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安静的办公室里,你发现同事文件上的一个字写错了,你是好心好意地来到他面前,声音不算很响地告诉他“你把‘狠’写成‘狼’了”,其他人可能没听到,但他却会感觉很难堪,并以为所有人都听到了,如果有人偷偷地笑一声,那就更让他几天都会感觉脸上无光,他也因此可能恨你几天。
宣扬别人的失误必然会让对方难堪、尴尬、伤了自尊。如果对方能较好地看待,或者说你这人本质还不错,那么可能结果会好些。万一对方是个很要面子的人,或者你人缘本来就一般,那就可能对你很不利了,你得小心着万一哪天就会有人报复你。如果你树敌还不止一个,那就更麻烦了!
所以,我们在平时要留心着点,当别人有错误的时候,最好是只有你们两个人的时候,装作很无意地提醒他。这样,他会很感激你,因为你帮他免于丢脸。如果你是老师,有必要对某个学生在全班公开批评,那也得考虑这个学生的承受能力,尽可能地照顾他的自尊,公开批评这种方法绝对不能滥用。还是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要想与他人友好相处,就要尽量体谅他人,维护他人自尊,避开言语的“雷区”。
多说“我们”,少说“我”
和别人交谈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尽量不要说“我”,而应该尽可能地用“我们”来表示。
其实,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因为当说“我”时,人们的感觉是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分别存在,并处于不同的立场,而“我们”给人的印象,则是两者站在同一个立场上。
那些交际大师们有一个共同的经验,即在交谈时,要多说“我们”少说“我”。许多心理学家在说话时,通常不说“我”而说“我们”,这主要是为了要唤起听者的关心,也是为了将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融为一体。
例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当他在提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笔联邦预算时,就曾经以这种方式对美国国民呼吁说:“伟大的政府掌握在我们大家手中,利用我们大家的钱来建立国家的时期已经来到了。”
“我们”和“我”,虽是一字之差,表达的含义有天壤之别。比如,在英语中要表达“我感到”、“我认为”等意思时,通常不说“I felling”,而是说“We felling”。据说使用第一人称复数形式的好处是:比较容易让人产生亲切感。
日本学者混元俊在他的《芳心破译术》一书中,也对男士们提出过这样的忠告——多说“我们”少说“我”。他说:“使用这一手法来对付女性,尤为聪明。因为‘我们’能非常有效地使女性感到对方是朋友。”
这是为什么呢?与男性相比,女性更难忍受孤单寂寞,她们需要朋友,喜欢人群。约翰逊这位美国推销大王,就是利用“我们”一词所隐含的意味,吸引女性对推销员产生“朋友”的感觉,从而达到推销产品的目的。
多说“我们”少说“我”这条经验,不仅能用于男女交往,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人都有效。
比如在工作场合,如果常用“你”这种指称,会冲淡同事间的感情,更不用说热络了;如果多用“我们”这种利于拉近彼此心理距离的说法,会造就大家“同舟共济”、共同朝着某一目标迈进的合作心理。
又如,用“你觉得这么做对吗?”一类话来指责人,会使对方产生被疏远了的感觉;如果换用“这是我们大家的事,你认为这样做对吗?”这类说法,可让对方感到自己并没被排挤出友情圈外,只是某个地方出了问题而已。
有的人说中国人不易合作,其原因在于自我意识太强,心中只有一个大写的“我”字,缺乏“我们”这个共同环境的概念。这一缺陷体现到做事上,经常是“我”字当头,只顾及自己的利益;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只追求自己的突出表现,而较少考虑他人如何、团队如何。这一缺陷体现到说话上,也是经常把“我”字挂在嘴边,动辄“我认为”如何如何,我想如何如何。这一习惯即使换了一个环境也不易更改。
比如,有一位华人青年,在美国留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大公司当总经理助理。一次,该公司下属一家分公司出了一点问题,华人青年向总经理汇报说:“他们分公司的质量出现问题,引起顾客投诉,我认为……”
话未说完,总经理皱着眉头质问道:“你说什么?”
