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1700000002

第2章 独生子女的父母要先自省(2)

母亲对11岁的女儿说:“你不能总是埋头看书,该运动的时候也要运动,该玩耍的时候就去玩耍,劳逸结合才行啊!”

女儿叹气:“妈妈,我如果不这么努力的话,我一定会从前三名掉出来的。”

妈妈听后却摇了摇头:“你爱学习是好的,但也不要将成绩看得那么重要,你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绝对不是只会看书的小书呆子啊!”

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德才兼备、综合能力强……这些综合素质才是未来社会人才必须要具备的。因此,父母要多了解社会需求,才能更好地指导孩子的成长。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要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美国《未来学家》杂志中有一篇文章向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说是要想成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需要具备以下7种技能:广泛的专业技能、丰富的想象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未来社会中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综合素质强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要根据社会需求对孩子进行引导。因为孩子终归是要自己独立生存的,如果他能在社会上立足,他的生存也就不成问题。父母要根据当前社会的需求来对孩子加以引导,给他讲明白社会的需要,让孩子也要顺应时代与社会的潮流。

但是,父母也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尽管社会需要某些人才,时代也对这样的人才求贤若渴,但这并不代表孩子就必须要走这条路。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也有自己的思想,更有自己的意愿。父母不要擅自就替孩子下了结论,更不要强硬地要求孩子改变他的想法。孩子只有自己愿意去做了,他才有可能真正成功。

反省8:一定要有反省精神

反省,就是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检查其中的错误。懂得反省的人,是能尽快改正错误的人;懂得反省的人,是可以获得进步的人。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他每天都会自觉地检查自己的所作所为,生怕自己所做的事情会破坏了礼数。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反省精神,为人父母者也不例外。

很多人感叹:“为人父母不易!”很多父母经常会抱怨:“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他怎么总是改不了错?”“他就不能懂事一些吗?”“他就不会体谅下父母的辛苦吗?”……

父母凑在一起,谈论得最多的也是这类事情,甚至有的父母会就此去咨询专家,去寻找教育书籍,以求能找到教育良方。

父母确实为孩子操碎了心,确实为孩子辛苦奔波……但是,在这里说一句像是泼冷水的话:“父母这样的辛劳是不是有意义的呢?难道这一切就真的只是错在孩子吗?”

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父母必须要懂得,教育并不是单方向地向孩子灌输,而是需要父母与孩子双方进行交流互动。父母的眼睛不能只盯着孩子,也要学会盯着自己。父母需要学会反省自己的思想、言谈、行为,这样才能根据现状及时作出调整。父母只有不断自我反省,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说到反省,很多父母认为就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其实没这么简单。

首先,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先要反省自己的教育。孩子的问题不单单是他自己的问题,父母的指导是不是出了差错?父母的认知是不是不够准确?父母的观念是不是没有跟上时代?当然,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能抛开孩子,转而去孤立地思考自身。要能结合孩子的特点,找到自己教育过程中的不适合孩子的地方,并及时与他进行沟通,亲子双方应该互相了解各自内心的想法,这样父母的教育才能“对症下药”。

其次,当父母自己出现问题的时候,更要有反省意识。犯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难免的,有的父母教育孩子“犯了错误就要勇敢承认、改正”,但当自己犯了错误的时候,却并不肯去面对,缺乏自我反省的精神,这将不利于对孩子开展教育。

因此,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做错了事情,或者错怪了孩子,父母也要“敢于承认、改正”,这也是在给孩子做榜样。毕竟,家庭教育的成败,关键还是看父母。

反省9:教孩子理智讲理,而非“听话”

“听话!”这是很多父母最常说的两个字。

“你要做听话的孩子。”这也是很多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希望。

如此看来,“听话”既然这么为父母所推崇,那么孩子听话就是一件好事吗?事实证明,不是的。

冬冬上6年级之前,一直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但刚上6年级,他就不愿意上学了,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出来。父母从老师那里了解到,冬冬在5年级期末的时候和班上的同学发生了争执,双方差点动起手来。

后来,父母带冬冬去看心理医生,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冬冬才说了实话。原来自从他上了小学,一直活得很压抑,稍有不对父母就会打骂。所以为了做父母眼中听话的孩子,他渐渐失去了自我。而这种压抑感让他在与同学的争执中爆发了,他认为大家都不喜欢他,所以他才不愿意去上学。经过医生诊断,冬冬已经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

冬冬的故事恐怕是所有父母都不愿意见到的,听话的孩子最后的结果竟然变成了这样。但是,南京市小学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曾经对1643名学生进行调查,却发现这些学生的父母中竟有高达93%的人只希望孩子做“听话”的孩子。这令人惊讶的调查数字,同时也令人担忧,如果真的大部分孩子都变得听话,那这些孩子的未来该怎么办呢?还会出现多少个冬冬呢?

