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3800000013

第13章 河边空荡荡(2)

这条河里的鱼现在并不多,罗红泥盯着水流有些时候,仍不见一条鱼,偶见一片红东西,是塑料袋,河的上游是城市。

“罗队,他是不是不来啦?”

罗红泥看下表,快到十点钟,打鱼人未出现,大概是不来啦。他回到岸边。

“我俩等下去?”她问。

“不,找他去!”罗红泥说。

四间房屯在河对面,七八里路的样子。刑警必须做出选择,要么走过去,要么开车过去,需绕回城边,罗红泥决定道:

“我们开车去!”

屯子叫四间房,房子可四间不止,三五十户人家,房子傍山造的。车子开到屯头,见一个老年人正在路口张望,他好奇地望着车顶警灯,嘴里嘟囔着什么。

“老大爷,打听一个人。”罗红泥下车走到老者面前。

“谁呀?”老人耳朵挺灵的。

“打鱼人的,姓周。”

“我儿子。”老人紧张起来,问,“他犯啥事啦,你们开逮捕车(警车)找他。”

“您老误会了,我们找他有点事儿唠唠。”丁小益说。

老人眼睛离开警灯,说:“打鱼去了,起早就走啦。”

“噢,起早走的?”刑警问。

“嗯哪,他说早点回来,屯里老王家窜瓦(换房盖瓦)等着吃鱼,这不是,都快晌午啦,我来迎迎他。”老人说出他站在屯头张望的原因。

“我们回河边吧!”丁小益说。

回河边?罗红泥考虑搭档的建议,打鱼人去了河边,在河边怎么没看见他?刑警分析某个河段还有捕鱼的地方,他可能去了那个地方,如果返回河边,容易走两岔(一致而竟错开)去,他说:

“还是等他吧。”

老人是个热心人,见警察呆在车里等,说:“大热天的……到家喝碗水!”

“谢谢老大爷!”罗红泥说。

开车带上老人回家,进了一个宽敞的大院,房子不错,瓷砖贴面,铝合金窗户,在国外应称乡间别墅了。

“我儿子从小就爱打鱼。”问起捕鱼人,老人滔滔不绝地说起来,“过去鱼多呀,有水的地方就有鱼,这么说吧,车道沟、马蹄窝积水都有鱼。”

丁小益偷偷望眼搭档,意思不信。车道沟有多深?马蹄窝有多大?鱼苗从哪里来?天上掉下来的吗?

“千年的草籽,万年的鱼子……”老人说土里有草籽鱼卵,下雨就发芽就出鱼。

刑警等到中午,仍然不见打鱼人回来,周家人坐不住了,等着鱼吃的人家过来问好几次,老人埋怨儿子道:“没长心啊!人家等你的鱼下锅呢!在外边磨蹭啥,抓紧回来呀!”

罗红泥觉得该走了,他对老人说:“你儿子回来请告诉他,明天上午我们过来。”

“哎哎!”老人答应道。

刑警驾车离开四间房屯,罗红泥说:“小益,你没嗅到气味?”

“气味?什么气味?”

“危险。”

丁小益一点感觉都没有,她跟搭档的差异就在这里了,罗红泥见打鱼人出现异常情况──没按时回家,敏感到了危险,约好跟警察见面,他人不见踪影。

“你怀疑打鱼人出现什么不测?”

“像。”

虽然不能证明打鱼人真的出事了,罗红泥凭职业的经验和直觉,打鱼人可能出问题。是怎样的问题?意外受伤,甚至是……推测的几种可能未必一种正确,因为没得到证实。

“罗队,打鱼人真的出了事,例如受害,说明什么?”丁小益抓住一切向老刑警学习的机会,她要做一名出色的侦察员。

罗红泥一边开车,一边思考。打鱼人心藏的秘密与小秃命案有关吧?也许见到凶杀场面或凶手,他出于某种原因不敢讲,搪塞说今天见面,忽然又不见了他人,家里说他起早去打鱼,在河边并没见到他。躲藏起来了吗?如果不是,他会不会遭毒手?大胆推测,凶手知道他要见刑警,怕他说出实情,杀人灭口。但后一种猜测立即被否掉,打鱼人即使见到凶杀场面,凶手也不知道他要见刑警,除非他昨天对凶手说。这种可能不存在!怎样回答丁小益?他讲了他的分析。

“周发还是躲藏起来。”她说。

“理由呢?”

“正如你猜测的,凶杀灭口什么的不存在,打鱼人不可能对凶手说警察找他,明天他对警察说什么。”丁小益说,“打鱼人闪烁其词的样子,他肯定见到了什么,犹豫一个晚上,决定不跟我们说,于是躲藏起来。”

权当躲藏起来,罗红泥说:“我们重新回到河边去。”

车过桥,出现岔路,一条通向城里,一条去河边,罗红泥开车驶向城里。

“罗队,不去河边?”

