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7900000007

第7章

是些小小的玉管儿缀成的,

为的是好让小花神儿

夜里偷去当了笙儿吹着。

大似牡丹的菊王到底奢豪些,

他的枣红色的瓣儿,铠甲似的,

张张都装上银白的里子了;

星星似的小菊花蕾儿,

还拥着褐色的萼被睡着觉呢。

啊!自然美的总收成啊!

我们祖国之秋的杰作啊!

啊!东方的花,骚人逸士的花呀!

那东方的诗魂陶元亮,

不是你的灵魂的化身罢?

那祖国的登高饮酒的重九,

不又是你诞生的吉辰吗?

你不像这里的热欲的蔷薇,

那微贱的紫萝兰更比不上你。

你是有历史,有风俗的花。

啊!四千年的华胄的名花呀!

你有高超的历史,你有逸雅的风俗!

啊!诗人的花呀!我想起你,

我的心也开成顷刻之花,

灿烂的如同你的一样;

我想起你同我的家乡,

我们的庄严灿烂的祖国,

我的希望之花又开得同你一样。

习习的秋风啊!吹着,吹着!

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

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

请将我的字吹成一簇鲜花,

金的黄,玉的白,春酿的绿,秋山的紫,

然后又统统吹散,吹得落英缤纷,

弥漫了高天,铺遍了大地!

秋风啊!习习的秋风啊!

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

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

1922.10

[鉴赏]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著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忆菊》是一首优美的浪漫主义爱国诗篇,诗人以菊花来象征祖国,借对菊花的赞美来抒发对祖国由衷的爱。

全诗先忆景后抒情,忆景错采镀金,抒情沉雄奔放。情景交融浑然一体,集中体现了诗人对绘画美的追求。诗人由赞美菊花而赞美祖国,让人产生“至性至情”感受。但是诗中也流露出对往昔文明的陶醉,对祖国苦难的有意回避的盲目乐观情绪。

(张家平)

我是一条小河……………………………冯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

流入那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我也随了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一九二五

[鉴赏]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值,字臂培,河北涿县人。现代作家,诗人,文学翻译家。早年即开始诗歌创作和翻泽。1923年起先后参加和发起组织浅草社和沉钟社,编印《沉钟》杂志和《沉钟丛刊》。冯至在20世纪20年代以创作抒情诗著称,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出版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十年诗抄》和《立斜阳集》,散文集《山水》、《东欧杂记》等,历史小说《伍子胥》,传记《杜甫传》,译作《海涅诗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我是一条小河》选自诗集《昨日之歌》,是冯至的抒情诗名篇之一。色彩明艳而情调又显得凄美,感情的表达呈迂曲之势。诗人将多情的男子比作柔波微漾的“小河”,他偶遇彩霞般明艳的姑娘,于是情意突然萌发,拥着这迷人的“影儿”缓缓前流,正面写出“我”的柔情;但后来情态顿变,海上的厉风“吹折了花冠”。狂浪“击碎了衣裳”,“我”自身也被无情的海潮卷向天边,原先甜蜜的梦被生活击碎,无以为继。尽管如此,“我”心中那“彩霞般的影儿”却一样明艳如初,令人怀想。

诗作采用以人拟物的手法,借着“小河”与“影儿”之间的自然联系,写出青年男女间两心的相印与相随。“我”是一条漾着“软软的柔波”的小河,“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而“你”也“无心”地将“彩霞般的影儿”“投入”了“我”的柔波,二者完全是偶然相遇,却又似命运刻意安排般必然。于是“我”把“你”当成了个人情感依托的对象。当“我”流过森林和花丛时,“柔波”将碧叶和花影裁剪成衣裳、编织成花冠,奉献给心爱的人。

这首诗还十分注重情凋的创造,注意运用语言的感情色彩来烘托一种特定的、浓郁的氛围。诗的首节,“我”是“无心”绕过这儿,姑娘也是“无心”投影于”我”的柔波。这两个“无心”,隐然传达出一种悄静、恬美的意境,描摹出“我”与姑娘间感情交流的自然、真挚、和谐,令人可以想象愈是“无心”愈是有情。底下柔波那“荡荡地”、“粼粼地”的姿态,在水波微兴中摇曳着深情,把“我”的一腔柔情化作一片清澈、明净的艺术境界,把原来的情意向着纵深方向推进了一步。同时,它又和下面遇到的摧折一切的厉风狂浪形成鲜明对照,以大海的“无情”反衬出人物的多情,以象征社会力量的自然的冥顽关照主人公爱情遭到摧折的深深不幸,为全诗创没了一个欢快而又带有悲剧意味的情调。

