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情况下,被贬谪的朝廷官员,他们的内心不是苍凉无奈,慷慨悲壮,就是愤懑难耐,誓与政府决绝。唐之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元稹;元之张养浩……他们在贬谪之地,除了牢骚,就是等待;除了等待,仍是牢骚。这个方面,屈原堪称圭臬。而苏轼,在被贬黄州之后,内心的苦闷肯定存在,因为那时的发配,朝廷不提供任何生存保障,背后始终还有一双狠狠监视的眼睛。苏轼在黄州,干着徒有其名,无任何实际收入的团练副使。对此,苏轼无奈之余,不得不另想办法,到山上去开荒,借此养活自己不得已的肉体生命。苏轼在黄州所在地的东山旁,开了十几亩荒地,这地方就在长江边上,嶙峋的山石,陡峭的悬崖,奔腾的江水,每天映照着苏轼愁苦悲戚的老脸。苏轼在劳作之余,或站或坐,或躺或卧,或欣然,或愁苦,静静看着滚滚东去的大江日夜咆哮;悄悄望着浩浩淼淼、无边无垠的长空。内心的苦寂,转眼之间就化成了奔腾咆哮的江水。四十七岁的苏轼顿感内心的苍凉与愤懑,一腔迷惘的悲壮、一股难言的苦涩,悄悄涌上渐渐苍老的心头。
或许,这就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的内在动机。今天,当我们读这首词的时候,我们仍然能够看见,一个倔强的老者,站在长江边,望着苍茫的太空,俯视奔腾的江水,内心搅动着无言狂奔的风暴。风流英雄今安在?唯见长江天际流。
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起势,就有一种豪迈广阔的胸襟,一“大”一“东”,一“江”
一“浪”,一“淘”一“尽”。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栩栩的画面。我们可以想象,大江奔腾的气势,已经卷走了多少是非恩怨;我们可以听到,波浪的疾速与咆哮,已经摧毁了多少顽强的生命意志;我们甚至能够看见,在浪头汹涌的拍打中,一群群倔强远去的队伍。这一起势,就给人一种震撼。紧接着,“千古风流人物”,这既是大江冲撞的对象,也是历史洗淘的对象,更是时间消磨的对象。多年历史成往事,庄生晓梦观蝴蝶。风流人物何处寻?唯见长江浪堆雪。就这一句,把作者的落寞尽括其中。特别是“风流”一词,更让我们浮想联翩。
苏轼羡慕的对象,当然是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单就“风流”,本有多种解释,但在此处,却是“有功业有文采”的意思,也就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内具张良孔明之智,外具潘安宋玉之貌的社会精英。这一句既是虚写,也是总括。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一句,是眼前所见。“故垒”,是旧时营垒。人们传说,这是三国时期,周瑜与曹操鏖战的赤壁。实际上,这里当然不是。真正的赤壁与这里还有一段距离。所以,苏轼用了“人道是”,人们传说是。这一句所见,仍然虚写。仅仅只是把心中的风流人物虚推出来,即作者所羡慕称赞的对象——周郎——暗示出来。
由此,作者继续写道,“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不仅写出了气势,也写出了苏轼的内在气节,我老苏现在的心理就是这个样子,别以为把我老苏发配在此,让我看天看地,看山看水,我就没有生命力了。这长江的气势,这江水的吞吐,这辽阔的天空,都是我老苏的。苏轼借此实际上是表明自己的心迹:我老苏是不会倒下的,而且永远不会;虽然现状苦难,但我自有山水;即使没有山水,我也有天空;即使没有天空,我还有时光。只要生命不倒,只要意志不泯。这三句的力度,集中体现在“穿”“拍”“卷”上。这三个字都灌注了力量。“穿”的力量是昂扬向上的,这是积极的力量,既展现力的凝聚,也展现力的速度,有穿透一切的内在品质,这是力量的深度。“拍”是横向的,这是力量的广度,这种力量,有横扫之意。而“卷”,则是力量的再生和聚集。
这三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写实是为了写虚,这是典型的以实衬虚。要问我老苏的内心如何,你看看这奔腾的江水就知道了。苏轼在此,表明的当然不仅仅是决心,还有意志与毅力,这是一。其二,也暗示了当年赤壁鏖战的惨烈场面:在这么陡峭的江边,宏大的战场就摆在这里。年轻的周瑜,指挥当年沿江摆开的战事,居然在潇洒自如中,就把曹操的数十万大军打得丢盔卸甲、鬼哭狼嚎。写完这三句,苏轼开始长叹: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如此壮美的江山,究竟有多少英雄豪杰曾经在此纵横驰骋啊!我们不难看出,作者行笔至此的感叹与羡慕、落寞与孤寂。面对浩瀚的江水、如画的江山,苏轼把艳羡的目光对准了年轻潇洒,英俊健康,文采武略俱显光芒的周瑜。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的古典文学特别是在诗词歌赋中,基本上都是沿袭一种模式: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这点,在词中体现更甚。