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9400000005

第5章 英法战争锋芒初露(5)

华盛顿和自己的弗吉尼亚士兵们一起加固碉堡,通过个人的一言一行激励他们。可是麦凯上尉与他的军队在驻扎的时候并没有采取任何防御措施。更严重的是,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华盛顿的印第安盟友竟然把他抛弃了。他们看到英军在优势强于个人的敌军面前的防御工事非常糟糕,同时亚王认为英军在征求他的意见方面也不够有诚意。而事实上,导致他这样做的真正原因是他想把个人的妻儿送到安全的地方。所以他仅把一小部分武士留在了营地。

3日的早晨,华盛顿正在和士兵们做碉堡的加固工作,侦察兵送来消息说,法国军队有大动作,正在大约4英里外的地方。华盛顿马上安排好军士,静候法国人的进攻。大约十一点钟,在很高的树丛上,有法军士兵用滑膛枪向英军扫射。华盛顿怀疑这是一种计谋,是想引他的士兵到树林中去。他下令让所有士兵都退到战壕里,敌人不出现,就不要开枪。整个白天,两方士兵都在小规模地扫射。后来下起了大雨,退到战壕里的士兵苦不堪言,很多滑膛枪都浸湿了无法使用。

晚上八点钟,法国方面要求谈判。华盛顿有些拿不定主意,他担心这是法国的阴谋,想趁机潜入碉堡。遗憾的是,唯一一个能讲规范法语的工程师德佩鲁内爵士还受了伤,于是华盛顿只好让他曾经的击剑老师与译员雅各布·范布拉姆上尉去。上尉两次带回来的条件都是让守军投降,华盛顿回绝了法方的条件。第三次,范布拉姆带回来的是用法文写的书面投降条款,上尉用不规范的英语尽量把那些条款翻译出来,而华盛顿和军官们就站在一边听,努力地分析那些条款中的意义。

翻译出来的主要条文是;法国军队和印第安人承诺,华盛顿一行人可以按照军令指示,携带一切财物和军用物资,堂堂正正地离开碉堡,返回居民区,他们不会加以阻挠,但是加农炮之类的军事设施必须摧毁;他们也可以把财物安顿在秘密的地方,并派人看守,以后再来用马匹运走;他们还必须保证一年之内,不再干涉法国国土,以及在其上修筑任何建筑设施;放还在伏击朱蒙维尔的战役中俘获的法军战俘;在没有移交法国战俘之前,范布拉姆上尉与斯托波上尉还应留在法方,充当人质。最后双方达成了这个协议。

第二天清晨,华盛顿与他的下属们打着旗,堂堂正正地从这个碉堡走了出来。可他们刚一出来,法军的盟友印第安人就开始抢夺财物。华盛顿看了出来,法国人根本就没有制止,而且他们也制止不了。他命令把拿不动的财物和加农炮、火药等其他军用物资全部销毁。在这样的形势下,他们一直拖延到十点才踏上凄凉的征途。他们一直走到距离“困苦堡”3英里的地方,才驻扎营地过夜,掉队的士兵们也随即赶了上来。

在这次交锋中,弗吉尼亚军队阵亡12人、受伤43人。麦凯上尉的军队死伤人数不明。据说法军和印第安人的损失更多。

第二天的征途上,华盛顿尽量用坚毅、快乐的作风鼓舞状态低迷的士兵们。食品供不应求的状况下,华盛顿亲自参加艰苦的劳作。终于他们顺利地抵达了威尔斯溪,在那里,他们获得了充裕的粮食。华盛顿让士兵们在那里休息,自己去了威廉斯堡,和麦凯上尉一起向总督作军事汇报。

没多久总督府就宣布说,虽然他们出师不利,但是对于华盛顿与他的军队,仍要加以表彰。不过奖励的名单里少了两位军官,一位是穆斯少校,他被指责为懦弱胆小;另一位就是华盛顿不走运的击剑老师——不规范的翻译员雅各布·范布拉姆,他被控诉为蓄意误译投降条款,犯有叛国罪。