在诗的形式上,它自由而又有所敛束。从整首诗看来,它间用对偶与复沓,格式表达自然、优雅,调子舒缓柔曼而又热烈明丽,音律极其活泼,调子舒卷自如,别具一种独特的韵味。

蛇……………………………冯至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鉴赏]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学习,同年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加入浅草社,浅草社解散后,又于1925年参与组织沉钟社,创办《沉钟》周刊(后改为半月刊)。1927年大学毕业,赴哈尔滨第一中学任教。冯至在这段时期著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其抒情诗善于把激情外化为客观的形象,表现出艺术的节制,鲁迅称他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叙事诗亦“堪称独步”(朱自清),是他对新诗的另一重要贡献。

1930年参与创办《骆驼草》杂志,同年赴德国学习。1935年获海德堡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上海同济大学教授。抗战爆发后随学校南下至昆明,后改任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经过了近十年的沉寂,冯至在四十年代初又迎来他文学创作的新的高峰,除了他最重要的诗集《十四行集》,还创作了历史题材小说《伍子胥》和散文集《山水》。与二十年代相比,这时的作品题材更加深广,艺术更为精纯,尤为重要的是其中渗透了作者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直抵本质的思考,使它们具有了永恒的意义。抗战胜利后,冯至回到北平,任教于北京大学西语系,直到建国后。1964年由北大凋任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冯至在德国文学方面造诣很深,是著名的歌德研究专家,晚年为中德文化交流作出很大的贡献。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冯至的名作《蛇》就是以这样一个奇特的比喻起头的。批评者时常会惊叹冯至取喻的新奇与大胆:蛇,这一通常引起人们厌恶的形象,在诗中竟被他用来联系少男对少女的恋情,并赋予正面的抒写、冯至在写于1987年的《外来的养分》一文中回忆了此诗的缘起,他说当年见到毕亚兹莱的“一幅黑白线条的画”,“画上是一条蛇,尾部盘在地上,身躯直立,头部上仰,口中衔着一朵花”,他觉得“它那沉默的神情,像是青年人感到的寂寞,而那一朵花呢,有如一个少女的梦境”,于是就写了这一首短诗。

这或许修正了我们对《蛇》的构思方式的理解,冯至不是因为寂寞而找到蛇的形象去比喻,顺序恰好相反,冯至是从一个蛇的形象捕捉到了寂寞。然而这并无损于我们对冯至才华的赞美,不论是从寂寞到蛇。还是从蛇到寂寞,都要跨越同样的一条想像鸿沟。我们照样会惊叹他沟通抽象情感与具体形象的本领,通过一个比喻,作者将飘忽闪烁的东西凝定于诗歌。我们也惊叹他把握题材的能力,凭借一幅画中的蛇的形象能写出一首纯粹的爱情诗,而且写得那样凄婉动人。

有时仅仅一个形象便能确立一首好诗,《蛇》向我们诠释了这种可能。虽然在平常的眼中蛇不是个美好的形象。冯至却演绎出它的一个个属性,把这些碎片织进了这首恋慕之歌。蛇的沉默使诗人联想到单恋的寂寞,蛇好纠缠又令诗人觉得它会是一个“忠诚的侣伴”;蛇固然总是让人害怕,但少男热烈的爱岂不也常使少女畏惧,所以当我们读到“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要悚惧”时,不禁要为这奇妙的表达感到惊喜。冯至在诗中大胆而巧妙地调用各种技巧,当他利用一个换喻将少女转换成“乌丝”时,他也成功地安排了蛇的另一自然属性:“浓郁的乌丝”又成为蛇所向往的“茂密的草原”。蛇外表冰冷,但这并不妨碍诗人说它“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两者那么地调和,仿佛正因为内心的热烈,它才变得如此冰冷。蛇的形象和爱情主题在整首诗中缠绕着行进,处处展示出二十一岁的青年诗人那敏锐细腻的诗思。

