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100000003

第3章 我的快乐想和您分享

■ 孩子来信

东子叔叔,您好!

我是一名刚上初中的女孩。虽然学校的老师总是称呼我们为新生,但是他们已经把我们当大孩子看了,这真是件令人兴奋的事儿。

上了中学,随之而来的就是增加了几倍的学习任务,对我来说,真是困难重重,尤其是英语,最让我头疼。上小学的时候,我因为贪玩,英语考试从来没有及格过。到了初中知识越学越深,我的底子又差,学起来就更显吃力了。但我现在信心满满,越是吃力,我就越努力,因为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会进步。

今天我就证明了这一点,我的英语真的进步了,哈哈!

上早自习是我一天中最紧张的时刻,因为我们的班主任(她是英语老师)每天早上都要抽考英语,就是随便叫起来一个学生,用英文提问,请学生回答。我之前也被叫到过两次,因为我的英语实在是太差了,只能对老师说“sorry”。可是今天不一样,老师提的两个问题,我全部都回答得很好。

“very good!”老师对我点点头,并附带了一个甜美的微笑。对于一个英语考试想要达到及格都很困难的人来说,这句话简直就是天大的“奖赏”,它给我带来了一天的好心情。可当我蹦蹦跳跳地回到家,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给爸爸妈妈时,他们却……妈妈正忙着在上网“收菜”,头都没抬一下,爸爸也只是敷衍我一句,然后就继续看报纸。我以为他们没明白我在说什么,就又重复了一遍,并把“英语”两个字说得很大声。这次妈妈倒是有反应了——她不耐烦地说:“别吵吵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这句话像一盆冷水一样,浇得我的心冰凉,似一阵狂风,把我的喜悦吹得无影无踪,一时不知所措,只能无比尴尬地立在客厅中央。

我问我自己,究竟是哪里不对呢?难道学习成绩上去了不值得高兴吗?看看他们的态度,想起他们以前说过的话,我更加迷茫了,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

记得上次我参加学校运动会的跳远比赛得了第1名,我跑回家想和爸爸妈妈分享我的喜悦,可是他们却说,运动会得了冠军算个啥,学习第一了才是真本事。于是我便好好学习,现在我有了这么大的进步,可是他们却是这样一副表情。

我没想从他们那里要奖励,就是觉得那是我的父母,我进步了,应该和他们分享,让他们开心。因为平时,就算是普通朋友有什么好消息,有快乐要与我分享,我都会觉得很开心的。

或许在我的父母看来,我那点小快乐太微不足道了吧!可是那对于我来说,却是无比开心的事情。他们是我最亲最爱的人,我的进步、我的心情最想和他们分享,可是他们看上去似乎并不乐意分享我的快乐。

唉!不想多说了,越说心里越难受……

■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要及时分享孩子的快乐

这是一对麻木的夫妻,一对不了解孩子心理的家长。在他们看来,孩子的一点小进步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孩子有了惊人的成就,才值得去分享。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分享本身是尊重与肯定,同时也是一种奖赏。家长对孩子取得的一些小进步、小成绩的积极反应是很必要的。

一个人最大的开心,并不是遇到什么让他开心的事情。如果在他开心的时候,有人回应他,那么他的开心就有了更强烈的延续。当孩子为自己的进步感到开心的时候,你若表现出愿意和他一起分享这种快乐的状态,那么孩子会因为感受到你的这种快乐,而受到更大的激励,从而激发出更大的前进动力。

所以,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把自认为高兴的事情告诉给我们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流露出麻木或者不以为然的表情,那样会残酷地消减孩子的快乐体验。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件曾经发生在我和女儿依依之间的事情。

依依七岁的时候,一天中午放学回来,她在楼下按门铃。我听到后,给她开了楼下的电子门,她却在楼下对着大门上的对讲机大声说:“爸爸,我要告诉你一件大喜事,天大的喜事!”——也不知道是怎样的大喜事,竟然等不到上楼再说。

考虑到楼下太冷了,我说还是上楼进屋再说吧!放下话筒,我就想是什么喜事让孩子高兴成这样呢?被老师表扬了?获什么奖了?又考了个第一?交到新朋友了?

