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7300000001

第1章 序言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1905年6月21日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萨特的父亲让—巴蒂斯特·萨特(Jean—Baptiste Sartre),是位海军军官。1904年,他娶了一位出身名门的漂亮姑娘安娜—玛丽·施韦哲(Anne—Marie Schweitzer)。在萨特出生后的第二年,因患疟疾去世。萨特在《文字生涯》中回忆道,父亲之死“是我一生中的大事”,他的死给我母亲套上了锁链,却给了我自由。父亲的早死,让小萨特享受到没有父权压迫的自由生活。

萨特是在他的外祖父家长大的。外祖父夏尔·施韦哲是位学识渊博的语言学教授,让萨特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和熏陶。但萨特在三岁时遭遇不幸,他得了右眼角膜翳,眼睛开始斜视,后来右眼就失明了。这种生理缺陷,让萨特有强烈的自卑感。他离群索居,独来独往。身体的缺陷,使萨特很早就关注身体给人带来的痛苦。他也感受他人的目光给予自己的压力,并学会用成人的眼光来观察自己。他开始思考,如何使个人的精神世界更加卓绝,以超越肉体的不幸。萨特很快他就找到了一条途径——读书。四岁时,他已能连蒙带猜地读马洛的《流浪儿》,到七岁时就可以读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以及高乃依、拉伯雷、伏尔泰、雨果等人的大部头作品。在外祖父的鼓励下,萨特开始摹仿编写故事了。

到了萨特该上学的时候,外祖父决定把他送入学校读书。1915年10月,萨特进入巴黎最有名的“亨利四世中学”学习。他学习非常用功,不到一年时间,他就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期末时,他获得了“全面优秀”的评语。在法国文学方面,萨特的才智表现得尤为出众。他的老师认为他“已经是搞文学的材料”。这也为萨特以后成为一个文学大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萨特十二岁时,母亲改嫁给了芒西。这是萨特人生中第一个沉重的打击。继父芒西是巴黎综合工程学院的毕业生,对于数理科学有偏好。他企图强迫萨特长大后也要学理工科。这让萨特非常恼火,决心反其道而行之,“正是为了跟他顶牛,我才决定搞哲学”。这是萨特和权威的一次正面交锋。他迈出了寻找自我价值,保持独立个性的第一步。

1922年,萨特参加中学毕业会考并顺利通过。1924年,萨特以优异成绩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这所具有100多年历史的高等学府,是近代法兰西思想家的摇篮,培养出像丹纳、柏格森、罗曼·罗兰等世界级大师。四年的大学生活,萨特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过得自由自在。他对社会活动不感兴趣,对政治活动都采取不干预的态度。萨特的专业是哲学,他阅读过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等著作,但更热衷于笛卡儿、斯宾诺莎和卢梭的思想。

1929年,萨特参加了法国中学哲学教师会衔考试。这次考试,萨特是一举两得。他不仅高居榜首,同时也俘获了第二名——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芳心。那一年,萨特二十四岁,波伏瓦二十一岁。在存在主义的文学史上,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名字也如同萨特一样,发射出耀眼夺目的光芒。从此以后,两个人的命运便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虽然中间也出现过分分合合,但他们还是作为伴侣携手走完了一生。

大学毕业后,萨特服了一年半兵役,后来去中学成为哲学教员。

1933年9月,萨特作为官费留学生赴柏林的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师从德国现象学著名教授胡塞尔,研究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和黑格尔的著作。随着希特勒在德国的得势、西班牙内战的爆发、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的崛起,法西斯势力在欧洲越来越强大,欧洲上空开始笼罩着战争阴云。但萨特对于这一切似乎很迟钝。1936年,法国成立了反法西斯的统战组织——人民阵线,但萨特自称是“教授共和国里的自由派知识分子”,没有参加投票。政治似乎离萨特很遥远,萨特在悠闲地享受着大战之前的宁静生活。

