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4500000006

第6章 秩序敏感期(0—4岁)(2)

原来,有一次,他们全家出去玩,儿子玩累了,就睡着了。于是,爸爸就抱着儿子回家了。可是,刚一进门,儿子就醒了。儿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爸爸,我还没有坐电梯呢!”

爸爸只好跟他解释:“你坐过电梯了,刚才你睡着了,爸爸抱着你就是坐电梯上来的呀!”

但是儿子根本就不听他的解释,还大哭了起来。儿子一边哭,一边说:“我还没坐电梯呢!我还没坐电梯呢!我就要坐电梯!我就要坐电梯!”

看到儿子这么“固执”,爸爸真的生气了,冲着儿子大声喊了几句。但根本就不管用,儿子的哭声更大了……

最后,儿子哭累了,然后就睡着了。没想动,儿子半夜醒了,还是哭,而且还在重复那句话:“我还没坐电梯呢……”

这位爸爸感慨道:“唉,这日子可真是难熬呀!”

敏感期分析

接着上面这位父亲的话说,“难熬”,难道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父母真这样认为的话,那只能说明父母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还不知道孩子的成长规律。所以,这无论是对父母来说,还是对孩子来说,都将是一段痛苦的历程了。

说到“熬”字,一位父亲这样表示,他从来没有“熬”的感觉。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他怀着对孩子的爱,对生命的感恩去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探索孩子的敏感期。在他的眼里,时间过得非常快,他的孩子也在飞速成长。

可见,面对孩子的“重来”行为,父母不能武断地认为孩子是任性,是无理取闹,更不能因此去批评孩子,打骂孩子,那将是对孩子秩序敏感期的扼杀与摧残。

引导小妙招

1.了解孩子对世界的认知过程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这个世界是以不变的秩序与程序存在的,这种秩序与程序已经进入了孩子的内心,并成为他最初的内在逻辑,也就是孩子的思维。后来,这种逻辑开始改变,不变的逻辑核心会被抽象出来,在这个基础上,事物的形式就可以变化了,甚至可以有无穷无尽的变化。这个过程,每一位父母都应该了解。

有的父母可能会感慨:我们还真不知道孩子的心里到底有多少秘密!是的,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曾经指出,孩子的心灵就是一个神秘的深渊,照料他的成人并不了解它。其实,当父母不了解孩子内心的时候,就应该怀着一颗敬畏之心,给孩子爱,给孩子自由。

2.认识并尊重孩子内心的秩序

当孩子处在秩序敏感期时,就会对一些事情如此的“固执”。如果父母或其他成人无意地破坏了孩子的这种秩序,或是有意地用强硬的措施打乱了孩子的这种秩序,就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极大的伤害。就像故事3中,可能父母是无法体会孩子是怎样熬过那个夜晚的,他是在一种怎样的不安全感中度过的呀!

在孩子的眼中,父母就好像是一个庞然大物。当他内心的秩序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些庞然大物破坏而得不到恢复的时候,那种随之而来的不安全感很有可能伴随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一定要读懂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认识孩子内心的秩序,并尊重这种秩序。这样,孩子才能享受敏感期,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3.与孩子一起玩这些“重复”的游戏

对于孩子来说,“重复”是他建立秩序感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孩子感知周围环境的重要方法之一。作为父母,千万不要认为这些游戏很无聊,其实对孩子来说,这些游戏很有趣。如果有意识地与孩子一起玩他喜欢的这些“重复”游戏,其实就是在帮助孩子去体验秩序带给他的无比快乐,这样的话,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可能就会所缩短,孩子也会更快乐!

4.管住自己,千万别发火

先来读一个小故事吧:一个3岁小男孩最近一段时间,最爱说的话就是两个字——重来。小男孩特别喜欢看动画片,为此还让妈妈专门给他买了一套《中华德育动漫》,几乎每天都看上两集。小男孩在看动画片时,有一个要求,就是VCD一启动,在座的每一位都不能再做别的事,包括不能上卫生间,不能接电话,不能说话,只能乖乖地陪他看,否则,他就要“重来”,也就是从头开始放动画片。有一天,妈妈陪他看动画片,因为事情比较多,结果那天他们“重来”了11次。尽管如此,妈妈还是很高兴地与孩子一起“重来”,一点都没有要发火的意思。