这时,依依急匆匆爬上楼,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脚刚踏进屋就喊:“爸爸,您猜我有什么大喜事?”我就把刚才猜的几件事情一个个说了。依依一遍遍地摇头:“错错错,都错,我告诉您,我踢毽子能连踢三个了!”

“什么?”

她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我踢毽子能连踢三个了!”

我暗笑:就这天大的喜事呀?但我的脸上还是漾出惊喜的表情,“真得?祝贺你!”我朝依依竖起了大拇指,并用另一只手拍拍她的肩膀。依依顺着我的胳膊依偎过来,我顺势给了她一个热烈的拥抱,把我的爱和对她取得“胜利”的赞赏,都通过这一拥抱传递给了她。

依依兴高采烈地说,她以前只能踢一个,练了很久了,也没能多踢一个,没想到今天竟然踢了三个。她以前一直是班里踢得最少的,现在已经超过了那三个只能连踢两个的同学!

想一下,在成人眼里,这简直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根本不值得如此大惊小怪。可在一个七岁孩子的眼里,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是值得高兴和庆祝的胜利。如果我们做父母的对此不当回事,甚至训斥孩子疯疯癫癫、不稳重,势必会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情绪,消减了孩子快乐体验,更不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

很多时候,成人眼中那一点不起眼的成功,到了孩子眼里就是天大的胜利。这时候父母一定要和孩子一样表现出喜悦,给予他们鼓励和赞赏。

分享别人的快乐就是对别人的一种给予,就是对他人的一种关爱。如果我们乐于分享孩子的快乐,相信孩子定会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功。

分享会让孩子更加快乐

我的一位战友跟我说,他女儿有一天兴高采烈地告诉他,自己画的画得到了老师的表扬。结果我的这位战友表情僵硬地“哦”了一声,就再没有了任何态度。孩子失望至极,从此对画画渐渐失去了兴趣。由此可以推论,在学习上、工作中,假如孩子取得了小进步,家长却如此轻描淡写、不当一回事,孩子可能从此对学习、对工作就失去了兴趣的。

快乐无小事。对于孩子来说,“我搭了一个神奇的城堡”、“我修了一座长长的桥”、“我的车子能飞快地在路上走”、“我发现我种的豆子长高了”……这些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当孩子们把它讲给家长听时,眼睛里呈现的都是喜悦。毫不夸张地讲,孩子是很容易满足的,一点点变化和体验都会让他们激动万分。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快乐,而快乐跟事情的大小或重要与否是没有关系的。

孩子的任何进步,取得的任何成功,家长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回应。您的分享会让孩子更快乐,会激起孩子更加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去探索、去追求……

一位在小学当体育老师的家长,在他的博客中这样写道:

一天,我给一年级的小学生上体育课,刚到操场的甬道上,就看到一个孩子手里拿着跳绳向我跑来,结果跑得太急,被绳子绊倒了,疼得直哭。我蹲下来帮他拾起绳子。他突然记起要告诉我的喜事,便破涕为笑:“老师,看,我爸给我买的新绳子,和他们的都不一样!”我看到他天真的笑脸,真诚地说:“真不错!好好练习,你一定能跳得最好!”听了我的称赞,孩子显得很高兴。

这个班有一个智障女孩,她的运动能力很差,立定跳远只能跳到不足30厘米。教这个女孩子学跳绳,我从没有奢望她能跳得多好。大约练习跳绳快一个月的时候,她跑到我的面前对我说:“老师,我会一种新的跳绳方法,你会吗?”我故意惊讶地说:“是吗?那你跳给我看看!”接着她就认真地跳起来。只见她努力地向上跳一下(跳的高度也不到10厘米),把绳向前使劲地摇动,接着又努力地向上跳一下,将绳再使劲地向后绕动,可是,她一次也没有成功地将跳绳从脚底绕过。但面对她的热情,我却不能将“你跳得不对”这句话说出口。因为我知道,正确的跳绳方法对她来说太难了,难到可能她一辈了都学不会,所以我就鼓励她说:“你跳得真不错,好好练习,你一定会成为一个跳绳高手。”听了我的称赞,她高兴地跑开了,去向自己的同学炫耀她独创的跳法。

