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8000000003

第3章 中国篇(上)(2)

墨子毫不犹豫地回答:“这是由于人们之间不相爱产生的。国君只爱自己的国家,不爱别的国家;世人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人们只爱自己,不爱别人。”

弟子恍然大悟地说道:“只要人人都相爱,大家不分国君、父子、兄弟、姐妹,彼此互助,人人互利,天下还愁不太平吗?”

墨子认真点了点头。墨子一生中为推广他的学说,不知疲倦地奔走,在各国游说,让人实行他的主张。他的一个老朋友,见他矢志不渝,风尘仆仆,非常辛苦,就婉言相劝道:“现在天下仁义之君寡无,独你不辞辛苦,何苦呢?”

墨子坦然一笑,说:“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比如有一家人,家有十子,其中只有一个儿子种田,其余九个儿子都不干活。如果这个儿子看见其他的哥哥都坐享其成,也放弃不干,那么最终结果只有一死。古代社会,家族观念非常严重,父母兄弟姐妹都共同生活在一起,而不会分家另过。现在天下的人大多不明事理,您也劝我不干,这怎么行呢?”

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反映了他对当时等级制度、压迫制度的不满,具有进步意义。

但这在当时缺乏民主的私有制社会里必然只会是一种幻想,而不会被统治者所采纳。

●神医扁鹊

扁鹊,战国时的医学家。姓秦名越人,生于现在的河北省任丘县。那时,这里地处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人络绎不绝。扁鹊就在小镇上开了一家小客店。由于扁鹊素来待人热情、为人善良,所以生意自然很是兴隆。

一天,一位满脸胡须、头发花白的老年人走了进来。扁鹊非常热心地招待着他。一连几月,老人都是早出晚归。扁鹊看其满脸倦容,就端来热水,侍候老人洗脸、洗脚。扁鹊的周到服务令老人感动万分,临走时他拉着扁鹊的手说:“年轻人,我在你店里的这些日子,你既不嫌我老也不嫌我穷,对我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般。其实,我是个医生。祖辈世代行医,传下来许多秘方,但我没有儿子。这些年我一直都在寻找一位可传授之人。我见你热情善良,所以想把这些祖传秘方传授于你,你愿意吗?”

扁鹊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怎样回答才好。

“我见你心地善良,日后定能救济贫苦人民,所以才肯将之传授于你。怎么?你不愿意做医生,为人看病吗?”

扁鹊这才醒悟过来,慌忙拜谢说:“不,不,我愿意,我愿意。”

就这样,老人将所记载下来的秘方全部传给了扁鹊。扁鹊经过刻苦钻研,终于成了远近闻名的一位名医。他也始终没忘记老人的嘱托,不仅为有钱人看病,更是为穷苦人治好了许多病。事后,扁鹊终于得知,那位老人就是一代名医长桑君。扁鹊倍受人们喜欢,渐渐的他的本名已越来越不被提及,而是被称作传说中的神医扁鹊,在百姓之间广为传颂。

相传扁鹊能让人起死回生。有一天,扁鹊带着弟子行医,到了虢国的都城。只见路上行人三个一群五个一伙,都在交头接耳。扁鹊很奇怪,忙上前问是何事。

原来虢国太子一直都好好的,早上突然间就死了。爱子心切的国君怀疑是有人投毒,正欲追查凶手呢。扁鹊心中纳闷,忙带着徒弟赶到宫门口,问侍卫官道:“太子的病有什么症状?”