故事看完了。遇到类似的情形,我们是否也能像这位妈妈一样呢?她根本就没有管自己,也没有忍,而是享受这一切。一旦我们做父母的能做到这样,孩子就真的在享受他的秩序敏感期了。而且,孩子也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心态,他会变得安静、快乐,心灵充满爱的温暖。

4.重复:孩子喜欢做的事情也爱让她重复,比如垒高、开关灯、藏东西的游戏等(2—4岁)

——这是孩子的成长方式,多陪孩子玩这种在他眼中有意思的游戏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自己两到四岁的孩子非常喜欢重复做一些事情,比如,他会把垒得很高的玩具、积木等一下子推倒,然后再重新垒高;他会把灯关掉,再打开,再关掉,再打开,如此重复不已;还会一遍一遍地爬楼梯……也就是说,孩子对他喜欢做的事情就愿意重复做,而且会做得非常开心,感觉非常有趣。其实,孩子就是用这种重复的方式来感知秩序的存在,从而认识自己周围的环境。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一个3岁多的小女孩,坐在房间的角落里很安静、专注地玩耍。她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了游戏中——将很多五颜六色的小玻璃球一颗颗地塞到玻璃瓶中。这个游戏看似很单调,小女孩却玩得很投入。

当一个小玻璃球落到瓶子里的时候,就会发出悦耳清脆的撞击声。这个小女孩一直面无表情地重复着这一个动作,当她把所有的小玻璃球都放到瓶子里的时候,就再把它们都倒出来,然后再重复这个游戏。

快该吃午饭了,母亲喊了小女孩4次,可她根本就听不见。直到妈妈过来,把她的瓶子和小玻璃球都收起来后,她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她的游戏。

故事2:

3岁的儿子最近特别喜欢藏东西,藏了东西还一定要让妈妈去找。这不,他又把妈妈刚给他买的小皮球藏到大衣柜的角落里了。妈妈本来看到了,但她假装没看见。而且,妈妈还一本正经地一边到处看,一边自言自语:“藏到哪里了呢?”

妈妈假装到处找,都没有找到,还有点失望的样子。最后,妈妈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在角落里找到了小皮球。儿子看到妈妈找到了,乐开了花,高兴地直蹦。

然后,他还接着藏,结果还是藏到了原来的地方。这回,妈妈又假装到处找,还是没找到。最后,妈妈也没有到那个角落里找皮球。这下,儿子忍不住了,他一下跑到那个角落里,把皮球拿了出来,朝着妈妈晃了一下,然后又放到了角落里,他还对妈妈大声说:“妈妈,皮球在这里呢!你快来找呀!”

但是,妈妈还是假装什么也不知道,还是没去那个地方找。突然,儿子跑到妈妈面前,有点生气地对妈妈说:“妈妈,小皮球就在那里,你为什么不去找呢?”儿子一边说,还一边用小手指了指那个角落。妈妈低头看了一眼儿子,发现儿子脸上一副很失望的表情。

敏感期分析

孩子喜欢重复,因为他正处在秩序的敏感期,他需要靠这种重复来建立自己的秩序感。但是这种重复不是以成人的眼光,在成人的角度所能够理解的。就像故事1,在成人看来,这样反复地把玻璃球放进瓶子里的游戏是琐碎而毫无用处的,真不能理解孩子为什么对此那么痴迷、热衷。还有故事2,在成人的眼中,都不希望别人找到自己藏的东西。所以,这位妈妈也假装找不到孩子藏的东西,她认为孩子应该高兴,可事实上,孩子却非常失望。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在这个游戏中,孩子的秩序被妈妈打乱了。他把东西藏起来,就是为了让人找到,从而产生秩序感。但是如果就像故事中的妈妈一样,假装找不到孩子藏的东西,孩子就会产生一种疑问:“我都告诉妈妈小皮球在那里了,可妈妈为什么不去找呢?”在这样的情形下,孩子的秩序感就被打乱了。

父母不要奇怪,也不要觉得不可思议,这一切都是孩子正常的自然的成长行为。父母只需要去配合孩子,引导孩子,满足孩子就可以了。

引导小妙招

1.让孩子体会秩序感带来的快乐

作为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秩序敏感期,要让孩子真正体验到秩序感带给他的快乐。父母要知道,这种在成人看起来很无聊的游戏在孩子眼里却有着无穷的乐趣。这就是孩子的成长方式。所以,这就要求父母要懂得配合孩子,要与孩子玩这些重复的游戏,而且要让自己真正进入玩的角色,而不是在那里应付孩子,否则,自己就会很累,而且孩子也感受不到什么乐趣。

