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300000011

第11章 论嫉妒

爱情与嫉妒是人类的各种情欲中最为惑人心智者。这两种感情都能激发出异常强烈的欲望,创造出难以把控的虚幻想象,产生蛊惑人心灵的惊人力量——它会让我们觉得这世界上真的有巫蛊这种事。《圣经》中,“嫉妒”被称作“毒眼”,而占星术士则把它称作一颗“灾星”。这就是说,嫉妒能把凶险和灾难投射到它的眼光所注意到的地方。不仅如此,还有人指出,嫉妒之毒眼伤人最狠之时,恰恰是被嫉妒之人最为春风得意之时。这一方面是由于春风得意之境况更加促发了嫉妒之心;另一方面是由于在这种情况下,被嫉妒者最容易受到打击。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哪些人容易嫉妒别人,哪些人容易招徕别人的嫉妒,以及哪些嫉妒属于公众的嫉妒,公众的嫉妒与私人间的嫉妒有何不同。

自身无德者必会嫉妒有道德的人。因为人的心灵如果不能从自身的优点中取得养料,就必定要找别人的缺点作为养料。而嫉妒者往往是自己既没有优点,又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所以他只能通过贬低别人幸福的办法来安慰自己。当一个人自身缺乏某种美德的时候,他就一定要贬低别人的这种美德,以求实现两者的平衡。

嫉妒者必定是好管闲事和好探隐私者。他们之所以特别关心别人,并不是因为事情与他们的切身利害有关,而是为了通过发现别人的不愉快,来使自己得到一种赏心悦目的愉快。

其实每一个埋头沉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工夫去嫉妒别人的。因为嫉妒是一种四处游荡的感情,能够享受他的只能是闲人。所以古话说:“好管别人闲事必定没安好心。”

一个后起之秀会招人嫉妒的,尤其会受那些自命元老者的嫉妒,因为他们之间的距离改变了。别人的上升会给原来处于优势地位者造成一种错觉,使人觉得自己仿佛被降低了。

自身带某种难以克服的缺陷的人——如残疾人、宦官、老年人或私生子,经常容易嫉妒别人。这是因为自己身上的缺陷无法补偿,所以需要在损伤别人中求得安慰。

只有伟大的品格才能克服这种不足。那种品格能够让一种缺陷转化为光荣。背负着残疾的耻辱,去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人们会为他们的加倍努力而感到惊叹。像历史上的纳西斯、阿盖西劳斯和铁木尔就曾如此。

经历过巨大的灾祸和磨难的人,也容易产生嫉妒。因为这种人乐于把别人的失败,看做是对自己过去所经历痛苦的抵偿。

虚荣心很强的人,假如他看到别人在一项事业中总是强过自己,他也会为此产生嫉妒。所以很喜爱艺术的阿提安皇帝,就非常嫉妒诗人、画家和艺术家,因为他们居然在这些方面比他要强。

最后,在同事之间某人的提升也容易引起其他人的嫉妒。因为如果别人由于某种优越表现而得到提升,就等于映衬出了其他人在这些方面的无能,从而刺伤了他们。

同时,彼此越是了解对方的底细,这种嫉妒心就会越强。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一夜发迹,却不能原谅一个身边的人骤然超升。该隐正是出于这样的嫉妒心理把他的亲兄弟亚伯杀死了。

我们再来看一看哪些人能够避免嫉妒。

我们已经知道,嫉妒总是来自个人与他人的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嫉妒。所以皇帝通常不会遭人嫉妒,除非对方也是皇帝。一个有崇高美德的人,他的美德越多,别人对他的嫉妒就会越少。因为他们的幸福来自他们的艰苦修习。这是他们应该得到的。

所以出身低微的人一旦飞黄腾达就会受到别人的嫉妒,直到人们习惯了他的这种新地位为止。而富家子弟也会受到别人的嫉妒,因为他所享受的一切并非他辛勤劳动所得。

反之,世袭家族的称号却不容易招致嫉妒。因为他们优越的家族地位已被世人所承认。同样,一个稳步高升的人也不会招人嫉妒。因为这缓慢的提升过程被看做是自然的。

那种在饱经磨难之后才获得的幸福是不太招人嫉妒的。因为人们看到这种幸福是如此地来之不易,所以产生了同情——而同情心总是医治嫉妒的一味良药。因而,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当身居高位时,总是在向人诉苦,给人一种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受尽煎熬的感觉。其实他们未必真的如此受苦,这只是消磨别人嫉妒情绪的一种策略。

但是,只有当这种人的煎熬不是自己招揽上身时,这种诉苦才会真正为人所同情。否则,没有比一个出于往上爬的野心,而四处招揽事做的人更招人忌恨的了。

此外,对于一个大人物来说,如果他能经常利用自己的优越地位,来保护下属们的利益,那么这也等于是筑起了一座防止嫉妒的有效堤防。

应当注意的是,那种骄傲自大的人物是最易招徕嫉妒的。这种人总想在一切方面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或者大肆铺张地炫耀,或者力图压倒一切竞争者。其实真正的聪明人倒宁可给人类的嫉妒心留下点余地,有意让别人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占自己的上风。

