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5700000008

第8章 2127年的母系社会(1)

王晋康

王晋康,男,1948年生于河南南阳,高级工程师,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兼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河南作协会员。迄今已发表短篇小说40篇,长篇小说5篇,计200余万字。

三月八号妇女节,是田倩C父母的七十寿诞(其实这是她家三代六人的共同生日),她回家祝寿,照例带来一个大蛋糕,但她的异姓丈夫戈雄C这次仍然没有一同回来。“阿雄C的那项研究正处于最关键的时刻,今天他不能回来了。”她对父母说。爸爸戈雄B微笑点头:“嗯,我们知道,他来过电话。”

田倩C说的是实情,但父母都知道,其实这不是主要原因。她与这位异姓丈夫的关系已经相当疏远,现在她更多是与同性丈夫(应称性伴侣,或性伴儿)、警察局局长邬梅B生活在一起。看来,这个家族延续了三代的传统到这一代要中断了。

100年前,正读博士的田倩发疯地爱上了导师戈雄。那年戈雄已经46岁,有妻子和儿女。戈雄感激田倩的爱情,但不愿伤害家人。最后的解决办法是典型“科学家式”的,戈雄顶着社会上强烈的谴责,率先用克隆人技术克隆了田倩和他自己,然后让两个胚胎在田倩的体内孕育,以便“把两人没能结出果实的爱情一代代复制下去”。他们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对无性繁殖的男女,戈雄A和田倩A,于2027年前的3月8号剖腹产出,他们成年后果然如父母所愿,相爱,结婚;两人30岁时重复了上一代做过的事,克隆出第二代的戈雄B和田倩B;B代两人成年后再次相爱结婚,又30年后克隆出第三代;他们成年后同样相爱结婚——但也就到此为止了。如今,C代的婚姻已经濒于破裂,而且他们一直没有克隆后代。现在两人都已经40岁。

整整100年了啊,那一天,2027年3月8号,可以说是今天的母系社会的圣诞节,虽然由于某种微妙的心理,现在的女性都假装忘了它——她们不愿意承认母系社会是由一个男人所开创。

硕大的蛋糕上密密麻麻插着一百四十根小蜡烛,象征着两个老人的七十年人生。蜡烛点着了,散发着温馨的金黄色的柔光,伴着“生日快乐”的音乐旋律。三人许了愿,吹熄蜡烛,田倩C笑吟吟地为父母分蛋糕。父母在几次撮合失败后,已经默认了儿女的婚姻现状,虽然今天戈雄C没能回来,有点扫兴,他们仍高兴地过着生日。父母年迈后,互相之间格外依恋,这会儿身体互相蹭着,时不时交换一下深情款款的目光,两人的白发都白得耀眼。田倩C看着他们,觉得很温馨,也难免有点怜悯。

100年前的曾祖辈曾是世人眼中的狂人,不仅因为他俩是克隆人的始作俑者,而且他俩竟然还要克隆自己的爱情,让同一个子宫中孕育的一对男女——几乎应该算作异卵同胞胎了,虽然俩人其实没一点儿血缘关系——相爱结婚,这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是无君无父的疯人悖行,为千夫所指!当然,他们也成了叛逆青年的教父教母,成了他们竞相仿效的至尊偶像。没人想到,自此开创的克隆人时代却迅速转向母权主义,更没人想到,仅仅100年后,B代的戈雄和田倩就成了守旧和腐朽的代名词,成了叛逆青年(女性)的嘲弄对象。因为他们所坚持的异姓之爱在社会上已经迅速消亡。现在,社会上广为流行的是女性之间的同性婚姻,最多是混合婚姻,像父母这样的异性婚姻几乎是硕果仅存。

就像深秋的寒风里互相依偎着的最后一对秋蝉。

晚饭后三个人在院里的凉棚下闲聊。像往常一样,父母的话题七绕八绕,又想绕到那个老话题上。田倩C看着爸妈小心翼翼的样子,既可怜,又有点烦。她坦率地说:

