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8700000008

第8章 生气像练七伤拳——后果严重(2)

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能做到据理力争、恩怨分明、保持尊严、维护人格,他就可能在多大程度上跳出“迁怒之链”,这样他既有力地遏制了强梁者的作恶,也有效地增进了人间的祥和,家庭的温馨。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使自己拥有了一个平和的心。

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受了委屈,或者情况已经很糟糕了,最好的办法:是去化解自己内心的不平衡。别把坏情绪传染给别人,那只会造成更坏的结果。总之,我们做人做事,要尽量注意不迁怒。

◆不生气的智慧

当有人迁怒于我们时,或者我们想迁怒别人时,要学会换位思考,自己的内心不好受,而被迁怒的人心里会更不好受。所以别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一笑而过最好,自我解嘲也可以,但千万不要迁怒于人。

●愤怒是人际关系中的癌症

怒气潜藏在人心底,如毒蛇潜伏在穴中。——巴尔扎克

当一个人不顺心时,很容易产生愤怒的情绪,并有一种想将其发泄出来的强烈的冲动。比如一位男同学平时很能容人,常和同学们互相开玩笑,很少往心里去。可这天,女朋友刚刚与他分手,心里十分生气。恰巧一个不知底细的同学还像过去那样和他开玩笑,结果引起一场纷争,搞得不欢而散。

人在愤怒时,意识范围变小,考虑问题偏激,主观化严重,自控能力也随之下降。结果平时许多不起眼的小事都被无限夸大,成为爆发冲突的导火索。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人际冲突往往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导致许多有害的后果。有人比喻这种发泄愤怒的方式好像是仙人掌碰人,在刺伤别人的同时,也伤及自己。

在一次明星评奖时,罗素·克洛被认为极有可能再次捧走奥斯卡小金人。然而,到了领奖的前几日,却不少人发表看法说“罗素·克洛是不会得奖的,并不是因为竞争的激烈,而是因为他有着暴躁的性格和乱发脾气的习惯”。

一旦离开了摄像机,罗素·克洛简直就成了一只暴躁的狮子。他是个爱发脾气的人,虽然观众喜欢有性格的演员,可是,像罗素这样大的脾气根本没有几人能招架得住。他爱生气,生气以后就乱发脾气。

罗素·克洛是好莱坞炙手可热的明星之一,他已经是第三次角逐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了。但最终的结果正如一些人所说的,他根本不会得奖。

事情是这样:不久前罗素·克洛获得了英国电影学会奖的最佳男主角奖,一时兴奋,在领奖时他更赋诗一首,没想到在播出时被BBC给删掉了。这下可把罗素激怒了,他对着BBC大放阙词,狠狠地发了一顿脾气,虽然后来他为自己的鲁莽行为道了歉,但却没有得到大家的原谅。他们认为罗素纵然把角色演得出神入化,可是他本人却是个脾气大得让大家都接受不了的人,所以最后取消了罗素·克洛的获奖资格。

人在不愉快的时候,往往会生气,产生愤怒的情绪,从轻微的烦躁不安,到严重的咆哮大吼,乱摔东西,甚至丧失理智,干出愚蠢的事。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习惯,变成一种侵袭人际关系的“癌症”。

生气是一种不良情绪,是消极的心境,它会使人闷闷不乐,低沉阴郁,进而破坏相互间的友爱关系,阻碍情感交流,导致内疚与沮丧。医学又告诉我们,愤怒会导致高血压、溃疡、失眠等。据统计:情绪低落,容易生气的人患癌症和神经衰弱的可能性要比正常人大。同生理病毒一样,愤怒是人体中的一种心理病毒,会使人重病缠身,一蹶不振。可见愤怒对人的身心有百害而无一利,是生活中的一个误区,必须尽早告别。

◆处世感悟

愤怒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它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复杂。而且容易动怒的人给别人的印象是非常不好的。

愤怒情绪是思维的结果,是受大脑支配的。人作为大脑的主人,应当行使权力,控制大脑,使之既能敞开思想的大门,让好的东西进来,又有理性思考选择,把那些不速之客拒之门外。生活中的一些事,往往不能细想,更不能占牛角尖。与其越想越气,不如把它拒之门外,抛在脑后,以保持心境的平静。确立了这种自我意识,就能逐步地实现控制愤怒,最后达到消除它的目的。有了这种自我调节和自我平衡的力量,遇到令人愤怒的事,就会意识到自己应该怎样做。既然生活中有着比发火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本不动怒,为什么不采用呢?即便一时无法克制自己,认为愤怒是人的本性之一,不发泄就难浇灭心中怒火,也可以通过不造成重大损害的方式来发泄。但事过之后,应该冷静地想一想,是否可以用更为健康的情感来取代使你产生愤怒的情绪,用新的思维方式支配自己,以消除那种有害于精神健康的情感,因为“怒气是昨天理智之灯的一阵风”,它会给你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

