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2400000007

第7章 父母难知我的心(3)

当然,生活不会总是风平浪静的。如果与父母之间发生冲突又怎么办呢?首先,应分析一下究竟是谁对谁错。如果真是父母的问题,就应该诚恳地跟他们解释清楚。我们毕竟已经长大,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观点,但千万不要怨恨父母对你的不理解哦!倘若是自己错了呢,就乖乖地认错,再讨好讨好他们吧。无论哪种情况,打破僵局的都应该是你,因为父母永远是你的长辈,对他们尊重是你应该的。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时候不妨听一听父母的劝告。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自己草率的决定只是一种年轻的冲动,往往缺乏周全的考虑,事后再想"早知听爸爸妈妈的了"也没用了。父母毕竟有丰富的处世经验,他们看待问题更加全面、客观。这些,只有等你经历了才能明白。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庭关系,永远如此复杂,烦透了的时候建议你找些全家人的照片看看或者翻翻一些童年的珍藏,你一定会重新充满信心的!家,永远是最可爱的!

★10.父母总是爱唠叨,觉得很烦怎么办

问题困扰

我被公认为对老爸老妈挺孝顺,回家后经常跑前跑后帮帮干家务,想的干的都很周到细致,左邻右舍看了也很羡慕,称赞我是个大孝子。然而,外人并不知道,我有时特别的郁闷,就是很不爱听父母的唠叨。他们唠叨起来没完没了,真不知怎么办。

分析解答

父母话多,总是对孩子不放心,而且做儿女的一定要理解。其实人做父母,话就多了,尤其在儿女面前,想倾诉一下心中的喜怒哀乐,这是客观规律。说实话,老人家的唠叨有时确实令人难以招架,多少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都能翻个底朝天,一一道来。就那么一点“城南旧事”,这次说了,下次还讲,若说不烦,那是撒谎。

之所以烦父母的唠叨是因为什么?仅仅是唠叨本身还是自己赋予了其他的意义?这是要区分的。还有,父母说的也没什么错,只是多说几句而已,因为或许他们有自己的习惯或什么,也或许父母永远对孩子是不放心的;但不管怎样,你需要的是改变自己的态度,反正爸爸就是这样的,那就表面上听着,不往心里去就是;或和爸爸说说你的想法就是。或许你烦的不是唠叨本身,这只是一个借口,当然是潜意识的。

父母爱唠叨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出于关心的呵护式唠叨

这是一种无意识的爱孩子的本能。她认为这是为孩子好,为孩子着想。孩子还小,自控力差,做事常常顾此失彼,丢三落四,所以需要大人不断提醒。有位母亲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事无巨细都会叮嘱又叮嘱:出门衣服要多穿;晚上睡觉要盖好被子;吃饭不要边看电视边吃;放学了不要在学校逗留,早些回来……这类母亲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大的小不点,对孩子事事不放心,不敢放手让他受点苦,去经历风雨,不放心他独立做事。

(二)出于催促的命令式唠叨

有的孩子性格活泼,顽皮贪玩,在父母眼里看来是“不听话”、不自觉、不好管教的孩子。父母认为他需要人催促,像皮球一样,踢一下才有动一下。于是,“该做作业啦!”“到睡觉时间了,该上床啦!”“不要在外面玩得太久,8点前要回家!”的命令声在孩子耳边定时响起。

当然,这对于还没有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孩子来说,父母适当的催促是应该的,但是,当催促过多过量,孩子就算听从你的话了,也会在内心对你产生抵触或怨恨情绪,疏远了亲子关系。孩子心里长期潜着这种负面情绪是对身心不利的,不容易养成开朗的性格,宽阔的胸怀,积极的处世态度。

(三)出于习惯的批评式唠叨

在家习惯了对家庭成员比如丈夫的唠叨,自然也会对其他成员不停地唠叨。也有的和母亲本人的性格有关,她属于那种喜欢说个不停的人。这类母亲似乎一天不唠叨就不舒服,不习惯。有位妈妈似乎对孩子怎么看也不顺眼,整天对孩子唠叨不停:“你怎么又做错了,今天我不检查出来,明天本子上又一个红叉,怎么这么粗心!”“不懂的问题要去问老师,知道吗?你什么时候能让人少操心?”“这次怎么才考88分呀,平时就知道玩,说了多少次了,要专心听课,心思跑到哪儿去了?!”

