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4600000001

第1章 文学常识(1)

中国作家

老子

老子(前60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阳,又名老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道家学派创始人。他博学多才,注重自由,顺应自然,思想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

其主要著作《道德经》反映了他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的思想。因《道德经》中含有丰富的辩证主义哲学思想,所以老子也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他的思想还与儒家和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儒、释、道。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而《道德经》也成为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他自幼勤奋好学,志向高远;大约30岁时,开始招收弟子讲学;50岁时在鲁国为官,因为政见不合,54岁时带弟子周游列国,推行“仁爱”的思想,主张“以德治国以礼兴邦”,最终实现“天下大同”。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弟子多达3000人,贤者72人。他曾整理编订《诗经》《尚书》《春秋》《周易》《礼经》和《乐经》。孔子的思想言行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其主要思想和言行经过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了《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向全世界呼吁:“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孔子思想的伟大。

孙子

孙子,名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春秋末期齐国人。具体生卒年代不详,大约与孔子(前551—前479)同时代稍晚。著有《孙子兵法》一书,主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武的军事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观点。

孙武相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事物是不停地运动变化的,强调在战争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他在《孙子兵法》中概括和总结出了非常丰富的哲学道理,确立了他与孔子、老子并列的地位,被称为春秋末期思想界的三颗明亮的星体。

墨子

墨子(前468—前376),名翟,今山东滕州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观点。著有《墨子》一书,今存有53篇,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墨学在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列子

列子(前450—前375),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初期郑国(今河南郑州)人,著名思想家,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他主张清静无为,著有《列子》一书,该书里面的《列子学射》《纪昌学射》和《薛谭学讴》等故事告诉我们:在学习上,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得来真本领。列子还著有寓言故事100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推行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又在人性问题上提出了“性善”论。后来,孟子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一书传世。《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有“南华真人”之称,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被称为“老庄哲学”。

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无为而治”。庄子著述甚丰,他和门人及后学者一起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一书,是道家经典之一。《庄子》一书在哲学和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老子、庄子与孔子、孟子共同构成了国民精神的源头。

屈原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一生性情耿直,为国为民,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联齐抗秦。后因反对与秦联盟,被流放他乡,终因无法实现报国志向,而投汨罗江自尽。流放期间,他创作了大量思乡忧国的作品,有《九歌》《天问》《离骚》《九章》《卜居》《渔父》等,代表作是《离骚》。《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屈原逝世2230周年),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评为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新绛)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重视人为的努力,反对神秘主义思想。并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须要教化来使人格提高。

荀子是儒家八派中的一派的创始人,思想以儒家为本,博学深思,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他以孔子、仲弓的继承者自居,维护儒家的传统,政治思想中突出强调了孔子的“礼学”,以儒学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各家之长,自成体系的地主阶级思想家。他在宇宙论、人性论、道德观、知识论、教育观、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建树。

韩非子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战国晚期韩国(今河南新郑)人,汉族,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世称“韩非子”。他吸取以前的法家学说,继承并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著有《韩非子》55篇,他通过寓言故事表达自己的抱负和主张,例如《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自相矛盾》和《守株待兔》等。

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又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汉族。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其著作分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他的著作经后人整理成《新书》。他几乎已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的文章和诗被人们称颂,他大力倡导许多被认为是孔子的伦理思想和社会观念,因此,他通常被列为儒家人物。

司马迁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编著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后人尊称为史迁、太史公。他出身于史官世家,10岁起诵读古书;20岁开始游历大江南北,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为以后著书立说奠定了基础;38岁任太史令;40岁左右开始着手编写《史记》。

后来,他遭牢狱之灾,虽身心饱受摧残,但未曾改变夙愿。出狱后,他在风烛残年之际继续编写。最终历经16年,完成了记载着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3000年历史的闪着人性光辉的史学巨著——《史记》。

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时期思想家、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著有《新序》《列女传》《说苑》等书,并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刘向撰写的《别录》,被视为我国目录学的始祖。

王充

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擅长辩论,认为庸俗的读书人做学问,大部分会失去儒家本质。著有《论衡》85篇,20多万字,解释万物异同,并改正了当时人们疑惑的地方。他在书中对传统的儒学和汉代经学,进行了论难,甚至怀疑古经,著有《儒增》《书虚》《问孔》《刺孟》等专篇,公然挑战经典。