年轻人不明所以,又将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总经理很不高兴地说:“你说他们分公司,那你是谁?”
年轻人意识到自己的失误,马上纠正说:“对不起,我们的分公司质量出了问题……”
当一个人说“我们”时,透露的是有难同当、荣辱与共的信息;而当他说“我”时,透露的是置身事外、超然人上的信息,很显然,“我们”更有亲和力,而“我”却显得冷漠生僻。
所以,在谈话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只是一个最微不足道的词,不要在谈话中无限制地使用它。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会把“我认为”总是挂在嘴上。
“我认为”也不是绝对不能说,有时它也有独特的妙用。比如,一个圆滑的人在讨论问题时会说“我认为”而不说“不是这样”,因为后者无异于指责别人说谎。
不过,一个处事成熟老练的人从不流露自己的成见,也不将自己跟周围的人和事划清界限。他不会认为别人的问题只是别人的问题,也不认为自己的事都是自己的事。由于他的头脑中装着共同环境的概念,会自然而然地多说“我们”少说“我”。
说话含糊只能带来更多误会
说话含糊其辞容易给人造成误会,或者别人会以为你在给他某种暗示,从而对你提出一些无礼的要求。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及时澄清事实,声明自己的立场,让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下去。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米开朗琪罗,在为教皇绘制宫廷的天顶画时,教皇曾要求他必须将圣徒和先知们身上的衣服画得高贵华丽一些。
米开朗琪罗对这项要求十分不以为然,但是又不便当面得罪教皇,于是,半开玩笑地说:“您知道的,他们原本就是穷人嘛,何必硬要他们装阔?”
后来,当他开始制作壁画时,教皇又派人传话,要他修改壁画上的人物。
米开朗琪罗这次再也按捺不住,以平静的语气对传话的人说:“你回去转告教皇,修改壁画是一件小事,用不着他那么操心,还是请他老人家把心思用在如何把这个世界修改得好一点吧!”
米开朗琪罗说话的功夫堪称一流,犀利的讽刺话语使得教皇领教之后,从此再也不便多说。
如果你自认为没有米开朗琪罗的犀利口才,那么,与人交谈时应该注意,答话时千万别含糊不清,否则很容易产生误会,万一你无法自圆其说,必定陷入窘境,任何说话技巧都无济于事。
所以,说话要把握主旨和逻辑,要说得恰到好处,以免言谈有所闪失,授人以柄,甚至作茧自缚。
这是避免错误,摆脱窘境的根本方法。
假如朋友或同事在公开场合责备你,而情况与事实又有出入,这肯定使你难堪。这时,你该怎么办呢?
你可以心平气和地直言:“我们是否私下谈谈?我想请你调查清楚了再说话。不然,我以后很难和你相处。”
倘若亲友无缘无故责备你,你也应该明确地跟他说:“你让我十分难堪,请你告诉我这是为什么?我哪里得罪你了?”
当然,假使是你自己做错了事,哪怕是无意的,也要诚恳道歉。明辨事理,直言不讳,这才是摆脱窘境的最佳方法。
适当地运用语句,是先从心中的酝酿开始的。当然,除思想观点正确、思维严密有序外,首先要正确理解语句的含义。但是,有时你本身使用的语句是正确的,也可能造成误解。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是你出现“口误”。由于环境的干扰、精力的分散,会造成这样想那样说的情况。
其二是倾听的一方由于理解上出了问题,没能正确领会你的含义,因而出现语言误会。
当出现上述情况时,请不要在咬文嚼字上兜圈,说者和听者都要抱着宽容的态度,重新再交流一次,遇到重要问题,听者还应把说者的话重复一遍,以检验是否有错误的理解。
语句的准确,不能单从语法的意义去理解。说话是离不开环境和对象的,如何使语句恰如其分地表现此时此刻你的思想,往往有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