二次大战前后的萨特简直判若两人。他在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说过:“我在自己生活中看得最清楚的,是有一个断痕。这道断痕把我的生活分成两截,我现在处于下半截,甚而认不清上半截里的那个我来了。我指的是战前和战后。”战争的突然降临,把萨特的生活一分为二。在生活发生骤变开始的那段时间,萨特不知所措,有种歧路彷徨的感觉。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萨特被征入伍,成为一名气象兵,开始了他的战争生活。大战开始后的半年多时间,英法联军和德军几乎没有什么正面交战,两军相安无事,人称“奇怪的战争”。在这短暂的平静期,萨特完成了他的《战争日记》。1940年5月,德军开始进攻法国。几个星期以后,法国首都巴黎沦陷。6月21日,在萨特35岁生日那天,萨特被德军俘虏,押往德国境内的战俘营。1941年年底,萨特冒称自己是文职军官,才被德国人释放。萨特回到巴黎后,重返他的中学教师职位,并继续从事写作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萨特思想发展的一个转折点。长篇小说《自由之路》的创作就表现了他思想的转变。《自由之路》包括写完了的前三卷:《懂事的年龄》、《延期审判》和《痛心疾首》,还有未写完的第四卷《最后的机会》。写作时间跨度是从战前的1939年到战后的1949年。支配这部小说的核心概念便是自由。

1943年,《存在与虚无》一书出版,它宣告了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诞生。萨特提出了他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特别强调人的“自由选择”,人在行动中创造自己的本质。这一积极思想与当时法国民众抵抗纳粹、争取自由的进步要求相呼应,在法国引起了极大反响。萨特的《存在与虚无》被法国知识分子奉为反对附敌思想的哲学宣言,为萨特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声誉。

二战结束之际,法国掀起了对存在主义思潮的狂热。名声大震的萨特与梅洛—庞蒂和雷蒙·阿隆等人一起创办了《现代》杂志,运用存在主义思想去分析法国战后的社会、政治和文学,在法国思想界和文化界产生巨大影响。

还在战争期间,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变化,再加上周围朋友的影响,萨特重读了马克思的著作,并开始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在面向现实之后,萨特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促成了他自身思想上的一次重大的转变,作为存在主义式的萨特步入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行列。萨特的这种转变,在哲学思想上是以《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L’existentialismeestun humanisme)为标志的,而在文学上则是以《什么是文学?》为里程碑。1946年,为了反驳当时各种思想流派的种种指责,萨特发表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演讲,重申存在主义是一种关于行动的学说。

40年代后期,萨特开始直接介入社会政治活动和国际政治事件。萨特加入了一个知识分子政党组织——革命民主联盟,公开支持法国人民阵线;在1952年的亨利·马丁事件中,萨特强烈反对法国政府的印度支那战争;利用自己的声望营救法国共产党领袖,声援阿尔及利亚的民族独立运动。并于1955年9月以国际观察员身份携波伏瓦到中国访问,萨特在《人民日报》上撰文盛赞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在40年代末到50年代的很长一段时期,萨特是共产党的同路人。萨特一方面不断接近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又严厉批评法国共产党。他在1946年所写的《唯物主义与革命》,表露了他与法共在理论上和政治上的分歧的根源。直到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苏联军队开进布达佩斯,萨特立刻声明与苏联集团断绝关系,随即与支持苏联的法共彻底决裂。

萨特的文学创作也走向了第二个高峰期。萨特特别关注最具偶然性意味的人类个体的存在形式,尤其是作家的成长经历。1947年,他发表了对文学人物所作的广泛研究的第一部著作《波德莱尔》。1952出版了《圣徒日奈》(Saint Genet,comedien et martyr),萨特自称,《圣徒日奈》可以算是将他理解的“自由”一词的含义解释得最清楚的一本书。

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以后,接下来的阿尔及利亚独立问题成为萨特关注的中心。萨特不仅支持阿尔及利亚的独立运动,而且在“关于在阿尔及利亚战争中有权不服从命令的宣言”上签了名。签名者共有121人,史称“121人宣言”。萨特的这次举动招致法国殖民主义者的仇视,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也把萨特当作叛徒和法国公敌,鼓噪政府把萨特等人抓起来。总统戴高乐说:“那些知识分子,他们爱怎么搞就让他们怎么搞。……我们不要去抓伏尔泰!”

1957年,萨特在波兰的杂志上发表《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L’Existentialieme etle Marxisme)一文,后来出单行本时叫《方法论若干问题》(Questions de methode)。1960年,萨特发表了《辨证理性批判》(Critique de la raison dialectique)一书,《方法论若干问题》冠于书前。

1964年,以回忆童年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自传《文字生涯》(Les Mots)出版,并一直位居当年所有畅销书的首位。也就是这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但崇尚个性自由和人格独立的萨特,立刻声明拒绝领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我的拒绝并不是什么仓促的突然行动,而是一向拒绝来自官方的荣誉。