这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小学老师,是一位善于分享孩子快乐的好老师。他与第一个孩子分享了有新跳绳的快乐,又与第二个孩子分享了创新的快乐。

其实,这样的故事无论是在校园里还是在家庭里,几乎天天都会发生,因为每个孩子都想把自己的快乐和老师、家长分享,每个孩子都想得到老师和家长的欣赏与奖励。这时,哪怕您给孩子的只是一句赞美、一个微笑,孩子也会得到心理满足,甚至会喜形于色、眉飞色舞,这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这种体验会产生一种继续追求的积极心理,产生新的动机和兴趣。这时,他们就会开始信任你,因为你在他们的心中,是一个能理解他们心意的好老师、好妈妈、好爸爸。所以,我们要像这位老师一样,善于分享孩子的快乐,让孩子的快乐能够得到无限的延续……

同类推荐
  • 我的孩子最优秀

    我的孩子最优秀

    教育孩子要求父母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天性、情感和性格,并注意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基本品行,这点和我们国学教育中的很多观点不谋而合。书中所阐述的正是以国学教育的基本思想为基础,生发出来的人性教育方法,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家长们一起来探讨家庭教育中最根本的问题,共同促进我们孩子的健康成长。
  • 我的规划我做主

    我的规划我做主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一股神秘而巨大的力量,它虽无形,却能让你感觉到,它不仅能改变你的心灵,更会让你的人生发生蜕变。人生需要力量,力量源于心灵。我们要及时地为孩子的心灵修枝剪叶、浇水施肥,让孩子拥有一颗强大的心灵。《影响孩子一生的正能量:我的规划我做主》能够带你踏上自我发现之旅,帮助你变得内心强大,快速克服各种障碍并取得成功和幸福。《影响孩子一生的正能量:我的规划我做主》教你如何成功的规划个人的未来。只有准确恰当的给自我做好规划,才能够在成长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前进。
  • 父母,请这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父母,请这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本书在揭示大多数孩子在情商方面所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的同时,更给广大父母们提供了建议,帮助父母找到提高孩子情商的良方,从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并为孩子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 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是2012年“独立读者发现奖”(育儿类)和《序言书评》发起的2011年“年度图书奖”(幽默类)的决选入围作品,讲述了23个有趣、真挚、暖心的故事,帮助父母培养孩子的核心价值观,比如信仰、诚实、勇敢、勤劳、忍耐和爱。每个故事的主题真实而又常见,在父母教导孩子有关正直与品德的重要性时,特别适合用作谈心的话题。《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是一本非常幽默而又富含教育意义的小书,是为孩子成长导航,为父母育儿指路的最佳读物之一。
  • 我们怎样做父亲

    我们怎样做父亲

    这是一本现代文化名人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文集。书中所收的文章,有散文、杂文、随笔、论文,还有讲演稿、书信。作者中有作家、艺术家,也有哲学家、美学家、教育家。他们都是中国现代史上成就不凡的文化名人,如鲁迅、蔡元培、陶行知、徐志摩、丰子恺、老舍、叶圣陶等。他们的文章中蕴含着对孩子赤诚的爱、谆谆的苦心、人生的智慧,以及对国家的抱负、对社会的责任、对理想的坚持、对进步的追求。
热门推荐
  • 狐狸“弟弟”不好惹

