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2200000013

第13章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12个关于功高震主的历史教训(7)

自古以来,开国皇帝多是大开杀戒,把打江山的一些良臣谋士当成阶级内部的敌人除掉,而一些自以为是的功臣却不知功高震主,不能在拥有富贵之后装糊涂,以保全自身,结果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为天下人耻笑。历史的血腥至今犹能嗅到,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古代如此,虽然现代不像古代稍有不慎就招来杀身之祸,但竞争之残酷与古代相比并不逊色,所以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职场都要参透这一心机,要学会急流勇退。

★教训21:共患难易,共富贵难——李善长屈死

臣为君死原因有很多种,但忠心耿耿,一心为皇上效力也得死,就未免有些说不过去了。所谓雷霆易怒,天威难测,皇帝仅凭个人的判断就可裁判生杀大权,那么生命也似乎太儿戏了。

朱元璋早年寄身寺庙,暂作和尚,后见郭子兴起兵反元,遂投奔义军,在南征北战中李善长一直追随他左右,直到最后他取得帝位,李善长也是忠心为其效力。

早年,朱元璋对李善长一直很信任。有一次朱元璋问他:“四方征伐,何时定乎?”李善长当即回答:“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公濠产,距沛不元。山川王气,公当受之。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朱元璋大为赞赏。从此,他视李善长为知己,令其参预机务,主馈饷,深受重用。当朱元璋威名日振,诸将来归者与日俱增,李善长便认真考察,辩贤愚,别优劣,量才录用,朱元璋无不言听计从。

朱元璋的主帅郭子兴为人暴躁,忌能护短,又好猜疑。朱元璋虽受宠用但处境险恶。郭子兴有时听信谗言,疑朱元璋欲夺其位,于是收回朱元璋一部分兵权,还有意把李善长置于自己的麾下,以分割他们的联系。李善长“固谢弗往”,婉言谢绝了。通过患难与共的生活考验,朱元璋更加信任李善长。不久,朱元璋帅众渡长江,拨采石,趋太平,克集庆,并以集庆为根据地,西征陈友谅,南攻张士诚,东平方国珍,乃至北伐大都,李善长都参预帷幄。经过十余年的南征北战,大半个中国已在朱元璋的控制之下了。为了实现“成帝业”的目标,1368年,李善长和刘基、朱升等一批功臣,向朱元璋“劝进”,终于使朱元璋在金陵正式登上皇帝宝座,大明王朝由此开始了。

按道理说,像李善长这样一心为主,与君主出生入死的功臣应该得到重用,不说以后有多少荣华富贵,但至少也可善始善终吧!但李善长的悲剧在于他所遇到的是一位善猜忌的君王。在朱元璋这位专制独裁的封建帝王的心目中,“功臣”往往功大“过”也大,所以他们无不都是被猜忌的对象,与他们只可共患难,忌能共安乐?

所谓“共患难易,共富贵难”,历史事实都为此作了例证。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之后便泛舟五湖;张良在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之后便飘然远行;朱升在帮助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不久,便乞求告老还乡。这些慧眼识人君的人臣,由于能够看清时势的变易而“鸟尽弓藏”,也不仅是为了洁身自好,而更重要的还是向往能够以终天年和为子孙计。李善长辅佐朱元璋建功立业,有类似范蠡和张良,他与朱升更是袍泽同俦。但在功成身退上去未能像他们那样干脆利索。

朱元璋在即帝位之后,逐渐感到帝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虽几经设法加以调整,但并不令他满意,最后决意废除这一制度。中国历史上皇权与相权在官僚制度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君相之间还可以相维相系,宰相协助君主理万机,君主依靠宰相御天下。但令朱元璋坐寝不安的历史教训时常盘桓在他的脑海里。如:霍光、曹操、司马氏父子和桓温等人,都是以相权压倒帝权的有名人物。而在实际生活中,君相之间的权力冲突日益加剧,朱元璋在即帝位之后,逐渐感到帝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虽几经设法加以调整,但并不令他满意,最后才决意废除这一制度。导致朱元璋和李善长之间关系也逐渐疏远,竟至互为敌意。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遂导致后来李善长满门被斩。