“人以食为天。”

丁小益明白先回城里吃中饭,她说:“我请你,罗队。”

“你是女生,相当然我做东喽!”

“歧视妇女!”

罗红泥说跟女同志吃饭,男同志就该结账。

“我不和你争,请我吃什么?”

开车来的路上,罗红泥看到一家路边饭馆,位置特殊,在城边上,叫河边人家。外边看很不起眼,门前停几辆高级轿车,大老远赶来吃饭,应了那句老话:酒好不怕巷子深,现在是不怕巷子远。

“河边人家。”丁小益下车望饭馆牌匾。

客满,饭馆老板倒热情,说:“来,给你们安排一张桌子。”

丁小益望搭档,意思是不是走?

“在这儿吃。”罗红泥说。

做生意的人就是不一样,河边人家的老板将自己的卧室腾出来,放上桌子招待食客。

“吃点什么二位?”老板问,别的桌子服务员管点菜,这个临时加的桌子,他自己充当起服务员。

“你们的特色菜是什么?”罗红泥问。

“鱼,当然是鱼啦!瓦罐鲫鱼是我们的当家菜,还有炒河虾。”老板介绍起菜来。

罗红泥问鱼新鲜吗?

“保证现打现做,”老板说,“我把饭馆开在河边,就是冲着河里的鱼虾来的,你看,天天满员。”

“瓦罐鲫鱼,葱炒河虾……”罗红泥点了四个菜。

“酒水?”

“两瓶美年达。”

老板复述一遍客人点的菜名、酒水,说句请稍等,便走出去。

“今天来正道(对)啦。”罗红泥兴奋道。

喜欢鱼的人到以经营鱼类菜肴为主的饭馆就兴奋,丁小益开始这么理解的,她说:

“对你来说,世界上最好的美味,就是鱼。”

“你把我当猫啦。”

谁都知道猫爱吃鱼,有小猫钓鱼的故事,没有小狗钓鱼。还有什么动物钟情鱼,丁小益不清楚,除了猫就是眼前这位。听到鱼双眼立马放光。

“伸筷呀小益,鲫鱼炖得不错。”罗红泥说。

“我又不是猫!”她反唇相讥道。

“小益,”罗红泥降低声音说,“饭馆的鲜鱼活虾哪里来?”

“河里,老板说清河。”

“鱼虾直接游到大马勺(炒菜用的带把大勺儿)里?得有人把它们从河里捕捞出来。”罗红泥启发式地说,“这一带谁在捕鱼啊?”

“罗队是说……”丁小益幡然道。

“我们跟饭馆老板好好聊聊。”罗红泥说。

饭时过后,饭馆冷清下来,罗红泥亮明身份后,说:“老板,问你一个事儿。”

“喝茶。”饭馆老板端杯水,等警官发问。

“谁给你们送鱼?”

“周发。”

罗红泥惊喜,正如所希望的,饭馆老板认识打鱼人周发,问:“今天几点来给你们送鱼?”

“就今天没送。”饭馆老板也奇怪说,“也不知道怎么啦,今天没给我送鱼。周发一向守时,十点前准送来。”

“你认为会是什么事?”刑警问。

饭馆老板说周发一直是他的供货商,别人的鱼他不要,三四年来,都是准时送鱼虾过来,风雨不误。对于今天没来送鱼,他解释为有什么事。后又补充一句:

“大概没捕到鱼。”

一天甚至一连几天捕不到鱼也属正常,清河的鱼虾昨夜集体休眠,呆在原地未动,自然捕不到鱼。

“除了周发,还有人在这一带捕鱼吗?”刑警问。

“据我所知没有。”饭馆老板说。

清河里的鱼一年比一年少,靠打鱼为生的人转了行,只剩下周发,偶尔也有人到河里钓钓鱼。

饭馆老板提供的信息就是这些,刑警离开河边人家饭馆,车子开到小秃命案现场附近,离周发打鱼的地方更近。他俩走向捕鱼地点,河坝周围空荡荡的,没见人影。

“我们沿河找找,看周发在别处还有没有下须笼的地方。”罗红泥说。

他们沿河走去,大约走了一两千米,河面渐宽,水流很急,无法叠坝,也不适合捕鱼。

“我们回去。”罗红泥说,再走下去也没意义。

再次回到水坝前,丁小益说:“我认为,周发要藏也不一定藏在河边,山里,城里,哪儿都比荒河野渡强。”

“藏身是这样。”罗红泥说,“我们再等等,他也许能出现。”

等吧,头儿说等就等吧。丁小益觉得等也徒劳,守株待兔嘛!细想想,不守株,到哪儿去找兔子?

时间过了午后三点,丁小益焦躁起来,心里像长了青草。她的心飞到医院,惦记湾湾。

“小益,你有什么事儿吧?”

