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8400000006

第6章 披荆斩棘,走向成功——激励学习习惯的培养(2)

钱三强萌发了研究科学的兴趣之后,钱玄同就积极地给予鼓励。钱三强上中学后,有一次读了孙中山先生著的《建国方略》,书中提出要把黑暗、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繁荣昌盛的新中国,并具体描绘了未来中国的蓝图。他读完后自言自语道:“对,要使国家摆脱屈辱,走向富强,非建立强大的工业、非学科学不可。”这本书对钱三强后来的专业选择影响非常大。

钱三强中学毕业前夕,毕业后向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便提上议事日程。此时有人对钱玄同建议说:“你是搞语言文字的专家,名气又大,应当叫三强接你的班。”

钱玄同笑道:“那要看孩子的态度和兴趣哩!”一天,钱玄同对钱三强说:“你将来学什么,我不包办代替,要由你自己去选择。但是,对于一切事物,一个人应该有科学的头脑,应该用自己的理智去分析,研究其真相,判断其是非,然后定改革的措施。”父亲的这席话,更坚定了钱三强心中早已立下的志向。他很明确地告诉父亲:“爸爸,我要学工!”钱玄同很理解和支持儿子的想法,点头表示赞许,并鼓励他报考北大理科预科班。

不久,钱三强进入北大预科班学习。不料,他首先就碰上了语言难关,因为钱三强在中学学的是法文,而北大使用的外文教材是英文。父亲怕儿子泄气,便鼓励说:“目标既然确定了,就应当用艰苦的劳动去实现理想,克服困难要有一股牛劲。”在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下,钱三强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闯过了英文关。

在北大读预科时,钱三强还到清华大学旁听物理和电磁学,读了英国科学家罗索的《原子新论》,他深深爱上了原子物理。后来他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物理,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1937年,公费留学生考试在即,刚好有一个留学名额。钱玄同鼓励儿子去应考。钱三强不负父望,金榜题名。可就在出国前夕,父亲不幸患了重病,是去是留,钱三强犹豫不决。父亲看出了儿子的心事,鼓励他不要挂念家里,对他说:“你学的学科,将来对国家有用,你还是出国好好学习吧!”

钱三强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学成回国,成为世界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钱三强成长为一名科学家的过程,就是父亲不断精心培养的过程。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参加五四运动游行,让儿子从小体验“改造社会”的艰辛;教育儿子从小爱科学,树立科学救国的思想和抱负;支持儿子自己做主选择专业;鼓励儿子克服语言困难;鼓励儿子出国深造。在儿子成长过程的每一步,每个重要的岔路口,都有父亲及时的引导、鼓励和支持。这就给我们一个启迪:父母关爱子女,仅仅停留于溺爱和物质的满足是远远不够的,而应重在启发、引导、扶持,积极支持孩子的选择。

让孩子积极地选择未来,我们给父母们的建议是:

1.让孩子自己选择专业。每个孩子的兴趣不同,爱好不同,父母应当给孩子自由选择专业的权利,不得横加干涉。一些父母,眼见别人3岁的孩子就会背唐诗,也买回一本,每天口读面授,逼着孩子背诵。还有的父母,希望子女成为少年画家、书法家、乐坛“神童”,也毫不顾忌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条件,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抠出搞“智力投资”,但事实并不与他们的愿望成正比。

2.及时引导、鼓励和支持。父母关爱子女,仅仅停留于溺爱和物质的满足是远远不够的,而应重在启发、引导、扶持,积极支持孩子的选择。

习惯15.培养孩子自己选择的好习惯

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对不应该做的或暂时不能做的,或者放弃,或者暂时放弃,这是人生选择中的一个重要法则。

比尔·盖茨是美国西雅图市人。中学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一年后辍学,开始从事令他痴迷的计算机事业。1975年正式创办微软公司,28岁成为全球电脑大王,曾被评为1998年度世界首富。

