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1700000003

第3章 凡事应严己宽人

不因恶小而为之,不因善小而不为。从古至今,纵观成大事者,他们没有一个人不是严于律已的典范。时刻注意检查自己的品行,持之以恒,从点滴做起,从小处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为成功社交打下良好的品格基础。

放纵还是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我们羡慕那些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强者,同时,我们对那些放纵自己、无所作为的颓废之士要加以批评和唾弃。生活中最容易做的是小事,因为它无处不在;最难做到的也是小事,因为它很琐碎。譬如,随口答应别人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可随即就忘了,别人却常常惦记着,寄厚望于你;约好的时间,也并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就迟到几十分钟,甚至个把小时,也不太在意。这些虽然事小,却都能体现一个人的人生。

怎样要求别人,怎样要求自己,这是一个做人的态度与原则问题。人在交往中产生矛盾恩怨,工作中发生缺点错误,总有自己和别人两方面的原因。解决矛盾,克服缺点错误,需要从自己和别人两方面找原因,严格要求自己,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如果只看到别人的问题,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矛盾和问题就永远不能解决,甚至有时候会使矛盾更加激化。

弃除怨恨,才能为你的人生之路扫清不该有的障碍。只有对自己严格,在责人之前先责己,把矛盾解决好,才会“身正”、“令行”。从人们身上,我们可以领悟到,严于律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大至国家君臣,小至布衣百姓,发生矛盾以后,如果双方都有责己的雅量,任何矛盾都不难解决。如果只责备对方,不检讨自己,隔阂怨恨就会越积越深,以至矛盾激化,关系破裂,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既责人,又责己;先正己,后正人。“专责己者兼可成人之善,专责人者适以长己之恶。”责己就是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去教育人、感化人。这样,别人才会心悦诚服,教育批评才起作用。如果只责人,不责己,就会助长自己的错误。只有自身正,其令才会得以行,如果自身都不能正,去教育别人,谁会听呢?

诸葛亮为蜀之相国,“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但“刑政虽峻而无怨者”。这不仅因为他“用心平而劝戒明”,还因为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街亭之役,马谡违反诸葛亮的调度,行动失败,使蜀军大败,诸葛亮既斩了马谡,又上书检讨自己“授任无方”的用人过失,遂自贬三级。

这种具有感召力的人格均是从严于律己而出的。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对自己的要求严格、全面,对别人的要求宽厚、简约。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蔡元培认为:“古之君子”以舜和周公这样的圣贤为标准的,认为他们能做到的,自己也应该做到。因此对自己的要求就严格而周全,对别人则先看他的优点和进步。“取其一不究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唯恐损害别人为善的积极性。这样,对别人的要求自然就宽厚而简约了。

当今的社会中,对人严、对己宽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问题的实质也是对人对己要求的标准不同。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看别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优点多;批评别人往往苛刻求全,攻其一点,不遗余力,不看别人的现实表现,纠缠过去的恩怨是非;批评自己的时候则轻描淡写,强调客观,覆短护私。自己不求进步,不思进取,又害怕别人进步,获得成就和名声。应该去掉这种不健康的心理,改变这种不健康的风气。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严格检查自己思想上、工作上的缺点;同时以宽厚的态度对待别人,鼓励、支持别人从善、向上的积极性。这样,不但自己和别人共同进步,也有利于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形成积极建康的良好风气。

谦逊,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家名士常以谦谦君子来自律。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为人谦逊平和,宽容大度,很受学生们爱戴。冯友兰曾这样评价他:“胸怀阔然,彻视无问,测其蕴,则诰平苦沧澳之无际……”

有些年轻人认为,做一番大事业要轰轰烈烈,而不能拘泥于小节。不拘小节,可能是一种“豪放洒脱”,但在做人的原则上小处也是不可随便的。

微小之处不放纵自己,谨慎处之,这样的人,是不会被不正之风击倒的。之所以“正”而且“大”,正是因为在他们的人格中有一种东西,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内涵。海是宽广的,做人应该有海一样的胸怀,可以纳百川之水。这也是倡导的一种精神:宽厚平和、虚怀若谷。

