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800000007

第7章 【英】泰坦尼克号:人类一自大,上帝一耳光(二)(4)

1912年4月,西半球的北大西洋深处发生了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不到两个月,东半球的中国就将其写进了教科书,反应之速,见识之高,堪称“世界之最”。

在隆重纪念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的日子里,《辽沈晚报》发表了主任记者王志东的报道:

4月20日,沈阳一名收藏家首次曝光一本100年前的小学教科书,这本书用整整两课来介绍泰坦尼克号沉没这个和平时期最惨重的海难,课文中还绘制了船撞冰山沉没的插图。

记者在筹备中的沈阳詹氏教育史料博物馆见到了这本保存尚好的百年教科书。这本泛黄的书有57页,为“商务印书馆发行”,封面有“教育部审定”字样,并标有“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高等小学校”“第一册”等字样。

该馆馆长詹洪阁介绍,这本书是辛亥革命后出的最初一批教科书,以前所用的都是清朝的课本。出版日期是1912年6月,也就是中华民国元年,所以写有“共和国教科书”。

虽是《新国文》,但从目录上看,有熟悉的古文如《爱莲说》、《桃花源记》等,也有自然方面的内容如《显微镜》,还有人物介绍《华盛顿》和评论《尊重人类》等,可谓五花八门,但很吸引人。

詹洪阁说:“更为令人惊奇的是,泰坦尼克号沉没是在1912年的4月。时间刚过两个月,就成为小学教科书的内容,可谓与时俱进。”

关于泰坦尼克号(该书译称铁达尼号)的内容共两课,十五课和十六课,课文名叫《铁达尼邮船遇险记》。第十五课介绍了铁达尼号船体概况、发船时间、发生危险的时间等。两课加起来千余字,至今读来仍很吸引人。课文还写明了铁达尼号的建造费用为117万英镑,写明时间为“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4月自英国南安普敦启程,渡大西洋前往美国纽约”。“舟行后,天气晴明,水波不兴,旅客非常愉快。未数日,竟为冰山所触。”

第十六课详细写了船撞冰山沉没的过程,“船长督率船员百计救护。既知无可为,乃发令下小艇,又令男子退后,妇孺登艇,男子闻令即退,无有喧哗者。”文中还写到了最感人的一幕:当时船上电灯亮如白昼,船上的乐工照常演奏着乐曲,只是将出事前的欢快的曲调改为庄重的曲调,“曲曰:上帝乎,吾将近汝。”“船中有邮局职员五人,因救护邮件遂以身殉职。”

詹洪阁说,100年前的小学课本如此与时事紧密联系,反应如此之快,真是让人惊讶。

商务印书馆版《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高小第一册第十五、十六课《铁达尼邮船遇险记》全文如下:

铁达尼者,世界最巨之邮船也。修八百余尺,广九十余尺。船中有花园、球场、练艺所、泅泳池、电气浴室。凡百咸具,富丽绝伦。世称为海上之宫殿。

是船新制自英国,所费一百十七万镑。中华民国元年四月十日,自英国之沙桑布敦启程,渡大西洋,前往美国之纽约,世界人士,欲由英渡美者,多守候是船,以极游观之乐。

舟行后,天气晴朗,水波不兴,旅客非常愉快。未数日,竟为冰山所触,全船沉没。时十四日夜半也。

是日铁达尼叠得无线电报,知有大冰山,在航路之北方。船长下令警备,沿航路之南而进。夜将半时,忽觉全船振荡。旅客不以为意,嬉游如故。盖深信制造之坚固,设备之周至,必无意外事也。

船既遇险,船长督率船员,百计救护。既知无可为,乃发令下小艇。小艇既备,又令男子退后,妇孺登艇。男子闻令即退,穆然无有喧哗者。妇孺既毕登,男子以次登艇。时船已就沉,其不及艇者,或植立船上,或跃入海中,无有出怨语者。

时船中电灯照耀,俨如白昼。乐工奏曲,不改常度。久之,乃易其欢愉之调,而为庄重之歌。歌曰:“上帝乎!吾将近汝。”洎船沉,歌声乃随之俱沉于海底。船中有邮局职员五人,因救护邮件,遂以身殉职。

是役也,船员无不以死守职,秩序井然。旅客之舍身救人者,不可胜数。妇女亦镇定,罕闻啜泣声。间有依恋其夫,誓不愿行者。船员亦听之,不相强也。

当遇险时,频发无线电报,以求援救。加伯德邮船,得电飞至,天已黎明。乃悉援小艇诸人,十八日抵纽约。被难之亲故,迎迓者千余。医师看护妇麇集。街衢间默无人语,气象愁惨。计船中二千二百人,得拯者仅七百余人云。

