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5900000028

第28章 王维(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②,遍插茱萸少一人③。

【注】

①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重阳节,在节日里人们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的习俗。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蒲州(今山西永济)就在这里。

②遥知:远远的想到。

③茱萸(yú):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据《风土记》载,古时人们在重阳节等高饮菊花酒、带茱萸以驱灾辟邪。

菊花

此为王维在十七岁时所写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佳节之日怀念兄弟之情。

第一联诗人正面直接抒发自己在佳节时的怀乡之情,没有矫揉造作之态,感情自然真挚。

“独在异乡为异客”,开篇一句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之感。诗人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用了一个“独”,两个“异”字,可见诗人在外强烈的异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独,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在当时封建社会里,交通闭塞,人们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地域之间的往来较少,所以不同地方的人们在风土人情、生活习惯、语言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诗人离开生活多年的家乡到异地生活,自然感到陌生而孤单。诗人平淡的叙述自己身在异乡,但是其中却包含着诗人的质朴的思想感情。

如果说平日里思乡之情可能不是感到那么强烈,但是,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大家在一起畅谈欢笑,而现在呢,诗人只身客居异地,在代表团圆的节日里联想到了家乡里的人和事,山和水等等一些诗人在家乡的一些美好回忆,这就触发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并且越想越思念,以至于一发不可收拾。这句写得自然质朴,如娓娓道来,这句也写出了许多在外漂泊游子的真切感受,很具有代表性。

写到这里,诗人想要抒发的感情已经达到了高潮。接下来诗人寄情于景,将心中的怀乡情,凝聚到了典型的事物中,表达委婉深沉。

“遥知兄弟登高处”,诗人从直抒胸臆,转笔写到自己对亲人的想象中,遥想兄弟们在重阳佳节登上高山,身上插着茱萸,该是多么的快乐。如果诗人单单是想到亲人们的欢乐,倒可以缓解诗人的思乡之情,但是,诗人在最后写到“遍插茱萸少一人”,原来诗人想到的不是欢乐,而是自己没有在家乡和亲人们欢度佳节,所以亲人在插茱萸时也会发现少了一个人。这样亲人们肯定会思念我的。这两句诗人从反面着笔,没有说自己思念家乡而是说家乡亲人会怀念到自己。从对面着笔,亲人的思念和上文诗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烘托了绵绵不断的乡愁情绪,把思乡变得越发深沉。这两句没有前两句那样直接表达思乡的强烈感情,看似浅淡的两笔,却更加衬托了诗人深深的思乡情,感情比前两句更加深沉,更加强烈了。

这首七言绝句最妙的地方就是诗人灵活转换角度,从直抒胸臆,到委婉表达,寄情于他人。可见诗人思路之开阔、用笔之娴熟。自然朴素中见真挚感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后人点评

明人顾璘:真意所发,切实故难。(《批点唐音》卷十三)

鹿柴①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②。

返景入深林③,复照青苔上。

【注】

①鹿柴(zhài):指用带枝杈的树木围成的栅栏,因形似鹿角,故得名。柴,通“寨”,指木栅栏。是辋川的一个地名。

②但:只。

③返景:夕阳返照的光。《初学记?日部》:“日西落,光返照于东,谓之日景。景在上曰反景,在下曰倒景。”返,通“反”。景,通“影”。

鹿柴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所作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诗。诗中描写了鹿柴附近空山深林中傍晚幽静的景色。

“空山不见人”,诗人首先写到在空旷的山谷中没有人的踪迹,反映了环境的空旷寂静。在诗人的感觉中,还这里看不到人,所以仿若有种与世隔绝、虚无缥缈的感觉。而这种感觉的产生就是因“不见人”。这三个字将空山的意境具体地表现了出来。

