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7700000015

第15章 依山傍水的“塞上江南”

上:黄河把党项西夏拽上了历史的天空

中国人讲究风水,修房造屋都要选吉地。一般来说,依山傍水就是吉地,这也反映出了农耕文明的生存特点,依山傍水,才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按照这样的理论,公元8世纪前后,活跃在史称“析支”地区,过着逐水草而居游牧生活的党项人,在从青海、四川、西藏相连的辽阔草原上迁至银川时,真正是找到了一块吉地——“依”贺兰山,“傍”黄河。

雄踞在宁夏大地的贺兰山,海拔高3500多米,魁伟纵伸200多公里,健莽横越30多公里,在它东面怀抱中,是一马平川的宁夏平原,西面脚下,是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腾格里”在蒙古语中是“天”,意为茫茫流沙如渺无边际的天空。然而,无论腾格里大沙漠是怎样的浩瀚,面对贺兰山中流砥柱般的铜墙铁壁,它也只能望“墙”兴叹,无可奈何停止飞扬跋扈的扩张,收起所向披靡的疯狂——它无法越过内蒙古,把银川河套平原打成沙川沙原,将之践踏在漠风肆虐、沙嚣尘扬与滚滚灼热中。

贺兰山这道天然屏障之于银川平原,让我想到了大兴安岭之于东北平原。如果没有大兴安岭作为屏障,扼住西伯利亚寒流的喉咙,那么,西伯利亚寒流就会挥师南下,蹂躏白山黑水——把中国的东北也“西伯利亚”。 白山黑水自然就唱不出“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如果说“依”贺兰山让党项人可以放心地在银川平原烂睡如泥,那么“傍”黄河,则让他们简直要欣喜若狂。古老的黄河野马般地奔腾着穿山越谷,经甘肃黑山峡一个急转弯流入宁夏的中卫境内,来了一个漂亮的“转身”,一改往日的汹涌,以少女般的文静秀美,平静缓流,滋润两岸沃土。党项人的这一“傍”,就“傍”出了他们种族生命历史的风情万种——

他们有喝不完的水,同样,他们的牛羊也有喝不完的水,特别是他们生存的土地也有喝不完的水——他们在黄河岸边整修了秦渠、汉渠、唐渠,又兴建了200多公里长的“昊王渠”,引水上岸,随心所欲地浇灌脚下的沃土。于是他们在黄河岸边生存下来,可着劲头地生殖后代,以几何级的方式快速地繁衍扩张种族。冶金、纺织、医药、酿酒、建筑、陶瓷、印刷、历法、宗教文字,都顺理成章地在他们民族现实和精神的大地上生长出来。在“东方的罗浮宫”敦煌莫高窟,他们就建了68个洞窟,将那些沙砾岩壁搅动得五光十色。在青铜峡崖壁上,他们以超群的构思,精湛的技艺,建造了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大型塔群,众塔依山势从上至下按奇数排列成12行,共108个,数目超众,堪为中国第一。

有贺兰山的倾心庇护,又有黄河的刻意恩宠,如此“依山傍水”,党项人就是想不茁壮成长也不行。他们自然会展开史诗般的人生历程,笑傲江湖、鹰击长空。黄河的雄风、草原的蛮野、党项马的彪悍、剑拔弩张的血性,合成了他们气吞万里如虎的狂想。从16岁到60岁,党项男儿一律削为秃发,裹羊皮斗篷,用骷髅喝酒,以敌血抹额。在宋人、辽人和金人打瞌睡的时候,仿佛是一夜之间,他们就迅速崛起:“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立国贺兰山下,号“西夏”,建都黄河岸边,曰“兴庆”;人丁兴旺,达500多万,张弓戴甲征战者70多万;疆域辽阔,东尽黄河,西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囊括了今天宁夏全部、甘肃大部、内蒙古西南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面积为今天宁夏的12倍。“三分天下居其一,雄居西北两百年”。西夏王朝气冲斗牛,横冲直闯,与北宋、辽平分秋色,与南宋、金鼎足而立。

对于在黄河岸边雄鹰一样翱翔的党项西夏,有宋一代的许多男人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心灵纠结,甚至就是他们抱憾终生的内伤。

那个曾经戍守延州以防范西夏为己任的范仲淹,写下过这样一首伤感的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当然,除了伤怀与喟叹,宋朝的男人们也怒发冲冠。老夫苏轼曾豪情冲天:“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岳飞也慷慨激昂:“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谈笑渴饮匈奴血”——然而,“无可奈何花落去”,直到大宋王朝凄凉地闭上双眼,这些中原男人也没能实现自己的英雄梦。