所以,父母教育孩子,是应该以培养他理智讲理为主的,而不只是单纯地让他听话。孩子应该是既听从父母的教导,同时也要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观念。而这就需要父母尽快转变自己的观念了。

首先,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每当孩子有不同想法的时候,有的父母可能并不会让他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孩子的想法也不一定就是不可行的。父母要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对于他正确的思想,要予以肯定。父母最起码也要允许孩子表达,这样才不会压抑他的个性。

其次,多用正面例子来教导孩子。让孩子听话,父母也要能说出听话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也要尽量能让孩子信服、接纳。所以,父母要多用正面的例子来教导孩子,让他从内心就对一些事情有一个正面的印象。而且这样的正面例子,也能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孩子理智讲理也是大有用处的,他会知道用怎样的道理来维护自己的“理”。

反省10:孩子需要管教,更需要启发

许多父母习惯于管教孩子,什么是管教?就是在严格限制下进行的一种赏罚分明教育。由这个定义就能看出来,管教是一个“单向实施”的词,孩子只是管教的承受者,好坏的判定全在父母,孩子只要按照执行就好。

但实际上,如果父母能够启发孩子,调动起他的思想,让他自己去判断、决定,这样产生的教育效果恐怕要比单纯的管教好很多。

教育家陶行知当校长的时候,有天看见一名男生正在向其他同学扔泥巴,他过去制止了他,并让他在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来。放学后,男生来到办公室准备挨训。过了一会儿,陶行知才回到办公室,他一看见那名男生,就从兜里先掏出了一块糖给他,说:“我们约好的时间,可是我迟到了,这块糖是奖励你守时的。”男生刚接过糖,陶行知随即又掏出来一块,说:“这也是给你的。因为当时制止你的时候,你很配合。”男生更加疑惑了,他刚接过第二块糖,第三块糖又递到了他面前,陶行知说:“我调查了,因为那些同学欺负女生,所以你才向他们扔泥巴。你很有正义感,这也是你的奖励。”

男生见此,忽然感动了,一下子哭了起来,连声向陶行知承认错误。陶行知一看,满意地笑了,他又掏出了第四块糖,说:“你敢于承认错误,是个勇敢的孩子。我还是要奖励你的!”

陶行知没有严厉地管教,只是不断地启发这名男生。而男生接受了他的教诲,以后果然再也没有打过人。

但现在很多父母都是重管教而轻启发的,面对犯错的孩子,父母似乎更倾向于用一顿严厉的管教来让他服从。可如此的结果似乎都很差强人意,孩子的错误并不是管教一次就完了,他可能会一犯再犯。这时候,启发式教育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因此,父母对孩子要管教,但是如果能够多用些启发教育,似乎效果会更好一些。那么,父母该怎么做呢?

多用启发式的语言,让孩子自己去体会。比如,孩子考试失利了,面对一张错误百出的考试卷,父母可以先平复下自己的怒火,不用急着就去训斥孩子,无论他是粗心还是知识没学透,这些都需要父母引导他自己去发现。毕竟,自己发现的错误,纠正起来也更加容易些。

也不是要求父母只启发,该管教的时候也要管教。孩子并不都是只靠父母启发,他就能想到很多事情,就能顺着父母的启发做好的;孩子也不全是只要父母一启发,立刻就能明白该怎么做的,总是会有些问题还是需要父母有智慧的管教才行的。

反省11:引导孩子,而不是强加意志

一位父亲认为自己的女儿是个长跑人才,认为她一定能在2016年的奥运会上夺得奥运金牌。于是,父亲从女儿3岁起就开始进行魔鬼训练,每天要跑40000米以上,还有1000次袭击拳、400次跳高和800次踢腿。后来,2007年的暑假,父亲为孩子“举办”了一次 “8岁小神鹿迎奥运长跑”活动。

8岁的女儿要从海南三亚跑到北京天安门,其行程将近4000千米。父亲要求她每天凌晨出发,在车来车往的公路上,顶着酷暑跑9个半小时,睡眠时间只有7个小时。

然而对于这件事情,却有很多专家都有着相同的意见:在孩子年龄很小的时候就给予她超负荷的训练,是不利于她的身心发育和成长的。

仔细想一想,才8岁的孩子,就算有这样的想法,但她也绝对不可能就凭自己的意志去实施这样“庞大”的一个活动。可见,父亲的意志明显凌驾于孩子的意志之上。

抛开这个很极端的例子,看看寻常百姓家里,父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的事情也绝对不在少数。无论是择校选专业,还是兴趣爱好,或者是选择朋友,甚至今天该穿什么衣服都有父母以自己的喜好来为孩子决定好。

而孩子的表现呢?要么是不得不顺从了父母的意愿,不断的顺从让他最终丧失了自我作定的能力,他的依赖心理会非常强,没有主见;要么就是由于自己的意志一直被压抑着,内心隐藏着一个名为“叛逆”的不定时炸弹,在某些特定因素下,“炸弹”就会忽然爆炸,孩子的情绪一下子爆发,引发父母最不想见到的后果。

因此,父母引导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决策才是正确的做法。那么,父母要怎样做呢?

