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5700000001

第1章 摇晃的地平线(1)

吃过晚饭,王珍珏说出去走走。应世海说太热,不想动。她奇怪地瞟瞟丈夫,没吭声。

快秋分了,哪有好热?昨天、前天,不都出去了?她想着,走进房间备课。

应世海坐在沙发上,闷闷地抽烟。抽几口,他烦躁地摁灭烟头,起身扭开收音机。听了一会儿,他又心神不定地关上,在客厅里走来走去。

“安静点儿,女儿在做作业。”王珍珏从房间出来,小声说。她关切地打量着丈夫:“是不是有事?”

“学校要提拔一名副校长。”应世海眉心的黑痣,忧虑地一抖颤:“大家说,我同李未山最有希望。他是教导主任,我是办公室主任,都是‘文革’前的大学毕业生,资历差不多,去年,又同去党校学了三个月……”

“就为这个?提不提你,上面说了算,懒得想太多。”王珍珏好笑地打断他的话。

“说得简单。”应世海认真地说:“提上去,就是校级干部,空间大多了,待遇大不一样。这次失去机会,再大几岁,就难了。”

“你就是想破脑袋,也起不了作用。好了,我还要备课。”王珍珏安慰他几句,转身走进房间。她是琴台中学数学老师,一心扑在教学上,对提拔升迁之类毫无兴趣。

这时,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哪个?”应世海不耐烦地一面问,一面去开门。门外,是他过去的学生黄羽惠。

“应老师,我,我……”黄羽惠泪眼蒙蒙,欲语又止。

“进来,慢慢说。”应世海诧异地让进黄羽惠。王珍珏也闻声出来,给黄羽惠端来茶水。

黄羽惠抽泣着:“盛川,盛川要同我离婚!”

“你们婚都没结,离啥婚?”王珍珏懵了。

“一个多月前,我们办了结婚证,计划国庆节举行婚礼。家具、房子都准备好了,喜糖、喜烟也买了。昨晚,他突然说不想结婚,要同我分开……”

“原因呢?”应世海问。

“他说性格不合,情趣爱好都不一样,勉强在一起,把大家都害了。”

“忘恩负义!”王珍珏愤愤地说:“这些话,他当社青时咋不说?读大学时咋不说?你省吃俭用,帮助他这么多年,这下倒好,进了文化单位,要当陈世美了。”

“应老师,你要帮我啊!”黄羽惠无助地唤道。她胖乎乎的双颊,陡然像瘦削许多,鸽子般温顺的眼神,也溢出等待宰割般的绝望。

“放心,我去找他。我的话,他多少要听几句。”应世海劝慰道。他蹙眉想想:“要真这样,盛川太不像话了!”

盛川也是应世海的学生。1969年,复课闹革命后,盛川这批学生进了浣花中学。应世海教体育,性格开朗活泼,年龄只比学生大十一二岁。很快,他与几个班的学生,结下了半师半友的友谊。至今,除了盛川,还同鲍斌、杭航、安小帆等一些学生时有联系。对盛川和黄羽惠的关系,他相当了解。盛川是孤儿,由父亲单位的抚恤金养大,中学,就偷偷与黄羽惠谈恋爱。恢复高考那年,盛川考上大学,没有经济收入,全靠黄羽惠承担生活费用。为盛川,黄羽惠付出太多太多。

“我明天就找盛川,你等消息。”应世海同情地说。

第二天下午,应世海约盛川在杜甫草堂见面。露天茶社里,他开门见山地问:“你大概知道,我为啥找你?”

“你一来电话,我就清楚。”盛川局促地扶扶眼镜,清秀的脸上,浮出无奈的苦笑:“为羽惠吧?”

