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4300000008

第8章 曾宪梓之母蓝优妹:做生活的强者才能成功

曾宪梓深有感触地说:“从母亲带着我们的艰苦生活中,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我深深感受到穷苦人家不可言传的那种疾苦,我心里面便有一股强烈的志气,那就是我长大后一定要好好做人,一定要改变这种贫穷的生活。”他确实做到了,是母亲勇于改变命运的精神激励着他,母亲是改造命运的勇者。

曾宪梓,1934年出生于广东梅县,幼年丧父,与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的客家母亲相依为命,靠新中国的奖学金以优异成绩读完大学。196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1963年,往泰国定居,1968年,移居香港。以后与夫人黄丽群女士一道,靠一把剪刀,艰苦创业,创立了享誉世界的“金利来”名牌,享有“领带大王”之美誉。改革开放以来,捐助家乡和祖国的公益事业,捐款已逾4.5亿元。

迎难而上才有活路

1934年2月2日,曾宪梓出生在梅州一个客家大家庭里。曾宪梓这个名字还是他的父亲给取的,相传曾家是春秋时代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后裔,传到这一代是“宪”字辈。

曾宪梓的父亲曾荣发,一个极其典型的勤劳朴实的客家人。但是,过度的劳累使父亲于1938年4月永远地倒下了。父亲去世之后,年仅32岁的母亲,带着9岁的宪概、4岁的宪梓,半饥半饱地度过他们含辛茹苦的岁月。

曾宪梓的母亲蓝优妹是贤良淑贞、勤俭刻苦的客家妇女的典型。面对艰难的生存环境,她必须精打细算,万事从长计议。为了孩子们,她不能改嫁,儿子是支撑她活下去、奋斗下去的唯一希望。

即使在当时的社会,贫苦人家的孤儿寡妇是会备受他人轻视的。但母亲不会在乎,穷苦人家自有穷苦人家的生存办法。她知道,只要拼命干下去,就会有活路,就一定会熬出头。

青黄不接的日子,一家大小只能靠旱地里的番薯充饥。生活完全没有来源。为了活下去,母亲不得不用柔弱的肩膀,大担大担地替人家挑石灰。那个时候的房子不是用水泥做的,而是用石灰做的。母亲像男人一样一担一担地挑,然后主家也像对待男人一样,按担子计数,给母亲工钱。母亲赚的工钱用来购买一家人的口粮和食盐。

20世纪30年代末期的中国,正是国民党统治时期,货币贬值非常厉害。母亲一口气不歇地挑整整一个上午,所赚的钱只可以买到一斤盐。母亲没有去买,她顾不得吃饭,继续挑了一个下午,当她拖着疲惫的躯体,拿着一天的工钱,再去买盐的时候,还是只能买到一斤盐。

挑石灰的工作不是每天都有,为了生活下去,母亲安顿好两个小兄弟之后,决定跟着盐商雇佣的挑盐的队伍,从梅县挑盐到江西去卖,并且也像男人一样挑着满满一大担盐,遇山爬山、遇水涉水。

这是一件连男人都不轻易做的苦差事,因为只有等到挑一担盐到达江西后,盐担必须无亏无损,刻薄的盐商才会记工算钱。母亲通常一去就是十来天,在泥巴地里玩累了的小宪梓,常常用他泥乎乎的小手托着他的小脸蛋儿,坐在家的门槛上,眼巴巴地盼着他的妈妈回来。

在母亲离去的日子里,兄弟俩每天只吃一顿盐味捞的杂菜粥,哥哥告诉宪梓是因为妈妈去江西送盐还没回来,怕家里的粮食不够吃,所以必须节省些口粮。到了下午,小宪梓的肚子总是饿得咕咕直叫。

一天下午,正当小宪梓饿得难以忍受的时候,偏偏这时候村里面传来了卖“味酵饭”的吆喝声,并有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酵饭”是客家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风味小食,小宪梓看见村里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买来吃,他盯着慢慢消失的美食,想起妈妈曾经告诉过他的:“孩子,我们虽穷,但穷得要有志气,不能偷人家的东西,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就会去偷金。”

