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9200000015

第15章 煽动与纷扰

治理国家的人应该知道国家动乱的征兆;通常当人民已无上下之分时,动乱的征兆就最为明显;这就好像自然界的暴风雨在昼夜交接的时候最大一样。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国家将有大动乱之前也是这样。

“暴风雨知道前兆,

祸起阋墙有暗争。”

对国家的诽谤和放肆的言论如果太多而无所顾忌,流言四起,损害国家利益的歪曲报道,都是暴乱的征兆。罗马诗人维吉尔说,流言女神是巨人家族中的姐妹之一:

“大地之母因为怀恨诸神,

生下一女起名流言;

她是巨人家族中最年幼的一个,

她是巨人西亚斯和安塞拉多的妹妹。”

流言好像是过去煽动的残留物,实则是未来煽动的前奏。不管我们如何明白辨别,暴乱的煽动与流言的煽动都是如同兄弟姐妹般平行的事;国家的良好政治和合理的措施本可令人满意的!”但一经流言的打击,恶意的中伤,便成了百无是处,正如塔西托所说:对于政府的不满如果普遍存在,则好的政治与坏的政治将同样遭到攻击。切勿认为流言只是骚乱的象征,只要加以压制就可以补救,只有不轻信流言才是制止流言之上策;如果不断地压制,反而会使流言传播得更久。塔西托说顺从自然也不是部下对长官那种俯首从命的服从,一而是要有所辨识地顺应。纷争、辩论、对命令不满,都是摆脱束缚的方法、不听命令的表现。尤其,当台上的人以温文畏缩的态度发言,而反对者却以大胆放肆的态度讲话时,不服的表现更是明显。

主张权谋的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弗利说得好:国家应为民父母,如果有所偏袒,便会像一条载重不均的船倾向一边去,例如法国亨利三世起初介入消灭新教徒的联盟,不久又倒戈,自己反受攻击。假使国君成为某种运动的同谋,而当其他方面的势力大过国君时,国君的名位已就名存实亡了。

假使纷争公然兴起,政府的威信便会失去。政府最重要的行动应该是像行星在天体中的运行,每一行星都是由一主动力推动而迅速前进,自身的运转却是缓慢的。假使大行星运行过猛,塔西托则说:“太放任了,以致有违服从(顺从自然)的原则。”这也表示整个轨道已经出了毛病。威信像是上帝赐给国君的束腰带,可随时放松,维护政府的四大纲领:宗教、法律、议会和财政,如果发生了动摇或减弱的征兆,人民就会祈求清明政治,就像祈求一个晴朗的天气一样:我们暂且不谈这些,先来谈煽动的因素,再来谈谈煽动的动机,进而再谈补救的办法。

关于煽动的因素是值得研究的事。如果时间允许的话,防止煽动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消灭煽动的因素。例如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要熄灭那星星之火。煽动的因素有二:极度的贫穷和不满。当然,如果大多数的财产被吞没了,大多数的人便会赞成骚乱。罗马诗人鲁肯描写罗马内乱以前的情形说:“财产因高利贷而被吞没,信用动摇了,许多人因战争而获利。”

“许多人因战争而获利”的投机取巧心理,就是国家将乱的必然征兆。假使较有名望的人都遭遇了贫穷的处境,平民又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则危险就会紧迫而扩大,因为饥饿而生的叛乱是最激烈的。至于,民众对于政府的不满,如同人体内的体液很容易发高热,以致皮肤肿胀一样。做国君的不要以民众不满的情绪是否正当来判定危险性的大小,因为这样会作出过于理性的估计。其实,他们的不满往往伤害自己或损害自己的利益。也不可拿造成不满的痛苦来衡量危险的大小,因为民众的恐怖心理大于痛苦的感受时,他们的不满会更加增大。这是说,“痛苦是有限的,而恐怖却不然。”并且,当政府对民众的压迫太重时,那种被激起的不耐情绪可能变成勇气,恐怖的情绪则不然。同时,不要因为不满的情绪常常发生,并且时间闹得很久,都不曾引起什么乱子,就认为可以高枕无忧。并不是说烟云一定会变成暴风雨,暴风雨也未必会骤然而至,可是最后或许会出乎意料地涌现。正如西班牙俗话说:“吹灰之力可以断弦。”

煽动的原因和动机是宗教改革、重税、法律和风俗的改变、某种特权的丧失、一般的压迫、不公平的升迁、起用愚庸或陌生者、饥饿、散兵游民、激烈竞争,以及其他惹起公愤的事都足以使得民众团结起来从事革命运动。

关于补救的办法,有一些基本的预防法,至于适切的补救办法,必须对症下药,这项工作与其说是统治者的事,不如说是议事者的事。

第一种预防就是除去一切足以引起叛乱的本质上的因素,那就是国家的贫穷问题。为了消除贫穷,就得使贸易平衡、培植工业、消除游荡与懒惰的习性、以法律节制浪费、改进耕作土壤、调整物价、节制税收的浪费等等。一般说来,我们必须预先筹划,使国内的人口数目不超过生产总量所能负荷的程度。人口的计算也不要单以数目来作限制,因为人口少而消费量多时,反比人口多而生活较节约、储蓄较丰富危险得多。所以,贵族显要的增加和平民的比例过高时,国家必然贫乏。僧侣增加过多也是这样,因为他们对生产毫无补益。饱学之士过多也会发生同样的弊病。

