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5500000006

第6章 第4种能力 阅读(1)

每一本书是一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面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本书。

——(苏联)高尔基

读书可以抚育青年,慰藉老年。读书可以增进幸福,消灾解愁;在家时给你带来欢乐,外出时让你心旷神怡。

——(罗马)西赛罗

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它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无论何时你接近它,它总是精神抖擞,笑脸相迎……它从不计较你的过失,也从不嘲笑你的无知……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

——(法国)德伯里

古人说的“开卷有益”就是告诉人们阅读有很多的好处,所以每个人要好好读书,将来才会有成就。多阅读可以充实自己,可以获得知识,更可以增广见闻……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这充分说明,阅读是增加知识的不二法门。其实,好的书籍就像一位老朋友,正如德国诗人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犹如同高尚的人谈话。”法国作家伏尔泰也说:“每当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一项调查发现,有着浓厚阅读兴趣的人,他的心胸一般比较开阔,并能正确理解生活,也能增强生活的信心,更会加倍珍惜生活。经常与书为友的人,思维都很流畅,很少因为生活中的困难或挫折而造成自己的心理症结,即使产生一些症结,他也能很快地排解掉而不会引起精神上的忧郁。

有关研究表明,阅读也是一种转移精神兴奋的有效方式。一般来说,因为其他原因造成的精神过度兴奋,可以通过阅读进行转移,让人得到充分休息。所以,阅读有助于对人精神的补益。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对阅读特别推崇,他曾说:“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学生的第一个爱好就应当是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

纵观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几乎都是热爱阅读的人。

闻一多先生是著名学者,他读书成瘾,竟然一看就“醉”。他结婚那天,亲朋好友一早就都来登门贺喜了,但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却找不到新郎了。不得已,大家到处寻找,最后竟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仍穿着旧衣袍。难怪别人都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鲁迅先生从小酷爱读书。少年时,曾在江南水师学堂学习。第一学期,他因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夜读寒冷难以忍耐时,他就摘下一只红辣椒,放在嘴里嚼着,辣得额头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阅读。

可见,凡是有成就的人都把阅读作为提高自己水平的主要渠道。正如高尔基所说:“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

阅读能够荡涤心中浮躁的尘埃污秽,过滤出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氛围。多读书可以让人的身心更加舒畅,因为每本书都会带给人不同的启示。阅读还是学习认知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之一。

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在阅读中不断磨练他的意志,让他的心灵渐渐充实成熟,同时,强化他的学习认知能力。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呢?

培养方法一:让孩子带着问题阅读

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阅读并不是像吸尘器一样仅仅是吸取他人的词语,而是应当主动寻求词语背后所蕴含的主题思想,并把作者的思想、其他专家的思想、自己的心得以及逻辑观念进行对比验证,也就是带着问题阅读。

带着问题阅读,也就是定向阅读,有目的地阅读。很多孩子不了解确定阅读目的的重要性,不管拿到什么书,也不管翻到了哪一页,他拿起来就看。准确地说,这样阅读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收获,因为这只是为阅读而阅读,可能他连自己也说不清想通过这一次阅读解决什么问题。这样,对他来说,书籍的利用价值是不够的。

所以,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一直提问自己类似如下问题:我能明白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吗?这段话真正的含义是什么?这些是论据还是意见?哪些论据或是意见值得我考虑?所有这些是否与我的经验相吻合?作者是怎样知道这些论据的?……

同时,父母要告诉孩子,在他对自己提问题的时候,还要快速阅读相关材料。

培养方法二:帮孩子制定阅读计划

如果一个人想要自己的阅读更为重点突出,效果更加显著,那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有了计划,并能在计划中详细表明阅读的重点和步骤,那么他的阅读就不会形同打乱仗了,而且也不太容易因为某些突发事件而停止或是改变。

所以,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当然一定要是在遵照孩子的意愿的前提下来制定这个阅读计划。父母要特别注意,给孩子制定的阅读计划一定要明确阅读时间、阅读内容以及阅读目标;要有可行性,时间安排要合理,阅读量要适宜;还要有连贯性,也就是阅读时间不能时断时续,不能今天读了明天不读,阅读的内容也要具有连贯性。

