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4000000006

第6章 汉初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

一、汉初高祖对治国人才与思想的寻求

汉立国初期提出以“黄老术”作为指导思想治国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刘邦被立为汉王后,随着不同时期面临的形势、任务的不同,都在寻求解决问题的人才与指导思想。

(一)、选择领兵大将:公元前206年(汉王元年)在灭秦以后,项羽尊楚怀王为义帝,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封刘邦为汉王,有巴、蜀、汉中地区,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市)。汉朝建国始此。汉立国后,所面临的任务是就是与项羽争天下。为此就需要寻找一位能够统领、指挥军队的大将。此时,不受项羽重用的韩信(今江苏淮阴市人)投奔汉王,汉王也不能用出身贫贱而又无声望的韩信,于是韩信亡走它方。萧何闻知,来不及告知汉王,遂自追之。追回韩信后,萧何对汉王说:

“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常)王汉中,无所事信(无事用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

“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萧何不仅与汉王商量好要拜韩信为大将,而且商量好“要择良日”、用隆重的礼仪拜大将。汉王依此而行。后来的实践证明,在汉王正面与项羽交战不断失利的情况下,韩信自领一军在灭魏、破代、招降燕地、伐赵、灭齐的过程中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对汉灭项羽势力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韩信在指挥作战时,常常能出奇制胜,以少胜多,并善于利用自然条件、自然力夺取战争的胜利。如在与赵的战争中,韩信统领军队仅“数万”,而赵王的军队号称二十万,韩信用“背水阵”的办法,大破赵军。战后,诸将问这次战争胜利,“用何术也?”韩信说:兵法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意思是说在这一思想指引下,取得了胜利。诸将皆曰“善,非臣所及也。”另外,在灭齐的战争中,齐向项羽求救,项羽派龙且领兵号称二十万大军援齐,韩信用水淹的办法,大破楚军,杀龙且,后平定齐国。所以,韩信不愧是当时的一位大军事家。同时,这一事实也是汉王选贤任能,以兵家思想为指导指挥作战所取得的辉煌胜利。

(二)、汉王称帝后制定礼仪整顿朝廷秩序:汉王五年(前202)二月称帝,此后史书称之为高帝或高祖。当时“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鲁国薛人,“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汉王二年,归降汉王。后汉王拜叔孙通为博士。汉王称帝后,面对臣下没有礼仪、不懂规矩、不守纪律的现象,叔孙通对高帝说:“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有信心地回答说:

“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叔孙通在鲁地征用儒生三十余人,“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余人”,练习礼仪月余。又让高帝观看,高帝表示,“吾能为此”。又令群臣演习。高祖七年(前200)年十月,依叔孙通所定礼仪,“群臣皆朝”,“无敢欢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遂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这说明采用儒家学说制定的礼仪维护了朝廷应有的贵贱尊卑的等级秩序,受到了高帝的肯定与赞扬。

以上两个问题所涉及的都是面临的当时形势所要解决的某一方面具体问题。然而,这与根据形势的需要提出的指导全国的总的指导思想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三)、陆贾谈汉王治国指导思想问题:汉王称帝后,有一个出身儒生的官僚找高帝谈话就专谈国家的总的指导思想问题,这个人就是陆贾。陆贾原为楚国人,后跟随高祖平定天下。高帝十一年(前196)陆贾出使南越回来后,与高帝谈话,谈的目的就是要用儒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治国,并指出不这样作会亡国。两人关这个问题对话的原文如下: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秦原姓赵)。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喜悦)而有惭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上述这段谈话是很生动的。陆贾找高帝谈话就是让他以儒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治国。高帝回答很明确地说:我马上得天下,“安事《诗》、《书》?”陆贾回答也很明快:马上得之,安能“马上治之乎?”接着指出: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以严酷的刑罚治国而亡,以及汤、武长久的道理。这使高帝既不高兴,又感惭愧,所以他让陆贾写书说明其中的道理。陆贾写出的书名为《新语》,此处记载为十二篇,与今存的《新语》相同。这说明本书是被大体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关于《新语》的内容,陆贾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主要谈了以下三个主要问题:其一是“无为”而治问题。陆贾在《新语?无为篇》说:

