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1600000001

第1章 海盗的起源(1)

海盗的鼻祖——腓尼基和迦太基人观点:有关海盗的传说在航海业诞生之日就开始了,航海业的发展、新航线的开辟总是少不了海盗的身影,而海盗这个古老的职业几乎伴随着整个人类文明史。

人类最早的海盗记录出现在公元前13世纪,它被记载在一块黏土碑文上。虽然它对海盗的描述非常简单,但却正式宣告了海盗的存在。

在海盗历史中,地中海和加勒比海域的海盗最具盛名。地中海海盗是最早出现在图文记录里的,腓尼基人是公认的海盗鼻祖。这个起源于狭小山海之地的民族,以其卓越的航海技术和经商才能称霸地中海。

腓尼基位于地中海东岸北部的窄长沿海地带,东起黎巴嫩山,南连巴勒斯坦,北接小亚细亚,疆域非常小。腓尼基位于海上和陆上商队贸易路线的交叉点上,一直处在强大邻国的威胁之下。然而尽管如此,腓尼基人却没有屈服,而是在吸收其他各种文明中文化财富的同时大力发展着自己的势力。他们在强盛期,控制了西班牙和北非等地的大量殖民地。腓尼基人创造的最著名、最大的殖民地是迦太基城。

随着迦太基城的日益繁荣,这个殖民城市很快超越了腓尼基本土,渐渐形成了当时强盛的奴隶制国家和地中海地区的商贸中心——腓尼基—迦太基王国。北非南岸、撒丁岛、西班牙中部、巴利阿里群岛、西西里岛、马耳他岛、科西嘉岛都曾属于它的势力范围,而这些地方都成为后世地中海海盗们活跃的据点。公元前27世纪时,腓尼基人的商业版图已到达西西里、北非、撒丁、西班牙以及直布罗陀海峡南北岸。他们依托强大的造船业,制造出“投石战船”、“弩炮战船”,用于大规模的侵略活动。与一般战船相比,“弩炮战船”的攻击速度要快60%,这使腓尼基人几乎成了海上霸王。在腓尼基人进行肆无忌惮的海上侵略时,他们又发挥贸易天性,开始掠夺、贩卖人口。当时的地中海海域,经常有驾驶着大型战船火速靠岸的腓尼基人出没,那便很可能是他们在寻找目标倒卖人口。一旦阴谋得逞,腓尼基人便会带着抢掠而来的财物、妇女、儿童迅速撤离,然后将这些妇女儿童运到人口交易市场上,明码标价、出售为奴。

“航海民族”从此也被称为“海上强盗”。腓尼基人当时拥有大量的殖民城市。推罗是其中比较著名的城邦。推罗就是今天黎巴嫩的苏尔,大约建于公元前2000年初,由大陆沿岸地带和一个小岛组成,是一座天然良港和工商业中心。公元前9世纪,迦太基人以推罗为基点,从东地中海向西地中海发展,越过直布罗陀海峡,领土北及不列颠岛,南至亚速尔群岛,建立起当时开展奴隶及海上贸易的中转站——以迦太基城为中心的迦太基城邦。

迦太基城大概位于现在的突尼斯城附近。最初,迦太基城是作为腓尼基人的殖民城市,年年需要向腓尼基本土上缴贡物的,但很快迦太基城就迅速发展起来,甚至比腓尼基本土还要强大。公元前8世纪左右,迦太基城邦开始向非洲内陆及西地中海进发。占领了西班牙南部海岸及其附近岛屿、撒丁岛、科西嘉岛及西西里岛西部后,他们很快又和地中海沿岸国家建立了密切的贸易关系,从武力与经济两方面开始称霸西地中海,与当时的强国希腊分别控制着地中海的西东两边。也正是此时,“腓尼基—迦太基王国”正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腓尼基—迦太基王国也被称为迦太基王国,当时下属的著名城邦有推罗、比布鲁斯、西顿、乌加里特等,主要集中在利万特海岸中部狭长地带,北起阿拉杜斯,南到多尔一带。

“腓尼基—迦太基王国”是当时西地中海沿岸的经济强国和海上霸主,但它在内陆战场有希腊、罗马两大劲敌。最终导致迦太基王国覆灭的主因是与罗马展开的三次布匿之战。在这些战争中,迦太基王国没有取得丝毫战果和优势,最终衰竭而亡。

