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2200000007

第7章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12个关于功高震主的历史教训(1)

功高要防震主:“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今天看来,范蠡的这句话真实而形象地道出了那些强权者当皇帝、坐江山的“天机”。正所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强权是强权者的座右铭。

★教训10:竹篮打水一场空——里克伏剑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谋臣总把小聪明当做大聪明,站在历史的前沿阵地指手画脚,却不知自古成王成帝者都是过河拆桥者,他们只顾及自己的王位,一旦王位在坐,哪管你的拼死拼活。

晋献公二十六年夏,献公病重,临死时,将年少的儿子奚齐托付给老臣苟息,并且任命他为宰相,主持国政,辅佐少主。

晋卿里克在先前献公逼死太子申生,逼走公子重耳、夷吾时,为了避祸保身,一直采取中立的立场。这回献公一死,里克无所顾忌,他与邳郑一起,召集原属申生、重耳、夷吾的党羽,策划了废掉奚齐、拥立重耳的阴谋。他先劝说宰相苟息改变立场,但荀息执意不肯违背献公托孤时自己立下的誓言,他便不再理会苟息,而在献公停尸的地方杀掉奚齐。荀息下葬了献公后,拥立奚齐的弟弟悼子为君,里克又在朝上把悼子杀死,荀息无奈只得以身殉死。

晋国的君位空出后,里克和邳郑派屠岸夷去翟对重耳说:“现在国内形势混乱,百姓不安,正是坐江山收民心的时候,您何不归国呢?如您回国即位,我们为您开道。”重耳征求咎犯的意见,咎犯以为时机不成熟,重耳便拒绝屠岸夷道:“我违背父命,出逃在外;父亲去世,又不能谨守孝道,侍丧亡父身边。我怎敢回国即位!大夫还是拥立先父其他的儿子吧。”

此时,客居于梁的夷吾极想回国即位,里克派人去迎请他时,他马上就想答应下来,但他的部下吕省、谷芮劝他道:“现在国内还有可以拥立的其他公子,但里克却派人来国外找您,这不能不叫人怀疑。看来非得凭借秦国的势力回国不可,否则恐怕有些危险。”夷吾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一方面派谷芮去贿赂秦国,约好如得秦国的帮助回国即位,就把晋国的河西之地送给秦国;另一方面又写信给里克说:“如果真能即位,我就把汾阳的一百万亩田地封给您。”于是,秦穆公便发兵护送夷吾归国,齐桓公听得晋国内部动乱,也率领诸侯去晋国;秦、齐诸国共送夷吾至晋后,里克等人就拥立他为君主,这就是晋惠公。

晋惠公即位后,不想实践自己的诺言,他派邳郑前往秦国,婉转地说道:“当初我许诺把河西之地奉送给您,而今有幸归国得以即位。言及土地事时,大臣们都说:‘土地是先君的,您逃亡在外,有什么权力擅自决定把土地送给秦国?’我据理力争,但无法改变他们的意见,所以现在只好向您道歉。”至于对给里克汾阳田地之事,晋惠公压根儿再没提过。不仅如此,他还剥夺了里克的实权。想到重耳还在国外,惠公对已无权力的里克还是放心不下,总是担心他会像对待奚齐、悼子那样对自己下杀手,于是决定赐里克自杀。他仿佛有些不得已似的对里克说道:“如果没有您的帮助,我也当不上君主。虽然如此,但您到底是杀了两位君主和一位大夫,现在做您的君主,实在令人为难啊!”

