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8400000008

第8章 改变太老实的做事态度(6)

不少老实人在群体或团队中没有什么地位,在经济利益分配过程中就没有什么发言权,只能被动地等待组织或别人的施舍和安排。但现实生活中经济利益毕竟是有限的,而人们对经济利益的欲望往往是无限的,所以,他们常常处于一种任人宰割的地位,别人吃肉他喝汤,有时别说喝汤,可能连气味也闻不到,注定要吃经济利益的“闷亏”。

面对这种结局,想不开的老实人当然会生气、抱怨,即便是想得开的,也不过是以精神胜利、道德优越聊以自慰。

其实,争取利益并不是坏事,毫无原则地放弃利益也决不是善行。懂得利益的本质和利益的获取,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对社会进步也将起到一种推动作用。

在某期刊上登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到美国没多久的韩国人去一家韩国餐馆进餐,不巧遇上了劫匪。

劫匪拿着一把刀子指向老板,老板颤抖着把钱柜里仅有的两百多美元现钞全给了他。

劫匪顺利得手,扬长而去。这位韩国顾客问老板为何不报警。老板说报警没有用,警察至少要半个小时才到,那时劫匪早已逃得无影无踪了。

韩国顾客不相信老板的话,因为他听说美国警察工作效率很高,案发三五分钟即可赶赴现场。为了证实老板的话,他当即打了报警电话。

果然如韩国老板所言,等了半个小时才来了两个警察,慢慢腾腾地做了一下笔录就走了。这位韩国顾客义愤填膺,大骂美国警察渎职。然而,更让他想不到的是韩国老板竟然帮美国警察说话:

“这也不能全怪美国警察,怪只怪我们自己当初不争气。说句良心话,美国警察还是很不错的,既称职又不受贿。别的地方发生抢劫案,警察总是在三五分钟内赶赴现场,就我们韩国餐馆例外。”

“那就是说,美国人真的歧视韩国人呀!”这位韩国顾客更愤怒了!

“那倒不是,美国人的种族歧视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严重,造成目前现状的还是韩国人自己。早期的情况不是这样,韩国餐馆遭抢劫时,美国警察也是在三五分钟内赶赴现场,当场把劫匪抓住。可受害人害怕报复,居然不敢站出来指证劫匪,警察只好把抓到手的强盗当场放掉。于是美国警察对来自韩国商人的报警不再热心了,久而久之就成了今天这个状况。”

韩国顾客惊得目瞪口呆,问:“这里别的商店也在光天化日之下遭抢吗?”

“有是有,但很少,劫匪看到韩国人老实,好欺负,在光天化日之下一般只敢抢韩国商店,因为抢别的商店风险太大。外国人不怕事,不但当场报警,还和劫匪搏斗,劫匪在得手之后很难安全逃脱。尤其是犹太人开设的店铺,劫匪更是不敢问津。犹太人在遇劫之后不但即刻报警,还督促警察办案,如果认为警察办案不力还会合伙出资悬赏缉拿劫匪。碰上这样的硬对头,劫匪只好自认倒霉,唯一的对策就是不抢犹太人……”

古往今来,之所以会发生许多非理性暴力事件,其根源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容易被人忽视:那就是忍气吞声的老实人太多!如果没有忍气吞声的老实人为暴徒提供极好的生存环境,暴徒就没有容身之地了。

◎ 谈利色变无“钱”途

老实人只交合得来的人,他们不会出于某种利益关系主动结交某个人,更不会为了结交某个人而去请客、送礼、虚于周旋。老实人是耻于言利的。在他们看来,君子信义,小人才言利,利益关系是庸俗可鄙的。老实人惯有的一句口头禅是:“那些溜须拍马的事咱做不来!”而一旦自己的正当利益得不到维护、束手无策时,又只能感叹:“咱太老实了!”

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要想做成大事,必须要借助团体的力量,利益共同体正是为了实现团体内成员的共同利益而形成的。我们每个人工作的单位都可算作是正式的利益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可以通过人际交往建立。这种非正式的利益共同体往往比较松散,甚至也没有人把它看作是一个团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交利益关系就是要融入到某一利益共同体内,利用群体的力量维护和发展自己的利益,老实人不结交利益关系,就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保护,往往成为利益争夺的牺牲品,无“钱”途可言。

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离不开寒暄、应酬。老实人往往认为这些行为既虚伪又浪费,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因此不屑于实行。殊不知,这些表面化交往对于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一开始这些交往不具有什么实际性的内容,但却是进一步深入交往的基础,正是在这些表面化的应酬之中,人与人之间加深了了解,也增进了感情,人们通过彼此观察寻找到值得结交的对象。老实人不懂这个道理,不愿与人接触,害怕社交应酬,就不能找到可靠的朋友,不能为自己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养料。

◎ 忍气吞声害处多

老实人“不争”的道德之举,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这些后果从客观的立场上来评价的话,甚至还有很不道德的因素在内,这大概是老实人始料不及的。