当然,制定计划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恒心按照制定好的计划进行实际阅读。

培养方法三:教孩子做阅读笔记

苏联的缔造者列宁酷爱阅读,他在紧张的革命斗争生活中,甚至在被捕和流放中仍然书不离手。他阅读时有一个重要的习惯,就是在书页的空白处随手写下内容丰富的评论、注释以及心得体会。有时还在书的封面上写下最值得注意的观点或材料。一旦读到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他还在书的扉页或封面上写下书目索引,特别注明书中好的见解、好的素材以及具有代表性的论断的所在页码。列宁的这个阅读习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做阅读笔记。

父母要让孩子懂得,笔记对于阅读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书本中学到更多的东西。经常做阅读笔记,也是促进思考、促进消化的有效方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很多学者、伟人也都有边读书边做笔记的习惯。

教育家徐特立提倡“不动笔墨不看书”。要看书,就必须要认真思考和消化,并且要动笔做读书笔记。毛泽东就有写课堂笔记和读书心得的读书方法和习惯。以他读过的《伦理学原理》一书为例,仅十多万字的书,就有眉批和提纲,密密麻麻多达12000字。书中比较精辟重要的内容,更是浓圈密点地标注出来。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读书的认真刻苦和独立思考精神。

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也非常赞同“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观点。他说:“我们拿起一本书来读,不是为读而读,读书是为了思考,是表示你在想某一个问题。既然是在想问题,那当然就应该用笔墨记下别人的精彩、自己的思考、作者对你的启发、你与作者的共鸣,乃至你对作者的不同意见。”任意翻开茅老书架上一本书,都会发现书中有细密的圈圈点点。

培养方法四:让孩子懂得边阅读边思考

阅读很重要,但如果没有自己思考的加入,阅读可能还真是一桩害人的事。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只会读书、遇事奉行教条而导致失败的例子。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纸上谈兵”的故事就是这种食古不化的代表。赵括熟读兵书,在战场上死搬兵书教条,结果长平一战大败,40万赵国大军全部被秦国名将白起坑杀,使赵国元气大伤,从此衰落。

由此可见,如果在阅读时不懂得开动脑筋思考,就如同人吃饭一样,只贪图口腹之欲,就不会品出其中的滋味。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朱熹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父母要让孩子懂得,认真思考是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如古人所说:“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为了数量不加思考的阅读方式是不可取的。

同类推荐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本书将在最大程度上向父母展示孩子在各种敏感期的表现,并为父母提供应对孩子敏感期的科学对策。本书分8章,即孩子的8大敏感期,分别为: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书写与阅读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在孩子的这些敏感期内,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鼓励、爱与自由,而不要错失孩子敏感期的教育时机。有一点需要提醒父母,孩子的敏感期有很多个,每个敏感期出现的时间都不是固定的,而且在同一敏感期中的孩子的表现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 好妈妈总有好方法

    好妈妈总有好方法

    “本应是孩子听你的话,为什么你却被孩子‘控制’了?本应越努力越轻松,为什么你却越努力越受累?……”针对当今父母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各种揪心问题,作者明确提出“妈妈有爱还不够,妈妈更要有方法”,并通过对众多鲜活案例分析,从3大方面,总结出100多种不费劲就能教出优秀孩子的管用绝招,如“让孩子守规矩:笑的嘴唇,铁的牙齿”“有效批评的四先四再原则”“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指导”“负面沟通步步雷区,正面沟通处处阳光”等,不仅让孩子更好成长,也更能改善家长、老师与孩子的关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技巧性。
  • 男孩60分女孩100分

    男孩60分女孩100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将影响到孩子的—生。现代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研究表明男孩和女孩天生是不同的,他们将来要承担的社会角色也不同。基于此观点,本书提出“男孩60分,女孩100分”的理念,意在告诉家长朋友们,在对男孩、女孩的教养上,应以不同方法来对待,以更好地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
  • 儿童拖延心理学

    儿童拖延心理学

    每一个做事情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孩子,都会让父母感到头疼。有的父母被孩子的拖延问题弄得很无奈,还会抱怨道:“我怎么会生了这么个‘小蜗牛’呢?!”的确,面对有拖延症的孩子,父母的着急苦闷是很难用语言形容的,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的父母,才能体会到个中滋味。那么,父母到底如何做才能有效地介入孩子的拖延问题,帮助孩子战胜拖延症呢?当然是先要了解拖延背后的心理原因,明白孩子的拖延行为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然后按照“七步戒拖法”,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摆脱拖延症,培养出一个勤快、自觉又高效的孩子。
  • 培养孩子独立性越早越好

