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9900000004

第4章 安全意识更重要(3)

当今社会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频发,妈妈对小雨进行了严密的保护,生怕小雨遇到意外或危险。于是,除了小雨上学之外,妈妈从来不允许小雨单独外出。有时,小雨的伙伴叫小雨一起玩耍,妈妈要么当起了孩子们的监护人,要么就是让孩子们在自己家玩。如果遇到自己没有时间陪同,孩子们又不愿意在家玩的情况时,小雨就只能和妈妈呆在家里了。慢慢地,小伙伴们也渐渐远离了小雨。

不仅如此,妈妈从不会让小雨操作家用电器。小雨想尝试的时候,妈妈都会说:“危险,别动!”就这样,小雨从来就没有学会做家务,而且自理能力越来越差,性格也变得孤僻。每天,在妈妈视线里的小雨总是一副闷闷不乐地样子。

小雨的妈妈认为,只要对孩子进行严密的保护,孩子出危险的可能就会大大减少。但是,孩子生活的安全性看似提高了,但是孩子应有的成长机会却减少了。当妈妈看到身体健康,但心灵不健康的小雨时,会不会感受到自己一开始就走入了安全教育的误区?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时,很容易走入“过”或“不及”的误区里。大部分父母一谈到孩子的安全,就会狭义地想到孩子的人身安全。这样,就很容易忽视孩子身心安全的完整性。而有的父母往往会用成年人的能力去衡量孩子的能力,以至于在给孩子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后,就误认为孩子可以把这些理论应用在危险时刻。而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只有在自己的视线中是最安全的,但是,根据2002年美国一家儿童安全咨询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在2—6岁的孩子中,有将近50%的孩子是在父母面前出现意外伤害。

因此,父母对于孩子的安全教育,只有适度才会有最好的效果。父母既不能过于“放心”地让孩子去成长,也不能过于“紧张”地把孩子包裹起来。只有走出误区,孩子才会是真正安全的。

培养建议

建议一:不过度保护孩子

受过度保护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植物,虽然看起来完整鲜嫩,但根本禁不起风吹雨淋。

父母要明确,保护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他健康成长,而“健康”和“安全”本身是为孩子今后接受社会的风吹雨打做准备。父母万万不可以在保护孩子的同时,剥夺了孩子成长和锻炼的权利。

其实,确保孩子的安全与让孩子去锻炼并不矛盾。如何完美地结合,就看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了。比如,如果父母怕孩子使用家用电器的时被电到,那就要告诉孩子正确用电的方法,最好给孩子演示一遍,而不是简单地告诫孩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

因此,请父母不要让自己的过度保护,使孩子成为身体安全的“废物”。

建议二: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要探索的时候,都会关注一个重要的问题:安全。当孩子告诉父母自己想和小伙伴去小溪边玩耍的时候,父母的心理是不是很矛盾?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够探索自然的奥秘,一方面又担心孩子会溺水或受伤。那么,父母该如何做呢?

其实,父母的选择应该是让孩子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去探索、去玩耍。当孩子尚且不会判断什么是相对安全的环境时,“陪伴孩子”就是父母最好的选择,当然,陪伴不是监视,而是陪着玩耍。这样,孩子出危险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与此同时,父母要尽快培养孩子的判断能力和对环境的掌控能力。当父母通过实践确保孩子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能力时,就可以让孩子自由大胆尝试了。所以,父母要明确,也要孩子明白,鼓励他探索并不是鼓励他冒险,鼓励他勇敢,也不是鼓励他鲁莽、逞能。

当然,“相对安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只要父母提起安全教育敏感度,并培养孩子判断能力、肢体平衡能力等各种能力,相信孩子会选择在安全的范围内探索自然。

建议三:重视孩子的精神安全

在安全教育中,有一个很明显的误区是:父母过度地重视孩子的身体安全,却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灵安全。而一个健康的孩子不仅仅是要求人身的完好,更要求具备健康的精神。

在一个学校对全体学生进行的“最害怕事件”调查中,有41%的孩子选择了“害怕受到别人威胁”,36%的孩子把父母吵架列为最害怕的事件,还有9%的孩子认为父母不关心自己是最害怕的事情。

同时,淫秽、色情书刊、影视会最大程度上地侵袭孩子的精神。孩子一旦误入其中,看似完整的肢体,也会慢慢地变成一个没有健康灵魂的“躯壳”。

诸如此类的安全,父母一定要给与关注。家庭的和谐是让孩子有安全感的前提,孩子遇到受惊吓时,父母及时的疏导就是保护孩子的心灵。因此,请父母从孩子的身与心两个角度实施安全教育。