就个人而言,不去争取应得的利益,往往会有以下后果:

第一,使自己的生存能力显得不足。我们都是生活在世俗社会中的平凡人,要活下去,就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做保障,没有这些东西或者获取不足,生活就会出现困难。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道德正义感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吃饭问题。如果羞于争利,使应涨的工资未涨,应升的级别未升,势必会使自己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况且,这种影响并不单单涉及到一个人,其小集体的其他成员,特别是家庭成员也将跟着受到影响。

第二,对事业的长期发展不利。老实人有理想、有抱负,有公正心和正义感,这很值得提倡,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楼台平地起,通往理想的路就像是登山的石径,必须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攀登,必须要有一定的实力做积淀。如果羞于争利,就等于少登了一个台阶,而有些时候,少登一个台阶就会错过一系列的机遇,很可能相当于少登了十几个、甚至上百个台阶。无疑,这对老实人事业的长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第三,自己该得之利而未得到,会影响情绪和心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恼火、窝心,生气、烦闷自是不可避免的,这当然要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对身体健康也颇为不利。可见,羞于争利,失去的不仅仅是一种利益,还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后果。

不争应得之利,反使不应得者从中获益。实际上,老实人只讲独善其身,不争取正当利益的行为,也是对“恶”的一种纵容,客观上造成了助长不正之风的结果。

不争应得之利,会使不公平的行为逐渐演化为不公平的规则。世界上并无绝对的、天生的规则,一切有关人类行为的规则都是从人们的相互交往中演化出来的。也就是说,当同一种行为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后,就会变成一种具有约束力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再经过长期的、大范围的实行,就会成为一种新的社会规则,对人产生外在的强制力。老实人不去争取自己的应得之利,而不应得者却大得其便,获利甚丰,这就构成了一种行为模式。在以后的类似行为中,老实人可能仍旧不能获得自己的那部分正当利益,而不应得者再次从中获益,久而久之,不正常就成了正常,不公平的东西则固化为社会规则的一部分。这样,老实人的忍让和退缩,就不仅仅是一种不利于己的行为,而更成了阻碍社会进步的举动。自然,在这其中,老实人将成为更大的受害者。

这就需要我们对社会运行的真实现状做客观审视。可以说,现实并不理想,因为人本身就充满了缺陷。无论在什么时代,在什么地点,社会上总存在着大量超出正常状况的争取私利的情况,并且他们往往能取得成功。这些现象,从短期来看是不道德的、反进步的,而从长期来看又为社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动力,因此是难以根绝的。现在,世界上还没有这样一个组织或群体,可以彻底贯彻某种公正的原则。

◎ 要懂得争取自己的利益

在世人眼里,老实人似乎就是“吃亏”、“受气”的代名词。老实人仿佛是一群失去自我利益的人,他们似乎永远把自己的某些应得利益拱手让人。老实人可能会由此感叹命运的不济或是社会的不公,然而,塑造自己的弱者形象、铸就自己惨淡人生的不是别人,正是老实人自己。

面对如此无情的现实,老实人该怎么办?是忍气吞声呢,还是奋起一搏呢?当然是要拍案而起,绝不无原则地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老实人应该冲破自己僵化静态的道德观,真正认识到确保自己的分内利益是每个人都应承担的责任,它不但有利于老实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对社会公正法则也是一种切实有力的支持和维护。只是盯在一事一行的道德上,那只是小道德,而使自己行为的后果做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才是大道德、真道德。如果每个人都不做弱者,不做牺牲品,敢于争取自己的应得利益,那么,坏人就会无食可夺、无机可乘、无利可图,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假公济私了。也只有这样,天下才会更加太平,社会才会更有秩序,老百姓才会活得更加心情舒畅。可以说,确保自我正当利益的实现,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奉献。

好人要做,但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一味地容忍只会换来别人对你更大的伤害。

同类推荐
  • 比尔盖茨给中国学生的11条忠告

    比尔盖茨给中国学生的11条忠告

    成功并不是无因的,也不可能完全是运气所致,背后一定有他成功的条件。即使是天才,他的第一声啼哭也绝不会是一首美妙绝伦的颂歌。因此,比尔·盖茨的成功,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得益于他的一些做人做事的准则。这些准则,就是每一个有志追求成功的人所应该学习的。
  • 二十几岁,规划你的人生

    二十几岁,规划你的人生

    二十几岁的人,想法很多,但是真正着手去做的人不多,我们总是自己找一大堆借口,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借口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由,只要想做,总会挤出时间。那些忙得不亦乐乎的人,有多少时间用在重要的事情上?二十几岁时,只要我们确定了一种不服输的人生精神,最终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境界,完成从弱势地位到强势地位的转换,在社会中争取到最大的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 成功源于信心(走向成功丛书)

    成功源于信心(走向成功丛书)

    怎样走向成功?成功的要素有哪些?有理想的青少年朋友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为此,作者编译了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们的代表作,希望用大师们自己的成功实例和经验,帮助青少年朋友塑造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成为人生的赢家。
  • 做人细节全书