“太子早上嚷着心闷,一下子就死了。”侍卫官说。

扁鹊想此症状不像是被人谋杀,从早上鸡叫到现在才几个小时,或许还会有救。于是扁鹊赶紧让侍卫官进去通报,说自己能治好太子的病。本已如万箭穿心般痛苦的国君听说之后勃然大怒:“何人如此狂妄,竟敢在此戏君。来人,把他抓起来推出去斩了。”

扁鹊说:“如果不相信的话,就去摸摸太子的身体,一定还是温的,这说明他并没有死啊。”

侍卫官听得目瞪口呆,丝毫不敢懈怠,赶快跑进去,把扁鹊的话告诉了国君。

国君也震惊了,忙问此人是谁,听说此乃神医扁鹊,急忙召见。

扁鹊走到太子跟前,摸摸太子的脉搏还在跳动,听听太子的心、肺还在呼吸,知道这就是秘方上写的并不常见的“蹶”(即现在的休克),就说:“太子其实并未真的死亡,只是由于急火攻心暂时昏了过去。”

说完,扁鹊转身叫弟子拿出几枚银针来,选好穴位,在太子身上扎了几针。然后又取出几块鹅卵石放在火上烤了烤,温和之后便放到了太子身体的两侧。

一会儿只见太子鼻孔微微扇动了几下。扁鹊又从药囊里取出几付药熬好喂太子吃下。果然,太子的眼睛慢慢地睁开了。

太子被救活的消息不径而走,扁鹊从此声名大噪。

●儒家亚圣孟子

孟子,名轲,约公元前372年出生于邹(今山东邹县),是鲁国公族孟孙氏的后代,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孟子三岁时丧父,他在母亲的抚育下度过了少年时代。

孟子的母亲有见识又懂得如何教育子女。她深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著名的孟母三迁成为后世传颂的故事。据说,早年孟子一家居住在墓地附近。墓地里每天都有送葬的人忙忙碌碌,每天都有人在这里挖坟掘土。孟子觉得特有意思,也常学着他们的样子拿着小铁锹挖土坑玩。孟母一心想使儿子成为好读书、有学问的人。她感到这个环境实在不利于孩子成长,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集市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行商坐贾高声叫卖,炫耀着各自的商品。孟子天天在集市上闲逛,对商人的叫卖声很感兴趣。他每天都学着他们的样子,随便抓起一样东西在那里喊叫、喧闹。这种环境对孩子更没有什么好影响了,于是孟母又把家搬到学宫附近居住。学宫是国家兴办的教育机构,聚集着很多有学问、懂礼仪的读书人。在学宫文化气氛的熏陶下,孟子也整天在家读书演礼。孟母看到这种情况,知道选对了地方,非常高兴,就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孟子少年读书时,开始并不用功,见此情景,孟母很是焦急。有一次,孟子从学堂回来,孟母正在织布。孟母问:“你近来学习怎么样?”“还跟以前一样,不好不坏。”孟子洋洋得意地说。孟母很生气,举起一把刀把刚刚织好的布割断了。孟子看到母亲把辛辛苦苦织的布割断了,心里既害怕又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连忙问母亲出了什么事。孟母语重心长地说:“学习就跟织布一样,布断了再接不起来,学习不时时用功,不常常温故知新,就永远也学不到本领。”从此,孟子牢记母亲的话,起早贪黑,刻苦攻读。

大约在十五六岁时,孟子离开邹国,到鲁国求学。鲁国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家乡,这里儒学发达。学习中,孟子对孔子的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毕生从事儒家学说的研究。孔子有个孙子名叫子思,是当时的儒学大师。孟子对子思非常崇拜,但当时子思已经去世,于是孟子就拜子思的门人为师。

孟子后来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则被称为“亚圣”。他继承孔子的“仁”学,但抛弃了维护周礼的内容孟子把“仁”学发展成为包括政洽、思想、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政治纲领。他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是治国之本。所谓“仁政”就是在政治上反对兼并战争,要求统治者尊贤用能;经济上减轻赋税和制民之产;教育方面兴办学校,加强教育。孟子一直在为他的“仁政”理想四处奔波。孟子还认为长年的兼并战争是造成人民生活困苦和各种祸乱的根源。他主张“法先王,行仁政”以缓和阶级矛盾;他认为要想使人民安居乐业,必须减少繁重的赋税,把耕地和房宅基地分给农民使用;他认为国君只有重视贤才,让杰出的人都有官位,天下的贤士才会高兴而来,为国富民强出谋献策;他认为应加强儒家道德观念教育,使人们懂得忠、孝、义、信的道理,养成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忠于长上、办事诚实的品德。

