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9000000014

第14章 神游

创作究竟是怎么回事,一篇小说是怎么写出来的,这是文艺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国外有不少专著,最近还读到一本日本人写的《文艺心理学概论》。在中国,这个问题也越来越被关注,不少理论家在探索这方面的奥秘。理论家为了探索奥秘,就纷纷列出条目、制成各种表格若干,寄给写小说的人。我不知道别人收到这一叠又一叠的表格后怎么处置;我老老实实交代:我是没有填的,因为“一篇小说是怎么写出来的”之类,我是越来越说不明白了。

说一段往事吧。

那一年春末,我在乡下跑了整整一个春天之后,又来到一个小地方住下来,我觉得应该写个短篇什么的。那天晚饭后,来了几位乡干部,在我住的小屋里聊天,一直聊到把我一包“红塔山”抽光,满屋子烟雾腾腾之后他们才离去。根据经验我觉得今晚这气氛是个好兆头,可以动笔了。果然,凝神片刻,便在稿纸上写下了一个题目:《山月不知心里事》。然后放下笔。突然感到心里空空的,不,应该说是心里塞得太满。太满了反而就空了。此刻,我应该如快刀斩乱麻似的在脑子里“删去”一个又一个跳出来的细节,找到那最关紧的一句话开头。但是卡住了。又根据经验:卡住了就应该休息一下,抽一支香烟。

然而,没有香烟了。

如在平时,在这深夜里也就作罢了,上床睡觉。可今晚却欲罢不能。开门一看,一个院子都已熄灯就寝。我没有犹豫,便噔噔噔跑到公路上,来到了小镇上,看到几个行人,突然觉得自己这个样子有点可笑,立即收住脚步,便做出很悠闲的样子踱到路灯下面唯一的一个小摊旁。摊主是位老汉,他正收拾生意准备回家。他惊疑地望着我——到现在我也不懂得他为什么会那样惊疑——我说:买盒烟。他问:买哪样烟。我说,有什么好一点的。他便打开布袋拿出一盒“黄果树”。我忙掏钱。

然而,我身上竟没有带钱!掏遍了几个口袋,一个钱也没有。老汉不高兴了。我说:“我马上回去拿钱来,你等一会儿收摊好么?”他说:“好嘛!”我高兴得一跳,转身就跑。待我跑回住处拿了钱再返回镇上,却只见满街月色清冷,空空荡荡,那位摆小摊的老汉已无踪无影了。

我本该失望。但奇怪的是并不,只是面对空明的月夜,微微有些惆怅。但我当时就很清楚——好像内心里有另一个理智的我在对当时恍惚神游的我说:这一点现实的惆怅情绪,与一种人生体验并无关系,仅仅是和即将写的小说有关系,因而说不上深刻。但是心情却因此而愉快起来了。

这以后,我就常到那位老汉的小摊上去买些香烟、零碎什么的,我们常聊天,很愉快。

然而,这些琐事和写小说有什么关系呢?我不能肯定。我早已离开了那个小镇,神游了许许多多乡村和城市,但想起这段往事,仍觉得有趣。几句闲话

这个中篇写成于去年九月初,完稿后想了几个题目,都觉不尽如意,最后写上《浪漫的代价》。不久,责任编辑李君来信,告知小说已获编辑部通过,但大家觉得这题目不太好,建议改一改,由于发稿急,来不及叫我动脑筋了,便代我改为《秋之惑》,大家认为这个题目好一点,问我有何意见。其时,我正继续写一个拖了两年的、颇费心思的长篇,没有及时回信。我想,一篇作品总得有一个题目,我的许多小说是写完之后再定题目的,几乎没有一个叫我自己满意。《浪漫的代价》我本以为太平直了,而换为《秋之惑》,我想了想,又似乎太“雅”了一点,“惑”在这里,显然有目下常挂在别人文章开头结尾中的“困惑”二字之义,一种老例的感伤。但又想,是否还有另一层“诱惑”的意思呢?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诱惑着人的季节。但“这个”秋天到了,却又令人有些困惑……我猜测着李君的深意。然而,我又立即想起读过的青年作家张炜名篇的题目《秋天的愤怒》与《秋天的思索》来了,一想到这个,便觉得《秋之惑》是不是有重复张炜君之嫌呢?此事一直念念于心。