应世海点点头:“对。我想听你的解释。”

“羽惠对我很好,我终生难忘。我读大学,全靠她支持。那时,她每月三十多元工资,一大半给我,剩下的,还要省钱给我买衣服。如果没有她的帮助,我一定非常艰难。但是,恩情并不等于爱情。我发现,我同她差异太大,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比如,晚上我要画画,她说影响她了,非要我睡觉不可。”盛川赧然地说:“领了结婚证,她就搬到我宿舍来了。又比如,我正沉浸在构思中,她却要我陪她逛街。假如我不去,脸色一下拉下来,不是踢门就是摔东西。这些事,说来无足轻重,却像软刀子杀人,心里很痛。我想来想去,只有分开。这样,对我,对她,都是解脱。”

“就这些?”应世海不相信。

“还不够吗,应老师?”盛川涨红了脸,神经质地一昂头:“我一想到,几十年都可能这样下去,我就不寒而栗,就感到可怕和恐怖。我才28岁,我的路还很长很长,应该有自己的选择。”

应世海紧皱眉心,像包着满嘴黄连,吞又吞不下,吐也吐不出:“这样对黄羽惠,你认为公平吗?”

盛川讷讷道:“从现在看,不怎么公平;从未来着眼,也许就是公平。”他坚定地说,“但是,不管人家怎样看我,怎样指责我,我下定决心了!”

气氛变得尴尬。应世海感到,话说到这个分上,已经很难说服盛川。他绞尽脑汁,想着其他办法:将黄羽惠和盛川都约到家里,让他俩再沟通沟通;发动鲍斌等同学,一起做盛川的工作;或者,通过关系找到单位领导,让他们对盛川施加压力……为了缓和情绪,他提议出去随意逛逛,盛川同意了。

沿着古木掩映的碎石路,他俩走到古色古香的诗史堂前。刘开渠雕塑的杜甫塑像,正肃穆而忧虑地凝望着尘世。两侧回廊,正在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33周年画展。盛川是学国画的,顿时来了兴趣。

“应老师,这是杜元生的‘仕女抚琴图’。你看,人物的表情、动作,还有细细的发丝,画得传神备至,栩栩如生!”盛川指着一幅画赞道。

应世海对画没有兴趣,应付着点点头。突然,他脑里像有电光一闪:杜元生?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像听人说过,仿佛很重要。他苦苦地想着。

“他很有名吗?”他问。

“泰斗级别!”盛川炫耀地介绍:“提起杜元生,美术界无人不知。他在省文史馆工作,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精,尤以‘仕女图’名扬画坛。他生性倔强,孤傲清高,哪怕领导叫他画画,情绪不好,仍然置之不理。我现在,就在他门下学画。”

文史馆、仕女图、孤傲清高……几个不相关的点,蓦地连成一条直线,应世海想起了。上月,市教育局分管人事的张局长来学校,调研领导班子建设情况。饭桌上闲谈,张局长提到过杜元生。他说,他很喜欢杜元生的画,可惜只有一幅山水,正在托人求一幅仕女图,市面上,杜元生的仕女图,一个平方尺要一两百元。如果,通过盛川求到仕女图,把画送给张局长;如果,张局长在自己提拔问题上帮忙……应世海的每个大脑细胞,都紧张地动员起来。他压住内心惊喜,淡淡地试探:

“杜老师的画,的确不同凡响。如果有机会,我想拜见一下。假如可能,想求一幅仕女图。”

“见他没问题。我经常去他家求教。他对我非常好,像对自己子女。”盛川高兴地说。他甚至欣慰换了话题,没有纠缠黄羽惠的事。略一想,他露出为难的表情:“不过,说到求画,我没有把握。他一不高兴,天王老子都不给面子,要是喝了酒,来了兴致,取下画就送人。”

“他喜欢喝酒?”应世海注意地问。

“喜欢。他自己戏谑:李白斗酒诗如流,元生醉后变画仙。”

“名士风流大不拘!”应世海赞道。他与盛川约好,明天下午下班后,去杜元生家。

“应老师,羽惠那边……”盛川期冀地问。

“年轻人的观念,同我们大不一样!”应世海宽容地拍拍他的肩膀:“你的话,也有一些道理。我做做她的工作。”

杜元生家住少城宽巷子一个僻静的小院。盛川径直推门。院里,斜阳透过密密的青藤,稀落地洒下几点柔黄;嵌着苔藓的卵石小径两旁,摆满海棠、茉莉、米兰等盆栽。幽风拂来,应世海顿感说不出的清爽。

“杜伯伯,应老师来了!”随着盛川的唤声,一个白衣黑裙的姑娘,轻盈地走出来。

“杜影,这是应老师。”盛川介绍:“这是杜伯伯的女儿杜影,锦都大学美术系学生,学国画。”他诧异地朝里屋望望:“杜伯伯呢?”