“爸妈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这件事真的不怪我。虽然我和戈雄C的关系已经很淡漠,但我多次主动找他商量,看他啥时候想克隆下一代。他一直婉言拒绝。你们应该知道是什么原因——男人可笑的自尊心,不想接受女性的施舍。”她叹息道,“当然他有这种想法情有可原:社会上的‘愤雌’太多,到处充斥着雌性沙文主义的叫嚣:拒绝向男人施舍卵子和子宫啦,对社会无用的雄性应该学习雄蜂都去自杀啦,让男性在自然界永远消亡啦。”她微微一笑,“说句真心话吧,正因为戈雄C拒绝我的施舍,保持着男人最后的尊严,我才愿意向他施舍。”

这些话对父亲(一个男人)肯定很刺耳的,父亲没有说话,显得很沉闷。妈妈看看丈夫,对女儿沉重地说:

“咱们别听那些混账话!别忘了第一代田倩的许诺:世世代代为所爱的人孕育后代,永远不变。”

田倩C迅速看妈妈一眼。她不想对妈妈说话尖刻,但——也不能让她永远生活在梦中啊。她叹息道:

“妈,我劝你最好忘了这个许诺吧。当然,我不会变,我基本上仍算是一个守旧派,但我可不敢保证下一代的田倩D还会坚守。毋宁说,她肯定不会坚守了。说到底,这要怪咱们的男先祖,谁让他开创了克隆人技术?这项技术对男女是不对等的,女人繁衍后代从此不再需要男人,男人却必须借用女人的卵子和子宫(注1:雄性细胞核同样必须置入空卵泡中才能被“唤醒”,胚胎也需要在子宫中孕育)。这是两性之间最深刻的、最本质的不平等,所以,男人,连同他们的尊严,肯定会很快消亡,谁也挡不住——除非两性繁衍全面复辟。”

她对父亲抱歉地说:“对不起,爸爸,我的话很冷酷,但它是事实。”

爸爸已经平抑了情绪,平静地说:“我知道。我不怪你。不过我相信,这样的社会,”他向屋外挥挥手,“既非男先祖的愿望,也不符合上帝的原意。它不会长久的,总有一天会改变。”

四代戈雄,包括开创克隆人时代的老戈雄,全都坚持一个观点:克隆人只应该是两性繁衍“偶然的补充”,绝不应该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因为有性繁殖是“上帝设计的最好方式”,它容易造成后代的变异,因而更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生物四十亿年进化史中,大部分是无性繁殖。性别在四亿年前才出现,然后迅速成为生物世界的主流,这当然不是因为侥幸或偶然。它不可能仅仅因为人类的一项技术就被彻底颠覆。

田倩C知道,这个说法从逻辑上说没有问题,问题是——已经尝到“母权”滋味的女人,还有人愿意回到旧日的男权社会吗?大概只有妈妈除外吧。她不想毁掉父母最后的希望,含糊地说:

“但愿吧,其实戈雄C正进行的研究,就是为了你说的这一天。听他说,已经快成功了。”

她们把这个话题抛开,说了一些闲话。手机响了,是报社主编海伦C:

“阿倩,有一个突发新闻!你赶快去采访。是一伙儿愤雌主动向报社通报的,说她们今晚要炸毁某研究所,说那儿是复辟男性暴政的最后据点。”

田倩C心中一抖,不需问具体名字,单凭最后一句话,她就知道那是什么地方。主编说:

“我想你去采访比较合适。如果需要,也顺便护一护那家伙,毕竟是你名义上的丈夫嘛。”又说,“我已经通知了警方。”

“好,谢谢你的关照。我马上去。”

她匆匆同父母告别,坐上空中巴士赶往那里。为免二老担心,她没有透露实情,只说是一次突发采访。

现场有很多人在围观,以女性为多。已经有七八个女记者赶到了,高高举着相机,正忙着抢拍。田倩C认出了熟识的《女报》记者文璐C,地方电视台记者玛鲁霞,向她们匆匆问了一些情况。现场有十几个女警,正在维持秩序。四个穿工衣的男人从屋子里出来,走出大门,沉默地立在路旁,他们是戈雄C手下的工作人员,年龄多为40岁左右。听戈雄C说过,这些人其实算不上他的雇员,而只能算是同志,是为了同一个理想的殉道者。这些年来,研究所经济拮据,一直没钱发工资,甚至还要雇员们倒贴钱来维持运转,但他们毫无怨言,一直競競业业地干着。大门口有七个愤雌,一色的锃亮光头,穿高领无袖黑色风衣,裸露的双臂上满是刺青,没有使用任何化妆品或首饰,这是眼下愤雌们的招牌打扮。其中一个身材粗壮的光头手持无线话筒,正用粗哑的声音向屋里大声喊话,其他六人嬉笑着,点燃爆竹向屋里扔。随着一声声沉闷的爆炸,屋里白烟弥漫。持话筒的女人喊:

“戈雄C先生,请你快出来,离开这个复辟男性暴政的最后据点!5分钟后,我们就要扔真炸弹了!”

