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见微知著
商朝殷纣王即位不久,命工匠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以供使用。纣王的庶兄、贤臣箕子感叹说:“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土瓦器,而要配犀角雕的碗、白玉琢的杯。有了玉杯,其中肯定不能盛野菜汤和粗粮做的饭,而要盛山珍海味才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愿再穿粗葛短衣,也不愿再住茅草陋室,而要穿锦绣的衣服,乘华贵的车子,住高楼广室。这样下去,我们商国境内的物品将不能满足他的欲望,还要去征收远方各国珍贵奇怪之物。从象牙筷子开端,我看到了以后发展的结果,禁不住为他担心。”
后来,纣王的贪欲越来越大。他抓了上千万的劳工修建占地三里的鹿台和以白玉为门的琼室,搜罗狗马珍宝,奇禽怪兽充塞其中。同时在鹿台旁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裸体男女在其中相逐戏,而纣王狂笑着观看取乐。这时,不仅宫中人反对他,士兵倒戈反商,全国百姓也都纷纷造反。最后,纣王死在鹿台的熊熊烈火之中。
智囊
俗话云:“一叶落而知秋,履霜坚冰至”。生活中,在很多细小的事情上,往往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操守、德行和品质。例如对待父母不孝顺的人,就不能指望他能对别人好;本职工作干不好的人,干大事业只会是异想天开;今天收小贿的人,明天就可能成为贪污犯……等等。由此可见,小毛病并非无害,而是一切大害的开始;小事不在乎,时间长了,大节就要出问题。所以说,做人做事都应见微知箸,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有见微知箸,才能防微杜渐;只有见微知箸,才能否沉着应对、趋利避害;只有见微知箸,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只有见微知箸,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只有见微知箸,才能察于末萌,止于未发。总之,见微知箸是件有备无患的事情。
殷长者妙喻殷亡
周武王攻入殷都,听说殷有个德高望重的长者,于是前往探访,请教他殷朝灭亡的原因。那长者对武王说:“大王想知道原因,今日中午我去告诉您吧。”可是到了中午,殷长者却没有来。武王感到很奇怪。周公却说:“呵,我明白了,这个人真是位君子!他议政而不愿非难其主,不愿明言直说。有约不遵守,言而不守信,这就是殷朝灭亡的原因,这位长者已通过不来践约的方式告诉大王答案了。”
智囊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言而无信,不知其可”。由此可见,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十分注重“信”的价值和重要作用,并且把一个人是否守信作为可否与之交往的判据。在文明社会中,守信应当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的一条重要的行为准则。古人的“信”与现代人的“信用”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对一个人来讲,“信”是“言”与“行”之间的高品质的因果关系,是在无不可抗力干扰的条件下,履行承诺的责任能力;“信”就是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因此,“言必信,行必果”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国战国时代秦国商鞅变法即从立“信”开始。因为商鞅知道“威”与“信”之间的关系:即无信则威不立,而无威则令不行。若不能令行禁止,则如何变法?由此也可看出“信用”在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和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看,信用与现代贸易、金融等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显而易见,若没有信用,人们甚至无法进行最简单的交易,而没有交换,人类社会就无法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讲,信用是现代商业的基础。信用要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形成,信用的内涵要通过相关主体的行为去表达。在这方面,自然人或法人的失信有时会触动有关法律,构成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还会成为犯罪行为。