最初“蛇”是作为“寂寞”的喻体而出现的,但在整首诗里它并没有被“寂寞”所束缚;我们看到喻体的“蛇”渐渐地从本体脱离,开始围绕抒情主人公独自起舞。到最后一节,它还为“我”衔来“一只绯红的花朵”般的少女的梦境。《蛇》的最后一节没有完全贯彻前两节的风格,它偏离了紧扣“蛇”的形象本身来运筹的思路,而转向略带感伤的描写。这一节流露出更多的浪漫派影响以及向古典的回归,虽然文字意境都很优美,却失之纤弱,颇有“压不住”之嫌。这种风格上的不稳定说明年轻的作者在诗艺上尚欠成熟,然而《蛇》中表现出的以具象把握抽象及情感节制的特点,却似乎正预示着冯至诗歌未来发展的方向。

(陆成)

蚕马……………………………冯至

当着那天边才染了春霞,

当着那溪旁开遍了红花,

当着我的痴情化成了火焰,

我便悄悄地走在她的窗前。

我说,姑娘啊,蚕儿正在初眠,

您的情怀可会觉得疲倦?

只要您听着我的歌声落了泪,

那么,不必探出窗儿来问我“你是谁?”

在那时,年代真荒远,

路上少行车,水上不见船——

在那荒远昏黄的里边,

给了我多少苍凉的伤感!

是一个可怜的少女,

没有母亲,慈父又远离,

临行的时候嘱咐她,

“好好地看护着这田园数亩!”

院中一匹白色的骏马,

慈父眼望着女儿,手指着他——

他曾驯良地为你耕作,

他是你忠实的伴侣!

女儿不懂得什么是别离,

不知慈父往天涯,还是海际?

依旧是风风雨雨地,

可是田园呀,一天比一天荒寂!

“父亲呀,你几时才能够归来,

来时呀,真是汪洋的大海——

马,您可能渡我到海的那边,

去寻找父亲的笑脸?”

她倦倦地望着衰花枯叶,

轻抚着骏马的髦毛——

“如果有一个亲爱的青年,

他必定肯为我走遍天边!”

她的心内濛濛想,

浮尘中浮着将落的夕阳,

不由得有一个含笑的青年,

在她的面前荡漾——

忽地一声嘹亮的嘶鸣,

悚悚地将她的痴魂惊醒;

骏马已经投入了平芜的边景,

同时也消逝了,她面前的幻影!

当着那温温的柳絮成团,

当着那彩色的蝴蝶翩翩,

当着我的心中正燃着火焰,

我便悄悄地走在她的窗前。

我说,姑娘啊,蚕儿正在三眠,

您的情怀可会觉得疲倦?

只要您听着我的歌声落了泪,

那么不必探出窗儿来问我“你是谁?”

荆棘生遍了她的田园。

烦闷占据了她的日夜,

在她那孤孤单单的窗前,

只有些喳喳的麻雀!

一日又傍着窗儿发呆,

路上远远地起了尘埃——

(她早已不作这个梦了,

这个梦早已在她的梦外!)

现在呀,远远地起了尘埃,

骏马寻着了慈父归来!

父骑在骏马的背上,

马的嘶鸣作了和谐的歌唱!

父吻着女儿的髻边,

女拂着慈父的征尘,

马却跪在她的身边,

止不住汗泪淋淋!

父像是宁静的大海,

她正如莹晶的皎月,

月投入海的深怀,

净化了这枯闷了的世界!

只是马跪在她的床畔,

整夜地涕泗涟涟,

目光仿佛明灯两盏——

“姑娘啊,我为你走遍了天边!”

她拍着马头向他说,

“快快地去到田园工作!

您不要这样的癫痴,

提防着父亲要杀掉了你!”

它一些儿鲜草也不咽,

半瓢儿清水也不饮,

不是向着她的面庞长叹,

便是昏昏地在她的身边睡寝。

当着凋落了黄色的蘼芜,

当着那黑衣的燕子呶呶,

当着我的怀中还燃着余焰,

我便悄悄地在她的窗前。

我说,姑娘啊,蚕儿正在织茧,

您的情怀可会觉得疲倦?

只要您听着我的歌声落了泪,

那么不必探出窗儿来问我“你是谁?”

黑夜里空空旷旷地,

窗外是狂风暴雨;

壁上悬挂着一件马皮,

(是她惟一的伴侣!)

慈爱的父亲,你今夜又流离在那里?

你把骏马杀掉了,

我又是凄凉,又是恐惧!

“慈爱的父亲,

雷霹雳,电光芒——

丢下了你的女孩儿,

又是恐惧,又是凄凉!”

