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7000000003

第3章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联邦调查局

美国联邦调查局是美国司法部的主要调查机构,简称FBI,和中央情报局双雄并列。提到联邦调查局,估计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这个画面:一手拿枪对准你的头,一手亮出联邦调查局证件,大喊一声“不许动,美国联邦调查局”。现实世界中的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是否如此勇猛,如此威风?让我们拨开层层迷雾,还原一个真实的美国联邦调查局。

美国联邦调查局从成立那天起,就已经预示着它将不是一个简单的部门。在它后来的逐步发展中,自豪感以及成就感并驾齐驱,由此创造了一个美国历史上政府部门的小神话。

大名鼎鼎的联邦调查局

美国联邦调查局,英文全称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英文缩写FBI。FBI不仅是局称的缩写,还代表着联邦调查局坚持贯彻的信条——忠诚(Fidelity)、勇敢(Bravery)和正直(Integrity)。时至今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已经从几十名侦探发展到一支3万多人的队伍。自1908年7月26日创建至今,美国联邦调查局已走过百年历程,并成为名闻天下的美国传奇政府部门。

时间追溯到1908年,美国西部地区的土地非法销售激怒了当时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他授权司法部长查尔斯·约瑟夫·波拿巴成立一个小型侦探机构,以此来调查这些罪行。美国司法部一直有权力调查联邦内的犯罪活动,他们不想这么做,但总统的命令又不得不执行。那个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小型机构将来会是名闻天下的美国联邦调查局。

1908年7月26日成立的小型机构并不叫联邦调查局,成立时规模也很小,包括探员、会计和民权调查员在内只有34名员工,而这34名员工中还有8名是从别的机构中借调而来的。1909年,该机构拥有了正式名称:调查局。人员也扩大到64人。1935年,根据美国国会通过的《关于联邦调查机构作用及其职权的法案》,这支队伍被正式命名为联邦调查局,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联邦调查局是美国最早建立的现代大型情报警务机构,是司法部下属的主要特工调查部门,也是联邦政府最大的反间谍机构,是美国情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邦调查局的官方使命是:通过调查违反联邦刑法的行为来维护法律,保护美国免受外国间谍和恐怖分子活动的威胁,为联邦、州、地方或国际机构提供领导和执法帮助,并且能按照公众的需要且在遵守美国宪法的前提下履行上述职责。

在联邦调查局每次调查的情报资料后,递交适当的美国律师或者美国司法部官员,由他们决定是否批准起诉或其他行动。其中5大影响社会的方面享有最高优先权:反暴行、毒品(组织)犯罪、外国反间谍活动、暴力犯罪和白领阶层犯罪。

联邦调查局的局长由美国总统任命,并经参议院批准,任期10年。1924年12月22日,时任司法部长哈兰·斯通任命埃德加·胡佛为调查局局长。之后,胡佛在这个位置上待了48年之久,并对后半个世纪的美国历史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联邦调查局从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调查了针对美国的间谍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抓获8名到美国执行破坏任务的纳粹间谍。

联邦调查局国家学院坐落在弗吉尼亚州关蒂科美国海军陆战队基地内,是负责专门培训高级特工和间谍的机构,创始于1972年。它被385亩的森林完全包围,在空中都难以窥得全景。根据联邦调查局官方网站介绍,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安全、保密”。

联邦调查局现有探员1万多人,其中女性为2000人,另外还有大约2万名职员,其中包括学者、法医和信息工程师。负责训练新成员的罗兰·柯文顿解释说,近1/3的新人都来自军队,其中有些人还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服过役,主要负责搜集军事情报。来到联邦调查局国家学院的新成员将在这里受训17周,一般50人一组,其间要进行不少于120小时的跟踪和射击训练,还要学习运用科技手段收集情报。随后去遍布全国的FBI56个分局之一接受两年的实地培训。2003年大约有1200名探员接受了培训,创下了历史纪录。

此外,每年还有大约100名外国警察到这里来参加由联邦调查局国家学院组织的进修,其培训对象是225名美国高级警察和25名外国警察,培训内容是最先进的警用技术,培训时间是每年举行4次,为期10周。目前已经有来自150个国家的2500名外国警察接受过此类培训,其中就包括戴高乐将军的贴身保镖雷蒙·萨西亚。雷蒙·萨西亚于20世纪60年代学习了联邦调查局的射击技术,此技术随后被法国警方广泛采用。魁北克保安局犯罪调查部主管利诺·毛里西奥目前也在这里进修,他认为这种培训“不仅能交流信息,还能构建一些对未来而言相当有用的关系网”。

联邦调查局在打击罪犯的斗争中享有其他警察机构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其表现如下:

第一,联邦调查局可以自由选择打击目标和“全民公敌”。联邦调查局选择的往往是便于追捕、知名度又大的亡命之徒,而不是规模庞大的有组织的犯罪集团。这样,联邦调查局就可以取得可观的破案率,形成巨大的轰动效应;

第二,联邦调查局作为美国唯一对外公布有关犯罪活动统计数据的机关,可以人为地夸大FBI在破获绑架案和劫匪案中的战果。

从罗斯福总统开始,几乎每一任总统都离不开联邦调查局秘密情报的帮助,而这些秘密情报的来源是:窃听。窃听使得总统获得了对付政敌的有效工具,但也同样成为令自己胆战心惊的一种秘密手段。美国法律明文规定不允许窃听,总统与联邦调查局之间只是“狐狸和狮子之间”的某种秘密交易。

2002年5月30日,美国政府宣布取消对联邦调查局原定的一些限制,扩大这个机构在国内调查和监视公众的权力,以进一步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根据美国政府新的授权,联邦调查局特工以后可以对国内任何网站、图书馆、教堂、公众场所甚至政治组织进行监视。同时,联邦调查局在国内的各分支机构可以不必经过总部同意就启动有关调查程序。