总而言之,“信用”是渗透到社会各领域、各层面的不可忽视的话题,更是生意人倍加关注的话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守信是做生意的前提和基础,而生意人的信用,既是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无形资产,是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公的预见
姜太公子牙被分封在齐国,过了五个月就来向周公报告施政的情况。周公问:“怎么这么快呀?”太公说:“我把君臣问规矩简化,礼仪随俗,所以事务很快处理完了。”
周公的儿子伯禽被封为鲁公,三年之后才来报告国政。周公问:“怎么这么晚呀?”伯禽回答:“改变当地的陈俗,革新当地的礼仪,有丧事要守丧三年才能免除,这都需要时间啊!”周公说:“鲁国将来要向齐国俯首称臣了。一个国家的政治不精简,不变革,百姓就不能靠近它。如果一个国家的为政者能够平易近人,民心才能归顺。”
周公问姜太公如何治理齐国。太公回答:“我的治国之道就是尊重贤德之士,推崇有功之人。”周公听后说:“齐的后世一定会出篡权拭君的乱臣。”太公反问周公如何治理鲁国,周公回答:“尊崇贤德之人,崇尚皇亲贵族。”太公感叹说“鲁王后代将越来越衰弱。”
周公和太公能判断齐鲁将于数百年后衰败,却不能预先挽救它们。不是不想挽救,是治国方法作用有限。即使是圣明帝王的理国措施也不能使一个国家长久不衰。衰落再振兴,只有等待后人来做。因此孔子提出变革齐鲁的学说。陆葵日说:“若孔夫子的意愿能够贯彻,那么两公的预言就不灵验了。”假使孔子真能实现他的学说,也不过是将现今的衰落的齐鲁变为昔日兴盛的齐鲁,也未必会超出两公治理的水平。二公的孙子若能每天用长祖的预告警戒自己,又怎么会有孔子出来议论变革的事情呢?
智囊
姜子牙这两次谈话的核心,就是:天子治理天下就应该得民心。春秋时期大政治家管仲曾经说过:“为政之要在于迎合民心。”他认为,人心是最好的城墙,是执政的根基,民心不稳,再坚固的城墙也没有用。因此,政府的一切施政措施都应该是老百姓想要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共识,推动起来才会顺利。由于管仲的思想正确,并且做法得当,使齐国这个靠近东南沿海的弱小国家,很快发展成为富国强国,进而成为诸侯国的领袖。管仲的治国思想值得借鉴。
俗话说:“浇树要浇根,带人要带心。”管理者必须摸清下属的内心愿望和需求,并予以适当的满足,才可能让众人追随你。对下属最有意义和价值的奖励莫过于满足他们的需求。企业是人做出来的,是否掌握住人心,往往关系到事业的成败。作为一个管理者,最不能得罪的,就是广大的人心。我们固然不能用下作的方式收买人心,但决不可以失去人心。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只有赢得广大员工的支持,才能顺利推动公司业务的发展。
当然,人的心理是很难捉摸的,往往在施政之前,管理者料定某种措施一定会大受欢迎,但结果却遭到激烈的反对,给管理者造成很大的压力,这种例子随处可见。管理者在推行政策之前,一方面谨慎预估可能出现的反应,另一方面在心理上做好应对事态变化的准备。古往今来,无论是杰出的政治家,还是成功的企业家,都能洞察人心绪的微妙,深入细致地分析人性特征,并进行合理引导,从而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
明察三代的何曾
何曾常常侍奉汉武帝吃酒宴。有一天,何曾回到家中对孩子们说:“先帝创业建国,而我侍宴时,却听不到他们谈论治国的远大宏图,只见他们聊些家常小事,他们的后代有灭绝的危险啊!我这一生还能平安度过,只为你们儿孙辈担忧啊!你们这辈恐怕还可以避免,”又指着孙子们说:“到他们这辈必因战乱遭难。”
后来何曾的孙子何绥被东海王司马越杀害,何曾的另一个孙子何嵩哭着说:“我的祖上明察三代,是大圣人啊!”
智囊
古语说:“窥见一斑而见全貌。”何曾能预料三代福祸,其远见卓识非同一般。世上的人和事,往往能从小处看到大处。从小节看到未来,所以人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时刻警惕着。
文化之雅在于博大,道理之用在于明察。善于居安思危,明察秋毫,对时事深入洞察,理性思考,常备不懈,才能正确地预测和把握社会动向,防患未然。
管仲以浅辅浅
管仲生病了,齐桓公去看望他,问他道:“您生病了,还有什么话指教我吗?”管仲回答说:“希望君主疏远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齐桓公说:“易牙把他的儿子都烹了,以让我尝尝人肉的味道,难道还可以怀疑吗?”管仲说:“一个人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这是人之常情。易牙连他的儿子都不爱,又怎么能爱大王呢?”
