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市风凰人际关系协会的专家学者哈利·N·赫歇尔先生曾说过:他在日常生活中,觉得最感兴趣,也是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跟别人交谈。为此,他细述道:“常常有人来向我请教,问我如何与在吃午餐时所碰到的、或是在旅馆门口以及旅行车上遇到的人说话。我对他们说,在双方互通一些例行的客套话之后,可以客气地问对方:请恕冒昧,可以问你从事哪一种职业吗?如果对方乐意回答,便可以进一步地问他:‘可以告诉我,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你从事这种职业呢?’关于这个问题,十有八九的人都会回答:‘唉!说来话长……’这么一来,我们不就很自然地成了他的听众了吗?而对方因为有人听他讲话,自然会侃侃而谈了”。
★先给对方一个“安全感”,然后让他吐真情
人在轻松、随便的气氛中,容易表现出真正的自我。
有位摄影大师说:为拍好孩子的照片,捕捉其天真浪漫的丰富表情,拍摄应选在孩子心理放松、自然的状态下进行。面对“一本正经”,摆好姿态准备照像的孩子,他必定先说:好,拍完了!等孩子紧张的心理状态变得轻松,去掉做作笑容的一刹那,他按下快门。如此摄下的照片,就充分表现出儿童那种天使般纯真,充分自由的内心世界。
这位国际一流摄影师,正因为他善于准确及时地掌握模特儿的心理,才能在摄影方面获得很高的成就。
在一些比较正式、讲究的场合中,人们都不免有某种程度的拘束感,在这种拘束感的作用下,人们的举止、表情就有些装模作样,一旦转换到非正式的场面中,人们又会变得轻松自然起来。了解人的这种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就容易使人坦露其内心世界,谈笑自若,表情自如。同样,小孩子在面对摄影师的摄影机时,其天真浪漫之表怀就会瞬间即逝,但一旦听到摄影完毕时,孩子的心理紧张感立即消逝,恢复自然。
从正式的场合突然转到非正式场合,人们就会如释重负,自由感油然而生,我们如果运用某种技巧,将人类的这种心理变化加以适当调动,那么,我们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得知他人的心里话。
曾经参加过某杂志社所举办的座谈会,会议刚一开始,主持人先叙述要点,然后说:“我前面讲的几点,是本次会议的中心,围绕这几点,大家可展开自由讨论。”这样一来,会场气氛松驰了不少,接着,大家便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地讲开了。在这次会议中,我听到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这些见解比在其他正式场合的发方更具有真实性。后来,我买了一份这家杂志社出版发行的杂志,使我非常吃惊的是,那次自由言论,全部刊载在上面。此时,我才清醒地意识到,在那次的座谈会上,我们全都被骗了。
我曾听一位税务人员介绍,要对付那些顽固不化的偷税漏税者,最好的办法是先约请其经营主管出席会议。当然,在这种会谈中,要听取逃税者的真心话是不可能的,在这种场合中,他们会闭口不言,守口如瓶。然而,等到谈话结束之后,将其经营主管请至自己家中,一边喝茶,一边亲切交谈,当你以泰然自若的态度说:“贵公司贩卖的某某画家的画,确实惟妙惟肖,非常逼真。”这时,这位经营主管就随意回答说:“坦白地对你说,这些是真正的货真价实的名画,并非仿制,因此价格昂贵。”在这种气氛中,这位主管不知不觉中就轻易地透露了偷税的重要证据。
★面对多个异性的时候如何谈话
谈话中的尴尬场面常见于异性之间,特别是当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异性时,他会无形中感觉到一种心理的压力,而这种压力会使得他的谈话毫无章法,这是我们必须引起注意的。
通过观察,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男子和几个女子,或几个男子和几个女子,谈话的局势可称半斤八两,谈话的平行发展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如果一个男子置身于几个女子之中,或一个女子置身于几个男子当中,情形就有些不同了。
一个男子最为苦恼的,就是他侧身在几个女子当中的时候,不易找到一个插入谈话的机会。有些女子决不会为旁边的那个男人着想,她们开始谈头发、谈衣服、谈胸饰、谈鞋才丝袜,所论及的都是那么琐碎,以致那惟一的男子虽不完全外行,也不好意思插进去说上几句,这该怎么办呢?