“胡惟庸谋反”一案是致李善长冤死的导火索。朱元璋是权力欲极强的人,凡事都要自己做主,但是丞相一职,却对皇帝的至高权力起了分权和牵制作用。因此,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就显得尤为突出。胡惟庸又是一个依权仗势,专横跋扈的人物,他在朝中结党营私,组成一个淮人官僚集团,排斥异己,独操生杀黜陟大权。与朱元璋这样一个十足地自私猜疑的雄主当然如同水火。朱元璋深虑身后子懦孙弱,生怕和他自己并肩起事的一些功臣宿将不受制驭,由此而对丞相制深恶痛绝。朱元璋常常用历史的经验教训,作为治国的借鉴。他曾指出:“乱自秦起,宰相权重,指鹿为马。自秦以下,君天下者,皆不鉴秦相之患,相继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既有历史的教训,又有现实的情况,于是决心废除丞相制度,以期永固皇权,而要废除丞相制,自然要先向胡惟庸开刀。

在朱元璋向胡惟庸开刀之前,刘基突然暴卒,有人说这是胡惟庸毒死的。据《明史》载:“御史中丞刘基亦尝言其(胡惟庸)短,久之,基疾,上遣惟庸挟医视,遂以毒中之。”这件事是真是假,当属疑案。但这正可被朱元璋用来作为加罪于胡惟庸的一个把柄,为了尽快给胡惟庸定罪,朱元璋便叫汪广洋来作伪证。汪广洋虽和胡惟庸有隙,但他是个持身以正、小心谨慎的人,既不愿捏造事实,陷人以罪,也不想传布谣言,行涉轻薄。而是采用息事宁人、一了百了的办法,对于刘基被害的传言,他是持否定态度的,当朱元璋问他时,竟说:“无有。”汪广洋的回答正是朱元璋不愿听的。因此,“帝怒责广洋朋欺,贬海南,舟次太平,帝追广洋赐死。”

处死汪广洋,是给功臣们一点眼色看看,这对胡惟庸的震动更大。因为右丞既死,左丞自是岌岌可危。果然不出所料,不到一年,胡惟庸的大祸降临了。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罪杀丞相胡惟庸;又以镇压奸党为名,株连蔓引,诛杀了一些公侯、大官僚,并乘机取消了中书省。还立下家法,以后不许再设丞相一职。从此,由秦始皇开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中的丞相制度废掉了,皇帝成为综揽政事最大的独裁者。

胡惟庸被诛,只是朱元璋屠杀功臣的开始,从此,“坐堂死者甚众”,李善长自然在所难免。因为胡惟庸是李善长亲自举荐的,且两人过从甚密。杀胡惟庸岂能不杀李善长?但李善长随朱元璋时间较长,功劳卓著,位极人臣,影响较大。要想杀李善长,必须罗致罪状方能下刀。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而要惩治李善长,最好的办法莫如把他列入“胡党”中加以问罪。也不知是不是李善长的运气不好,此时的另一件事正好促成了朱元璋对其入罪。当时有一批在京城的人犯了罪要发配到边境,其中有一位叫丁斌的与善长有“私亲”,善长为其说情,而丁斌又曾经“给事惟庸家”,于是朱元璋便抓到了这个难得的“机遇”向李善长问罪了。先是逼丁斌揭发李存义往日“交通”胡惟庸的情状。遂逮捕了李存义父子,并逼李存义交代李善长与胡惟庸的交往过程。特别是李存义揭发胡惟庸劝善长一同谋反的事实,善长虽不愿为,“然颇心动”。仅此一罪,足够问斩了。再加上又有人告李善长包庇胡惟庸派往捕鱼儿海(今内蒙古东部贝尔湖)与蓝玉联系的“使者”封绩,对这件事“匿不以闻”。