三、坎迪在北京生活两年

无论是葬身冰海的遇难者,还是侥幸生还的幸存者,所有搭乘泰坦尼克号的人,都是不幸的。死者死不瞑目,生还者终身生活在阴影中,难以解脱。唯一一个例外,就是海伦·丘吉尔·坎迪。这是因为,身为作家,这个重大题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少年时代,坎迪接受过良好教育;青年时期,她投身创作,并在离婚之后,独自养育两个女儿,在没有任何固定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智慧,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她的著作《女人如何自力更生》,还一纸风行,成为国际畅销书。

的确,坎迪并非等闲之辈。在泰坦尼克号上,她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在游轮沉没时,她得以生还;在随后的日子里,她抓住这个题材,完成了36页回忆录,将自己的爱情载入史册,并点燃了电影大师卡梅隆的灵感和创作激情,为《泰坦尼克号》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的号角刚刚吹响,坎迪就离开美国,只身前往意大利,加入国际红十字会,在连天烽火中出生入死,抢救伤员。当时,19岁的美国小伙海明威,正血气方刚。他随同美国红十字战地服务队,前往意大利前线,在枪林弹雨中来回穿梭。7月初的一天夜里,一颗炸弹在他的身边爆炸,他的头部、胸部、上肢、下肢都被炸得血肉模糊。为了挽救他的生命,医生先后给他做了13次手术,有些弹片一直没有取出来,到死都留在体内。三个月后,意大利政府授予他银质勇敢勋章。据说,住院期间,坎迪曾像慈祥的母亲那样,日日夜夜地护理他。

后来,坎迪一直在东南亚、印度、日本等地流连忘返。据悉,她还曾作为《纽约时报》外派记者,在北京生活过两年,发回了许多报道。有人把她说成“北京通”,我认为有溢美之嫌。因为,我们至今也没有见到她的任何报道之作,怎么可以随便下结论呢

再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她年龄大了,满世界跑不动了,回到了自己位于缅因州的住家,安享晚年。

1949年8月30日,坎迪逝世。在另外一个世界,她是否与心上人肯特再续前缘,那只好去问上帝了。

四、席琳·迪翁让大连彻夜难眠

喝了“二锅头”,再品白兰地,什么感受

看了狂风暴雨,再听小桥流水,什么感觉

听完瑞奇·马丁的《生命之杯》,再欣赏席琳·迪翁的《我心永恒》,什么感想

1998年9月12日夜晚,在大连人民体育场,在第十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开幕式广场艺术晚会上,我现场欣赏了席琳·迪翁演唱的《我心永恒》,心里的感想就是:喝了“二锅头”,再品白兰地;看了狂风暴雨,再听小桥流水。

那个时候,国际服装节作为大连市一张靓丽的名片,风头正劲。

1998年9月,大连国际服装节组委会,请来了1998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主题歌演唱者瑞奇·马丁,又请来了1997年公映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歌演唱者席琳·迪翁。

我记得,瑞奇·马丁先唱。瑞奇·马丁演唱的时候,在台上载歌载舞,全场观众深受感染,跟着他手舞足蹈,大声叫喊:“Go Go Go……”

随后,优美的音乐响起,席琳·迪翁站在黑色轿车上,环绕体育场跑道缓慢行进,深情歌唱。全场观众闭上嘴巴、竖起耳朵,顿时鸦雀无声,尽情聆听这天籁之音。只有一群摄影记者,前堵后追,拼命地抓拍。

当时,我还在大连市新闻办公室,负责组织外地记者的采访,也在现场。手持照相机,跟着轿车满场跑,似乎与我的身份不太相符,但我也不愿意放弃这个抓拍机会。

于是,我就提前二三十米,在轿车前方“守株待兔”,用镜头锁定她,轿车缓缓行驶,她的娇颜慢慢由小变大,等我要按下快门的时候,她突然转头向我的这个方向嫣然一笑,我立马将她定格。

那一个夜晚,席琳·迪翁演绎的泰坦尼克号冰海绝恋,续写了泰坦尼克号与中国的新篇章。

第二天,洗出彩照,觉得她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美,就将其放大,镶进镜框,置于我的书架之上……

14年,弹指一挥间。真没想到,今天撰写泰坦尼克号这一章,她还在我的书架上方,默默地看着我……

经历是人生的宝贵财富。谁说不是啊!

