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4300000006

第6章 茅盾之母陈爱珠:循循善诱育巨匠

茅盾的母亲陈爱珠在家乡有“女丈夫”之称,她是一个非常通达事理的母亲,一个伟大而坚毅的女性。茅盾能在青少年时代就走上积极的人生道路,能够成为一代文坛巨匠,成就一番事业,与其母亲的教育和爱护是分不开的。茅盾曾无比自豪地宣称:“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她不但是茅盾兄弟的严师慈母,也是现代父母学习的榜样。

茅盾(1896-1981),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茅盾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接着,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左联期间他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春蚕》。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和《锻炼》等。建国之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曾担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1981年3月27日,在北京病逝。著作编为《茅盾全集》四十卷。

早期熏陶很重要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而如何培养下一代的关键,则在于准确地发现下一代的天赋和对孩子进行早期的熏陶。婴儿呱呱坠地,先天的优势和缺陷都已注定,无法更改,但那只是很小程度上起作用。随着环境的影响,后天的栽培则使得孩子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个体差异。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杰出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传播到很多国家,影响深远。他是世界上较早提出早期教育观点的人。他在1632年曾专门为父母们写下一本关于早期教育的书《母育学校》,充分表述了他在这方面的主张和做法。

夸美纽斯在书中提到:“如果要使一个嫩芽变成一棵树就需要培植,浇水,篱围保护并且以支柱把它撑起……”他还说:“上帝既已将这种责任交拖给父母,他们就应明智地承担起来并应备加勤勉地把一切属于知识和敬畏上帝的事灌输到儿童们柔弱的心灵之中……”

教育学家通过研究也表明,大脑的发育与年龄的增加呈反比。在人生的头几年,是进行快速学习的好时机。因此,在早期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要丰富孩子的生活环境,不要等到孩子该上学时才考虑这个问题,那时学习的关键期早就过了。

茅盾幼年时,父母就商量给儿子启蒙教育。当时,茅盾家里设有家塾。茅盾的三个叔父及二叔祖家的几个孩子由茅盾的祖父教授。茅盾祖父教书不认真,有时学生来了,他自己却去会友或打牌。父母担心茅盾进家塾,得不到严格训练,会养成不良习惯,便决定自己来教儿子。

他们挑选了上海澄衷学堂的《字课图识》、《天文歌略》和《地理歌略》为教材,还根据《史鉴节要》用文言编成一节一节的歌诀作为历史读本,由茅盾母亲施教。每当母亲讲述历史故事或中国古典小说时,茅盾都听得津津有味。

这些早期的熏陶,对茅盾形象思维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母亲开明、通达、关心国家大事的思想也深深浸润着茅盾幼小的心灵。

茅盾20岁时初出茅庐,到人才济济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一个清朝末期就在商务编译所任职的高级编译孙毓修,看茅盾在读《困学纪闻》大为惊异,便问:“你喜欢考据之学?”茅盾答道:“谈不上考据之学,我是个‘杂’家而已。”

孙毓修更加惊异,便问茅盾读过什么书。茅盾说:“我所涉猎所及有十三经注疏,先秦诸子,《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昭明文选》、《资治通鉴》……”

最后,茅盾补充说:“不过,我这些‘杂’学,不尽来自学校,也来自家庭。”孙毓修恍然大悟道:“尊大人是何出身?”茅盾答:“我10岁丧父。”孙毓修又问:“刚才你说家庭教育,想必是来自祖父?”茅盾答:“不是,是家慈。”孙毓修听后瞠目结舌,喟叹不已。

由此可见,母亲的早期教育让茅盾一生都受益无穷。早期的熏陶,给幼小的茅盾搭建了一个知识的平台,为他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些父母常常会这样说:“我的孩子现在还小,当我的孩子到了进学校的年龄,他自然就会开始学习……”实际上,父母的这种想法低估了孩子的学习能力,也往往因此耽误了开发孩子头脑的最佳时期。

科学家通过研究表明,每一个人都拥有140亿个脑细胞,这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财富。而令人遗憾的是,人的一生中有90%以上的脑细胞处于冬眠状态,未能开发出来。