如果不愿意守缄默,又不便离开,他必须设法打破这个局面,应该设法把谈话的范围引带到较广阔的境界去。他不能谈政治、谈社会问题,在女人占优热的场合中,这些题目决不会引起她们的兴趣和共鸣的,除非她们是一群女权运动者或者社会活动家。他应该在她们最感兴趣的焦点中寻找话题:
“听说外国人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纤维,织成丝袜,可以久穿不坏”。像这样的一句即投其所好,又引起她们好奇的话,是一句很适当的转换话题的开始。这以后,你渐渐转入外国人的发明事业,再转到电脑、风俗习惯等等,以一种主动的姿态将她们刚才所谈的头发啦、衣服啦、修饰啦等等之类的话题抛到九霄云外,使她们把注意力转移到你的话题上来,这样你就不至于受冷落了。
至于一个女子在许多男子当中时,情形和上述的例子不同了。不消说,男人与男人之间所谈的话题是广阔的,也许是政治,也许是经营之道,也许是社会问题,也许是国际形势。在这种场合中的女子,可以一直保持缄默,但必须保持一种倾听的态度。如果一个女子要想法把话题转移到发式、衣饰方面,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男人们决不会对这类话题保持长久的兴趣。
此外,这里还必须提醒一句,在这种场合中,女的不要和男的交头接耳,低声细语,以及做一些使人莫名其妙的事情,如突然打开提包翻弄一下,或吃吃发笑等等。
★如何做到不卑不亢
交谈要恰到好处,就是说既要不卑、不亢,又要热情、谦虚、温文、恳切和富有幽默感,这样的谈吐才能给别人的印象最深刻。
不亢就是谈话时不盛气凌人,不自以为是。如果你是一个很有学识的人,也不要轻视别人,要用心倾听别人的意见。更何况“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别人的意见不见得全不可取,而自己的意见也不见得全部都正确。如果你随时以高人一等的口吻或专家的姿态出现,好像处处要教训别人,这样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当然,反过来交谈时有自卑感也是要不得的。一个对自己失却信心的人,是难以得到别人的重视和信任的。比方在谈话时,你处处都表现得畏畏缩缩,说什么都不懂,或者是“驴唇不对马嘴”,显出一副未经世面幼稚无知的品相,这也是很糟糕的。
自卑与谦虚,两者是大有分别的。谦虚在谈话中最受人欢迎,又不失自己的身份,更不等于幼稚无知。“虚怀若谷”或“不耻下问”,这就是交谈中的谦虚的态度。明白地说:就是不自大自满,碰到自己在交谈中不了解的话题,不妨请对方作简单的解释。这种做法是聪明的,因为这样既可避免误解别人的说话,又可表示对对方赏识,尊重对方,这样,自然使对方觉得你可爱了。
交谈时诚恳、亲切,也是很受别人重视的。如果你碰到一个油腔滑调,说话飘浮不实的人,你一定会觉得异常不快,敬而远之,甚至会从内心上引起反感。自己的心情如此,别人的心情也是一样,因此,在社交的谈话中也须警惕注意。
某外贸公司因拓展外贸业务的需要,决定向社会公开招一位管理人员。招聘广告登出后,人才招聘处便被里三层外三层围个水泄不通……经过笔试和面试两道关卡之后,最后敲定在剩下的李甲、王乙、张丙中间选出。这筛选出来的三位应聘者个个了得。论写,无论中文外文,均无懈可击;论讲,有问必答,应对如流,滔滔不绝,堪称难分伯仲,难以割舍,这使招聘者颇感踌躇。
最后,公司决定来一次“煮酒论英雄”:在某酒家设宴招待三位应聘人员,通过酒宴对应聘者再次进行筛选。
宴会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总经理坐在应聘者中间,相互频频举杯,互作酬答,你来我往,笑语欢声不断。笔试和面试只反映了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部分素质。应聘者有备而来,且分外警觉,所以,有些缺点就暴露不出来。而在气氛热烈的酒宴上,一些应聘者认为大局已定,思想不再设防,于是,一个真正的“自我”便赤裸裸地展现在招聘者面前:
席间王乙出言不凡:“总经理,你只要录用我,我保证让公司效益翻一番。”
张丙则显得有点儿破釜沉舟的意味:“总经理,我这次是横下一条心来报名应聘的,我已向原单位辞了职,我坚信,凭我的水平,你们一定会录用我的……。”
惟有李甲稳坐席间,在总经理的眼光问询之下缓缓说出:“总经理,能结识您很荣幸,我非常愿意为贵公司效力。但如果确实因名额有限而不能被录用,我也不会气馁,我会继续奋斗,我相信,如果不能当您的助手,那我一定要成为您的对手……”
那么谁将是最后的胜出者呢?