党项西夏人横枪跃马,叱咤风云,在中国古代史上谱写的辉煌,如今都留存在贺兰山脚下西夏王陵园内的“西夏王朝博物馆”中。西夏王陵是银川最有名的历史遗迹,也是我到宁夏后首选去的地方。在“西夏王朝博物馆”参观的一个小时,我的情绪一直处于亢奋状态,那些展出的文字、图片、实物都如活的生命一样,栩栩如生地散发出黄河浓湿的水气,吞吐出党项马骠勇的腥臊,让我分明地感受着黄河在奔腾咆哮,黄河在一泻千里。我整个人仿佛就是站立在黄河岸边,落入了滔滔的河水中,随着黄河的波涛起伏翻卷……

我这样的感觉并不奇怪,因为党项西夏王朝,本就是黄河漂亮转身后,在天地间创作的经典杰作。或者说,是黄河手把手将党项西夏拽上了历史的天空。

下:黄河的艺术写真——“塞上江南”

到了宁夏,是必须去中卫市沙坡头和石嘴山市沙湖的。

从银川到中卫,我们都是沿着黄河岸边走,这两百多公里被称为黄河金岸。

我们行得早,正是太阳初升的时候。远远看去,分不清是黄河水托起一轮鲜红的太阳,还是黄河水从那轮鲜红的太阳中流出来。分不清,我就简单化,黄河水就是天水,是上天派到宁夏大地来的。

随着太阳升上天庭,朝霞变为璀璨的金色,天朗地廓,气象宏伟。一望无垠的蓝天白云下,黄河拽绿带水,摇曳出沼泽、湿地、芦苇滩,铺泻出两岸的白杨、槐树、柳树、沙枣、水塘、水渠、苗圃、菜地、麦土、水田……我有一种时空变换的错觉,仿佛是行进在四川老家的岷江、沱江两岸。然而,这里似乎比岷江、沱江两岸还要诗情画意。特别让我双眼一亮的是,岸边居然会有水车,轮转水泻,抛洒出一种幽幽的农耕文明风情,流溢出久违的习习古风。

在如此迷人的“江南”秀色中,我的身心早就从戈壁黄沙的压抑中解放了出来。尤其让我惊奇的是,我原来以为,宁夏只有枸杞,而且似乎是长在炎炎烈日下的沙堆上。现在才知道,宁夏枸杞大多生长在中宁县一带的膏腴之土上,依贴黄河之水,阳光日照丰沛,品质天下无双。而且,宁夏并非只有枸杞,它还是瓜果之乡,黄河岸边到处都能看到一片又一片的果园,甜蜜地生长着杏子、苹果、西瓜、沙枣、葡萄……银川大米,品质一流,出口国外。当地人说,吃这样的大米,养肤色,减肥。

在臆想宁夏水果香甜中,中卫沙坡头到了。

黄河在中卫沙坡头形成了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风光于一体的绝唱。九曲十八弯,滔滔奔流的黄河在这里如同是跳起了豪放优美的探戈舞,以几个简洁流畅的“S”形拐弯,摆出了风姿绰约的造型,形成了绝妙的绮丽河湾。一大片郁郁葱葱的胡杨白桦树,守护在河边,影布水中,阻隔黄沙;河水曲折回环中的绿洲,水鸟扑腾,一掠飞天;滔滔黄河之中羊皮筏随波逐流,筏工挥桨划筏,筏桨飞溅出水波,水波在阳光下闪烁,宛然是一支清灵的塞北小曲。河的北岸,就是著名的沙坡头——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的沙山。这里的沙漠浩瀚如海,气韵与姿态都超过了敦煌的鸣沙山。沙丘、沙梁、沙峰在阳光下闪耀出橘红色的金黄,尽性尽情地表演出风情万种的蜿蜒与起伏,沙丘居然飘逸如细腻光滑的绸缎,纯净淌泻,沙浪竟然也如月下海波,荡漾出圈圈涟漪,大气苍茫中吐露出一段醉人的儿女情长。黄河、大漠、高山、绿洲就这样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地相互簇拥,如同是一幅色彩绚丽,喧响着春意的油画。

