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6100000005

第5章 韩愈(4)

去年孟东野{21}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22},而不克蒙{23}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24}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25}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耳。其然乎?其不然乎?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26},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27},然后惟其所愿。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28}不凭其棺,窆{29}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30}!彼苍者天,曷其有极!

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31}!

【注】

①年月日:某年某月某日,指拟稿时间。②季父:父辈中排行最小的叔父。③衔哀:心中含着悲哀。④建中:人名,当为韩愈家中仆人。时羞:应时的佳肴。羞,同“馐”。⑤孤:幼年丧父。⑥怙(hù户):依靠。失父曰失怙,失母曰失恃。⑦三兄:长兄韩会,次兄韩介,还有一位死时尚幼。⑧两世一身:子辈和孙辈均只剩一个男丁。⑨视:古时探亲,上对下曰视,下对上曰省。⑩省(xǐng醒):多指对长辈的探望,此引申为凭吊。{11}从嫂丧来葬:护送嫂子的灵柩来安葬。{12}孥(nú奴):妻子和儿女的统称。{13}薨(hōng烘):周代诸侯之死或唐代三品以上大官死。{14}不果:没能够。{15}东:指故乡河阳之东的汴州和徐州。{16}孰谓:谁料到。{17}遽(jù具):骤然,突然。{18}斗斛(hú胡):唐时十斗为一斛。斗斛之禄,指微薄的俸禄。{19}万乘(shèng剩):指高官厚禄。古代兵车一乘,有马四匹。封国大小以兵赋计算,凡地方千里的大国,称为万乘之国。{20}辍(chuò龊):停止。辍汝,和上句“舍汝”义同。{21}孟东野:即韩愈的诗友孟郊。{22}纯明:纯正贤明。{23}蒙:承受。{24}耿兰:生平不详,当时宣州韩氏别业的管家人。{25}比(bì避):近来。{26}终丧:守满三年丧期。古时父母死后子女要服满三年孝。{27}先人之兆:祖先的墓地,指的是河阳韩氏祖坟。{28}敛:同“殓”。为死者更衣称小殓,尸体入棺材称大殓。{29}窆(biǎn匾):把棺材埋入墓穴中。{30}何尤:怨恨谁?{31}尚飨:古代祭文结语用辞,意为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文,不但是韩愈祭文中的千古佳作,更是我国古代抒情散文中的不朽名篇。这篇文章是韩愈在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在长安任监察御史时,为祭他侄子十二郎而写的一篇祭文。

韩愈有兄三人,长韩会,仲韩介。十二郎名老成,本是韩介的次子,出嗣韩会为子,在族中排行第十二。韩愈两岁丧父,亦由长兄韩会与嫂抚养成长。从小和十二郎生活在一起,经历患难,因年龄相差无几,虽为叔侄,实同兄弟,彼此感情十分亲密。当他得知侄儿突然去世后悲痛至极,就写下了这篇感情真挚的文章。这篇祭文追叙他与十二郎孤苦相依的幼年往事,融注了深厚的感情。字里行间,凄楚动人,于萦回中见深挚,于呜咽处见沉痛,语语从肺腑中流出。

祭文全文共分五段,第一、二段重在叙述韩门两代,只有“我”与侄儿两人,所谓“两世一身,形单影只”,身世之凄苦,及对嫂嫂的深切感念;第二、三段重在痛惜与侄儿的暂别竟成永别,及侄儿的夭折;第四段是对侄儿病情的推测,沉痛的自责,后事的安排,及无处诉说、没有边际的不可遏制的伤痛。文、情前后紧相呼应,浑然一体。结构精巧,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而又步步深入,随着叙述的展开,作者沉痛的情感波涛,也一浪高似一浪。使人读完全篇,不能不掩卷叹息,为作者因失相依为命的侄儿所遭受到的深切的精神悲痛,潸然泪下,并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韩愈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强调两人骨肉亲情关系。从情同手足,写到“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再到今日十二朗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孤苦伶仃。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二是突出十二郎之死的突然。十二郎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并且患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却最终“遽死”。这对于毫无精神准备的韩愈是沉重的打击,因而产生追悔莫及和巨大的悲痛之情。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遗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坠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备增哀痛。