2.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把东西藏在同一个地方

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如果把一个东西藏在某个地方被人找到了,下一次他就不会再把东西藏在那里了。但是处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却不是这样,他喜欢把东西藏在同一个地方,而且喜欢被别人找到。这样,当别人找到他藏的东西时,他就会获得一种秩序感。而且,他还会乐此不疲地重复这样的游戏。这样下来,孩子就会通过重复的方式体验到秩序带给他的快乐,并且通过这种重复的方式与周围的环境建立起某种联系来。

当然,这个时期的孩子还特别喜欢“捉迷藏”,捉迷藏的游戏与藏东西的游戏一样。第一,孩子喜欢把自己藏在同一个地方;第二,孩子喜欢被人找到,如果别人找不到他,他就会给找他的人提供线索,要么自己呼喊,告诉人家,要么自己跑出来让别人知道后再藏起来。如此反复,他也不会感到疲惫,也不会感觉到无趣。所以,这一点,父母也要理解。

3.满足孩子的重复要求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父母会发现孩子特别喜欢“重复”,比如,反复要求父母重复讲同一个故事,重复做一个再熟悉不过的游戏,重复猜一个早已知道答案的谜语,等等。每当这时候,很多父母就会忍不住抱怨:“总是重复,多没意思!”特别是当自己的情绪不好或者是很累的时候,有的父母就想给孩子少讲几个故事情节,企图跳过去蒙混过关。可是,孩子很快就发现,并大声说:“妈妈讲错了!”看,想糊弄孩子都很难。

对孩子来说,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每次都有新鲜感。所以,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快乐成长,就要满足孩子的这些重复要求。当然,孩子的这种“重复”还有很多,比如把玩具拆开再装上,把瓶子盖拧下来再拧上去,打开房门再关上,动画片看完一集再重新看,等等,父母都应该尽量让孩子的重复需求得到满足。

5.“作对”:不让孩子玩孩子偏玩,不让孩子吃孩子偏吃,让孩子读8他偏读9,等等(3—4岁)

——孩子正处于执拗敏感期,似乎有些“不可理喻”,不要气愤,不要失去理智,否则就会“两败俱伤”,理解孩子

孩子在三四岁左右,就会出现一些“反常”的行为,好像处处都要与父母作对,不与父母合作,根本就不听父母的一点意见,非常固执。比如,父母不让他做某件事,孩子偏偏就去做;不让他玩某种游戏,他偏去玩;教孩子读数字时,明明教他读8,可他偏读9……不要气愤,也不要无奈,其实这时候,孩子就已经进入了执拗敏感期。但是,很多父母却并不了解这个敏感期,结果就会被孩子气得够呛,甚至会失去理智。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3岁的媛媛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一定要与她的芭比娃娃说一会儿话。媛媛有很多玩具娃娃,可她在晚上睡觉前就喜欢跟芭比娃娃说话。

这天,因为媛媛的表妹来家里玩,看到了芭比娃娃,就把它拿回家先玩一天,答应第二天就送回来。这件事媛媛也知道,还是媛媛自己亲手把芭比娃娃交给小表妹的呢!

晚上睡觉前,媛媛就跟妈妈要芭比娃娃,妈妈就给她拿了另外一个洋娃娃。可是,媛媛非常不高兴地说:“不是这个!”于是,妈妈又给她换了另外一个。可媛媛还是撅着小嘴,一脸的不高兴:“不是这个!我要芭比娃娃!”

妈妈给她解释说:“你不是把芭比娃娃借给小表妹玩了吗?”媛媛根本就不听妈妈的解释,她一下子把手里的那个洋娃娃摔到了地上,哭着说:“我要芭比娃娃,芭比娃娃……”

尽管妈妈努力控制自己不发火,但她还是觉得女儿太无理取闹了。

故事2:

一位爸爸最近很苦恼,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3岁零两个月大的儿子突然变得不听话了。比如,他让儿子干什么,儿子都会说:“那不行!”“我不!”“我偏不!”