班固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著名史学家,著有《汉书》《白虎通义》,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成《世祖本纪》。《汉书》是一部断代史,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后被一些史书沿用了。班固开创了正史地理志的先例,开创了政区地理志的体例,开沿革地理之始,记录了大量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资料,保存了宝贵的边疆地理资料。

蔡琰

蔡琰(约162—239),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三国时期著名女诗人、琴家。史书赞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其作品有《悲愤诗》两篇,一为五言体,一为楚辞体,其中以五言体的最为著名。此诗540句,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女子创作的五言长篇叙事诗,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叙事诗之一,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相传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也是她的著作。

陈寿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自幼好学,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48岁时开始撰写《三国志》,该书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等纪传体史学被后世史学家尊称为“中华史学名著前四史”。历代史学家对《三国志》评价极高。

干宝

干宝(?—336),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东晋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更是小说家的一代宗师。学识渊博,著述宏丰,横跨经、史、子、集四部,至今收集到的其书目达26种,近200卷。著有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搜神记》,被称作中国小说的鼻祖,是我国魏晋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其中《干将莫邪》《相思树》《董永卖身》《李寄斩蛇》等古代民间传说对后世文学艺术影响深远。另著有《晋纪》20卷,为后世史学家所推崇。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诗人、辞赋家和散文家。他生性热爱自然,不喜欢约束,年轻时虽做过小官,但不久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不仕。

他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之情充分地展现在他的作品中,所以他的作品题材以田园生活为主,感情真挚,朴素自然,他也被称为“田园诗人”,是田园派的鼻祖,也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今存有125首,多为五言诗。传世名篇是《桃花源记》,文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被后世文人所向往。

范晔

范晔(398—445),字蔚宗,祖籍顺阳(今河南南阳),后移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南朝刘宋时期杰出史学家。著有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该书记载了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25年)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196年的历史。他是明确地提出写史为政治服务的历史第一人,并继承了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编撰思想。

刘义庆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宋文学家。他才华出众,爱好文学。著作有《幽明录》《世说新语》等。《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的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

刘勰

刘勰(约465—520),字彦和,祖籍山东莒县,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理论家。曾任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有“刘舍人”之称。晚年在山东莒县创办(北)定林寺。著有《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该书共计37000余字,共10卷,50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个主要部分。

郦道元

郦道元(470-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他自幼爱好游览,做官后,拜访名胜古迹,勘察水流地势,阅读了大量地理文献。他一生中,对我国的自然、地理做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并且撰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颜之推

颜之推(531-约595),字介,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建康(今江苏南京)人,南北朝后期到隋朝初年儒学家和文学家。他主张以儒家传统思想为修身持家之本,为了教育训导他的子孙后代,写出了一部系统完整的著名家庭教育教科书——《颜氏家训》。这是他一生关于修身、治家、处事和为学的经验总结,在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后世称此书为“家教规范”。

魏徵

魏徵(580-643),字玄成,馆陶(今河北馆陶)人,一说巨鹿(河北巨鹿)人,初唐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他从小喜爱读书,志向远大,博览群书,辅佐唐太宗17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他的刚正不阿、不卑不亢、直谏敢言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作有《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主编《群书治要》,还有《魏郑公诗集》《魏郑公文集》等著作,言论散见于《贞观纪要》,《全唐诗》录存有他的诗一卷。

王勃

王勃(约650-约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著名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

他主张实用主义,诗句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他的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他的《滕王阁序》被认为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后人为他的大量诗篇搜录汇集成《王子安集》。

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和书法家。他生性豪放,年少时就以诗文闻名,他的诗作以绝句见长,特别是写景抒情类的作品更是独树一帜,著名的《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但他的作品大多散佚,现存19首录入《全唐诗》。

他不仅擅长诗文,书法品位也颇高,尤擅草隶,但墨迹留传很少,现存有《龙瑞宫记》石刻和流传到海外的《孝经》草书。

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盛唐时期诗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性情豪爽,他的诗多描写塞外风光,常被当时的乐工制成乐曲唱诵,但至今流传下来的很少,今仅存6首,但确为我国古典文学之精华,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和《送别》三首非常著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千古流传的佳句,也给王之涣赢得了百世流芳的名声。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盛唐时期诗人。他的诗描写山水田园风光为主,多为五言律诗。他的山水作品多源于他故乡襄阳的名胜,如《秋登兰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江山思归》等。他的田园诗,如《过故人庄》和《春晓》,风格以清淡恬旷,悠然自得。他的作品甚多,现存260多首,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王昌龄