屋里如坟墓般死寂。

田倩C看着这一幕,对这几位愤雌颇为不屑。丈夫是在研究人造卵子和人造子宫技术,目的是让男性克隆后代不再依赖女性。这项研究其实是防御性的,是无奈的,可以说是车辙中的鱼在干死前的最后一次弹动。硬把它说成什么“复辟男性暴政”,实在牵强。但愤雌们在网上已经对这项研究声讨多日了,今天又要来炸毁这儿,未免太张狂。按说采访记者是不能介入现场的,但田倩C忍不住,走到一个女警官身边。这人是熟面孔,不过叫不上名字。田倩C不满地问:

“为什么不制止她们?”

女警官认出了邬局长的性伴侣,笑着说:“田姐你好。是邬局交代过的,说这是社会情绪的一种渲泄,对社会稳定有好处。只要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就由她们去。你放心,我已经检查过,她们手里只有炮仗,没有真炸弹。”

田倩C冷冷地说:“你的这些话,我可以如实报道吗?”

女警官看看她的表情,忽然想到她和戈雄C也有夫妻关系,连忙说:“她们已经闹得够劲儿了,我这就去制止,这就去。”

田倩C回到现场中心,愤雌们仍然在向屋里扔着炮仗,虽然确实只是炮仗,但一个比一个大,爆炸声也一次比一次重。田倩C忍无可忍,毅然拨开人群,独自冲到实验室中。身后的愤雌们看见一个女性(母系社会中的高等种性!)冲进去,都愣住了,停止了扔炮仗。

屋里白烟弥漫,看不清东西。但浓烟中传来剧烈的咳嗽声,为她指清了方位。她用手帕捂住嘴,摸索过去,触到了丈夫的身体,一把拉住他向门外走。戈雄C认出了她,剧烈地咳着,断断续续地说:

“我……不……”

田倩C大声说:“警察们已经在制止,你别担心,她们不会真的炸毁这儿。”她把一句讥诮压到舌根下,“你不必和这个实验室共存亡的,不值得。”

戈雄C被她硬拽出来,弯着腰剧烈地咳着,满面是泪,头发蓬乱,脸上有黑烟,十分狼狈。门外,警察们确实已经开始制止七个愤雌。她们非常顺从,笑着收手,把剩余的炮仗装到袋里。不过她们并没打算离开,而是动作利索地连通电脑和全息投影仪,开始了她们惯常的露天宣传。三维图像在空中聚拢,调焦,变得清晰。拿无线话筒的粗壮女人进行同步解说。这部立体宣传片田倩C已经看过多遍,知道是什么内容——对历史上男性暴政的血泪控诉。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每次愤雌搞过暴力行动后都要播放。只要看完这些控诉,女性观众就会同仇敌忾,原谅愤雌们的过激行为;而男性受害者则嗒然若丧,自卑自愧,没人去诉诸司法。

§§§第一部分是对历史的回顾。女解说员用雄浑的声音说:

“男人中有些顽固分子诅咒说:今天的母系社会肯定是短命的,其实,男权社会才是历史上的匆匆过客。人类历史上,母系社会延续了十万年以上,而男权社会仅仅一万年。在世界众多民族的先民文化中,都留下了母系社会的痕迹,比如华夏先民最古老的姓氏:姬、姜、姚、妫等都带着女旁,连‘姓氏’这个名词也同样有女旁。华夏先民传说中补天造人的最高神祇也是女性。由于那时没有文字,我们无法得悉母系社会的细节,但可以肯定,由于女性的母爱天性,那个社会一定非常温馨和平。后来,男性篡夺了权力,他们卑劣的天性便立即得以张扬。看看他们对女性干了什么!!!”

