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5800000001

第1章 现代美国的“中国诗群”(1)

第一节 1910年前美国诗歌中的中国

1.两种不同的中国兴趣

19世纪中叶之前,美国诗坛对中国的兴趣大都是应和西欧,是回声之更遥远的回声。文献中有一些零星散乱的提及,甚至有一些中国题材诗歌,很难说构成了一种文学现象。比较文学工作者对此只能做一些搜奇探幽的工作。

当时中国和美国直接交往几等于零。中国的太平天国起事(1851-1864)与美国的南北战争(1861-1865)几乎重叠。两个民族都忙于内争而无暇他顾,刚半开启的窗户被冷落。

另一个原因更重要:真正的美国民族文学,在此时很难说已经成熟。要到19世纪下半期,惠特曼和狄金森才开启了真正的美国诗风,马克·吐温等人才开拓了真正的美国小说。在那之前,美国文学只是欧洲文学的一个卫星,一个不情愿脱离母体的抛出物,而美国文人似乎也满足于文化殖民地地位,即使标志着美国文化开始成熟的新英格兰人文主义(霍桑、梭罗、爱默生),也只是欧洲思想逸出的旁枝。19世纪末之前美国文学各种体裁,提到中国,多半也是学舌欧洲。

这两个文化要正面直接碰撞,才有可能产生更切实的文学影响。

第一次亲密接触,以相当奇特的方式出现:19世纪中期,美国中西部开拓热潮,大中西铁路和太平洋铁路的建设,加上突发的加利福尼亚淘金热,急需大量廉价劳动力,而中国内战迫使南方沿海诸省居民大量外迁,中国移民浪潮卷入美国,使基本欧裔的美国人突然面对一个全新的文化现实。

从这个时期开始,美国文化人才开始直接注视中国。某些英国人所著关于中国的书开始成为文化圈中的热门读物。而美国诗人也开始“翻译”中国诗。最早有卡鲁斯(Paul Carus)和斯托达德(Richard Henry Stoddard)的译本。他们的“翻译”大都是法德两国汉学家译文的转译,很难说有多少中国味保留下来。当时欧洲译者倾向于把中国诗译出色彩浓艳的异国浪漫情调,让“文化贫乏”的美国人惊喜。

与之正相反的是,当时进入美国西部并渐渐向中部东部迁移的中国劳工移民,却让美国人觉得“色彩灰暗”:诚实,勤劳,狡黠,迷信,他们带来妓院和鸦片馆,怪异的“唐人街”文化。

因此,这时期的中国题材诗,几乎被撕成互不相关的两半:一半是“现实主义”的,以中国移民为题材,大量刊印于当时涌现的地方报刊,多半是拿中国人开心的所谓幽默作品,也有侮辱移民的种族主义打油诗,成为当时美国俗文学一个特殊景观。另一半则是抽象的,书上读来的中国,用绮丽文字写入华美诗章,作者多半是“主流文人”,理想主义自由主义色彩比较浓。

悖论的是,前一种“俗诗”,粗鲁,劣陋,鄙俗,充满“草根层”偏见,却是真正的美国本土文学,可称为“现实主义”;后一种是知识分子的诗,精雅但无生气,是欧洲传统的呼应。

有相当多的研究者,以是否“反华人”作为诗的价值判断标准,就是自找难题做了。

要等到20世纪初“诗歌文艺复兴运动”,美国诗歌主流拥抱东方诗学时,才开出一个新局面。

2.霍尔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1809-1874)

19世纪文坛领袖之一霍尔姆斯,他的一首诗至今常被人引用。1868年美国传教士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带领第一个中国使团游历西方,两个中国官员蟒袍红顶,带了30名随从,第一次出现于西方官式宴席,轰动可想而知。霍尔姆斯特别擅长命题作诗应酬。1868年8月他在为使团举行的宴会上朗诵诗。

霍尔姆斯的这首诗格调传统,押韵守律,但字顺句畅读来朗朗上口。其主题是两大民族理想主义式的拥抱——互相开门:

大开吧,你,黄金的门,

向那卷起来的龙旗!

宏伟长城的建造者,

开启你们的高山防线!