“喔,没有。”

“不对,有事儿。”

丁小益掩藏不住了,或者说给搭档揭穿,承认道:“是有点儿事。”

“你别说,让我猜猜。”罗红泥煞有介事地道,“湾湾躺在医院里,你放心不下他。”

“是,才六岁的孩子,住院……”

“军阀不是在医院照顾他吗,还有啥不放心的。”

“男人心粗。”

“我不否认,女人……”

丁小益说出她的担心:“我怕他缺岗。”

“军阀喜爱这个孩子,会悉心照料的。”

“他最近很忙,郎队调走,他主持支队工作。”刘宛泽对待湾湾,丁小益一百个放心,只是禁毒支队领导班子调整,他忙工作顾不过来湾湾。

“翁队过禁毒支队去,他们搭班子……”罗红泥说缉毒工作定规错不了,“眼下是要忙些。小益,今天我们早点儿收工,你好去医院。”

“谢谢罗队。”

“谢什么,谁还没个事儿。”罗红泥通情达理,“再等一个小时,四点我们就撤,那时周发再不来,今天就不能来啦。”

“罗队,事情就那么寸(凑巧)。”她说。

“什么?”

“我们找周发,周发就出事。”

“尚不能确定周发就出事了。”罗红泥说,一切推测只是推测,距离事实真相究竟有多远,谁也不知道,“小益明天我们还来河边,他不能总是躲避吧!”

太阳朝西行走,河水的颜色加深,鱼群过来,它们到达堤坝时,有的鱼跳跃起来,再次落水的声音很响亮。

“雾天经常有鱼飞起来,不过都是鲤鱼。”罗红泥说。

同类推荐
  • 十八岁的时候

    十八岁的时候

    到小镇的时候,张山不够十八岁,青桃一个,还处于混沌初开的年龄,什么事都懵懵懂懂的。无论什么地方,一有水,就活泛了,就有灵性了,小镇也是这样。那时,张山不读书,想写作,想将来成为大师。张山的爹不同意,说:“狗东西,写书屁用。去,读书。”张山不,他爹就用棍子打,打断了三根,没把他打到学校去,相反,他一跳,悄悄到了小镇,成了一个地道的流浪汉……张山拿着信,他的面前又站着吴叶,拿着他的文章,在认真地读着,脸上带着微笑道:“写得真好,你一定会成为作家的。”
  • 炉火纯青

    炉火纯青

    11月末的北风一天比一天紧了,程金法一大早就来到自己的办公室。隔着三楼窗户望了望楼下的客运停车场,看到一列本段担当乘务的风雪岭至凌州的客车空车体正徐徐牵进停车场。车体方向牌上的风雪岭三个字,条件反射一般让程金法在开着空调暖风的办公室里打个了不自主的寒噤。程金法操起电话,让于广平马上过来一下。广平,车上马上该生火了吧?于广平敲门进来,程金法头也不抬地问道。明天点火。于广平说。人员怎么样了?还没招齐,到今天早上才十六个人,连一少半还没到呢。
  • 保卫之战

    保卫之战

    林小东一年之内已经是第三次失业了。这对性格原本就刚烈的他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他第三次失业后,在家里呆了好几个月,仍然没有去找新工作,每天吃饱了睡,睡醒了吃,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可他越呆越不自信,没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这可急坏了他的父母。那天母亲张月蓝再次感叹地说:“你一个大小伙子,总呆在家里也不是办法呀!”林小东知道母亲不想让他呆在家里,为他没有工作着急、发愁。他想母亲着急上火也是有道理的,都二十好几岁的人了,不能总让父母养着,在家吃闲饭呀,还得出去找份工作,自食其力才行。林小东不想再到车间去当工人了。
  • 纽扣杀人案

    纽扣杀人案

    性格叛逆又早熟的高中女生邱元元热衷于收集自杀遗言,并为自杀者实现遗愿。随之,网络上惊现“人血纽扣”连环命案和一卷杀人现场的录音,而元元也离奇失踪……三年后,谶语应验,传说中的纽扣杀人案相继发生……
  • 短火

    短火

    我们那地方管手枪都叫“短火”,管县政府的人习惯叫“挎短火的人”。“短火”是土话,古已有之;“挎短火的人”系专指称谓,历史却不长。这有典故。解放初期的湘南山区,残余的土匪蛮子还很多,他们三两成伙,昼伏夜出,四处窜扰。常常地夜深人静时从县城背后突然进出一声冷枪,“砰——叭”,惊扰得老百姓一夜一夜不敢上床睡觉。为了巩固政权,保卫安全,上级给县政府的工作人员都配了枪。从县长科长到马夫伙夫通信员,一人一根“短火”挎起。他们都拦腰束一根皮带,另一根皮带从左肩上斜斜地挂下来,把“短火”挎住。“短火”都有酱紫色枪套套着,枪把上飘着一缕红缨子。他们也戴军帽,打绑腿,穿解放鞋。他们也出早操。
热门推荐
  • 茉莉第三街