事情发展至此,“罪证”俱在,李善长将获重罪已成定局,他的左右也突然“叛变”了。首先是他的仆人们,大家为了免祸,便都纷纷出头首告,把李、胡之间如何密切往来,如何互通贿赂,如何时常摒人密谈等等,都分别揭发出来。编造“莫须有”的罪名,罗列李善长的罪状。为了把李善长的罪状昭告于天下,以见其罪有应得,朱元璋还把李善长及其从犯的供词勒为一书,名曰《昭示奸党录》,印出多册,发往各地,俾众周知。其意一在晓谕臣民,使知所惧戒,不敢再行谋逆;二则也是昭示李善长等都是罪有应得,并不是他大杀功臣。

这时李善长已七十七岁,被赐死,自缢,并株连九族,“遂并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诛之。”在李善长被杀后的三年“蓝玉案”又发生了,被杀者一万五千人。

以史为鉴:

李善长实在是死得冤枉,他完全是皇权与相权矛盾下的牺牲品。但是,李善长的悲剧也因他的性格所致,只知忠诚,却不知为臣三忌:忌功高盖主;忌权大压主;忌才大欺主。只知为君王着想,却不知自谋生路;锋芒太露,不知迁徐移转;触人太多,不知激流勇退。看来在古代做官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同类推荐
  • 穿越燕国当皇帝

    穿越燕国当皇帝

    狼水北岸,三燕故都,龙城考古惊天发现,大型帝王古墓出世。墓葬气势恢弘,墓葬主人何许人也?各路专家汇聚龙城,众说纷纭。考古学博士慕之丘机缘巧合,穿越到古代,化身燕国王子慕容霸,运用现代智慧,远交近攻,纵横捭阖,吞并前泰,和亲晋国,兵不血刃,创建了南北统一的大燕帝国,再现了后燕开国之君慕容垂的悲壮争霸史……
  • 三国之大汉重生

    三国之大汉重生

    魂穿千年,附身柔弱公子刘琦。立志改变这身命运,与群雄争霸于汉末乱世中!强国之路,从大汉重生开始……———欢迎加入书友群658686404
  • 赤壁之崛起荆南

    赤壁之崛起荆南

    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在即,刘贤重生为零陵郡太守刘度的儿子,“萌将”刑道荣的少主。这一次,荆南军阀将以不一样的姿态,闯入曹孙刘三家争战的漩涡里……。
  •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又称义和拳、义和团事件、庚子事变,或贬称为“拳匪”、“拳乱”、“庚子拳乱”等,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
  • 乱世珏公子

    乱世珏公子

    一纸荒唐,一笑轻狂,一身戎装,一杯酒凉。岁月匆忙,如梦一场。在这场注定不平凡的大梦,功名与富贵总在欲望中摇摆。楚家:天下是强者的战利品,道义是平庸之辈的牢笼。江大虎:我不做你故事中的宋江,我是万寨之王。突厥:待我百万铁骑踏入天朝,定让尔等灰飞烟灭。吐蕃:一个自相残杀的国度,别跟我谈情操,可笑。皇帝:保住山河,朕封你做王。儿子:今晚我要睡你女人,你可以出去了。(……)历史的轨迹已经扭曲,危机四伏,战火纷飞的国度,一刻静赏闲云的安宁也是奢侈,那就用自己喜欢的姿势且听风吟吧。
热门推荐
  • 农家悍妻:夫君靠边站

    农家悍妻:夫君靠边站

    机缘巧合,苦命的小村姑获得了一个神奇的空间。从此以后,她便开始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发家致富之路。看来老天对她还不错嘛,上一世,这个短命的冲喜媳妇意外成了炮灰,但这一世,她发誓要救相公,斗恶人,逆袭悲剧人生!
  • 盟主夫人不好当

    盟主夫人不好当

    张沫楚的人生中有两个男人,养父教会了她杀人,男友教会了她如何过普通人的生活,其余的一切张沫楚就像是一张白纸一般。然后,曾经是杀手的张沫楚在没有一丝防备之下就被男友推到了马路上,然后,被车撞死了。张沫楚想着男友明明说过杀人是不可以的,但是,为什么男友要杀她呢?在张沫楚思考着的时候,张沫楚就穿越了,她成了魔教少主。洞房花烛,她居然成亲了,成了万仙盟盟主的夫人。这些她都接受了!可为什么万仙盟盟主都成亲了,还有一大推的小姑娘在山庄下面喊着要和万仙盟盟主成亲啊!有情敌就算了,这个盟主大人也不是什么安分的主子!张沫楚真的很想过一天安生日子啊!这个盟主夫人太不好当了,她可以不要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战国太阁第一人