岁月悠悠,今来古往,站在沙坡头的沙山上,置身浩渺大漠,注目黄河在脚下滔滔远去,让人情不自禁要生出思古之幽情——公元736年,诗人王维奉旨宣慰在河西打了胜仗的将士,途经沙坡头,面对大漠、黄河挥毫泼墨,写下了大多数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著名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虽然此时不是黄昏,无缘孤烟落日,然而我的心胸却分明如狂风激荡衣襟一样,昂扬着王维那苍茫壮美的意境。

在宁夏,沙与水似乎是一对“冤家”,缠绵悱恻。有水的地方,沙想来插一足,而有沙的地方,就有水要上——这水自然是黄河。在沙坡头是这样,在沙湖也是这样。如果说在沙坡头,水与沙是平分秋色的话,那么在沙湖,水就毫无争议以主角的身份抢眼地歌唱了。

沙湖距银川市56公里。黄河水、天上降雨和黄河形成的地下水造就了沙湖。与敦煌的月牙泉相比,沙湖就大多了,总面积82平方公里。月牙泉身陷莽莽沙漠中,似乎随时都会被黄沙吞没,会被酷热的太阳蒸发,让人心生呵护、疼惜。而在沙湖,湖水分明是在挑战大漠,笑傲黄沙,随心所欲地造出江南气象。湖水浩渺、明朗,清澈、纯净,悠悠扬扬地泛波。船行绿滢滢的湖中,人恍然是在江南水乡,湖中芦苇,一丛丛、一簇簇,蓬蓬勃勃,亭亭玉立,倩影婆娑,风吹过,水漾苇荡,让人要在心中吟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与我在江南常熟沙家浜看到的芦苇相比,沙湖的芦苇更为清新色翠,更有一种天然清幽意境。

特别可爱的是沙湖鸟声。自从进入甘肃,在茫茫戈壁与大漠上,我就几乎没有看到鸟飞,自然也听不到鸟叫。当水鸟的声音从湖面上如一阵清风吹拂耳边时,心中竟然有一种要流泪的冲动——那是如同天涯游子归来,看到故乡小桥流水时心中涌流出的激动。

当然,沙与湖的结合,才成就了沙湖在中国湖泊中独特的风韵。江南,青藏高原,都没有这样奇妙的景观:一半是苍凉浩瀚的黄沙,一半是烟波浩渺的湖水,湖水碧波荡漾,沙海金浪起伏,碧水萦绕着黄沙,黄沙守护着碧水,湖水如玉,柔沙似绸,天水一色。有如一位粗犷雄浑的西北大汉,拥揽着一位温柔秀美的江南少女,让人觉得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与苏轼“大江东去”的豪放,都被沙湖描绘在了这清水黄沙的湖中。

晚霞夕照,我从沙湖返回银川。黄河水色曳波,含情脉脉,汪汪漫流;岸边的公路、田土、房屋,褪去了白日里的喧嚣、嘈杂、动荡、忙碌。岸边的人家升出了袅袅炊烟,幽然而清淡;从一处河滩的芦苇丛中飘出乳状的雾气,幽幽的,湿湿的,似乎有水草的清香;一种宁静空灵的氤氲从黄河两岸如丝溢出,渐次扩放,弥漫在天地之间……我的人已然被从车里拽了出来,神游在这梦境中,仿佛是缓步在九寨沟的海子边,呼吸静谧与纯净,伫立在泸沽湖畔,聆听风流与温馨,坐在尼洋河岸边的石上,陶醉于野性与神秘。

我想到一个比喻,黄河简直就是一个多情女子,拽着曳地长裙走上岸来,由着性子,天真烂漫,率真无邪地在宁夏平原上拍艺术写真——抛洒一路芬芳,一川秀色,一地风情……

(尾声):

黄河之水天上来。

真正要理解黄河作为母亲河,你必须到宁夏。

在宁夏,黄河从不泛滥成灾,降祸她的子民。

在宁夏,黄河是母亲。上天派她来生殖土地,生殖禾菽,生殖瓜果,生殖人的灵性与创造,又让她以博大慈爱的胸怀,呵护疼爱它们。

在宁夏,黄河还是深谙风情的女子。上天派她来以柔情似水的情愫,灿烂塞上大地,温柔贺兰山脉。

风雨西夏,党项悲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西夏党项人,最终被蒙古人所灭——灭得很悲壮,灭得很彻底,灭得只在贺兰山下留下几抔黄土。