让太阳的腰带

把东西方裹成一体。

直到夏斯塔山的轻风

吹动大雪山皎白的峰巅——

直到伊利湖。把蓝色的水

融汇入洞庭湖的波澜——

直到深邃的密苏里湖

把水灌入奔腾的黄河——

第一段诗化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第二段颇有一些“殖民输出”的味道,可能是霍尔姆斯只是个诗人,或可原谅。但下面这两行名句,还是相当真诚的:

我们,夜晚的最后出生者

欢迎你们,曙光的孩子!

可能是为了押韵,谦词有点过分。不过,他把欧洲文明称作夜晚,把美国这欧洲文明的最后产物称为“夜晚的最后出生者”(the evening"s latest born),而称中国人为“曙光的孩子”(the children of the morn),不仅诗句漂亮,而且识见过人。

这两行诗,表明的“地理文化”意识,却是此后一个半世纪的绝妙预言,而且透露了美国与欧洲传统(“夜晚”)久合欲分的模糊愿望。

3.朗费罗(Henry Wadworth Longfellow,1807-1882)

19世纪最受读者欢迎的美国诗人是朗费罗。朗费罗擅长叙事长诗,几部名作至今脍炙人口,是美国文学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

朗费罗有好几首中国题材诗。他的诗集《各地方之诗》(Poems of Places)有一组专门写中国。其中第一首《罕巴鲁》(Kambalu,1864)写的是蒙古军队征服中亚,很难说与中国有什么关系;第二篇《人民的声音》(Vox populi,1870)其中国背景几乎没有仔细构筑,只是借用西欧关于神州(Cathay)的种种浪漫传说。

第三篇《瓷器》(China Ware,1877),写的是景德镇,其中很难说有多少故事情节,却把制瓷器的工艺过程描写得很仔细。另一首关于中国的诗《瓷塔》(The Porcelain Tower)写的据说是南京的一个著名景色,下文将谈到。这两首诗原是长诗《卡拉莫斯》(Karamos)的一部分,朗费罗自己很喜欢,因此重印在《各地方之诗》之中。

4.斯托达德(Richard Henry Stoddard,1825-1903)

朗费罗对中国题材兴趣强烈,他竟然在自己的诗集中重印了另一个诗人斯托达德的十首“译中国诗”。上文已说过此人是美国首先介绍中国诗的翻译者之一,但他的翻译几近再创作。他的“原文”大都是西方汉学家翻译中国经典的散文,有的来源更奇特,例如《好逑传》中的《以诗为证》。写中国这样遥远陌生的国家,他有权学术上不严密。

斯托达德关于中国的作品之多,可以说是19世纪美国诗人之最。1851年出版的《诗集》(Poems)中有《汉浦》(Kam Pou),《露露》(Lu Lu)等诗;1857年的《夏日之歌》(Songs of Summer)中有《马汉山小夜曲》(Serenade of Ma HanShan);1871年他出版了诗集《东方书》(The Book of the East);1876年出版的《美国的客人》一书中有专门一章诗写“中国来客”。1880年版《诗集》(Poems)则换了一个方式写中国题材。《他看到自己的家》(He Saw in Sight of His House)和《大师,我们能否》(Shall We,O Master),显然都是理雅各所译《论语》的某些章节写成诗,读来很有趣。

他的一部分“翻译诗”,用的是三音步抑扬括体,四行一节隔行押韵,颇为勉强;另一部分“译诗”用的是素体诗(blank verse),就较为流畅,自由,没有过分刻意的涂抹,保存了一部分中国古典诗的清淡风味。

斯托达德的诗歌成就不高,若不是朗费罗倾全力推荐,他很可能被文学史忘却。在当时纽约文学圈中,他却是一位大名人,主要是由于他的评论与编辑工作,以及他家的文学沙龙(其妻是当时著名的小说家)。作为活动家,他对中国的兴趣渐渐感染了美国文学圈子。

5.政论诗

在19世纪的西方,诗常被用作时评政论。“诗歌议政”(不是鼓动)是一种并不顺手的政治宣传方式,但19世纪诗歌读者的“阅读期盼”,与20世纪读者很不相同。政论性诗作,被看成是很严肃的写作方式。