这个事实告诉人们,人脑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它像一个宝藏一样在等待开发。而孩童时期则是发展这种潜力的关键时刻。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开始感受着周围的一切事物,他的大脑像一块海绵不断地吸取各种信息,不断地充实着自己,不断地建立各种条件反射。而孩子的求知欲之大,接受新鲜事物能力之强,学习效果之惊人,也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说,孩子从小就需要储存知识信息,构建学习的潜能,而孩子未来的学习也是建立在早期学习基础之上的。一般来说,一个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有过早期教育的孩子,学习起知识来总会很容易。他与那些无早期学习经历的孩子相比,在智力发育上有着天壤之别。

很显然,人生的头几年,是进行快速学习的好时机。而作为母亲,和孩子接触最为频繁,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在早期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母亲要学着丰富孩子的生活环境,不要等到孩子该上学了才考虑这个问题,把问题都丢给老师。到那时,学习的关键期其实早就过了。

教子点睛:

早期教育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一定要重视早期教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切记早期教育的目的不是枯燥地向孩子传授知识,而应该是激活孩子的脑神经细胞,拓展他的脑神经网络,开发他的大脑潜能。这样一来,就相当于给孩子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为孩子成长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地基。

受最好的教育

茅盾的母亲陈爱珠在家乡有“女丈夫”之称,茅盾能在青少年时代就走上积极的人生道路,并进而成为一代文化巨匠,成就一番事业,与其母亲的教育和爱护是分不开的。

茅盾曾无比自豪地宣称:“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她不但是孩子们的严师慈母,也是现代父母学习的榜样。母亲不仅承担起对年幼的茅盾早期教育的重任,而当家庭出现变故的时候,她依旧将孩子的教育放在了首位。

茅盾7岁那年,一些受维新运动影响的青年人创办了一所按新式教学方式教学的“立志小学”。母亲便送茅盾进新式学校读书,但那时父亲已经卧床不起,茅盾经常请假照顾父亲。

母亲怕茅盾落下功课,便让茅盾拿课本来自己教他。在母亲的辅导下,茅盾每月的考试都名列前茅,每周一篇的史论文章经常获奖,让茅盾在立志小学出了名。

茅盾10岁那年,父亲不幸病逝,那时,弟弟6岁。茅盾的母亲便独自担负起抚育两个儿子的重任。

对茅盾小学毕业后的升学问题,母亲陈爱珠颇费思量。因为,就当时的家境和亲友的愿望,想让茅盾上师范。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不花食宿费,还能发服装,毕业后立即可以就业。但是,母亲陈爱珠觉得,这样做钱是节省了,但是有悖于丈夫遗嘱。茅盾的父亲曾有遗嘱,让茅盾兄弟俩念工科,学实业。

不仅如此,母亲认为,如果因为家庭条件的原因,做出让孩子读师范的决定,一定会限制茅盾将来的发展。于是,茅盾母亲顶着来自家庭的巨大压力,毅然把茅盾送到湖州去念中学,中学毕业后,又让茅盾去了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深造,使茅盾受到了最好的教育。

有理由相信,茅盾的母亲做出这样的决定,一定背负着很大的压力。她不仅要面对家族亲人不解的眼光,还要为了以后的生计而吃很多苦头。但是,母亲一定是无怨无悔地去做这些事,因为在她的心中,如果当时不能为儿子选择一条更适合他的路,那将会是母亲一辈子的遗憾。

据茅盾晚年回忆,茅盾刚工作时,每有译文或文章发表,就像当年让母亲看作文一样,照例寄给母亲过目;茅盾与弟弟的通信都送给母亲看。这从另一个侧面又反映出,母亲在儿子成年后也没放松对他们的关心和教育。

天底下有太多这样的父母,为了成就自己的儿女,甘愿放弃自己舒适的生活。为了儿女操劳,在父母的心中,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他们的眼里,儿女的前途是最重要的,而自己为了儿女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教子点睛: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往往父母一个随意的决定,就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前途。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孩子受到良好教育的比率总是大于以往。没有不希望孩子好的父母,尽量为孩子选择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学校,能更好的启发孩子的智力发展。

理解子女的思想和行为

读名人回忆幼年经历的文章,很少有人不提起自己的母亲。而伴随着对母亲温暖的情感回忆的,一定有母亲亲切的教诲和影响一生的点点滴滴生活片断。母亲是人生最近也最重要的导师,母亲在亲子间起着重要的作用。

茅盾的母亲陈爱珠女士喜欢读书看报,善于接受新事物。因此,她对子女的教育也是严而有格,严而有度,并善于理解子女的思想和行为。其中,有两件事很能说明问题。

第一件事,是母亲对茅盾婚姻的态度。茅盾祖父很早就为茅盾订了亲,但是,待茅盾成年之后,这桩婚事使茅盾母亲大伤脑筋。一方面,母亲考虑到不识字的媳妇与儿子太不相称,担心给儿子带来苦恼;另一方面,如果退婚,又怕女方不肯。

1917年春节期间,母亲问茅盾:“你有女朋友吗?”

