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1900000036

第36章 各逞其能

敲定了切断叛军主力粮道的决议,对隋炀帝忠心耿耿的樊子盖和皇甫无逸不顾夜色已深,连夜就安排起了战术计划,指定了专人负责斥候事务,安排了大批斥候化装成普通百姓连夜出城,到城外去盯防监视金墉城与邙山战场交通的必经道路,不给叛军队伍半点暗中偷运粮草的机会。

因为剖析敌人运粮情况有功,已经出过两次风头的刘长恭再一次捞到了配合报国军袭击叛军运粮队伍的美差,破坏道路桥梁的任务则被樊子盖安排给了另一名右武卫的虎贲郎将贺兰宜,同时建立烽火台的任务也被交给了贺兰宜,樊子盖只给了贺兰宜一天时间布置烽火台,以便迅速传递敌情,为洛阳军队出兵劫粮争取准备时间。

最艰巨的劫粮任务当然是交给陈应良和报国军,为了节约时间方便出战,视权如命的樊子盖还破天荒的给了刘长恭和陈应良自主出战权,让刘长恭和陈应良可以在未经请示的情况下,在任何时间都可以率领麾下军队从任意一座洛阳城门出城,赶赴战场袭击叛军运粮队伍,不必再象之前那样必须征得樊子盖同意,对刘长恭和陈应良托付了足够的信任。

第二天上午,在洛阳城里休息了一夜后,卫玄派来的庞玉带着樊子盖回信恨恨的走了,根本就不听皇甫无逸和卢楚等人的解释,也压根不肯相信陈应良提出的断敌粮道策略真的能够奏效,武断认定洛阳军队是在畏战惧敌,忘恩负义不敢去支援不慎落败的大兴援军,恨屋及乌把陈应良也恨了一个半死。

如果庞玉晚走一个时辰,也许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事了,因为就在庞玉走后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当陈应良还在亲手将赏赐分文不少的发放到报国军将士手中的时候,洛阳的安喜门和上春门就同时派人飞报陈应良,说是看到城外升起狼烟,很可能是隋军斥候已经发现了叛军粮队,陈应良也不含糊,马上就暂时停止了颁发赏赐,命令士兵立即披挂准备。

报国军做好了出战准备后,又一匹快马直接冲进了报国军营地,给陈应良带来了确实发现叛军运粮队从金墉城出发的消息,陈应良也不含糊,一边派人飞报刘长恭,让他率领后军尽快赶赴战场增援,一边毫不犹豫率领八百报国军从安喜门出营,小跑着赶往正北面当道拦截。

也是上天注定要让陈应良再出一次风头,当陈应良领着报国军首先赶到洛阳正北的官道上时,大约三千左右的叛军队伍与大批的百姓民夫,携带着数以千计的大小粮车,正好从金墉城的方向往西走来,陈应良更不犹豫,立即横刀一指,八百报国军马上象打了鸡血一样,嗷嗷嚎叫着笔直冲了上去。

看到头一天才在金墉城下把自家队伍杀得血流成河的报国军队伍出现,护送粮草的叛军队伍那是早就人人魂飞魄散的,又看到报国军呐喊杀来,三千叛军从上到下个个毫无斗志,扔下粮草车辆,争先恐后的只是撒腿逃命,赶车挑担的民夫更是逃得漫山遍野,超过两万石的宝贵军粮也轻而易举的被陈应良缴获,战事之顺利迅速,以至于刘长恭带着后军赶到现场时,现场已经看不到一个叛军士兵的影子。

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这么大的功劳,刘大将军的队伍上下当然是笑得连嘴都合不拢,报国军队伍也是个个喜笑颜开,陈应良却没有时间去和将士欢庆胜利,只顾着亲自审问几名逃跑时崴了脚被报国军生擒的叛军士兵,“你们的粮草是准备押到那些地方?除了你们这支粮队,金墉城还有没有在准备其他运粮队?”

很可惜,叛军士兵和洛阳隋军斥候的素质一样低下,对陈应良的问题全都是一问三不知,只顾着嚎啕大哭的磕头求饶,半点有用的情报也无法向陈应良提供,陈应良也没了办法,只得改口问道:“那你们有没有运粮期限?就是你们的将军,有没有命令你们在什么时候之前把粮草运到目的地?”