里克愤然说道:“不废掉旧有的势力,您如何能够继承君位?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您居然说出这种话来,我俯首听命就是。”说完便伏剑而死。

晋国老百姓都知道这件事,他们编了一首顺口溜道:“坏人受了坏人的骗,到底未得他的田;骗子受了骗子的欺,终究未得他的地。得到国家的何其贪,将来难免遇大难;未得田的不警醒,祸乱跟着脚底生。”

以史为鉴:

“坏人受了坏人的骗,到底未得他的田”,不仅如此。还搭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里克伏剑的故事给了我们太多思索的空间。现实生活也一样,在和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自作聪明地去巴结讨好,否则,别人一旦得势反而会误了自己的“卿卿性命”。

★教训11:强国愚民被腰斩——商鞅惨死

商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涉及秦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当然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据说商鞅前后两次大规模颁布变法的法令,一次是在公元前359年或前356年,一次是在公元前350年,前后相隔十年。而商鞅的官位也从左庶长上升为大良造。

大良造本是由貴族担任的辅佐国君的要职,自从商鞅担任此职后,就变成了秦国真正意义上的宰相。而与关东各国的宰相名称相同的“相国”一职,则是在秦武王时代才正式设立的。

改革当然会遇到阻力,这些阻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平民百姓,二是世袭贵族。平民百姓并非不愿意变更旧法,但他们更希望生活安定,不知道商鞅颁布的新法能够持续多久,如果三天两头变更,朝令夕改,再好的法令也不会给百姓带来好处,只能使他们无所适从。

为了取得百姓的信任,商鞅制定好了新法,在颁布执行前先搞了一个试验。他找了根三丈长的大木头立在国都雍城的南门,招募民众,许诺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去北门,就赏赐给他“十金”。当时所谓的金,并非真正的黄金,而是指铜,铜可以用来铸钱,可以做高级器皿,更可以铸造工具和武器,在当时的价值和后世的黄金不相上下。

商鞅所以这样做,就是要向百姓表明,商鞅讲话是算数的,不会欺骗群众。他说要变法,那就一定会变法,法令颁布后就不会轻易修改,经过了这次试验以后,商鞅才开始正式颁布他的改革法令。

新法颁布下去以后不久,都城中很多人都跑去商鞅那里,表示说:“这些新法太严苛了,对百姓来说太不方便了。”可想而知,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下,居住在都城中,能够见到高官商鞅,并且敢去发表自己意见的,不是贵族也是上层平民,而不会有普通百姓掺杂在其中。这些人的后台是在秦国掌握权势的世袭贵族,他们看到商鞅的态度很坚决,没有转还的余地,又看到秦孝公完全支持商鞅的变法措施,于是就怂恿着太子驷故意去触犯新法,想给商鞅来个难堪。

奖励军功,压抑贵族,这些措施肯定是会使贵族们跳脚的,他们很想看看碰上国君的太子,也就是未来的国君触犯了法令,商鞅将会怎样处置。处罚太子吗?那是不可能的,孝公绝对不会答应;放过太子吗?则商鞅的威信就会下降,他说的话再没人肯信,变法也就会不了了之了。

商鞅知道此事后,毫不客气地禀报孝公说:“新法所以不能广为推行,是因为在上位者不肯遵守。太子是未来的国君,不能随意处置,但可以惩罚太子身边的人,都是因为他们没有教育好太子,才会闹出事来。”于是派人逮捕了太子的师傅公子虔,狠狠打了一顿板子,又捉住另一位老师公孙贾,施以“黥刑”。 所谓“黥刑”,就是在脸上刺字,一辈子也抹不去,成为永久性耻辱的标志,对于当时的贵族士大夫来说,这比杀了他更狠,让他从此抬不起头来。这两个人的氏不是“公子”就是“公孙”,可见都是与秦君有血缘关系的世袭贵族,商鞅拿他们开刀,也是想要杀鸡儆猴,给所有贵族们一个严厉的警告。

据说经过这两件事情,既安定了百姓之心,又警告了世袭贵族,新法终于得以顺利地推行下去了。新法执行了十年,史书上记载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那些最初说新法不便于民的人纷纷跑来恭贺商鞅,说:“您做得对,新法真是好东西,对老百姓和国家都太有利了。”商鞅冷笑着说:“这些都是故意捣乱的家伙。”下令把他们流放到边远地区去。