    狐狸“弟弟”不好惹

    ◆【已完结】女主从弱小到强大,从平凡到惊艳,一身男装行遍天下。前世她诡计多端,卑鄙至极,啸傲妖界。今生她韬光养晦,聪慧睿智,俯瞰异世。本书群号:141216520。◆上官影,狐狸一族的霸主。一朝得意,遭受仇人陷害,死后重生为人。明明是直系后代,天之骄子,身负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却被人当做废物来对待。这叫什么?是可忍孰不可忍,叔能忍婶也不能忍!从此,废物不再,绝世天才强横出世!且看她在这异世里,如何化险为夷,傲视天下!
  • 惑国不殃民

    惑国不殃民

    上至文人雅士,下至地痞文盲,人人皆知,当朝出了个大奸臣。此人虽顽疾缠身命不久矣,却长了张蛊惑人心的脸,竟惹得太子为他染上龙阳之癖。陛下驾崩,他更嚣张。前儿辅佐年幼皇子逼宫造反,昨儿个抄了某大臣满门,今儿更荒唐,垂帘听政不说,还当众轻薄大将军独女!!这还得了!?文武大臣哭倒在将军府门口:将军,快收了这妖孽吧!然某奸臣勃然大怒:“谁敢扰我岳父安宁?”陆璇手中红缨轻挑,直指要害:“乱朝纲者,人必诛之!”某奸臣勾唇笑得妖冶,讨好道:“阿璇,你看,当年陷害你的奸臣已经被我斩了。”天下哗然,此人万般算尽,不为祸国殃民,只为护一人周全?
  • 还神之路

    还神之路

    刘思远没什么大志。可惜,他被人陷害,双腿失灵,为了能让自己站起来,他成了最出色的科学家。刘思远也不想当什么救世主。可惜,当人类被外星生物威胁的时候,他也只能站出来,成了人类进化的旗帜人物。刘思远更不想当什么神仙。可惜,当他一路走来,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标准的神棍,人类最大的守护神。
  • 最强结婚证

    最强结婚证

    生活是这样的忙碌,烟尘纷飞,灯火缭绕。我们都不愿在这座满是压力的城市中寻找爱情,更不愿相信爱情是巧合。直到遇见她,我才知道爱情本来就是巧合。
  • 荆江安澜

    荆江安澜

    长江穿越湖北荆州市“九曲回肠”的江段称为荆江。荆江大堤的万寿宝塔附近,有三处显著的纪念物:“盛世安澜”的巨型石碑;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九八抗洪烈士纪念碑。这三处纪念碑石,兴建时间前后虽相距50多年,却共同记录着荆江军民浴血奋战、抗击水患的英雄壮举。在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作者饱蘸激情,用生动的文笔描绘那段气壮山河的历史,相信留给读者的不仅仅是那些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还有深深的感动与思索……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 月老树下等红线

    月老树下等红线

    背负千百回的罪,看着千万次的轮回,等待无声殿的呼唤,沉默的人最终站在树下,等待着他的回归
  • 自闲觉禅师语录

    自闲觉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柳荡

    红柳荡

    骏马,要看一双眼睛;勇士,要看走过的脚印!都为自己打算的人群里, 啥时候都不会出现英雄!——哈萨克谚语。豹子啊!你快来看看吧,家里出事了!太阳刚刚挂在远处的乌孙山梁子上,奶茶还在铁皮炉子上熬着呢,艾尼瓦尔就匆匆穿上警服,骑着他那匹腿脚不灵的跛马,向红柳村赶去。电话是舅舅打来的。舅舅在电话中心疼地说,昨晚还在圈里吃草的马,一早就不见了,日怪得很呢,那匹马的肚子里,可怀着小马驹呢,下崽的事情,就在这几天呢!
  • 徐霞客传

    徐霞客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步,走进孩子的心

    九步,走进孩子的心

    0~6岁的孩子生活在魔幻世界中,这不但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世界,有时还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世界……于是,我们经常会发现孩子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或令人费解的行为……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正确理解、处理孩子在每个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孩子。本书为数千万名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正确理解、处理孩子在每个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提供了支持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