60年代,美国开始侵略越南。萨特坚决支持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1967年,在著名哲学家罗素和萨特等人的主持下,国际战犯审判法庭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开庭了。法庭坚决支持越南民族解放阵线的斗争,法庭声明说,民族解放阵线的一切抵抗行动都是正义的。法庭宣布美国总统约翰逊、国务卿纳斯克、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等人为战争犯。萨特的行为赢得了越南人民的尊重。

1968年,苏联的坦克开进布拉格,就像当年对付匈牙利那样对付捷克斯洛伐克人。萨特当即发表谈话,称苏联人为战犯,要与苏联彻底断绝关系。萨特的这种不畏强暴、主持正义的知识分子的高尚精神,至死不渝。1979年年底,当他得知苏联入侵阿富汗时,萨特不顾自己年老多病,毅然出席了新闻发布会,严厉谴责苏联的侵略行为。

1968年是个多事之秋,在法国巴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月风暴”学生运动。“五月风暴”运动起源于高校学生对现有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满,后来演化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的不满。学生和工人联合起来造反,声势越来越大,导致整个法国社会生活瘫痪,政治陷入危机,并直接促使法国总统戴高乐下台。后来在警察和军队的联合镇压下,“五月风暴”失败。

“五月风暴”成为萨特晚年政治生活的核心事件。在这次运动中,萨特始终站在造反学生一边,成为“五月风暴”的精神导师。萨特上街游行、发表演讲、签署宣言、与学生领袖会谈、参加新闻发布会,甚至沿街叫卖报纸、散发传单等等,成了运动的中流砥柱。萨特的政治激情被再次点燃,写下了他生命篇章中光辉灿烂的一笔。

1968年学生运动之后,萨特的社会实践活动进入最后阶段。萨特依然不断地参加电视台的访谈节目,发表讲话,并著述回忆文章,对国际国内的社会政治活动仍保持着极大的热情。在这一阶段,萨特并没有因为投入大量精力参与政治活动而影响他的文学创作,相反,晚年的萨特思想更加成熟和深刻,撰写了称得上具有总结性的经典之作《家庭的白痴》。

1980年4月15日,萨特因肺气肿病逝于巴黎,享年75岁。法国总统德斯坦说,萨特之死,“就好像我们这个时代陨落了一颗明亮的智慧之星那样。”也有一些评论家说,“本世纪没有一个法国知识分子,没有任何一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萨特曾经拒绝加入这个行列——产生过像萨特那样如此深刻、久远和广大的影响。”萨特是“20世纪人类的良心”。

萨特的创作除了哲学著作以外,几乎涉及了所有的体裁,包括小说、戏剧、文学评论、政论文、新闻报道、歌词创作、演讲词、电台播音稿和电影剧本等等。主要作品总结如下:

主要哲学著作:《论自我的超越性》(1936)、《想象》(1936)、《情绪理论初探》(1939)、《想象的事物》(1940)、《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辨证理性批判》(1960)。

小说:短篇小说集《墙》(1937),包括五个短篇;中篇小说《恶心》(1938);长篇小说集《自由之路》(1939—1949),包括三部《不惑之年》、《延期审判》和《痛心疾首》。

剧本:《苍蝇》(1943);《隔离审讯》(1945);《死无葬身之地》(1946);《恭顺的妓女》(1946),后来被拍成影片,中文片名为《被侮辱与被压迫者》;电影剧本《决心已下》(1947);《肮脏的手》(1948);《魔鬼与上帝》(1951);《凯恩》(1953);《涅克拉索夫》(1956);《阿尔扎纳的隐居者》(1960);《特洛亚妇女》(1966)。

文学理论著作和其他:《什么是文学?》(1947)、文学传记《波德莱尔》(1949)、传记《圣徒日奈:喜剧演员和殉道者》(1952)、自传《文字生涯》(1963)、《家庭的白痴》(1972)、系列论文集《境况种种》。

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萨特的思想传入中国。这期间有过许多曲折和坎坷,但不管怎样,萨特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2005年是萨特诞辰一百周年,国内学界举办了各种方式的纪念活动,《跨文化对话》刊登了名家柳鸣九和钱林森关于萨特的评论性对话《萨特在中国的精神之旅》,可称得上半个世纪以来国内评价萨特是非成败的回顾与总结。

文章认为,“萨特在中国的被接受史,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个重要的精神文化过程,它反映了中国新时期的历史步伐与进展……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过程,值得纪念的过程。……它反映了中国历史带有某种螺旋式形态的上升态势,对于一个传统力量特别强大,而现实负荷又特别繁重的国家,即使是高速发展,往往也是不可避免地采取螺旋型前进轨迹。”《跨文化对话》(第18辑)乐黛云、李比雄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8、69页。这段话可以说是萨特的思想和新中国关系的真实写照。