    茉莉第三街

    五岁时,他因为左肩的青色胎记被视为不祥之兆,与母亲被迫离开家门,随后又被母亲抛弃。从此,他的心坚硬如铁,泛不起丝毫温热。十六岁时,她无意中救了已然长大的他,从此与他牵绊在一起,冤家路窄。她唤醒了他的一腔热血,他馈赠她最霸道的保护,从此一场旷世绝恋,悄然绽开。
  • 修真十书黄庭外景玉经注卷

    修真十书黄庭外景玉经注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

    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宠成瘾:宋先生请自重

    一宠成瘾:宋先生请自重

    都说性格互补才适合做恋人,陆雨桐与宋子迁分明一样,一样冷漠寡言,一样生人勿近,一样是绯闻绝缘体。可谁知道,夜深人静里他们是彼此最亲密的存在。七年前,宋子迁精心设下圈套困住她,像对待宠物般栽培她,疼爱她,不让任何人染指。给她最周全的照顾,甚至宠溺,唯独不给半点温存。心中装着别的女人,要跟别的女人结婚,却执意将她留下。他说:“陆雨桐,你记住,我会让你痛,永远不要爱上我!”七年时间,她冷漠低调,行事果决,服从他一切的命令,把他未婚妻照顾得无微不至,为他们设计婚礼,甚至准备婚房,而后潇洒转身:“你我从此天涯陌路,不必相见。”看到她华丽绽放,被别的男人深情呵护时,他突然有种世界崩塌的感觉!这对同样冷傲的男女,在彼此的情感里,究竟谁先输得一败涂地?(本故事为2017飞言情杂志年度最虐心连载,实体书名《微雨千城》,作者署名冰冰七月,于6月出版上市)推荐已完结经典高干都市言情小说:《漫步云深处》(出版)http://m.wkkk.net/a/301838/m.wkkk.net
  • 每一天都平常

    每一天都平常

    谢冕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诗的一面旗帜。本书作者对自己的风雨人生作了回顾,阐述了漫漫人生道路上做学问及做人的心得。
  • 如沐春光

    如沐春光

    腹黑狼主VS非典型小白兔,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每一天,我们都如沐春光。颜珏是蓉北大学的美术老师,吃软不吃硬的毒舌美人。大学时,因为同学的报复,错失了得奖的机会,同时也错失了一段美好的爱情。厉铮是退伍的海军战士,因意外一只耳朵失聪。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此生最想守护的人——颜珏。他包容、大度,软硬兼施,最终颜珏被他的执着打动。初尝爱情美好的两人,却在此时遇到了家人的反对,消失的未婚妻、深情的前男友……一幕幕狗血的故事考验着两人的爱情。面对考验,颜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我的恋爱,要么,不开始。要么,一辈子……”
  • 天河相会

    天河相会

    王晋康的科幻作品之一。在耶路撒冷的巴比酒吧,侍者琼斯看到一个穿黑色衣裙的中年女人走到酒吧门口,略微犹豫了一下。这里离米希里姆城区不远,那儿是哈西迪教派的聚居地,所以穿黑衣的犹太人很多。那女人大约45岁,一头金发,明眸皓齿,不过她的美貌已经开始凋零了,有一点过气明星的味道,面容冷漠,似乎有心事。
  • 喜欢谁由不得你

    喜欢谁由不得你

    余青故抬头,斜坐在对面的男生偷看被抓了个正着。她看着他。夏日里的微风缠绵,蝉鸣声此起彼伏。江淮生猝不及防望进她如古井般平静无波的一双眼睛,望进他心里,从此挥之不去好多年。年少时不要遇见太过惊艳的人。很多年以后,江淮生都记得那一年的夏天,风很轻柔,月色也温柔,她的眼睛亦是如此。
  • 海外明夷录

    海外明夷录

    明初大航海时代,伟大的航海先驱郑和率空前绝世的水师舰队,云帆高举,七下西洋,臣服数十国,辉煌记忆让人热血沸腾;其同袍、朋友分踪五大陆、七大洲,历险奇趣寻宝探秘……
  • 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散文与诗歌精选集,收录了部编教材名作《最后一次讲演》等闻一多先生最为世人称道的经典诗歌及散文作品。本书文前由特级教师高江海对闻一多作品做深入导读,文中辅以注释、旁批,紧贴教材考点,点拨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文末“积累与拓展”从写作手法、主题思想、时代背景、迁移比较阅读等方面,对选文做全方位阐释、引导、拓展,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地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吃透部编名作,提升学生的阅读及写作能力。