同类推荐
  •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本书采用分类编排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了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名家著作,让你在一本书中了解百余部名著,跨时代、跨地域地感受一次心灵震撼。书中收录名著涉及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宗教六个大类,是迄今为止市场上收录名著最多、最全的一部全集。不论你是少年、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不管你是读书、工作,还是创业。你都可以从这些伟人的著作中受益,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素养,汲取心灵智慧,享受一次愉快的名著之旅!
  • 破冰之旅

    破冰之旅

    曾几何时,在发展的道路上,每走一步都要如履薄冰……然而,人类自从步入文明时代的第一天起,就共同执着地追求昌盛、繁荣、民主、自由、发达、富强,从不会因外部的原因而放弃。于是,在经历了“历史沉思”之后,才有了“命运狂想”,有了“历史的抉择”;在经历了发展的“十年潮”之后,我们可以骄傲地说:“让浦东告诉世界”……
  • 知性乃道德职责(名家文学讲坛)

    知性乃道德职责(名家文学讲坛)

    《知性乃道德职责(名家文学讲坛)》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纽约知识分子观念的缩影,特里林采用了一条更宽广的途径——文学与文化的交叉研究,来应对当时的新批评主流。通过这些不同凡响的文章,特里林向我们展示了一位非同寻常的批评家形象:他充满哲学动机而尊重文本,对历史敏感而不受其束缚,受艺术的熏陶而并不崇拜它,尊崇思想而怀疑理论。书中的多数文章已作为经典被大量引用,具有重要影响。
  •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11)散文随笔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11)散文随笔

    本系列图书精选“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分类结集成书。本书为第11册,收录第一届大赛10篇散文游记。包括《生活导演的一次“巧合”》《父亲的故事》《姐姐》《又一年》《离之魅》《回首又见它》《难忘那些美好的时光》等长篇叙事散文,以及抒情散文《兵团的土地,新疆的水》。
  • 花屿小记

    花屿小记

    张宗子早已在散文爱好者中负有盛名,气质雍容闲雅,冲淡飘逸,直追他的四百年前同名人张岱张宗子。《花屿小记》书名来自杜甫的诗句“花屿读书床”,收录了张宗子近年来的数十篇读书随笔。都是与读书有关的文字,有记人、记书的,有读书随感,有购书经历,有考证事物的,还有为前贤挑错的,还有类似传记或小说的文字,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充满着人文的气质和深厚的功底,令人心旌神摇,美不胜收。
热门推荐
  • 佛说净业障经

    佛说净业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这个时代不懂点经济学要吃亏

    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这个时代不懂点经济学要吃亏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尽力还原经济学的本来面貌,剔除了经济学中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学函数和定理法则,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揭示其中的经济学原理,让您在轻松的阅读中,真正掌握这门会使您的人生更加幸福的学问。全书共分12篇,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骨架,以古今中外的经济学现象为血肉,几乎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专业和领域,囊括了国内最新、最经典的经济学概念,生动而又严谨地阐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经济学热门话题,可以说是一部经济学知识的百科全书。
  • 痴缠不休

    痴缠不休

    昏暗的街道,身与心,在那一瞬间,一起破碎。一夜珠胎暗结,却引来致命的伤害。情景一圣洁庄严的婚礼,雪白的婚纱,新娘娇羞动人,新郎剑眉星目、俊逸尊贵,所有人见证这幸福的一刻,屏息等候新郎的回答,但是——“我不愿意!”简短的四字,清晰残忍的话从他的薄唇逸出,目光如炬,冷漠坚定的告诉牧师,他不愿意!“为——为什么?”所有的期待化作伤心的低语,心眉不敢置信的瞪大眼睛,脑海一片空白,愣愣的脱口而出。“我不是傻子,我—不—会—替——别—人—养—野—种。”说完,扔掉戒指,大踏步离开神圣的殿堂。心眉弯身,捡起了那枚闪耀的戒指,刺痛了泪眼。原来,他早就知道,所有的甜言蜜语甚至神圣的婚礼,只是他布置的陷井,就等着她傻傻的跳下去,瞬间摧毁了她所有的信念期待。野种,她的孩子,不是野种。情景二订婚宴上,她携夫带儿,美丽自信的向他道贺。“为什么你的儿子跟我长的这么相似?”他紧紧的盯着帅气的小男孩问道,眸光顿时充满惊骇、不安、狼狈。她淡笑不语,一旁的小家伙却护住母亲,傲气的开口:“不要看我长得帅,就说我和你像。”×××××××××××
  • 田赋考辨