然而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对于享有某种优越地位的人来说,与其狡诈地掩饰,莫如坦率诚恳地放开(只是千万不要表现出骄矜与浮夸),这样招徕的嫉妒会小一些。因为对于前一种人,似乎更显示出他是没有价值因而不配享受那种幸福的,他们的作假简直就是在教唆别人来嫉妒自己了。

让我们归纳一下上边所讲的这些吧。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说过,嫉妒有点接近于巫术,是蛊惑人心的。那么要防止嫉妒,也就不妨采用点巫术,就是把那容易招徕嫉妒的妖气转嫁到别人身上。为了达到这一点,许多明智的大人物总是把抛头露面出风头的事情推给别人,让他们作为替身去登台表演,而自己则宁愿躲到幕后。这样一来,群众就把嫉妒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前台人物身上了。而事实上,愿意这样替人出风头的傻瓜从来都是不会少的。

现在再来谈谈公众的嫉妒。

公众的嫉妒比个人的嫉妒多少有点价值。公妒对于大人物是一种制约,正如古希腊时代的流放惩罚一样,公众的嫉妒可以迫使他们循规蹈矩。

所谓“公妒”,其实就是一种公众的不满情绪。公众的嫉妒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可能会是一种可以蔓延的疾病。人民一旦对他们的执政者产生了这种不满情绪,他们甚至会反对最合理的国家行为。所以丧失了民心的统治者即使在办好事,也不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因为人民将把这看做是一种怯懦、一种对公众不满的畏惧。这就跟传染病一样,你越怕它,它就越要找上门来。

这种公妒或公众的不满,主要是针对高官大臣,而不是针对国家本身。但是不要忘记:如果公众的这种不满情绪已扩展到几乎所有的大臣身上,那么嫉妒的矛头事实上就已经指向了国家本身。以上所说是公众的不满情绪,以及它与私人间的嫉妒的不同。

最后再补充几句。在人类的一切情欲中,嫉妒之情恐怕要算作最顽强、最持久的了。所以古人说:“嫉妒从不休假。”同时还有人注意到,与其他感情相比,只有爱情与嫉妒是最为折磨人的。没有什么能比爱与妒更具有持久的消磨人的力量。但是嫉妒毕竟是一种卑劣堕落的情感,因此它乃是一种属于魔鬼的性质。《圣经》上说,魔鬼就是那趁着黑夜到麦地里去撒上稗种的嫉妒者,因为他不希望看到别人的丰收。的确,犹如毁掉麦子一样,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中施展诡计,悄悄地去毁掉人间的美好事物。

同类推荐
  • “底层文学”在中国与韩国

    “底层文学”在中国与韩国

    较之古代,近代以来,中国与韩国的历史更加紧密地重叠在一起。从政治、经济到文化,韩国的现代化经验可资中国借鉴者甚多。苑英奕博士所著的《“底层文学”在中国与韩国》一书,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探讨中国的“底层文学”与韩国的“民众文学”,呈现了中韩现代化共同与不同的经历、反应和心路历程。
  • 怒砸官箴碑

    怒砸官箴碑

    宋绍兴十一年(1141)二月的一天,当朝宰相秦桧以“不服诏命”和“蓄意谋反”的罪名,在朝庭上弹劾率兵抗金的名将岳飞。文武大臣有的惧怕秦桧的势力,不敢为岳飞保本;有的想保本,却又不清楚岳飞率兵在外的详情。就在秦桧奏请皇上削夺岳飞兵权的时候,一名从七品的小吏竟出面诤谏起来。这位小吏名叫辛次膺,官居规谏讽谕的右正言之职。
  • 冲破最后幽禁

    冲破最后幽禁

    辽宁省政协的友人在春节前曾经向我诉说了关于张学良将军的近况。他于不久前前往美国夏威夷,在夏天的大海边上,他再次见到这位靠轮椅代步的老人。张学良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失去自由以来,在羁押和幽禁中生活了五十四个冷暖春秋,直到一九九〇年进位东北军少帅九十岁生日的时候,才有了公开祝寿的自由。他的这一自由是如何得来的呢?多年来在海内外一直是个猜不透的谜。也许有人会以为给张学良以真正自由是台湾当局的良心发现。
  • 自己的园地

    自己的园地

    《周作人精选集:自己的园地》一书收录的都是周作人最为经典的名篇佳作。其中“第一辑:家人·故国往事”收录的是纪实性叙事散文;“第二辑:日本·文化管窥”收录的是作者研究日本文化的文章,价值极高;“第三辑:美文·冲淡平和”收录的是短小精悍的杂文,极具启发意义;“第四辑:研究·鲁迅身后”收录的是作者写的关于鲁迅的文章;“第五辑:故人·往来鸿儒”收录的是作者纪念徐志摩、李大钊、辜鸿铭等人的文章。
  • 摩托日记:拉丁美洲游记