总之,文章贵在感情质朴,既没有铺排,也没有张扬,作者善于融抒情于叙事之中,在对身世、家常、生活遭际朴实的叙述中,表现出对兄嫂及侄儿深切的怀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从幼年相依说起,成长后几度离合,不能相顾,以至于未老先衰,生离死别。表达了自己的悲恸之情,以及对身后事物的安排等,透露出作者深切的骨肉情深和对官场沉浮的感慨。自汉魏以来,祭文多仿《诗经》雅颂四言韵语,或用骈体。韩愈此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别有天地,或用四言,而气势飞动,另具风采,诚为祭文中情文并茂的名篇,被后人誉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

后人评论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八:“自始至终,处处俱以自己伴讲。写叔侄之关切,无一语不从至性中流出。几令人不能辨其是文是哭,是墨是泪。”

送穷①文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②,主人使奴星③结柳作车④,缚草为船,载糗舆⑤,牛系轭下,引帆上樯。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途,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粻,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携朋挈俦⑥,去故就新,驾尘风⑦,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⑧,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

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歘嚘嘤⑨,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门神户灵,我叱我呵⑩,包羞诡随{11},志不在他。子迁南荒{12},热烁湿蒸{13},我非其乡,百鬼欺凌。太学四年,朝齑暮盐{14},惟我保汝,人皆汝嫌。自初及终,未始背汝,心无异谋,口绝行语,于何听闻,云我当去?是必夫子信谗,有间于予也。我鬼非人,安用车船,鼻齅{15}臭香,糗可捐。单独一身,谁为朋俦,子苟备知,可数已不{16}?子能尽言,可谓圣智,情状既露,敢不回避。”

主人应之曰:“予以吾为真不知也耶!子之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17},转喉触讳{18},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19},恶圆喜方{20},羞为奸欺,不忍伤害;其次名曰学穷:傲数与名{21},摘抉杳微{22},高挹群言{23},执神之机;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只以自嬉;又其次曰命穷:影与行殊,面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穷:磨肌戛骨{24},吐出心肝,企足以待,寘我仇怨。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25},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26},驱去复还。”

言未毕,五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偃仆{27},抵掌顿脚{28},失笑相顾。徐谓主人曰:“子知我名,凡我所为,驱我令去,小黠大痴{29}。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于时{30},乃与天通。携持琬琰{31},易一羊皮,饫于肥甘{32},慕彼糠麋{33}。天下知子,谁过于予,虽遭斥逐,不忍于疏,谓予不信,请质诗书。”