如果我们真的认清了愤怒的危害,确想摆脱它的困扰,就应该学会控制自己,从一点一滴做起。比如:当要动怒时,花几秒钟冷静地描述一下自己的感觉和对方感觉,以此来消气。最初的10秒钟是至关重要的,一旦熬过了这10秒钟,愤怒便会逐渐消失。

还可以试试推迟动怒的时间。如果我们碰到某一具体情况总是动怒,那么第一次先推迟15秒钟,然后照常发火,下一次推迟30秒钟,以后不断延长间隔时间。一旦意识到可以推迟动怒,我们便学会了自我控制,推迟也就意味着控制。经多次练习,我们最终会完全消除愤怒。

再者可强制自己写“动怒日记”,真实地记下我们发怒的时间、地点和事件。只要持之以恒,我们就会发现,记录这一行为本身犹如警钟长鸣,它将促使我们逐渐少动怒,最后不动怒。总之,控制自己就是锻炼自己的心理平衡的能力,就是培养自己的忍耐力和毅力。当我们认识到动怒不是自然的,不是人的本性时,我们便会不理会别人的言行,大胆地选择精神愉快,而不是愤怒。

◆不生气的智慧

无节制地发怒或是压制愤怒都是不适应的情绪反应,不利于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对待愤怒,健康而有数的方法是尽力化解和有分寸的表达。

●极端的愤怒就是绝望

失望虽然常常发生,但总没有绝望那么可怕。——拜伦

当一个人遭遇尴尬、侮辱、被拒绝、不公正的时候,便会产生极大的愤怒,如果反抗未果,则会变成失望,最后变成绝望。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要数屈原了。

心怀政治理想的屈原,在内政上提倡变法,主张限制贵族特权,选贤举能,发展经济;在外交上,坚持联齐抗秦的合纵政策。屈原的政治主张符合楚国的长远利益,却触动了某些贵族阶层的既得利益。在楚国内部,以上官大夫、公子兰为代表的贵族阶层,或出于妒贤嫉能,或出于维护自身政治或经济利益的目的,相继成为屈原的政敌。

公元前313年,秦国重臣张仪贿赂了楚国的一批权贵宠臣,并欺骗楚怀王说:“楚国如果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商、于一带六百多里土地给楚国。”楚怀王不顾屈原的强烈反对,与齐国断绝了关系,从而瓦解了合纵抗秦的联盟,并罢了屈原的官。

屈原很愤怒,愤怒楚怀王的昏庸。

当楚怀王知道张仪只是戏弄自己时,很生气,先后两次兴师伐秦,却因失去合作伙伴齐国的接应,被秦国打败了。此时的楚怀王稍有醒悟,“悔不用屈原之策”。于是,屈原复出。

而此时,还是那个张仪,贿赂了楚国王后郑袖等贵族,他们在楚怀王面前一番花言巧语之后,楚怀王竟与秦王结下婚姻关系。待出使齐国的屈原回来后,木已成舟。这次,屈原遭到了流放。屈原愈加愤怒。

公元前299年,秦国又攻打楚,夺取了楚国的八座城市。趁此形势,秦昭王“邀请”楚怀王在武关相会。屈原此时已从汉北的流放地返回,他力劝楚怀王不要赴会,楚怀王不听。结果,楚怀王一进入武关,就被秦军扣留,并劫往咸阳。不久,楚襄王即位。

屈原斥责公子兰不该劝楚怀王进入秦国,以致楚怀王死在秦国,又斥责公子兰不该怂恿楚襄王向秦国屈膝投降。不甘处于政治下风的公子兰向楚襄王进谗言,楚襄王听信公子兰的话,屈原便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至此,屈原愤怒到了极点。

合纵抗秦,进而统一六国,是屈原胸中的政治理想。然而,残酷的现实将这一理想撞得粉碎。如果说屈原第一次被流放心中虽有愤怒,但对楚怀王还心存一丝幻想,那么到了第二次被流放时,这种愤怒已经演化为绝望。屈原觉得别无选择,于是投汨罗江而死。