    摩托日记:拉丁美洲游记

    被《时代》杂志选入二十世纪百大影响力人物,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符号,数代青年的精神偶像,切·格瓦拉横跨拉丁美洲的青春之旅。收入《古巴革命战争回忆录》,再现投身革命的燃情岁月!1951年12月,切·格瓦拉同他的朋友阿尔维托·格拉纳多,骑一辆破旧的摩托车,开始了他们向往已久的旅行。他们从科尔多瓦出发,一路北上,横穿整个南美大陆。格瓦拉在游历时写下了他的旅行日记,记录了他艰辛困苦、漂泊四方而又惊心动魄的冒险经历。这不是一个有关英雄事迹的故事,也不仅仅是一个有些“玩世不恭”的人的故事,这是两个人的一段人生经历,他们带着希望和梦想上路,走过了一段特定的路线。
热门推荐
  •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是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十大读书推动人物”之一凌宗伟老师的一本阅读随笔集。全书收录60篇文章,按作者的阅读思考,分为“我这样理解教育”“寻找理想学校的走向”“改变从自己开始”“在热闹纷繁的教育世界中”“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建构自己的教育哲学”等七部分。作者立足于对教育经典著作的阅读、理解,思考中国当下教育的生态,反思现实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追寻教育的本质,提醒广大教育者重返“为了人”的教育。
  • 她的生活我的戏

    她的生活我的戏

    《她的生活我的戏》收录了《幸福在哪里》、《故事里的事》、《虚构》、《露天电影院》、《老》、《父与子》、《比拽》、《世界》、《收藏白酒之事件》、《诗人老黑》、《神奇的瓜子》等近百篇微型小说作品。
  • 界线

    界线

    《界线》讲述了一个不幸家庭十几年来所经历的苦难。而这一切的苦难都是因一名本性善良的警察偶然的一次滥用职权而起,虽然这名警察在幡然悔悟之后不惜一切代价去帮助这个家庭,但是他依然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而他自己也注定成为这场悲剧的牺牲品。
  • 超强战神系统

    超强战神系统

    万千武技,一学就会。神通法术,一点就通。魂穿异界,林洛获得超强战神系统,自此过上了撩妹打怪装逼打脸的幸福生活。…………………………………………书友qq群号:609049407欢迎加群交流哦。
  • 冲向宇宙

    冲向宇宙

    女主的话:在我一直认为我生活在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里,可是有一天一切发生了改变。新闻上报道的陨石坠落的大坑我要告诉你其实是异能者一个雷击劈的吗!恐怖分子袭击校园其实是异空间生物入侵吗!我只想说这个世界永远不是你看到的那样。
  • 出门

    出门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前汉演义(下)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前汉演义(下)

    《前汉演义》记述的朝代包括秦和西汉,从秦王嬴政出身讲起,到西汉政权被王莽篡夺为止,共两个半世纪。书中较细地描述了秦朝暴政、楚汉相争、汉武帝开疆拓土,也揶揄了妄想成仙的秦皇汉武,揭露了王莽的阴险狡诈。《前汉演义》较好地描绘了统一的封建帝国初期的面貌。本书讲述从“第五十一回 老郎官犯颜救魏尚 贤丞相当面劾邓通”到“第一百回 窃国权王莽弑帝 投御玺元后覆宗”的历史。从封建王朝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到七国之乱,从汉武时期对匈奴的追亡逐北到张骞通西域,从昭君出塞到西汉后期外戚掌权,直到王莽篡朝等的历史一一铺陈开来……
  • 中国好小说·阿来

    中国好小说·阿来

    阿来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异军突起,让藏族的文学作品闪现了异样的光芒。阿来的小说以宏大叙述而负盛名,内容厚重而深刻,尤其对于人与自然,政治与文化、宗教社会和谐与进步,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小说带有强烈的寓言色彩,宏大叙事和细致的心理刻画水乳交融,既富有鲜明的民族性格,也体现了时代精神和普世价值。在艺术追求上,他的文笔诗意、灵动,作品意境深远,因其魔幻色彩征服了专业人士和普通读者。
  • 学习是不需要教的:发现与解放的教育

    学习是不需要教的:发现与解放的教育

    本书针对学习提出了发现与解放的理念,充分演绎了学习是一种本能,告诉家长和老师如何在教育中充分解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的生长,主动的学习。为家长提供了实操性强的方法、细致到课堂,关怀到生活的点滴。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课

    本书综合了古今中外众多的名人家教成功经验,如卡尔·威特、比尔·盖茨、肯尼迪、林肯、爱因斯坦、罗斯福等,并吸收了很多教育专家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意见。书中或以教育小场景揭示家教盲点,或通过成长小故事给人启迪,同时加上深刻的分析,相信定能让你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