当然,守旧势力是不会就此罢休的,大约在公元前342年前后,公子虔再次跳了出来,违犯新法。这次商鞅更不会轻饶他,将其处以“劓刑”,也就是割掉了他的鼻子。

商鞅伐魏

商鞅身为秦国的宰相,虽然居如此高位,他也并不因此把自己排除在新法之外,他必须建立军功,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地位更为稳固,也使反对他的人无话可说,没碴可找。他是公元前356年就任大良造的,三年以后,爆发了“桂陵之战”,齐将田忌、孙膑大败魏将庞涓,楚国也趁机派景舍进攻魏国,占领了大片土地。于是商鞅对秦孝公说:“时机到了,咱们应该立刻出兵伐魏。”

商鞅的建议是:“秦国和魏国距离很近,土地相连,乃是心腹大患,终不是秦国灭亡魏国,就是魏国灭亡秦国。为什么呢?魏国的都城在安邑(在今山西省夏县西北),与秦国隔着黄河相望,东面是开阔的平原它力量强大了就可以渡河攻秦,力量薄弱的时候也可以进攻东方诸

赵良这样说,大概当时商鞅因为大权在握而变得非常骄傲(虽然他和赵良的对话倒是挺恭敬的),认为秦国的政务都必须我说了算,认为我的权柄和地位无可摇撼,所以赵良说他无法长寿,满招损,谦受益,这样下去,迟早会招来祸患。可是赵良下面的话就有点不像样了,他说:“公子虔闭门不出已经八年了,公子贾等人也对你满怀怨恨。《诗经》上说:‘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你的统治根本就不得人心啊!想想看,每当你出门的时候,后面都必须跟随十辆副车,上面装着武器,用力气大、武艺高的人陪伴你乘车,这些条件不具备,你都不敢出门。《书经》上说:‘恃德者昌,恃力者亡。’你这种状况危如晨露,随时都可能消逝,怎可期望长寿呢?你不如把封地还给国君,自己隐居起来,同时劝说秦君提拔人才,养老爱孤,教育百姓尊敬父兄,尊重有德行的人,这样你才可能生存下去。你现在贪图於商之地的富庶,贪图高官显爵,导致百姓人人怨恨,一旦秦君不在了,你还可能长保富贵吗?”

赵良分明是和贵族们一鼻孑出气,他认为商鞅打击旧贵族势力,惩罚公子虔、公孙贾他们就是“失人”,认为连百姓都会怨恨商鞅。传统史家也都认为商鞅改革速度太快了,手段太严苛了,应该对原本支撑秦国的旧贵族作一定妥协,如果这样,他就不会落个最终被车裂于市的下场。

这种想法其实是很不合乎时宜的。改革必然会触怒既得利益者,不管你改快,改慢,做多大程度的妥协,这些既得利益者都不会放过你,在他们看来,一切遵循旧法,毫无变更才是最好的政治。所谓改革速度不应过快,那是为怕引起社会的动荡,引发百姓的疑惑,而不是一定要向旧贵族做妥协,做让步。从史料记载来看,商鞅在秦国的改革并没有引起什么社会动荡,百姓们又怎会痛恨他呢?

事实上商鞅变法最大的弊端不在于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而在于这利益损害得还不够,不在于处旧贵族以重刑,而在于没把他们都杀干净。商鞅很快就会因为自己的心慈手软而尝到恶果的。

赵良最后提出的建议完全是个馊主意,商鞅如果交出权力,真的去隐居了,旧贵族即日就会发起反扑,他连秦国都城都逃不出去就会被杀,根本不可能安享天年。历来的政治斗争都是如此,像范蠡、张良之类功成身退的例子所以被千古传唱,就因为实在太罕见了,并非是个人就能学样的。后来还有人劝曹操放权去隐居,被曹操一口回绝了,曹操说:“我就怕自己离开军队会被人所害。一方面为了子孙考虑,一方面我若失败则国家就危险了,因此不能为了贪慕高士的虚名而招来实际的祸患!”