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例如:当一个“成功人士”突然间发现自己拥有的一切都不再真实,所有在乎的人和事,随时都会化为灰烬,只要一个毫不相关的人漫不经心的一个念头。无论这个念头有多荒诞,自己生命中永远不可替代、无法复制的那一部分,就会从此消失。留给自己的,只有无尽的悲伤、悔恨——为什么当时自己没有做出另一种选择:不要让儿子去参加一次比赛、不要去那个加油站、不要打开自己的远光灯……随后,就是在彻底的绝望中,诅咒这个世界、诅咒信仰的神明、诅咒自己等等。

翻翻报纸的社会新闻版我们会看到类似的故事:被解雇的职员闯进办公室,持刀刺伤炒掉自己的上司;看上去唯唯诺诺的丈夫,杀害自己的妻子之后自杀身亡;品学兼优的留学生,持枪袭击同胞,震惊校园……他们的亲朋好友总会在事后感叹:“他看起来是个很不错的人,真不敢相信会做出这样的事来。”他们没有看到,那些积压在心里的愤怒,是如何在长期压抑中逐渐膨胀,最终变得不可收拾的。

内心压抑的愤怒始于否认、沉默和回避,积压久了会让人从心里面垮掉。我们经常可以在冲突之后听到这样的说法:我没有生气,只是挺失望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说这话的人,确确实实是生气了,只是他自己不愿意承认而已。但是否认并不能让怒气消失。他们更愿意躲开惹自己生气的那个人和那种场景,刻意保持距离。

这是被压抑的愤怒。郁积的愤怒通常会以一种被称为“消极攻击”的行为表现出来,比如,对别人的要求不理不睬——你让他干什么,他就不;你指东,他偏要打西。

愤怒是为了让人们能积极地去面对那个伤害了自己的人或事,如果人们没有这么做,愤怒就会累积。

心理学家称:“如果多年来我们一再遭遇委屈,我们情感的承受力就会耗尽。”这时就会出现两种情况:其一,我们会把多年来积压在心里的愤怒发泄在身边的人身上;其二就是变得抑郁,感情会渐渐枯萎,失去了对生命的热情,变得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第一种情况会产生破坏性的行为,第二种情况就是绝望了。

◆处世感情

生活中,愤怒无处不在:夫妻间吵架拌嘴,员工对老板的抱怨指责,孩子顶撞父母或者父母责骂孩子,甚至,下班路上的拥堵也能让我们坐在车里一边狂按喇叭一边破口大骂……

从小到大我们被一再告知发怒是不好的,那些直接或者间接的生活经验也让我们知道,发怒的“破坏力”有多大——失去朋友、得罪亲人或者丢掉饭碗。可问题是,当我们“怒从心头起”的时候,如果没有适当的渠道发泄的话,我们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绝望。

因此,有了怒气的时候,不要憋在心里,而应当想办法进行疏导。

一些情况下我们能做出的最好反应,就是承认自己受了委屈,并承认再与那个伤害自己的人争论也无济于事,于是决定接受这个事实,拒绝让已经发生的事情侵蚀自己的幸福感,这就是处理愤怒的最佳方法。

◆不生气的智慧

虽然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生理反应,但是我们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同类推荐
  • 李嘉诚做大的12字箴言

    李嘉诚做大的12字箴言

    本书运用12个字——韧、勤、诚、稳、势、远、借、变、合、义,从四个大方面探索出李嘉诚做大做强的秘诀:首先是因为他具有一番雄心壮志,不甘屈于人下;其次,是因为他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创业;第三,是因为他能够抓住机会,敢于冒天下先的风险,抓住机遇,顺势发展;第四,是因为他在遭遇挫折时不气馁,表现出百折不挠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这些都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内在品质。
  • 感恩企业,珍惜工作

    感恩企业,珍惜工作

    每个人都面临着严酷的职场竞争压力,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工作是需要珍惜的,也感受到了企业提供给我们的机遇和生存空间的重要性。企业是平台,感恩是它前进的动力源泉;工作是礼物,珍惜让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面对眼前的工作和生活,我们要懂得感恩,学会珍惜。只有在感恩中,我们才能不断成长;只有在珍惜里,我们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懂得感恩和珍惜不仅是做人的本分,也是获得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的大智慧。
  • 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

    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

    在生活中,一些人看到别人的成功,他们往往把其中的原因归结为自己能力有限,认为自己本就是不如别人。看到有些看似不如自己的人都活得比自己好,他们原因就归结为命运。其实,他人的成功并不是他天生就比你能力强,人生的暗淡更不是自己命该如此。强者之所以强,是因为他拿出了自己好的一面面对生活,因而他才超越了所有人,活得比其他人要好。不难看出,人潜在的能力是无可限量的,只是没有激发出而已。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拿出自己好的一面去生活就是人生的成功。那么,我们如何去激发内心的潜能呢?《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将告诉你答案。
  • 卡耐基人生智慧箴言