做人。首先要宽以待人。反之,以敌视的眼光看人,对周围的人戒备森严,心胸窄小,处处提防,不能宽大为怀的人,必然会因孤独而陷于忧郁和痛苦之中。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容待人,能主动为他人着想,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肯定讨人喜欢,被人接纳,受人尊重,因而能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宽以待人,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有较强的相容度。相容就是宽厚、容忍、心胸宽广、忍耐性强。人们往往把宽广的胸怀比作大海,能广纳百川之细流,也不拒暴雨和冰雹。也有人把忍耐性比作弹簧,具有能伸能曲的韧性。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时待人以宽。”就是说,相容能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奋斗,在困难的时候共患难,进而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创造更多的成功的机会。反之,相容度低,则会使人疏远,减少合作力量,人为地增加成功的阻力。

一个人若能宽以待人,那他在生活中肯定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件事情,你自己不能接受,不愿意做,别人也一定不愿接受、不愿意做。记住这些教诲是大有裨益的,它可以避免提出人们难以接受的要求,避免由此而来的难堪局面。推己及人,是以自己为标尺,衡量言行举止能否为人所接受,其依据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用角色互换的方法,假设自己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想想对一个行为或言论的反映、感觉如何,才能理解他人,体谅他人。这样,便会自觉地宽以待人了。

宽以待人,还要对他人的毁誉有一个良好的处理态度。

蔡元培先生曾经对青年人说过这样一席话:“人家的毁誉,不必计较。”的确,在人生旅途上,人们经常会遇到毁誉问题。如何正确对待毁誉,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水平。历来高尚的人都主张要注意个人品行和道德的修养,注意声誉。

一个人的声名往往容易毁于其他人的议论里。“人言可畏”,主张用“不必计较”来对待毁坏人名声的“人言”,要求人们不必把个人的名声看得过重。没有事实根据的人言,不会长久站得住脚,毁人名声的人也许得逞于一时,但终会败露,一个人的品行是客观存在的,它最有说服力。俗语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古人也说:“人言不足恤。”对待毁人名声的流言蜚语,无言是最好的轻蔑,“模糊”些可以省却许多解释和精力。对于那些无中生有、信口雌黄、不负责任的“人言”,只当耳旁风,就像鲁迅先生对待这种“人言”一样,连眼球都不转一转!“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行动将“人言”打个粉碎。蔡元培先生说得好:“是毁是誉,无甚价值,万勿因人毁誉而忧喜。”因“毁”而忧会失去信心,为“誉”而喜会停步不前。与其因毁而忧,不如自强不息,坚定信心,走自己的路;与其因誉而喜,不如谨慎谦虚,不骄不躁,更上一层楼。先哲们谆谆教诲我们:不为己忧,不为物喜。是我们做人处事应该牢牢记住的。

同类推荐
  •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影响世界的100个演说(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影响世界的100个演说(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对世界上下数千年重大历史演讲事件做了全景式的扫描,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全面的阐述,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辨别类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为广大读者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读者在阅读中享受知识的乐趣,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真实、演讲者的伟大。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本书是刘志生的博士论文,也是他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该书以大量的东汉碑刻的复音词为研究对象,把这些对象当作一个全封闭的系统,并制成ACCESS语词数据库,再对这个封闭性的语言材料的复音词采取通常所使用的专书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描写分析,其目的在于提示出东汉碑刻语料复音词的面貌、特徵、发展演变的情况和内容规律,借以考察东汉时期浒使用的部分复音词的使用情况,从而对整体把握处于汉语史重要阶段的东汉段的词汇系统的复音词内容规律乃至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资料和参考。
  • 进退博弈

    进退博弈

    进退之间方显英雄本色,博弈之道尽现历史风云。
热门推荐
  • 怒龙噬天

    怒龙噬天

    龙虎山弟子李显,身具龙子血脉,饕餮之体,在意外来到异界,从此开始了他的强者之路以及探索未知的旅途。面对万年一启的众神之门,强大绝伦的时空守护者,李显将何去何从?
  • 竹枝词(中国好小说)