金玉良言

任何一个人都有遇到意外的可能,只是安全意识越强的孩子远离危险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如果父母常常走入安全教育的“误区”,孩子也会随之走进受安全教育的“盲区”。因此,为了孩子能够全面地提起安全意识,父母一定要理智地实施安全教育。

6. 遇到重大变故后的心理干预

父母总是想保护孩子不受伤害,但是在突然发生的重大变故面前,孩子并没有豁免权。意外事故、自然灾害都可能伤害到孩子。孩子的身心一旦受到伤害,就会影响以后的成长,甚至留下一生的心理阴影。父母需要注意,在发生重大变故后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以消除负面影响,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一次大地震中,9岁的宁宁一家三口都活了下来。但是当地震过后,生活逐渐恢复平静时,父母发现一向学习优秀的宁宁成绩开始下滑,而且平时温顺乖巧的她开始变得爱黏人,动不动就和父母撒娇、哭闹,一定要缠着父母陪在她身边。

刚开始的时候,妈妈知道孩子被吓到了,还会安慰她,可是时间长了孩子还是这个样子,妈妈逐渐失去耐心了。孩子是不是为了让自己陪在她身边故意闹情绪呢?为此,妈妈带宁宁去了心理门诊。经过诊断,宁宁这种情况是创伤后出现的应激障碍,在医生的建议下,妈妈和爸爸开始对宁宁进行家庭心理辅导。

宁宁做作业的时候,妈妈在身边陪着她。晚上睡觉时,妈妈会给她跑一杯热奶,握着她的手听她说话。爸爸妈妈尽量让家里的一切活动都十分有规律,来减轻宁宁的不安。同时妈妈还抽出时间和宁宁玩游戏《森林里的熊家族》,让宁宁通过扮演失去房子的小熊来重新体验自己的情绪,将内心深处的不安和恐惧表达出来。

在经过几个月的家庭辅导之后,宁宁逐渐平静了下来,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之中。

妈妈在宁宁发生情绪问题时,并没有斥责宁宁不懂事、爱缠人,而是耐心地安慰她。当孩子长时间不见好转时,妈妈也没有敷衍了事地回避问题,而是及时地带孩子来到心理门诊。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对宁宁进行家庭辅导。可以说,如果不是宁宁的妈妈及时干预,宁宁的情绪问题会一直持续下去,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学业问题和适应障碍。

在孩子遇到意外变故时,父母总是尽量去平息事件影响,让生活恢复正常,但是却忘了处理孩子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而孩子的经验少,表达能力差,往往不能将自己的感受清晰地表达出来,只能采取哭闹的形式来引起父母的注意。

父母若是不予理睬,或是认为孩子不懂事加以斥责,就会错过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的最佳时期。因此,一旦发生意外变故,父母要对孩子多加关注,及时为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以免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培养建议

建议一:重视对孩子的心理干预

在发生重大变故后,有些孩子会有很明显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如:吃不下饭、噩梦、惊醒、哭叫、注意力难以集中。而另外一些孩子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时父母会想:“我的孩子挺正常的,不需要做心理干预。”

其实,不管孩子是否表现出严重的应激反应,父母都应在重大变故后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因为伤害有时具有潜伏性,这种情况下孩子受到的影响会更深。父母要提高警惕,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让孩子远离阴影,健康成长。

建议二:引导孩子把情绪表达出来

发生重大变故后,孩子的内心震惊、混乱、痛苦、悲伤等情绪需要有一个渠道宣泄出来。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说“别哭了”“不要难过”“坚强起来”等类似的话是不利于他心理健康的。孩子的情绪得不到宣泄,积郁在心中,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儿童神经症和行为障碍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对10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可以直接询问他们对事件的感受;而对10岁以下的孩子,可以用玩偶剧的方式模拟当时的事件场景,然后问孩子:“娃娃现在是什么感觉呢?”让孩子通过描述玩偶的感受而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有耐心倾听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不要用大道理来否定他。