“将军,什么是目的地?”一个叛军士兵怯生生的反问道。

“真够累的。”陈应良一拍额头,喝道:“就是杨玄感那里,目的地就是杨玄感的大营,你们的将军,有没有命令你们在什么时间之前,一定要把粮食运到杨玄感那里?”

“有,有。”几名叛军士兵赶紧磕头,抢着答道:“杨将军告诉我们,说是在明天之内,一定要把粮草运到楚公大营,提前运到有赏,迟到了都得受罚,杨将军他得受罚,我们也都得受罚!”

“明天之内?!”陈应良大喜,握拳一挥,脱口说道:“太好了,杨玄感那里果然粮草不足,不然的话,金墉城那边不会这么急着送粮!”

基本确认了自己的判断分析正确,陈应良心中欢喜之余,同时也在暗暗担心,因为洛阳这边的战术策略再是正确,也需要卫玄那边配合这个战术才能奏效,如果卫玄不听樊子盖的好意规劝,不肯采取坚守对耗的战术,坚持要出兵决战,那么洛阳这边再怎么断敌人粮道,也是毫无作用。——熟悉人情世故的陈应良看得出来,卫玄派来的庞玉对自己十分不满,回到了卫玄那里很可能会大说自己坏话。

考虑到了这点,第三次凯旋回城之后,陈应良第一时间来到了樊子盖面前求见,把自己的担心直接禀报给了樊子盖,结果樊子盖听完之后苦笑连连,道:“你担心卫文升不听老夫规劝,老夫比你更担心,老夫与卫文升虽然算得上是小有交情,却知道那个老东西脾气执拗,除了皇上,别人很难说得动他,所以老夫给他的书信建议,他未必就会听。”

“留守大人,那怎么办?”陈应良担心的问道:“如果卫尚书坚持不肯对耗,一定要立即出兵和杨逆主力决战,如果再有什么意外,我们就是再怎么断粮也没用啊。”

樊子盖盘算了片刻,很快就说道:“晚上老夫再给卫文升去一道书信,把你的战绩和劫粮收获告诉他,再劝他一次,如果他还是不肯听,那老夫就是也没办法了。”

“这么做,有用吗?”陈应良还是万分担心,但又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让卫玄坚定执行自己的战术策略,也只好任由樊子盖去赌一把运气了。同时陈应良又极没良知的暗暗安慰自己,“怕个球!卫玄输得再惨关我屁事?那个老东西如果不肯听我的好主意,那他最好是战死沙场,免得将来记恨!那个老东西如果有长得漂亮又没出嫁的孙女,以后我替他照顾孙女,也算是很对得起他了。”

…………

来到洛阳后一直走好运的陈应良仿佛是吸光了身边人的所有运气,这次也不例外,靠着叛军队伍的有意放纵,庞玉很是顺利的把樊子盖书信带回了卫玄大营,也把洛阳守军‘忘恩负义’拒绝帮忙的消息带到了卫玄面前,本就在为接连惨败而烦恼的卫玄顿时勃然大怒,也不看樊子盖的书信内容,刚听完庞玉的介绍就拍着桌子咆哮,“樊华宗,你这个老不死的老东西!老夫几百里路来救你,你就这么报答老夫?!”

庞玉不敢过于得罪深得隋炀帝信任的樊子盖,赶紧又推出了替罪羊,“卫留守,其实樊留守是打算出兵来配合我们夹击杨逆叛贼的,可是当时在场的刚好有一个叫陈应良的记室小吏,乱进谗言鼓动樊留守不要出兵接应我们,提出什么切断乱贼粮道狗屁不通的策略,樊留守这才又改了主意,不肯答应出兵来帮我们平叛。”

“叫陈应良的记室小吏?”卫玄一楞,心说这个名字老夫怎么好象听说过?然后卫玄又疑惑说道:“不对啊,樊华宗那个老不死我知道,顽固是顽固,可是在朝廷大事方面还是不含糊的,做事向来就靠得住,怎么会无缘无故的听一个小吏胡说八道?”

