去年儿子差十几分没考上大学,还想复习,他妈坚决支持。老木匠犯难了,再复习又得一笔钱,就是考上了拿啥供。
  • 地下,地上

    地下,地上

    解放前夕,八路军侦察连长刘克豪,奉命假扮被俘虏的国民党军统参谋乔天朝,在沈阳军统东北站取得了站长徐寅初的信任,获取了很多机密情报,为我军顺利解放东北,立下了卓著功勋。为免国民党怀疑,组织上又派来女游击队长王迎香,假扮乔天朝的妻子王晓凤与他团聚。两个热血革命青年,有同样的理想和目标,却有不一样的性格和作风。他们在战斗中共浴风险,在生活中磕磕碰碰。解放后,他们几经波折,啼笑成姻缘。新婚燕尔,朝鲜战争爆发,王迎香要求参战,后来,不幸牺牲,留给丈夫和儿子无尽的怀念……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玫瑰绽放的年代。
  • 兴欣特殊事件调查所

    兴欣特殊事件调查所

    营业执照注册号:529112033181076名称:兴欣特殊事件调查所住所:花桂花园2-2法定代表人:陈果注册资本:一百万元整成立日期:2018年05月20日经营范围:驱邪捉鬼风水算命
  • 农门娘子来种田

    农门娘子来种田

    一朝穿越,竟然成了个农村小媳妇儿?家徒四壁,一穷二白,要啥没啥,就说心里苦不苦?本来还想着早日回去,结果不管怎么办,都回不了家。她咬咬牙,大不了靠着自己的双手,带着全家人一起走上发家致富的匡庄大道。只不过,她捡回来的失忆小相公,怎么还有个隐藏大身份?
  • 婚不自禁

    婚不自禁

    奇葩亲戚很难缠,客户无理爱刁难。想用一辈子好好守护的婚姻,为何总是状况不断?怼天怼地怼客户,手撕姑婆灭小三,苏锦锦下决心,这场婚姻自己说了算!老公在旁看戏,情不自禁道:“我家媳妇,最好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情到浓时情转薄

    情到浓时情转薄

    情到浓时情转薄。你试探,你纠缠,你挽留,你终于逼他亲口和你说出对不起。下一句,是分手。下一站,是再见。若不想爱情走到这一步,你就不该太依赖爱情。你是否问过自己:除了为爱痴狂,你还做了什么?许多人坚定地认为理性扼杀爱情。而作者认为恰恰相反,无知、盲目和对爱的懒惰才是你在爱里受苦的根。如果足够爱,就学会理智、成熟地面对喜新厌旧、相爱却孤独、细节打败爱情……如此趟过岁月的荆棘,也许就不会是“可惜不是你”和“如果没有你”,而是“至少还有你”了。书里没有许多技巧和方法,只愿为你划开人生初见后的人性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