全息图像显出非洲的旷野,镜头拉近到一个赤裸的少女,几位成人正在为她实施割礼,用一块污迹斑斑的骨刀割去她的阴蒂。少女下体血迹斑斑,像屠刀下的羊羔一样无助,忍着剧烈的疼痛,哀怜地低声哭喊着。解说员愤怒地说:

“男权社会创立伊始,就开始实施这种对女性的残忍的摧残。男人们认为,割去阴蒂可以降低女性的性快感,以此可以减弱她们的‘淫荡天性’!由于手术感染,有大量女性死亡,更多女性终生带着溃疡。这是卑劣到极点的损人不利己的发明,男人们在纵欲无魇时,竟然连一点性快感都舍不得留给女性!”

图像又显出中国的缠足。女性的天足被残忍地裹成畸形,其丑陋令人不忍目睹。缠足最甚的女性甚至无法在平地上站稳,只能前后换着脚步来维持平衡,而这竟然是男人中心目中的美。然后是东南亚某土著的项圈风俗,幼女在成长期间,脖子上被加上一个又一个铜项圈,最后多达十几个,女性的脖子在此桎梏下越变越长。这些项圈终生不能取下,如果哪个女人犯了通奸罪,惩罚办法就是取下项圈,她过长的脖子就会自动折断。图像又显示出欧洲中世纪普遍使用的贞节锁,出外征战的十字军骑士们为了防止家中的妻子出轨,在她们裆间加上金属罩,锁上大锁,然后带着钥匙放心地上马,到国外杀人放火,包括向女俘们发泄兽欲。而留在家中的妻子们则被迫终日带着沉重的贞节锁,从事繁重的劳动。

这一段全息图像基本是无声的长镜头,女解说员没有多加解说。这些血淋淋的历史事实是用不着解说的。

场景到了近代。漂亮女人们穿着后跟极尖的高跟鞋,袅袅婷婷在走路。解说声:

“男人病态的审美情趣导致了高跟鞋的泛滥,它造成上百代女性的脊椎变形,足部肌腱劳损。”

T型台上,衣着暴露的骨感美人扭来荡去地走着猫步。解说声:

“仍然是男人病态的审美情趣,造成骨感美人和中性化女人的泛滥,不少女性为了追求骨感,甚至前赴后继地死于节食。”

下面是一组分割画面。一边是动物解剖台,几个男性科学家正在解剖实验动物,台上鲜血淋淋;另一边是现代化的手术间,几个男医生正在给手术床上的女人做着同样残忍的手术:用注入化学品的方法隆乳;用锯断腿骨的办法增高;还有缩阴手术、割眼皮、垫鼻梁、削平颧骨……解说声变得非常低沉:

“想到我们的女性先辈为了取悦男性,竟然甘愿如此摧残自身,一代一代趋之若鹜,真使我们羞愧无地。当然,这种所谓的自愿是被男权社会所强奸的,我们只能把罪责算到男权社会上。类似的病态时尚还有:女性狂热的暴露狂,女性狂热的恋物癖,等等。”

图像同步显示着三点式的女性热舞、不着一丝的脱衣舞,女性香艳自拍照;显示着女人身体上林林总总的杂耍:耳环、鼻环、戒指、项圈、项链、手镯、足环、脐环、假睫毛甚至更吓人的唇环、舌环等。

……

虽然已经看过多次,田倩C看着这些血淋淋的画面,仍有窒息的感觉。这部宣传片非常雄辩,浓缩了近万年男权社会的罪恶,包括一些曾被刻意美化的罪恶,如那些“美丽的女人时尚”。她真的难以想象,历史上的男性怎么能对女性犯下如此的罪行,而女性怎么能如此奴颜和懦弱,长达万年的时间里,她们都喝了迷魂药,患了集体失智?她的怒意不觉中也指向丈夫,冷眼看看他,这个已经很狼狈的家伙此刻更是面色灰败,羞惭无地。这倒让田倩C心软了,她想,毕竟那是先辈的罪行,与这家伙并无直接关系。

同类推荐
  • 羊的月亮

    羊的月亮

    亲爱的侗浩:你好!你看,我就这么离你而去了,当你得到我的消息后,不要伤心。同时,希望你不要责备我。我是自愿离开你们的,我走得很轻松,这实在是一种解脱,我希望你能尊重我的选择。
  • 侏儒英雄