建议三: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信任的环境

当孩子不幸遭遇抢劫、凶杀、强奸、地震等重大伤害性事件后,经常会对周围的环境失去信任。无论是孩子自己经历,还是目睹伤害性事件,他都会受到惊吓,甚至在内心留下阴影。有些孩子充满恐惧感,把自己封闭在屋子里。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一种安全感。首先,父母可以带孩子去亲戚朋友家,让他感受到身边的人可以信任。其次,父母要多陪伴孩子,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管孩子说什么,父母都不要对他的想法作评价。最后,等孩子稍微平静些,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另外,如果孩子的状况得不到好转,要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建议四:帮助孩子理性认识伤害

校园外,抢劫时有发生。当孩子遭遇抢劫后,有些孩子则产生报复心理,声称“要把那些抢我的人全杀掉”;还有些孩子会埋怨自己软弱可欺,对自己产生憎恶感。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地进行心理干预,会给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这时就需要父母协助孩子“消化”这些伤害。

首先,要让孩子了解到这是一个意外的事件,要反省,但也没必要太埋怨自己;其次,让孩子明白吃亏的是抢劫的人,他们做了错事,一定会受到惩罚,不要去报复他们,否则自己也会违法犯罪;再次,要让孩子明白,周围的人都在正常的生活,不要因为几个不良分子影响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建议五:尝试与孩子做心理游戏

孩子受到惊吓后只是有哭闹、惊恐的反应,往往很难认识到自己的情绪。这时,父母可以尝试用心理游戏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疏导,让孩子在扮演游戏角色的过程中重新认识、体验自己的情绪,并从游戏的故事情节中获得启发,合理地认识、接纳自己的情绪。

不同的情况适合使用不同的心理游戏,父母需要咨询心理医生,针对孩子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游戏进行辅导。

金玉良言

重大变故往往来得突然,很难避免。孩子一旦受到伤害,就可能产生心理阴影,从而影响他的一生。因此,重大变故后的心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父母一定要对心理干预重视起来,不要抱着“时间长了,自然会好”的想法,要及早处理孩子发生的问题,让孩子远离伤害造成的阴影,健康成长。

同类推荐
  • 让孩子吃点苦的30个建议

    让孩子吃点苦的30个建议

    作为父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让孩子吃点苦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是一句流行了很长时间的“教育名言”,但这句话并不是一个普遍的真理,它只适合用于某种特殊的场合。对今天的绝大多数孩子而言,尤其是那些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大多都是在父母长辈的百般呵护中长大的,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苦,所以,还是应该让他们吃点苦的好。要知道,不让孩子吃苦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是不负责任的教育。尽管很多父母都明白这个道理,但遗憾的是,这些父母并没有把这种教育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课

    本书综合了古今中外众多的名人家教成功经验,如卡尔·威特、比尔·盖茨、肯尼迪、林肯、爱因斯坦、罗斯福等,并吸收了很多教育专家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意见。书中或以教育小场景揭示家教盲点,或通过成长小故事给人启迪,同时加上深刻的分析,相信定能让你茅塞顿开。
  • 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

    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

    跨界广告文化出版圈和电商行业的传奇夫妇如何独立养育两子?丰富厚重的人生历练下对于当下的育儿思想有哪些碰撞的火花?夫妻共同撰写的育儿心经,以家庭为单位,用爸爸和妈妈双方的完整视角再现了对于种种教育问题二胎夫妇的沟通和实践。二胎时代来临,育儿焦虑弥漫,且看这两位高学历高智商高情商“三高夫妇”如何笑对岁月磨砺,静心抚养稚子成材。
  • 宝宝,吃辅食啦

    宝宝,吃辅食啦

    《宝宝,吃辅食吧》主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宝宝的营养需求和身体发育特点,精选120余款宝宝辅食食谱,同时,详尽介绍了辅食的做法和特点以及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必备常识等。此外,特别提供了各种基础辅食比如面条、米糕等的做法。该书所有食谱全部是作者亲自尝试或开发,简单易操作,选用的食材常见且丰富,是年轻妈妈特别是没有烹饪基础的妈妈们必备的宝宝辅食制作参考书。
  • 诺未门

    诺未门

    在本书中,我们用一个个生动典型的教育故事和精辟独到的点评,向家长揭示犹太教育的神秘面纱,让世界上通用的优秀教育方式的本质浮出水面。我们将和家长一起分享犹太人的创意家教理念和家教方式,包括犹太人的生存教育、美德教育、自立教育、财富教育等诸多方面创意家教方法。
热门推荐
  • 忍者

