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官渡的袁军将士听说鸟巢起火,都惊惶失措。袁绍手下的两员大将张邰、高览带兵投降。曹军乘势猛攻,袁军四下逃散。袁绍和他的儿子袁谭,连盔甲也来不及穿戴,带着剩下的800多骑兵向北逃走。
经过这场决战,袁绍的主力已被消灭。过了两年,袁绍病死。曹操又花了七年工夫,扫平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与对手硬碰硬,非但不容易达到目的,还可能耗光精力,让自己得不偿失。
所以要想出奇制胜,就要抓住对方的要害。曹操鸟巢烧粮,就是消灭了袁绍继续作战的后盾,打中了他的要害。
历史经验
这与我们做事是一样的,要学会寻找关键点,解开最重要的一环。不能盲目地去做事。在遇到困难时,更不能硬拼,硬拼也许最终能拿下它,但是硬拼硬打的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可能付出的与得到的不成比例,而巧干则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四两拨千斤”,而不能“千斤拨四两”。
别厚了“面子”,薄了“里子”
历史是一个幽默大师,他总是漫不经心地开着玩笑,让人感到他的深不可测,变化无常。历史上的大奸大雄都是厚脸皮黑心肝,这招实行起来往往很有效。你说我无耻,我本来就是无耻的,怎么说都无所谓;你说我是无赖,那是我的看家本领,靠的就是这个。在秦末的群雄逐鹿中,有一个乡间的无赖,组织了一伙人揭竿而起,却意外地捞到了皇冠,成就了帝业。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高祖刘邦。
刘邦文化水平低,又没有治军的经验,所以他在战场上是个常败将军。指挥部队不同于耍无赖,那可是真刀实枪的功夫,没有本事光靠想当然是不行的,所以他常吃败仗,多次险些当了俘虏,但他很幸运,多次大难不死。刘邦打仗不行,值得肯定的是他还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不行,就放手利用别人。他让张良、韩信、彭越、黥布等能人放手去干,特别是他大胆地起用了韩信,为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
刘邦是个无赖,但并非没有长处,他在用到你的时候可以叫你爷,毕恭毕敬,下跪都行,当天下到手之后,他就翻脸不认人了。
刘邦的妻子是吕公的女儿吕雉。说起刘邦娶吕雉为妻的原因,其中还有一个颇有趣味的故事。吕公是单父人,和沛县的县令是好友,他在家乡得罪了人。为了避仇便来到沛县投奔县令,也就把家安在沛县了。沛县的许多上层人物听说了吕公和县令的关系,便来上门拜访,拉关系,套近乎。由于客人很多,吕公就请在沛县担任主簿的萧何负责接待宾客,他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座,就是说连屋里都不让进。
来祝贺的人都按贺礼钱数的多寡,找好了座位。刘邦虽然只是个亭长。地位很低,但平日跟县衙官吏们交往很多,说话也很随便,就假称立刻去拜见吕公,说:“我要马上去拜会吕公,不能久等,请先给我记上贺礼一万钱!”接着递过去一封贺信。其实,他一文钱也没拿出来,只是为了避免尴尬的局面,就空言“一万钱”而慌忙去拜见吕公。
刘邦一进吕公的屋子,吕公就惊讶地站起身来,到门口迎接刘邦,领刘邦到上座位置坐下。这时,萧何走近前来,连真带假地说:“刘邦这人,一贯好说大话,却很少真正办成事情的。”
刘邦明知萧何是在讽刺自己“万钱贺礼”是撒谎,却不以为然,照旧跟吕公谈笑风生。
吕公善于给人相面,他只顾端详刘邦的相貌,没太注意听萧何的话。众宾客见吕公跟刘邦很亲热,便跟刘邦亲热起来,使刘邦跟众人也谈笑风生。就不觉萧何的话使他难堪了。人们祝贺完毕,就开始宴饮。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祝贺的人就逐渐离席而去。
