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2300000001

第1章 书评

看过很多的书,但真正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却不多,但这本书却让我眼前一亮,让我受益颇多。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也在反思我们的生活!它让我更加明白自己处境,也让我知道了应该怎样更好的在这样的社会去追求自己的生活!曾有朋友问我,我的“家”在哪里?这时我往往会比较犹豫,我知道“家”的含义,但我却不知道我的家在哪里?从大的方面来说,我的老家在山东,但我们一家四口却在四个不同的地方(妈妈在老家,爸爸在烟台,弟弟在青岛,我在苏州),这样的家对我来说似乎只是一种寄托。就我个人而言,对于未来的家会在哪里?我也没有明确的定论,因为几年的打工生活已经让我感受到了社会的残酷!在城市买不起房,没有一分非常稳定的工作,就想在城市有个家似乎真的不那么容易!我只是一个普通打工者,像我这样在外打工的兄弟姐妹还有几亿人,看完这本书,我感受到了自己以前从来都没感受过的东西,让我的内心触动很大,所以我觉得如果以后更多的朋友能够看到这本书,这将会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它将会让我们的思想意识到达新的高度,让我们这个打工群体更加团结!人的行动取决于人的思想,当我们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并打算为更好的生活而去争取努力的时侯,我们就离更好的生活不再遥远!我们也会创造出不一样的历史!

——王海军(山东籍在苏州打工的工友)

1995年我带着改变家庭状况的目的偷跑到北京至今16年了,我的家到现在并没有因为我的努力而有所改善,现在家里没人了,父母弟弟都到北京来了,但是我对家的依恋还在,对家的回忆还在,对家的向往还在,我的家孤零零的在留守。前两天老家的发小打电话给我:“你家房顶塌了一半,屋里东西怎么办?”我强颜欢笑:“把门撬开,东西先搬到你家去吧。等过几年直接弄个新房。”家回不去了,再伤感我们留在城市也是必然,我们需要城市,城市需要我们。这也是历史的必然,留在城市,我想我们新工人已经准备好了!今天是2012年3月15号,两会开完第二天,这一天值得纪念。

——王德志(北京同心互惠社会企业负责人)

当我第一次知道书中这些内容要面向全国、全世界的那一刻,无比的激动和惊讶,同时羡慕作者的才华。书中有访谈我们家的故事,三辈人生活方式不同,父母种地、我们打工、子女留守、夫妻分离,一家人难团聚,哪里像个家哟!只是希望我们的子女不要像我们这样奔波辛苦,在农村能够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就好了。华西村是我梦想的天堂。华西村应该没有人还要去外面打工吧?那里应该没有留守儿童吧?应该也不会有空巢老人吧?我不清楚,我听到的只是个传说。

——王发明(贵州省遵义县尚稽镇惠民文化服务部负责人)

我是新工人里的一员,今年26岁,出来打工8年了。我和我的兄弟姐妹用我们经历和生活,在这本书里告诉你,新工人迷失在哪、困惑在哪、希望在哪。告诉你,我们的出来多年后老家是什么样子的,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城里打工生活是什么样子,城里的孩子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在这里看清一个真实而自信的新工人群体!

——盘成芬(北京同心创业培训中心)

三十多年了,我们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奔波、劳碌、流动、居无定所;因为各种原因,我们还被其他人群视为异类一样经常研究,似乎我们的需求与其他人的需要是不同的。难道我们在对于人的生活需要上真有与其他阶层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只能被动的接受他人的代言?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我们曾经迷失过,但现在,就让一切成为历史吧!《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一部真实展现打工者生活与心声的里程碑性著作,将预示着打工群体正式不卑不亢地登上历史的舞台!

——全桂荣(苏州工友家园负责人)

1993年,父亲为了养家糊口离开了亲人,“打工”这个有些神秘色彩的词语开始模糊的进入我的记忆;

2008年,为了人生理想我踏上了打工的路,结束了一家五口除爷爷外,没有过打工经历的历史;

2010年,我在日记《跨年记忆》里写到:十几年来,我们家就像一个客栈,你来我走,你走我来,只有年迈的爷爷没有离开过,十几年来,一家五口只有两次团圆……

2011年除夕,我依然继续着无法回家过年的现实,但有所不同的是,往年都是我打电话回家拜年,而这次却是家里打来电话给我拜年;

2012年3月,我回家探亲,像做客似的在家呆了一个多星期,临别时爷爷低声唠叨着:这次出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看看……爸爸说:希望以后能有机会接他们到北京玩……他们明明知道我也只是穿梭在繁华城市里一无所有的过客,我不知道爷爷和爸爸的话,是否在重新定义和诠释着我及我们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