“夫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何以言之?昔虞舜治天下,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民之心,然天下治。周公之制作礼乐,郊天地,望山川,师旅不设,刑格法悬。而四海之内,奉供来臻,越裳之君,重译来朝,……乃无为也。秦始皇帝,……事愈烦,天下逾乱。法愈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从这段话中,陆贾以虞舜、周公以“无为”而治使天下得到大治,与秦“刑太极”、“举措暴众”(指兵役、徭役、赋税重)而最后导致亡国相比,说明应实行“无为”而治。这无疑是有说服力的。这一点对文景时期影响尤深。

其二是应以“德”治国,即以仁、义治国。陆贾在《新语》中说:

“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故尊于位而无德者黜,富于财而无义者刑。贱而好德者尊。贫而好义者荣。”(《本行篇》)“德盛者威广,力盛者骄众。齐桓公尚德以霸,秦二世尚刑而亡。故虐行则怨积,德布则功兴。百姓以德附,骨肉以仁亲。夫妇以义合,朋友以义信。君臣以义序,百官以义承。曾闵以仁成大孝,伯姬以义建至贞。守国者以仁坚固,佐君者以义不倾。君以义治,臣以义平。”(《道基篇》)总之,德与仁义是陆贾提出的基本的治国理念。陆贾这样作是根据秦因暴虐无道而亡国的历史教训提出的。

其三是重视以法治国。陆贾在《新语》中说:

“皋陶(舜时分管刑法的东夷首领)乃立狱治罪,悬赏设罚,异是非,明好恶,民知畏法。”(《道基篇》)“夫法令者所以诛恶,非所以劝善。……四渎东流,百川无不从。小者从大,少者从多。夫王者之都,南面之君。臣姓之所取法,举措动作,不可失法则也。”(《无为篇》)“夫持天地之政,操四海之纲,不可以失度,动作不可以离道。……鸟兽草木,尚欲各得其所。纲之以法,纪之以数,而况于人乎?”(《明诫篇》)“君子广思而博听,进退循法,动作合度。闻见欲众而采择欲谨,……见邪乃知其直,观花乃知其实。(《思务篇》)从上述四段话来看,陆贾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法”的重要性。一是说明立法的目的,从“皋陶立狱治罪,悬赏设罚”开始,立法是为了分清是非好恶,使“民知畏法”。二是强调“法令”是为了“诛恶”,所以臣下的“举措动作”,“不可失法则”。三是说明理政治国的纲纪法令是离不开的,所以治理国家的统治者,不管作什么,都不能“失度”、不能“离道”。连自然界的“鸟兽草木”都需要“各得其所”,人间怎么能离开纲纪法令呢?四是强调“君子”广博听、闻、见、知,所以进退、动作都要“合度”、“寻法”。

《新语》一书,主要是在总结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汉朝应以什么思想为指导治国,应注意什么问题。这本书在当时适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受到了高帝的重视。据《史记·陆贾列传》记载,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这说明高帝对陆贾的这一著作是持肯定态度的。

然而,由于高帝从称帝到去世都在不断地与分封的异性王的分裂割据势力进行斗争,其一生基本是戎马一生。没有时间具体考虑把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问题,并加以具体实施。

所以,汉初治国的指导思想不是他定下来的。这是高帝所处的时代特点所决定的。

二、无为而治思想提出与推行

全国汉初以黄老无为而治思想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曹参为齐相时提出的治理齐国的指导思想。用这一方针治国,使齐国大治。后曹参为汉相国,又用这一方针治理全国,所以无为而治就成了西汉初期治国的指导思想。

曹参,沛人(今江苏徐州市人)。原为沛县狱掾(治狱的长官属吏)。后从沛公起事,战功卓著。公元前202年是汉立国的第五年,这年项羽自杀,汉王平定了天下,并称帝。韩信从齐王改封为楚王。由于齐国有七十余城,对稳定全国有重要意义,所以高帝封其长子刘肥为齐王,1并以曹参为“齐相国”。当时“天下初定”,迫切需要安定,所以曹参为治理好齐国,就在齐王的配合下,召集齐国诸儒开会研究治理好齐国的方略,就在这次会后,研究黄老学说的胶西盖公提出,用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治理齐国。关于这点,史籍记载说:

“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为盖公修了住的房舍)。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曹参为齐相国后,先是召集齐国原有的“诸儒以百数”讨论治国的办法。然而他们“人人言殊”,各人意见不同,使曹参也不知该如何办?在此情况下,曹参听说胶西地区有位称盖公的先生,熟悉黄老言,使人用“厚币”请来。见到盖公后,盖公说治国应“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注引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于是,曹参遂决定用黄老清静无为之术治国。

值得注意的是,曹参为“齐相国”听盖公之言以“黄老术”为指导治理齐国,发生在发生在高祖五年(前202)年,即汉王称帝的那一年。理由有以下两点:其一,上引《史记·曹相国世家》说:曹参为齐相后,“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曹参是汉立国的第五年(前202)为“齐相国”的。汉惠帝二年(前193)汉相萧何去世,曹参奉命为汉相,调离齐国,时间恰为九年。这说明曹参为齐相以黄老之术治理齐国,始于高祖五年(前202)。其二,值得注意的是,《史记·曹相国世家》说“孝惠帝元年(前194),除诸侯相国法,更(改)以参为丞相。”这就是说因为“惠帝元年,除诸侯相国法”,规定诸侯相不能叫相国,才改名曹参的官职为“丞相”的。此前曹参一直没有离开过“齐相”岗位。如高帝十年(前197)赵相国陈烯反,勾结匈奴,自立为代王。“参以齐相国击陈烯将张春,破之”。又高帝十一年(前196),黥布反,曹参又以“齐相国”之名从齐王“将车骑十二万,与高祖会击黥布,大破之。”。在了解这些情况后,误会就会消除。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曹参为贯彻“无为而治”治国思想,是从小事抓起的,并要贯彻到官吏的具体行动中去的。“惠帝二年,萧何卒”,曹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尊萧何约束”。曹参离开齐国时对接任他为齐丞相者说:

“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这段引文的大意是说:齐国的狱市是为让“奸人”的生活有所寄托,要慎重不要“扰也”。接任的后相反问曰:“治国只有此事最大乎?”曹参说:“不然。所以称为狱市,就是因为它能兼容并蓄,‘今君扰之’,还怎么能容纳‘奸人’呢?所以‘我就先告诉你’。”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曹参为治理好齐国的精细用心。

曹参为汉相后,为贯彻无为而治的指导思想,在选择官吏方面“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厚重长者,即召为丞相史。吏之言文深刻,欲务声名者,辄斥退之。”能不办的事尽量不办,防止骚扰民众。有次因“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这段话的大意是说,由于“相舍后园”与“吏舍”(居住的地方)很近。“吏舍日饮歌呼”,从吏厌恶,就请曹参游园,想借曹参加以制止。没想到曹参去了以后,也取酒坐饮,也“歌呼与相应和”。曹参与人相处的原则是“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也就是原谅人的小过错,以求丞相府中平安无事。

曹参为汉相国后,对国事也是如此。所以,汉惠帝“怪相国不治事”,就让曹参在朝中当中大夫儿子回家问他为何如此?曹参说“天下事非若(乃你)所当言业也?”,还打了他二百竹板。其后,惠帝亲自问时,曹参回答说:“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惠帝回答:“朕安敢望先帝乎?”又问惠帝:“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惠帝回答:“君似不及也?”曹参说:“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经过这样的沟通,曹参在这一问题上与惠帝取得了一致。曹参为汉相国三年,去世。“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矢。载其清静,民以宁一。”《史记·曹相国世家》载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这段话简明地概括了曹参的历史功绩,指出:曹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如此之多,是因为他“与淮阴侯俱”,即因为他与淮阴侯一起作战的结果。二是曹参在当汉相国之后,以“清静极言合道”的思想治国,在百姓离开秦的暴政酷刑之后,。“无为”而与民“休息”,所以得到天下民众的赞美。