残阳如血,血一样涂抹在西夏王陵上,仿佛是一支古琴弹奏的苍凉哀婉悲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前面的西夏人已经永远地走了,后来的人已非党项血脉。墓怆然而涕下,墓中人怆然而涕下,血色残阳也怆然而涕下——黄河也因之怆然而涕下。

作为西夏党项人母亲的黄河,我敢肯定,她的内心一定很悲怆,很苦,那涂抹在西夏王陵上的残阳,就是黄河心中流出的血。她从不在宁夏泛滥成灾,我猜想,就是以一种不变的温柔母性,呵护长眠在这块土地上的西夏党项人。虽然他们整个种族都被深埋黄土了,但黄河绝对不会以滔天巨浪,汹涌洪水,惊扰九泉之下的亡灵。

母亲,伟大而慈爱的黄河母亲!

(后记):

“天下黄河富宁夏”,于是有“塞上江南”。但这只是宁夏的A面——黄河流走的区域。这一区域只占宁夏面积的三分之一。而另外那三分之二,就成了B面,苦瘠甲天下。典型代表就是位于宁夏南部的西海固,因为土地不能承受太多生命之重,无数沟、壑、塬、峁、梁、川、壕上绿色生态全无,地下无水可用。毛乌素沙漠与腾格里沙漠又两面夹击,整个宁夏本就极少天上来水,西海固更是常年无雨,许多地方已由无绿色植被向沙化甚至沙漠化挺进。1972年,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就将西海固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催人泪下的细节是,生活在这块干涸土地上的部分信教民众,在参加宗教仪式前,都须净身——用水洗面、洗手、冲脚。因为无水,他们只能以土代水,以黄土“净”身。在我的臆想中,那些沟、壑、塬、峁、梁、壕、川,那些干裂黄土上的所有生命,此生最幸福的梦,就是到黄河边上,枕着湿漉漉的水声,香甜地睡上一觉。

有了B面的反衬,A面的“塞上江南”须每日做一虔诚宗教功课:五体投地、泪流满面向居功至伟的黄河下跪!

同类推荐
  • 苹果里的星星:大师名篇诵读

    苹果里的星星:大师名篇诵读

    本书荟萃的120篇精短美文寓意深邃、题材多样、趣味隽永。或深入浅出、夹叙夹议地阐明一个道理;或简明扼要、生动形象地描述一件小事;或触景生情、感物咏志地抒写一种情怀;或由小及大、含蓄深邃地蕴藏一个哲理。每篇文章之后,都配有千余字的赏析文章,多为文学随笔或杂感的形式,意在与读者共同交流与欣赏好花之“花”,究在何处。一束馨香的花朵捧献给大家。读者朋友们,但愿您能喜欢它,珍爱它……
  • 沧海(第一辑)

    沧海(第一辑)

    本书集汇了作者多年来思考和学习的成果,展示了作者“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其贯穿始终的中心思想,是与现实主旋律紧密合拍的,那就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

    本书分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长江临近景观等四部分,全方位地描述了长江风貌,赞美了长江的壮丽景色。
  • 亚洲:沙特阿拉伯(世界我知道)

    亚洲:沙特阿拉伯(世界我知道)

    本书图文并茂,大量精美的彩色插图将带领你游览七大洲的大多数国家,领略它们独特的自然景观,品味它们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亚洲的广袤、欧洲的人文、非洲的狂野、美洲的多元、大洋洲的浩渺、南极洲的寒冷……都将为你一一呈现。奥地利的斗牛、巴西的狂欢、英国的傲慢和优雅、美国的务实和率真、法兰西的浪漫、德意志的理性、俄罗斯的豪放和热情、日本的“菊花与刀”……这些独特的国家特色和民族特性也将展现在你的眼前。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神庙、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窟……这些古迹不仅能引发你思古之幽情,更会使你领略人类文明的古老和悠远。
  • 天上之山(王铁男登山探险笔记)

    天上之山(王铁男登山探险笔记)

    他被称为“天山派野蛮登山家”、迷恋探险的疯子,他曾经7次登上博格达峰、10余次进入昆仑山和藏北地区探险,他就是中国登上博格达峰的第一人王铁男。本书是王铁男对自己组织并参加的一系列新疆探险、登山活动的梳理和提炼——抬着行军锅挑战博格达峰、拴着绳子夜宿“魔鬼5080”、慕士塔格冰缝中的漫漫长夜、露营天格尔峰之巅、木扎尔特河畔恐怖夜……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鲜为人知的新疆探险登山过程,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对自然的探索是无穷尽、无止境的。探险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之一。
热门推荐
  • 世界探险故事