也许是我过于介意于这等小节了。小说总得有个题目,出题作文又不习惯,完稿之后面对纷纭复杂的小说内容和非一言可以尽意的小说意蕴,实在是寻个题最难。李商隐的诗,有的干脆不写题目,而签上“无题”二字。漫漫的情思发挥到了极致,还能说什么呢?还能找到一个什么恰当的题目的呢?只有无言,因而只有《无题》最恰当。

四年前的《果园的主人》发表之后,曾打算写续篇,向关心那个中篇里面几个主人公命运发展的读者们作些交代。但一直未写,这是因为一个长篇已开了头,一开头便弄得我心力交瘁。农村改革的现实进展、农民的情绪以及命运浮沉,使我隐隐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忧虑。在举国上下欢呼农村改革的胜利、并号召城市的改革者们向农业改革学习经验,什么“农村包围城市”、什么“引‘包’字进城”等等标题大模大样地出现在全国报纸头版的时候,那一年粮食开始减产,继而一减再减。水利失修、各种生产资料奇缺、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商之风四起、人口爆炸、不少的田地荒芜……本来就十分脆弱的农村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实在是难以支撑城市改革的重负,而被夸大了的富裕信息,使社会加重了对农村的掠取。农民再一次糊里糊涂地悲剧性地扮演了一个喜剧角色。农村的情况怎么样、农民的情况怎么样,这些年来在许多人眼里是模糊不清的,他们也成了“任人打扮的姑娘”,舆论界和理论界一会儿说他们是“小生产者”,一会儿又变成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另一些场合他们又被描绘成“地主文化的承袭者”、“改革前进的最大阻力”。都有道理,又都没有道理。没道理,在于忽略了一个重大问题:农民作为单个的人的主体性。所以农民的命运常常是游丝一样被系在“一号文件”上,文件好,则农民日子好过。如果城市有了麻烦,便牺牲农民利益。但是,把农民作为单个的人来考察,同所有的人一样,有着自己与生俱来的人格局限、思想局限、观念局限。当然,他们也同样需要得到公正的评价。文学可以担当起这一责任。

作家怎样看待文学,各得其便。但“文学是人学”这一点,恐怕无太大的歧义。我喜欢更逼近地看取现实生活,偏重于对人作社会学的研究和评判。我既不劝告别人也这样,也不在被人视“社会学评判”为“非文学”时而悬崖勒马。人人皆有局限。小说是各式各样的,作家也只不过“在自己的园子里种自己的庄稼”。

这个中篇,是逼近现实人生的一串镜头。在这里,继《果园的主人》之后,展示那几个主人公的命运沉浮。传统的情愫,固然美好、动人心弦,但在当今现实似不再可能。新的日子热热闹闹喧哗无比,却又缺少一点什么。旧的居室正在拆除,而新的大厦尚在设计之中,此间的矛盾痛苦自不待言。昨天毕竟是昨天了,为二丫的爱情唱一曲挽歌吧。然而,尤金菊的新生活,在当今是否幸福?理想主义、罗曼蒂克的失败,与传统情愫的泯灭,共同构成眼前的画图,今天人们在为此付出代价。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楚。爱情,在今天还有吗?然而人口的爆炸仍然轰轰烈烈。

似乎还有一点很重要的,需要说一说。农村改革,大家谈的都是指经济方面,而忽略了经济改革,必须要有一个思想准备,必须在观念、思想、传统习惯方面有个突破。如果观念不更新,它将是造成改革失败的真正内因。

这篇即就的文字,权作“创作谈”吧。

1989年1月27日于西蜀明月村

同类推荐
  • 解密中国大案(四)

    解密中国大案(四)

    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 时间的弧度

    时间的弧度

    他用诗行圈起了一道道的生活藩篱而蒙养着自己高尚的品格,他的诗情充满一种自然的力量,渐渐地在这沉寂之中喷溅而出,格外引人注目。
  • 王智保·道路

    王智保·道路

    《王智保·道路》记述了宇航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智保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少年经历、修水库、山林管理员、炊事员兼出纳、苗鸡推销员、生产队长、婚姻和家庭、当民兵连长、成立配货中心、出任交通工程公司经理等。
  • 陈思和文集:在场笔记