“亲爱的姑娘,

您不要凄凉,不要恐惧!

我愿生生世世保护着。

保护着你千金玉体!,’

马皮里发出沉重的语声。

她的心儿怦怦,发儿悚悚;

电光射透了她的全身,

皮又随着雷声闪动!

依着风声哀诉!

伴着雨滴悲啼!

“我生生世世地保护您,

只要您好好地睡去!”

刹那间是个青年的幻影,

刹那间是那骏马的狂奔:

在那大地将要崩颓的一瞬,

马皮紧紧裹住了她的全身!

姑娘啊,我的歌儿还未唱完,

无奈呀,我的琴弦已断;

我惴惴地坐在您的窗前,

再续上那最后的一段——

一霎时风雨都停住,

皓月收束了雷同电;

马皮裹住了她的身儿月光中化作了雪白的丝茧!

——1925年初夏

[鉴赏]

《蚕马》是冯至早期创作的一首叙事诗。在诗中,诗人以《搜神记》中有关“蚕茧”的传说为叙事框架,融入自由追求爱情的时代精神,塑造了一个执著追求爱情、至死不渝的“骏马”形象。诗歌以“蚕儿正在初眠”、“蚕儿正在三眠”、“蚕儿正在织茧”为线索,将其与故事的推进相照应。始娘许诺,“骏马”“投入远远的平芜”;“骏马”驮其父回家,爱情诺言却得不到实现; “骏马”被杀害后,马皮卷紧姑娘化为雪白的蚕茧。三个部分相组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严谨,笔调哀婉。“骏马”对于爱情的追求虽遭到“家长”(父亲)的破坏,惨遭杀害,但其精魂不散、至诚至圣的爱情更是感人至深,表现了五四时期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执著热烈、至死不渝的追求与向往。

艺术上,该诗采用了复沓结构,一叹三咏,既与故事情节发展相照应,又与哀婉情调相谐和,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再加上圆美音调、神秘情调和传奇色彩,的确“堪称独步”。

(刘莹)

十四行集……………………………冯至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

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

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

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

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

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

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

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我常常想到人的一生,

便不由得要向你祈祷。

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

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

但你躲避着一切名称,

过一个渺小的生活,

不辜负高贵和洁白,

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

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

到你身边,有的就凋落,

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

这是你伟大的骄傲

却在你的否定里完成。

我向你祈祷,为了人生。

十五

看这一队队的驮马

驮来了远方的货物,

水也会冲来一些泥沙

从些不知名的远处,

风从千万里外也会

掠来些他乡的叹息;

我们走过无数的山水,

随时占有,随时又放弃,

仿佛鸟飞翔在空中,

它随时都管领太空,

随时都感到一无所有。

什么是我们的实在?

从远方什么也带不来,

同类推荐
  • 第一种危险

    第一种危险

    1997年8月24日下午的郑州发生了一起恶性交通肇事案件,围绕此案的前因后果,以及真相的调查,本书进行了描写。
  • 从维熙文集(全14卷)

    从维熙文集(全14卷)

    本文集所收十四卷,收录从维熙自文学创作以来,纵贯文坛60余年的整个创作生涯最有价值最有力度最有思维含量的作品作品。包括小说卷10卷,纪实文学、散文4卷,是从维熙先生一生创作的集大成。在20世纪50年代的文坛,从维熙与王蒙、刘绍棠、邓友梅并称为“四只小天鹅”。
  •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是朱增泉将军的军旅诗,共分五个部分,是作者在自己漫长军旅生涯中的感悟和思考。因为将军特殊的身份,他的军旅诗也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直面战争、呼唤和平、赞美生命、书写英雄。从古至今,战争都是人类逃避不了的话题,和平更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目标。而作为将军的作者,对战争与和平更是有着不同常人的思考。几十年的军人生活给作者留下了沉重而深邃的人生思考,看着自己身边的生命一次次穿越死亡,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渴望显得尤为真诚与强烈。其中《猫耳洞奇想》是一组很独特的军旅诗,更是一个军人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的思考与感悟,充满着血的浓烈与烫热。
  • To hell,上海