比尔·盖茨的外祖母对他产生过重要影响。外祖母在中学时代曾是校女子篮球队的主力前锋和班上的毕业生代表。她博学多才,思维敏捷,酷爱益智游戏,在她的眼里,玩游戏不是无意义的消遣而是技能和智力的锻炼。

外祖母很喜欢和比尔·盖茨玩智力游戏,包括下跳棋、玩筹码、打桥牌等。玩游戏时,外祖母总爱对比尔·盖茨说:“使劲想!使劲想!”她也常常为比尔·盖茨下一步好棋、打一张好牌而拍手叫好。这些游戏大大地激发了比尔·盖茨爱思考的潜能。

外祖母还经常给比尔·盖茨读书、讲故事,比尔·盖茨从中受益匪浅。在外祖母的帮助与指导下,比尔·盖茨的阅读兴趣日益浓厚和广泛。

比尔·盖茨非常喜欢参加他家附近的一家图书馆举行的夏季阅读比赛,他总能得男孩中的第一名,偶尔还会夺得总冠军。他年仅9岁的时候,已经读完了《百科全书》,11岁的时候,就因背诵《马太福音》中冗长而晦涩的《登山宝训》全文而获奖。

外祖母早已意识到比尔·盖茨在思维与记忆方面超乎常人的潜能,她总是利用各种机会去激活他这方面的潜能。当祖孙俩一起在公园散步时,外祖母常会与比尔·盖茨交流棋艺或看了某篇佳作的体会,培养他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正是在这种磨炼中,比尔·盖茨一天天成长起来。

比尔·盖茨的父母也十分关注儿子的成长。父亲是律师,母亲是教师,他们都是西雅图市颇有名气的人物。比尔·盖茨的父母在工作之余总是尽可能与孩子们呆在一起,一家人不断做各种游戏,从棋类到拼图比赛,几乎所有的益智游戏都玩遍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环境已越来越无法满足比尔·盖茨的进一步发展了。于是,父母开始把目光投向社会,寻找能激活儿子潜能的更广阔的舞台。读小学六年级时,比尔·盖茨在父母的帮助下参加了西雅图的当代俱乐部。在这个俱乐部里,聚集了许多聪明的孩子,他们常常讨论时事、书籍和其他问题。在这些活动中,比尔·盖茨常以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博得大家的喝彩。另外家里人还支持比尔·盖茨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

比尔·盖茨小学毕业后,父母在他是该读私立中学还是读公立中学的问题上进行了认真分析。由于比尔·盖茨在小学时就是一名不太“安分”的学生,父母希望儿子在新环境中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上有纪律约束。当时,西雅图有所私立中学,名叫湖滨中学,该校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纪律严明,这所学校比较符合比尔·盖茨父母的要求。

比尔·盖茨开始不愿意去,他认为湖滨中学的校规校纪太严格,对人约束过多,但当他听了父母对湖滨中学优越的学习条件的分析后,还是同意了。

在湖滨中学,比尔·盖茨虽未改掉那些所谓的“坏毛病”,但他的数学天分得到了进一步发挥。也正是在那儿,他迷上了令他倾注毕生精力的计算机。比尔·盖茨常按自己的兴趣来对待学习,凡是他喜欢的课程,他就狠下工夫,学得十分出色,反之,就一般性地对付。

父母每次看了比尔·盖茨的成绩单后,尽管他们知道儿子的某些课程还可以学得更好些,但他们从不责备儿子。因为他们知道,儿子不是不用功,只是不愿在不喜欢的东西上浪费时间罢了,他把自己的才智和心血都用在了刀刃上——他喜欢的数学与计算机上。

比尔·盖茨中学毕业时,很想到哈佛大学读书,这也正是父母的最大心愿,因为他们清楚,只有哈佛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才能使儿子受到最好、最全面的教育,他的天赋才能被充分激活。但是在专业选择上,父亲与儿子却发生了分歧。比尔·盖茨的父亲在美国律师界的声望很高,他非常希望儿子能继承父业,但比尔·盖茨却对学法律当律师不感兴趣,他最感兴趣的是数学和计算机。