“你说应老师要来,他兴致一起,又在厨房做他的拿手菜‘宫保鸡丁’。”杜影撒娇地一瞥盛川,礼貌地说:“应老师,请!”

杜元生年龄60出头,容貌清癯,身体硬朗。他穿着一套乳白色的中式麻纱夏衣,颌下蓄着五寸左右的灰白胡须,很有些飘然出尘味道。应世海不由肃然起敬。杜元生朗声笑着,打断他的恭维话:“既然来了,不必拘谨。你是小盛的老师,我呢,偶尔也点拨他一下。我们年龄虽有差异,辈分一样。来,尝尝我的手艺。”他将应世海引到饭厅坐下。

“来得匆忙,没有准备。这两瓶酒,略表敬意。”应世海从人造革公文包里,拿出两瓶“五星茅台”。学校分宿舍,他在具体负责。一个教师有求于他,送来这两瓶酒。他舍不得喝,今天正好派上用场。

“应老师,你太客气了。我们不能收,真的!”杜影委婉地拒绝。

“好了小影,既送来,就收下。然后,消灭掉。”杜元生爽快地说,吩咐女儿开瓶斟酒。

吃饭时,应世海对“宫保鸡丁”赞不绝口:“色鲜味美,细嫩可口,连这花生,也香脆得恰到火候。”

同类推荐
  • 最遥远的星星

    最遥远的星星

    夏雪推开会议室的大门,屋内静了静,数十双眼睛看了她半分钟,弄得她很不好意思。会议室里坐满了全世界顶尖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核工业学家,作为一名候补宇航员,她对能进入会场很激动,但也很纳闷,为什么要我到这里来?“嗨。”一个熟悉的男声在她背后响起,夏雪转过头去,NASA联络官戴夫满脸严肃,“谢谢你能来。”夏雪点点头,整个会议室又开始沸腾起来,英文、德文和意大利语交织在一起。
  • 猜猜我的手指

    猜猜我的手指

    《猜猜我的手指》一书选取著名作家邓一光的《体验死亡》、《猜猜我的手指》、《扬起杨落》等七篇小说,本书题材大部分选取新时期以后,百姓生活中的诸多片段,生动形象的反映了社会生活。作者语言质朴准确,结构严谨,故事动人,使读者的阅读过程始终兴味盎然。
  • 特战先锋

    特战先锋

    中村一郎逮捕了美国海军情报署的特工史密斯夫妇。中共南京联络站站长黄云晴通过潜伏在日军里的内线布谷鸟搞到了史密斯所在医院的地图和警卫配属,并交给上级黄天明。黄天明按照中央指示,将这份情报交给了国民党。突击队出发了,队员们空降渗透到南京并隐藏在萨尔神父的意大利教堂。日军很快发现了端倪,一边准备以史密斯为诱饵,等待突击队自投罗网。突击队成员最终劫走了史密斯,但正当队员们准备返程之际,陈一鸣却表示,这次行动还有一项任务,那就是暗杀中村。书生负责来做蝴蝶的思想工作,他告诉蝴蝶,只要引诱中村在冷锋的枪口下五秒钟,就成功了。蝴蝶在狙击现场却放走了中村。小组成员们迅速转移,萨尔神父和孩子们被捕……
  •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单亲爸爸催泪奋斗史,爱是支撑一切的力量.梦想用来实现,人生需要逆袭,致我们活得人模狗样的青春。著名培训专家、畅销书作家付遥,著名资本及历史研究学者、畅销书作家雾满拦江联袂推荐。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后汉演义(上)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后汉演义(上)

    本书讲述从“第一回 假符命封及卖饼儿 惊连坐投落校书阁”到“第五十回 定密谋族诛梁氏 嫉忠谏冤杀李云”的历史。汉室宗亲刘秀在反抗王莽的斗争中逐渐壮大实力,并最终重新建立起汉室宗庙。光武帝刘秀惩前毖后,亲揽大权,力防外威预政,在其励精图治之下,汉室出现中兴之状。明帝尤有父风,章帝初政可观;和帝以后,国事日非,外戚,宦官争斗,汉室权政再次陷入外戚和宦官的争斗之中……
热门推荐
  • 本来生活多趣味