自然是李甲被录用。
在应聘过程中,有的人能够说的恰到好处而终被录取,而有的人则“尽显才能”,夸夸其谈。王乙轻言取胜,戏言赚钱,看似有胆有识,却言过其实,给人以一种不可行的感觉。而张丙的话语似乎很自信,实际却是自负,把应聘当赌博,把赌注全押在这一次上,这些人思想方法比较偏激、绝对。搞外贸,有时要刚,察言观色,当机立断;有时也要柔,以柔克刚,以屈求伸。思想方法单一,必然导致行动僵化。难以胜任外贸工作。
而李甲始终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言语得体,柔中有刚,充满自信,意志坚强。这是搞外贸的最可宝贵的性格。他的谈话彬彬有礼,不卑不亢,机智敏捷,性格开朗,具备了搞外贸的优良素质。他的最后那句话提醒了这家外贸公司的人事经理:如果被录取名额所限制,并不证明自己不优秀。如果让这些优秀人才流失到别的公司去,岂不是为公司树立了一面劲敌。
李甲正是凭着其具备良好的职业形象,才能使招聘者确信其有足够能力胜任本职工作。职业形象的确立除了求职者的外貌、风度、个性心理特征等多种因素之外,求职者的谈吐是否得体也显得极为重要。有关研究表明,在劝说人时,其效果只有8%与内容有关,42%与仪容有关,而50%却与你如何言谈有关。任何一种职业工作,都要与人建立职业关系。工作人员要顺利完成具体工作,必须具备较强的谈话技巧和口才,在种种场合,针对形形色色个性心理迥异的人,均能做到用语恰当、谈吐得体、不亢不卑、不愠不火,这样,良好的口才既显示出工作人员自身的职业形象,也维护了任职单位的形象和尊严。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毋宁说谈话是人的真情表露。尤其是当人处于一个自然真实的状况下。良好的职业形象要求工作人员谈吐得体,稳重而不放纵,彬彬有礼,不亢不卑,不愠不火。在求职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求职谈话要尽量做到幽默而不庸俗。同时,求职谈话时也不要过分谦虚,唯唯诺诺,这样会给人一种没有独立见解、溜须拍马的感觉,甚至怀疑你是否还含有其他的目的。总之,个人良好的职业形象很大程度表现于高雅的谈吐之上,谈吐之美在于用语恰当,言之有物,有一种自然的吸引力。
★二者择一使对方早作决断
有位男演员是一著名花花公子。有一次他在一家杂志上发表一段谈话,对于如何说服一名女性留下过夜,他必定用如下的问法:
“你是要回去呢?还是要住下来?”而绝不会问:“你是要住下来?还是要回去?”
我看了这段记事后,也觉得这家伙确实有一手。
因为当一名女性被自己喜欢的男性先问及“是否要回去”时,心中便颇有安全感,因为对方似乎颇尊重自己的,同时又因为期待落空而略感捻,但紧接着却问道:“还是要住下来?”而使失望感顿时消失,即使是不回答也等于是答应了。
如果我们反过来先问道:“你是要住下来”的话,一般的女性必定立即起了警戒心,而接着又问“还是要回去”,使对方直觉感到是应回去,即使原本是愿意留下的,此时也不好意思说出口。
看来这位花花公子也真是可恶,竟对女性心理了解得如此透彻。即使两人的交往已至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是否住下”对女性而言,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会使她产生紧张的心理。而第一种说法,虽表面上看似尊重对方,其实还是诱女人入瓮的另一种说词。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常会遇上二者选择其一的情况,若是你想让对方选择自己所期待的,问话是最好是将它置于后方。例如在商店,当一位客人买了许多东西正要回去时,你便问他:
“是我帮你送去呢?还是你自己带回去?”
大多数客人听了都会说:
“还是我自己来好了。”
如此不但达到了你对他的关怀之意,同时却又替自己省去了许多的时间和劳力。
如果你想对一名不速之客下逐客令时,不妨对他说:
“今天是要喝一杯呢!还是下次再来?”
客人听你这么一问,大多会说:
“下次再来好了。”
这就是利用人们养成的对决定多选择后者的习惯所致。
如果对方苦于选择时,不妨将你的期望置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