所幸父母是很开明的,当他们发现儿子对当律师毫无兴趣后,意识到若强迫他学法律,只会扼杀他在计算机方面的特殊天赋,对他的发展极其不利。所以,父母放弃了原来的想法,决定让儿子在大学里自由发展。不料一年后,他们遇上了更加棘手的难题,原来比尔·盖茨要离开哈佛,与别人一起创办计算机公司。父母百思不得其解,一开始极力反对,他们认为在哈佛大学求学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难得且重要,中途放弃实在可惜。为了让儿子放弃退学的想法,父母甚至拜托他们的好友、一位十分有名望的企业家劝说自己的儿子。

比尔·盖茨的这次选择,改变了他的一生,奠定了他的计算机事业的基础。比尔·盖茨是当之无愧的电脑英雄,他创造了人类创业史上的一个神话。比尔·盖茨的成功是个人天赋与家庭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

比尔·盖茨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外祖母循循善诱的启蒙式教育和父母不辞辛苦地寻找适合他天赋发展的社团和学校,为比尔·盖茨天赋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它能顺利地生根、开花乃至结果。仅仅发现孩子的天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善于保护和培养。比尔·盖茨是幸运的,他在选择学校、选择专业以至选择退学上最终都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正是这无数次正确的选择,使比尔·盖茨的兴趣和天赋与他的事业找到了最佳的结合点。试想,如果当初比尔·盖茨屈从父母的意愿去学习法律,那电脑界无疑会失去一位叱咤风云的英雄。一次选择有时就可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尊重孩子的选择就是爱护孩子的未来。有时候,孩子的选择可能会与父母的观念发生冲突,这时候,我们应当把主动权交给孩子,更多地从孩子的志向与内在潜质出发去尊重孩子的选择。

当孩子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后,父母要积极支持孩子的选择,多给孩子鼓励。

那么,父母如何尊重孩子的选择呢?

1.支持孩子的选择。如果孩子决定了的事,父母可以提一些参考意见,但不要强求,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2.让一切顺其自然。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身负重任,既要收得拢,又要放得开。这是个高难度的动作。也就是说,该提醒时提醒,该自由时给予自由。

习惯16.培养孩子乐于成功的好习惯

成功使人快乐,失败使人沮丧。成功决非依赖于金钱,也非靠父母的溺爱。积极勤奋的努力和不计成败的洒脱是成功的两翼,父母要将成功的信念注入孩子的血液中。

成功的习惯在于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给予肯定,而不在于长久说的于某件事情的完成。教育孩子学会做人,是培养成功习惯的关键。山东省莱阳市食品厂退休干部左玉银几天内同时接到了两个在国外留学,攻读博士后的女儿的来信,信中分别向父母汇报了各自的学习情况:在美国留学的大女儿左巍刚刚在一次会考中获得全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在荷兰留学的二女儿左岩则获得了全校最高奖学金。她们姐妹俩是北大历史上惟一一对,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惟一一对姊妹博士后。她们为何能双双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呢?

1999年7月6日,对于左玉银一家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他的两个女儿左巍、左岩同时在北京大学获得最高学位——教育学博士和语言学博士。对于两个女儿的成长,母亲陈瑞华最大的感受是一定要抓好孩子的学前教育,利用多种方式教育孩子。

大女儿左巍1971年出生,小女儿左岩1973年出生。而这两个女儿都是陈瑞华带大的。当时,左玉银在部队,不能常常回来。所以,照顾和教育两个女儿的任务全部落到母亲陈瑞华一人身上。