在联邦调查局内部,每个人都让自己尽可能隐蔽起来或沉默不语、不动声色,用联邦调查局特有的方式,干着世界上最为神秘的事情。

迄今,联邦调查局的年度预算经费每年高达43亿美元以上。联邦调查局除在华盛顿设立总部之外,还设有56个地方分部和400个卫星办公室(常驻派出机构),在国际上设有45个办事处。

2002年10月24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司法部长阿什克罗夫特在美国驻华使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宣布联邦调查局北京办事处成立,其办公地点设在美国驻华使馆,北京办事处有2名特工,负责联邦调查局在中国的事务。

联邦调查局的职责和使命

联邦调查局的使命是通过调查违反联邦刑法的行为来维护法律,保护美国免受外国间谍和恐怖分子活动的威胁,为联邦、州、地方或国际机构提供领导和执法帮助,并且能按照公众的需要且在遵守美国宪法的前提下履行上述职责。基于联邦调查局的这一使命,联邦调查局有如下职责:

1.对侵犯美国利益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法律明确授权或指定其他机构处理的除外);

2.开展反情报活动,并协调美国境内其他情报机构的反情报活动;

3.协调美国政府各部门和机构保护美国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识别、调查恐怖分子和犯罪团伙对基础设施的物理和网络攻击;

4.开展专业调查,授权进行情报搜集,以鉴别和应对国内外的恐怖分子及其支持者对美国的威胁;开展超国界的调查,将恐怖主义活动罪犯绳之以法。为推进这项工作,联邦调查局设计、拓展、实施反恐行动,以增强联邦调查局最大限度地减少恐怖分子威胁的能力;

5.追查和逮捕违反联邦法律的逃犯,以及应地方当局的请求,追查和逮捕地方的逃犯;

6.开展专业调查,以查明、瓦解和摧毁那些已经存在和出现的影响美国利益的犯罪企业;根据法律授权和行政命令,开展国际联络和跨国行动,以调查那些威胁美国人民及其财产的国际犯罪组织和恐怖组织;

7.搜集、分析和评估有关犯罪活动和犯罪计划的情报信息;

8.建立和实施素质拓展计划,以确保社区伙伴与联邦调查局密切合作;

9.根据司法部的要求,以及无论何时根据法律的要求,展开人力调查;

10. 建立和开展执法培训项目,加强研究,为州和地方执法人员提供援助;参与联邦、州、当地机构之间着力解决共同面临的犯罪问题的执法行动;

11. 开发新方法、技术、系统、装备和器材,以改善和加强执法工作,并协助开展州、当地和国际执法方面的培训;

12.维持和管理联邦调查局实验室,不仅为联邦调查局服务,而且为所有法定的执法机构、司法部的其他单位和其他联邦机构免费提供技术和科学援助,为灾难事件和其他人道主义目的而提供鉴定援助服务;

13.为联邦调查局和社会各界提供及时和相关的刑事司法信息和鉴定服务;

14.考察、评估行动和工作表现,确保遵守法律、法规,确保行动的效率、效力和经济节约;

15.就联邦调查局的任务、价值观、行动和工作成绩,与国会、媒体、公众进行有效而恰当的沟通和信息披露。

1991年,国际形势发生急剧变化,联邦调查局也随之调整了它的力量部署。它的斗争重点从反间谍行动转向日益严峻的恐怖主义。为了加强反恐怖活动的力量,它把原来专门对付苏联及东欧在美国进行情报活动的300多名特工人员,分到各州去专门对付恐怖分子。时至今日,可以说反恐怖主义已经成为联邦调查局的头等重任,当然这并不排除它在反间谍和国内刑事侦破以及搜集外国情报等方面的使命。

2008年7月26日,联邦调查局迎来了它的百岁生日。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明星论坛报》在评论联邦调查局百年史时说:“他们开始时是一群穿着浆过的衬衫的枪手,负责调查金融犯罪和查抄假货。过了几十年,他们投入对付黑帮团伙、银行抢劫犯、绑架者和间谍的战斗。现在,他们在网络世界和监视器前监视世界各地发生的国际犯罪和恐怖行动,这就是FBI在100年间不断的演变。”此外,法新社以《从波拿巴到本·拉登——联邦调查局100年》为题进行报道,其中这样说道:“100年来,联邦调查局从只有几十个侦探的小单位成长成为拥有雇员超过3万人的重要政府机构,它已经成为一个传奇。”

联邦调查局局长罗伯特·米勒在联邦调查局百岁生日宴会上发表了谈话,期间,他对联邦调查局不能预防“9·11”恐怖袭击的发生而深表惭愧。同时他指出,“9·11”事件对联邦调查局来讲,确实是一个转折点。自那以后,联邦调查局的优先任务就是打击恐怖主义,它的任务不单纯是跟踪与抓捕罪犯,而是在恐怖分子发动恐怖袭击之前要制止他们,先发制人。米勒认为:“这可能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任务,比起我们在过去100年应付过的罪案更加困难,但这是我们的使命,而且我们会成功的。”同时米勒向美国人民保证: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你们都会受到保护。“联邦调查局肩负的任务是永无止境的。我们今天面对的威胁未必是5年或10年后面对的威胁。联邦调查局要时刻尽快找出各种威胁,并调动资源,实时处理这些威胁。”

在罗伯特·米勒的改革下,联邦调查局的新计划和工作重点将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反恐部门进行重组,重新确认反恐部高级官员和基层特工的关系,采取前瞻性而非被动型的措施;

2.建立一个独立的办公室,负责美国的监控工作,由一名中央情报局前特工担任主任;

3.组建全国联合反恐特遣部队;