母亲还告诉他:“就是人家给的,也不能随便要,而且人家吃东西的时候,不应该看。有志气的孩于就是不会给人家瞧不起。”小宪梓灵机一动,只要我不给人家看见,人家就不会说我没志气,瞧不起我。于是,小宪梓躲在土墙的外面,一边看着其他小朋友吃,一边直咽口水。

这时候,同村一位叔母路过小宪梓身边,正好看见了馋涎欲滴的小宪梓。好心的叔母非常心疼这个苦孩子,就去买了一个“味酵饭”,一边塞给小宪梓一边说:“孩子,你吃吧,我请你吃一个。”

小宪梓想着妈妈的话,尽管他非常想吃,但他迅速地将一双小手藏在身后,并涨红着小脸说:“叔母自己吃吧,我不饿,不要。”叔母知道平日里宪梓的妈妈对小宪梓的管教,就很认真地告诉宪梓道:“叔母是自家人,叔母给的东西可以吃。”最后小宪梓还是吃了这个“味酵饭”。

母亲回来后,得知此事后专门表扬了小宪梓。母亲安慰的话语和酵饭并且这种甜丝丝、香喷喷的感觉从此永远地留在他儿时的记忆里。

今天的曾宪梓认为自己不怕困难,遇事沉着冷静、又好钻研的性格,很像他的母亲。这种艰苦的日子,对于正在成长的小宪梓来说,起到非比寻常的锻炼作用。使得他对于接下来的漫漫人生当中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都能勇于面对,也能善于面对。刻苦耐劳的母亲是小宪梓成长的最佳榜样。

知心姐姐卢勤说过:“吃苦”是一种心理承受力。人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的不是环境,而是自己。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要做到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就必须从小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品格健全、意志坚定的精神。

教子点睛:

今天,很所孩子吃苦精神和承受能力较差,遇到困难就退缩,经不起挫折,受不住压力。为此,许多国家都很注重对青少年进行挫折和磨难教育,给孩子人为创设一个相对真实的艰苦环境和恶劣条件,让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对于父母来说,也应该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吃苦的环境,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

不让孩子惧怕贫困生活

拥有亿万家产的“领带大王”曾宪梓,生活却十分简朴节约。香港《东方周刊》杂志,曾经刊载了这样一则消息:“领带大王曾宪梓,生活以简朴见称,平日吃的是青菜、白饭,即使请客,消费也以4000元为限。”

一个拥有40亿资产的企业家,生活如此简朴,也许很难让人相信。然而对于吃番薯粥长大、尝尽饥寒交迫滋味的曾宪梓来说,这种节省的生活,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生活习惯。而这种令人讶异的生活作风来自于他母亲的教育。

曾宪梓年幼的时候,家里十分穷苦,尤其父亲去世后,家里的日子就更加难熬。但是,他有一个十分伟大坚强的母亲,面对艰难的生存环境,她必须精打细算,拼命干活,盘算着口粮是否有着落。

曾宪梓永远不会忘记,小时候,母亲为了节省口粮,精心计算着番薯粥里该放多少米;忘不了母亲熬夜挑灯,将哥哥的旧衣缝制成他的衣衫;更忘不了母亲经常对他说的话:“过日子要细心打算,不能顾了今天,忘了明天,不管什么时候,节省都是我们的本分。”

他的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她在艰苦日子中的言传身教,对于小宪梓的成长,是一种锻炼和塑造,使得他对于人生中的任何荆棘坑坎,都能勇敢地来面对和担当。刻苦耐劳的母亲是小宪梓成长的最佳榜样。

曾宪梓的座右铭是“勤、俭、诚、信”,他说,勤俭节约是一个人要获得成功必须具备的品质。这些都是他的母亲教诲的结果。

曾宪梓把母亲的教诲牢牢地记在心里,他知道,每一分钱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财富,浪费钱就是践踏劳动。他把“勤俭节约”当作传家宝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他说:“挣钱要学,节俭要学。俭就是理财,就是持家,该花的钱就花,不该花的钱就坚决不要花。”

美国一些百万富翁的儿子,常在校园里拾垃圾,把草坪和人行道上的破纸、冷饮罐收集起来,学校便给他们一些报酬。他们一点儿也不觉得难为情,反而为自己能挣钱而感到自豪。有的家庭经济并不困难,但要让八九岁的孩子去打工送报挣零花钱,目的是培养孩子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戴维·布瑞纳中学毕业时,父亲送给他一枚硬币作为礼物,并嘱咐他:“用这枚硬币买一张报纸,一字不漏地读一遍,然后翻到广告栏,自己找一份工作,到世界上闯一闯。”