    田赋考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前妻归来之邵医生好久不见

    前妻归来之邵医生好久不见

    她,童欣乐,童家最受宠爱的小女儿。他,邵正谦,邵家最骄傲的天之骄子。她遇上他,爱上他,都比别的女人晚了一步;二十岁那年,她抢先一步,让他娶了她。她知道他不爱她,但是她希望他给她一个机会,让她用三年的光景,让他爱上她。三年后,她终于明白一个道理,爱就爱,不爱就不爱,努力未必可以。明白后的童欣乐,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这段婚姻,留下一纸离婚协议,远走国外。只是,远走国外的童欣乐,不知道她走后的那一年,邵正谦有多疯狂的寻找她。童欣乐还不知道的是,为了让她回来,邵正谦都在背地里做了些什么。又一个三年后,童欣乐为了爷爷的病而回国。回国后,她主动找了他,想要公事公办,不料,他却势要与她没完没了。【好久不见】她坐在他办公室,等他。好一会儿,门口传来了脚步声,她站起来,侧身微笑,平静道:“邵医生,好久不见。”邵正谦嘴角僵硬,火急火燎的心被这句冷水给浇了一个醍醐灌顶。邵正谦脚步放缓。“邵医生,请你救救我爷爷,除了诊疗金之外,我会拿一件我最钟爱的东西跟你交换。”童欣乐用着最平静的语调,说着她今天来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叙旧,就是为了让他答应救人,仅此而已。“说说看。”邵正谦埋头翻着他办公桌上的病例,他手心都是汗,她并没发现。“什么?”童欣乐一顿。“你最钟爱的东西是什么?”邵正谦抬眸,眼神深邃,满是期待。童欣乐上前,将他们儿子的照片放在上面。邵正谦眼底的光,黯淡了下去。放下照片,抬头铿锵有力的拒绝道,“不够。”“what?”童欣乐诧异,直直的看向他。他,变贪心了。“……”PS:格子曰:这是一篇宠文,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格子我是深信不疑。此处应该有掌声,啪啪,啪啪啪……
  • 超神学院之战神华莎

    超神学院之战神华莎

    屠杀是一场华美的艺术展览!天宫因何而消亡?正义因何而崛起?神河因何而陨灭?是谁在否定正义?是谁在演出堕落?是谁在主宰幕后?又是谁,开启了新篇章?宇宙文明的反复昌盛,天使文明崛起的坎坷旅程,谱写了一首生命的赞美诗,经久不衰。她是凯莎凉冰的妹妹,她是天使的元帅,她是天使的战神,这是她的故事,这是她的华丽舞台,她就是,战神——华莎。注①:本书变身,中度毒性(暧昧),单身,不喜误入。注②:本书与原著并不相符,原著党不喜误入。注③:本书以天使为主,不喜误入。PS:书群名:凯莎的正义秩序,群,号:581425462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第10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第10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于2003年初,凭借强大的发行网络和发行数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原创类文学期刊之首,并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期刊奖项。其影响已不仅仅在文学界,更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之中。许多作品一经发表,即被各大报刊转载,更有近半数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产生巨大影响。本刊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中长篇小说为主要内容,并力求在秉持沉稳、厚重的风格的同时,依然留有一片充满激情、活力的年轻声音。
  • 自然奇观

    自然奇观

    《自然奇观》讲述浩瀚无边的宇宙,诡异莫测的自然,神奇有趣的生物……千余个知识热点,千余幅精美图片,带领我们一起探索变化无穷的大千世界。
  • 寻爱物语

    寻爱物语

    爱恋如同精灵,辛苦追寻的一路上,遍寻不到,却在转角瞬间忽现,不经意间降临世间。呐,那个时刻到来的时候,你可愿与我共赴一场素年锦时的盛宴。
  • 做赫本一样的女人

    做赫本一样的女人

    《做赫本一样的女人》她是银幕上璀璨的明星,她是高雅、美丽与气质的代名词,她是女人心中永不老去的公主和女神,她就是奥黛丽·赫本,正如有句话说的:“有一种美,叫奥黛丽·赫本。”但赫本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最迷人的女人呢?本书带领我们去了解和欣赏一个真实、全面、优雅且有智慧的赫本,去领悟她的独特魅力,从而帮助女人找到自身的优势,与原来不自信的自己告别,以此来提升和打造自己的魅力,最终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