    忍者

    在今日,忍者(NINJA)与寿司(SUSHI)、艺妓(GEISHA)一样,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语。在西方人的眼中,忍者属于神秘的东方文化,可与欧洲中世纪的骑士、黑暗时代的巫师、十六世纪的吸血鬼相提并论,而比起骑士的豪情、巫师的邪气、吸血鬼的阴冷,忍者则显得更为冷峻、敏锐而诡异。
  • 陛下溺宠,皇后娘娘别想逃

    陛下溺宠,皇后娘娘别想逃

    他,掌握人生死的帝王,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影阁少主,一场车祸她穿越来到这个架空的时代,算了,随遇而安吧,只是这个杀戮果断的帝王是什么情况?第一次见面她被人流带入了他的怀中,让他念念不忘那如繁星的双眸,同是也在心中埋下爱的萌芽。第二次见面她在湖边戏水,让他沉迷不能自拔,可却寻而不得。爱的萌芽破土而出。第三次见面她俏皮可爱,聪明伶俐,让他敞开了那冰冷无情的心房。从此宠她无下线。他为她废除三宫六院,为她学会了所有的一切,为她杀了所有伤害她的人,哪怕是她的家人,把她宠成了一个所有人的羡慕的皇后。对她一切都无所谓,只要她开心就好。在他眼中万里江山不及她倾城一笑(一对一专宠,宠甜所有人。)
  • 工作的成就

    工作的成就

    本套书系故事精彩,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念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现代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精品。
  • 战族传说系列(十一)

    战族传说系列(十一)

    佚魄突被穆小青袭击后,虽然天师和尚全力施救,却已回天乏力,佚魄未能留下一句话,便气息全无,撒手而去……
  • 消化健脾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消化健脾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强度、高效率的生活现状,使众多忙于工作、精神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吃不消,因而前所未有地重视起自身保健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使人们“重返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强,在这一背景下药膳食疗这一独特的中华文化宝库的奇葩,越来越显示出她深厚的底蕴和夺目的光彩,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消化健脾科学养生滋补食谱》,希望读者能在获得美味可口的佳肴同时,也滋补了身体,祛除了疾病,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 少爷,别闹!

    少爷,别闹!

    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司徒顾君,本来是有着公主梦的女生。可是穿越到古代,被家中人命令杀死。卿凌天将其带大,但是对她不好。杀人太多的她慢慢的变得很冷漠,不爱说话,不爱笑。对人很有防备之心,话语中几乎不带一丝感情。常常喜欢盯着自己的手掌发呆。古纳觉应的出现,慢慢唤起了她心中残留的爱。有着一身好武艺,见血封喉。懂岐黄之术,心里厌倦现在的生活,并想拥有平静的生活。
  • 佛说梵志计水净经

    佛说梵志计水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第五人格之虚实分裂

    第五人格之虚实分裂

    每个人都有五个以上的人格,但是每个人第五个人格必定是个恶念人格,然而耶瑟的人格数量为零。神与撒旦眼中的异类,世界的异端。虚与实,生与死,乐与悲,光与暗,爱与恨……一个个都化为一个问题。不过很可惜,这个问题无解!
  • 随心所欲

    随心所欲

    《随心所欲》是作者对荒蛮生活与都市文明大冲撞的思考结晶,丰富多彩的人物,悲怆荒凉的环境,愚昧的历史,骚动的心灵,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求在追求中的失望与无奈,熔铸在一个个霓虹灯似的闪烁不定的情节中,给人一种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的感觉。作者从变幻中求统一,写情节而不拘泥于情节,写人物而不困扰于人物,以簇新的小说观念,对作品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了富有探索性的开拓,其有限的篇幅中所涵盖的历史和所拥有的生活密度十分惊人。在我国目前的长篇小说创作中,像这样以内容带动技巧进行探索的作品还是不多见的。
  • 警惕!中国股市虚拟大崩盘

    警惕!中国股市虚拟大崩盘

    中国股市的大牛市没有近忧,却有远虑、因为一旦被过度炒作多年的资产泡沫发生破裂,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如何使每个投资者都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未雨绸缪,做好防范风险的各种准备,正是本书要告诉读者的关键词。本书分为七章,分别是不断创新高的长牛市、金融大爆炸、这个股市有点疯、吹大的泡沫破裂、股市危机的推手、股市危机后果、我们为明天准备好了么。全书从实战的角度,全面论述了大牛市背景下,股市危机的成因、表现和后果及其应对之策,警示中国股民,尤其是要让广大中小投资者明白:股市危机给我们带来的伤害,不仅是财富的严重缩水,其心灵上也会遭受到多少年后都难以愈合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