我们也要记住:某国的收入就是另一国的损失(因为一处有所得,另一处就必有所失),只有三种东西可以从甲国销售给乙国,一是天然产品;二是工业制造品;三是交通工具。所以,如果这三个生产的轮子转动起来,财富就会源源而来。经营和运输较物品本身更有价值,更易充实国库,这是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事例。荷兰在这方面的成绩就很卓著,他们把最佳的矿产善加经营和运销而带给国家财富。

最重要的是政策的运用要最佳,使一国的财富不要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不然的话,即使有大量的生产也会有饥饿的现象。金钱好比肥料,除非散开,否则是没有用的。要达到这个目的,主要的办法就是对于高利贷的剥削、货物或某些事业的垄断,以及大牧场等应加以控制。

为了清除不满的情绪,我们必须明了一国之内有两种国民,即贵族(或类似贵族者)与平民;如果他们之中只有一部分不满,危险性就不会太大。因为平民的情绪没有贵族的激动,它是非常迟缓的;并且广大的平民如果不自动发出不平的呼声,贵族的力量也是很小的。当贵族等待着平民方面不满的怒潮掀起时,那么危险性就大了。所以诗人(荷马)曾杜撰了神话来警示我们:天神周比德听说众神有叛意,便听从智慧女神派拉丝的意见,派人去召唤百手巨怪布莱阿鲁斯来协助,否则,天神早就被众神缚起来了。这个寓言自然是讽刺一国之君若想安安稳稳,必需要得到平民的拥戴才行。

对于民众的痛苦和不满的情绪,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让他们发泄出来,这才是一个安全的政策。人体内的体液如汗水等如果不让它排出,或是受伤的淤血倒流体内,就会有生疮或恶性肿瘤的危险发生。天神周比德处置埃匹米修斯,对于普罗米修斯在预防不满这一点来看是很适切的,这是防止不满的最佳策略。当痛苦和罪恶的病菌从盒子里飞出来的时候,埃匹米修斯把盖子关上,却把“希望”留在了里边。的确,用熟练的政治手腕培养希望,把人们从这个希望转到另一个希望,可以说是防止不满毒素的惟一良药。当一个政府不能使民众心满意足时,却能以希望来取得他们的拥护,这也是贤明的政府。政府在祸患来临时,利用一线希望妥为安排,这个策略做起来并不困难,因为不论个人或政党,都容易以希望来自我安慰,或至少会故意装出不相信有祸患来临的样子。

政府方面一定要使民间没有适当的祸患中的首脑人物,使那些不满现状的群众无所依靠。这种未雨绸缪的办法是大家熟悉的,也是防患于未然的最佳做法。我认为一个适当的作乱事件,首领应该是个伟大而有声望的人物,他是获得不满者的信任与人民的拥戴者,但他对于自己的一切也是不会满意的。这种人可以用迅速而诚恳的办法加以笼络,使之与政府妥协,或让他和他的同党互相倾轧,这样就可以达到分裂的目的。一般说来,分离反对党,使他们不致过于亲密而保持距离,或说至少使他们互不信任,这种办法并不坏。如果执政者意见分歧、党争频仍,而反对者却协同一致的话,则局势就变得极为凶险了。

我曾注意到国君发表机警而锋利的演说,而抬高了叛乱者的气焰。凯撒说:“西拉不学无术,所以不知如何称霸世界。”这句话闯下了大祸,因为他把人民的希望击破了,以为他只知独裁,不知其他。迦尔巴说:“我不收买士兵,而是征用士兵。”他也惹来杀身之祸,因为这话使士兵们失去了获得犒赏的希望。同样,普洛巴斯说:“有我活着,罗马便不需要军队。”这话使士兵们大为失望。这类事情不胜枚举。国家在动荡不安的时候,国君出言不能不慎,尤其是像刚才提及的演说言辞,虽短短几句,却比长篇大论更引人注意,那有如飞矢不胫而走,激起了他们的心声。

最后,为了应付一切事变,国君必须有一个或更多的骁勇之士来保护他,压制煽动,防患于未然。否则,纷乱一起,朝野震惊,一发而不可收拾,这种危险就像塔西托所说的:“一般人的性情是这样的,少数人喜欢恶作剧,多数人爱看恶作剧,而大众却会承认恶作剧是事实。”在军事方面的人物须有信誉,不可喜爱争端,不可讨好群众。另外也要与政府的其他官员保持友好的关系,否则,正如不当的补药,反而比疾病对身体更为有害。

同类推荐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人如其名,颇具传奇与神秘色彩。相传他受命于天、得书于仙。被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的《鬼谷子》,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斗争权谋,全面总结了战国纵横家的理论精华,是此派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子书。在当代,它称得上是一部军事、外交、商业和公关领域的智慧宝典、中国说服修辞术。《鬼谷子》立论高深玄远、行文奇古精妙,与中国一贯遵循的儒家传统相比,颇具异类色彩,历代褒贬悬殊,争议不断。它提出了不同于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一部奇书,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鬼谷子》提出了“捭阖”、“反应”、“内葽”、“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共分为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矿业无产阶级、农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态度四部分内容。
  • 和谐理性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话语