    做人细节全书

    本书将做人寓于做事之中,通过精练的语言和典型的事例,揭开做人的种种奥秘,诸如如何修身养性,如何取信于人,如何塑造个性,如何面对挫折,如何打造形象,如何智慧说话,如何表现自我,如何老练处世,如何掌控情绪,如何平衡生活等,教给你做人的哲理,帮你掌握做人的最高学问。打开本书,掌握做人的哲学,拨开心灵的迷雾;把握做人的准则,走出人性的误区;拿捏处世的分寸,规避人生的暗礁,开启人生的航程,扬帆迈向成功的彼岸!
  • 不是世界太喧闹,而是你的心浮躁

    不是世界太喧闹,而是你的心浮躁

    本书是感动亿万亚洲读者的心灵读本,拒绝浮躁,找回宁静的自己。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心灵净化读物,帮助读者在这样一个快节奏、压力巨大的社会环境下,重新找到自己心中的那份宁静。指引读者远离急躁的负面情绪,忽视喧闹吵杂的恶劣环境,重塑自己的心灵,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拒绝浮躁、摆脱困境、静心做事、自我管理、阳光心态等方面进行解读,帮助读者建立一套完整的心灵净化系统,实现真正的身心和谐。
热门推荐
  •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萤火时代的闪电:诗歌观察笔记或反省书

    萤火时代的闪电:诗歌观察笔记或反省书

    本书以新世纪以来诗歌的热点现象和焦点问题为切入口,具有说服力地辨析和反思了诗人与语言、技艺、现实以及时代的复杂共生关系。这是一个对诗人的精神难度和写作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精神闪电的照彻。作者通过对代表性诗人的精神征候分析和文本细读呈现了整体性意义上的诗歌场域的多层性构成。从碎片化、电子化、浮躁化、活动化的诗歌生态出发,作者对诗人心态以及诗歌的写作、阅读、传播和评价予以厘清和定位以及准确的评骘。与此同时诗人与空间尤其是精神远方的关系在本书中得到深入探讨,城市化时代的“乡愁”“记忆”和“地方性知识”已然成为诗人绕不开的写作路径。
  • A Dog's Tale

    A Dog's Ta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孽仙帝在都市

    妖孽仙帝在都市

    前世仙帝,今世觉醒,再立天威,泼墨无敌画卷。大千星域,万古妖魔,以我之躯行过,众生都将跪伏。绝世风姿,妖娆万疆,本帝只取一瓢----萧逸。Q群:692714104
  • 雪球专刊第082期:熊市赚钱大法

    雪球专刊第082期:熊市赚钱大法

    这一论牛市有没有结束,谁也无法预测。假如熊市来临,散户该如何应对?对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如何进行资产搭配,降低熊市的投资风险?熊市除了“吃药喝酒”,还有哪些投资机会?请看本期雪球专刊《熊市赚钱大法》!
  • 李红旗的期冀

    李红旗的期冀

    黄君君怔怔地看着李红旗,好像怀疑那话是从他嘴里说出的,因为现在的李红旗不像是一个刚康复的精神病患者,而是一个哲人。她忽儿被感动了,她坚决地说,李红旗,你放心好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你一定会回家的,回到你那套95平米的房子里。黄君君的眼前,好像真的浮现出了李红旗曾经的家,因为他不止一次地向她描述过,房子的地上全都铺木地板,赤脚走一直可以走到阳台上,因为阳台上也铺着木地板,他喜欢让阳光照在木地板上,也照在坐在地板上看书的他身上……
  • 薛文清公从政录

    薛文清公从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宋稗类钞

    宋稗类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神,你家夫人又掉线了

    大神,你家夫人又掉线了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一打开游戏,上次比赛的敌方MVP请求加自己,顾浅浅一边疑惑着,一边加上了,然而让她郁闷的是,对方加自己的原因居然是因为在上场比赛自己挂机,他打的不舒心了,顾浅浅就不淡定了········作为流量小生,秦铭一直是秉持着一个道理:他是电竞圈演戏最好了,是演艺圈打游戏最好的,就在他心血来潮的弄了个小号,打了个匹配后,整个人都不好了·······顾浅浅一直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和秦铭有什么接触了,但是没想到居然玩个游戏,都能匹配的到,仰天大喊,“孽缘呀!”“是缘分!”话音刚落就被身后完美的男人一把抱在怀里。
  • 再见月朗星稀夜

    再见月朗星稀夜

    这是一本古典言情小说,以主人公的纯美爱情为主线,提现了作者对善良和丑恶分界的判断。通过文中不同人的人格与性格折射出来的幻影,塑造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在不同角色的摩擦与折射之中渐渐丰满人物的形象,希望给那些仍然执着于黑白论调的人一个很好的提醒。本书在三个人的纠结情感中,有幸福有伤痛,最终以岁月静好,相守一生收尾,总算让那些读者没有失望。圆满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