总之,曹参不仅战功大,而且提出以“黄老术”的“清静无为”的思想作为当时汉朝的指导思想治国,是他的一个重要贡献。《汉书·陈平传》载,陈平“少时家贫,治黄帝、老子之术。”《汉书·外戚传》载,文帝窦皇后“好黄帝、老子言,景帝及诸窦不得不读老子尊其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从曹参到文、景时是一直以“黄老术”思想为指导的。

同类推荐
  • 霸明

    霸明

    胡惟庸急匆匆奔了进来,气急败坏道:“郭晓聪,你三个老婆,还要与我的女儿吊膀子,我要到皇上那儿告你去。”朱元璋从屏风后转出,拍拍胡惟庸的肩膀:“郭爱卿是我大明江山的擎天之柱,有婿如此夫复何求,朕正准备招他做驸马,你不要和朕争哦。”郭晓聪勉为其难挠挠脑袋:“臣的府邸太过狭窄,只怕委屈了公主。”;朱元璋笑眯眯指着胡惟庸:“听说他新盖了一座大宅子,你即可带人抄了他的家,宅子就赏你了。”
  • 寒门崛起

    寒门崛起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起书友群:219,803,021;寒门崛起全订阅群:254,292,459欢迎大家入群互相交流,欢迎大家与我沟通交流。
  • 泰山王

    泰山王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从河东逃出来的秦风,以外……
  • 读史有感悟

    读史有感悟

    读史的最终结果是能从中有所感悟、有所体会,将历史与自己的思想融为一体,才能真正的读懂历史。读史有一定的学问,不要被某些历史结论和历史现象蒙蔽,重新审视这些历史现象;要改变历史的某些传统的说法,对其有清醒的认识;要善于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从中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得出一定的结论;还要从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中走出来,在更高的层次上看待历史;要学会把读到的历史知识、智慧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能够充分的运用。如果能够做到这些,虽不能说真正读懂历史了,也应算是会“感悟历史”了。
  • 我到大秦当皇帝

    我到大秦当皇帝

    我刘南山,文可修身,养性,安民,治国,盛世太平!武可北上,南下,东进,西出,一统天下。虽处乱世,唯有一剑,劈开荆棘,斩尽天涯!
热门推荐
  • 人生如此艰难,学会自己取暖

    人生如此艰难,学会自己取暖

    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人真事,有爱得不能爱的绝望,有甜蜜幸福的温馨,有对人生的质问,也有对生离死别的感叹。作者公元1874,讲故事的方式非常特殊,他讲最真实的故事,不夸大幸福,不淡化悲伤,不矫情,不做作,把生活写得痛快,把人生写得透彻。他传递正能量,给人温暖,给人慰藉,他就是一个响当当硬邦邦的无码生活记录者。
  •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大全集)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大全集)

    中国生意人的成事秘诀,如果说人际关系是成功的普遍法则,那么在中国这一点尤为重要。中国的历史传统造就了中国人讲人情、重关系的习性,办事要讲关系,成功要靠人脉。没有人脉就会处处碰壁,在社会上站不稳吃不开。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可以帮助你轻松获得成功。所以,先做朋友,后做生意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 天才毒妃:逆天四小姐

    天才毒妃:逆天四小姐

    震天帮的第一女杀手,在一次重要任务中被伙伴背叛,死于枪下,醒来竟发现自己穿越成了简太师府最不受宠的庶女四小姐。什么?几个姐姐欺负她?没关系,她要让她们知道什么叫以牙还牙!什么?要她嫁给残废王爷?嫁就嫁,反正王爷残废了,她正好可以逃之夭夭。可是,这个残王,好像有点厉害……宇文徵掐住她的下巴:“嫁给本王这个残废,你是不是很不甘心?”简云苓讥笑:“王爷是残了,不过不是身残,而是心残!”
  • 波隆那比熊