——杨猛(北京同心互惠社会企业)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新工人用自己的血汗和生命为代价直接推动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近三亿的新工人群体用自己的行动不仅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这本书站在新工人群体的立场和视角,真实而生动地纪录了当代中国新工人阶级正在经历的这一伟大历史转变的过程。

—孙恒(北京工友之家总干事)

有温度的记录,有深度的分析,有浓度的情感。这本书以全景式的记述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新工人”生存之艰辛和痛苦,也让我们理性思考这一艰辛与痛苦背后的深层原由。

——梁鸿(学者、作家)

中国“新工人”的出现,似乎无声无响,却是一件将改变历史的大事。

——黄纪苏(学者、剧作者)

这本书没有套路,没有官话,而是活生生的生活。它带着田野和工地的味道,带着汗水和眼泪的味道,伴随着离别亲人长长的思念,伴随着旅途中无尽的大路,把那些在数字后面、在报表后面的人的生活不加掩饰地摆在读者面前。它与故作姿态的高头讲章、远离现实的框架设计不同,它的支撑点是双脚、眼睛、耳朵和心灵。它告诉你,有这样一群人的生活,你不能假装没看见。--刘忱(中央党校副教授)

本书真实地记录了处于社会转型和断裂中的打工者的遭遇、迷失和奋力挣扎,从社会学和心理学双重角度,描述和剖析了中国工人阶级再形成的客观过程和主观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严重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我一口气读完后,感觉自己深受教益,希望更多的读者朋友能够分享这本好书。

——王江松(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哲学与劳动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中国人直到1990年代以后的这个新时期,才终于帮助百多年来都找不着北的外来主流意识形态构建了落地生根的制度基础——数以亿计的本源于农民小有产者的农村劳动力之迅即成长为自觉意义的工人阶级,客观地要归因于其对立面的极明显的自为特征得到制度供给者的悉心维护……

——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教授)

在我看来,这部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以个案调查素材为基础,对当代中国“新工人”群体的基本工作和生存状况的描述——描述了他们身处“待不下的城市”和“回不去的农村”,从而“迷失在城乡之间”的艰难境地,以及城市化和乡村衰败对他们自己及其家庭的深刻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部“新工人”群体成员自己开展调查研究并形成结论的著作。我认为这部著作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新工人”群体自我意识的生成。

——沈原(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

2012年两会的文件中频繁出现农民工字眼,也开始出现对农民工问题的政策性关注,这是姗姗迟来的开始。农民工其实就是新工人,是中国社会一个新的阶级成分,数以亿计的新工人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不可忽视的支撑点和顶梁柱。新工人没有迷失,新工人只有崛起,迷失是崛起之前的阵痛。崛起的新工人,为你们喝彩,为你们加油。

——杨锦麟(香港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

让中国的新工人们再不在漂移中承受制度性的伤害,是国家和全社会的责任。—于建嵘(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

同类推荐
  • 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书命名为“明德善道”,就是我们对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特征的把握与阐释,也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与追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亦即秉承以德立校的理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地把德育放在首位,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政治合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苏联末日观察

    苏联末日观察

    本书从总体上记叙和分析了当年世界第二超级大国沦落过程中的内外重大事件,反映了作者对这些事件的看法。
  •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人人都能读懂的新常态!《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由郑永年、林毅夫、俞可平、王辉耀等国内外最著名、影响力巨大的经济学家、学者围绕忧患政府、收入再分配、反腐败运动、新移民、政治经济新秩序、改革途径等时政热点撰文,把脉中国经济发展轨迹、预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财经类图书,是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反思和发展走向的思考和预测。
  • 美国联邦调查局秘史

    美国联邦调查局秘史

    作为美国最大的执法调查机构之一,“FBI”这个名号向来很拉风,FBI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它不仅负责打击国内的犯罪,打击恐怖主义,还配合CIA完成情报、反情报工作。司法部长是FBI局长的顶头上司,FBI局长却更像是美国总统的超级警察。本书将为您解密FBI的前世今生。
  • 政治传播研究:理论、载体、形态、符号