为此,面对如此美景,苏轼的内心在激荡之余开始追怀。“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在这两句中,苏轼一方面感叹周瑜的年轻,一方面感叹周瑜的才能,还有一方面,羡慕周瑜那个美丽若兰的娇妻。杜牧曾在《赤壁》诗中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由此可见苏轼婉约得有些凄美的内心走向。此句是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周瑜正是在春风得意之际,不仅娶了美女,而且更主要的,还有一方施展自己才能的天空,并在这样的天空下,大胆豪迈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强敌压境,面不改色心不跳,居然谈笑自如。顷刻之间,敌人就像灰像烟一样消散了。
此句的言外之意是说,看看人家周瑜,才二十四岁,就为国家立下了如此功劳,而自己呢,已经四十七岁了,却是一个“贼配军”。苏轼内心的落差可想而知。“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是直接写周瑜。“羽扇纶巾”是指周瑜儒雅的风度,文雅的举止,“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是写周瑜的智慧,就是这么一个年轻人,却打得曹操四处逃窜。作者通过此描写,不仅写出了自己内心的倾慕——风流人物就是这样的,而且暗示了内心的忧伤:越是羡慕周瑜,就越是感叹自己。羡慕周瑜是表,感叹自己是里。一生都在为朝廷奔命的苏轼,一心想建功立业。可现在呢?悬崖峭壁一孤翁,开荒种地度余生,而已,而已,而已。正是因为如此,作者最后写道: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在此,已经没话可说了,面对此,能说什么呢?
四十七岁了,居然还在想历史上周瑜大战曹操的功业。此时此际,居然还想要为朝廷贡献激情满怀的岁月。也不看看自己当今的真实处境。苏轼在此,实际上有自我解嘲的意思,看看吧,这样下去,江水都要笑我太多情了。人生已经走到了这一步,还能想什么呢?满头白发向谁诉?唯听惊涛拍岸声。人间如梦,还是先喝酒再说,一切全在酒中,有酒才有真幸福。苏轼在此,把自己内心的锋芒又完全掩盖了起来,借山借水借酒借月。暂乘明月买醉去,哪管春花与秋红。
综观这首词,苏轼在这里表达自己对风流人物的向往,实际上是反衬自己的现实处境。躲在这传说的赤壁,无所作为,又无可奈何。在这里,苏轼的暗示是,如果朝廷把自己从现在这种局面解放出来,还是可以为国家为皇上做出巨大贡献的。
可惜,深宫中的皇帝是不可能听到苏轼这种呐喊的,即使听到了,最多也不过淡然一笑:这老家伙,真是越来越天真啦!没砍你脑袋,又开始东想西想啦?也不看看自己,能写几篇文章就自以为天下第一了?写文章有什么用啊!还不如去好好种地,努力养活自己是正经。作为苏轼,还是渴望自己能够像周瑜那样遇上明君,好为朝廷,为皇帝抛头颅,洒热血。实际上苏轼在一生的浪迹中都没有放弃自己的这种理想,虽然每天种地,虽然每天看着咆哮的江水,内心深处仍在渴望:说不定哪天皇帝的诏书就来到了呢。这当然是苏轼的一厢情愿罢了。
综上所述,就本词的脉络,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所见,所想,所忆,所感。所见的是:大江,赤壁,乱石,惊涛;所想的是:风流人物,英雄豪杰;所忆的是:雄姿英发,风流潇洒,才华横溢的周瑜;所感的是:惆怅忧郁,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人生如梦的自己。有了这个界定,我们在此就不难理解苏轼了。纵观苏轼的一生,我们仍然可以用八个州来概括: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惠州,儋州,常州。
在这八州中,外加两个:眉州,汴州。眉州是出生地,汴州是转向地。除此外,常州是死亡地。起点是眉州,终点是常州。
苏轼的一生,终于在这十个州里完成。
每当读这首词的时候,我总是沉默,我不知道沉默的缘由。也许,沉默是对老苏的怀念;也许,沉默是对老苏的敬意;还也许,沉默是对那个时代的缅怀。在生命的怆然奔走中,每个个体生命,每个群体生命,有时都是沉默的——我们都需要沉默。沉默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沉默也是一种生活的品质,沉默还是一种社会公德。今天,不管我们怎样评价,苏轼都是永恒的。这种永恒,并不是因为他清旷的诗歌,也不是因为他豪迈的辞赋,更不是因为他流浪的智慧,或者是,游戏人间的豁达与凄凉。而是他在时光里,留给我们苍茫的背影,留给我们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那种无奈的命运里,群体的存在与个体的迷惘,黑暗的浓缩与明亮的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