“但闻人语响”,也许只读第一句这种意境并不是很突出,甚至有些死气沉沉,但是,这第二句写到只能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这样这种寂静就被打破了,但是一个“但闻”表明在这个空寂的山谷中偶然会传来人声。而这偶尔的说话声在这样一个空旷的山谷中却越发显得山谷的幽深寂静。空谷传递声音,越体现空谷的空旷,空山中的人语声,却越显得空山的静寂。人语响过,待人语响过,整个山谷又回到了空寂。第一句是正面写空山之静,那么第二句则是以动衬静,从侧面进一步烘托了空山的静。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第三、四句主要写了深山密林中的景色。夕阳返照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树林,静静地照在青苔上。“深林”“青苔”本来就多是不见阳光,体现了寂静、幽暗。而诗人却特别选择林间投射下来的返景。刚读来感觉有这样一抹阳光,应该是给这个寂静、幽暗的环境增加了几分生气,不再那样幽暗了,但是细细读来,在这样幽暗的环境中,只有一缕阳光星星点点地洒落在青苔上。这星星点点的日光和整个幽暗的大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等到落日隐没,那么整个深林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暗,而阳光是微弱的也是暂时的。这样一想反倒使这幽暗的氛围变得越发宁静、幽暗了。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充分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用人声反衬空山之静,用阳光反衬密林之暗。在冷寂的环境中掺入一点暖意,却越发使这要冷色调更冷了。使空山中空旷幽深的环境更加突出。诗人笔法细腻,将诗文也成了一幅恬静空寂画作,真是精到。

后人点评

明人桂天祥:不言处反胜有,言复不佳。(《批点唐诗正声》卷十八)

洛阳女儿行

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①,才可容颜十五余②。

良人玉勒乘骢马③,侍女金盘脍鲤鱼④。

画阁珠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上七香车⑤,宝扇迎归九华帐⑥。

狂夫富贵在青春⑦,意气骄奢剧季伦⑧。

自怜碧玉亲教舞⑨,不惜珊瑚持与人⑩。

春窗曙灭九微火○11,九微片片飞花琐○12。

戏罢曾无理曲时○13,妆成只是熏香坐○14。

城中相识尽繁华○15,日夜经过赵李家○16。

谁怜越女颜如玉○17,贫贱江头自浣纱○18。

【注】

①洛阳女儿:语出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东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对门居:语出梁武帝萧衍《东飞伯劳歌》“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②才可:正当。

③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勒: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骢(cōng)马: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④脍鲤鱼:鲤鱼片。语出辛延年《羽林郎》“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脍,把鱼、肉切成薄片。

⑤罗帏:罗帐,丝织帘帐。七香车:用多种香料涂饰的豪华车子。

⑥宝扇:富贵人家出行时用来遮蔽的扇状物体。九华帐:色彩鲜艳的罗帐。

⑦狂夫:古代妻子对丈夫谦称。

⑧剧:超过。季伦:西晋富豪石崇,字季伦,以骄奢著名。

⑨怜:爱。碧玉:梁汝南王妾,深受宠爱。这里指洛阳女儿。

⑩珊瑚:据《世说新语?汰侈》载:石崇与王恺斗富。王恺拿出皇帝赐予的珍贵的高二尺的珊瑚树夸富,被石崇打碎,并让人搬来六七株高三四尺的珊瑚树偿还他。这里诗人用此典故比喻丈夫非常爱她,不惜一掷千金。

○11九微:一种古灯,这里比喻灯具的精美华丽。

○12片片:指灯花。花琐:指雕花的窗格。

○13曾无:从无。理曲:练习曲子。

○14熏香:用香料熏衣服。

○15繁华:富贵人家。

○16赵李家:这里泛指富贵人家。赵李,指汉成帝时的皇后赵飞燕和婕妤李平。

○17越女:指西施,原为浣纱女。

○18浣纱:洗衣服。

洛阳女儿行

这首七言古诗是王维在开元六年(718)所作的,当时王维年十八岁。这首诗从一位的富贵人家的少妇的角度描绘了她过的奢华生活。表现了富豪权贵们的骄奢淫逸的生活而又空虚的生活。

诗文前八句主要写了洛阳女儿日常生活的奢华。洛阳女儿年方十五岁,正值青春年华,他的丈夫骑着用美玉装饰马笼头的清白相见的高头大马,侍女用金盘装鱼,洛阳女儿居所处,精雕的画阁和珠翠的大楼相望,且垂檐处都是栽满了红桃绿柳。而洛阳女儿出行坐的是七香车出行,有团扇依仗,上下车还有罗帐遮护,从这些细致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出行时浩浩荡荡的场面,该是何等壮观。

接着从“狂夫富贵在青春”到“妆成只是熏香坐”,这八句主要写了洛阳女儿丈夫的奢侈放荡的生活和洛阳女儿的娇态和对内心的无聊。她的丈夫正值青春芳华,意气骄奢程度超过了古时的季伦,这里诗人把丈夫和季伦相比,更鲜明地表现出了她丈夫的奢华程度。接着诗人又用了王恺比富这个典故,进一步形象生动地表现她丈夫的奢侈。接下来诗人写到洛阳女儿通宵达旦地娱乐,直到天亮才灯灭,灯花片片飞到窗上,整日嬉笑玩了,哪里时间还练习曲子,待梳妆完毕后,只是独坐熏香。其中也渗透了对洛阳女儿的怜惜之情。