4.组建飞行队。联邦调查局的飞行队为配合调查将迅速飞往美国和世界各地;

5.在联邦调查局内部增设几个反恐小组,包括一个负责跟踪恐怖组织财政状况的小组,一个阻止恐怖袭击的小组和两个进行数据分析的小组;

6.改善推进联邦调查局与外国情报机构的关系;

7.在联邦调查局内实现技术升级,包括把所有的电脑换成最先进的;

8.518名负责缉毒和打击犯罪的特工也将逐渐参与反恐任务。

在一些美国政要的眼中,他们相信联邦调查局局长罗伯特·米勒可以做到这些,并且会做得更加完美。美国大多数民众也相信联邦调查局会汲取教训,在罗伯特·米勒的领导下会使自己的安全受到保障。

“地下总统”胡佛

在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历史上,前局长胡佛绝对值得大书特书,后人关于他的记录不下百种。真正意义上的联邦调查局成立于1935年,真正意义上的联邦调查局局长就是胡佛,这个人统治联邦调查局长达48年,是一个令8届美国总统都恐惧的人。胡佛是美国当代历史上掌权最久的一位政治人物,他被戏称为美国的“地下总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调查局前期的历史就是胡佛的仕途史、发迹史。

胡佛曾经是联邦调查局的化身,是一个令所有人都胆战心惊的神秘人物,也是最富争议的人物。在他死后的30多年里,关于他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众多美国人的心目中,胡佛是一个英雄,杜鲁门总统授予他“对美国作出杰出贡献”功勋章;艾森豪威尔总统使他成为“联邦杰出文职人员”奖章的第一个获得者;尼克松在公开场合赞扬他是“一个伟人,是勇敢、爱国主义和忠诚老实的全国性象征”。胡佛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至今,他的名字——埃德加·胡佛,仍然被镌刻在联邦调查局总部的大楼上!与此同时,胡佛又是一个饱受抨击的人物:有的美国总统渴望干掉他,但又惧怕他的秘密档案库;胡佛利用肯尼迪的把柄,保证了肯尼迪的对头约翰逊当上副总统;胡佛受到美国黑手党的控制;胡佛是一个性变态者;胡佛这位美国“英雄”人物却接受富翁们的礼品和钱财,还占用联邦调查局的资金和设备……

那么,胡佛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1895年1月1日上午7时30分,胡佛诞生在华盛顿离白宫不远处的木板房里。胡佛的父亲出身卑微,在政府部门担任印刷工作。母亲玛格丽特·沙伊特林是高级护士,并出身名门,祖上是瑞士的高级官吏。胡佛是个好虚荣的人,他很少谈及他的父亲,倒是经常谈起他的母亲。

胡佛从小受到相当严格的家庭教育,他的母亲在这方面的贡献很大。在性格塑造方面,胡佛完全继承了母亲卓越的判断能力。小时候的胡佛非常聪明,成绩很好,还参加了本地教堂的合唱团,并在11岁时做了令他父母惊讶的事情——胡佛自制了一份报纸,刊载自己收集的自认为重要的新闻资讯,并要求每份报纸收取一美分的报酬。母亲十分高兴,并支持他的行为。此外,胡佛能够持之以恒地记日记,其内容五花八门,什么都有。由此可见,胡佛不仅头脑灵活,而且精力充沛。

1917年夏天,胡佛在华盛顿大学完成了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的学业,顺利毕业。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多毕业生都对战争充满热情,纷纷走向武装部队,但胡佛却千方百计弄到“暂缓入伍证明”,并通过关系顺利进入司法部工作。工作后的胡佛十分敬业,令他的主管乔治·迈克森颇为看重。经过乔治·迈克森的举荐,22岁的胡佛正式加入了战时行动处,此部门属于调查局,胡佛的工作范围就是对付德国间谍可能进行的间谍或破坏行为。儿时的锻炼和天生的聪明使胡佛在这项工作上如鱼得水,因此他干得更加卖力。他的敬业深得上司的喜欢,一年内给胡佛加了3次薪水。

1924年,胡佛被任命为联邦调查局局长,没有人会想到,胡佛在这个位子上一坐就是48年,对美国后半个世纪的历史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胡佛上任后,立即对调查局进行了“大整顿”,同时扩充人员和机构,先后成立了指纹鉴定处、调查处、调查局国家警察学院、实验所等机构,并制定了训练特工的条例,进而确立了现代联邦调查局的雏形。

“不要给调查局抹黑”是胡佛的座右铭。胡佛认为每个特工,无论职位高低,只要一踏入联邦调查局的门,就应该自觉地承担着为联邦调查局做宣传的重要任务。在胡佛看来,每个特工都应该是美男子,不仅要身材高大、五官端正、衣着得体,还必须举止优雅、谈吐不凡、富有教养,让人一看就乐于交往。若特工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相貌,比如说秃头或者长有粉刺等,只要被他看到,都坚决予以开除,不管其才华横溢,或者是他最喜欢的海军陆战队队员等。此外,胡佛曾规定,联邦调查局的所有特工人员,都必须严格地控制体重,不准超标。胡佛对手下的探员实行“强制性自愿加班”的政策。特工被迫早晨7时上班,比正式工作时间提前两个小时。不管有事没事,这是雷打不动的规矩。在联邦调查局任何称职的探员,如果确实工作需要,都会在凌晨2点钻出被窝去捕人,或者通宵加班。这样,联邦调查局就树立了不辞辛劳的形象。

胡佛不仅操控着联邦调查局的形象,更多地还控制着自己的形象。为了避免丑闻的出现,他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全部私生活。“对于像他这样一个有权势的人来说,要保持自己的形象,只有牺牲自己的生活。放弃自己的生活就是他的生活,除此之外他没有其他的生活可言。”