    侏儒英雄

    了两个月的“环宇宙探险行动中自然人类权益案”终于要宣判了,大法官汉谟拉比先生走上法官席,原告与被告立在法庭前等候着。原告:“维护自然人类尊严与权益大联盟”的代表费舍尔先生;被告:世界政府代表岗田正义先生。
  • 丽人行

    丽人行

    众生平等话自然没错,可初绽嫩芽的柳条傲娇地迎风摆动,满缀黄花的迎春藤却谦卑地匍匐在水边,叫人不得不疑惑:等级的出现,大概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倒春寒天本来就冷,再加上会议室里那种冷森森的高大上氛围,更觉料峭逼人环形的会议桌上,每人面前摆着一杯绿茶,只是没人动,个个都是屏气肃然的模样——余老大重视形式感,这又是开年以来逼格最高的一次会议,众人自然都得拿出点敬意。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杨夕月无意识里忽然蹦出这么两句,她赶紧hold住——这种大话狠话,也就是酸户头在背后说说,当着权贵,哪怕你是李白呢。
  • 秋湖里的世界

    秋湖里的世界

    难得的瓢泼大雨,秋园的一切都被雨所笼罩着,能见度被大雨打了折扣。我明显感觉到被铮带起来的秋湖水汽,夹着铮吐出来的焦怒的温度,正好比劈里啪啦打在湖面的大雨一样,烦躁不堪,不得安宁。我紧跟着前面溅起朵朵水花的鞋,欲拦又迟疑着,最终过了秋湖,到达了某个结界。铮携着奔赴而来的过五关斩六将的气势,开门见山,石老师,这次我为什么不能入党?您说说我究竟哪里不够资格,我想比照一下其他同学,看看自身的不足,也好改进。哦,是智铮啊,这事我也很遗憾,正想找你谈谈。坐在办公桌旁的石老师抬起一直埋在电脑屏幕下的脑袋。
  • 狗殇

    狗殇

    在老主人的叙述里,我是被狗贩子抓走的。对此,大主人很不以为然。他不相信老主人的话。他以为是老主人杀死了我,为此,他还专门向小主人求证。但小主人并不知道真相。小主人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他今年才上一年级,在他八岁那年,女主人就走了。她去了天堂,带着一身的病痛去天堂了。我就是在女主人去天堂那一年来到这个破败的家的。两年前,这个家又来了一个新女主人。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大主人便有些不太相信老主人了。包括我的死,他也不相信老主人的说法。我很理解大主人的心情。但现在,我不想继续纠缠于“死”这个话题。
热门推荐
  • 扶棺谏君:海瑞

    扶棺谏君:海瑞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当太阳不再以光头的姿态奔走

    当太阳不再以光头的姿态奔走

    当太阳不再以光头的姿态汗漉漉地奔走在天空,田野的风变得英姿飒爽时,故乡的秋天就豪迈而至了。仿佛一个拨浪鼓声声的货郎,脚步悠扬地行走在乡间大道上。那豪迈的身影,洋溢着谷物成熟的蓬勃色彩,给故乡带来了金色的收获,也带来了人欢马叫的繁忙。耕耘的锄头被悬挂起来,闲置的镰刀开始闪闪发亮。尽管20多年过去了,我站在城市的高楼上,回望故乡的秋天时,仍能感受到那忙碌的生动气息。就像站在一个阳光照耀的码头上,而故乡的秋天是一条嘹亮的大河。在我茂盛的记忆里,故乡之秋到来的繁忙,每次都表现得十分固执,它像在讲述一个遥远的故事,感觉始终是从老屋开始的。
  • 夜阑惊华

    夜阑惊华

    沐悦笙再次醒来就变成了沐府的七小姐。从来不信神的她第一次信了。当她的日子过的不要太好时,半路却杀出一个靖王世子。世人都道世子清高儒雅,也因为太高冷以至于二十好几都没娶妻。她却知他不开口则已一开口气死人,那些想嫁他的女子怕是都被他怼跑了。而这高龄+毒舌+高冷的世子独独对沐悦笙看重。靖王得知这混蛋儿子终于开窍,简直老泪纵横。当沐悦笙与这高冷的世子经历各种不可知的事情后,生活还是要继续,明天依旧美好。甜文!甜文!甜文!重要的事说三遍。
  • 高楼也许通向地狱