而且,有时候儿子竟然还对父亲下命令:“爸爸,给我拿玩具狗来!”爸爸说:“等一等,我忙完这点事。”可儿子语气非常坚定地命令爸爸:“不行!现在就去拿!”就因为这个,这位爸爸被弄得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儿子了。

有一天,他送儿子去幼儿园,在幼儿园门口见到了老师。这位爸爸就让儿子跟老师问好,可儿子像没听见一样,低头就进了大门。晚上上床睡觉,他故意把裤子脱下来扔到地上。爸爸给他捡到了床上,一转身儿子又把裤子扔了下来,而且还得意地冲着爸爸笑。结果,爸爸捡了,儿子又扔。直到最后,爸爸把儿子的裤子放在他够不到的地方为止。

半夜,爸爸担心儿子冷,就给他盖被子。儿子醒了,竟然不让爸爸给他盖,而且还故意把腿伸到被子的外面。于是,爸爸再次给他盖上,可儿子仍旧把被子都蹬开。爸爸很无奈,就转身离开他的屋子,见到爸爸离开了,儿子自己却用被子把自己盖得严严实实。

故事3:

同类推荐
  • 从小培养孩子学说话

    从小培养孩子学说话

    口才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成功素质。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口才,让孩子变得能说会道。《从小培养孩子学说话》从语言环境、口才素质、说话习惯、说话技巧及口才训练五方面出发,教给父母一些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口才的方法,并提供了一些关于口才的亲子故事和亲子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口才。紧贴素质教育实际提升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 孩子生了病,妈妈怎么办

    孩子生了病,妈妈怎么办

    刘海燕医生是一位热爱医学事业并且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儿科医生,同时她也是一位13岁孩子的母亲。这样的双重身份,使她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不同与一般家长的感知。因为她是一名医生,所以她有着多于常人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但她也是位平凡的母亲,也有着和大多数妈妈一样的育儿烦恼。于是,在海燕眼里,为小患者诊治不单单是为了让他们拥有健康的身体,更是从一个妈妈的角度关怀着每个小患者的心灵。
  • 法国妈妈育儿经

    法国妈妈育儿经

    《法国妈妈育儿经》是一部半自传、半人类学的家庭教育著作,一经出版即获得全世界父母和媒体的关注。难道法国宝贝都是自学成才的?德鲁克曼遍访法国的学者、医生、家长,探寻能培养出聪明耐心的宝贝和成为轻松的父母的秘诀。神奇的法式育儿智慧让她惊叹不已。《法国妈妈育儿经》从怀孕、喂养、习惯培养、入托等各个方面对法式育儿进行了深入的了解,结合权威的人类学、教育学著作对这些做法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分析,为0-6岁孩子家长提供了全新的育儿视角和选择。
  • 孕妇产后美丽手册

    孕妇产后美丽手册

    《孕妇产后美丽手册》是一本相当及时、到位、重要的书,它围绕产后美丽这个中心,进行不同侧重点的说明,依照运用,它能教您科学“坐月子”,在获得健康身体的同时,还能拥有苗条身材和美丽的容颜。本书实用性强,具有现查现用,条理清晰,语言简洁等特点,相信您会爱不释手,受益匪浅。
  •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国内知名专栏作家、传媒人和天涯名人、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者曾颖写给女儿的书,一位父亲的情商教育手记。全书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以“爱”“责任”“亲情”“完美”“宽容”“能力”等为主题,以故事的形式,讲育儿的体会和感悟。其中穿插有由国内著名漫画家孙邦彦创作的54幅与文章内容相配合的彩色铅笔卡通画,令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感受一位善于思考与联想的父亲文笔和情感的魅力。
热门推荐
  • 邪少的天价前妻

    邪少的天价前妻

    传说中不近女色的总裁,居然对一个“男人”念念不忘,后来才知道,男装下面居然是一个绝色美人,当他深陷她的温柔里后,她凭空消失,成了他的前妻,再聚首,她却带着他的女儿,投入了他好兄弟的怀抱。
  • 墨色星河

    墨色星河

    星河浩瀚,前路渺渺。从第一次发射卫星,到第一次载人航天。从第一次载人登月,到在火星建立站点……当先人的理论一次次变为现实,我们建立的太空站一座大于一座,我们建立的泰森球越来越完善,我们向系外远航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们心怀好奇与希望,我们一步步征服星空。星空万万光年,皆是我们领土。我们,新生,新兴!我们,欲成不朽。
  • 无限穿越之位面最强