“没有。”茅盾腼腆地回答。

“真没有?”母亲又追问了一句。

儿子点点头。母亲原以为儿子早就有了心上人,如果是这样,她就出面与女方交涉。得知儿子没有女朋友,母亲便接着说:“我从前料想你出了校门后,不过当个小学教员,至多是中学教员,一个不识字的老婆也还相配;现在你进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不过半年,就受重视,今后大概一帆风顺,还要做许多事,这样,一个不识字的老婆就不相称了。所以我要问你,你如果一定不要,我只好托媒人去退亲,不过对方未必允许,说不定要打官司,那我就为难了。”

因为茅盾全神贯注在事业上,老婆识字不识字觉得无所谓。再说,他也不愿让母亲为难,况且娶过来后,或进学校,或由母亲教她识字,都是可以的。为此,第二年,母亲就为儿子办了婚事。

在这件事情上,充分体现了母亲时时处处为儿子考虑的心情,更体现了母亲尊重儿子思想的做法。当她在观察到未过门的儿媳与茅盾之间的差距,她并没有急于替儿子做决定,而是在问过茅盾后顺从了他的决定。这是母亲的处事的智慧,和对儿子关爱的体现。

第二件事,是在对茅盾弟弟泽民人生道路选择上的理解。1917年,泽民考取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母亲很高兴,特地从家乡赶来上海,并与茅盾一起将泽民送到南京。

在上海期间,她买了四大编的《西洋通史》和二卷本的《西史纪要》以及《东洋史要》、《清史讲义》各两套,并将这些历史书籍分给泽民一套,嘱咐说:“你将来要做工程师,但也不能不懂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说着,母亲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可是,后来的事情产生了变化。1920年,茅盾参加了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茅盾介绍泽民加入了共产党。由于革命的需要,泽民想中止学业,专门研究政治,与张闻天等一同去日本。那时离毕业还不到半年,茅盾做了许多说服工作,希望他先完成学业,但无济于事。

母亲看儿子主意已定,就同意了泽民的选择,不仅如此,她还反过来做茅盾的工作:“老二认准了这条路,况且我想,他既然对河海工程没有兴趣了,勉强读下去,也没有意思,我已经允许他退学,还让他过几天便到日本去半工半读。”

母亲还担心儿子到日本半工半读分心,又说道:“你们父亲留遗嘱要你们学工程。可如今倒好,老二学工程四年,文凭快要到手,又不肯学了。这个世界变化实在是太大,你们父亲何曾料到。我如今这样干,你们父亲若死而有知,大概不会怪我的。”

听母亲这样说,兄弟二人都安慰她。母亲却道:“不用你们安慰,我想得开。你们走的路是对的。如果你们父亲不死,说不定他也是会同意走这条路的。”母亲做出这个决定是伟大的,她用自己的行为表达了自己对于子女的支持和肯定。

现代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代沟,平时和孩子之间不能正确的了解造成了沟通的障碍。其实,要想互相了解并不难,只是多用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就好了。

很多父母可能觉得要做到这一点比较困难,其实,学着互相理解远比批评有效果得多。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事讲给大家听,一家人共同分享快乐与痛苦。这样做的结果,使孩子学会了倾听和倾诉,父母也了解了儿女的想法,这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特别重要。

教子点睛: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她给予一个人的,首先是情感的呵护。母亲温暖的话语,理解的态度,是一种充满温情的爱意和情感上的支持和引导。现在的孩子,大多数的道理他们都懂,与其给他重复这些道理,不如给他一种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当孩子做了一件事情的时候,他自己心里非常明白是对还是错,心里也清楚接下来应该怎么办,他只不过希望跟父母沟通一下,父母在听完孩子诉说之后能表示出自己的关心就足够了。