    卡耐基人生智慧箴言

    当你了解了卡耐基的人生智慧,并有目的地借鉴时,祝贺你,你已迈出了改变你人生的第一步!你就能改变你的一生!你将能做到与他人和睦相处,互帮互助!你将能营造并享受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你将会成为一位具有出色领导能力的人!你将能获得属于你个人的巨大财富……
  • 感恩企业 自动自发

    感恩企业 自动自发

    中国著名企业培训机构聚成资讯集团推荐优秀读本。缔造和谐双赢的工作哲学,培养完美企业的卓越动力。工作是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学会感恩方能实现自我价值。常怀感恩之心,自觉而出色地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
热门推荐
  • 写像秘诀

    写像秘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从恐怖世界来

    我从恐怖世界来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每一段经历都是一个剧情。人死后会成为一本书,书里的内容就是死者的生平,有人成了名著,有人成了禁书。整个世界就是一座图书馆,剧情和现实在互相影响着。而我,就是图书的谱写者。
  • 锦绣良缘:倾城医女

    锦绣良缘:倾城医女

    被誉为小神医的她一朝穿越竟成了龙腾国第一美女,冷清的美眸睁开,她一身的嫁衣,而她的夫君正坐在轮椅之上。“夫人果真是与众不同,但好像缺少了点什么……”某女坏笑,纤细的手指勾起他的下巴,:“夫君,莫不是想要玩点刺激的?”某男邪魅一笑,将其勾入怀中,深情款款的说着:“得妻如此,夫复何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红楼梦

    红楼梦

    “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十八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巨著,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批判;思想博大精深,艺术精湛完美,语言丰富生动。书中对中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世俗人情、衣着服饰、建筑金石等方面都有细腻描述,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包罗万象,使之成为中国文学的典范和骄傲,并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 国民校草不够宠

    国民校草不够宠

    女主入学第一天,被校花推进水里,男主路过,把女主救了上来,女主上岸后脚滑了一下,往后摔去,误打误撞亲了男主……
  • 张氏可书

    张氏可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贵女悠闲日常

    穿越贵女悠闲日常

    意外穿越就罢了为什么成了俩包子的娘?为什么包子爹迟迟不出现?为什么感觉自己掉进了陷阱?为什么……呸,墨子语暗自吐槽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异世之旅看似简单却是疑点重重那个常常出现在自己梦里的墨子语到底是什么鬼?要死就死干净点不好吗?那个在异世对自己纠缠不休的就是包子爹?为啥你是现代人?……哎哟,墨子语要烦死了(本文慢热,先流水后感情,一对一)
  • 不能再失去

    不能再失去

    睁着眼睛一动不动地盯了许久,脑中空荡荡没有任何意识,待到回过神来也只是嘴角微微动了一下,知道他确实是在身边,然而却没有现实感。天还是黑的,只觉得她和他是黑夜中的一个核被深深包裹、压缩在一个沦陷入黑暗的洞穴里,外界与两人无关,真实也与两人无关。他还在她不知道的梦境里,偶尔说一句简短的梦话,但都含混不清。睡梦中的他还穿着白天的那件条纹衬衫,不过脱去了外面套着的毛衣。没错,在她的记忆里他总是偏爱衬衫的,至少她见到他的时候总是那样子。
  • 武侠见闻录

    武侠见闻录

    “降龙十八掌?听起来好威风啊,但是好像不适合我。” 书友群:515331397,欢迎各位加入。“井中八法?杀气太重了吧,再说了动不动就抽刀砍人可能不太符合我的气质。”“折花百式倒是挺潇洒,不过成天拿个扇子会不会有点装13的嫌疑?”“七伤拳,算了吧,别玩着玩着别人还没打到我我先吐血了。”“你问我想练什么?我也不知道诶,对了,你听说过一招从天而降的掌法吗?”
  • 别人的故事主角在那里

    别人的故事主角在那里

    他与她,别人的故事,爱是否诞生?可会延续?谁知道?只有小城的细雨,像是在诉说着什么……人们说3岁是一个代沟,如果4岁呢?那是否是一条无法跨越的万丈大峡谷? 当他懵懂年少时,他与她未曾交集;相遇时,青葱年华的她,会执起谁手走过青葱、共赏年华?那无声的岁月在默默的验证着…… 他们是故事外的人,却一样演绎着动人心魄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