华盛顿的不满意

英斯上校的军士们总是在修建前方的岗哨和据点,而此时刚回到亚历山德里亚军队的华盛顿,则被德威迪总督屡次催促招募新兵,然后把军队带到威尔斯溪和英斯上校会合。在杜凯纳堡的斯托波是个比较自由的俘虏,由于最近一次战斗的胜利,那里的法国人放松了警戒。在他写给英军军官的信件(附杜凯纳堡平面图)里面说道:“这里有1000人,不算印第安人。只有康特勒库尔与一支5名军官、40名士兵组成的护卫队住在碉堡里面,其他人都在外面。要是能挑选出100名可靠的肖尼人、明戈人以及特拉华人,相信完全可以趁其不备攻占碉堡。”

英军的计划还在执行中,但是华盛顿却在此时选择了放弃。事情是这样的:10月份,总督把事实上的兵力增加到了10个连,因为编制不同,所以他把皇家与地方两种军队都改编成了独立连。这样,在原本的弗吉尼亚军队中,上尉就是最高级别的军官了。华盛顿认为在这个时候让他接受上尉的军衔有损他的名誉,因为之前立法委员会已经通过投票,向他“在任职上校期间的优秀表现”致谢。

抗法联军总司令、马里兰总督夏普非常想让华盛顿担任军队的临时军官,所以就让菲茨希尔上校写了一封信给华盛顿,说明了这个意向。但是华盛顿对他的军衔被降这件事感到很愤慨,所以他义正词严地回绝道:“您让我继续担任上校职务,这令我出乎意料。要是你感觉我能够任职一个不只没有军衔,还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薪饷的职务的话,那您是把我和那些虚有职务的人看得一样低贱。”他隐晦地指出这不是英皇的命令,而是德威迪总督的缓兵之计。华盛顿还补充道:“我希望能获得真挚坦诚的对待,所以我不再接受军职。但我对这一切将予以默认。谨附上总督阁下的来信,恳请你转达我的感谢。我是不愿退出军界的,相反我非常愿意留下来为他效劳。还劳烦转告,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荣誉,也是听从亲朋好友的劝告。”

华盛顿的这种做法令很多人诧异,但是即使他不这样做,政府的另一条例也会迫使他这样做的。条例是这样指示的:由英皇和英皇在北美地区的总司令所任命的全体军官,其级别应在各行省总督所任命的所有军官之上;另外,地方军队的将级和校级军官在与英皇委任的将级和校级军官同时服役时,没有任何军衔,皇家军队的所有上尉及其下级军官,其级别应在任职较久的地方军官的职位之上。

要是华盛顿有异议,他会建议这是一条侮辱各殖民地同胞人格的条例。这种公开蔑视殖民地人民的名誉与智慧的做法很容易削弱美利坚人对英国的拥护,并为美利坚人最终宣布独立铺平了道路。

德威迪总督拒绝释放被俘的法国官兵使华盛顿再次不满。他这样做是因为法国人把很多英国人囚禁在了加拿大。华盛顿在挂出停战旗的同时曾建议,用法国军官德鲁与两个见习军官换回被作为人质的斯托波上尉与范布拉姆。但法国人并没有回应这个要求。华盛顿对总督的不诚信和不果断非常不满,但是他的申诉并没有什么明显效果。

英法双方发生了一些小规模的战役后,驻巴黎的英国大使和驻圣詹姆斯的法国大使都有所行动,指责干扰和平的活动。然而,法国一边满口和平,一边却整装待发,计划做进一步的行动。法国皇室把法国大使当做了制造和平假象的烟雾,令大使非常不满。英国也在做军事行动,自称是为了防御和抵抗。英军总司令坎伯兰公爵接受命令指挥这场战役,爱德华·布雷多克少将负责实施具体的作战计划。他们商定了1755年的四项作战目标:将法国人从他们非法占领的新斯科舍省地区赶走;将法国人从他们建立在香普兰湖畔的王冠角的碉堡中赶走,因为据说这一碉堡是在英国境内;将法国人从他们建立在安大略湖与伊利湖之间的尼亚加拉碉堡中赶走;将法国人从宾夕法尼亚与弗吉尼亚边境处赶走,并收复俄亥俄河流域。