中国的古语讲道,“有钱难买幼时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后来取得很大成功的戴维在回首往事时,认为那枚硬币是父亲送他的最好礼物,它使戴维懂得了生活的艰辛,衣食的来之不易。

现在生活条件普遍好起来了,在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时候,父母是否忘记告诉他还有吃苦、节俭这些美德呢?而勤俭节约并不等同于小气,现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勤俭节约一定会让孩子一生受益。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啊!

教子点睛:

越是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孩子的勤劳节俭表现地更为突出。这就提醒父母,越是有钱,越要做到自身勤俭,教育孩子勤俭。可是,要想做到勤劳节俭,需要有很强的自律精神。父母对自己是不是能严格要求并持之以恒,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读书改变命运

客家人原是中原仕宦之家、书香门第的后裔,崇文尚武便是客家人传统精神之一。在客家有句俗谚:“书爱读,打爱练,老婆不讨随方便”。其中的“书爱读,打爱练”就是指的崇文尚武。

千百年来的谋生经验,使客家人深深懂得了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激烈的竞争,许多人认识到,要真正能出头,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所以在客家有“卖田卖屋也要供子弟读书”的说法。

就像所有望子成龙的客家人一样,蓝优妹看见日渐长大的儿子,既高兴又忧心忡忡。她深知没有知识、没有出息的儿子是会遭人指责、被人看轻的。她想起丈夫临终嘱咐,再穷再苦也要让儿子读书,因为儿子是曾家的希望,是自己生存奋斗的唯一目的,决不能让儿子一辈子像自己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给人家当佃农、打长工。

善良的母亲咬紧牙关,开始加重自己的劳动量,她没日没夜地挑活儿,一点一滴地节省口粮。

一天,她挑着一担装有米和菜的担子,拉着两个儿子,硬着头皮走进全村唯一的小学,为她的儿子求得一个上学读书的机会。

蓝优妹拉着儿子给学校的先生磕了几个响头,她说道:“先生,收下我的儿子吧。我没有文化,我的孩子不能没有文化呀。他们什么都会做,可以给您烧火做饭,我每隔几天就给您送米送菜,求您收下他们吧。”

村小学是由三几间破旧的土屋改造而成,仅仅只有三个教室,分为一、二年级一间;三、四年级一间;五、六年级一间,也算小学,也算私塾。

教书先生梁先生是一位心地善良、热心教育的人。他深知这孤儿寡母的日子非常艰难,对这个没有丈夫和父亲的家非常同情,对这位勇敢坚强的母亲也非常敬佩,于是就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收下了这两个孩子。

这一天,曾家之人开心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晚上,母亲在父亲的坟前第一次没有流泪,第一次怀着无限的幸福,深情地告诉“遥远”的丈夫:“曾家有望了。曾家的孩子可以上学读书了。”

终于能够上学读书了。小宪梓神气地当上“学生哥”了。他有意无意地收敛了山野小子的野味儿,头虽然还是剃得光光的,但脚却是不敢再光了,他规规矩矩地穿上了自己用干稻草编织的草鞋,背上妈妈用旧衣服改成的书包。

每天天一亮小宪梓就快快起床,一大早便跑去学校给梁老师烧火煮饭、洗衣洗菜。上课后梁老师就教他们识字计数,一篇一篇地背诵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在教他们打算盘的时候,梁老师很严格地规定所有的学生必须右手拿笔,左手打算盘。因为像这样有效地利用左右手,对他们接下来的学习和工作非常有利。

小宪梓和同学们一样也非常爱戴他们的梁老师,虽然他们也有调皮捣蛋不听话的时候,而且这样的时候,梁老师会拿一把尺子毫不留情地打他们手心,这种体罚即使打不伤人但也很痛,对于小宪梓他们也很管用。

那段难忘的经历,给曾宪梓先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感激母亲当初不顾家庭贫寒送他们上学的决定,要是没有母亲的这个抉择,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领带大王”曾宪梓。