齐桓公又说:“竖刁自己阉割了自己,来侍奉我,难道还可以怀疑吗?”管仲答道:“一个人没有不爱惜自己身体的,这是人之常情。竖刁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又怎么能爱惜大王呢?”齐桓公又说:“常之巫能占卜生死、去病除灾,难道还可以怀疑吗?”
管仲说:“生死有命,灾病无常,大王不听任命运,固守其本来的常道,而只是依赖常之巫,那么他将因此而骄横跋扈,无所不为。”齐桓公又说:“卫公子启方服事我已经有十五年了,他父亲死的时候他都不愿意回去哭丧,难道还可以怀疑吗?”管仲说:“人之常情,没有不爱自己父亲的,他连他的父亲都不爱,还能爱大王吗?”齐桓公说:“好吧。”管仲死后,齐桓公就把这些人都驱逐走了。
可是不久,齐桓公就觉得饭不香甜,起居不舒服,病魔缠身了,并且,宫中的治理松散了,朝中的秩序也不稳了。这样过了三年,齐桓公说:“管仲是不是太过份了。”于是又把那四个人都召回了宫里。
第二年,齐桓公病了,就是常之巫从中捣的鬼。他从宫中出来对人说:“桓公将在某月某日死。”易牙、竖刁、常之巫他们相互勾结,一起作乱,他们关上宫门,筑起高墙,隔断了宫中同外界的联系。齐桓公就是想喝一口水都没人给他。卫公子启方带着千户齐民降归了卫国。齐桓公听说他们叛乱了,不禁长叹了一口气,流着泪后悔说:“唉,管仲的见识还有不远大的吗?”
当年吴起杀妻求将,以求做鲁国的将军,于是鲁国人中伤他。乐羊攻打中山国时,当着中山的使者饮下了用他亲子的肉所亨的汤,魏文侯赏赐他的功劳而开始怀疑他的本心。因为能做出不近人情之事的人,他的内心世界实在是不可叵测的。
明朝天顺年间,都指挥马良深受皇上宠幸。马良的妻子死了,皇上常常慰问他。恰好有几天马良没有来,皇上询问起来,左右的人回答说马良又娶新媳妇了。皇上很恼怒,说:“这家伙夫妻感情尚且如此淡薄,难道能忠心对我吗?”于是命人把马良痛打一顿,并从此疏远了他。
宣德时,金吾卫指挥傅广自残身体后,请求做太监。宣宗皇上说:“这个人已经做到三品官了,你还想做什么?对于这种自残身体以求富贵的人,应该交付司法问罪!”噫!这也是圣人的远见。
智囊
管仲所用的辅助国君的方法是最简单的道理,生活中有许多最简单的道理蕴涵着很丰富的内涵。你不必去追求什么高深的道理,只要掌握最基本的道理,并将其运用自如,就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同时,善于从他人的举止行为猜测对方的心里,也是管仲的智慧。一个人要根据这些变化,判断对方的心思,从而改变自己的应对策略。
智伯之死
战国时期,晋国和韩国、魏国相约要一起对付赵国,将赵国三分成三份,由三国分别占领。一天,赵国的丞相张孟谈来拜见完晋国智伯出来,当他走出营门的时候碰见了智过。智过见到智伯,对他说:“韩国和魏国的君主恐怕要改变主意了。”智伯问:“你为什么这样说呢?”智过说:“我在军营外面看到张孟谈了,我看他的表情矜持,行为高傲。根本没有什么忧患的意识,好像根本不担心自己国家被别人瓜分。”智伯说:“不会的,我和魏桓子和韩康子秘密约定攻下赵国,三等分赵国国土,他们都表示很赞同。他们一定不会欺骗我的,你不要将此话传出去,这对三国都不好啊。”