    政治传播研究:理论、载体、形态、符号

    立足政治传播学,梳理评介西方政治传播学的发展历史、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现状、媒体与政府关系研究概况等。阐述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大众媒介的政治传播功能及其与政治的关系。分析作为政治传播形态的政治新闻、政治宣传与政治的关联。并从传播符号角度对政治修辞、政治象征、政治形象进行研究。与同类政治传播著作相较有一定的创新性。
热门推荐
  •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是“纸上常春藤”系列之一,本书通过解读康奈尔大学的历史,发掘其古老建筑和街巷,庭院和绿地,感受其师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疯狂与浪漫,欣赏这里丰富的文化艺术及其独特的个性,追踪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著名的以及平凡的人物,同时也为有志于入读该校的学生提供一些有用的技术支持,为大家构建一个了解、熟悉该校的崭新视角。
  • 佳人如水:天下倾(完结)

    佳人如水:天下倾(完结)

    她本是一个为爱所伤的女子。她曾经以自己的血发誓这一生再爱上谁就会亲手杀了那个人。因为真的不想受伤了!太疼、太疼!可是上天却似乎在捉弄她一般。再次醒来,换了一个身份,生活!在一个连自己也不知道的国度。本想在可以远离爱情,做一旁观者!不想,她却拥有一种人类所不了解的能力。月倾天下就单单是这四个字预言已然注定了她的不平凡!那些卓尔不凡的男子却一个接一个走进她的世界!他唤她:月倾,对她百般宠爱。她却避他三舍,对他不理不顾。他当朝问她:愿用江山换你一生可否?她冷笑而去。他杀人如麻却甘做她随身暗影,只想要默默守护着她!他妖媚冷血,却在最终对她倾尽全部。仅想成为她的一个随从。他用尽一切手段,可是最终她给他的却是冰冷的一剑。她问她:你这样的丑女人凭什么得到那么多男人的爱情?她冷笑,谁的爱与我何干!他们问:顾月倾、什么样的男人才可以进入你的心?她冷然,进入心吗?你们不是早就已经知道我不会爱你们!为何还飞蛾扑?不就是想利用我吗?也许自私,冷漠,可是懂她者,又何必她多说什么!
  • 走天路

    走天路

    天路难难于上青天主人公王二小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乡村娃子(异界的)可是一场飞来横祸却使他全村被杀,慌乱之中他逃到无尽森林,在一处池子处捡到了一面奇异的镜子在镜子中照映出来的一个神秘男子教他把镜子还给他,却发现他们却不是同一世界的后神秘男子教他生存之法教他还镜之法就这样一场莫名其妙的还镜之路开始了
  • 秦时明月之灼灼其华

    秦时明月之灼灼其华

    如果说,红莲是阴沉灰暗韩国里的一道光。那嬴汐的到来,便是为死气沉沉的韩国注入了一道溪流。虽可叹乌云将光遮住,但庆幸溪水仍在长流。
  • 星际脱单指南

    星际脱单指南

    一觉醒来,跨越了整颗星球的时间,全宇宙的血族都要从两位数排起,人人都得叫她一声老祖宗。翻身农奴把歌唱,看谁还敢说她是弱鸡!来呀,互相伤害啊,打不赢我叫你父亲。于是……她多了一个父亲。姚思:“……”暮玄:“……”
  • 野性的呼唤

    野性的呼唤

    巴克原是米勒法官家的一只爱犬,经过了文明的教化,一直生活在美国南部加州一个温暖的山谷里。后被卖到美国北部寒冷偏远、盛产黄金的阿拉斯加,成了一只拉雪橇的狗。
  • 金腰燕

    金腰燕

    听说漂亮的村花童小状最喜欢小伙子穿迷彩服,庄老三就没穿过别的衣裳。哪怕冬天冻得牙齿“咯咯咯”直打架,伏天热得起痱子,庄老三也硬挺。今早,一对美丽的金腰燕飞进恩光村,毅然决然地在庄家屋檐下选了房址,打起了地基。这地基虽然只是几滴稀泥,却让庄家欢欣鼓舞,令邻居万般羡慕!在我们辽北老家,金腰燕算得上是吉祥鸟中的“明星”。它选择谁家谁家就荣耀,日子好的预示着锦上添花,差点的则象征着时来运转。人们这样为它的主人定性:“善良人家金腰燕,佑主富美穿金线。”若按当今人们的审美标准来衡量,相当于五好家庭、文明富庶、富贵临门。
  • 她寄人间雪满头

    她寄人间雪满头

    君埋泉下泥销骨,她寄人间雪满头。死而再生?我亦如是。
  • 诗家鼎脔

    诗家鼎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逆九天

    武逆九天

    谁说穿越就要死人?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就让你们看看主角是怎么睡过去的,然后他又是如何睡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