教子点睛:

读书可以使人明理,读书可以使人睿智,读书可以引导人步入崇高的境界,读书可以改变人的言行举止。在现代社会,接受教育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却还有很多的孩子因为家庭条件而失去了读书的机会。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可能会厌倦上学,却从来没想到还有那么多小朋友连教室都没有进去过。如果有机会,父母要带着孩子去认识一下这些生活在贫困中的孩子,并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这会让孩子懂得要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也可以唤醒孩子帮助他人、爱护他人的美好心灵。

同类推荐
  • 孕产妇健康手册

    孕产妇健康手册

    本书包括优生优孕、身心保健、日常生活、饮食营养、疾病预防、科学胎教、保胎防护、临产检测、顺利分娩、产后康复等内容,全面、系统、准确和科学地介绍了孕产妇有关健康的各方面问题,非常实用与具体。是指导孕产保持身心健康、顺利怀孕与分娩、迎接小宝宝诞生的最佳指导书籍。
  • 如何做孩子的心灵导师

    如何做孩子的心灵导师

    家庭教育不仅是对孩子的教育,同时也是对家长的教育。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确,每一个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家庭是一个系统,家庭教育不仅是对孩子的教育,同时也是对家长的教育。家庭是全家人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乐园。每个孩子都有其个性特长和潜能,而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完整而成功的人生,那么,从现在开始,只要父母坚定做个有心人,孩子就一定可以活出最好的自己。做孩子的心灵导师吧!
  • 放养孩子:培养孩子自立自信自强的100个法则

    放养孩子:培养孩子自立自信自强的100个法则

    本书让中国的父母们,走出传统的管理和控制,解放自己同时也解放我们的孩子,给予孩子充分选择的自由,放飞孩子的理想与智慧,让我们的孩子享受到民主的空气,实现真正的权利分享。相信每一个孩子,在正确“放养”的基础下,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 我给孩子当秘书:助学指导中父母应知的135个教育细节

    我给孩子当秘书:助学指导中父母应知的135个教育细节

    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真不少,但翻览过后,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还是不多。而可操作性,又是与细节密不可分的。只有每一个环节的细节都基本掌握了,才会具备可操作性。做父母的,在“应该帮助孩子”这个问题上,应该说并无异议,更为关注的是“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哪怕是吃什么、喝什么这样的小事,只要是人家做了,且收到效果了,就应该老老实实向人家学习。或许,正是这么一件很小、很具体的细节,你做了而别人没做,从而会改变孩子的一生!本书精选了助学指导中父母应知的135个教育细节,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全方位服务。
  • 当好孩子的引路人

    当好孩子的引路人

    《当好孩子的引路人:写给父母的教育枕边书》的最大受益者是以下的人群:刚刚面对教育问题的父母与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一筹莫展的父母与老师:不能与孩子和谐相处的父母与老师;正在为孩子的某些问题焦虑的父母与老师;试图与孩子建立最亲密关系的父母与老师。
热门推荐
  • 听见你的心声

    听见你的心声

    【风尚阁】告诉你,阅读是一件美丽的事。http://m.wkkk.net/fengshang/**************************************************************************他是红得发紫的影视歌三栖大明星,万人眼里的国民弟弟……他每交一个女友,她都会有特殊的心灵感应。正因为如此,她是第一个拒绝和他交往的女孩……他们是多年的老友,他是她的男闺蜜,她是他的好哥们,彼此用不同的方式默默关心着对方……不是每个花花公子都花心,他的职业是演戏,但在她面前他还是想做最真实的他……他不解,一副气恼无语的样子:“于乐乐,我到底哪里不配你,为何一再二三地拒绝我?”她淡淡一笑:“方思杰,因为我不想失去我们多年的感情,让自己变成一只母老虎。”早知这样就不该让你来到身边,原以为梦见和感应到喜欢的人是一件非常幸福快乐的事,却没想到因为特殊的心灵感应转变为浓浓的忧伤,为此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 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本书选编有“纸币的跳跃”、“杨梅烧酒”、“北国的微音”、“春风沉醉的晚上”等散文。
  • 末世之丧尸系统