(四)出于发泄的不满式唠叨

母亲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中的不愉快,人际关系的紧张,家庭的不和睦(或者战火不断),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等等,都会影响到母亲的情绪,而母亲的情绪又直接影响到孩子。经常看到这样的母亲,孩子考试没考好,就对孩子大发脾气:“你看你,怎么就这么笨!人家某某都比你考得好!怎么就这么不争气!气死我了!”“生你怎么就这么没出息呢,长大了去扫马路算了!

不过,自己就是厌烦唠叨,也要耐着性子去听。在我国,家庭目前仍然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老年人精神状态好坏与家庭关系、家庭氛围息息相关。家庭和睦,就会保证老年人经常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避免因心理刺激过大而诱发疾病。

善听老人的唠叨,是保证老年人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方面。听“唠叨”尽管有时候感到心烦,也要“逼”着自己听下去,听的次数多了,也就不觉得烦了。还应多想想,老人家辛辛苦苦把我们养育成人,已经默默承受过许许多多的“心烦”。与这些含辛茹苦的“心烦”相比,我们听唠叨的“心烦”又算得了什么呢?因此,可以说善待老人的唠叨更是一种孝敬。

★11.不知怎样面对父母过高的期望,心理压力很大

问题困扰

不知道怎样解决现在焦虑心态,我最近真想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父母为什么要给我这么高的期望呢?我真不知道该怎样面对父母过高的期望,更不知道该让他们怎样建立一个对我而言合理的期望。

分析解答

有关人士对高考前的学生抽样调查表明,76%的学生感到疲乏,64%的学生感到担心,36%的学生感到厌倦,10%的学生感到恐惧,只有20%的学生自信,4%的学生表示振奋。其实有很多青少年都有说过:“真想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的确,父母建立一个合理的期望值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是一个需要家长明白的道理,而且作为考生,也要有应对父母过高期望的能力。怎样面对父母过高的期望?怎样使父母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期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一)学会理解父母,变对立为合力

对家长来说,“望子成龙”是十分合情合理的想法。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比自己强,长大有出息,在社会上能够有理想的工作,有美满的生活,并且大多数的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未完成的理想。他们往往以自己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告诫孩子,要把握机会,考入一流大学,进入热门专业,抢占“社会制高点”,赢在“起跑线”上。这些想法都是出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所以作为子女应该理解父母。平时父母对你学习上的叮咛、考试分数的唠叨,实际上都是爱的一种表达方式。作为子女,不应该过多计较父母的语言、态度、方式方法,而应该更多地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帮助,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父母对自己学习的态度放心,对自己努力的行动满意。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将父母对自己的期望转化成与父母的共同目标。

(二)学会与父母沟通,变压力为动力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往往出于自己内心的良好愿望,可能有时也是非常理想化的。他们更多考虑社会的需要、父母自己的需要、家庭的需要,而忽视了孩子个人的需要,较少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比如从孩子的学习基础、现有的知识水平、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来设计孩子的未来目标。他们以为目标高一点,动力就会大一点,子女会努力一点,将来成绩也会好一点,但不知压力过大就会变成阻力。父母方面的积极性只是考生的外动力,在内动力没有跟上的情况下,只能成为一种压力。所以内外动力的协调,最好由考生自己来完成。当考生觉得父母的期望过高时,应该主动与父母聊天,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父母,把对实现目标的困惑转达给父母,把达到目标的主客观阻力加以分析,让父母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实际能力,客观地评价期望目标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可能性。通过与父母的沟通,调整目标,变压力为动力。

(三)学会调整期望,挖潜力为实力

只有合理、合适的目标才会激发人去努力,“跳一跳摘果子”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如果不管怎么跳都摘不到果子,那么不论果子多大,也无法引起兴趣。因此,可望而不可及的期望,只会使人产生自卑和抑郁,最终选择放弃。考生应该与父母坐下来,认真分析自己现有的实力,了解期望考入学校的实际要求,如去年的招生名额、入学的分数、对专业的限制条件等等。根据自己现有的成绩基础,权衡录取的可能性;同时也需要考虑一些可能的变化因素,如学校今年是否有扩招计划,个人方面是否有可挖掘的潜力,外加一定的保险系数,即考虑不可预料的因素,如考试中的身体状况、考场发挥等。最后决定考入该校是否可以成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努力的限度保持在自信而不自满的程度。

(四)学会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实现期望目标有保障

在明确了合理的期望之后,需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来保证目标的实施。计划应该有三个月的、一个月的、一周的、一天的,也就是要非常清楚自己此时此刻该做什么、怎么做?一天可以完成一个“点”的问题,一周可以改变一条“线”的问题,一月可以解决一个“面”的问题,通过点、线、面的结合,就能使目标的实现有良好的保障。制订计划,要尽可能具体,可操作,可反馈,可修改。既要有奖励方式,也要有惩罚措施。