    和谐理性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话语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对和谐理性做了较全面的阐释,以和谐与理件为双重视角,借鉴并吸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有益思想资源,对人类社会的一些发展困境进行了哲学审视与反思。本书提炼出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话语,促使人们对当代社会做新的哲学思考,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诠释学的特质,也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反思和新的哲学论证,呈献具有宏观性和价值指导意义的新思路。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科学社会主义研究I(第19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科学社会主义研究I(第19卷)

    本卷是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第I卷,从经典作家和学者们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收录文章。本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的研究文章,第二部分是对一些学者在学术研究和探讨中提出的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人类未来的观点的介绍性或者研究性文章。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我是鬼脚七

    重生之我是鬼脚七

    S9,那个男人的瑞兹如同魔神一般,让自己的梦再一次破碎在巴黎。“我的职业生涯,到头了吗?”心灰意冷的明凯坐在窗前看着外面的景色,喃喃自语,他其实并不甘心。“我给你个机会,你要吗?”窗外阵阵金光闪烁,一阵洪亮的声音传来,明凯的生活也不再平凡。
  • 世界奇异故事

    世界奇异故事

    仲夏日雨夜,少年误入荒野中的木屋,三个神秘女人在房中举行着诡异阴森的古老仪式。神秘女人到底在干什么?少年能否逃过一劫?苏格兰城堡的古老传说后面,有着怎样惊人的秘密?莫名发生的起火事件,是亡灵索命,还是机缘巧合?奇异现象、墓下秘境、古老传说、孤岛秘闻……它们是惊悚悬疑小说中的成功之作,单本畅销千万册,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每一部都让人毛骨悚然!梅里美、江户川乱步、埃德加·爱伦·坡……世界文学大师演绎经典奇异故事,破解不为人知的诡秘奇案!
  • 判官法则

    判官法则

    叶冰,北城市EDC负责人,一个专门破获悬案、特案的组织。越狱狂魔案、苗疆蛊术案、无头尸体案、金光佛教案,带你走进人性的最邪恶深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 星迹校园

    星迹校园

    我是水瓶座的,不是你说的什么全属性星迹座啊!我只是个大一新生兼游戏菜鸟!什么游戏研究俱乐部?!我都说了不加入啊!!!
  • 庶女策:盛世毒妻

    庶女策:盛世毒妻

    前世使尽计谋,只为了他一生回眸、坐拥江山。一朝梦醒,她与爱子双赴黄泉,他却与嫡姐长相厮守。意外重生,却发现回到了十三岁。此时的她面临着回府的局面,这一次,她要掌握自己的命运,把他们欠自己的,一样一样拿回来!“女人,你用毒?”某男眯起眸子,大手不安分地游走在眼前人细长脖颈上。某女冷眼一瞥,“申公子,自重。”
  • 十不善业道经

    十不善业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京,1912

    北京,1912

    满族青年宁伯雍留学日本六年,回国后遇上辛亥革命,听说老同学在前门外经营《大华日报》,便去求职,成为记者。从京郊到城里后,宁伯雍看到了一个日益变化的北京城。他在龙泉寺认识了梆子小花旦白牡丹,并与沛上逸民等人组织团体捧白牡丹。从此白牡丹渐渐走红,后被维二爷独占,厌弃宁伯雍等人。宁伯雍又认识了妓女秀卿。秀卿对高官富商冷眼冷语,对宁伯雍却另眼相待,两人渐生情愫。秀卿不幸患病,临死前将母亲和弟弟托付给宁伯雍……
  • 国民男神0e

    国民男神0e

    言希是女伴男装的假校草,是当红男团poiuyt中的一员。更是全国少女心中的国名男神。是言家大小姐。一朝,因家族联谊,与容大少联姻,见面后才发现他是自已的队员一一容澈,一位冰山禁欲系大神,可言希的一举一动,和真实身份早已在她的掌握之中。而另一位成员,也早暗生情愫,该如何抉择。“言希,我喜欢你。”“小希儿,我也喜欢你。”
  • 爱与时光,终年不遇

    爱与时光,终年不遇

    当一个恨她不死的男人,突然间罩着她的时候,程若曦整个人都是蒙的,“黎正义,你蛇精病吧?!”黎正义很认真的眼神看着程若曦,“我比每天都正常,你不知道?”程若曦风中凌乱了……
  • 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

    本书指出美术鉴赏是观赏者对美术作品不断对话的过程,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人们从具有直观可感性的美术作品出发,通过对艺术作品起兴动情,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感受,提高审美能力。欣赏者针对美术的表现形式、艺术流派、艺术技巧、思想内容等作出评判,其过程涉及美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领域,通过欣赏书中的优秀作品,帮助我们来了解自然、历史、人生和社会,所以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时不仅提高了艺术修养和想像能力,还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