同类推荐
  • 人心的省悟

    人心的省悟

    由于消费文化的介入,大大地改变了文学固有的传播方式和影响读者的方式,这必然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世界越来越浮躁,利益神话越来越刺激人,这些,都肯定会影响一些作家的写作。不影响是不可能的。稍微比较一下成名作家前后的写作,就会发现,哪怕是一些相当有成就的作家,也在这种喧闹的环境下,开始变得沉不住气了,看他们的新作,就知道他们这些年沉潜下来的东西不多,心灵探索的力度也在减弱,明显是写作的心开始慌乱了,不知不觉就和现在的消费文化合流了,读者喜欢什么方面的刺激,他就写什么方面的题材,而不问这样的题材,是不是他所擅长或者他所关注的。
  • 殊死较量

    殊死较量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以翔实的资料介绍了美国政府和警方剿灭美国五大黑手党的艰难过程。本书详细地介绍了美国五大黑手党起源、发展和派系以及犯罪行为,重点描写了警方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安全不惜一切代价同犯罪做斗争的决心和行动,以及最终剿灭犯罪集团的过程。
  • 三峡交响曲

    三峡交响曲

    这是一首表现三峡工程建设的长诗。诗人将长诗置于广阔而深远的历史背景上,经过精心选择,择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人物、场景和画面,歌吟了三峡工程的宏伟与壮丽,描绘了三峡工程建设者的英雄群像, 现出他们朴实的品质和献身精神,使长诗涵蕴工程可歌可泣的场景、人物和故事,从而使长诗具有了深远的历史感和浑厚的文化意蕴。
  • 散文(2017年第5期)

    散文(2017年第5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 李商隐集

    李商隐集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进士。他是晚唐诗坛巨擘,四六骈文章奏的代表作家。鲁迅曾说:“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这是因为有人将鲁迅的诗比作李商隐的诗,因此他自谦不敢比肩,但李诗用典太多至于有獭祭之称,则鲁迅所言可说是道出了一般读李商隐诗文者的普遍感受。确实,李氏诗文裹着一层坚硬的外壳。千百年来,人们却对钻破这层外壳有浓厚的兴趣。然而,李商隐毕竟是唐代极富创意的作者之一,诚如葛常之《韵语阳秋》所云:“义山诗以包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
热门推荐
  • 物色哥伦布

    物色哥伦布

    就像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多年以后,人们将来到地球的外星生物命名为他的简称,克哥。等待我们的究竟是和平还是战争?
  • 豪门伐爱:驯服复仇首席

    豪门伐爱:驯服复仇首席

    草根偷儿苏天晴,在一次偷窃中,以一种最特殊的方式巧遇财阀罗烈。向来视女子如敝履的罗烈,这次却赖上来,要苏天晴为他负责。只因她那双明眸让他无法自拔,也恰是这双明眸,引发了他银色面具下的邪恶,为苏天晴设下一个又一个爱和恨交织的陷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狼骑竹马来

    狼骑竹马来

    小时候的青梅竹马出现,这似乎是一场顺理成章的爱情。可最后的最后太才发现,竹马是有目的的,竹马是一匹狼。狼和狐狸的较量。谁输谁赢,爱情里,谁能说得清楚。
  • 青鸟(青少年早期阅读必备书系)

    青鸟(青少年早期阅读必备书系)

    圣诞节前夜,伐木工家简陋的小屋里,男孩蒂蒂和女孩咪蒂下正在眺望着富家孩子过节。仙女扮成又老又丑的驼背老太婆来找他们,请他俩为她生病的女儿去寻找象征幸福的青鸟。他们究竟看到了什么?他们找到青鸟了吗?翻开童话事故《青鸟》,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 情生以南