●太史公司马迁

司马迁,是两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编撰的《史记》一书,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编撰体先例,成为后来史学家编撰通史的范例。《史记》记录了上自黄帝,下至武帝太初元年,共约三千年的历史。鲁迅高度评价了《史记》的艺术价值,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又有诗句赞美他为“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史记》这部历史巨著,是司马迁处于逆境中用血和泪铸成的。

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五年),司马迁出生在黄河西岸的一个叫做龙门的村子里。他的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掌管国家图书资料。受父亲影响,司马迁从小就喜欢读书。

司马谈因为工作的需要,经常接触一些当时著名的学者,如董仲舒、孔安国等。在这些名师的指导下,司马迁获益匪浅,他很快成长为一个年轻而博学的人才。

为了能早日继承父亲大志,成为一名卓越的史学家,在司马迁二十岁左右,他决定离开长安城,去游览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收集更多的历史材料,并进行实地考察。

在汩罗江畔,他含泪言屈原;在九嶷山上,他热血寻找禹墓;在姑苏山上,他辛苦搜集吴王阖间和夫差的陈年轶事;在邹峄山上,他有幸瞻仰了秦始皇为了给自己歌功颂德而修建的石刻……这次远行,他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了解了许多风俗民情,积累了许多鲜活的历史史料,培养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这些对他日后编撰伟大的史学著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回来不久,司马迁便被汉武帝任命为郎中。其职责是守卫宫殿门户,皇帝外出时准备车骑。这使他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到上层统治集团,了解到他们荒淫无度的生活的同时,也了解了不少国家大事。

如果说以前司马迁所做的一切还纯粹是出于自己从小培养起来对历史的特殊兴趣,那么在他的父亲死后,这对于他来说就更变成了一种责任。

司马谈死后第三年,汉武帝任命司马迁担任太史令。因此,他有机会读到宫廷收藏的历代典籍。这些丰富的史料,进一步扩大了司马迁的视野。于是,他开始对这些史料潜心钻研并加以整理,开始撰写《史记》这部伟大的历史巨著。

然而正当司马迁全力以赴写《史记》的时候,祸从天降。公元前99年,李陵率领五千步兵出击匈奴。虽然经过激烈奋战,杀敌无数,但终因孤军深入,寡不敌众,援兵不至而被俘。李陵被俘的消息传到朝廷犹如一颗炸弹给了汉武帝当头一震,这使本来就深为还没有退敌良策而苦恼的汉武帝大为恼火。司马迁平日深知李陵的为人,相信投降绝非他的本意。因此,他仗义执言,对汉武帝说:“李陵平时孝敬父亲,对朋友真诚,常常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奋不顾身,这是大家有口皆碑的事情。这次他以五千人对八万之敌,战败被俘,实为无奈,相信这是他的缓兵之计,将来他再找机会报答朝廷的。”司马迁的话激怒了汉武帝。汉武帝大发雷霆,下令将司马迁关进了监狱。后来,北方又传来消息说李陵正在帮助匈奴练兵。其实这是匈奴使用的一个离间之计,但正在气头上的汉武帝信以为真,马上下令把李陵的家属处以死刑,司马迁也被判死刑。根据汉朝的法律规定,免减刑有两种方法,一个是用五十万钱赎罪,一是用腐刑(又称宫刑,是一种阉割生殖器的残酷的肉刑)来代替死刑。