    To hell,上海

    “妈的,上海人怎么这样,鸡肠狗肚。凭什么不要外地人?不问可否、不管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末了,还在叽咕《谏逐客书》——这小子要生在春秋战国准是个朝秦暮楚顶呱呱的纵横家。我想想:也是,把两个大活人劈了,你再去自首,就算免你一条死罪,你也得抵一条命。又何苦在死前上法庭丢人现眼一通呢?吴宇报上去的《论当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走向》的毕业论文题目给王连生教授打了回来,附带上边还写了一大堆诸如“时代性不强”、“开拓性不够”、“僵化”等等让吴宇头疼的评语。
  • 为乐趣而读书

    为乐趣而读书

    读书之乐乐何如?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为乐趣而读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谈论读书方法,有的分享读书之趣,有的回忆书海琐事……不一样的文字,一样的纸墨情结。一起走进这个书海世界吧,聆听作者独步书林的内心独白,体会畅游书海的真正乐趣,感悟书籍之于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魅力。
热门推荐
  • 国民萌宝牵回家

    国民萌宝牵回家

    【新书《穿到虐文后我被反派带歪了》已发,求支持】“老公,你老婆掉了,价值百亿,要不要?”“不要……不是你说要养我一辈子吗?所以我把所有资产都转到了你名下。”重生前,她“抛夫丢子”,被经纪人一路捧杀;重生后,她深刻体会到,身为脸盲的最大好处就是:随时随地开撩傲娇老公,外加签收萌宝快递一份。和尚宝宝萌翻天!!!前世,她所爱非人,受人蛊惑,心心念念想要他的一纸离婚协议,这一世嘛……“不好意思,国民老公是我的,钱是我的,和尚宝宝也是我的,想要我们离婚?去问我婆婆答不答应。”
  • 李元霸异界游

    李元霸异界游

    隋唐第一猛将李元霸被雷劈死后尸骨全无,但命运使然,年仅十八岁的李元霸并未身死,反而穿越到了异界大陆,投身在一名落魄贵族少年身上。在这里他找到了亲情,找到了爱情,找到了他内心深处最渴望一切!
  • 傻女在古代

    傻女在古代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br/><br/>一女穿越,先是装傻,再携鸟走天涯!<br/><br/>美男必不可少,看女主玩转后宫!腾讯独家全版傻女续篇《九世鸳梦》增添部分!<br/><br/><br/>此外《男人是祸水》《京城四少》《穿越好事近》鬼恋完结文!&nbsp;&nbsp;&nbsp;
  • 毒女遮天:轻狂大小姐

    毒女遮天:轻狂大小姐

    两岁,亲娘离她而去,堂堂嫡小姐连一个下人都不如。十四岁,她留守乡下被溺死,家里无人问津。四年后,她华丽归来。不让进家门吗?本小姐会让你们无家可归;派人行刺吗?本小姐让你们有来无回;有皇后撑腰吗?本小姐让二十万精锐抄你家灭你族。要钱,本小姐有金山银矿;要权,本小姐堂堂政王之妃;要命,本小姐有二十万精锐冲锋陷阵。想与小本姐玩吗?放心,好戏才刚刚开始。
  • 道吟

    道吟

    杏花小巷有个整天馋酒的老乞丐,昆仑山上,也有一位喜欢弹琴的安静女子。九幽之下,鬼皇圣母,修真求道,寻仙路上,少年人挂双刀,一刀搅风雨,一刀斩荆棘,他要去的是那个山……
  •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

    本书游记是对十八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毫不留情的全面批判;尤其是对统治者的腐败、无能、无聊、毒辣、荒淫、贪婪、傲慢等作了酣畅淋漓的揭露和无情的批判。这种批判的声音在慧驷国游记中甚至达到了尖锐和偏激的程度,斯威夫特将矛头直接指向罪孽深重、愚蠢肮脏、毫无理性的整个人类。由马匹组成的慧驷国是他理想中的乌托邦,格列佛遭到智慧而理性的慧驷的流放,满怀惆怅地回到生养他而又让他厌恶的故土,只好愤怒而又无可奈何地与一帮“野胡”共度余生。
  •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全集)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全集)

    也许您是财富多多的企业家,也许您是赫赫有名的作家,也许您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可是,在所有的身份中,父亲这一职务最值得您去付出心血。从这个意义上说,父亲是孩子眼中的第一快乐天使。大量事实也证明,终其对孩子一生的影响,一个合格的爸爸,胜过100个优秀的老师!
  • 归鸿祭