政论诗歌涉及中美关系的,在19世纪的美国数量还相当多,大部分不值得在这里讨论了。我们要指出的只是诗人一般比较倾向于理想主义,因此对帝国主义行径大多持激烈反对的态度。上世纪有些文名的诗人尤金·费尔德(Eugene Field)写中法战争的诗《法国佬滚回去》(The French Must Go)作于1883年,是19世纪少见的谴责帝国主义的作品。这位诗人对中国所知极少,诗中的中国士兵都以洗衣为业,中国军官爱开鼠肉宴,但诗对中国军队大捷作了狂欢节式的描写。

美国对列强侵华,似乎置身事外,可以指指点点。19世纪末美国最重要诗人威廉·伏恩·慕迪(William Vaughn Moody,1869-1910)的《猎物》(The Quarry)一诗,指责列强,支持麦金利总统宣布的“门户开放”政策。这个政策一方面是美国要求在列强所强取的特权中分一杯羹,另一方面也向企图独占中国的欧洲国家提出了阻吓。慕迪显然把“门户开放”看得太理想化了。

同类推荐
  • 我的北师大年华:庆祝政治教育系成立60周年

    我的北师大年华:庆祝政治教育系成立60周年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为庆祝政治教育系成立60周年出版的文集,围绕梦圆师大、校院史话、恩师教诲、同窗好友、学有所成、教育实习、文体生活、社团活动、轶闻趣事等专题的回忆录、访谈、故事、口述、诗歌、散文、专论等展开内容。
  • 春蚕与止酒:互文性视域下的陶渊明诗

    春蚕与止酒:互文性视域下的陶渊明诗

    本书是我国学术界第一部运用“互文性”理论研究陶诗的学术专著。这种理论的核心在于:任何一种文学文本都不是自给自足的,而是在吸纳前人以及同时代人所创造文学文本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任何文本都隐含着其他文本。本书在纵、横两个方向上深入阐发了这组诗的文本生成机制,彻底驱散了古往今来笼罩在这组诗上的迷雾。本书对《止酒》诗的阐发,也昭示了《止酒》诗在艺术形式上的艺术渊源和深远影响,表明了“《止酒》体”与中国古代文人“止酒情结”的生成关系。通过对这些陶诗经典的深入研究,本书弥补了西方“互文性”理论重内容轻形式的缺陷,表明了艺术形式的“互文性”对于文学建构的重要意义。书后的三种附录是作者研究陶诗“互文性”的副产品,为本书的理论阐释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学文本证据。
  • 中国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

    本书对中国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历史做了引人入胜的介绍,中国机器人成长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由弱到强的历程。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多重可能性,本书对想了解中国当代与未来发展战略的读者是难得的读本,对智能制造这一当今世界受关注的高科技领域在战略层面和科技伦理层面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思考,其中提出的诸多前沿性观点是全球都将面对的问题,对中国科学家们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客观记录。作品同时揭秘了新松公司品牌建立的一些关键细节,其中每一位主人公的经历并不是简单地回顾挫折、成功,而是勾勒出了创新者们的经验教训,为想要追随他们步伐的人提供了指导和建议,对创业者和创新者具有很好的引导和启发。
  • 有一种爱叫心痛Ⅱ

    有一种爱叫心痛Ⅱ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灾难性大地震。此次地震强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是历史罕见的。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牵动着全世界人民的心,在地震发生后,人们在第一时间想到灾区人民需要救援,需要医药、帐篷、食物等物资。于是,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积极捐款捐物,为灾区人民奉上自己的爱心,这爱心迅速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爱心催人奋进,支撑着灾区人民勇敢地面对灾难。
  • 云山之路

    云山之路

    作品讲述了崔云山当年在盐碱滩上养奶牛、养羊、养鸭的曲折历程。上世纪80年代末,他与人合办起了服装裁剪培训班,由最初的8个学员,一直发展到分校近十个、学员数以千计的宏大规模。最后又成功转型,开办了服装厂、服装公司。其间,崔云山上过当、受过骗,经历过合作者的分道扬镳等种种考验。但他与爱人周凤仙齐心合力,咬紧牙关,渡过了一个个人生难关,终于走进了人生的阳光地带。创业成功后,崔云山不忘初心,热心公益,多年中,捐出善款以百万计,颇受社会好评。
热门推荐
  • 我和白娘子有个约会