华盛顿辞掉职务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母亲,认真地履行他长子的责任照顾全家。他喜爱农活,正当他打算在弗农山庄务农时,一触即发的战争打破了村庄的平静。望着那些整装待发的炮舰、运输舰和闪闪发亮的武器,还有那些往来的士兵,他不禁感慨,这场恢弘的战役是多么不同于他所指挥的饥饿战啊!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多么好的建功赎过的机会啊!他非常渴望能以志愿兵的身份来参加这次远征。

德威迪总督,还有一些其他人将华盛顿的才能,以及他在边境战斗的经验向布雷多克将军进行了介绍。后来,罗伯特·奥姆上尉——布雷多克将军的一个副官接到命令,写了封信给华盛顿,邀请他前来加入布雷多克将军的参谋部。同时,奥姆还表达了他自己对华盛顿的敬意,华盛顿也很热情地回应了他,从此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参谋部中做志愿人员,既没有薪饷,也没有实权,还常常要牺牲个人利益,在外出的时候,也没有人代管个人的事务。不过华盛顿仍义无反顾地接受了邀请。在这个岗位上,他既可以满腔热情地担任军职,又不必牺牲个人的尊严。他迫切地希望能在参谋部获得一些军事经验。

华盛顿的到来,受到将军的副官奥姆上尉与莫里斯上尉的热烈欢迎,三人还结成了知己。他的才能也得到了将军的赞扬。很快,华盛顿就摸清了将军的脾气,虽然将军的脾气有些急躁,但是为人正直忠厚,做起事来一丝不苟。

除了德威迪外,布雷多克还邀请了四位总督共聚在亚历山德里亚,一同制订作战计划。华盛顿被介绍给他们,并与他们一一详见,他们早就听说了他的才干。华盛顿认为,在四位总督中,雪莱具备一位绅士和政治家的风范。布雷多克的军事秘书便是他的儿子威廉。

4月14日召开了一次会议,会上公布了将军的委任状。在协商作战计划时,各总督认为纽约应作为指挥中心。布雷多克为了执行英皇对他的指示,对此表示反对,因为英皇清楚地指示,他本次远征的目标是法国人近期在俄亥俄河上建立的据点。

总督雪莱带领他和威廉·培珀瑞尔爵士的军队,还有很多纽约士兵组成的连队,负责进攻尼亚加拉与王冠角地带;而印第安人事务的唯一管理人与总监威廉·约翰逊上校则负责进攻杜凯纳堡。祖籍爱尔兰的威廉·约翰逊上校,1734年至美洲后便定居在纽约的莫霍克河附近。他在各个土著部落里设立了办事处,通过贸易积累了大笔财富,并成为印第安人在某种意义上的统治者。因此大家希望他能顺利完成这场战役当中的任务,布雷多克也预见他的计划能轻而易举地实现。

把法国人从新斯科舍省驱逐出去的任务,交给了本省的副总督劳伦斯上校来完成。之前,在蒙克顿中校的帮助下,劳伦斯上校曾成功地击败过法国人。

大会结束后,看到需要运输的物资量很大,华盛顿不禁质疑。他想起曾经为了把9门回旋炮与少量物资运过山去,遇到过很大的困难。他说:“要是我们的行军速度受到运输大队的缓慢步伐制约的话,那将是非常讨厌的,真的非常讨厌。”布雷多克只是报以嘲讽的微笑,似乎在诘说这个青年军官对行军的状况不熟悉,少见多怪似的。

在亚历山德里亚,华盛顿安排完个人的事务后,就到马里兰的弗雷德里克敦和将军会合。5月10日,华盛顿被任命为布雷多克将军的副官。将军是在4月20日自亚历山德里亚出发的,但是弗吉尼亚的承包商未能按照合同送来充足的运输工具,并且军粮的数量与质量同样令人很失望。导致将军不得不派人去购买牲口,来充当军队的口粮。

而此时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也来到了弗雷德里克敦。长久以来,他总是在宾夕法尼亚省议会出任议员,同时他也是美国的邮政部长。宾夕法尼亚议会听说,布雷多克将军认为他们消极怠工而非常生气,于是议会就安排富兰克林到将军跟前听从调遣。他来时的身份是邮政部长,他的到来就是为了方便总司令和各省总督之间的信准确快速地传达。