“那个小吏刚立了些微功,当时正好在樊留守的身边。”庞玉这才把当时的情况大概介绍了一下,期间自然少不得添油加醋,把洛阳军队不肯救援卫玄军的罪过全都推到了自己绝对敢得罪的陈应良身上,并有意无意的隐瞒了陈应良对战局的精辟分析,把陈应良的理智分析全都说成了凭空揣测,胡说八道。

被庞玉这么一煽风点火,本就心情极度不好的卫玄难免更是怒火中烧,也这才打开了樊子盖的亲笔书信观看,但是仔细阅读了书信内容后,卫玄反而有些冷静了下来——毕竟,在头一年的辽东大战中,在隋炀帝瞎指挥导致全面惨败的情况下,卫玄的队伍是损失最小的一支。

“樊华宗的建议其实也有道理,如果杨逆反贼的粮草真的不足,他在洛阳那边切断杨逆粮道,要不了几天,老夫是能赢得反败为胜的机会。”卫玄心中盘算,同时又警告自己,“别大意,樊华宗在理政治民方面是有一套,可是在打仗方面就不行了,杨逆贼势的愈演愈烈,就是因为他平叛不力,这才让杨逆越来越猖獗,他提出的战术……。”

犹豫不决之下,卫玄一度打算好生休整几天,看看洛阳军队切断叛军主力的效果——反正大兴援军刚刚大败了一阵,士气十分低落,又远来疲惫,也正是需要休整的时候。所以卫玄也没急着下令出战,只是命令军队加紧修建营寨,做好营地防御,准备先立于不败之地再说。可是……,

“卫留守,卫留守,山下的逆贼大营有动静!”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到了第二天上午,山下叛军营地的异动却打乱了卫玄的计划,得到哨兵飞报后,卫玄亲自率领麾下众将出帐,登上高处居高临下的亲自观察叛军营地动静,结果让卫玄等人大吃一惊的是,一支相当庞大的叛军车队正缓缓驶进叛军营地,车上满满当当的全是装满粮食的麻袋,粮袋搬进叛军营地的后营,很快就堆成了一座小山,同时叛军营地中炊烟不断,蹲在地上啃馒头的叛军士兵到处都是!

见此情景,卫玄当然是又惊又怒,麾下众将也是交头接耳,全都对叛军主力的粮草充足忧心忡忡,庞玉却在旁边大声嘲讽,“这就是洛阳军队切断叛贼粮道的效果了,这就是洛阳军队的破敌妙计了,断得好,真是断得好啊!”

也是凑巧,恰在此时,樊子盖派出的信使抄小道来到了卫玄军营地中,带来樊子盖给卫玄的第二道书信,而看完樊子盖知会的劫粮成功消息后,卫玄顿时勃然大怒,不顾身份把洛阳信使揪到了高台旁边,指着山下的叛军营地大吼,“你们断了杨逆的粮道?劫了杨逆的两万石粮食?那山下这些逆贼的粮草,是那里来的?”

洛阳信使目瞪口呆,半晌才说道:“怎么可能?我们明明已经切断了杨逆粮道了啊?昨天我还亲眼看到,陈记室他们押着缴获的逆贼军粮回城啊?杨玄感逆贼的这些军粮,是从那里来的?”

“杨逆的粮草是从那里来的?!”卫玄彻底的怒不可遏了,咆哮道:“你问老夫,老夫问谁去?你们东都军队到底是干什么吃的,杨逆贼军运来这么多粮食,你们居然会一无所知!”

“卫留守,下官就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骗你啊!”洛阳信使赶紧向和樊子盖一样霸道独裁的卫玄双膝跪下,哭丧着脸说道:“陈记室他们昨天中午,真的劫了杨逆贼军的两万斛军粮!或许,或许……。”

“对了。”信使又赶紧补充道:“或许是我们的斥候发现这支运粮队,我们东都的斥候不行,樊留守他这段时间都已经杀了好几十个谎报军情、漏报军情的斥候了,都是那些没用的斥候没探到杨逆叛贼还有一支运粮队,这才让杨逆贼军运粮成功。”

“你们东都军队恐怕不只是斥候无能吧?应该全都是酒囊饭袋吧?!”卫玄放声怒吼,“回去告诉樊子盖老东西,他不敢来夹击杨逆叛贼,随便他,他不打,老夫自己打!传令全军,停止加固营地,立即着手备战,明天清晨全军出动,下山和杨逆叛贼决一死战!”