公元前6世纪初,迦太基王国先是与地中海东部的希腊人发生了武装冲突。从公元前535年迦太基王国与希腊展开首次交锋后,双方为了夺得地中海控制权而争战不绝。但两国之战互有胜败,对迦太基王国而言并没有太大威胁。直到公元前4世纪初,希腊由于频繁应付战争导致元气大伤,匆忙结束了在地中海与迦太基王国的常年争斗。

暂得安宁的迦太基王国片刻喘息之后,开始了与罗马长达百余年的存亡之战。

公元前4世纪,强盛的罗马帝国企图称霸地中海域,便蓄意挑起战事,单方撕毁了之前与迦太基王国签署的三份友好声明,渡海进攻迦太基王国在西西里岛的殖民地。战备力量强大的迦太基海军这次遇上了劲敌,被有备而来的罗马海军数次击败。当时的迦太基名将哈密尔卡率领的陆军也只与罗马陆军刚刚战平。这场战争从公元前263年一直打到公元前241年,持续了23年,疲于抵挡的迦太基王国最终全面撤出西西里岛,并向罗马赔款求和。

第一次布匿战争胜利后,罗马完全掌握了地中海内的制海权,战败的迦太基受条款所限无法建立能与其抗衡的海军。但迦太基将领哈密尔卡并没有放弃,为了迦太基王国的前景,转而出兵征服伊利比亚半岛。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乱战中重伤而亡,在他临终前,将这个战争遗愿交由他的儿子汉尼拔继承。汉尼拔制订了一条大胆的战略计划,在公元前218年春天率军穿越阿尔卑斯山,联合敌对的高卢人,在意大利把罗马军队一举击败,陆续在特拉比亚战役、特拉西梅若湖战役中都取得了很大优势的胜利。尤其是在坎尼战役后,罗马7万军队尽数被歼。公元前212年起,复苏过来的罗马开始反攻迦太基军队,这一次,汉尼拔因为战线过长,疲于奔命,在公元前203年的扎马战役中被罗马骑兵给予致命一击。功亏一篑的迦太基军队最终以死亡2万人,被俘1。5万人的代价低头认输。

这一场关乎“腓尼基—迦太基王国”生死存亡的战争就此结束了,迦太基这次还失去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向罗马偿付巨额战争赔款,同时被迫解散海军,只留下十艘防海盗的军船,并从此不得在未经罗马许可下建立军队。战后汉尼拔也惨遭流放,但罗马帝国并没有放过这个给他们带来巨大伤害的迦太基将领,公元前183年,汉尼拔因罗马人的追捕而被逼服毒自杀。迦太基王国经此一役后渐呈衰败之相。

公元前149年,越加强大的罗马终于控制不住扩张版图的野心,以绝对的武力优势第三次向迦太基王国宣战。这一次战争只经历了短短三年,迦太基王国毫无军备力量来抵抗强敌的入侵,只能仓惶败退。因为罗马人一直称迦太基人为“布匿库斯”,所以这三次战争史上称之为“布匿之战”。

公元前146年,第三次布匿之战结束后,“腓尼基—迦太基王国”彻底灭亡,腓尼基人也逐渐消失在欧亚大陆上。虽然之后也有传说在伊利里亚或是西里西亚海盗团伙中出现过迦太基人的身影,但曾经横行妄为,有“海上强盗”之称的“腓尼基—迦太基王国” 最终烟消云散。

腓尼基人

腓尼基人是古代著名的“航海民族”。他们极力发展造船业,凭借优良的海上战舰恣意航行。据历史记载,他们有绕航非洲以及远航不列颠和爱尔兰岛的壮举。据说还曾北航至今天法国的大西洋海岸,到达不列颠,向南甚至到达过好望角。今天直布罗陀海峡的两个坐标就是用腓尼基的神来命名的,被称为“美尔卡尔塔”。腓尼基人在表现出经商与航行才能的同时,也借助海上交通的便利,大肆进行掳掠人口、贩卖奴隶、抢占殖民地等活动。