    战国太阁第一人

    一有日本第一强兵真田信村。二有二天一流二刀流宫本武藏。东国无双本多忠胜,西国无双立花宗茂。三有战国三英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三管四职北畠,斯波,细川,一色,赤松,山名,京极。四有四天王织田四天王德川四天王武田四天王上杉四天王五有五畿七道山城、大和、河内、和泉、摄津。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山阳道、山阴道、南海道、西海道。六有战国六十六国七有贱岳七本枪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糟屋武则、片桐且元、加藤嘉明、平野长泰、胁坂安治。
  • 邪王追妻:盛宠小医妃

    邪王追妻:盛宠小医妃

    她,金牌杀手,一朝穿越沦为太子府的下堂妇,叔可忍,婶不可忍!惩恶女,虐渣男,驯魔兽,惹得桃花朵朵开,却一朵也不摘!他,身份尊贵,不近女色,唯独对她这个世人皆看不起的废柴穷追猛打!“娘子,今日是为夫寿辰,你是不是应该给点表示表示……”他的眼神在她脖子以下的部位四处游离,恨不得将她立刻扑倒!她眸光闪了闪,随手将门边上的雨伞扔向他,“拿着,你的礼物!”“一把雨伞?”“你若不举,便是晴天!”某男俊脸一黑,大声吼道,“过来,为夫现在就举给你看!”是夜,某男化身为狼,一夜八次,某女欲哭无泪!
  • 半神很爱闹

    半神很爱闹

    退隐宗主的不正经生活,宗主个性,皮,皮,皮皮虾……?(????)
  • 此处有仙气

    此处有仙气

    (新书:我家师姐有点强)人人都劝苏楠收了心,安心给某人当厨子,毕竟修仙不易,她资质又那么不好,讨好了某人还更容易求得长生与荣华。但苏楠重活一世,深知靠天靠地靠男人,都不如靠自己。努力修炼,一把菜刀也能勇闯九天。正统修仙文,无金手指,有奸.情无恋情。????(欢脱文)
  • 天才法师进化论

    天才法师进化论

    浑浑噩噩过了十七年的万千千终于发现了自己的独特之处。“绝无仅有”的超强魔法天赋被她浪费了十七年……从“普通人”到“天才”到“传奇”的成长之路。险象环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别想了,不存在的。
  • 诉离歌

    诉离歌

    聂青丝,白府五夫人,原是青楼女子,性格柔和温婉,虽是青楼女子,但却钟情专一。白子夜,白府三爷,白府老爷的三弟。生平喜欢游山玩水,一心都在山水之上,为人性格温和,不喜与人争斗。
  • 快穿之boss大人我来了

    快穿之boss大人我来了

    作为“祖宗”辈儿的人,初缈已经不记得自己活了多久了。天上的日子过于无聊,为了防止自己提前步入老年生活,初缈决定去小世界里玩一圈。本来,她设想的生活是这样的:浪啊~浪啊~浪~哪成想,现实是这样的:撒啊~撒啊~撒狗粮~#往后余生,咱俩把黄金狗粮撒遍亿万小世界,撑死那些单身狗#
  • 大清洗

    大清洗

    斯大林极端崇尚个人绝对权力,为了维护个人独裁,铲除政敌,从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到三十年代晚期,他在苏联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清洗运动,后来变成了一场血腥屠杀。成千上万的苏联党军政和社会团体领导及骨干分子被逮捕,并在审判或根本未经审判便遭到杀害。斯大林的残酷清洗,使苏联出现了大面积的领导断层和人心的混乱,并因而直接导致了二战初期苏联红军的大溃败,短短几周内,数十万苏联红军成了纳粹德国的战俘。斯大林的清洗运动,给苏联人民带来了难以言喻的深重灾难。斯大林清洗运动的序幕,是对基洛夫的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