所以商鞅听了赵良那番话,只是冷冷一笑,并没有按照赵良所说的去做。应该说,商鞅其后的身遭惨祸,确实是由其本人性格及所施行的法令而导致的,但和赵良所言,根本不是一码事。

悲剧收场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了,太子驷继位,就是秦惠文王。商鞅的后台突然之间倒塌。公子虔之流立刻就跳了出来,指使人诬告商鞅谋反,惠文王本来就不喜欢商鞅,而且自己以前犯罪差点就落在商鞅手上,全靠两个师傅帮忙顶罪才全身而退,因此他立刻下诏逮捕商鞅。

商鞅预先得到了消息,匆忙逃出成阳,跑到函谷关口。此时天色已黑,他打算先寄宿一宿,明天一早就出关去,逃往别国,没想到旅店主人因为不认识他,所以不肯收留,说:“按照商君所订的法令,如果我收留了没有通行证明的客人,是要连坐被判刑的。”据说商鞅仰天长叹:“呀,没有想到我所订立的秦法竟然还有如此弊端!”

这则小故事记载在《史记》中,行文的笔法正说明司马迁并不喜欢商鞅,他在其后的“太史公日”中就说:“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其实旅店主人就算认识商鞅,也未必敢于收留他,因为商鞅所订立的秦法是无私的,一切都由国法所规定,不因人的身份地位高下而有所区别,按照法律,即便商鞅没有遭到秦惠文王的追捕,他不携带通行证明,照样哪里都不能住。而商鞅最后慨叹秦法的弊端,恐怕只是在哀伤自己的命运不济。认法不认人,又有何弊端可言?

况且,商鞅虽然没有住进旅店,照样还是出了函谷关,说他没有携带通行证明,恐怕不确,这个故事很可能是后人编造出来的。总之,商鞅离开秦国,想要逃到魏国去,但魏人早就对他恨之入骨,坚持不肯接纳。商鞅想要通过魏国跑到别国去,魏国人认为:“商君是秦国的罪犯,现在秦国正强盛,他们的罪犯经过魏国逃亡,是会触怒秦人的。”于是把商鞅又赶回了秦国。

商鞅没有办法,只好逃回自己的封地於商,召集部属,发兵去攻打郑国。至于他是想杀开一条血路,跑到别国去呢,还是想占据郑国以自立,那就没有人知道了。

没有国君的命令,擅自发兵攻打他国,这其实就是新法中所明令禁止的“私斗”。商鞅自己破坏了新法,被迫展开“私斗”,立刻就被旧贵族抓住了把柄,惠文王正式发兵进攻商鞅的军队,在郑国境内的渑池交了一仗,商鞅兵败被杀。即便如此,旧贵族们还觉得不够解恨,于是就把商鞅的尸体载运回来,在成阳施以车裂之刑。惠文王宣告说:“这是一个教训,看以后谁还敢像商鞅一般谋反作乱!”

其实商鞅根本没有谋反,他既没有割据於商,抵抗秦军,也没有攻陷任何秦国的城池,只是拉着队伍想杀到外国去,保自己一条活命而已。

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革秦法,使得秦国日益富强.惠文王虽然杀了商鞅,也并没有把法令再改变回来,此后的秦国就沿着商鞅所设定的道路逐步走向富强。这说明,要说秦人皆恨商鞅,那是不对的,痛恨商鞅的只是公子虔等旧贵族而已。然而商鞅极大地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甚至残害公子虔、公孙贾等人的肉体,却依旧饶过他们一命,除恶不尽,这才会反受所害。照理说,他应该想到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孝公去世,太子驷登基,很可能听信公子虔等人的谗言谋害自己,别人且不去说,这些围绕在太子身边的旧贵族,必须尽数铲除,才能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和新法的不被倾覆呀!