    情生以南

    爱情,吸引着每一个人的目光。管止深是家族争斗中的成功上位者,尽握金钱与地位。他在这座北方城市再见到她时,脑海中自动生成有关她的词句:22岁,A大中文系四年级的女学生,温和懂事,他的小妻子。不料,纨绔子弟方默川彼时已经爱上她,做了感情中的上位者。情场暗战,谁在摆局?谁在执棋?……他如同她走出大学校门遇到的那些跌撞,难以招架。阿年始终在爱情的这条路上前进、转弯,你有在深夜里痛哭过吗?不由自己过吗?唇上烟,心底事,深爱那年,蓦然回首,伤透还未透;而这所谓戒不掉的,只是她在青涩抵抗,他在擒获拿捏的,一场宿命繁华。已出版·已完结
  • 猫叫春(中国好小说)

    猫叫春(中国好小说)

    拒绝了农村的恋人芍药、跳出农门的我被分配到省城一家单位上班,整日默默无闻。逐渐认识了铃兰,我开始追求她,却被好朋友干姜插足夺去。铃兰和干姜在一起后,我和他们合买了一处住房。因为干姜的品性不定,婚后的铃兰生活的越来越坏。而在我又认识一家杂志社社长的女儿后,干姜又出现了……
  • 超凡者系统

    超凡者系统

    觉醒以后,他把异能与系统结合,建立了物质树,点亮了物质三态:固态,液态,气态。他在未知程序中构建了全新的力量体系,物质模拟!为了得到更多力量,他利用掠夺来的“方程”一步步开发系统,打造出世界唯一的超维神器:方程式能量驱动炉。
  • 墨脱的白莲花

    墨脱的白莲花

    他哀求地看了我一眼。这样的眼光会让任何女人心软,哪怕他为的是别的女人。我叹气,放下茶杯,坐直了身体,认真地说:“不管你要说什么,我要先说明我的立场。我只是到墨脱来玩的,我跟望远镜毫无关系,跟白玛更是没有牵扯,我不知道我们之间怎么发生误会的。只希望白玛不要针对我。你去转告她好吗?”一口气说完,我喝了口茶润喉。“她说没有误会。她说望远镜喜欢你,她希望你把望远镜让给她。她说你是个好女孩,她不会害你。”多么老套的说辞,老套的情节,我差点把嘴里的茶喷了出来。
  • 独妻策,倾城花嫁

    独妻策,倾城花嫁

    新文《倾君策,隐身贵女》已开更,敬请支持!!http://m.wkkk.net/a/1227201/m.wkkk.net她掩藏真我,低调生活,隐身在姐妹的光芒之后,一双素手暗搅风云。*古代闪婚,她作别十四年的平静生活,从水深火热到风生水起。*奉旨挑妻,冷昭选中最最平庸的温彩。他要挑个乖乖听话又顺从的小娘子,然,堂堂大将军竟看走了眼,娶回一个大麻烦。父命难违,她压抑本性,人前披着羊皮,人后磨亮虎爪,助他挣来“美名”。*她原想安分守己做个贤妻良母,不曾想却是他声声唤“彩云”,拿她当生孩的工具。当她是母猪么?丫丫的,她磨爪霍霍,挥拳嗖嗖,干净俐落将他痛揍一顿。不给嫡妻名份,那是留给意中人的;让她生子,那是因他意中人不育……她之于他,不过是他成功娶到心爱女子的工具。*她本聪慧,却偏扮愚笨;她本有才,却故作大字不识……她只在喜欢的人面前暴露真正的自己:下得厨房、出得厅堂,内会掌后院端家风,外能赚银财满钵。本是结发夫妻,却因他心之所属步步错,在她委屈难奈下结束了一段错配姻缘。实情昭然,他才发现自己是天下最大的傻瓜。数载后,她为相爱男子再披嫁衣,倾城嫁妆惊呆了他的眼,也刺痛他的心。*简介无能,大体内容相符,请读友大人关注支持并投票收藏!!推荐其他文:《倾君策,隐身贵女》http://m.wkkk.net/a/1227201/m.wkkk.net《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http://m.wkkk.net/a/1382192/m.wkkk.net《倾天策:绝代女仙》http://m.wkkk.net/a/1073105/m.wkkk.net
  •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看西哈努克亲王、斯诺、基辛格、李约瑟、萨马兰奇……等来自123个国家的至少601位老朋友“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有的一直是朋友。有的本来是朋友,却突然形同陌路;有的本来是对手,后来却成了朋友。翻开本书,通过“老朋友”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称谓,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大国政治的曲折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