    末世之丧尸系统

    末世降临,可她却变成了丧尸一只,身为一只悲剧丧尸,她该如何在末世生存?丧尸系统,让她变成丧尸中的人类,人类中的丧尸。且看小小丧尸,末世惊天逆转,谁说丧尸的终点只有死亡,看我小小丧尸逆转乾坤……
  • 夜莺与玫瑰

    夜莺与玫瑰

    文学史上首部写给大人的唯美童话!王尔德真正步入文学圣殿的代表作,从此成为文学史上唯美的化身!文学史首部写给大人的唯美童话!王尔德说,我的童话不是写给孩子的,而是写给有童心的18岁至80岁的成年人。书中附王尔德大事记。
  • 格列佛游记(青少版名著)

    格列佛游记(青少版名著)

    这是一部奇书,自1726年问世后,两百多年来,先后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广为流传,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不朽杰作。全书共四个部分,描写了外科医生格列佛航海漂流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的种种经历。小说通过虚构的情节,夸张的手法,对当时的英国社会政治、法律、议会、竞争、军事、教育、社会风尚乃至整个人类的种种劣根性都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抨击。“一本好书奠定一种品质”本书你将获得的品质是“幽默”。
  • 异能修魔

    异能修魔

    得遇魔尊蚩尤传授九转魔经,不堪忍受被人摆布的命运,选择了逃脱,巧遇外星生物,离开太阳系。外界与太阳系有着天壤之别,如何才能在这里生存,只有实力。一个又一个奇遇,主角慢慢的成长。靠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异能瞬间移动,一次次的躲过了杀机!
  • 这游戏真难玩

    这游戏真难玩

    来到异世界的咸鱼宅男,在非人游戏的折磨下,觉醒了某种特殊技能,最终越挫越强。〖格斗大师〗游戏“在下咏春叶问,请多指教。”林小江看了看自己只有七岁的小胳膊小腿,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大叔,别误会,我只是路过打酱油的,马上就离开。”〖从今天开始当勇者〗游戏“你妹,终于把技能卡爆出来了,我也可以拥有斗气了。”林小江高举手里的技能卡牌,而他的旁边躺着一个比他高了两倍的牛头怪。〖天梯第五关〗游戏“小子不错,年纪轻轻就打到了第五关,可惜你遇上了我战天魔王。”五米多高的熔浆巨人招了招手。林小江心里顿时就虚了,不过表面上依旧不为所动,拍了拍旁边的分身。“分身,好好教训他一顿。”
  • 涂爱

    涂爱

    “当你站在暖暖的日光下,凌乱的线条切割着你的轮廓,我便知道,你是我的了。我是一定会把你夺过来的,无论你去到哪里,无论你的心寄居在哪一房温床,我一定会占有你。然后,毁灭你。”“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还会离开你。但是你要明白,我爱你的。我一直都是爱你的,我只是不知道如何述说。可是我比任何人都要爱你都舍不得离开你。我一直在等你。”七年之前,他们素不相识,可是因为一场没有结局的爱情,她失去了姐姐,失去了父亲,她的母亲也因此变的神智不清;七年之后,她终于找到他,她实行着自己的计划,她告诉自己,要占有他、报复他、毁灭他……
  • 雷东庭之擂场雄英

    雷东庭之擂场雄英

    “我,雷东庭。也许做的这些事情永远都不会被历史记录下来,但于师于恩,乃至于心,我雷东庭做到了我应该做的。为扬师门,或为内心一股少年豪气,又或者为了……,罢了,那都无愧于国术无双!”
  • 解放军带兵艺术与领导之道

    解放军带兵艺术与领导之道

    向军队学管理、从军队借鉴管理经验,这是组织管理的普遍现象。联想、华为、万科、海尔、杉杉、双星、宅急送等等中国最优秀的企业由复员军人创建;柳传志、任正非、王石、张瑞敏、郑永刚、汪海、陈平、宁高宁等中国20余年最优秀企业家曾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员缮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在中国排名前500位的企业中,具有军人背景的总裁,副总裁就有200人之多。解放军创立之初,只有几个人、一个信念、一面旗帜,但在8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这个先后有数千万人参加的组织改变了中国社会,并影响了世界。毫无疑问,在执行缔造者所赋予的使命、在制度建设、在人才培养、在自主变革等方面,解放军是管理效率最高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