在胡佛时代,联邦调查局走向了巅峰。联邦调查局负责调查一切国内有关安全的事件,并拥有逮捕权。同时,承担调查触犯法律的民事和刑事案件,并为其他执法机关提供指纹识别资料与各种化验服务,负责训练警察、积累犯罪记录等。美国法律对联邦调查局的职责有明确规定:“进行反颠覆、反间谍、反情报活动。”随着联邦调查局权力和势力的日益增加,联邦调查局的大手笔也是一幕接一幕上演。首先是在情报和反间谍业务方面,联邦调查局先同战略情报局争权力,后又与中央情报局争地盘,甚至还曾经与英国情报机构在反间谍方面进行合作。当然,联邦调查局和胡佛一样不是浪得虚名,在反间谍的战争中,胡佛的战略思想很适合当时的情势。苏联的“千面人”鲁道夫·阿贝尔间谍案的破获就是一个有力证明。鲁道夫·阿贝尔是苏联著名间谍,1950年冒名顶替定居纽约,在纽约建立间谍联络中心,领导美国本土庞大的苏联间谍网。阿贝尔在美国潜伏9年,搜集了很多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情报,并送回苏联总部。胡佛早就注意到了有这样一个隐形人,在经过有步骤的搜索后,最终使阿贝尔被联邦调查局逮捕,判处30年徒刑。

传记作家理查德·海科在其所著的《傀儡王:J.埃德加·胡佛的秘密一生》书中这样写道:“胡佛知道怎样保守秘密,这是他成功的真正原因。他不仅知道这些秘密,而且没有人知道他究竟知道哪些秘密。”“没有一位总统敢解雇胡佛,因为没有一位总统知道胡佛究竟知道些什么,这对总统来说是最大的恐吓。”

1972年5月2日早上,胡佛在自己的家中离开人世。消息传到尼克松总统那里,当天下午,尼克松总统十分欢欣地在自己的私人日记上写道:“他在一个适当的时候死了;幸运的是,他是在位的时候死的。如果他在之前被迫下台抑或主动辞职,他都很可能被人杀死。”

然而,在对全国发表的官方讲话上,尼克松却不能表露自己的欢愉,他是这样说的:“今天,所有美国人都对埃德加·胡佛先生的去世感到悲伤。作为联邦调查局的局长,胡佛先生拥有赤诚的忠心、卓越的能力和非凡的奉献精神。可以说,他是在他自己所生活的这个年代里的一个传奇。”

胡佛死后,有人在他的绝密档案里发现其拥有883名参议员、722名众议员的黑材料,还对白宫要员也同样花费心思搜集黑材料。此外,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在1975年发现,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等总统为了党派斗争的政治目的,都曾经利用胡佛的联邦调查局进行过窃听和监视等活动。总统们是在利用联邦调查局为自己争权夺利服务,而胡佛则是在为其办事的同时抓住了他们的把柄。而且,胡佛掌握的历任总统的“材料库”不仅仅是这些,这也是为何历任美国总统都想把胡佛从联邦调查局局长的宝座上拉下来,但都不敢的原因。

胡佛的离去让很多人感到高兴,但是没有人在公众场所发表过对他不利的言语,因为大家都害怕遭到这个神秘人物的报复。只有马丁·路德·金的遗孀站了出来,她说:“一个可悲和危险的环境终于离我们而去了。在胡佛的统治之下,联邦调查局所收集的文件里充斥着谎言,据说还有一些政府高官,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丑闻。这种爆炸性的秘密必须以适当的方法被掩盖,而黑人和黑人自由运动就成了这种不名誉活动的靶子。”

凡事都有戏剧性的一幕,胡佛虽然掌握了无数人的秘密文件,而令很多人认为他是个危险人物,但他自己的一些丑闻也被别人牢牢抓在手里。这正应了一句古话,控制别人的人也必将被别人控制。

感情上的不顺利让胡佛成了一个同性恋者,他和比自己小5岁的下属克莱德一直保持同性恋关系,而且经常偷偷光顾同性恋俱乐部。可胡佛必须绝对维护自己和联邦调查局的形象,所以他在公开场合抨击同性恋。在他活着的时候,联邦调查局中虽然有人知道胡佛是同性恋,但是没人敢说出去,因为联邦调查局特工只效忠胡佛一个人,只听从胡佛一个人的命令。美国老牌黑手党则抓住了胡佛是个同性恋的把柄。黑手党掌握的关于胡佛的材料,使得黑手党在胡佛时代未受打击,并得到了迅猛发展。

可见,胡佛在总统与议员那里是个危险人物,原因无非就是他掌握着总统与议员的把柄。即使在今天的联邦调查局,胡佛都是作为一个时代伟人被载入史册的。

抓捕参加“帕斯特里欧斯行动”的 8名纳粹间谍

联邦调查局的主要工作是对内工作,也协助中情局等情报部门进行反间谍工作。联邦调查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罗斯福总统的要求下肩负起反间谍、反破坏和反颠覆的任务。在传奇局长胡佛的领导下,联邦调查局办了几件大案,最有名的是在短时间内抓获8名到美国执行破坏任务的纳粹间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在偷袭珍珠港之后,德国元首希特勒就开始向美国宣战,他命令德国军事情报机构展开对美国的间谍战与破坏战,让美国公民也生活在惊慌和恐惧当中。为此,德国间谍机构精心策划了 “帕斯特里欧斯行动”,该行动的计划是招募曾经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期的德国公民,让他们乘坐潜艇秘密返回美国东海岸,然后用炸药对一些美国大城市发动恐怖袭击。炸弹袭击的目标主要包括美国的火车站,纽约的犹太人商店、铝工厂,尼亚加拉瀑布旁的水电厂,俄亥俄州和密西西比河沿线的运输船等。