同类推荐
  •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孩子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孩子

    孩子走在马路上,有交通危机的顾虑;孩子去上学,有被大孩子欺凌的可能;现在更有被报复社会的极端人员危害的可能;孩子去游乐场游玩,也会发生无法预知的危险等等。身为家长的您,不可能每天24小时一直守护在孩子的身边保护他。即使发生意外时您在孩子身边,也有可能和孩子一样不知所措。所以,家长除了要教育孩子自我保护的概念,也要跟孩子一起学习预防发生意外的方法,以及一些简单的急救方式。本书介绍了如何防止交通意外,在校园、游乐场、家庭等各种环境下的意外发生及预防。针对孩子已发生的几大意外作说明,让父母,老师以及孩子可以清楚了解各种意外发生的预防。这是一本让孩子了解危险,远离伤害,家长和老师们必备的书。
  •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

    帮助家长解读孩子心理的权威读本,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实用指导计划。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孩子走出心理误区,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本书为家长提出了有针对性并切实可行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有助于家长帮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 孩子永远“惯不坏”,关键你要这样带!

    孩子永远“惯不坏”,关键你要这样带!

    《孩子永远“惯不坏”,关键你要这样带!》带你分清“爱”和“溺爱”!感到孩子难教,就读这本书!当孩子提出很多形形色色的需求,“抱抱!”“我要吃糖!”“今天我要爸爸陪我!”……很多家长会担心,如果我同意了,是不是在溺爱孩子?孩子下次变本加厉了怎么办?这会不会“惯坏”孩子……感到孩子难教,就读这本书!拥有45年儿童心理咨询经验,上万家庭的心灵疗愈者——佐佐木正美告诉我们:不用担心,因为爱和溺爱完全不是一回事儿!爱孩子,是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按照孩子所愿,恰如其分地放在孩子身上。在生活的每一件小事里,耐心陪伴孩子认识和探索这个世界。
  • 只给男孩看的青春秘密书

    只给男孩看的青春秘密书

    一本合适父子共读的书。本书从男孩身体的变化、私处、性、健康、女孩、心理、情绪、叛逆、诱惑、父母沟通等10个关乎男孩青春期隐私和特点的方面出发,收集了实际生活中一些男孩的隐秘和心声,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实用的指导建议和措施,帮助男孩平稳、安全、愉快地度过青春期。
  • 好父母成就好孩子

    好父母成就好孩子

    本书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蒙氏教育。爱的智慧,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并非传授给孩子知识那么简单:意志的训练,让孩子自觉建立起抑制与冲动的良好关系;能力的培养,让孩子拥有征服感,获得自我纠错、自我学习的才智;智力的开发,将激活每一个孩子内在的惊人潜能;人格的塑造,能让孩子成功地融入社会;良好习惯的养成,将让每个孩子成为优雅的社会达人!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不仅系统地介绍了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而且完整地提出了一整套幼儿日常生活练习的方法。不仅将蒙氏教育理念与当代中国教育形势完美结合,而且对中国传统的“功利教育”观念和“强制灌输”形式进行了剖析。"
热门推荐
  • 神秘的玫瑰园

    神秘的玫瑰园

    贾斯廷始终天真地未把这个地方当做惠勒放弃的私人财产或当做一个用高墙和厚篱笆围绕的宽阔院落。这个地方就位于斯凯尔德?莱瑟沃依路北较远的地方。因不能向他人述说的缘故,他用自己创造的文字从右至左悄悄记录下他在那个地方看到的令他刺激的情景。每次潜入这个地方,都使他有种比以前更兴奋、更恐怖、也更满足的感觉。多次的潜入就像连续的跋涉,他在用微积分学的方式解决他头脑中的问题。他从未想到,在这个地方,他会遇到真正令他冷汗直冒的恐怖。
  • 知行八谈:感悟做人做事做官

    知行八谈:感悟做人做事做官

    本书是一名从基层走来的优秀共产党员的人生感悟之作,作者从做人做事做官的层面,讲述了自己多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揭示了为人者的处世之道、为官者的从政之学、为学者的成功之要、为商者的经营之妙。文风质朴,语言平实,案例丰富,道理深刻,既有一定的理论指引,又有鲜明的实践特色。
  • 商务礼仪现用现查