    归鸿祭

    “哥哥,咱们会一起创建一个伟大的王朝的。”弟弟坐在屋脊上看着远方的旷野道。“你怎么知道?”哥哥揉了揉弟弟的脑袋,温柔地笑道:“就因为你是从未来来的?”“哎呀,哥哥你相信我啦。”弟弟吐了吐舌头“联突厥,破长安,平李密,灭窦建德,我的历史可是得过满分呢。”“那你是怎么过来的?”哥哥看着弟弟认真的面孔,深色依旧温柔。“我也不知道。”弟弟神色黯然道:“我记得我是和我的亲哥哥一起的,但是...我现在找不到他了。”“那你就把我当你的亲哥哥吧。反正咱们本来就是亲兄弟。”哥哥笑道:“按你说的,咱们一边创立一个伟大的朝代,一边找你的亲哥哥。”“好。”弟弟点头。“世民,快下来吧,赶紧睡觉。明天爹爹要去长安献马,别给他添乱。”母亲在院子里喊道。“来啦来啦。”弟弟慌忙答应,却扭头吐了吐舌头,轻声道:“我要告诉妈妈你也在上面。”“臭小子。”哥哥轻轻敲了下弟弟的脑门笑道:“赶紧去睡吧。”弟弟下了屋脊,年轻的哥哥看着满天星月,不由得轻轻叹了一声道:“你最终还是没和我说玄武门的事情。”
  • 三嫁囚宠妃

    三嫁囚宠妃

    简介:罗小冰,一个二十一世纪高校的医学系研究生,被狠心的男友推下大海,醒来,她的灵魂已穿越到古代的东荣国。他成了东荣国三王爷的王妃——一个倾城倾国的美人儿,谁料一场噩梦正等着她。在他眼里,她早已没了第一次,她是个不洁的女人。他将她囚禁两年。无双居就是她的“冷宫”。那夜,华丽的锦被之上,居然有一点落红……===骆冰心:罗小冰穿越到东荣国的身份,当朝丞相骆傲天的养女,东荣国三王爷的妃子。她嫁进王府的那一天,被老嬷嬷发现不是贞女。从此,她背上不洁的恶名。是她害得王爷的宠妃怜儿流产,是她害得怜儿发疯失踪。暗地里,她身负重任,受养父差谴守护在他的身边,做他的影卫。到最后,真相揭开,她竟是——===慕容明珺:东荣国的三王爷,冷漠如他,无情如他。皇上下旨赐婚,他娶了骆冰心,并处处为难她,甚至把她囚禁在无双居,狠狠凌辱她。他恨她入骨。谁料,两年的囚禁,她变了,变得倔强而又脱俗。每每处于危难之中,她都挺身相救。真情触动,情结难解,无情的伤害,痛苦的折磨,终于他醒悟,却为时晚了?他对她说:“怜儿永远无法取代!你是本王永远的仇人!”语罢,他冷笑一声,大手一把钳过她的下额,冷冷一笑,道:“一个失贞的妃子,还妄想得到什么!你要用你的身体和自由还清怜儿的债。”===慕容明浩:东荣国的皇长子。外表温柔,一个翩翩君子。一袭素衣,一个微笑,迷倒千万少女。世人都认为皇太子之位是他的。谁料,温柔的面孔之下,却是野心勃勃。他对她一见钟情,苦苦纠缠。他对她说:“独拥佳人一夜,万里江山皆可抛。”===慕容明杉:皇五子,朝中五王爷,皇上赐为镇远王爷,喜武,故常年在外征战,战功显赫。为人木讷、固执。认定了就不会改变。他对她说:“跟本王走!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延呼镜:西凉国的皇子(东荣与西凉是邻国,两国达成协议,和平共处。但必须以皇子为人质。)他就是被送往东荣国的质子。一个好吃,好玩,好赌的小王爷,整天无所事是。看似贪玩的他,心思细腻。对她,有着特别的关爱。他对她说:“记住你的使命!完成任务后,你,就是我的妻子。”===小泪亲亲帮忙制作的《三嫁囚宠妃》的相册视频:?pstyle=1慕容明珺与骆冰心的相册视频:?pstyle=1&3190===特别推荐:《特工女皇帝》===小伊其他作品:《狱妃驭皇》《帝后惑香》《王爷1咱偷腥去》
  • 神皇战纪

    神皇战纪

    一个穿越而来的灵魂,一段注定不平凡的旅途。一人一剑,起于微末之界,过千百界,破千万法,君临星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