司马迁的家境并不富有,无钱赎罪,而受腐刑,又是何等奇耻大辱的事呀,简直生不如死。他真想一死了之,但他想起了父亲临终时的遗言,想起了自己搜集材料的种种艰辛。他更想起了孔子被困在陈国和蔡国,忍饥挨饿,受尽冷嘲热讽,终于著成了《春秋》;左丘明双目失明而著成《国语》;孙膑受膑刑而著成了《孙膑兵法》;屈原被流放而著成《离骚》。

他们并不是由于自己受尽侮辱而流芳百世,而是由于他们的传世之作而永垂不朽。对,一个人的躯体可以被玷污,但灵魂绝不可以被污辱。他要顽强地活下去,来完成他的未竟之作。想通了这些,司马迁坦然面对即将受到的刑罚。

汉武帝非常赏识司马迁的才学,也了解他的忠心,当初治司马迁的罪,完全是因为当时被气昏了头,一时冲动而为。后来汉武帝逐渐了解了李陵事件的真相,不禁为当初自己所犯下的过错后悔不迭。太始元年六月,他利用大赦天下的机会,释放了司马迁。不久,又封他为中书令。中书令的职位要比太史令高许多,奏章和诏书的上传下达,都要由他经手。可此时的司马迁更深刻地认识到人世的艰辛和变化无常,早已将功名利禄看淡,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史记》的写作之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整整经过了十四个春夏秋冬,司马迁忍辱负重,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他的伟大著作《史记》。《史记》,“其文真,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文如其人。在他的笔下,饱含着对英雄的崇敬、对市侩小人的不满,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贪婪、愚昧和暴虐的无情揭露。《史记》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瑰宝,屈辱与志气造就了司马迁,著述的丰碑成就了司马迁。谁能在逆境中奋起,谁就是强者,谁就能创造奇迹。

●神医华佗

我们的祖先早在一千七百年前就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麻沸散。这个聪明人就是汉朝末年人称“神医”的著名医学家华佗。

一次,华佗在鲁南地区为一个胳膊上生了毒疮的小孩动手术。那孩子连蹦带跳,疼得死去活来。这件事深深触痛了华佗的心。他想:要是有一种药能让病人止痛,那该多好啊!

一天,几个小伙子抬来一个昏迷不醒的汉子,求华佗医治。华佗问:“这人伤在哪里?”

“他让人打断了肋骨!”一个小伙子忙说。

华佗给伤者解开衣服一看,左胸下血肉模糊,肋骨都露出来了。他让小伙子们按住伤者,然后忙用药水擦洗伤口,开始动手术。

这时华佗才发现,整个手术过程中,那人不仅没有挣扎,连一声呻吟都没发出。忽然,一股酒气扑鼻而来。一问,原来那伤者喝得酩酊大醉,这时还酣睡在梦中呢。

这一例手术给华佗启发极大。只要制成一种药让病人服下后能像醉酒一样睡着,手术就顺利得多了,而且病人也不会特别痛苦。

华佗开始研究麻醉剂。经过一次次的试验、改进,一种用浓酒配制的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制成了。

一次,一个船夫肚子痛得直打滚,经华佗诊断是他的脾溃烂了。必须割掉。船夫同意后华佗取出一包麻沸散,放到酒里搅匀后让他喝下。不多会儿,船夫就迷迷糊糊,昏昏沉沉地失去了知觉。华佗切去了他溃烂了的脾。船夫醒来之后,肚子就不那么痛了。又经华佗精心调治一个月左右,病人恢复了健康。

华佗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制成麻沸散,发明全身麻醉术,不仅在中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外科手术史上也遥遥领先了一千五百多年。

●无神论者王充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现在浙江省)人。东汉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博览群书、学识渊博的王充,反对迷信圣人,批判天能主宰一切的观点,著有《论衡》一书。

王充小的时候,是个文静的孩子。他不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追逐嬉戏,而是经常一个人坐着发呆。他的父亲见他这样呆板,完全没有小孩子该有的生机与活力,很是生气,就对他说:“你看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儿得多愉快呀,你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儿呢?”