到5月19日,各方军队都已在坎伯兰堡集齐:人数增加到1400人的两个皇家团;还有2个中尉与2个上尉的两个地方木工连,每连30人;由1名上尉、2个助手和10名士兵组成的一个向导连;由斯图尔特上尉指挥的弗吉尼亚轻骑兵;由30名水兵及其军官组成的水兵支队;还有来自纽约的两个独立连残部,其中的一个独立连是由霍雷肖·盖茨上尉指挥的。

随军的还有苏格兰人休·莫塞尔医生,他后来成了华盛顿的好友。他曾跟随查尔斯·爱德华的军队,在卡洛顿战场上一败涂地,后来定居于弗吉尼亚。

营中还有另外一位医生,詹姆斯·克雷克,是个年轻的苏格兰人。他很敬重华盛顿,还与他一起参与了“大草地”战役,他一直在弗吉尼亚军队中任职。

这支军队是按照军事会议批准的方案组建的,华盛顿对这支军队非常满意,并对本次采用的战术非常有信心。

对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英国人很好奇;而对于英国人,印第安人同样好奇。他们每天都穿得十分野性,驻足在英军营房的附近观看军队练习,心中隐隐佩服。他们特别喜欢看青年军官们赛马。相比之下,印第安女人比男人更喜欢在英军驻地附近闲逛。这些年轻的印第安女人就像吉卜赛人一样极具诱惑力。有一位被称为“白色霹雳”的酋长的女儿就是如此,她叫“明亮的闪电”。那些英国军士们很快就认可了这些美女的魅力,引得印第安武士们醋意大发。为了避免引起争端,印第安酋长下令禁止印第安女人走进英军营房,但这却束缚不了英军士兵追逐美丽的姑娘。最后,“白色霹雳”还有其他一些武士不得不把她们护送回到了奥奎克。莫里斯的秘书彼得斯这样写道:“由于英军士兵们非常喜欢这些印第安女人,所以她们回去的时候携带着大量的英镑。”

见到士兵们因为运输工具而苦不堪言,华盛顿建议尽量使用驮马。但是布雷多克将军不愿意舍弃他的欧洲作战方式,也不喜欢华盛顿影响他的军事行动。

富兰克林所采购的马匹与马车终于到了,这使得将军得到了解脱。富兰克林凭借自己强大的个人威望,从宾夕法尼亚农民那里购到了物资,虽然他们非常不愿意。当然,他还要承担对这些农民钱款进行补偿的责任。令他深感窘迫的是,他后来拖了很长时间,才把这笔出于爱国目的而欠下的债还清。

法军胜利

6月10日那天,布雷多克将军带领着他的副官,以及其他参谋人员,还有轻骑卫队从坎伯兰堡出发了。就在6天前,彼得·霍尔基特爵士早已带领着个人的军队提前出发了。所有的行动,就像华盛顿所预言的那样,要想翻越大山,必定要经历一番艰辛。在爬山时,因为道路太过艰险,军队被拖散了。要是这个时候有人来偷袭,那军队必定会受到一定的损失。

同类推荐
  • 秦汉三国皇帝传

    秦汉三国皇帝传

    本书主要撰写了秦朝从秦始皇(公元前247年)嗣秦王位起至三国吴灭亡(公元280年)止,共500多年的历史故事。以单列皇帝(正统)写其全传的形式,全方位介绍了自秦始皇至三国的37位皇帝的生平事迹,采取了相对按时间顺序又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写法,《秦汉三国皇帝传》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情等方面的故事。以正史为依据,既全面具体又通俗易懂,是一本详细叙史的好书。
  • 优雅天使心:赫本给女人的24堂优雅课

    优雅天使心:赫本给女人的24堂优雅课

    本书从一个女性的角度翻阅赫本的生平,就此解读一个女性优雅魅力的极致。我们研究赫本,是为了找到自己。我们也要像赫本那样充满自信,充分发挥我们的优点,展现出自己对时尚的直觉。研究赫本的生平、勇气和她所经历并克服的一切,更有助于我们对人生作出正确的选择。她的优雅、高贵、行为以及其他一切,会给予想要活出真我的女性最好的启示。
  •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
  • 亚历山大:伟大的征服者