同类推荐
  • 灵魂的指向

    灵魂的指向

    在以后的日子里,“坐”过火车成了我向玩伙们显耀的资本。在向他们描述火车的时候,我刻意隐瞒了它实际的脏乱和简陋,将它夸饰成了童话里的天堂。一时间,“坐”火车成了村里所有孩子最梦寐以求的向往,我也便一跃而成为他们最羡慕的对象。
  • 文明之旅

    文明之旅

    本书是余秋雨亲赴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五大文明发源地和主要宗教发祥地,直面穿越千年的人类文化,以冷静疏朗的笔触描绘古老文明的昨日与今朝,辉煌与衰落。此次行程跨越亚、欧、非三大洲,一行人走过希腊、埃及、以色列、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众多异域国度,最终回归中华故土,虔诚寻访雪域高原和中原古都,倾听历史亘古悠远的声音。
  • 花开是最好的借口:执著是一种心态

    花开是最好的借口:执著是一种心态

    青春不只是人生中的一段时光,也是一种生命的状态,它不仅将人生装点得流光溢彩,也如一株茁壮的果树,绽放精彩,硕果累累。让我们穿行在青春的故事里,品味生活,思索人生。
  • 跳来跳去你跳的出生活吗

    跳来跳去你跳的出生活吗

    本书收录了吕麦女士精心创作短篇散文,文字清新犹如心灵鸡汤,滋养读者的身心,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
  • 试飞英雄(二)

    试飞英雄(二)

    她才三十出头,领导和战友们都很关心她,希望她能再觅新缘,她轻轻地摇头,她指着心口说:“他已经长在我这里了。”我们都坐在车里,不动,不说话,静静地看着她走近,再走过。我相信她一个人在山道上慢慢行走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对四哥甜蜜的回忆。试飞员烈士的遗孀几乎没有再婚的,因为在她们眼里,曾经用生命叱咤蓝天的那个人,无与伦比。
热门推荐
  • 锦江禅灯目录

    锦江禅灯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皇后和亲

    皇后和亲

    【本文已完结】她,一张利嘴,说遍天下无敌手,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死的说成活的,人见人怕,鬼见鬼愁,的金牌律师竟然穿越到一个不受宠的皇后身上还是个即将被送到敌国去和亲的皇后醒来第一天,威胁皇帝,不给权力姐就撂担子不嫁了!第二天,一脚把贵妃踹进荷花池,只要姐在就轮不到你嚣张!第三天,气晕太后,我就是后宫之主,看不惯,你就叫皇帝废了我呗!第四天,踢断小侯爷的命根子,敢吃姐的豆腐,让你一辈子断子绝孙!……第一个月,肱骨大臣、后宫嫔妃齐齐请命,皇上求求你,别让皇后去和亲!什么?竟然不让我去和亲了?那可不干,你这大齐都玩遍了,也玩腻了,收拾包袱,闪人!【精彩片段一】:夜黑,风高,爬墙夜!屁股一扭,脚一蹬,啪啦一声!墙太高,砖太滑,爬不上!“皇后,大半夜你在干什么?”一道邪魅的笑声在后面响起。“我在锻炼身体,对,锻炼身体,左三脚,右三角,屁股扭扭……”【精彩片段二】我要休了你!竟然敢设计圈套让我嫁你。好,那先把一年前你在赌场输的50万两银子还给我。我记得我只输了20万两!剩下那30万两是是利息。另外你开百花楼失败也花了我80万两银子,记得一起。……你欺人太甚,我要离家出走!包袱一款,银子一捞,儿子一牵,江湖我来也!正式开通包养(现在男主大家还在猜测中,谁猜到就是谁的,不收费,以先来先到为原则)蓝沁(qin)——郑潼潼包养风辰逸——阿布帝释天包养风念夏——萩萩包养推荐彩虹的新文《凤临天下,皇后有点坏》没钱,没权,没势力,还没老爹自生自灭十五载,还被当做礼物送人骆含烟一睁眼面对的就是这一幕很好,你们不仁也别怪我不义骆含玉:“含烟妹妹,我来送送你,虽是做人第三十八房小妾,不过好歹也算有名分,生出来的孩子也不是野种、杂种之类的啊!”一双素手撩开轿帘,一道玉影缓缓而下:“姐姐说得对极了,做妹妹的我怎么能不成全姐姐的心愿呢?”“啊……”女子头一载,晕倒在地,骆含烟一脚把她踢进了轿子里,拍拍手扬长而去!某男:“含烟,你是我见过最美的女人,第一次见面我就不由自主的爱上了你!”某女:“你记得清楚这是你对第几百个女人说这话了吗?”某男:“烟,你真没一点浪漫细胞!”某女:“浪漫?浪漫一斤值多少钱,饿了能挡饱,寒了等当衣吗?你这点伎俩,还是去骗骗无知小女孩吧!”
  • 傲娇的谢先生