吕公怕刘邦也随众人离去,就用眼神示意,再三挽留,因而刘邦一直饮酒到最后一个才离席位。
这次刘邦不但白吃一顿饭,酒足饭饱之后,吕公又盛情将他留下,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刘邦自然同意,可是吕公的夫人却不愿意,骂吕公道:
“你常说这个女儿有出息,要嫁给贵人,沛县县令要娶她,你都不肯,怎么把她嫁给毫无出息的刘邦?”吕公说:“这不是你们女人家能知道的。”最终他把女儿嫁给了刘邦,这就是以后历史上有名的吕后。
刘邦脸皮之厚,可见一斑。
他父亲身在疽下,项羽以他父亲性命相要挟,他竟然要分一杯羹;亲生儿女,楚兵追至,他能够推其下车;后又杀韩信,杀彭越,充分发扬“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精神。项羽就不同了,脸皮甚薄。鸿门宴上听好话多了就不好意思杀刘邦;本来中原失种后退至乌江,还可在江东发展,日后东山再起,无奈他脸皮太薄,来一句“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江边。结果,刘邦就稳坐天下了。
历史经验
我们在职场中跌打滚爬,也要记住这条经验,有时候不能太顾及面子,面子在某种情况下,是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在需要争面子的时候,自然要全力以赴,但是在需要抛却面子获得事情的成功的时候,要毫不迟疑地抛却面子,大踏步地前进。毕竟,有了成功才有面子。
权力本是无情物,化作利剑不识人
一代女皇武则天,最初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因其美貌可人深得太子李治的欢心,但在唐太宗临死之际,她不得不退居感业寺做了尼姑。唐太宗死后三年,王皇后与萧淑妃争风吃醋,皇后想借武则天扳倒萧淑妃,所以便劝唐高宗李治把武则天再度接回官里。
王皇后接武则天回官也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她与萧淑妃谁也不肯与对方合作,以至于到了必须把一方扳倒的局面,而此时的武则天成了王皇后博弈的一颗棋子。武则天既然参与到游戏中,以她的个性,绝不肯居于人下。武则天开始代替萧淑妃成了这场宫廷博弈的局中人之一。
武则天聪明伶俐,对王皇后谦卑有礼,对唐高宗百般逢迎,不久被封为昭仪。王皇后想挤掉萧淑妃的意图也就很快实现了。
但是,武昭仪既已扳倒了一个萧淑妃,接下来的目标便是要扳倒王皇后。
为了扳倒王皇后,武则天可谓费尽心机,最后竞以自己的亲生女儿的性命做赌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王皇后性情暴躁,对宫女们要求严厉。其母亲柳氏因贵为皇后之母,出入后官毫不顾忌礼节,因此宫女们多有怨言。而武则天又总是乘机笼络王皇后的侍者,使这些侍者向自己靠拢。
宫人甘做武氏耳目,王皇后的一举一动,便都在武昭仪的掌握之中。但是不论武则天怎样巧舌如簧,劝高宗废掉王皇后,唐高宗始终不肯听从。因为唐高宗虽不喜欢王皇后,但绝无废后的念头。
机敏的武则天开始明白,劝说高宗废后是不明智的,必须让他亲自作出决定。
公元654年,武昭仪怀胎十月,期望生个儿子好继承大统,不料生下的竟是个女儿,大失所望之余,武昭仪忽然想出了一个让唐高宗自己下决心废掉王皇后的计策来。
一日,武昭仪在宫中闲坐,忽报皇后驾到。武氏便叫来宫女密嘱数语,自己却闪入侧室躲着。王皇后见武氏不在,便坐下等候,蓦听床上婴儿啼哭,就抱起来哄了一阵,待婴儿睡着后才放回床上,离宫回到自己住处。
武则天见皇后已回,就从侧室出来,偷偷走到床前,咬牙将女儿掐死。
唐高宗每日退朝,必至武氏处。不一会儿,即有使者来报皇帝驾到。武氏与平日一样,采花恭迎,谈笑献媚。过了一会儿,唐高宗对着床问武氏:“女儿还在熟睡?”武氏故意回答说:“熟睡已多时,现在该让她醒过来了。”便令侍女去把女儿抱起来。
那侍女掀被一瞧,吓得半晌说不出话来。武氏故意催促:“莫非还是熟睡?