    本来生活多趣味

    这是一本很贴近生活的书,与每个人的生活趣味相关,笔者娓娓道来,就像自己正在经历他的一切快乐的感受。让你不知不觉中走得更深,直到读完全书。才惊觉:自己被这个中年胖子忽悠了——其实他的生活也不过如此的波澜不惊,但也自由自在,任我行!
  • 修罗道君转生记

    修罗道君转生记

    几万年前万界之主修罗道君在成圣后却被黑魔十四圣偷袭,用寂灭大阵杀死后,没想到却转生到一个废柴小子身上........
  • 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简·奥斯丁最富幽默情趣的作品之一,主要讲述的是生活在英国乡绅家庭中的艾利洛和梅莉爱两姐妹曲折复杂的恋爱结婚的故事。姐姐艾利洛善于用理智控制感情,妹妹梅莉爱对爱情充满幻想,也因此两人面对爱情的时候,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小说通过这种“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与行为的规范问题,引人深思。《理智与情感》与作者的另一名作《傲慢与偏见》堪称姐妹篇,曾多次被搬上大银幕。
  • 无价庶妃

    无价庶妃

    尹若颜,嫁入王府成为王妃,不到一月从王妃贬为庶妃,接而被小妾活活打死。死后却迎来一个全新的她。“尹若颜,你再对本王这态度,信不信本王杀了你,别以为本王不敢。”走到墙上取下剑,扔到他的面前,淡定的看着他说道,“杀一个给我看看?”看着地上的剑,某男的脸被气得一阵青一阵白。过了良久良久,“既然不敢,那以后对我的态度客气点,若是再敢对我出言不逊或者没事找事,就别怪我剿了你王府,明白?”
  • 中国大发明家的故事

    中国大发明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驭乱世

    驭乱世

    几个爱做梦的年轻男女,穿越时空来到一个历史架空的年代。他们爱玩,狂傲不羁,不屑一切。他们有的成了国王,有的成了武林高手。他们有着自己的交友手段,用心交流或者恐吓,手段多样!他们把现代社会的餐饮也带了过去,开着一间类似KFC的快餐店,风靡整个大陆。
  • 我真的长生不老

    我真的长生不老

    本文讲述了一个长生不老的人应该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在现代人类社会中正确积极生活的故事。希望能够对其他长生者,特异功能人士,修仙者,外星人,非人类生物参与国家建设稳定和谐生活的经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作品QQ群:741825442满,783764489(满)907366463(空) 本书v群:870388766(满),723479938粉丝值10000
  • dei公主殿下哪里逃

    dei公主殿下哪里逃

    本文的主人公嘞,就是天界人见人闪,调皮捣蛋,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帝小八女儿,天尛白,人称小白、小小白、小…白。人如其名,别的没什么优点就是人有点‘白’不对,是仙有点‘白’,这个你懂得~本人嘞,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就是有点点调皮捣蛋而已外加有那么一点点的爱财。没事就是喜欢牵牵红线,练练丹什么的…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实在不咋么滴!我只是轻轻的触碰一下,将东西放进去,然后就轰隆了!!差点没把本公主轰分了尸,不行得找太上老头要损失费去!!!谁知把自己也给搭进去!!呜呜~得不偿失啊!!太上老头还有月老,你们两个最好祈祷表被偶逮到!!否者老娘扒光你们的衣服把你们买到窑子里去!救命啊!!!~~
  • 女尊天下:冷面王爷

    女尊天下:冷面王爷

    叱咤战场的王爷被赐婚,一夕之间成了闲散王爷,然而皇位上的那个人还是不肯放过她,身边是贤惠的王夫,青楼里有各色美男,还有男人任性的要投怀送抱,美男排成队,闲散王爷又怎么舍得死掉?读者群:523710550
  •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10年讲座精选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10年讲座精选

    2010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邀请了白燕升、孙立群、白岩松等60多位名家大师举办了60多场讲座,从讲座文稿中精选出62篇整理编辑成本书,内容涵盖历史文化、民生文化、民俗文化、纪念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励志教育、文学艺术、生态文化等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