    我和白娘子有个约会

    有一天,许仙醒了,他只想安静的等待白娘子...却发现时不我待!
  • 校园修仙狂少

    校园修仙狂少

    从深山中走出来的修仙高手,奉命出关前往花花都市,还成为了校花的贴身保镖。医术相术巫毒术逆天针法样样精通,踩人泡妞打流氓扮猪吃虎轻轻松松。看我如何驰骋校园,纵横都市...
  • 女配逆袭:反派你别跑

    女配逆袭:反派你别跑

    契约了一个强大无比的宿主,系统表示他非常的慌。一言不合就开挂的她,真的让咱们的系统小萌萌招架不住啊_(:з」∠)_,本文1V1,女强,男女主基本上打酱油,可以不爱,但是不要伤害。
  • 奇妙的宇宙发现

    奇妙的宇宙发现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青影记

    青影记

    她是下界尊贵的灵族公主,她是上界九天之上的八方战神!一场大劫难,八方战神重生在了灵族公主身上,从此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的同时,不忘寻找神将。可谁能告诉她,这个忽然冒出来的大魔王,是来干什么的?魔王陛下:“来追你的!”当青影这座冰山开始软化,当年的事情也逐渐露出了蛛丝马迹。阴谋真相,重重设计,他们,该何去何从?(绝宠绝宠啊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多罗菩萨仪轨经

    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多罗菩萨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芃娜的小屋

    芃娜的小屋

    父母突然去世,家中境况变得窘迫,自己在学校遭受到了校园暴力,与此同时,备受打击的外婆记忆力也开始退化……这一切把本就胆小怯弱的芃娜几乎逼向了绝境。可是她一直生活的小屋子中的老座钟、勺子、猴子布偶都幻化成精灵给了她无穷的勇气和力量。在一次次的冒险中,她开始成长和觉悟。虽然这座魔法小屋只存在于她的幻想中,却真正拯救了她和外婆的生活。就像书中老座钟所说的:“你总是习惯放大困难,为什么不放大你的勇气呢?”
  • 隐形罪恶

    隐形罪恶

    开庭后被判处死刑的东林市建国以来最大涉黑“1012”案件主犯柯东辉等人,被送往东林市公安局监管支队第一看守所关押。柯东辉想重大立功以期保命。为了摆脱主管民警谢英鹏的主管,他趁人大代表到看守所视察之机,对谢英鹏进行诬告使民警祁军主管了柯东辉。祁军为了索取为柯东辉保命的好处费,以买房的名义在柯东辉的哥哥柯东南的朋友修洋处借得20万元钱。祁军在看守所所长时春武的协助下,把有漏罪在身的8监室的在押人员陈尚实串至10监室,陈尚实在祁军的压制和柯东辉的胁迫下,违心地把自己的漏罪说给了柯东辉。柯东辉检举的案件线索破获后,死刑判决即将被改判。
  • 绝世妖妃

    绝世妖妃

    她是玄门二小姐,未婚夫为得到天下,伙同姐姐灭其玄门,逼迫她跳下万丈深渊。大难不死,浴火归来,已经是另一张妖媚的脸,步步为营。为了顺利复仇,她选择最具有实力的七王爷交易。他说:“我娶你,是为了你身上的东西。”她回答:“我嫁你,是为了报仇雪恨。”相互利用的过程中,彼此的心却双双沦陷,坠落情网漩涡无法自拔。
  • 十年紫禁情

    十年紫禁情

    十一岁,为保皇位,从大清门娶进辅臣孙女。十四岁,亲政,却奸臣当道,与她携手过低谷。十六岁,扫除奸佞,爱子降生,意气风发。十八岁,朝野动荡,痛失爱子,她身担皇后责任,亦坚持不渝。二十一岁,三藩作乱,复得嫡子,永失心爱之人。君临天下时,再不见她笑颜。手握天下人生杀大权,却握不住她逝去的芳华。纵使三宫六院,妃嫔成群,心中孤独冷寂,再无人能解。终其一生,只愧对于她,未能教养好她留下的唯一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