最后四句描写的是她们往来于城中富贵人家之间,可见她们交往的都是富豪权贵。最后两句写西施出身贫寒,即使美丽也无人怜爱与上面洛阳女儿的奢华生活和慵懒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衬了贫富差距,世事不平。

洛阳女儿本是小家碧玉,一朝成为贵妇,其居住行,生活奢华,但是在嬉笑娱乐的背后,洛阳女儿内心是空虚寂寞的。诗文讽刺了富豪权贵奢侈腐败生活,同时,诗文也寄予了诗人抑郁不得志的心情,寓意深远。

后人点评

明人邢昉:非不绮丽,非不博大,而采色自然,不由雕绘,此四子所以远逊也。(《唐风定》卷七)

山居秋暝①

王维

空山新雨后②,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③,莲动下渔舟④。

随意春芳歇⑤,王孙自可留⑥。

【注】

①暝:日落,天黑。

②空山:幽静空旷的山谷。新:刚刚。

③浣(huàn)女:洗衣服的女子。浣,洗。

④下渔舟:渔舟沿水而下。

⑤随意:任随。春芳歇:春天的芳华消逝了。歇:凋谢、逝去。

⑥“王孙”句:《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原表招隐士出山。在这里王维反用其意。王孙:本指富贵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留:居。

山居秋暝26

这首诗史诗人王维在居辋川时写的,描绘了秋雨后山居景象,体现了安闲自在的山乡生活。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第一句点明了当时季节和环境。在初秋的一个傍晚,空旷寂静的山谷刚刚被新雨洗过,空气变得非常清新。其中一个“新”字用得非常形象生动,此字一出,仿佛闻到了秋雨后清凉而带着山村泥土芳香的空气,令人心神舒畅。“空山”二字让我们想象到空旷的山谷中,周围都是茂密的山林,没有人的踪迹,所以这里好似世外桃源般清净美丽。

诗人在接下来两联里写到了新雨初晴后看到的或听到的景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诗人看到的景象,天色已暝,皓月当空,月光星星点点点缀在茂密的松林上。山泉清冽,在山石间淙淙流淌,如一条洁白的素练,在月光掩映下发出闪闪星光,这样一个优美安静的自然风光是多么令人陶醉啊!诗人随意洒脱的两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语言准确精练,形象生动,所以,这两句也成为了写自然风光的。

上两句的自然景色静谧,接着诗人打破了这种安静,写到“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喧闹的声音,那是洗衣姑娘们洗衣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在摇动,原来是那顺流而下的渔舟打破了荷塘的宁静。原来在青松明月,翠竹青莲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淳朴的人们。诗人先写“竹喧”因为,浣女还隐竹林中;先写“莲动”因为渔舟掩盖在荷塘中,都是开始看不见,而后才发现“浣女”和“渔舟”的,这样写非常有真情实感,写得很美妙,很有诗情画意。

诗人在颈联和颔联中描绘的山景或人情仿佛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纯洁而美好,两联动静结合,将山乡优美淳朴的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只有是内心真正热爱大自然,真正感受到自然之美的人才能这样生动形象地写出如此美丽的山景,所以,这些山景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安静纯朴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表现了自己的高尚节操。同时这样优美的景色也和当时昏暗污浊的官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越是写山林非常优美,越能反衬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

诗人在这里好像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所以最后他不禁说到:“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本是招隐逸之人出山的意思,而这里诗人反用其意,任由春天芳菲凋零,不必介怀,山中景色如此之好,可以把公子挽留。诗人觉得“山中”比“朝中”更好。诗人用自然洒脱两笔,表明自己洁净纯朴情操,洁身自好不与官场同流合污的志向,表明归隐之心。

这首五言律诗,用优美的笔触画就了一幅唯美的山中景,诗人用笔细腻,刻画景色动静结合,形象生动,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情趣。通过这幅优美画卷起兴,最后抒发诗人归隐志趣,情和景完美结合,让人看不出一点雕饰痕迹,自然天成,完美无瑕。最后一句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后人点评

清朝黄生:右丞本从工丽入,晚岁加以平淡,遂到天成,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非复食烟火人能道者。(《唐诗矩》卷一)

少年行四首(其一)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①,咸阳游侠多少年②。

相逢意气为君饮③,系马高楼垂柳边。

【注】

①新丰:古镇名,汉置,治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新丰镇古时产美酒,名为新丰酒。斗(dǒu)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形容了美酒的名贵。