另外还需要明确求助方式以及支持系统,即当遇到困难时,可以请求谁的帮助和支持,是老师还是朋友,是父母还是亲戚。如果你的困难是无人可帮、无法逾越的,那么这个目标一定是一个“空中楼阁”,到头来只能“劳民伤财”,一无所获。随着计划的实施,还需要作两方面的调整,一方面可以调整计划本身,改进不合理的内容,或把目标放低;另一方面针对自己的行为,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情绪等作调整,使目标与行为始终保持匹配状态。所谓匹配状态,就是内心有去完成目标的激情,平时有完成目标的行动,事实上有接近目标的变化。

总之,我们不仅要与父母讨论过高期望是否可行,还要与父母共同设计合理的期望,最终在父母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实现理想目标。

同类推荐
  • 智读三国谋略高手

    智读三国谋略高手

    本书从以上四方面立意、引证的史料简洁而生动,同时辅之以现代社会的事例,力求做到史有所出,论有所证,例析结合。品读三国,借鉴古今。以此你可以获得一个历练人生的机会。历史的追述与人生的体悟在这里可以重合,可以结晶。
  • 自动自发

    自动自发

    自动自发就是没人要求你、强迫你,你却能主动而出色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本书阐述了做一名自动自发员工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做一名自动自发的员工,书中有具体的工作事例与理论相印证,非常利于读者理解本书的内容,并可使读者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运用。本书指导读者在工作中为企业、为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
  • 毒型情绪

    毒型情绪

    愤怒、恐惧、嫉妒、羞愧……这些情绪只会让人感到挫败。在我们的生活里完美似乎是不可能的期待,请放过自己,不要苛求。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毒型情绪》教会我们如何给自己的情绪解毒,如何运用性格和情绪的王牌引领自己走向人生的巅峰。每一个人都要相信,卓越、爱、幸福和丰富的生活才是我们的命运,让那些阻拦我们进步的负面情绪都见鬼去吧!
  • 逆流而上:默克尔送给女人的人生修炼课

    逆流而上:默克尔送给女人的人生修炼课

    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到处理危机的冷静,从联邦部长到党派领袖,默克尔不断强大自身,逆流而上,不屈不挠,最终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本书融合了默克尔值得女人们学习和借鉴的优点,再与现代职场、生活相结合,有效地帮助女人们树立自信、敢于面对问题、解决困难、重塑魅力等,摒弃说理式的枯燥乏味,让读者得到一种潜在的力量。看完本书后,也许我们没办法做到很好,成为“默克尔第二”,但我们可以变得更好,愿意变得更好,这就是进步。
  • 送给青少年的心灵鸡汤

    送给青少年的心灵鸡汤

    这本《送给青少年的心灵鸡汤》将带领你从打开心窗开始,摆脱心理顽疾,学会调节情绪,躲过人性的暗渠,感悟爱与善良,懂得感恩、宽容,理解选择与放弃,直至寻觅到快乐和幸福。这一路,有短小精悍的故事陪伴着你,有充满人生哲理的心灵感悟启迪着你。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想起它们,就能够得到心灵的启发和精神上的洗涤。用心去读,你会发现每天升起的太阳都有新的意义,平凡的生活中其实充满了新奇与感动。
热门推荐
  • 情绪决定健康

    情绪决定健康

    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年轻时由于工作紧张,神经失调,身体虚弱,后来不得不去看医生,可医生没开药,只说了一句话:“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只要拥有6种阳光心态,就自然不被病痛折磨。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清史演义(上)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清史演义(上)

    本书讲述从“第一回 溯往事慨谈身世 述前朝细叙源流”到“第五十回 饮鸩毒姑妇成疑案 焚鸦片中外起兵端”的历史。远在赵宋年代,金邦被灭后,还有未死的女真遗族逃奔东北,伏处海滨,取“长白山下居民”之意,自命“爱新觉罗氏”,并建满洲国,于是举族改称“满族”。经过几百年,相传了几代人,族中却出了一个智勇双全、出类拨萃的人物,通过他及他的下一代的征伐,最终由关外入主中原,建立政权,国号清。在其继位者的统治之下,出现了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
  • 如果风会划伤你