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座。

【注】

①送穷:旧时习俗,在正月晦日送穷,此风俗在唐时仍然盛行。②正月乙丑晦:正月最后一天。晦,月末一日。③奴星:名字叫星的奴仆。④结柳作车:用柳枝制作车子。⑤载糗舆(zhāng张):用车装载干粮。糗,干粮。,米粮。⑥携朋挈俦:携带朋友伙伴。挈,带领。俦,伙伴。⑦驾尘(kuò扩)风:指牛车奔驰扬起尘土,风吹船帆而急驶。,张大。⑧底滞之尤:滞留不去的过失。⑨砉歘(huāchuā)嚘嘤(yōuyīng忧婴):砉歘,细碎声。嚘嘤,细小声。⑩我叱我呵:谓由我来呵斥统管。{11}包羞诡随:忍受羞辱而曲从人意。{12}子迁南荒:指贞元十九年(803)冬作者贬为阳山令。{13}热烁湿蒸:被酷热所伤,被湿气熏蒸。{14}朝齑(jī机)暮盐:早晚只有咸菜和盐下饭。齑,细切的咸菜。{15}鼻齅(xìu秀)臭吞:指鬼们接受祭享时仅闻食物的气味。齅,以鼻闻味。{16}可数已不(fǒu否):可以数一数吗。已,同“以”。不,同“否”。{17}捩(lìe列)手覆羹:扭手打翻了羹汤。捩,扭转。{18}转喉触讳:开口说话就犯忌讳。{19}矫矫亢亢:形容刚强正直。{20}恶圆喜方:讨厌圆滑喜爱方正。{21}傲数与名:轻视一般术数与玩弄概念的学问。数,术数,技艺。名,名相,概念。{22}摘抉杳微:揭示发掘幽深的道理。{23}高挹群言:居高临下酌取百家之言。挹,舀,酌取。{24}磨肌戛(jiá夹)骨:磨去肌内,刮出骨头,形容袒露真诚。{25}人莫能间:没有人能加以离间。{26}蝇营狗苟:像苍蝇一样飞来飞去,如狗一样苟且偷生。{27}跳踉(liáng梁)偃仆:跳踉,蹦跳。偃仆,仆倒。{28}抵掌顿脚:击掌跺脚,形容五鬼张狂谐笑之态。{29}小黠(xiá霞)大痴:有小聪明而实际上非常愚蠢。{30}惟乖于时:虽违背时俗。惟,通“虽”。{31}琬琰(yǎn眼):美玉。{32}饫(yù玉)于肥甘:饱餐了美好的食物。{33}慕彼糠麋:羡慕得到那糠粥。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送穷文》写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春,时韩愈45岁,任河南令。韩愈在经历了一番坎坷之后,终于官运亨通。35岁那年,韩愈被擢为四门博士,翌年又拜监察御史。虽然不久被贬阳山令,但元和三年(808)被召还国子博士,分司东都,后升河南令。然而,《送穷文》却把作者一肚皮的牢骚发泄得淋漓尽致。

这是一篇寓庄于谐的妙文,作者韩愈认为被五个穷鬼缠身,这五个穷鬼分别是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五个穷鬼跟着他,使他一生困顿。因此主人翁决心要把五个穷鬼送走,不料穷鬼的回答却诙谐有趣,他告诉主人翁,这五个穷鬼忠心耿耿地跟着他,虽然让他不合于世,但却能帮助他获得百世千秋的英名。

第一段以郑重庄严的态度煞有介事地写“送穷”仪式,他让仆人用柳枝作车,缚草为船,并准备了充足的干粮,“牛系轭下,引帆上樯”,向穷鬼作揖相送。还选择良辰吉日,希望穷鬼吃饱喝足,“携朋挈俦,去故就新”,像风飞电驰那样赶快离去,好让自己一身轻松。“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从内容上看,表现出作者急于送走穷鬼过上轻松自由生活的愿望,而从结构上看又引出穷鬼们的一番争议,是非常巧妙的过渡。

第二段写穷鬼十分惊耸,并说出了一段出乎意料的驳难。实际上作者是借穷鬼之口诉说自己四十年来的坎坷经历。“子在孩提,吾不子愚”,指作者3岁丧父,就养于兄嫂,10岁时随兄迁居南方,而12岁时兄殁南方,因此随寡嫂艰辛度日,穷鬼就在这时紧紧与作者相附。后来“子学子耕,求官与名”,穷鬼更是“惟于是从,不变于初”,终于入朝做了监察御史,仅三个月就因为为民请命而遭非罪之罪,贬为阳山县令,在那“热烁湿蒸”的瘴疠之乡,穷鬼们也一样遭受了“百鬼欺凌”的境遇。在种种的坎坷之中,作者对穷鬼们大声呵斥,而穷鬼竟然包羞忍耻,“志不在他”。

第三段写作者对穷鬼的责难。先以“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的谜语幽默而醒目地说穷鬼的朋友有“五”个。第一个穷鬼叫“智穷”,他让作者刚强正直讨厌圆滑而偏爱方正,将奸诈欺骗视为可耻,不忍心伤害别人。这在常人看来本是美德的品质,却让作者陷入“智穷”的绝境。第二个穷鬼叫“学穷”,他让作者轻视术数与玩弄概念的学问,而致力于发掘高深幽眇的道理,酌取百家之言,要把握文章神妙的关键。第三个是“文穷”,让作者拥有多方面的专长,为文奇奇怪怪,与众不同,却不堪世用,只能在此处自我消遣。第四个是“命穷”,让作者“影与形殊,面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这简直是“命与仇谋”啊!最后是“交穷”,即使作者真诚待人,可换来的却是恩将仇报,陷入“私不见信于友”的尴尬境地。