②咸阳:秦朝都城,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这里指代唐朝都城长安。游侠:游历八方的人。

③意气:志趣性格。系(xì)马:拴马。

王维的七绝组诗《少年行》共四首。本书选取了其中的第一首,这首诗描写了古代少年游侠的日常生活,赞颂表扬了他们的友情和豪爽气概。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意思是,新丰盛产美酒,一斗酒值十千钱,咸阳的游侠多是少年。这两句分别写了“新丰美酒”与“咸阳游侠”,两者看似没有什么联系,其实这是诗人用了对举手法,新丰美酒可谓上佳好酒,在繁华的城市里,虽然说各种名人众多,而少年游侠可以称为人中之杰。而也只有人中之杰的少年游侠才配得上饮用上等的新丰美酒,少年游侠饮用新丰美酒才能显出他们的风采,新丰美酒好像特意为少年游侠酿造的,两者相得益彰,密不可分了。

同类推荐
  •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我的梦树开满了花

    我的梦树开满了花

    《我的梦树开满了花》收录了作者五年来创作的散文精品,涵盖其读书、写作、生活、旅行和交游等方方面面。“人生也是一棵梦树,我们一腔天真地在上面结满了梦疙瘩,那些梦境像花儿一样,开开落落。”
  • 浮生诗草

    浮生诗草

    竹三的诗,写得很有特色,不仅风格清朗明畅,遣句行云流水,更重要的是,这些诗,是诗人半世生涯的写照。一方面,它概括抒写了我们这一辈人的共同心路;一方面,又写出了他自己独特的经历。在这个点上说,《浮生诗草》具有一定程度的典型性意义。
  • 自述五种

    自述五种

    梁漱溟是现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先生述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之工作”五个方面介绍梁漱溟自己的成长过程、人生经历和思想形成,通过他的人生实践,使读者具体感受其做人的品格、一生的追求和境界。梁漱溟一生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把孔子、孟子、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梁漱溟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提出以“意欲”为根本,又赋予中国传统哲学中“生生”概念以本体论和近代生物进化论的意义,认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
  • 鹤引诗情入碧霄

    鹤引诗情入碧霄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所著的最经典、最唯美的诗文,体裁包括散文、诗歌和小说。散文篇的内容带有“自叙传的色彩”,范围涉及人生、社会、政治、艺术等,语言秀丽而有力。诗歌篇的内容多是抒发理想和表现爱情,探讨生活哲理以及写景抒情,比喻新奇、想象丰富。小说篇多采用浪漫主义笔法,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具有“独特的华丽”的格调。全书文采华丽,意境优美,处处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浓浓的诗情,全面展现了徐志摩的心曲恋歌、创作成就和艺术风格。
热门推荐
  • 边缘人生

    边缘人生

    许氏兄弟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了城市,他们住在田家院子,与农转非的城郊区失地农民田家人共同奋斗要融入城市社会,因而同城市人发生了拒绝与融入,爱情与憎恨,生与死的抗争。许氏兄弟在征服城市,征服城市女人的过程中,有的人退缩了,有的人毁灭了……只有许孝东在城市里站稳了脚跟,成为了真正的城市人并融入了城市社会。小说情节曲折,充分展示了这群城市“边缘人”悲欢离合的命运。主人翁用行动告诉所有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们:乡村人要想融入城市社会,要想征服城市,征服城市的女人(男人)就得首先征服自己!
  • A Spy at the Heart of the Third Reich

    A Spy at the Heart of the Third Reich

    In 1943 a young official from the German foreign ministry contacted Allen Dulles, an OSS officer in Switzerland who would later head th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That man was Fritz Kolbe, who had decided to betray his country after years of opposing Nazism. While Dulles was skeptical, Kolbe's information was such that he eventually admitted, "No single diplomat abroad, of whatever rank, could have got his hands on so much information as did this man; he was one of my most valuable agents during World War II." Using recently declassified materials at the U.S. National Archives and Kolbe's personal papers, Lucas Delattre has produced a work of remarkable scholarship that moves with the swift pace of a Le Carra thriller.
  • 天使长

    天使长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魔,它时刻不在搅扰着我们,我们也时刻不在与它抗争。它想占据世界,我偏要守护上帝的恩赐,它想要世人都进地狱,我偏要为福音而战。这是属灵的征战,这是你我的战争。
  • 巫女的龙