王充低着头说:“他们总是上树逮鸟,要不就是捉蝉,尽伤害它们,我不喜欢。看它们多可怜呀!”

“那你想做些什么呀?”

“我想读书写字!”王充一反常态大声回答。

同类推荐
  • 春回天府(少儿卷)

    春回天府(少儿卷)

    每一个有呼吸、有生命迹象的地方都有迷彩的汪洋,白衣天使的汪洋,志愿者的汪洋,那是血脉连接起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天涯,甚至海角,每一个肩膀扛起生命的重量。春天回来了……
  • 培养青少年感受亲情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感受亲情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品读人生的故事,便走进了有故事的人生。在现代社会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似乎忘记了那曾经的宁静、真情与虔诚,更忘记了品味生活的苦涩与甘甜,只是无奈地慨叹时光的匆匆流逝、生活的平淡乏味。为我们的心灵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吧!翻开本书,于每一则小故事中感受生命的真谛,于优美的文字中倾听世界美的旋律。
  • 小船,小船

    小船,小船

    本书共收录了作者7篇文章,《小船,小船》《当我还在童年》《小河流过门前》《深山的孩子们》《五(一)班的“备忘录”》《心声》《雪·太阳·村庄》。语言生动隽秀,故事引人心动,让小读者和大读者如临其景,爱不释手。你将领略到作者心中最柔软的感情、如花的风景、美妙的疼痛的成长和源自童年天籁般纯粹的声音。
  • 兽王·巨狼无双

    兽王·巨狼无双

    兰虎在南极冰海一处寒泉中顺利凝聚出冰系暗能量核心,然后搭乘符青青姐弟的捕鲸船返航。苏尔为了获得神鹰城城主凌九霄的庇护而将双头巨狼送给凌九霄。兰虎返回陆地,恰逢神鹰商行奉凌九霄的命令将双头巨狼送往设立在海外一座岛上的基地中。兰虎顺着双头巨狼的气息追到海上,大战一触即发……
  • 大嘴巴 小气鬼(绿绿的小蚂蚱)

    大嘴巴 小气鬼(绿绿的小蚂蚱)

    绿绿老师出了个谜语给小蚂蚱猜——“小蚂蚱加苗老师,打一部电影的名字。”小蚂蚱说是《绝代双骄》,可绿绿老师却大笑道,是《花样年华》。现在你知道绿绿老师和小蚂蚱的关系有多铁了吧?他们一起表演情景剧:《螳螂的爱情故事》,小蚂蚱演雄螳螂,绿绿老师演雌螳螂,小蚂蚱冲着绿绿老师亲爱的亲爱的乱叫,绿绿老师忸忸怩怩地做可爱状,全班同学都笑疯了。小蚂蚱鼓励绿绿老师去相亲,说你去相亲了,就会有老婆,就会有一个像我这么聪明又伟大的儿子-好臭美的小蚂蚱哦!
热门推荐
  •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一个偶然的机会,位于中国西部骊山脚下的八千兵马俑破土而出,这一旷世奇观立即震惊寰宇,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经过考古人员几十年的努力探寻,秦始皇陵园地下殉葬品的神秘面纱被层层剥去。本书真实地再现了这支庞大的地下军团被发现、发掘、珍藏、展览的全过程,并以兵马俑军阵和陵园内外陆续出土的铜车马、百戏俑、石铠甲、文官俑、青铜仙鹤等珍贵文物为线索,全景式展现了大秦帝国的风采。同时对这些国宝出土后发生的盗窃与侦破、人事纠葛与恩怨是非,作了较为翔实的描述。这是秦始皇兵马俑发现以来最为精彩动人的一部纪实力作。
  • 穿越之贪吃上上签