…………

同一时间的叛军营地中,杨玄感和杨玄挺等叛军决策层也在提心吊胆的观察着山上卫玄军营地动静,个个忧心忡忡,也个个神色紧张,惟有军师李密神色如常,还微笑着安慰杨玄感道:“楚公,不用担心了,最迟明天,卫玄老匹夫必然要下山决战,卫玄这老匹夫的脾气我知道,最是心急和喜欢冒险不过,为了抢时间,连崤函道这样的险路都敢走,看到我们运粮进营,能没有急着和我们决战的心思?”

“希望如此吧。”杨玄感叹了口气,道:“如果卫玄老贼明天不肯下山决战,继续据险坚守,那我们的麻烦可就大了。”

说罢,杨玄感又在肚子里补充了一句,“因为我们后天就得断粮!”

“楚公放心,小生料定那卫玄老贼识不破我的妙计。”李密自信微笑,又赶紧补充了一句,“但洛阳那边得防着些,洛阳军队竟然能猜出我们的粮草不多,出兵切断我们粮道攻我们要害,难保不能看出我的妙计,好在洛阳军队的斥候不行,我军最好重新加强斥候战,不要让樊子盖和卫玄两个老贼随意联络。”

“好。”杨玄感点头,立即命令杨玄挺去安排加强斥候战,尽一切力量切断卫玄军与洛阳守军的联络,然后杨玄感又咬牙切齿的说道:“那群穿孝袍子的狗贼,杀我大军家眷,断我主力粮道,此仇不报,我难消心头之恨!等我破了卫玄老贼,马上就回军去找他们算帐!”

“那是自然。”李密微笑着附和了一句,又在心里暗暗说道:“不过,我倒是很好奇那群白袍兵的主将,听说是一个姓陈的年轻人,这小子到底是那里冒出来,能把一群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调教得这么厉害?”

“等等!”李密突然想起了一件大事,又在心中暗道:“记得当初在洛阳上春门,骂得楚公暴跳如雷差点白白送死的那个小鬼,好象也是姓陈,他们该不会是同一个人吧?不可能吧?大骂楚公那个小鬼,看上去连二十岁都不到,如果他们是同一个人,那这小子再长大些,以后还得了了?”

同类推荐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中国悠久的文明,也并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流传至今。中间有过诸多的变迁,其中尤以十六国南北朝这一时期的变迁最为关键,这一时期的社会文明变化,基本上确定了以后中国强盛时期文明的基础模式。本书打破旧的对于中国“季世”历史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文化没有改变,有的只是发展,文化没有绝对的优劣,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的全新观点,以这种新观点再来看待历史,不仅可以使人读来畅快,更能使人因读史而明理,因明理而清心,获益匪浅也。
  • 隋唐大侠传

    隋唐大侠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之大者,覆雨翻云。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反抗,我会死的!所以我成大侠了……
  •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继《历史的坏脾气》之后,推出了第二本《历史的底稿》。两本书的观察怎样另类,有何特别,用张鸣的话概括,可以是四个字“不合时宜”。《历史的底稿》的序言里,他说出了“不合时宜”的原因:在社会生活里,一个稍有个性的人,常常会感到窒息。打破这种窒息,对我来说,就是时不时地发一点不合时宜的怪论。其实也不怪,都是些用常识的理性判断出来的常识而已。张鸣写晚近中国的两本书,引述的不是什么大事件和大话题,都是些逸闻趣事中的人情世故。《历史的底稿》里,牙刷、辫子、人头像章文人的舌头以及义和团的药方都被作者拿来当题目,乍一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了历史这本大书的,却又能被作者扯出不简单的命题来。
  • 逍遥县令

    逍遥县令

    北方异族虎视眈眈,南方农民起义不断,风雨飘摇的大齐迎来了一位穿越者墨谦。你当你的皇帝文治武功安天下,我当我的县令逍遥快活。唐诗宋词,信手拈来;太极八卦,不在话下。武林盟主,我的兼职;大齐王爷,拿来玩玩。我是县令,进了我的地,你得听我的!
  • 钢铁燃魂