    巫女的龙

    死后获得意外的重生以及长生不老跟力量,但作为代价就是要到平行世界的东瀛,在那里成为一名巫女进行传播信仰。本书东瀛改叫扶桑,这是一本在非常久远时代开始的故事,注意写的是主角的经历,成长,日常,战斗。这是一个轻松,快乐的故事,单女主,变身,不嫁人,不无敌,不虐主。
  • 越南星空下

    越南星空下

    本书一本旅行小说,一本在旅行中探讨爱和生死的虚构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天熙因父亲去世和爱人的离去,而产生极大的痛苦,故孤身去越南旅行,寻找自我。在飞机上遇到越南人Kimminjong.在他的引领下,走遍越南的各个城市。在行走过程以及与越南人的相处中,产生对爱和生死的领悟。最终生活平顺,爱人回归。
  • 感恩你的工作

    感恩你的工作

    感恩,是一条人生基本的准则,是一种人生质量的体现,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础。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对许多事情就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就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事情做起;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就能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就能正视错误,互相帮助……
  • 御魔仙君

    御魔仙君

    一片经历远古位面大战濒临破灭的大陆,少年君严执掌魔剑,怀揣君子心,生死于一线,一切的根源在何处,是未知的过去,还是不久的将来。“师尊,灵力有灵啊!!他们也渴望自由……可我却剥夺了它们的自由。”
  • 家斗:第一夫人(完结)

    家斗:第一夫人(完结)

    《家斗:第一夫人》———郁琏城,郁家嫡出长女,在怯懦胆小的外表下,却拥有绝色之姿、倾城之貌。穆以琛,穆家嫡出之子,美若天神,俊逸若仙,万千女性心目中的理想对象,无数男人妒忌的情敌。一道圣旨临门,她的二妹郁无暇死活都不肯嫁,郁家人舍不得深得他们宠爱且如花似玉的二女儿,便应了她的要求从中擀旋,让身为郁家大小姐的她嫁给拥有天下第一美男之称却名声狼藉的穆家三少爷。面对相公的冷落,小妾的嘲讽,婆婆的刁难,小叔的调戏,小姑的蛮横,她都应对自如,安身在淡然清幽之处。她冷心,他冷情,同样冷傲的两人相处在一个屋檐下,是谁先厌倦了对峙?又是谁先习惯了守候?场景一:“好,我嫁!你们可以出去了,我需要静养。”郁琏城说得风轻云淡,却让在场的人震惊不已。在别人眼里,她是个沉静得没有存在感的人,却做出了如此激烈的举动,深夜冒着暴雨跪在院子外,只为求郁家人收回成命,千辛万苦救醒过来却扔出这样一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场景二:“郎无情,妾无意。咱们井水不犯河水,两不相侵。”洞房花烛夜,面对匆匆而来给予她警告后,便到与她一同娶进门的小妾闺房留宿的相公,她忍着困倦之意,与他约法三章。新婚之夜,她独守空房,却乐得自在。翌日,面对蜚言流语,也仅是唇角划过一抹淡然的冷笑。场景三:“相公,有时间不如多关心关心妹妹。”每当他心生念想的时候,她总是毫不留情的泼下一盆冷水,提醒着他不要忘记自己承诺。他进一步,她就退十步。他发现愈是接近就愈是看不清猜不透她,看似淡然温和的她,却倔强且拒人于千里之外。场景四:“我穆以琛想要的,就没有得不到。”即使她的心在天际,也要任性的将她锁在身边,直到她将心交给他便是。
  • 独孤剑说

    独孤剑说

    一条天地唯二的龙,一个离家出走的人,一把转世重生的剑,三千迷离世界三世变幻轮回,铸就一段三界六道的传说。
  • 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

    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

    美国人看《古墓丽影》,中国人看《古墓贼影》!全面展示从古到今的盗墓史实,深度披露历朝历代的盗墓谜案!讲述盗墓贼的前世今生,窥探古墓中的玄机秘闻,演绎墓内墓外的惊天真相。一部考据详尽、云谲波诡、震撼人心的中国盗墓传奇。讲述中国数千年历史中盗墓事实和真相,解说盗墓活动的兴起缘由、盗墓者的组成和身份、盗墓工具和盗墓技术、历次重大的盗墓风潮和骇人听闻的盗墓事件,披露古墓主人为防盗而采取的设置疑冢、虚墓,暗设机弩、毒烟、伏火等凶险奇异的反盗墓措施,还揭示了中国盗墓史上匪夷所思的“活见鬼”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