    穿越之贪吃上上签

    美食,减压的良方……旅游,尝遍美食的捷径。为了品尝喜欢酒店新出的菜品,被疾驰的车撞飞了出去,苦逼的穿越到了吃都吃不饱的地方……清清灵溪畔,茫茫大森林,身担重负,不畏曲折坎坷,千辛万险,用她的热情和智慧引领着众生缔造了崭新辉煌的女权王土,无国可比,无人可寻的世外桃源之国........
  • 精明官商的故事

    精明官商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
  • 冷情boos呆萌妻

    冷情boos呆萌妻

    boos:第一次见面时,总觉得在哪看过她,想起上次酒店发生的事,眼神微微眯起,接着吩咐特助去查清楚那个女孩是谁。##余然:一个父母不详,从小被养母养大的孤儿,在20岁时养母离世,又成了孤儿,还好有一个活泼爱闹的闺蜜,这生活还是有些期望的(^_^)
  • 太上洞神玄妙白猿真经

    太上洞神玄妙白猿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闪婚总裁:笙情童话

    闪婚总裁:笙情童话

    她是室内设计师,他是新晋的房产大亨本以为是一段无爱的契约婚姻,婚后在他的无限宠溺中,她渐渐动了心。她才知,眼前男人的斯文儒雅,那都是假象;腹黑狡诈才是真相!将她吃得干干净净,渣都不剩。他就是一匹喂不饱的腹黑狼!
  • 邪帝—绝爱娇妃

    邪帝—绝爱娇妃

    【本文是架空历史】七年前,我的准驸马在大婚当夜率领十万大军杀入皇城,诛杀大随暴君随末帝而我又在国破家亡不久‘纯属意外’自缢殉国这年头气节?算个鸟!贞操?算个鸟!保住小命才是正果为了活命,我要过饭,偷过赃,贩过毒,卖过娼……做了跑腿的龟奴子,纯属混口饭直到有一天,我的身份被发现,狂风浪蝶蜂涌而至惜日驸马,当今九五至尊;惜日竹马,当今当朝宰相惜日护卫,当今魔教教主;惜日伴读,当今天下首富全天下女人喷着唾沫星子拍肿了大腿骂我:不守妇道、水性扬花、朝三暮四、伤风败俗其实我身为公主,自有一骨子骄傲你,你,你,还有你,警告你们,老娘活了二十二年,还是个处呢!【场景一】“做朕的皇后,好吗?”“命短”“……那做朕的妻,可好?”“命更短”想当年我才做了他两个时辰的正房媳妇就成了前朝余孽【场景二】“那个抢男霸女,恶贯满盈,色遍天下无敌手外兼半只脚进棺材的魔教教主派你来接我?”“……是,公主,请。”“离开本公主这些年你混得不错嘛,什么职务?来日本公主在你主子面前红了不忘提你一把。”“魔教教主”“……”【场景三】通缉令:江洋大盗———如图!特点:黑头发,大眼睛,高鼻梁,小嘴巴。身边带着一只不像狐狸的野狐狸此人暴戾恣睢,人面兽心,杀人如麻,丧尽天良。如有提供行踪者赏黄金一万两。注:不准伤其本人城门口的告示前人山人海,议论纷纷角落里一个小身影挥着小肉拳恨不得冲上去撕烂那张纸“公主,镇定,镇定”如玉的男子满脸黑线投向人头攒动的远方,沉吟片刻后转身往回走“赫连无痕,你去哪儿?”“买块布遮住你那副尊容”~~~~~~~~~~~~~~~~~~~~~~~~~~~~~~~~~~~~~~~~~~~~本文非虐,很甜很宠,过程很搞笑
  • 罪恶因果

    罪恶因果

    节奏很慢,有很多主角出场很晚,甚至在中后期才出来,前中期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一个人物的表面设定,喜欢的关注一下,大概能看个几年~十几年
  • El Dorado

    El Dorad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子是高手

    老子是高手

    这是一个少年寻找自己身世之迷的纯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