    商务礼仪现用现查

    本书的目的是给广大读者,特别是商界人士提供一个值得参照的读本,直接可以修正自己日常言行中的错误,进而用礼仪规范约束自己,成为一个“有礼之士”。本书没有连篇累牍、复杂难记的理论和体系让你无所适从。相反,它言简意赅,为你提供具体的建议,帮你解决实际问题。你可以通过读本书,这样你将获得更多的礼仪知识;也可以碰到问题随时查阅,找到你马上需要解决问题的答案。
  • 中国人必知的120条养生老经验

    中国人必知的120条养生老经验

    本书集传统中医养生保健经验之大威,荟萃了《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的养生精华,凝聚了李时珍、孙思邈、华佗、朱丹溪等古代名医的养生智慧,是每一个中国人健身养生、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身体调养宝典。
  • 一生三会:会说话、会做事、会为人

    一生三会:会说话、会做事、会为人

    会说话、会做事、会为人,是现代人不可不学的三大本领,是立足于世的关键资本,没有这三种智慧,你将永远到不了高层次的人生。本书阐述了练就卓越口才的途径与技巧,帮助读者轻松掌握各个领域的说话艺术;阐述了种种做事的方法与手段,帮助读者掌握做事的艺术,迅速提高做事能力;揭示了独到的为人方法和规律,让人们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讲究策略与变通,从而灵活机智地应对人情世故。本书作为一本为人处世的经典指南,最全面、最系统地向读者讲述了说话、做事和为人这三方面的人生智慧,帮助你轻松到达更高的人生层面。
  • 法华曼荼罗威仪形色法经

    法华曼荼罗威仪形色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碎梦神剑传

    碎梦神剑传

    江湖上三道宗、妙音宗、少林各派与圣明教之间数十年的恩怨纠葛,相互攻杀;一个懵懂的少年在机缘之下加入了三道宗。缘起缘落,爱恨情仇!回首一顾,只留神剑傲立......
  • 追梦幻晴恋

    追梦幻晴恋

    情歌王子:松开她的手,傻傻地看她远走。也许这样,能让自己更好接受吧!或许一开始自己就应该明白她的苦心,不应该继续盲目的追求,到最后,也应该不会有这样的结局吧?冰雪公主:三年了,还是要分开,曾经多少的浪漫,甜蜜,尽管里面渗入了那么一个情歌王子,也都化成了回忆。或许,自己所欠他的,唯有未来再去还吧!
  • 婚前婚后,陆少的暖心甜妻

    婚前婚后,陆少的暖心甜妻

    新文《盛世二婚,总裁的神秘妻》陈筱悦从没有想到,有一天她的生命里,会出现陆宇铭这样的男人,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不过是民政局里没有等来相恋七年的男友顾深朗,她却阴差阳错的遇见了陆宇铭。他帮她看清七年男友的面目,他将她从绑架案里救了回来,他给了她承诺一生的婚戒,又被他亲手扔进垃圾桶。最后,她的闺蜜,却爱惨了他。他疯狂的撕扯她的落地长裙,语气是从未有过的狠戾:“陈筱悦,我今天就让你成为名副其实的陆太太!我的妻子,你想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这夫妻之名也好,夫妻之实也罢,我都要让你承受!”她带着满身伤痕,三个月的身孕,一夜消失,像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再次回归的时候,她笑着望向站在陆宇铭身边的女人:“闺蜜的男人,格外的诱人,是吗?”“陈筱悦!我们的孩子呢!”“陆先生,请你自重,我们没有任何的关系。”他一瞬间明白,目光苍凉:“你怎么敢……陈筱悦,你怎么敢!”她笑的没心没肺,眉眼弯弯,转身却泪如雨下。陆宇铭,你不配当他爸爸,我永远不会让你见到他。
  • 野草蛮生

    野草蛮生

    他出生在一个偏远地区的小城中。他没有超能力,也没有显赫的背景。他14岁才开始接触篮球。但是他凭借着超乎常人的努力以及对于篮球至高的追求和无尽的热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了篮球最高的殿堂并在那里取得了成功。他是中国无数草根篮球手的一个典型的代表,出生在小城市里,没有机会接受专业的篮球训练。但是他却战胜了无数比他起点更高,比他天赋更好的球员。他说:“我,就像一颗野草一样,在野蛮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