    钢铁燃魂

    把一个刚毕业两年的工科男丢到动荡战乱的时空去,结果会不会瞬间扑街?魏斯同学的穿越稍稍有些坑爹,他自带半成品的“敌我识别系统”来到了一个陆地面积多过海洋、战舰可以在天空飞行的类地星球,附身在一个手工枪械作坊家族的继承人身上。是的,没有搞错,在这个时空,他们家的作坊还在手工制作镶金嵌银的工艺枪械!啥?想当个与世无争的败家子?抱歉,内有军火巨头的挖角打压,外有军事帝国的侵略威胁,这样的生活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好在咱魏斯同学不但是个玩枪的高手,还是某著名军事杂志的骨灰级读者,各种战史谋略烂熟于胸,混着混着,貌似是要成为这乱世英豪的节奏啊……
热门推荐
  • 玉藻

    玉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惹上邪魅首席:缉捕小逃妻

    惹上邪魅首席:缉捕小逃妻

    她是K大的校花,和第一校草的男友原本是一对幸福的情侣。他是国内三大财阀之首费氏企业的总裁,拥有国内首席钻石单身汉的美名,英俊,成熟,有数千亿的身家。为了替父赎罪,她被父亲公司的人“送”给费氏企业的总裁费宕尘做情人。为了得到那纸合同,她献出了自己,垂泪在第二天悄然离去。当他醒来,兴奋的想拿出早已买好的戒指向她求婚,然而床边已是空无一人。他胸膛燃烧着愤怒,他发誓要把这个夺走他心的女人找回!
  • 全世界不要别离

    全世界不要别离

    “杨年铭”这三个字,是程一艾的整个青春,那场已然落幕却依旧璀璨的青春。翩翩美少年有着一副睡不醒的慵懒模样,程一艾每次遇见他都灾难连连,第一次当面掉进下水道,第二次生理痛被他调侃,第三次干脆从舞台上摔下来撞得额头出血。两人好不容易在一起,未想到阴谋接踵而至,青春兵荒马乱,他甚至不说一声,便转身走远。年华弹指,一刹那便苍老。再见故人,是在他和导演千金的订婚席上。他干涩地说好久不见,她无语凝噎。他们,还能回到过去吗?
  • 名人的金钱哲学(走进名人世界)

    名人的金钱哲学(走进名人世界)

    对于金钱,我们首先会想到一句话,那就是“风险无处不在。”那么,究竟什么是风险呢?《名人金钱哲学》将会给我们介绍一些中外各界名人拥有的金钱哲学观,并告诉我们什么是风险,在金钱的投资里,风险扮演的又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另外还为我们全面解读金钱哲学。只有洞悉金钱哲学,我们方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处理好金钱与人生、财富与梦想的关系,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幸福,而又成功的人。
  • 勃朗特姐妹(走近世界文豪)

    勃朗特姐妹(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史上最无耻炼金术士

    史上最无耻炼金术士

    帝国皇帝:什么?公主被拐走了?炮兵司令呢?把魔导炮给我拉出来!教会教宗:什么?圣女被拐走了?神圣武士团呢?立刻去给我追杀!炼金协会:什么?你问那个家伙?他早就被逐出协会了,所作所为与本会无关!路过某人:哈?杜雷?我不认识这个人啊,哟,老乡,你家的闺女真水灵啊!从穷乡僻壤走出来的小少年,在这个蒸汽与魔法并存的时代,用他的无耻打出了一片大大的天下!
  • 大巫之地

    大巫之地

    这里是2056年,气候恶化,疾病蔓延,情况不容乐观。王小峰,从一个中医转型,到魔法师,借助西方的魔法,真正踏足到了一个强者的世界。东方的法宝,西方魔法,都将在魔法世界一卷卷展开庞大的画面。
  • 谁来为教育买单

    谁来为教育买单

    在古代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相信,这是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的不二法门。殿试试卷一页。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考试之后,中国人真的养成了“考试情结”?改革开放之后恢复高考,现在的教育制度深受科举的影响,从而扼杀了教育的内在精神,教育的目的本来是培养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个体,但现在教育的精神都被异化,人人都变成考试人。我们似乎看到这样的身影,清朝状元翁同龢秉烛夜读,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在嘶声呐喊……
  • 闺人赠远二首

    闺人赠远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市修仙战尊

    都市修仙战尊

    一代仙尊刘强,轮回重生在刘军身上,获得无敌修炼系统,逐步成长,征战八方,大战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