以史为鉴:

商鞅的新法固然有强国的一面,却也有愚民的一面,老百姓从此就被限定在“耕”、“战”这两个字上,除了种地和打仗,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管,只要老老实实在新法的条条框框里生存而非生活就行了。在这种情况下,统治阶级再闹什么纷争,谁死谁活,和老百姓全都没有关系,所以商鞅之死,秦人并不哀伤,这对于商鞅本人来说,就更增添了浓厚的悲剧色彩。商鞅之死,虽是悲剧,却也是活该。

同类推荐
  • 曹操墓真相

    曹操墓真相

    “鲁潜墓志”泄露了什么。西高穴,豫北大地上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庄。说它不起眼,在于它的规模与建筑没有特别之处。该村现今人口不足三千,百十间瓦房,聚集在一起,略显得有些杂乱。村中的小路,狭窄而泥泞。这样的村庄,在豫北地区到处都是。西高穴三个字,似乎隐藏着某种秘密。西,自然指方位,但“高穴”是什么呢?没有人能够作出合理解释,于是留下一个谜。西高穴村位于河南安阳市区西北16公里处,行政上隶属安阳县安丰乡。该村西依太行,北临漳河。当地人往往以“依水临峰”来描述周边环境。
  • 血腥的盛唐7:盛唐结局是地狱

    血腥的盛唐7:盛唐结局是地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大晋太宰

    大晋太宰

    留下羊车望幸典故的晋武帝司马炎撒手人寰,司马衷登上帝位。诸侯王蠢蠢欲动、门阀世家筑起壁垒,内附胡人待机而动。此时、四帝共治的罗马,君士坦丁大帝蓄势待发。此时、南亚大陆上,笈多王朝庇护的婆罗门教扭转颓势,重新占据主流。此时、萨珊王朝将要开启波斯第二帝国的黄金之世。此时、司马季还在躲避过分热情的燕王府侍女……他强任他强,老子诸侯王。
  • 三国之龙图天下

    三国之龙图天下

    神州烽火,诸侯纷起!武将争锋,谋士扬名!苍茫乱世,谁可为皇!北魏东吴,牧明为尊!锦绣河山,舍我其谁!——牧氏龙图。————————————————————本书群(514260688)拾字营,喜欢的书友,可以来转悠一下!
  • 迷失在一六二九

    迷失在一六二九

    你!没错,就是你,看看你自己,你能做什么?你会做什么?把你丢到公元1629年,大明崇祯二年,那个李自成和皇太极的年代,你能生存吗?没有金手指,没有主角命,完全靠自己的专业和知识,你能生存吗?唯一幸运的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背后,有一个集体,一个现代人的集体。来,试试看吧。-----------------------------本人新书《仙路桃花传》本月正式上架,眼下正是最需要成绩的时候,还请一六二九的老读者,老朋友们给予支持,订阅。如果方便的话,月票,推荐票请投给新书吧,可以加更的。新书期头一个月,每100月票即加更一次!
热门推荐
  • 中国古代名妓传

    中国古代名妓传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对妇女的要求甚为苛刻。三从四德就是紧箍咒。《仪礼·丧服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是三从,即妇女从生到死,一生都要依从男性,她们没有个人的意志和自由,她们只是男性泄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所谓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注云:“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臬。”说明白点,就是妇人对男性,第一要忠贞,第二说话谦恭,第三仪态装束要端庄温柔,第四做好针线茶饭的服务。一句话,妇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围绕着男性。
  • 位面之穿梭系统

    位面之穿梭系统

    新书《诸天之剑豪》已上传,请大家移步点击收藏。“系统,这是福利任务!?我差点死了知道吗?”季末嘴角抽搐着。“如果宿主连这么简单的任务都完不成的话,只能证明你没潜力,那么,死了就死了,世界上那么多人,你死了,再重新找一个宿主就是。”好吧,系统果然很系统。“咦,这个任务很简单啊,系统你还是有点人性的嘛!”“等等,我收回我刚刚说的话!”看着系统颁布的任务,季末神情淡定的捡起刚刚夸系统的话,吞回到了肚子里……这是季末在各个电影,动漫位面穿梭,拥有别样人生的精彩故事!
  • 春晚谣