智过不放心,又去拜见了韩魏二主,回来后再一次私下劝智伯说:“二主表情不对,心思肯定变了。一定是背叛了您,不如今天就杀了他们,免得他日对您不利啊。”智伯却说:“魏桓子和韩康子的军队驻扎在晋阳已经三年了,一朝行动,即能得利,他们哪里会有什么别的企图,这绝对不可能,你千万不要再说这些话了,这有害于我们三国的交情啊。”智过接着说:“不杀这两个人,那么您就更亲近他们吧!”智伯追问说:“如何更亲近他们?”智过说:“魏桓子的谋臣叫赵葭,韩康子的谋臣叫段规,二人都有说服他们的君主改变主意的能耐。您可以与这两位先生约定,如果他日攻下了赵国就封他们二人每人拥有万户的城池。这样,他们就会竭力说服自己的君主不改变主意,而继续和您保持同盟的关系。您也就达到了占领赵国土地的愿望。”智伯说:“我本来和韩魏商量好,攻下赵国后要三等分土地,现在你让我再分给赵葭和段规二人各万户的土地,那么我所得的土地就很少了,这可不行。”智过见晋君既不采纳他的意见,也不听从他的劝告,于是就离开了军营,改姓辅氏,从此隐居,不知去向。
张孟谈听说这件事情后,就去拜见赵襄子,说:“我在军营外碰到过智过,看来他已经看出了我的心思,开始怀疑我了,自从那以后他就改姓隐居了。今晚不动手,就要被动了。”赵襄子说:“好吧。”于是就派张孟谈去见韩魏二主,约定夜晚动手,杀掉守堤的官吏,决堤淹智伯的军营。智伯的军队在水中一片混乱,韩魏两国军队从侧面袭击,赵襄子率军队从正面进攻,大败智伯的军队,活捉了智伯。后来,智伯被处死,他的国家随之灭亡,土地被瓜分,智伯全家遭株连被杀,只有辅氏保存下来。
按史书《资治通鉴纲目》记载,智过改姓一事,是在智宣子立智瑶为王后的时候。智过对智宣子说,瑶这女人多才智,却不讲仁义,将来一定要灭了智氏宗族,这个预见是更早的。
智伯巡视水势,魏桓子、韩康子乘车陪同。智伯说:“我今日才知水可以灭国家。”桓子、康子互相依赖,因为汾水可以灌溉安邑,绛水可以灌溉平阳,他俩命运相连。絺疵曾经对智伯说:“韩魏一定要背叛您。”智伯问:“你怎么知道?” 絺疵回答说:“凭关系分析情况。如果您同韩魏一起攻赵,赵国灭亡,灾难就要殃及韩魏,如今约好战胜赵国三等分国土,取胜的日子没有几天了,他二人却没有欢喜的样子,只有忧虑的表情,难道不是想背叛您吗?”
第二天,智伯把这话告诉魏桓子和韩康子,二主说:“这是谗言的人为赵国来劝说您,使您怀疑我们,而放弃攻赵。他说的不对,我们两国怎么会不贪图马上就要到手的赵国国土,而要干那种危险不可能成功的事吗?”二国国君出来,絺疵晋见智伯说:“您为什么把我的话告诉他们二人呢?”智伯问:“你怎么知道?”絺疵回答说:“他们二人一见我就加快步子走掉,可知他们己知道我的看法了。”
智囊
智伯的死其原因有二,其一,他太轻易相信韩魏两国。战国时期,各国相互争夺,彼此和战不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各国都在为自己打算,从哪里能得到好处就打哪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能轻易相信任何人。其二,智伯不听智过劝告和建议。一意孤行,也是造成其亡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