海盗的种类

观点:在古代欧洲,海盗的声名赫赫,有人斥之为祸害,有人视之为豪杰……这些海上的冒险者们不仅掠夺着航海者和沿海城镇的财富,有时还扮演颠覆政权的神秘角色。

自古以来有相当多的典籍记载海盗的行迹,无数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努力想把它们拼凑成一部完整的海盗历史,为人们揭开海盗不为人知的一面。他们通常从海盗活动的地域来作区分,让普通人更容易认识海盗。

伊利里亚海盗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虽然打败了迦太基人,但来自海上的威胁依然没有解除。散布在伊利里亚海岸的众多小岛,成为那些抢劫过往船只的“海盗民族”的老巢。他们擅长造船,经常骚扰意大利海岸。伊利里亚当时的统治者是透塔女王,她组建了真正意义上的“掠夺者王国”,支持海盗们在航线上掠夺财富,导致爱琴海和亚得里亚海上的商贸往来几乎不能正常开展。同时,伊利里亚人都在支持女王反抗罗马的殖民统治,在亚得里亚海航行的罗马商船经常被受到王室支持的伊利里亚海盗抢劫。

公元前229年,罗马人发动第一次伊利里亚战争。强大的罗马军队摧毁了伊利里亚人设在众多希腊殖民城邦里的要塞,并扶植一个叫德米特里的贵族在伊利里亚当王,以制衡敌视罗马的伊利里亚统治者透塔。但德米特里却很快背叛了罗马,他不仅支持伊利里亚沿海部落的海盗活动,还亲自率领舰队攻击了受罗马保护的沿海城邦。这导致了公元前220年至前219年的第二次伊利里亚战争。在这次战争中,罗马军队捣毁了内雷特瓦河河谷中的众多伊利里亚居民点,进而剿灭了大部分海盗。

西里西亚海盗罗马人虽然在伊利里亚地区取得了胜利,但并未给罗马的海上疆域带来平静。在小亚细亚南面的西里西亚,有几伙猖獗的海盗隐藏在迷宫般的小岛上,迦太基人、希腊人、逃跑的奴隶和破产的意大利人都加入了西里西亚海盗的行列。他们抢劫驶往罗马沿海城邦的船只,对罗马构成强大的威胁。他们还在岛上建起两座坚固的城堡,以此为根据地向罗马的领地挑战。他们同小亚细亚势力最强大的国王米特拉达梯六世结盟,恼怒的罗马多次派兵攻打海盗,但都不够彻底。

西里西亚海盗的主要虏获物是金钱,通常是向被他们抓住的富豪收取赎金,并通过许诺不攻击一些港口城市和海滨城市来敲诈保护费。有趣的是,连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凯撒大帝,也曾经成为西里西亚海盗的俘虏。

在付出50塔兰特赎金后,年仅25岁的凯撒被释放。倍感屈辱的凯撒在第二天就展开了他的报复行动,很快地指挥军队消灭了这伙海盗,所有的海盗头目被割喉后钉在了十字架上,而那些普通海盗则被绞死。从此,海盗成为罗马帝国的死敌。

罗马派遣普布利·谢尔维利统率一支舰队去剿灭西里西亚海盗,但没有成功。因为海盗们的帆桨船通常要比罗马军队的舰船机动灵活得多,罗马的舰队还没靠近,海盗们已经很快地逃走了。当军舰消失在海平线上,逃脱的西里西亚海盗们又会重新出现在罗马人的水上交通线上,继续劫掠船只和财富。

北欧海盗公元3世纪以后,由于罗马频繁的发动与周边国家的战争,导致了本国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罗马军队根本无暇顾及那些擅长逃跑的海盗,这就为海盗事业的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罗马帝国的和平年代一去不复返了,海盗的身影又重新活跃在地中海地区。当罗马帝国瓦解之后,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维京人(北欧海盗)成为掌握权力的海盗。

从公元8世纪末起,长达三个世纪的远征,维京人使整个欧洲都为之战栗,成为中世纪初期的统治者。他们被称为诗人、说故事者、残酷的征服者、探险者、掠夺者和野蛮人。他们建立了史无前例的精锐船队。在他们去掠夺其他船只时,龙头战舰在海面行驶时既可借助帆和风,又可借助奴隶快速划桨而前进。所有的船都可以用帆或桨航行,其中最大的船要用上60支桨,载上70~80名强壮的海员,可以运载几吨的货物轻松前行。在整个海域,没有任何国家船只能比上它。维京海盗驾船到一个又一个的港口打劫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由于他们攻击的都是沿海独立的小国或是小城镇,没有一个强大的统治者和组织以及封建中央政府,也就没有正规的军队与之对抗。他们侵略的版图最东达俄国的伏尔加河,有些人甚至认为他们比哥伦布更早到过美洲大陆。财富比政权更吸引他们,尽可能多的掠夺财富是他们最终目的。