    如果风会划伤你

    得不到和拥有着然后失去了,哪一个会更痛一些呢?如果是18岁之前的琉心,会坚定地选择前者,如果是18岁之后的琉心,可能会犹豫一番,选择后者。而如果你问18岁的琉心这个问题,她会苦涩的反问你:“痛,是什么感觉?”琉心便是这样的人。18岁那年,琉心的世界分崩离析,近乎失去了一切。在别人看来,琉心高冷到让人敬而远之。却很少有人知道,她只是害怕了那种被赠予之后再夺去的感觉。琉心一度认为,她这一辈子,应该会无依无靠,孤独到老。然而十八岁这年,她的生命里,却出现了一个特别的人,狠狠的撕开了她这些年苦苦支撑的防线。亲情,友情,她都失去了。这次是爱情吗?是不是也可以试着去相信一次呢?相信不会再失去,亲爱的魔术师先生。
  • 恶毒女配逍遥纪事

    恶毒女配逍遥纪事

    每一部苦恋情深的小说背后,都有一个心肠恶毒却对男主爱死爱活的女人,她曾是男主的前恋人,却眼睁睁看着男主爱上女主,没办法,谁叫她是女配呢。遇到变心的渣男,不是应该一脚踹开,祝他和女主百年好合么?但是她却处心积虑迫害女主,可每次都让女主化险为夷,没办法,谁叫她是女配呢,女配无人权啊!而苏剪剪,一个看小说总将自己带入女主的普通妹纸,却被迫穿越进小说中,成为衬托男女主角美好爱情的恶毒女配。而且,她还被要求不能改动剧情——臣妾做不到啊!
  • 变身魔法世界的修真萝莉

    变身魔法世界的修真萝莉

    白羽作为一名修真界的顶尖强者,却意外穿越到了只有剑与魔法的异世界,更加可怕的是,穿越到异世界后的他竟然还法力全失,身体更是变成了一副幼女的样子。面对这悲惨的现实,白羽唯有从零开始,一步步重回巅峰!
  • 绿墙边,花未眠

    绿墙边,花未眠

    一个小时留给自己一刻,这一刻超脱于你的正在工作、劳作与享乐之上;一个星期留给自己一天,这一天超脱于你的正在工作、劳作与享乐之上。拉开距离,审视内心,看见灵魂,记起自己是谁,想要做谁,好不迷失在忙碌与繁华里。?凝神专注,转移杂念,洞察美善,不再批判。一个人这样过了一段时间,说:“我看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树。”“在哪里看到的?”“我家门口。”树没变,它一直在那儿,春绿秋黄,是你的心变美丽了,于是,世界也变得美丽起来,树也成了最美丽的树。?本书精选的数十篇美文,文笔清丽美好,引着读者一起忘记人间烦恼,进入美好境界,那里万物现影,好比春来江水渌,枝上有桃红。
  • 南宋浮生记

    南宋浮生记

    本文以古代历史为背景的穿越类作品,主角谷永宁是21世纪的现代人,在江边的一家修理厂里和一群人发生争执时,被人推到了江里,意外穿越到了宋朝。利用21世界的技术,他生产出了皇上需要的浸水不会模糊的纸,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技术。走上军队生活,利用火药技术,发明了各式火器,缴叛贼、杀敌寇,成为著名的抗金大将,名垂青史。
  • 神医凰后(《且听凤鸣》原著)

    神医凰后(《且听凤鸣》原著)

    她,21世纪被家族遗弃的天才少女;他,傲娇腹黑帝国太子,一怒天下变的至高王者;她扮猪吃虎坑他、虐他、刺激他、每次坑完就跑。是个男人就忍不了!他只能猎捕她,宠溺她,诱惑她为他倾心,谁知先动心的人却变成了他。——君临天下的少年,凤舞江山的少女,一场棋逢对手,势均力敌的爱情追逐游戏。
  • 穿越之鬼魅丐帮公主

    穿越之鬼魅丐帮公主

    在一个假日里,上官媚儿带着另外三个姐妹去野外探险,却离奇地走进了一个奇怪又诡秘的山洞里。在洞中她们经过了一场惊魂失魄的逃命后,最后穿越到了古代一个国家里。别人穿越都进了皇宫当公主或妃子,而她们却倒霉地穿越到了丐帮里面去,当了个女乞丐。穿着破烂的衣服,住着四面通风的茅草屋,还要整天提防别人的陷害和追杀。而这一切是因为她们的真正身份并不一般。她们又该如何运用现代社会所学的知识,和山洞里得来的异能,扭转被动为主动,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呢。
  • 柔软的心要坚强

    柔软的心要坚强

    主人公莹莹误会爱人林枫出轨,坚持离婚后从全职太太转身职业女性,得知前夫林枫患癌后辞职照料陪伴最后时光,遇上失去联系的从小玩伴林强,就是林枫的主治医生,莹莹创办幸福农庄,后患乳腺癌康复,却救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