    波隆那比熊

    家具城马上要关门,二楼一户商家把马龙喊过去,让他往“德国小镇”送一只“五斗橱”。老板娘说,马龙,去了你一个人扛到楼上就可以了,我给你加十块钱搬运费。马龙赶紧道谢,您就是我的衣食父母,您的大恩大德我下辈子也不忘。老板娘说,马屁精,路上小心点,别把柜子给我蹭了。装好柜子,马龙又在外边罩了一层毡布,电动三轮车后马槽有点松动,哗哩哗啦地响,他找来一根八号铁丝在角上紧了紧。“德国小镇”离他的住处不远,送完货他一拧油门就回家了。“德国小镇”是三年前刚刚开发出的楼盘,凤城有名的富人区。天色暗下来,路灯亮了,马龙等了五个红灯,半个小时后看到了“德国小镇”的指路牌。
  • 异能诡妃超凶哒

    异能诡妃超凶哒

    -云苍国,京都。人潮拥挤,熙熙攘攘,比平时的人还多了三倍,所有人都争先恐后的往前……
  • 问剑诛心

    问剑诛心

    站在生与死的边缘线上,绯流樱回首过去,她看到的不再是牢笼,她看到的是:焰流火对家国的深情寒流霜对向往的追求月流萤对自由的随行夜流尘对信仰的守护烟流云对情感的执着以及自己的不认命和离经叛道。她要推翻一切生来彷徨的枷锁,斩断羁绊的束缚,哪怕前路再曲再折、再漫再长,哪怕前路只有死亡。所有的爱与不爱,恨与不恨都在一次又一次的摧残之中浮浮沉沉,放大所有的荒唐和不羁与全世界为敌,哪怕又输给了自己,输给了全世界。纵身一跃,向死神的怀抱靠近,她虽将与死神拥抱,可她的信仰永恒不灭,一个绯流樱死了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无数个,她灰飞烟灭也不可惜,因为她是这自由堕落的继承者。她是神祗、她是恶魔、她是抵抗生来成囚的枷锁与牢笼的命运弃子。整个宇宙都是被黑暗包围的,丑、恶与黑暗终将湮灭所谓光明。
  • 邪王训妻

    邪王训妻

    她魂归梦里离奇穿越,成为人人可欺的废材小姐。好在上天眷顾,天降美男师父,他勾唇浅笑可倾倒众生,弹指间亦可杀人于无形。她拍他马屁,抱他大腿,以为自己捡了个宝,却不知妖孽腹黑男隐藏的惊天秘密。她脱衣疗伤,捂胸做娇羞状。他却冷笑,“我对乳臭未干的小丫头不感兴趣。”她满额黑线,不平胸,何以平天下!从此潜心修炼,极尽妖娆绽放,当破茧成蝶之时,脚踏天下的她,还怕拿不下他?
  • 无上妙道文始真经

    无上妙道文始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让好习惯成全你

    让好习惯成全你

    都说习惯决定人生,但是养成一种习惯与告别一种习惯。都绝非易事。因为人们总是依赖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殊不知它既能将你带入天堂,也有可能带你进入地狱!好的习惯贵在坚持,坏的习惯源于惰性。是习惯决定了你的人生价值,前途未卜之时,习惯就是你的方向。在成败的毫厘之间。习惯决定一切!
  • 许你万丈光芒好

    许你万丈光芒好

    “你救了我,我让我爹地以身相许!”宁夕意外救了只小包子,结果被附赠了一只大包子。婚后,陆霆骁宠妻如命千依百顺,虐起狗来连亲儿子都不放过。“老板,公司真给夫人拿去玩?难道夫人要卖公司您也不管?”“卖你家公司了?”“大少爷,不好了!夫人说要把屋顶掀了!”“还不去帮夫人扶梯子。”“粑粑,谢谢你给小宝买的大熊!”“那是买给你妈妈的。”“老公,这个剧本我特别喜欢,我可以接吗?”陆霆骁神色淡定:“可以。”当天晚上,宁夕连滚带爬跑出去。陆霆骁!可以你大爷!!!曾用名《隐婚100分:惹火娇妻嫁一送一》,出版名《君子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