倭寇倭寇是指活跃在13世纪至16世纪期间,以日本为基地,肆虐于朝鲜半岛及中国大陆沿岸的日本海盗,主要是由流浪武士和堕落的渔民组成。倭寇与一般的海盗不同,实际上他们的抢掠对象并不只是船只,而主要是陆上城市。在倭寇最强盛之时,他们的活动范围曾远至东亚各地、甚至是内陆地区。中国南海大部分地区被他们侵犯了300多年。倭寇的组成并非仅限于日本海盗,只是由于这批海盗最初都来自日本(当时称为倭国),所以被统称为“倭寇”。

但到了后期,由于日本国内政治形势转变,丰臣秀吉发布禁海令,限制渔民或私人船只自由出入海港,日本人出海抢掠船只的事件开始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来自中国和朝鲜的海商与海盗,他们依照着过去倭寇抢掠的方式继续为祸东海,也有些被放逐的日本浪人加入他们的行列,所以也被归于倭寇之列。

加勒比海盗加勒比海盗是史上最声名显赫或者说声名狼藉的海盗,公元16到18世纪是他们的主秀场。当时,哥伦布已经发现了新大陆,海上开辟了很多对西班牙和葡萄牙有利的贸易航线,加勒比海成为了世界的贸易中心,有源源不断的运送财宝和货物的商船从此经过。各国海盗闻风而来,而加勒比海的小岛就是海盗们的理想藏身之地。那些满载的货船都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就直接航行在海盗所熟知的航线上,成为海盗们最欢迎的猎物。

糖和甜酒是当时暴利最大的贸易。含糖的植物在欧洲很难生长,所以糖是稀有的商品,而百分之九十的糖都来源于加勒比海域,从西班牙、英国、法国来的殖民者在殖民岛上的种植园里大量的种植甘蔗,并加工成糖和酒运回本国贸易。17世纪的时候,加勒比海更是欧洲大陆的商旅舰队到达美洲的必经之地,所以,当时的海盗活动非常猖獗,不仅攻击过往商船,甚至包括英国皇家舰队。这一时代出现了很多出名的海盗,有基德船长、黑胡子海盗爱德华·蒂奇等。

现代有很多文学作品和影片来演绎这些大海盗们波澜壮阔的事迹,如《加勒比海盗》、《海盗船长》、《彼得·潘》、《金银岛》、《TheGoonies》等。

同类推荐
  • 大秦孤竹君

    大秦孤竹君

    生命中所有的灿烂,终究需要用寂寞来偿还。天生重瞳异相的王诩意外穿越。成为神秘古国孤竹国的大帝,面对手持天子剑尽斩六王的秦始皇,王诩只能避其锋芒,带着孤竹遗民向东迁徙。对逐鹿中原没有兴趣,王诩只想在辽东建立一座动物园。隔山海,与秦峙。在辽东,他猎了一条巨蟒名东胡,一只熊罴叫肃慎,一只水獭唤扶余。在动物园中养了猛虎,羚牛,驼鹿,狐狸,貂鼠,仙鹤,豺狼,苍鹰,猞猁,狍子等可爱的小动物。但是有一天,王诩忘记了关门,动物园中的小动物就顺着山海关跑入了中原。于是,变天了。---多年后登泰山以封禅的王诩,想起那只带头跑出去的重瞳小老虎。耳边依稀响起他清亮的嗓音。“师父,重瞳眼中看到的是什么?”“是天下啊。”
  • 赵云传

    赵云传

    天下之大,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后西秦经商鞅变法,日渐强大,逐步吞并六国,六国虽有合纵之策,无奈出了个雄才伟略的秦王嬴政,只十余年间,便一统海内,扫清寰宇,自以为天下太平,便做起那称帝的美梦来,无奈未及三世,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而灭秦,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天下遂归于一统。
  • 长城边的中国