    高楼也许通向地狱

    柳树这几天很闹心。相好小莉跟他说怀孕了,要跟丈夫离婚,非要跟柳树结婚不可。他不离婚,小莉这头不答应;离婚吧,跟妻子青豆和孩子又没法张这个嘴。柳树思忖半个月也没找出来跟青豆离婚的理由。最让他头疼的是女儿。一看到这个小家伙活泼可爱的样子,就像拿刀子割着柳树的心一样疼。小城街边的树被秋霜涂染上了油彩,陪衬着晚霞显得分外的别致。夜晚饭口的时候,因为女儿一直吵着要吃红焖鸭头,不常上饭店的柳树带着一家三口选个临街的饭店点了几个菜。
  • 生存博弈术:获得绝对生存优势的心理战术

    生存博弈术:获得绝对生存优势的心理战术

    在中国,博弈思维自古就有,博弈论这个词却是个舶来品,它的英文是“game theory”,也就是游戏的理论。《生存博弈术(获得绝对生存优势的心理战术)》就是对博弈论模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阐释,理论联系实际,为大家在生活中面对困境或者选择时,提供最佳的决策,以获得最大化利益,从而进一步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都发生质的飞跃,为自己的人生走向提供另一种可能……
  •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的日记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记录,也涉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书收录了胡适离开中国大陆至离世前(1950—1962)十二年间的日记。选编的大部分内容,反映了胡适在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学等学术领域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学问之广博、治学之严谨、方法之科学。这样的内容,极具研究价值,可资借鉴。
  • 追寻那一抹暖阳

    追寻那一抹暖阳

    他们本就是青梅竹马,他以为他这辈子就这样和她保持着这样的关系,却因一个人的告白,一次救场,一段网恋,打破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但是在那个下雪天,他们相约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她早早的到了,买好了热奶茶等着他,却等来了他带着另一个女生前来,她佯装淡然地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牵起了旁边那个女生的手说,这是我的现女友。她明白了把两杯热奶茶给他,只留下了一句话就转身离开了。分手后,他出国了,只剩下她一个人在默默求学和漫长的等待。十年后,他回来了,刚下飞机的她就在茫茫人海中看见了他,她愣了一愣,想上前问他当年为什么分手,却害怕自己已经没有资格了,他怕早已又有了女朋友吧,她假装不在意的走了,却跑去和闺蜜哭诉,差点遭遇不测。而他也看见她了,却不敢上前怕她早已忘记他了,约了兄弟去酒吧喝酒,意外看见她被调戏,将她送回家后,在她家楼下站了一个晚上,而她就在窗帘后陪了他一个晚上。在他准备好一切,铲除了一切障碍后,终于鼓起勇气追寻自己的爱情了。可她在经历了十年前的伤害后,再也无法原谅他,对于他的百般追求也只能视而不见。可他并不能放弃追寻自己的暖阳所以这场跨越时间和青春的爱情长跑能否有个完美的结局呢?
  • 雪又白

    雪又白

    本书作者为中国金融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金融作协副主席,诗人生长于新疆伊犁,那里天山飘雪;工作于陕西西安,那里古城厚重。本诗集收录了作者多年的精品诗,分作十章,有亲情爱情的热烈忠贞,有历史名胜的独到感悟,有节日节气的回顾畅想,有古城生活的细腻感触,有原生作物的诗意升华,有故乡亲人的深刻思念,有佛家性情的顿然开悟,有大道众生的高度关怀,更有着对雪花飞白的终极诉说。雪花轻灵纯澈打开诗人的诗眼,北疆伟岸巍峨铸就诗人的诗魂。雪又白,飞白流韵,贯穿全集,诗意人生,人生诗意,本诗集实为现代诗之佳品,应共诗意人来品鉴。
  • 唯有爱如初

    唯有爱如初

    闪婚生活堪称完美!“你在做什么!?”某人恶人先告状。她一脸委屈:“我没有……”可怜她白天学业忙,回家还要照顾他。“女人,该履行你的义务了!”呜呜,她不要!
  • 萌宝驾到:爸比,你去哪儿

    萌宝驾到:爸比,你去哪儿

    他是B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南风集团总裁,身价百亿。她是一个平凡家庭的天才少女。因为被情敌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