    春晚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莫言,天下

    莫言,天下

    21世纪的少女莫言,本该在许昌旅游的她,因为一场意外,竟穿越至东汉末年——建安四年。起初,她想离开这个并不属于她的世界,可在不知不觉中越陷越深——契约夫妻也变成了恩爱眷侣。她熟读三国历史,她要如何帮助丈夫扭转乾坤?——听天由命还是逆天改命。冥冥之中,或许早已有了答案。是莫言,还是天下。“她是个不平凡的女子。”——诸葛亮。“这女人不能留,留了必是祸害。”——曹操。“可惜,可惜。”——刘备。她确实不太平凡,光凭初恋与鬼才郭嘉撞脸这一点来说,就够不一般了。魏文帝曹丕用尽一切方法,都没能把她留在身边,后宫众妃都不及她。陈思王曹植是她的知己朋友,曹操的义子因她而终生不娶。曹操更是不惜一切要杀她……
  • 管理者口才与演讲艺术

    管理者口才与演讲艺术

    《管理者口才与演讲艺术》简介: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交际高手,可以辩才无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人之常情。诚然,有些人是有口才天分,天生就会说话。但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口才都是靠后天练习才能获得的。阅读陈墨所著的《管理者口才与演讲艺术》,从现在开始起,为锻炼口才而努力吧,为自己的事业添砖加瓦,让自己变成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努力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 电竞凶猛:这个法鸡有点萌

    电竞凶猛:这个法鸡有点萌

    不务正业SQ,组团出道SQ,颜值爆表SQ……电竞圈和娱乐圈两个完全不相干的圈子里都是SQ的神话,而缔造神话的那个人就是女主徐梦妮。众人对梦妮又爱又恨,爱她让大家看到了不一样的SQ,又恨她让大家爱SQ的资本要付出两倍多。
  • 咫尺江湖

    咫尺江湖

    她虽孤身一人,却武艺高强,又善于伪装,因而在江湖闯荡也过得快活潇洒。只是时而碰到些烦人的事,有的可以轻松躲过,而有的……“什么破王爷啊!怎么那么小气啊,拿你点银子怎么啦?你不还一直抢我玉佩来着!”“那玉佩本来就是本王的!你头偷本王的东西还有理了!来人啊,给本王抓住她!”“哎,姑娘不会不记得在下了吧。你借过我五两银子啊。”“我的天啊!怎么又是你这个呆瓜啊!”“哎,姑娘别跑啊!你的五两银子不要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笑够了没有……”“没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个神经病找打!”“哎,别打脸啊!疼啊!我不笑了行不行,救命啊!”
  • 凤萧引

    凤萧引

    愿得一人心,免得老相亲……刚遭逼婚团炮轰的某女正在碎碎念,结果天降不明物,一命呜呼。再次睁开眼,没想到竟穿越到了即将出嫁的林家大小姐身上。可面对眼瞎原主挑中的不良夫君,她只能三十六计逃为上——天大地大,保命最大。然而……萧某人看着面前想借他车出逃的某女,暗暗握拳磨牙:想嫁就嫁,不想嫁就逃,当他是死的么!公子红妆梦魂牵,江山沉浮笑中谈。
  • 天龙剑尊

    天龙剑尊

    偶获华夏龙魂神血,剑尊霸体觉醒,一剑出而天下惊!曾经,他是叶族弃少,受尽冷眼与嘲笑,被家族侮辱驱逐。如今,他是一代邪龙剑尊、恶魔大帝,他魔杀天下,镇压万古八荒!仙子圣女对他又爱又恨,天骄俊才对他又敬又怕!
  • 凤凰劫

    凤凰劫

    他是亡国的质子,身在敌国皇宫,韬光养晦、卧薪尝胆。他是穆国王爷,风华绝代、忧国忧民、忠君报国、宅心仁厚,可他灭了他的国家。亡国之耻如万蚁噬心,时刻侵吞着他的欢乐,也令他的心过早地成熟。阴谋、算计,小小年纪就承担了过于沉重的负担与责任。她是王爷之女,温婉、清纯、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强。一系列的阴谋发生,朝廷江湖,是谁在背后覆雨翻云?一场不该发生的爱情,折磨着两个人。历尽心劫,那对痛苦彷徨的凤凰,能否浴火重生?爱恨情仇交织,梦好难留,诗残莫续,多少痴情,到头来谁又看得清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