俗话说,知女莫过母。对两个女儿的每一点进步,陈瑞华都是非常清楚的,她对两个女儿的不同特点,分别施教。大女儿左巍学习上有时飘一点,虽然成绩一度不错,但有时不扎实,常常出些小差错,但左巍也有个特点,就是大人抓得紧一点,她的学习成绩就稳定一段时间。有时考试成绩不理想,陈瑞华并不批评她,而是和风细雨地帮助左巍分析原因,找出不足。每次陈瑞华一说,左巍的成绩就上去了,说了几次之后,左巍成绩便稳定下来了,并且每次考试总是第一、第二。

与姐姐相反,妹妹左岩学习扎实,但有时就是对自己没有太大的自信心。成绩好,老师又惯她,年龄又小。左岩的英语成绩挺好,学校准备推荐她参如全省英语比赛。可左岩一想到全省比赛,就有点发怯。陈瑞华得知这一情况后,就让女儿给老师讲,每次上课前,留出5分钟让她在同学面前到讲台上讲英语,陈瑞华怕左岩考试时一下子紧张说不出来。老师对这个建议答应了。等到了烟台参加考试时,看到人家的设备、师资都比自己学校好,左岩心中又有些活动,回家后给陈瑞华讲:“妈,咱们根本不行,条件太差。”陈瑞华对女儿说:“你能行,条件好坏只是一个方面,你应该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考试结束了,左岩得了第一。陈瑞华故意逗她:“你不是说咱们条件差吗?”左岩不好意思地说:“妈,别提这些了。”陈瑞华说:“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对自己有自信心。”

左巍、左岩在母亲的教诲下,学习成绩突飞猛进。1988年,老大左巍考上了潍坊医学院师资专业。一年之后,左岩又以理科烟台第一、全省第二的好成续考上了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

左岩来到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后,立刻在同学们中引起了轰动,每年考试她总是第一,在其英语专业中,左岩以全院第二的成绩通过8级统测,那一年左岩才19岁。1993年,左岩毕业了,分配问题迫在眉睫。这时,总参外事局来学院选调毕业生,左岩作为惟一人选被选中。能去外事部门,这在多少人眼中是个求之不得的好机会。而左岩却执意申请留院考研。左岩把自己的决定写信告诉了父母。本来父母是希望女儿毕业能回到自己身边。对女儿的选择,父母投了赞成票,陈瑞华给学校领导写了一封信,信中深情地说:“孩子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把孩子送到军校,我们一百个放心,我们支持孩子的选择……”1993年,左岩以411的高分,考取了外院硕士研究生,并创外院考研成绩最高记录。

同类推荐
  • 孩子性格内向怎么办

    孩子性格内向怎么办

    用沟通的钥匙打开孩子的心门。孩子正处于个性品质初步形成期,家长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期,施加正确引导,使其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开朗乐观、主动交往的性格。要培养一个合群、乐观、善于与人交往的孩子,必须从消除那些造成孩子内向的因素入手。
  • 培养优秀女孩的100个细节

    培养优秀女孩的100个细节

    女孩将来是否幸福首先取决于家庭教育的优劣,100个细节让父母抓住培养完美女孩的金钥匙。女孩父母必读的3大理由:1.适合女孩的才是最好的!全面解读女孩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让家长洞悉女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掌握女孩教育的方向和技巧,真正教到点子上,事半功倍。2.100个细节解决100个家教难题!每一个细节都含有大量具体的教育实例和操作指导,是众多成功父母总结出来的教育经验,简单实用,能引导你解决女孩教育中最常见、最关键的难题。3.培养真正优秀的女孩!以培养聪明、乐观、自尊、善良的女孩为目标,全面塑造女孩的修养、情感、品质,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教育。
  • 食育:从摄取营养到重视饮食行为

    食育:从摄取营养到重视饮食行为

    本书介绍了日本时下最为流行的婴幼儿饮食新理念——“食育”。让孩子“吃什么”、“吃多少”,强调的只是摄取营养,而“食育”专注的是“怎么吃”,怎么让孩子有吃的欲求:既爱吃的东西,又爱吃的过程。
  • 好规矩胜过好爸爸