    无限穿越之位面最强

    主角穿越到了一块石头体内,并遇到了位面穿越系统,看他如何打脸各路主角并回到地球吧!
  • 画皮:少女捉妖师

    画皮:少女捉妖师

    这个世界上,并非只有美女才会画皮。午夜高粱地里的俊美秀才撩拨着独居寡妇的心弦,艳遇之中暗藏杀机。寡妇的女儿,阴时阴刻降生在大雪地里,注定一生不凡。六岁年纪一碗狗血瓢泼,惊散千年妖魅。多少恨意杀意多少鬼气妖气席卷而来化成眉心一点朱砂。然而人心莫测,云波诡谲。比起妖魔,更可怖的则是人心。爱与恨的纠葛,生与死的眷恋,试问她又能如何挣脱天道,逆天而行。三界六道,轮回不终,一声号令,百鬼夜行。【推荐新文《女帝驯狼夫》】一枝懒花后援会群号:72012883----------------------------------
  • 情翔九天(上)

    情翔九天(上)

    年少的倾心爱恋换来一身破碎,帝王的无情让他只能选择远避塞外抛弃了宫中的侍卫身份;重生的龙镶将军罗文琪只想纵横沙场,终老一生。但命运的转轮永远让人难解孽债情伤又岂是逃避就能解决?自负高傲的将军、横扫一时的可汗蔑视的眼光,敌对的利剑,到最后,却全化为一腔柔情似水……战场上杀得刀枪相见,情场上争得你死我活,处在两人之间的文琪又该如何自处?心痛!心伤!究竟又有谁能察觉得到呢?大将军高靖廷,伊沙可汗摩云,同样的狂热炽爱,又是谁能燃烧至最后呢?
  • 故河口物语IV

    故河口物语IV

    这是一部有关一群拓荒者的小说。全篇以鹿女的“父辈之家”为主线,祖母贯穿始终。父亲的家大口阔之梦,母亲的粮食梦,小姑的读书梦,二叔的渔船梦……等为主要内容。糅合着鹿女及笔者的童年记忆与最初生活的体验。使之成为一部自然人情风物相结合的小说。更展示那个时期人不敌自然的悲惨,人与人之间诚挚忘我的的情感,与人对自然无限崇爱热切的矛盾心理。
  • 大夫人

    大夫人

    ★那年,桃花树下,为博她一笑,小小的身影折枝而武,白色身影舞动,手中淡红花瓣飞舞,少年浅笑吟吟:“君儿,等你长大,我娶你为妻。”桃花树下,另一侧,墨衫少年绝美的脸上冷若冰霜,一双墨眸深不见底。多年以后,桃花依旧笑春风,人却已经不再是那时的人。★红罗帐内,剪影浮。男人不带一丝情欲的声音传来:“何事?”红罗帐外,纤细的身影笔直而立,罗裙摇曳,白皙十指轻拍两声,四位各具特色的女子缓缓而进。“为了君家,请夫君行房之时选好对象,这四位小姐身家清白,身子更是清白。”★她求的不多,无非就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可为什么就这么难呢?他说:男儿志在四方,定当遨游天下,君家不是我想要的。他说:我得不到的东西另愿毁掉也不让其他人得到,别人不要的东西我更不会接收。他说:不管如何我都会永远守护在你身边保护你。他说:君儿,和我一起沉沦于黑暗吧。吵闹过后,一切归于平静,可为什么又要来打扰呢?
  • 跑山鸡(短篇小说)

    跑山鸡(短篇小说)

    “那是吃饲料的鸡,不是跑山鸡。”李锦茹睁大眼睛说。老安又说:“鸡还叫跑山鸡,你还是鸡场的负责人呢。”“天哪——!”李锦茹倒抽了一口冷气。这时,400只跑山鸡就像接到了什么刺激信号,忽然鸣叫起来,叫声响遍老鹰山。
  • 学神请告白

    学神请告白

    双学神,高颜值,1v1,互宠。沈萃事业有成,美貌如花,却有遗憾在心头。一朝重生在花季,那时让她心折的萧群还好好的。他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还是她记忆里熟悉的模样,而她是唯一与萧群并驾年级榜前两名的校花级学神。沈萃微笑,既然回来,那她就抛却矜持赖定萧群身边不走了。上辈子没人爱他,她来;上辈子他没有的幸福,她给。爱情心语:世界上最美的爱情,是我喜欢你时,你刚好也喜欢我。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酒文化(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酒文化(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木版年画》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酒的起源;酒的酿造;评酒品酒;酒政酒制;酒礼酒俗;酒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