据悉,纳粹间谍们被招募后集中在柏林附近的一所军事学校中接受 “破坏课”的训练,他们除了要学会如何使用炸药、如何炸毁铁轨、如何驾驶火车外,还要学习各种间谍技巧,包括怎样隐藏身份融入美国社会、怎样使用隐形墨水进行书写等。后来,这些间谍还去德国的铝工厂、火车站、水渠和其他地方进行参观,在参观中他们被告知,同类工厂中哪些地方是最易袭击的弱点。

经过一系列的训练之后,最后共有8名纳粹间谍组成两个小组参加了密谋袭击美国的“帕斯特里欧斯行动”。1942年6月14日,在浓雾的掩盖下,第一小组的4名纳粹间谍乘坐德国U型潜艇,经过19天的秘密航程悄悄驶近美国东海岸,第一小组的头目乔治·达斯奇和3名同伙在纽约长岛的阿马甘塞特海滩悄悄登陆。他们随船携带了大量高能炸药、雷管和装有硫酸的水笔等,此外还携带9万美元的现金。几天以后,第二小组的4名纳粹间谍也在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市附近的彭特维德拉海滩秘密登陆。

不过第二组纳粹间谍的运气显然不如第一组,他们刚来到海滩上,就被一名在附近巡逻的美国海岸警卫队成员约翰·库兰发现。约翰·库兰立即上前盘问,4名纳粹间谍声称,自己是一伙渔民,船不巧搁浅了。约翰·库兰并不相信他们的话,要求他们一起随他到海岸警卫队办公室接受检查。这下,4名纳粹间谍慌了神,凶相毕露,一会儿威胁约翰·库兰,一会儿又试图用金钱收买约翰·库兰,总之软硬兼施。多年的经验告诉约翰·库兰,这4个人绝非等闲之辈,为了使4名纳粹间谍不怀疑自己,约翰·库兰表示要给点封口费,对方立刻给了约翰·库兰260美元。约翰·库兰回到海岸警卫队办公室后,立即汇报。虽然美国警察没有抓住这4名纳粹间谍,但这让美国警察提高了警惕。联邦调查局迅速介入,展开全面调查。

“帕斯特里欧斯行动”成员在纽约市侦察多日,发现无从下手,渐渐失去了参加行动时的激情,纷纷用带着的钱在纽约的夜总会花天酒地,放浪形骸。组长乔治·达斯奇对在美国境内制造炸弹袭击事件失去了信心和勇气,他改变念头,决定向联邦调查局自首。可是联邦调查局纽约分部的特工根本不相信乔治·达斯奇的供述,并把他当成一个胡言乱语的“疯子”。无奈之下,乔治·达斯奇决定前往华盛顿,到联邦调查局总部自首。“他们一定会相信我的。” 乔治·达斯奇这样想。

到了联邦调查局总部,乔治·达斯奇的待遇跟在纽约一样,仍然被认为是疯子,直到他将随身携带的大量美元展现在特工面前,联邦调查局官员才开始认真对待乔治·达斯奇所说的话。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得知消息吓出了一身冷汗,下令封锁纽约和佛罗里达州的主要交通要道,并对过往车辆进行严密排查。6月27日,另外“帕斯特里欧斯行动”的7名参与者全部被抓获。

8名纳粹间谍被捕后,罗斯福总统决定绕开繁琐的民事法庭程序,设立一个特别军事法庭对这几名纳粹间谍进行审判。这起审判在美国司法部的一个房间内秘密进行,事实上还是联邦调查局在审讯。

很多人对这起“军事法庭审判案”的合法性提出置疑,被指定为8名纳粹间谍辩护的一位美国陆军上校说:“我们认为,美国总统下令建立这样的军事法庭是不合宪法的。”争议闹到了美国最高法院,但最高法院也认为,这是战时,所以总统的决定没有错。

联邦调查局开始审讯,8名德国间谍一一招供。6人被处死,2人被特赦,但这已经是6年后的事情了。

8名纳粹间谍案的顺利告破,虽然是因为间谍内部起了冲突,但联邦调查局在审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专业却是最终使那些间谍招供的主要原因。

21世纪间谍第一人:美俄双重间谍汉森

2001年2月18日,一名50多岁、长相平庸的男子手提公文包在离华盛顿不远的弗吉尼亚的一个公园里慢慢行走,他四下张望了一遍,随后把公文包放在一个隐蔽的地方,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开。他走后不久,一个俄罗斯人就将公文包取走。然而,这一切都被联邦调查局特工监视着,并录了像。同时联邦调查局特工在另一处地点查获了俄罗斯间谍机构按约定给付的报酬。这名男子晚上回到家中,就被几名在他家中等候的联邦调查局特工逮捕,他没有反抗。

这名男子名叫汉森,是给美国联邦调查局服务了25年的资深特工,但他同时也为俄罗斯充当间谍,并且长达15年之久。

谍情败露

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尽管汉森是联邦调查局反间谍高手,但同样也会暴露。事情起源于1994年,在高级反间谍官员奥尔德里奇·H.艾姆斯夫妇间谍案的查处过程中,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隐隐约约觉得在这起间谍案的背后似乎还隐藏着一个更大的人物,因为美国人从克格勃内部搞来的情报都不是艾姆斯夫妇提供的,而这个幕后的人物不是在联邦调查局就是在中央情报局内部,如何挖出这个隐藏着的大人物成了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的当务之急。联邦调查局随即秘密抽调最出色的外国情报官和反间谍情报分析专家,其中包括汉森的同事展开秘密调查。中央情报局则想方设法让其在俄罗斯境内的潜伏间谍搞到相应的证据。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00年深秋,一本神秘的卷宗被带回了华盛顿。厚厚的卷宗内,记录的是一个代号“B”的美国人向苏联的克格勃和俄罗斯的对外情报局出卖情报的详细情况,但翻遍卷宗,却没有这个间谍的真实姓名。如果采取拉网式搜索,仅联邦调查局的在编人员就超过28000人,查证工作之浩繁无异于大海捞针。