这五鬼竟然能“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这是多么沉痛的概括!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光明正大的胸怀,高远幽洁的旨趣,忠诚坚贞的操守,勇于创新的精神,无愧于天地的形象。

第四段着重于犀利的责骂,穷鬼们反而更加振振有词,足见韩愈的文章在变化中不断掀起高潮的艺术手腕。

韩愈写“送穷”,实则是“留穷”。韩愈以诙诡之笔抒发了抑郁不得志的愤慨,留下了这篇千古奇幻之文。在颠倒中展开文思,形成奇趣,用嬉笑怒骂的方式表现自己内心的纯洁高尚和庄严端正,因而幽默诙谐中见出作者的自尊与自负,而自尊与自负的背后又是惨痛的血泪,这是作者对命运的一腔悲愤淋漓的控诉。

而在语言表达方面,韩愈采取四言韵语为主的形式,全文152句,其中四言句126句,占绝对优势,但韩愈又灵活地组织进散句,恰当地使用了对偶与排比,使文气流畅自然又富于波澜。可以说,正是这自嘲的笔调,戏剧性的对白,诙谐的风格,奠定了《送穷文》的文学成就并使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人评论

林云铭:“总因仕路淹蹇,抒出一肚皮孤愤耳”,“末段纯是自解,占却许多地步。觉得世界中利禄贵显,一文不值。茫茫大地,只有五个穷鬼,是毕生知己,无限得力。能使古往今来不得志之士,一齐破涕为笑,岂不快绝”。

同类推荐
  • 古郡奇观:永德仙根漫笔

    古郡奇观:永德仙根漫笔

    永德,在历史上曾被视为“内地之藩篱”、“四夷八莫的夷方边塞”,并被国史方志确认为“中国西南古老郡县之一”。
  • 林徽因诗文集

    林徽因诗文集

    本书精选了林徽因的诗歌、散文、小说和书信等多篇文章,共分为四辑,这些文章,或写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感受和见闻,或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她的诗歌曼妙飘逸、清丽宛转,她的散文热情洋溢、意蕴悠长,她的小说文字细腻、情感真挚,她的书信也充分展示了她的至情至性。本书经过精心选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助于我们全方面了解林徽因的思想精神,适合青少年细细品味,体味不同人生,对青少年写作也具有良好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 普希金诗选

    普希金诗选

    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名字,早已为我国广大读者所熟悉。从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等前辈作家介绍和翻译普希金开始,经过后来者们的不断耕耘,至今,普希金的作品已经以众多的散本和不止一种的文集、全集的形式,出现在读者的面前。本书精选了广为流传的《自由颂》《纪念碑》等二百首抒情诗,它们充满对自由的向往,富有优美的爱情旋律。普希金的诗篇为当时的俄国社会灌注了勃勃生机,也给后人提供了留传百世的艺术珍品。
  • 金紫宰相

    金紫宰相

    《金紫宰相》主要表现了晚唐文宗、武宗时期,灵州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保障“丝绸之路”畅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金紫宰相裴度、李德裕、宋中锡,以及义士张议潮等人,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的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所展示出的个人风采。
  • 远去的藏獒

    远去的藏獒

    这是高原作家杨志军继长篇小说《藏獒》之后的又一部精品力作,堪称《藏獒》的姐妹篇。藏獒是高原的精灵,具有坚韧、负重、仗义、嫉恶如仇、捍卫目标、忠诚等优秀品质。在本书中,作者通过纪实、叙事、追忆及反思,对产生“藏獒”这一高寒优秀动物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作了繁复、具体而形象化的铺垫。字里行间无不倾注着作者对他眼中和心中的青藏高原的浓厚情感,这种情感饱含着作家对那最后一块圣地的无限虔诚与眷恋。诗意化的叙述与表达裹挟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作者对产生“藏獒”(高原精神和高原气质的杰出代表与象征)的环境正遭受市场化的破坏的危险,以及身处传统和现代的矛盾和困惑,表现出深切的关注。
热门推荐
  • 命运密码:决定命运的36个因素