    好规矩胜过好爸爸

    自理能力、自信心理、坚强品质、骁勇精神,赋予孩子坚韧、果断、自信、豪爽、独立等性格特征,使孩子远离自私自利、柔弱脆弱、自暴自弃、沉默寡言、羞怯自卑、感情冷漠、害怕失败等消极个性品质,从此健康成长。
  • 有责任心的孩子才有未来

    有责任心的孩子才有未来

    提升孩子责任心,培养未来精英的最佳读本。让孩子在责任的担当中感悟人生的意义,从优美的文字中汲取至深的哲理。教会每一位青少年勇担责任,把握自己的未来。
热门推荐
  • 甜心蜜令:男神好难追

    甜心蜜令:男神好难追

    陈沫沫有个后妈,有个妹妹,简直标准红文配置,可惜,男神并没有按照言情定律爱上她。为了走上人生巅峰,为了迎娶高富帅,情商低,表情少的陈沫沫,接受了男神系统的邀约,从此开始走上了,攻略各路男神的漫漫不归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溪蛮丛笑

    溪蛮丛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解放天津(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天津(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毛泽东声东击西诱敌固守围而不打,蒋介石试图拉傅作义南撤,以加固长江防线。傅作义主张“固守平、津、塘依海作战”。由此为解放军创造了战机。林彪天津还未开战就坦言胜券在握,用鲜血钻穿“铜墙铁壁”活捉陈长捷……
  • 河沙场(中国好小说)

    河沙场(中国好小说)

    牛老七在县政府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带全家最早从老家孝感农村迁到潘镇,开了一家孺子牛餐馆旅社,并在潘镇江边办了一个河沙场,并将自己的其他家人请来为他打工。河沙场顺利办起之后,为他运沙的胡成进因觉他不大方、不义气,便从中使坏,为了利益,他让家中被胡成进看上的、急需钱来供弟弟上大学的弟媳春儿去陪胡成进,最终被弟弟牛老九发现,将胡成进从楼上丢下身亡。
  • 三十六计一日一得

    三十六计一日一得

    《三十六计》是一部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兵法,可以说是一部纯粹讲实用的谋略之书。它不只用于军事,也可用于人生,被称为“文武兵法”。理解了古计中的智慧,我们便懂得了谋略的精髓。
  •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埋剑英雄传

    埋剑英雄传

    东汉末年!十常侍练就《鹤顶无双谱》威震朝野,引发了何后董后的娘家之争。在何进董卓二人的逐鹿下,董卓灭何进、从而挟天子以令诸侯,直至三足鼎立。建安十三年,曹丕称帝,国号大魏,将汉王朝末代皇帝放逐塞外,而当年十常侍所创之功《鹤顶无双谱》也随着末代皇帝放逐塞外……
  • 最让你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智慧背囊)

    最让你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智慧背囊)

    本书精心选取了近100多篇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感恩故事。一个轻轻的拥抱、一张小小的纸条、一份感激的心情……平凡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值得你感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你在学习和生活之余,有一点时间来关照一下自己的精神世界,体味一下人生的美好,让你懂得以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接纳别人、成就自己,给自己带来幸福和希望,给别人带来真诚的祝福。
  • 人文成都

    人文成都

    以掌故和成语中的成都为切入角度,分“入蜀”和“出蜀”两篇讲述成都的历史人物故事。本书对以成都地域文化为典型代表的巴蜀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并在占有翔实史料的基础上加以富有才情的文学化想象叙述,兼具学术性与文学可读性,对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具有较大意义,出版价值较高,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 让女孩成为小淑女的好故事100篇

    让女孩成为小淑女的好故事100篇

    本书包括:圣母的小酒杯、一千零一夜故事的由来、野黄蜂救人、蜡烛照亮冷漠的心、踩面包的女孩、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八仙过海、一个小小的金币面包、渔夫和小金鱼、星星金币、画眉、鹦鹉和乌鸦、三只蚂蚁、白葱头和红葱头、白天鹅和黑天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