恰在此时,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派驻纽约联合国代表团的秘书谢尔盖·特列季亚克夫和夫人伊丽娜被成功策反,投靠了美国。他们夫妻向美国和盘托出了所知晓的情况,并将10多封“B”写给俄国人的亲笔信交给了联邦调查局,调查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经过严格的审查和考证,“B”竟然是联邦调查局的反间谍专家——汉森。因为所有的秘密文件都能追溯到汉森那里。

然而,汉森不愧为联邦调查局训练出来的老牌特工,他的反侦察能力让联邦调查局的同事们咋舌。“他经常检查联邦调查局的记录,以便随时发现他自己及其使用的接头地点是否正受到联邦调查局的调查。”所以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有抓着汉森的任何把柄。直到美国国务院窃听器案件曝光后,汉森与俄罗斯间谍联系的方式终于被联邦调查局的调查人员发现了。

联邦调查局的特工发现,2000年12月12日,汉森4次驾车通过弗吉尼亚州维也那小镇弗克斯通公园一交通指示牌,联邦调查局的特工怀疑此处可能就是俄罗斯间谍的接头信号点。至此,联邦调查局高层才确信汉森就是代号为“B”的俄罗斯间谍。

间谍千面人汉森其人

汉森,1945年出生于芝加哥。1966年在盖尔斯堡的诺克斯大学获得化学学士学位,1968年又在西北大学牙科专业毕业,1971年获该校会计硕士学位,1973年成为注册会计师。1971年至1972年汉森在一家芝加哥公司任初级会计师,期间他加入了芝加哥市警察局的一个反贪特别小组,担任调查员,监视警官。

1976年1月,汉森加入联邦调查局,并开始在印地安那州供职,后接受任务穿梭于纽约和华盛顿总部两地。由于汉森在大学学过俄语,因此在联邦调查局工作特别吃香,被连连升级,专门负责间谍和反间谍行动。

汉森是6个孩子的父亲。在众人眼中,汉森少言寡语,一门心思扑在家里,是个好丈夫和好父亲。他的邻居认为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有人抱怨他任由家里的狗到处乱跑,给别人带来不便。得知他被捕的消息时,他的邻居和老同事都惊呼“不可能”。汉森一家生活在弗吉尼亚州一个中产阶级社区,他们拥有一栋高低结构的砖木房子,带车库,价值30万美元,还拥有一辆福特轿车和郊游用的一辆小货车。一家人的生活并不奢华。联邦调查局的同事认为汉森是一个顽固、平淡无奇、不喜欢应酬的人,他们背后都叫他“送葬者”,因为他老穿深色而不入流的西装。

汉森工作兢兢业业,为人低调。1985年,他被派往联邦调查局纽约分局工作,两年后,升为苏联部门的主任,从此开始接触有关美国对苏联进行间谍工作的所有资料。汉森的老上司大卫·梅尔后来说:“汉森能够接触所有的资料、方法、技术、目标。”“联邦调查局反情报部门中仅有少数人必须知道所有的事情,汉森就是其中之一。”汉森同时还能够直接接触几乎所有的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及其他情报机构的反情报文件。

1995年2月直至2001年1月,汉森是联邦调查局驻国务院外交使团办公室的高级代表,他负责部门间的反间谍的工作。在国务院二楼汉森曾设有办公室,在那里负责代表联邦调查局监视外国外交人员在美国的活动,并与国务院进行协调。国务院曾给予他不受检查的特权,让他可接触有关外国使节官员活动及身份的机密资料,直至自由进出国务院总部保安禁区。因此,有人说,汉森“能翻美国的家底”。

毛遂自荐甘当双面间谍

1985年10月1日,汉森主动把一封信放到了苏联驻美大使馆情报人员住宅前的信箱里。在这封用打字机打出的信中,汉森以署名“B”向苏联承诺——会在短时间内向苏联提供美国情报机构的最高机密档案,并且所有档案皆为原件,相信贵国的专家一定会对这些文件作出评价,并认为应当支付他10万美元的酬劳。同时,汉森在这封信件上声明,为了安全,绝对不暴露身份,只会用代号“B”或“贝克”等化名与苏联情报员进行联络,不会用真名。对此,苏联克格勃喜出望外,但也怀疑这封信是美国的圈套。在进行一系列查证之后,指示驻美国的克格勃成员尽一切可能满足汉森的要求,并且全力配合他的间谍工作。

汉森作为反间谍领域的资深探员十分精明,不仅美方10多年来无法得知其身份,就连苏联与俄罗斯在他被捕前仍不知道其真实姓名和在联邦调查局的职务和级别。在与苏联和俄罗斯的交易中,他拒绝与对方情报人员作任何面对面接触,或亲赴会面地交收情报资料,因此汉森的双面间谍生涯得以持续15年之久。

汉森的工作方法十分独特,联络办法也是别出心裁。汉森要求苏联和俄罗斯的情报人员以在《华盛顿时报》刊登修车广告为索要情报的信号,广告的内容也是汉森定好的:“道奇汽车1971年出厂,外交家系列,需作引擎维修。有兴趣者请于下周一、周三或周五下午电话联络。”在与对方接头时,还规定了双方的暗语。汉森会在电话中自称“拉蒙”,而接头方则要说:“对不起,那卖车的人不在,请你留下电话号码。”汉森还自编了一套密码系统:在通信中,汉森在所有年、月、日及时间数都加上6。比如说,3月6日会写成9月12日,而上午8时便会变成下午2时。汉森精通电脑科技,2000年他又建议利用掌上电脑通讯系统来高速传送资料。