    培养孩子独立性越早越好

    当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这不仅要求孩子具有承受挫折和战胜困难的意志,更要求父母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飞速发展和高度竞争的独立型人才,所以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就显得越发重要了。罗伯特·汤森说:“人最终要独立地走向社会,就必须拥有自主独立的能力。因此从小就要培养自我意识,培养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认知和实践能力。自我发展本身也是个人对自身的一种反思。正是从这种反思中人才不断地找到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是的,孩子只有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才能够适应社会各种关系,与社会环境融为一体,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态;才能面对困难不退缩,勇于进取。
热门推荐
  • 大神,带我上王者

    大神,带我上王者

    白银排位赛里,她偶遇到青铜大神,大神全程不废话,只秀技术,结束后还给她发来好友请求。有大腿不抱白不抱,她立马点了同意。KPL赛上记者采访她:“都说电子竞技没有爱情?你跟傅先生?”“我们可能跟大家玩的不是一个游戏。”【萌贱女主vs斯文男主】【电竞+校园,背景王者荣耀。】【一切剧情都是为了谈恋爱服务,轻松无虐。】
  • 淘气包比比扬历险记

    淘气包比比扬历险记

    一个淘气顽劣的小男孩,他不爱学习,不听父母和老师的教导,离开家和学校四处流浪。流浪期间他结识了长角的小魔鬼,结果被魔鬼陷害,换上了没有思想的泥巴脑袋,又误入魔鬼王国。在魔鬼王国中,他的智慧和善良慢慢苏醒了。《淘气包比比扬历险记》是埃林·彼林最著名的一部作品,描写一个顽劣的、不听教导的男孩,干了许多坏事,最后在小魔鬼咳克的诱惑下,被换掉了脑袋,骗入魔鬼王国。在魔鬼王国中,他的智慧和善良慢慢苏醒了,终于战胜了恶魔米里莱莱,冲出了魔鬼王国并换回了自己的脑袋,成了一个好孩子。
  • 道鼎传说

    道鼎传说

    鼎阳躺在坚硬的床板上,翻来覆去,床板"咯吱"的响个不停。往窗外瞟了一眼,外面已经蒙蒙亮了。深深的叹了口气,快速的穿上衣服,收拾起来--从水缸里舀了瓢冰冷的清水,匆匆忙忙的把脸洗了,冰冷的水刺激着他的皮肤,但他也顾不得了,洗好后就亟不可待的跑了出去。赶紧蹲下身子,开始忙活起来。
  • 流光石转

    流光石转

    “吱呀”一声,门扉开启迎面扑来的是潮湿、腐朽的空气还有黑寂的空间。黑暗阻碍人的视线,即使站在门口也看不清。她在黑暗中摸索,似乎有什么绿光在不远处,她伸手摸去,“啊!”被利器划伤的尖锐痛感传来。“好痛!”绿光变得强烈起来,她定睛一看,绿光中央刻着“楚夕”两个字。她再次伸手,柔和的绿光像是抚平受伤的手,尖锐的痛减轻了,但这时玉石却发出灼热的温度。而玉石上的血诡异的燃烧了起来。接着她看见玉在无限地扩大,以雷霆万钧之势把她吸进去……
  • 代嫁弃妾

    代嫁弃妾

    她的混蛋父亲用她母亲的性命来要挟她替姐代嫁入宁王府。可是新婚之夜,她意外发现原来权势滔天的宁王居然是七年前她曾经救下的又瞎又哑的冷血少年。因为宁王的暴戾与绝情,一念之差,她没有告诉他真相,却因此失去了与他相认的机会……他从来没有想到:替姐代嫁的她,原来就是他年少落难时救了他性命的女孩,他早已情根深种,无法容下其她女人,她是他爱逾性命的女人。人海茫茫,他一直在找寻她,却不知道她原来就在他的身边……错过了,是否会因此错过一生?
  • 斗天御地

    斗天御地

    十万年能有多久,不过弹指一瞬。我是圣仙,无限高于神的存在。上一世因情被人算计,为她忏悔十万年。这一世再下凡界,我注定不凡。
  • 废土崛起

    废土崛起

    开局一条狗,装备全靠捡。带着新手福利杀进末世将临的世界。发起狠来,核弹都朝自己头上砸!这是废土之王的崛起之路。
  • 中国文化未解之谜

    中国文化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梵摩渝经

    梵摩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智慧卓著的思想家(2)》本书分为王充、诸葛亮、穆罕默德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