    世界探险故事

    本文讲述的是:尼罗河源头探秘,欧洲人的中国探险之路,尼罗河探险,太平洋探险,莫斯科探险,波斯探险,欧亚探险等内容。
  • 锈锄头

    锈锄头

    李忠民是一个从农村进入城市并扎根城市的成功人士,一天回家时意外遇到小偷,并被小偷控制。为了解困,他竭尽所能对小偷展示善意,回忆自己在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以此获得小偷的共鸣和好感,最后在小偷完全放松警惕的时候,他果断出手,用一把锈锄头打死了小偷。
  • 情殇鬼恋

    情殇鬼恋

    老式的塔楼,嘎吱作响的木质梯子,忽明忽暗的灯光,永远脸色苍白的女人。为了省下一点点可怜的血汗钱,不得不租下这样的房子,却没想到这正是噩梦的开始。忽隐忽现的白色影子,耳边的呢喃,就在她觉得自己快要崩溃的时候,却发现自己陷入了另一段恐惧中……
  • 这辈子活得热气腾腾

    这辈子活得热气腾腾

    这原本是一些写给没有人的文字,是一个人写给世界的情话和狠话。这本十年写就的书完整展现了一个不向生活认怂的人所会经历的世界。接手第一个剧本就被骗的迷茫与无助,28岁被催婚的委屈与惶恐……作者写尽了人在各种境遇中的无奈和进退两难。在那些眼泪,那些温暖,那些自嘲与自尊中我们看到: 人生艰难时,犹豫不决时,在恐惧要先于生活压垮你时,走错路不是最糟糕的事,害怕走错才是;受伤后最难的不是止痛,而是还有像没受过伤那样去爱的胆量。或许一个人永远无法拥有80而无悔的人生,却可以保有在80岁都敢重新开始的勇气。这,就是我们为之努力的东西,就是让生活热气腾腾的东西。
  • 精灵之沙暴天王

    精灵之沙暴天王

    新书都市精灵对战已上传,求支持。 “华蓝道馆,金黄道馆,红莲道馆长期不务正业绩效差评,年底考核不通过,剥夺道馆资格!”“丰缘地区天王来挑战我了?没空!我还要去月见山打击火箭队。”关东地区的沙暴天王恭平,一个史上最强的天王传奇故事!本书群号:96520344
  • 走歪的魔法

    走歪的魔法

    仙道尽,魔法显,时代交替多艰险。——狂风起,残云涌,乱世之中谁称雄。——崎岖路,半生苦,万古长青何时枯。——
  • 傲世圣王

    傲世圣王

    我爱的人,谁也不能动。要是你动了,不好意思,杀!我要杀的人,谁也不能阻,要是你阻了,不好意思,死!踏大陆,战群雄。斗神明,傲天下!
  • 邪王追毒妃医毒九公子

    邪王追毒妃医毒九公子

    血色彼岸,血染深海。她,本是21世纪的顶尖杀手,一身药术可治人也可杀人,却被心爱之人害的死于非命。再次睁开眼,世界斗转星移,而她,成为了人人都可贱踏的废物,她不信命,也不觉得自己是个废物,正所谓扮猪吃虎是她的长项。他,天资聪颖,翩翩少年郎,看似高冷实则腹黑傲娇,专门喜欢拆别人后台,尤其看不惯她那一脸懵逼样。世人不让她存活在世,她偏偏要长存于世。
  • 甜萌小娇妻:腹黑校草吃定你

    甜萌小娇妻:腹黑校草吃定你

    高中时期的初次相遇,他全身闪耀着光芒照亮了她的世界,一个原本与她毫无交集的人就这样闯进了她的生命中。“季凌轩,我们都成了别人爱情故事里的红娘了,可你什么时候才来娶我呀?”“那你说,现在可好?”他腹黑的笑着,身体慢慢的前倾……
  •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

    本书是演艺界实力及偶像派代表人物陈坤的处女作,公益活动“行走的力量”西藏行走的文化随笔作品。通过对其童年时期、大学时代、演艺阶段、行走西藏等不同经历的真实回顾,以“行走”为线索,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人生的行走中,读者可以看到陈坤的内心从脆弱到强大的转变过程。最后是参与“西藏行走”的学生日记,以大学生的视角来呈现一个真实的陈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