和汉森与苏联或俄罗斯联络办法不同,双方交换情报和金钱等的方式却是十分普通,因为汉森相信,容易的方式反而更加保险。双方交换情报资料和金钱等的地点通常都是在华盛顿郊区的森林里。 汉森规定交换的办法:汉森在路标的侧面纵向贴白色胶带,表示他已经准备好可以取的包裹。苏联或俄罗斯方面则横向贴白色胶带,表示东西已经放好。此时,汉森再垂直贴白色胶带,表示东西已经收到了。

被捕后的汉森承认10多年间曾向苏俄泄露了无数名同僚的身份,联邦调查局针对苏俄的反间谍技巧以及大量机密资料。汉森也涉嫌曾向俄方供出至少3名替美国办事的美俄双重间谍的身份,导致他们先后被俄方拘捕,其中两人更被处死。汉森还曾将不少美国尖端电子侦察技术,如精密电子窃听及长距离情报信号收发等资料交给俄罗斯。

谍星落幕

汉森料到自己早晚会出事,他曾经向俄方表示不用现金改用钻石交易,并要求对方提供逃亡计划。2001年2月18日,汉森被捕。2月20日联邦调查局局长弗里奇在华盛顿联邦调查局总部召开了紧急记者发布会,透露了18日被联邦调查局逮捕的高级特工汉森15年来充当苏联和俄罗斯间谍的惊人消息。

最终,出于国家利益考虑,美国联邦法院因汉森犯有间谍罪,对他判处终身监禁,并不得保释。

也许有人会问,汉森为何能够长年累月为苏联和俄罗斯从事间谍工作而美国情报机构却一无所察?据联邦调查局局长弗里说,汉森以前曾经接受过好几次测谎器测试,均未暴露任何疑点。汉森之所以能够长期潜伏在国家情报机构的心脏而不被发现,是因为汉森具有25年的特工经验,非常精通反间谍技术。汉森作为一个美俄双面间谍,能长期隐藏在联邦调查局内部,所依靠的是两面派手法。伸出他的右拳,打击苏联或俄罗斯,而为美国服务;伸出他的左拳,向苏联或俄罗斯出卖情报,来损害美国。

那么,这位深受联邦调查局信任的高级官员,并有着舒适和谐家庭生活的汉森,为什么甘心当一名双面间谍呢?也许,从汉森给苏联的信件中,可以得出结论。汉森与苏联合作6个月后,曾向苏联表明自己做间谍不单是为钱。他在信中说,他十分仰慕著名的英俄双重间谍菲尔比:“我14岁看了菲尔比的回忆录后,便下决心走这条路。”

附:本章内容主要参考:

1. 亚诺编著,《FBI美国联邦调查局全传》,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2. 罗尘著,《联邦调查局》,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同类推荐
  • 乞尾赖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乞尾赖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又称《吴孙子兵法》《孙子》。相传为春秋末吴国将军孙武所撰。它是世界公认的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全书共13篇。
  • 总体战(战争论丛书)

    总体战(战争论丛书)

    《总体战》的主要军事思想包括:一、现代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二、总体战的基础是民族的精神团结。必须控制新闻舆论,利用一切手段进行精神动员;三、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粮食、服装、燃料等重要物资要大量储备;四、军事行动协同、突然、迅猛。要陆海空三军协同,选定X危险的敌人为主攻目标,不宣而战,集中兵力,速战速决;五、建立集中统一的战争指挥体制,以具备卓越才能、坚强品格、充沛精力、敏锐观察力的人为统帅。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理论对现代军事思想的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希特勒更是将其运用于二战。
  • 重燃热血年代

    重燃热血年代

    作为军迷的他在意外的回到了2009年,面对着熟悉的生活,面对新的机遇,他又该何去何从。重来一次,他又能创造出多少奇迹。作为军迷,他又该如何让军迷这个群体重新被大众所接受,改变其在世人眼里的那些负面形象呢。且看一位军迷,如何走一条崛起之路,让军迷这个群体以崭新的面貌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同。
  • 反舰导弹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反舰导弹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导弹是一种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可以指定攻击目标,甚至追踪目标动向的无人驾驶武器,其任务是把战斗部装药在打击目标附近引爆并毁伤目标,或在没有战斗部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动能直接撞击目标,以达到毁伤的效果。也就是说,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
热门推荐
  • 前妻的男人

    前妻的男人

    【推荐小鱼的新文,其他作品《妻子的新欢》,《前妻的男人》姐妹篇哦!】看过某电影之后,突然发现,这世上最可怕的情敌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身边的闺蜜。--题记余归晚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闺蜜竟然会替她把老公照顾的那么好。当闺蜜挺着肚子来找她的时候,余归晚二话不说直接给了她一巴掌,冷笑道:“凌薇,他要是想娶你的话,让他亲自来跟我说。”离婚,对余归晚来说一个不小的打击,但是却让她知道一个真理,男人爱你的时候,你是宝,不爱你的时候,你就是路边的一根野草。遇上莫辰逸是余归晚生命中最大的一个意外,在她最潦倒的时候,他将她收留了。余归晚说:辰逸,易扬的背叛让我不再相信爱情,也让我以为自己失去了再爱一个人的能力,可是当遇见你的时候,我知道自己无法逃避,我愿意倾尽我的一生再爱你一次。莫辰逸:晚晚,我也曾经爱过一个女人,爱到忘记了自己是谁,一直到后来,我才知道,真正爱一个人是不管她身在何处,我的心都会随着她离开。有人说,他们的爱就是一场追逐的游戏,他追,她跑,他停下来的时候,她却反追他……在这个爱情里没有风花雪月,有的只是他们彼此的一颗真心。
  • 转变 (龙人日志系列#1)