赶快抱起便醒了!”那侍女才说了个“不”字,武氏故意装作不解,自己前去抱孩子,手还未碰及女婴,却已号哭起来。
唐高宗被弄得莫名其妙,走近床去仔细察看,才知那宝贝女儿已变成一个死孩子,高宗难过得泪流满面。
武氏故意哭着问侍女道:“我往御花园采花,不过片刻工夫,好好的一个孩子,怎会被闷死?莫非你们与我有仇,谋杀我女儿吗?”
众侍女慌忙跪下,齐称不敢。
武氏又道:“你等若都是好人,难道有鬼来谋命吗?”
众侍女这才恍然大悟,一片声道:
“只有皇后娘娘来过,婴儿啼哭时她还抱起来哄逗了一会儿。小孩没声息时她才走。”
武氏顿时哭得像泪人儿一般,慨叹自己命苦。唐高宗却已坚信王皇后下毒手谋杀了自己的亲生女儿,断然决定要废去王皇后。这时,武氏又故意说:
“废后是件大事,陛下不可随便决定,尚须与大臣们好好商议。王皇后只是对妾不满,宁可逐妾也不能废后呀!”
然而,唐高宗自己决定的事,哪是他人可劝回的呢?他对武氏说:“朕意已决,卿勿再言!”
武氏表面一片茫然,内心却通明剔透,无比高兴。
权力本是无情物,化作利剑不识亲。为了赢得和王皇后的这场权力博弈,武则天无所不用其极,竞舍得牺牲亲生女儿的性命为赌注,的确是罕见。不过,她最终扳倒了王皇后,如愿以偿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是她的这种赌徒行为却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出来的。
历史经验
利益是对抗的根本目的,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有时候先要牺牲部分利益,但是这样做的前提是从大局出发,一定要确保牺牲的利益足以换得更大的利益,这样的决策才是可行的。
倚弱卖弱,弱不可当
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后,纳赛尔想隐退,将扎克里亚·毛希丁提名为继任者。但是,权衡再三,纳赛尔出人意料地选萨达特为继任者。埃及军方也支持萨达特。
1970年9月纳赛尔去世,埃及开始了一场激烈无比的权力之争,后来基于政治妥协,平日不起眼的萨达特被捧上了总统的宝座。
萨达特继任总统以后,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自然是先排除异己,把毛希丁、萨布里等潜在对手革职或者降职,以稳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接着,他又进行了政治上实行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的政策。特别是在外交方面,他更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972年7月,他下令驱逐了在埃及的两万名苏联专家;1973年10月,向以色列发起了“十月战争”,打破了中东“不战不合”的僵持局面;1974年6月与美国恢复了外交关系;1977年11月亲自访问以色列,打破埃及、以色列关系的僵局;1978年与美国、以色列签订《戴维营协议》,由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等等。这一系列的外交上的惊人之举,使他一跃而成为20世纪70年代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大人物。
萨达特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他韬光养晦,后来终于登上总统宝座,表现出了非同常人的“心机”和智慧。他的这种做法值得胸有大志的人学习和借鉴。做人处事,最难修炼的就是心机。无能之能是聪明的“退”。是弱者的保护色。
历史经验
真正成大事的人善于韬晦心机、隐藏智慧,一方面和旁人维持和谐的关系,避免受伤害;一方面等待各方面的条件成熟了,自然便可英雄大显身手了。韬光养晦无论是对一个国家还是对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智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