首先,克制住自己的“任性”。任性的父母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自己想要孩子做的,孩子就必须要做。这样的父母直接忽略了孩子的要求,忽略了孩子的意愿,这种“任性”的行为最终也可能会培养出一个同样“任性”的孩子。

其次,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意志,并向积极的方向引导他。有的父母说,孩子的意志有可能是异想天开。但反过来想一下,谁说父母的想法就全部都是实实在在的呢?因此,父母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多了解他的内心。如果孩子的意志是好的,那么父母就要给予支持,并鼓励他努力去实现;如果他的意志的确欠考虑,父母要让他能认识到他想法的不足之处,并能帮助他纠正。

反省12:向成功父母学经验,但不可照搬

看到别人的孩子成状元、拿奖状,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如此出人头地。因此,别人的成功经验就显得很“重要”。因为很多父母都会认为“既然别人的孩子是这样学成功的,那么我的孩子如果照此学习也应该可以成功”。

孙先生望子成龙,他无数次想象自己的儿子也如其他成功孩子那样,“平时考试总第一,最终考试成状元”。于是,他买来了大批的状元教育经验类书籍,一个一个地在自己儿子身上搞起了“试验”。结果,直接导致他那才上小学的儿子最后反而不会学习了,学习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得厉害。

许多父母信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他山之石”都能用来攻自己家的“玉”。别人的经验可以去学,但是父母也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去灵活应变。否则,百分百直接套用别人的经验,就好比是脚上穿了双不合适的鞋,可能会挤脚、磨脚,甚至有可能会出血泡。孩子不但没有得到良好的学习经验,反而还可能会偏离正常的学习轨道。

同类推荐
  • 好妈妈穷养男孩全书

    好妈妈穷养男孩全书

    本书告诉妈妈:和女孩相比,男孩将来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面临的竞争也许会更激烈。因此,无论男孩的家庭多富足,男孩也要穷着养。男孩只有经历过磨砺,才能激发出无限潜能,变得自信、自强、自立,从而担当重任。穷养不是吝啬、打骂以及惩罚,而是给他足够的磨砺以及发展空间。可以说,穷养的着眼点,是给儿子一个成功的人生。《好妈妈穷养男孩全书》是给妈妈一些教育上的建议,要根据男孩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从而让儿子在习惯、品格、情商、社交能力等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
  • 育儿宝典(家庭健康生活)

    育儿宝典(家庭健康生活)

    《育儿宝典》从现代学科中的诸多方面,如婚恋、生理、心理、教育、营养、卫生等方面入手,为新世纪的每一对夫妻提供优生优育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使每一对夫妻都能拥有自己最满意的宝宝。《育儿宝典》内容系统全面深入浅出,某些问题您只要看一眼,读一下,用几分钟时间就可以掌握。它全面、科学地介绍了从结婚、受孕、育儿到宝宝上幼儿园为止的这一期间所有育儿内容,内容丰富,是帮助每一位妈妈、爸爸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必备读物。
  • 怀得上,生得下

    怀得上,生得下

    不得不承认,越来越多高学历、高职位、高薪酬的女性不会生孩子了。怀不上、保不住、生不下……一场生育危机似乎已经到来!作者通过十余位女性的好孕故事,系统地解读了“怀孕”这一复杂而又神秘的系统工程。针对排卵监测、同房体位等坊间流传的生育传言,作者从科学的角度给予了解答。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身患妇科疾病的女性正经历着过度治疗,身心俱疲,作者通过五位患者的求医经过讲述了常见妇科疾病的发病原理及治疗原则,旨在帮助人们避开医疗陷阱,迅速有效地治愈疾病。此外,作者还专门用一章的篇幅讲述了导致严重生殖障碍的几种疾病,通过几位女性历尽波折终于怀孕生子的经历告诉人们,只要医患互相信任齐心合力对症治疗,好孕终将降临。
  • 加油,小子!(美国高中陪读笔记)

    加油,小子!(美国高中陪读笔记)