    竹枝词(中国好小说)

    小说写了一个陷入中年危机的男子童济,一旺死水的生活窒息了他的生命和创作活力,突然撞入其生活的小姨子梁枝让他内心深处涌动着某种说不清的情愫,精神上的相通让他们相互之间有了某种暖昧的情感却又各自游荡在边缘。其妻梁竹与梁枝之间又因家庭原因,相互之间冷漠隔阂,小姨梁枝又因丈夫的性无能而陷入崩溃的边缘,试图挽救别人、证明自己、弥补姐妹裂痕的童济在种种矛盾交杂中,何去何从?
  • 凰歌

    凰歌

    五年相伴,她随他南征北战,跟他辗转朝堂,为他背上骂名,终等到他黄袍加身,一朝登临;三载夫妻,她与他联袂携手,和他并肩而立,同他恩爱不疑,却换来了一杯毒酒,赔上性命。她本是名门之后,受尽荣宠,岂料痴心错付,无辜枉死;带着不甘离去,带着恨意重生,只剩下一腔执念,一缕冷然。上天既叫她重活一世,那么欠她的,负她的,对不起她的,她必尽数讨回!美人千秋,风华无数,却是阴谋诡计,步步杀机。她以身入局,反手乾坤——上一世,她浅笑盈盈:俯视山河,睥睨众生,不离不弃!这一世,她冷目幽转:江山予夺,杀伐天下,不死不休!
  • 地狱天堂

    地狱天堂

    金钱与欲望、卑劣和高尚、光明与黑暗,在这部《地狱天堂》中得以淋淳尽致地表现。作者以一个在社会转型期得以发了横财的家庭为切入点深刻地剖析了人性中的善与恶、美与丑。主人公金德旺原来只是一个农民,在一心暴富的心态下、不择手段,以牺牲集体和他人利益为最大追求,甚至连儿女情爱也都成为利益的筹码。
  • 九噬邪魂

    九噬邪魂

    这里,是灵气的世界:灵者、灵使、灵师、真灵、灵王、灵皇、尊、圣……楚萧,魂穿异界,来到这里。出身名门,却是所有是非的根源;天命功法,又是一个千古遗留的邪魂。从此,随性而为的楚萧,傲然走上了一条——噬魂成神之路。
  • 绝天武帝

    绝天武帝

    弹指天地覆,拔剑神魔伏!绝代神王千年后醒来,发一言天下皆惊,镇服盖世天骄;行一步风云色变,踏灭举世恶敌!以无敌之姿扫灭天下!猛力更新中,求收藏和推荐票!
  • 身份

    身份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垃圾筐电影院

    垃圾筐电影院

    我们在看着,我们在听着,我们在感受着;我们在嬉笑,我们在苦恼;偶尔也有想留在心间、难以替换的日子。也许都是什么事都没有的日子;可是,我们依然等待着。我们等待着有什么来临,或回忆年少时的光影趣事,或以独特方式解读通俗影片,或记录片场拍摄花絮。《垃圾筐电影院》,或许就是岩井俊二心中的电影理想国。
  • 出国应急英语大全

    出国应急英语大全

    “语言的魅力,不仅在于说得对,更在于说得地道得体。很多的英语爱好者在学习时,总是习惯自己先预定场景,再根据情节进行口语练习。而这个场景因为我们的思维定势常常被中国化,而非英语国家的真实语境。在国外真实的语境中,对话是灵活多变的,所以很多学习者在学了多年英语后,还是无法与老外进行流利沟通,自然就无法在国外畅通无阻,随心所欲地旅行了。
  • 亡灵物语之异界之旅

    亡灵物语之异界之旅

    因车祸而死的赵天赐,在灵魂即将消散的最后一刻,来到了异世,在亡灵法师的召唤下成为一个拥有灵魂的僵尸。经过自己修炼法术后,重生为人。随着他自己能力逐渐加强,在他的灵魂深处,人性,正在不知不觉中复苏。重生后的天赐能否融入人类社会?命运的齿轮又会将他带往何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