    傲娇的谢先生

    时温从来不知道有一个人喜欢她喜欢到那样疯狂的地步。可是她宁愿不知道啊。“你发现了我最大的秘密,时温,你说我是把你吞入腹中还是融入血液中。”时温抵着他的胸膛,讪讪地笑了笑:“谢总,你认错人了吧,我不叫时温,我叫温时。”谢晔附在耳边,嘴角缓缓勾起,声音低沉蛊惑,“是么,既然如此,温小姐,有关你侵犯了我太太的肖像权的事,请你陪我去警局走一趟。”时温震惊地瞪着他,“凭什么,长得像有错吗?”谢晔勾起她的一缕头发,在手指上环绕着,漫不经心道:“本来是没错,但是……偷了我的心,就是有错了。我这人护短,如果温小姐当着记者的面承认你是我太太,我就不追究温小姐的过错。”时温:“………”
  • 南少老婆又跑了

    南少老婆又跑了

    【已完结】重生十八岁,简汐发誓这辈子一定好好活,他举双手双脚赞成:“嗯,有我,活得好。”说好要一拍两散假恋爱,他却缠着不放。她看着身边的男人,头疼至极:“南少,我们真的不配……”“哪里不配?我说配就配!”他挑眉把人逼入墙角。次日她扶腰逃跑,他跺跺脚一通电话打出去:“小野猫又跑了,马上封锁机场。”
  • 李铁君文钞

    李铁君文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母妃快跑,父王杀来了

    母妃快跑,父王杀来了

    “你有没有爱过我?”快要临盆,她拉住男人的衣襟忍痛问道。男人对她视而不见,冷声吩咐道:“必要时保住孩子。”【五年后】两人再度相遇,她已不是从前的那个卑微求爱的女子,但男人依旧高高在上:“倘若你乖乖撤兵,孤王便给你一次机会。”“父皇,排练的时候你不是这么说的。”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从背后探出头。“死小子,闭嘴!”男人面露难堪的低吓道。
  • 中国历史1000问

    中国历史1000问

    炎黄子孙们,让我们翻开历史,拂去岁月的灰尘,寻找创世祖先们开辟中华民族生存、发展道路的历史足迹吧!本书以时间为序,从远古的史前文明说起,一直叙述到公元2010年年底,在所有的同类书里是时间跨度最大的,这也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其次,本书与同类书相比,虽都是选取历史片段、勾勒历史故事,但本书的选取面非常宽泛,从而使本书的信息量颇为庞大,这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再次,本书在叙述时,力求尊重史实,不妄加评论,让读者做阅读的主人,去思考、去感悟……这是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最后,本书在讲述一些历史故事时,不仅考证了正史,也辨析地引用了一些稗官野史、逸闻琐事,从而使本书的叙述角度更为客观,这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
  • 我想和你不期而遇

    我想和你不期而遇

    异国转机时,让她认识了年轻有为的航空公司机长唐瀚文,才知身上戴的玉佩有着惊人秘密……百年古扇展览上,他才得知是她唐笑笑让他家人多年的收藏品出现在巴黎及伦敦……为了她,他愿意放弃一切,做她背后的男人。为了他,她成为是非不分的刁蛮大小姐,只为让他逃离日渐沉重的束缚。有些人,一旦遇见,便一眼万年;有些心动,一旦开始,便覆水难收。
  • 嚣张王爷狂妄妃

    嚣张王爷狂妄妃

    大婚她逃跑……他好心救个“女人”,竟被误认为劫持丞相大人。该死的他不帮忙,还说什么:"充王府后宫吧!"整天看他和别人干坏事,一怒之下离家出走,竟被说成了红杏出墙的花。
  • 圣魂

    圣魂

    叶小为唤醒了自己体内的一缕他人之魂,意外得知自身神魂的破碎。这究竟是有着何种谜团?来自星域外的召唤又是怎么回事?一缕圣魂,生而不羁,誓要打破这天地之禁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