    为了给儿子一个健康的少年时代,作者带儿子来到美国读高中,整个陪读过程引发了作者大量的思考和改变。原以为带儿子脱离中国教育就是走出了苦海,但事实是儿子适应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也并非一件易事,来到美国后不可避免地成为外乡人,如何融入当地生活颇具考验,近距离接触美国教育,作者对如何教育一个品格完善的孩子也有了新的思考……本书既是对中美教育、少年成长之对比反思,也是少年留学生家长必备的文化预习,以帮助孩子在巨大差异中尽快获得平衡,更好地放眼这个广阔世界。
  • 孩子最不需要的100个误导

    孩子最不需要的100个误导

    孩子的可塑性极强。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言行会成为他们仿效的样本,如果做父母的常用一些落后的、自私的甚至是邪恶的言行去教育孩子,孩子就会在这种误导中偏离健康航向,甚至误入歧途。本书中的100个误导,在我们的许多父母中,在我们家教的许多时候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我们需要的是引以为戒,减少或杜绝对孩子的误导。这是因为:对孩子的任意一个误导,将可能造成孩子一生的误走。
热门推荐
  • 因祸得夫:报告师兄我穿越啦

    因祸得夫:报告师兄我穿越啦

    洗衣做饭嫌累,琴棋书画不会!未来皇帝围着她转,她认为是累赘!都快把皇宫闹得底朝天了,她还嫌受罪!这样的人,怎么就穿越了?虽然她在现代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咳咳,打得过小三,斗得过流氓!但是也没有必要穿越吧?穿越也就算了,可一穿越过去她成了行刺失败而锒铛入狱的刺客!原以为她就这样挂了,却没有想到蹲大牢蹲的她居然得到了王爷大儿子的青睐,还阴差阳错的成了皇帝的义女……宣传一下QQ群:425753695(小助手24小时在线互动)
  • 洛华飘零的年代

    洛华飘零的年代

    伫立在大陆二百多年的古老帝国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地,守护这个帝国一生的洛华家族从此在人世间消失,一个新兴的国家正在建立,一段关于人性的审判,已经来临,毁灭人类的从来都不是弱小和无知,而是傲慢。战争,权利,欲望从来都是人性的弱点,当所有一切都被洗礼,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洛华年代。
  • 仙族工程师

    仙族工程师

    幽深的宇宙海中激战恶魔,布满尸体的战场中挥剑而行,上百万亿的战场中,无论是士兵还是将军,都是风暴中的一粒沙尘。灵域中,百万阴兵不借道。妖域中,敢从妖皇口中抢肉吃。暗宇宙,深渊魔域死斗场,在上千万恶魔的面,陈战伤痕累累对着全主暗宇宙的摄像头,满身鲜血的往地上的魔皇之子的嘴里吐了口口水。一脸狰狞,在全场恶魔的鸦雀无声中,一脚踩爆魔头,身后虚空闪烁一支庞大的舰队虚影遮天蔽日。“以枪神的名义,是时候让你们这些畜生知道,什么叫科技就是战斗力了!”
  • 飞凤潜龙

    飞凤潜龙

    本书讲述南宋初年以鲁世雄、独孤飞凤、孟中还之间的传奇故事。研经院士的考场上,一位由檀元帅推荐的少年鲁世雄,通过了医术、武术的测试,却被送进牢狱。随后又经历了一场意料不到的考试,终于赢得了金国皇叔完颜长之的重重考验,成为验经院士。这研经院是金国的秘密研究机关,网罗天下高手研究从大宋抢劫来的武林珍宝“穴道铜人图解”和陈博所撰的“指元篇”内功心法。
  • 快穿之抱歉我在等人

    快穿之抱歉我在等人

    不知从何时起,主神空间最高难度任务小组:夙愿组的001编号被人长期霸占了。传闻那个女人的任务完成率永远是100%,传闻她只爱着一袭红裙罩薄纱,传闻她喜欢躺在院子中央的那棵梨花树下……于是又不知从何时起,主神空间夙愿组的任务者开始不约而同的穿起红裙罩薄纱,将居所改为了四合院,再从院中央种起了梨花……
  • 中观论疏

    中观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t the Back of the North Wind

    At the Back of the North Wi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泰泉乡礼

    泰泉乡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极天神魔录

    极天神魔录

    近古时代,为了争夺修炼资源,寻找突破的机会,发生了灭绝圣战,化天境强者九成陨落,最终一代人皇冰霜女皇,力敌诸强,自封冰霜女帝,破境飞升,后人为纪念这位传奇女帝,将大陆正式命名为冰霜大陆。天生阴绝脉的少年,因一道来自于虚无空间的神秘红芒而再度觉醒,记忆碎片困扰着他,为了追寻自己的曾经,也为了自己想要变强的心,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修炼之路。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