    转变 (龙人日志系列#1)

    《转变》一书是年轻读者的理想读物。摩根莱斯把一个原本可能是典型的龙人故事巧妙地做了一个有趣的转折。《转变》清新而独特,有许多青少年超自然故事的经典元素,龙人日志系列#1重点围绕一个女孩……一个特别的女孩!……《转变》很容易阅读,但节奏很快……推荐给喜欢读温和超自然罗曼史的读者。普通级。
  • 亮出真我的资本

    亮出真我的资本

    亮出“爷爷”的资本:做人莫做“孙子”;成超世之奇才:立坚忍不拔之志;学习不辍:武装自己为“亮”展翅;学好语言:亮出“爷爷”的魅力;自我形象设计:亮出“爷爷”需“包装”;第一次亮出自己:让对方永远记得你;积极社交:“爷爷”的“亮”路好走;与众不同的思路:亮出“爷爷”的思维突破;成就事业:亮出“爷爷”的辉煌;追求爱情:亮出“爷爷”的活力;亮出家庭:全家融融,脸上有光。
  • 总裁的傻妻

    总裁的傻妻

    《总裁的小前妻》“拓,我怀孕了,宝宝是你的,我想请问?”缠绵过后,她将自己有身孕的事情告诉他,以为他会高兴?“去医院把孩子打掉,你不配生我的孩子。”一张支票,狠狠摔在她的脸上,他无情下完命令转身离开…の四年后の“宝宝,今天你生日哦,想要什么礼物呢?”年轻女子温柔看着怀中的小帅哥,今天是小帅哥三岁生日。“妈咪,亲亲,妈咪,宝宝想要有个妹妹。”小男孩搂着女子亲下她脸颊,小脸上满脸期待的说着心愿。“我替她答应你,你很快就会有可爱妹妹。”男子的出现,令女子心头一震,她吓得慌忙抱着儿子离开。“帅锅叔叔,你耐我妈咪吗?我们拉勾勾。”小男孩竟躲开女子,跑去与男子拉勾勾,似乎很喜欢男子?四年之后,他忽然出现,强行霸入她家,夜夜霸上她的床…《总裁的‘傻’妻》“哥哥,别脱我衣衣,我不要,呜呜会痛痛…”娇美人儿缩在床上咬着唇瓣,小手紧紧抱着自己,缩在床角她怕怕…“女人,乖乖的躺着,嫁给我,就得陪我睡…”俊脸一沉,他上床将女子压在身下撕掉她的婚纱,该死的企业联姻…“哥哥,你的嘴嘴看起来好好吃哦。”她笑眯眯的抱着他的脖子,强吻了男人的嘴,把他的嘴当成了好吃的…“朵儿,你是不是经常这样亲男人?”俊眸紧盯着她的娇美脸庞,一想到她可能亲过别的男人他就超级不爽…
  • 书法门外谈

    书法门外谈

    本书是著名艺术鉴赏家柯文辉对书法艺术的品鉴和评论,内容包括大师离席的时代、马一浮的书法、林散之印象、钱君匋的印等50多篇,气韵生动,细节传神,诗境澄朴。评书,品人,记事。文字信手拈来,佳趣迭出,且时有高明独创的见解。既是其30年书法评论文章的结集,也是他对书法界观察与思考的见证。
  • 异现场调查科3:亡命徒

    异现场调查科3:亡命徒

    东方古老武功遇到西方吸血鬼,中国版《暮光之城》。一段穿越了千年时光的不朽爱情,一部吸血鬼的传奇。案件扑朔迷离,各种异能战士为了青春为了正义,不断和比自己更加强大的敌人战斗。鲜血和青春,爱情与生命,有机融合在了一起。
  • 红尘行吟(全集)

    红尘行吟(全集)

    《红尘行吟》分上下两册,一共六章,计有600余首诗词。诗作有时代气息,有思索,有情感。从开篇的《观景抒情》到结语的《参禅悟道》,王锦森的浪漫之心贯穿始终,不蔓不枝、不雕不啄、不掩不映,发自内心的真情书写。
  • 书剑恩仇录(下卷)(纯文字新修版)

    书剑恩仇录(下卷)(纯文字新修版)

    《书剑恩仇录》是一部讲述清乾隆年间红花会群雄在年轻总舵主陈家洛的率领下,反清复明的故事。清朝大臣陈世倌之子、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获悉一个惊天秘密:当朝皇帝乾隆竟是他胞兄。乾隆下江南,兄弟相见,陈家洛以兄弟之情、民族大义力劝乾隆恢复汉室江山,乾隆虚与委蛇,假意答应,一张暗藏杀机的大网却在慢慢撒开……《书剑恩仇录》一书中描写了仁人志士对生命的坚忍、对使命的执著,虽屡遭失败,却不掩人性的光辉。
  • 边缘的人生

    边缘的人生

    香港作家黄碧云花了多年时间搜集数资料,写成了以吸毒者为题材的《烈佬传》。小说处处流露对隐于黑暗的小人物的关爱。本文从用心写作说起,指出作者如何努力尝试走入他们的世界。为了更真实地演绎这些人的故事,让他们可自我发声,她更一改以往暴烈血腥的创作风格特色。第一人称的回忆叙事,平淡的演绎,简浅的句子,广东口语的夹杂等,均可说是为了实践这种创作理念而运用的艺术表达手法。此外,男主角虽处于社会边缘角落,却无碍作者表述其中的人情世界。
  • 农家俏妃

    农家俏妃

    为了给断腿的二叔接骨,白芍被亲四叔卖到了妓院。拼了性命逃回家,全家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