    亚历山大:伟大的征服者

    《图说世界名人:亚历山大(伟大的征服者)》讲述了,亚历山大大帝,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摧毁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他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他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清代文学与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了在小说领域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作品,对封建社会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无愧为传统的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而其作者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也是本卷所要重点评介的人物。
热门推荐
  • 重生八八年

    重生八八年

    【新书:九零奋斗甜娇妻】今生重来,我打算做一个低调赚钱的小能手当个可爱村姑,听爸妈的话,娶一个男人当上门女婿让姐姐妹妹全都站起来,走在幸福的小康大道上干亲哥哥,青梅竹马,前世前夫,还有这位前世没见过的小哥喂喂,你们别捣乱我的姻缘,先去前面领号,再到后面排队去--又名《重生1988》又名《重生村姑》又名《我爱我家》这是一个从小被人骂白痴笨蛋的女孩,带着全家全村致富发家的故事
  • 时光不再至此地

    时光不再至此地

    《时光不再至此地》以寻找儿时伙伴王林为主线,勾勒处一个乡村少年的成长历程,文中描述了清新无忧的童年,日渐懂事的少年,以及初涉社会的青年,让我们从中寻找到自己的影子,跟随刘海洋一起经历蜕变成长。在这文字的前半篇章,作者以惯有的流畅笔风描述了刘海洋的童年时光。在主人公刘海洋日渐成长读大学步入社会的过程中,作者的叙述风格又显成熟老练,情节发展顺利成章却又出其不意,让人读罢觉得过瘾又回味无穷。作品中,那两个少年的影子跃然纸上,挂着鼻涕牛牛的刘海洋,总是跟在刘海洋身后的王林,以及二人之间看似清淡的少年友谊。
  • 红妆令

    红妆令

    十里红妆女儿梦,女儿红妆亦战袍。若是还能生活在熟悉的世界里,温馨平淡也是福,可惜婉柔穿越了。若是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有家族庇佑,作个不谙世事的闺中淑女,她是情愿的。可惜父母早逝,亲人凉薄,婉柔只能步步算计。一纸赐婚一场阴谋,两个陌生人的命运紧紧相连。如花容颜惹人醉,若是太平盛世,盼纵马逍遥携手终老,怎料山河潇潇。你待我情深义重,我愿与子同袍,誓守山河多娇。
  • 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

    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氏文集

    金氏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母亲的花样年华

    母亲的花样年华

    再说说我自己吧。说起来有些奇怪,我母亲死后,我的“洁癖”慢慢地好起来了。我开始用一种不同的眼神去看那些我曾经以为都很肮脏的男人,我的脸上渐渐地有了笑容,我被我们医院的男医生认为越来越好看了,他们毫无例外地怀疑我真正恋爱了。恋爱这个词让我想起了那个中学语文老师,在我的回忆中一切竟然都是那么温馨和美丽。有一天我惊喜地发现,他再次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他向我道歉说自己太鲁莽。那时候,我穿着睡衣在我们宿舍楼下接受他的道歉,但是有点冷。他要脱下外衣,我摇摇头说,不要,你也冷。于是,我第一次主动地将头靠近了他敞开的怀里……
  • 紫气乾坤

    紫气乾坤

    众生为蝼蚁,天命不可违,这是一个关于逆天改命的故事……
  • 天帝传

    天帝传

    十方无影像,六道绝形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红尘中,有美人如画,诗酒才俊,大江横流千帆过,而他只为武道,冷眼旁观。无边黑夜,有邪魔嗜血,妖妃妩媚,万人尸坑千人冢,而他只做该做之事,坚守不变的本心。待到那一天,来到天路最顶端的地方,他目望苍天,手指人间,喊出一句:“我是天帝君,众生来拜我。”
  • The Rights Of Man

    The Rights Of 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地球的绿色卫士:植物

    地球的绿色卫士:植物

    令人肃然起敬的植物世界,体现了古老而惊人的生命力。植物界是随着地球的发展,由原始的生物不断地演化,大约经历了30多亿年的漫长历程,形成现在已知的50余万种植物的。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均来自太阳的光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藏在光合作用的有机产物中。人类日常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物质,也主要由历史上绿色植物的遗体经地质变迁形成。因此,地球上绿色植物在整个自然生命活动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无可代替的。而植物覆盖着地球陆地表面的绝大部分,并且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