    长城边的中国

    《长城边的中国》以长城边的中国社会为观察主体,这是一个很现实的话题,因为它关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进程,关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关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这个远离现代工业、商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地域,在这个曾经战火纷飞、而又曾经被过度开垦的地域,人们依然以俭朴的农耕或牧业作为群体和家庭生活延续的重要手段。这个长城边的社会、这个在大城市里生活的人们不会想到的人群,是现实中国的另一个样本。
  •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江山旧梦

    江山旧梦

    我看红尘多娇,我看江山如画,我看名将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我看自古英雄,总被雨打风吹散。
热门推荐
  • 五方便念佛门

    五方便念佛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楼阁正法甘露鼓经

    佛说楼阁正法甘露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噩运根源:第51幅油画

    噩运根源:第51幅油画

    上海S美术馆发生一桩怪事:某次画展结束,展出的50幅画清点时竟然多了一幅。这幅来路不明的画没有作者署名,画中是一间齿科诊所,一个戴口罩的女牙医坐在窗台上,目光幽幽看着画框外的世界。美术馆的陈馆长把这幅多余的画窃为已有,挂在家中。几天后德高望重的陈馆长突然精神失常,在大庭广众下裸奔,被送进疯人院。该油画作为陈馆长的私人收藏,摆上了拍卖台,被低价购走,之后几度易手。凡是接触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收到一条莫名其妙的短信,要求收件人在十二小时内做一件疯狂的事。有人乖乖执行,也有人置之不理,认为是个恶作剧。结果到了午夜,画中的女医生竟缓缓地摘下口罩,露出那张脸来……"
  • 鲁迅作品集(6)(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6)(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听说:中国的好作家是大抵“悔其少作”的,他在自定集子的时候,就将少年时代的作品尽力删除,或者简直全部烧掉。我想,这大约和现在的老成的少年,看见他婴儿时代的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一样,自愧其幼稚,因而觉得有损于他现在的尊严,——于是以为倘使可以隐蔽,总还是隐蔽的好。但我对于自己的“少作”,愧则有之,悔却从来没有过。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当然是惹人发笑的,但自有婴年的天真,决非少年以至老年所能有。况且如果少时不作,到老恐怕也未必就能作,又怎么还知道悔呢?
  • 百草媚

    百草媚

    作品以南北朝时期徐、陶两医药世家的经历,表现了乱世中医药世家儿女的跌宕人生,充分展示了古代医者的智慧与坚韧。既有中医知识的弘扬,也有南北朝时期历史的乱象。作品注重情节跌宕和人物命运的起伏,故事引人入胜。作品获得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优秀奖。
  • 一世情真:若爱,擦肩过

    一世情真:若爱,擦肩过

    若爱擦肩而过,那么剩下的会是什么?是悔恨,懊恼,不甘,遗憾,还是痛苦,估计以上兼而有之吧。放弃爱的代价是什么?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那么就祈祷吧……如果上苍愿意再给你一次机会话,你会怎么做?
  • 废材逆袭绝宠女王

    废材逆袭绝宠女王

    异世大陆,王者归来一夜之间,废材摇身一变成为天才少女。呵,谁说她是废材,丹药用盆装,神兽有一群,不服,不服你打我啊,我群殴你哦。皇子?哦,人家不稀罕,人家尊上都来倒贴。“女王大人,咱回家吧,我饿了?”某尊可怜兮兮的,“饿了就吃,找我干嘛?”
  • 天高地远

    天高地远

    以主人公赵逸飞为代表的一批求职者,在老家经历了乡村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的种种艰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积极追寻梦想,艰苦努力取得了大学或大专学历。在人才流动的大潮中,为了改变命运,为了自我发展和家人生存条件的改善,他们选择了西行之路。这些人跳出农门,化蛹为蝶,击水弄潮,创造辉煌的过程充满了奋斗精神,极具故事性和传奇色彩。作品中青年男女独特的感情历程也是全书的亮点之一。
  • 庶女成凰

    庶女成凰

    传闻她克父、克母、克六亲。传闻说他杀伐太多,戾气太重,两门亲事新娘都暴毙于新婚之夜,是个克妻狂魔。而转眼间。克父女变成家门福星。克妻狂魔变成宠妻狂魔。
  • 世界原来还是你

    世界原来还是你

    谁没在路上绊倒,愿你从未迷失自己,你还是那个最初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