    陈思和文集:在场笔记

    本书收录了陈思和新世纪以来的文艺评论代表作,涵盖了关于新世纪十年文学总体评价以及贾平凹、张炜、莫言、王安忆等著名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还有主编《上海文学》的心得感悟等,可读性强。
  • 火车上的中国

    火车上的中国

    本书作者留学英伦,在毕业与求职间这段“空窗期”,决定以铁路环线旅游的方式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眼中的中国。一节火车车厢,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作者在旅途中遇见了形形色色、揣着各种各样目的的人,或亲切,或憎恶,或喜悦,或悲愤,或开朗,或阴郁,或成功,或失意。本书以火车上的真实故事为背景,特地选取了18个城市或地区的18辆火车,通过平实的语言,以期向读者反映和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启发更多的中国年轻一代学会独立思考,了解什么是民主和科学,团结起来去为改变我们的国家尽心尽力。
热门推荐
  • 位面人生

    位面人生

    朴实平坦的路,毫无动摇的信念勇于追求的心,丝毫不放的手张洋来自平凡,却不归平凡。
  • 完美世界

    完美世界

    一粒尘可填海,一根草斩尽日月星辰,弹指间天翻地覆。群雄并起,万族林立,诸圣争霸,乱天动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个少年从大荒中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
  • 白莲浦

    白莲浦

    爷死那天,我确信人世间的岁月是又长又凉,我应该背着包儿去流浪,在世上任何一个角落,还不是一样的阴晴风雨,但是我没有,我默默地跟在母亲身后,没什么可想也没什么不可想,像自青岗峰顶掠到白莲浦上空那一缕变化万千的云。爷疼爱母亲没得个止,母亲爱吃螃蟹,每年入秋后,他都会去白莲水库里翻拣。
  • 凌天女帝:绝代女帝倾天下

    凌天女帝:绝代女帝倾天下

    “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撑起一片天。”家族衰落,强敌环饲,谁可担当重任?为了身边的亲人,少女手持三尺青锋,与人争,与地争,与天争,踩着累累白骨,一路杀伐而上。
  • 钗头之凤

    钗头之凤

    步入皇宫,原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宫女,可未曾想过。一夜遇到一个男人,改变了她原本普普通通的命运。她不愿沾染后宫的一切,却没有想到步入后宫之后,她的命已经和这个后宫牵扯到了一起。她不想要对付别人,可没有想到别人却找上门来。从小一起到大的妹妹,也渐渐的变了,后宫步步为营,除了她之外,身边还有两个愿意为了她付出一切的人。她又应该如何选择?他很好,为了她愿意付出一切。他也很好,归为帝王,却也把她当作了手心里的宝。深宫阴谋,情愿坎坷,这一条路她又应该如何走下去?
  • 为啥男二总想和我抢老婆

    为啥男二总想和我抢老婆

    前名《快穿:boss别病娇》『我存了一些稿,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人看,有人看的话留言一下,我会发的。』免费文/文渣/不看可以但别恶意差评。不是1:1!不是身心干净文!不接受反驳!不爱看请点击删除!脾气超差的作者,谨慎入坑(不接受差评)。不定时更新,欢迎催更。/这一世,以后的生生世世都有我。漠七无语的翻了个白眼:“果然一开始就不该遇见你!”男人亲昵的抱起她,磁性的声音在耳边响起:“那以后就多有打扰了……”无论生死,我都不会再放过你了。
  • 答陆澧

    答陆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 闲庭扫叶集

    闲庭扫叶集

    古典文化散文,贴近现世的心音,化解嫩寒的春温。《闲庭扫叶集》主要内容包括:韩愈的“八小时”、虎中奸计、李清照读书、菠萝蜜的沉思、宰相不谋私产、运动健身老不忘、饮酒与吃糟、批评家的胆识、鸡声断梦、情种、下定义的困难、零食等。
  • 网管修仙传

    网管修仙传

    一个网管利用游戏修仙的故事。用QQ农场种仙药炼制仙丹,用QQ牧场驯养仙兽龙鱼,用植物大战僵尸建立仙灵大阵,用英雄无敌建城割据,用仙剑奇侠传走上剑仙之路,用暗黑破坏神屠神灭佛刷怪掉宝,用私服网游重新定义修真世界的全新格局!我不是创世神,但我是这个世界的GM,比创世神还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