    命运密码:决定命运的36个因素

    命运,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课题。命运的变化莫测,是命运神秘性的根本原因,而几千年以来人们用各种玄学化、神秘化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所谓的“算命”,更增加了命运的神秘性。本书是一个初步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人生命运的密码。本书的上篇主要介绍命运规律,下篇分解决定命运的36个因素。正如26个英文字母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使这种语言的词组千变万化一样,影响命运的36个因素的不同排列组合,使全世界亿万人的命运千差万别。人生中的每一次命运变化,都是命运因素一个新的排列组合引起的。
  • 末世之小冰河

    末世之小冰河

    叶子夏前世很悲催。十六岁生日时,被告知不是亲生的,本来她是开心的,因为她从小喜欢二哥。可是正想告白时,二哥居然订婚了!她伤心欲绝,去了自己亲生父母老家,刚过完种田日常的一年,结果发现二哥根本不喜欢他的未婚妻,真正喜欢的是自己?就说嘛,哪有像二哥那样宠妹妹的,这明明是宠童养媳的节奏啊,刚准备去找二哥,结果末世来了,大雪隔绝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系,经过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快要见到二哥时,居然被他未婚妻拦在了安全区外,这不是最可怜的,可怜的是,夏夏回头时摔了一跤,结果就这样挂了,做了三年的游魂,就为陪在二哥身边,不想一睁眼尽然回到了十六岁生日的那天,还多了一个随身空间。好吧,这一生一定要不留遗憾。
  • 异世无敌超神系统

    异世无敌超神系统

    叶天,一名普通大学生,为了救一个熊孩子,意外穿越异界,获得系统,只踩最狂的天才!
  • 记者的感悟

    记者的感悟

    这么多年,我写了许多杂文、短评、述评、时评,也写了许多业务研究文章、采访体会、记下了自己的工作经历,还为各类培训班写过不少演讲稿。与采写消息通讯等本职业务相比,我对这类东西的重视程度并不低、所花精力并不小、所获的感悟并不少。因此,我一直希望将这些凝聚着我的心血、汗水的文字结集出版。现在,奉献给读者的,是继《记者的天空》之后又一部研究业务的书。
  • 魂巅传说

    魂巅传说

    没有灵力如何成为修士?开启命魂,从此修魂!
  • 军旅生涯之班长

    军旅生涯之班长

    班长带领新兵,新兵成为士兵;士兵成为班长,班长带领新兵。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任时光流逝,军魂仍代代相传。没人能取代记忆中的你,和那段青春岁月。(本故事纯属虚构。)
  • 诸法最上王经

    诸法最上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幸福最逆风

    幸福最逆风

    心地善良却玩世不恭的衣暂代在校运会上与骄纵的雪白几经误会冰释,可以无话不说却喜欢斗嘴。 一次不小心闯下的祸,让其父深感有必要修整暂代的性子,暂代便踏上了离开生长的城市,好友相伴共行乡间,相识了温煦的雨说,也可谓不闹不相识。 于此在先前时日结下梁子的吕翔势不肯罢休,一次次的找上麻烦,简凡等人也头痛不已,暂代自知,既然避不过,那就只有应付着过。
  • 你一定想知道 武器军事卷

    你一定想知道 武器军事卷

    阅读科学知识对提高学习兴趣,优化知识结构会产生积极而有益的作用,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活泼的天性,抑制智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在保护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扩大青少年学生的知识面,以便充分调动起他们探索求知的勇气和信心。
  • 三十六计一日一得

    三十六计一日一得

    《三十六计》是一部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兵法,可以说是一部纯粹讲实用的谋略之书。它不只用于军事,也可用于人生,被称为“文武兵法”。理解了古计中的智慧,我们便懂得了谋略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